《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市屯溪大位小学张海燕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路线图,初步感受长征的艰辛。

2、初步感知课题“七律”是诗的格式,明白七律诗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的特点,

简单介绍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抓住关键词“不怕”、“等闲”、“逶迤”、“磅礴”“腾”、“走”、“暖

“、”寒“、”喜“等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英勇无谓

的气概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4、通过范读和引读,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英勇无谓的气概和乐观

向上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子课本、课件

学生准备:读过至少一篇与长征有关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释题导入。

1、当年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长征,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经胜利在望,毛主席回顾长征历经的千山万水,千难万险,感慨万千,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壮

丽的诗篇。(板书:七律·长征)

2、齐读课题。明白什么是七律吗?

【设计意图:激情导入,把学生带入情境。“七律”对学生来说并不熟悉,这个

知识点需不需要传授,很多老师觉得困惑。作为高年段学生,要与中学接轨,一定的

讲述是必要的,但不必过深,可以让学生有个大概的印象。】

(二)、初读感知,简介背景。

1、播放范读录音,学生自由试读后,全体齐读。

2、出示长征路线图,介绍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长征路线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

(三)、抓住首联,探究学习,感受英勇无畏的气概和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1)、红军长征爬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诗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千山万水)

(2)、红军长征途中不知吃了多少苦,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你们知道那些呢?

(3)、这历史上从没有过的长征,毛主席用了一个什么字概括?(难)

(4)、红军对于这些困难是什么态度?(不怕)不怕到一种什么程度?(等闲)

(5)、从“不怕”和“只等闲”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6)、指导朗读:(英勇豪迈、坚定自信)

(四)、带入情境,品析分述句。(3—6句)

1、学习颔联3、4句。

(1)、出示课件:“逶迤的五岭”并结合画面理解“逶迤”。

(2)、出示课件:“磅礴的乌蒙山”并结合画面理解“磅礴”。

(3)、这一对句子都是写山,逶迤写出了山势之长,磅礴写出了山巅高而险峻。在红军眼里这山是大还是小呢,理解“腾”、“走”,出示对比课件让学生用“成了”的句式练习说话,体会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指导朗读这两句。

【设计意图:高年段对语言表达形式的揣摩至关重要,要品其义、悟其神。通过

强烈的视觉冲突,让学生悟出一切在红军眼里都稀松平常的,从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习颈联5、6句。

(1)、出示课件:金沙江图片及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文字,学生自读后谈感受,体会云崖暖——心里暖。(“暖”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愉悦心情。)

教师指导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2)、课件播放:飞夺泸定桥片段,自谈感受,体会“铁索寒“——”心里寒“。

教师引读:“大渡桥横铁索寒。”

教师小结:一“暖“一”寒“,一”喜“一”悲“,真难忘呀!想到这难忘的一

幕一幕,想到英勇的红军战士,只有一句诗回荡在诗人的脑海中,这正是:红军不怕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设计意图:进口重点词“暖“、”寒“,通过情境、体验等有效手段,尤其是

通过情境语言的引读层层推进情感,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突破教学难点。】

(五)、学习尾联7、8句。

1、(配乐,出示雪山背景)导语:你们看,山陡路滑,红军战士踩着冰面艰难前行,有的滑到后再也没有起来,但红军战士依然奋勇前进,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呢?

2、教师指点:过了岷山,长征胜利在望了。

3、指导朗读: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欢快、喜悦)

(六)、总结全诗,全体感情朗读全诗,播放长征歌曲。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收集毛泽东诗词。

六、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远征难万水千山英勇无畏

千难万险乐观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