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S 01017-2004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c5a4c35a8102d277a22f96.png)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二○○七目录1 总则 4912 完好标准 4913 齿轮泵的维护与常见故障 4923.1 维护 492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4934 齿轮泵的检修 4964.1 检修周期及内容 4964.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4975 试车与验收 5016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5021 总则1.1 适用范围参照原化学工业部颁发的《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HG25026-91),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输送工作温度低于60℃的各种油品或其它液体的齿轮泵的维护检修。
本规程与制造厂的技术文件相抵触时,应遵循制造厂技术文件中的一切规定。
1.2 结构简述齿轮泵按齿轮啮合方式一般可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
外啮合齿轮泵有直齿、斜齿和人字齿等,一般采用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采用圆弧摆线齿形或渐开线齿形。
齿轮泵由一对相互啮合(外啮合或内啮合)的齿轮、主动轴、轴承、泵体、前后泵盖及轴封等零、部件组成。
一般情况下直接由电机或经过变速装置驱动齿轮泵的主动轴或者由主机的主轴驱动齿轮泵的主动轴。
外啮合齿轮泵的齿轮数目为2~5个,以两齿轮最常用。
齿轮泵一般用于输送不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如用于输送润滑油、密封液以及在造气装置中作为液压油泵。
2 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 仪表、计量仪器和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压力表每年校验一次。
2.1.3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位连接螺栓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
2.1.4 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2.2 运行性能2.2.1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严格执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无异常振动、松动、杂音等现象。
2.2.3 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5℃,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压力、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
2.2.4 密封渗漏符合要求。
2.2.5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5e80f33c1ec5da50e270ff.png)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1 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齿轮泵的检修周期、检修内容、检修方法、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等内容。
1.2 本规程适用于输送温度低于60℃的各种油品的一般齿轮泵,齿轮泵不适用于输送挥发性强、闪点低、有腐蚀及含有硬质颗粒、纤维的介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45 设备型号规格主要技术性能5.1 设备型号规格泵齿轮泵6 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6.1 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4~6 12~186.2 检修内容6.2.1 小修a)解体检查各部零件磨损情况。
b)更换填料和密封垫圈。
c)检查清洗过滤器。
d)调整齿轮端面与端盖的间隙。
e)检查或更换联轴节的弹性胶圈和柱销。
f)校验压力表及安全阀。
g)泵与电机找正。
6.2.2 大修a)包括小修内容。
b)修理或更换齿轮、齿轮轴、端盖。
c)检查修理或更换轴承、联轴节、壳体和填料压盖。
d)机体油漆。
7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7.1 齿轮a)齿轮的啮合顶间隙为0.2-0.3m(m:模数)。
b)齿轮的啮合侧间隙如表1规定:8 表1 单位:mm9 中心距10 安装间隙11 报废间隙12 ≤50 13 0.085 14 0.2015 51~80 16 0.105 17 0.2518 81~120 19 0.13 20 0.3021 121~200 22 0.17 23 0.35c)齿轮两端面与轴孔中心线垂直度不超过0.02mm/100mm。
d)两个齿轮宽度应一致,单个齿轮宽度误差不得超过0.05mm/100mm。
齿轮两端面平行度不大于0.02mm/100mm。
e)齿的啮合接触斑点应均匀分布在节圆线的上下,接触面积沿齿宽应大于60%,沿齿高应大于45%。
齿轮泵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齿轮泵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13d0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0.png)
齿轮泵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传动装置,具有扬程高、输送流量大的特点,因此应用范围广泛。
齿轮泵的正常运转需要合理的操作和定期的保养,下文将就齿轮泵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进行介绍。
齿轮泵的安全操作1. 操作前的准备在操作齿轮泵之前,必须仔细阅读齿轮泵说明书,了解齿轮泵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注意事项等,确保操作前已经熟悉操作流程。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检查设备及其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正常;•查看齿轮泵箱内润滑油是否满足润滑要求;•备齐所需工具及备件;•进行安全操作前,工作人员必须正确选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工作鞋、手套、工作衣和口罩等。
2. 启动齿轮泵启动齿轮泵之前,需要检查齿轮泵的电源输入是否符合电压要求,并按照齿轮泵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连接。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启动齿轮泵:•打开齿轮泵的电源开关;•检查齿轮泵是否正常运行;•如果运行正常,则可以开始进行工作。
3. 齿轮泵的运行在齿轮泵运行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在齿轮泵工作期间,不要对齿轮泵进行任何非正常操作;•不要随意用手接触齿轮泵或其工作部件;•定期检查齿轮泵的运行状态,如果出现异常,及时停机处理;•齿轮泵使用期间应密切关注工作指示灯和工作声音,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4. 停止齿轮泵在停止齿轮泵运行前,需要施加刹车器进行减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停止齿轮泵的运行;•施加刹车器使齿轮泵逐渐停止转动;•等待齿轮泵完全停止后再进行操作。
齿轮泵的保养规程齿轮泵的保养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关键,如不正确地保养齿轮泵将导致齿轮泵运行不稳定或者停机,甚至出现危险情况。
下面介绍齿轮泵的保养规程。
1. 定期检查齿轮泵的润滑油齿轮泵的正常运转需要足够的润滑油,因此运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齿轮泵润滑油的情况,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油位,以确保油面不低于规定的液位线。
同时,润滑油要定期更换。
2. 定期清理零部件和润滑油管道定期清理齿轮泵内部滤清器和其他零部件,以确保齿轮泵内部的流体顺畅,确保润滑油不污染,以及阀门的正常操作。
齿轮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齿轮泵的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5349044ff00bed5b8f31d4b.png)
齿轮泵的维护检修规程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内齿轮泵的维护和检修。
1.2 结构简述齿轮泵主要零件包括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主动轴、轴承、泵体、前后泵盖以及轴封装置等组成。
2 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主、辅机的零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理求。
2.1.2 仪表、计器和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压力表一年校验一次。
2.1.3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齐整,符合要求。
2.1.4 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2.2 远行性能2.2.1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无异常振动、松动、杂音等现象。
2.2.3 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5℃,滚动轴承不超过70℃,压力、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
2.2.4 密封渗漏符合要求。
2.2.5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2.3.1 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3.2 有设备履历卡片。
2.3.3 有安装,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
2.3.4 易损配件有图样。
2.3.5 有运行缺陷记录。
2.3.6 设备运转时间记录准确。
2.3.7 设备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维批保养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2.4.1 泵体清洁,表面无灰虫、油垢。
2.4.2 基础及底座整治,无破损部位。
表面及周围无废油、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4.3 泵体及附属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无鼓泡脱落现象。
2.4.4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端盖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
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法,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1.2 定时检查各部轴承温度和油压。
每班检查润滑油液面高度。
3.1.3 每班检查一次密封部位是否有渗漏现象。
3.1.4 每班做好设备的整洁工作。
3.2 定期检查内容3.2.1 定期监测轴承振动状况,振幅不大于规定值。
SHS 01017-2004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7-2004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cc36ecd700abb68a982fbf6.png)
军三 50 O. 锁6
51-80
0.1仍
81 - 120 0.13
121 - 2∞ 0.17
啃合侧 i可 隙
3.3. 1.3
齿 轮两端 面 与 轴 孔 中 心 线 或 齿 轮轴 齿 轮 两 端 面 与
轴中心线垂直度公差值为0 . 02rnm11∞mm。
3.3.1 .4 3.3.1.5 3.3.1.6
1. 1. 1
1.1.2 轮泵。
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 1.3
1.2
含有硬质颗粒、纤维的介质。
编写 修订依据
HGJ 1040一79
]B I T 6434卢-92
化工 厂齿 轮泵维护 检修 规程
输 油齿轮泵
形 状 和 位 置 公差 , 未 注 公 差 的 规定
ISO 3945
泵振 动评 价 标 准
a. 运转平稳 , 无杂音 。
b. 振 动 烈 度 符合SHS01∞13-2(灿4{石 油 化工旋转 机械振 动标准》相关规定。
C. 冷却 水 利 封油 系 统工作正 常 , 无泄漏 。 d. 流量 、 压力 平稳 。 e. 轴 承温升符合标准 。
f.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g. 密封泄漏不超 过下 列 要 求 :
滑 动 轴 承外 固 与 端盖 配合 为R7/h6 0
滑 动 轴 承 内 孔 与 外 国 的 同 轴 度 公 差 值 为O.01mmo 滚 动 轴 承 内 圈 与 轴 的 配合 为 H7/js60
滚 针 轴 承 外 圈 与 端盖 的 配 合 为K7/h6 0
3.5.8
3.6
滚 针 轴 承无 内 圈 时 , 轴 与 滚 针 的 配合 为 H7/h6 o
油泵维修操作规程
![油泵维修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708b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a.png)
油泵维修操作规程油泵维修操作规程一、维修前的准备工作1.1 检查维修区域是否有足够的通风条件,以确保维修过程中有充足的新鲜空气流通。
1.2 拆卸油泵前,先关闭相关的电源,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1.3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备件,确保能够顺利开展维修工作。
二、拆卸油泵2.1 依据油泵的拆卸图纸、说明书等文件,有序拆除各个部件,确保不损坏油泵及其周边的设备。
2.2 在拆卸过程中,应记录下每个部件的位置和拆卸顺序,以便于后续的组装工作。
2.3 在拆卸过程中,对于已磨损或有损坏的部件,应及时进行标记并记录,以便后续更换或修复。
三、清洗部件3.1 将拆卸下来的各个部件放入清洗槽中,使用合适的清洗剂进行清洗。
3.2 在清洗过程中,应注意不要使用过热的清洗剂,以免造成部件变形或破损。
3.3 清洗完毕后,应使用干净的水将部件彻底冲洗干净,确保不留下任何清洗剂的残留物。
四、组装油泵4.1 根据记录的拆卸顺序和位置,有序地进行组装工作。
4.2 在组装过程中,应注意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正确的方法,以防止部件损坏或装配不妥。
4.3 在组装过程中,应按照油泵的装配图纸、说明书等文件,确保每个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都正确无误。
五、安装油泵5.1 在安装油泵之前,应检查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和支撑能力。
5.2 安装油泵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确保油泵稳固地固定在指定位置。
5.3 在安装过程中,应检查和调整油泵的位置和垂直度,确保其与其它设备的连接和配合良好。
六、检查和调试油泵6.1 在完成油泵的组装和安装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工作。
6.2 检查油泵的各个部件是否连接紧固,是否有松动或损坏现象。
6.3 在调试过程中,应先空运行油泵,检查其运行是否正常,无明显的噪音和震动。
6.4 在调试过程中,应逐一检查油泵的各项指标和参数,确保其符合技术标准和要求。
七、维修记录和总结7.1 每个维修操作都应记录下来,包括拆卸、清洗、组装、安装、检查和调试的过程和结果。
齿轮泵常规操作与维护保养重要步骤
![齿轮泵常规操作与维护保养重要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912527e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0.png)
齿轮泵常规操作与维护保养重要步骤齿轮泵目的:可以保障齿轮泵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和保养,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并且安全稳定的运行。
2.流程2.1操作流程:2.1.1启动前检查全部管路法兰、接头的密封性,要求严密不漏。
2.1.2盘动联轴器,无憋劲才能启动。
2.1.3首次启动应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启动前应全开吸入和排出管路中的阀门,严禁阀门关闭时启动。
2.1.4验证电机转动方向,转向正确后方可启动。
2.1.5在运转过程中注意轴承和泵体各部位温度,首次启动应不超过80℃,发现泵和电机的声音异常或电流表指针迅速的上升,应立即停车检查。
2.1.6停车时先关闭电机后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2.1.7注意泵的保温工作蒸汽不能关闭完。
3.维护和保养规程3.1经常检查泵及电机如发现异常,应停机检查3.2长期停止使用应拆卸清洗,并作防锈处理。
3.3密封机构若泄漏过多,应压紧压盖或拆开维修。
3.4定期检查零配件,若损坏,更换零配件。
3.5每班注意维护泵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泄漏的物料避免造成对泵的腐蚀。
4.故障及原因4.1泵流量降低或不出液原因可能是:4.1.1泵内没排空.4.1.2吸上高度超过允许吸上高度。
4.1.3吸入接管漏气。
4.1.4旋转方向不对。
4.1.5吸入或排出管阻力过大。
4.1.6泵转速不够。
4.1.7安全阀密封泄漏,液体大量回流。
4.1.8液体内含有大量气体或过滤网堵塞。
4,1.9磨损严重间隙过大。
4.2泵的密封部分泄漏量大原因可能是:4.2.1填料密封盖没压紧。
4.2.2密封圈磨损或安装偏斜。
4.2.3机械密封摩擦付端面不平或密封圈老化变形。
4.3泵发出异常声音原因可能是:4.3.1齿面磨损或创伤。
4.3.2泵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吸上真空高度而发生汽蚀。
4.3.3轴承磨损。
4.4电机所需功率过大原因可能是:4.4.1输送的液体粘度过大。
4.4.2排出管阻力过大。
4.4.3液体不干净,使泵发生研磨。
4.4.4转速超出规定值。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1]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1]](https://img.taocdn.com/s3/m/863b0d5bbb68a98270fefa1c.png)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6—2004) 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本规程规定了螺杆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1.1.2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单螺杆泵、双螺杆、三螺杆泵的维护和检修.1.2 编写修订依据HGJ 1039—79化工厂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GB 10885—89单螺杆泵技术条件GB 110887—89三螺杆泵技术条件GB11035—89船用电动双螺杆泵技术条件GB 3852—83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IS0 3945泵振动评价标准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工业泵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2检修周期与内容2.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1,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表1 检修周期月2.2 检修内容与程序2.2.1 小修项目2.2.1.1 检查轴封泄漏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2.2.1.2 检查轴承. .2.2.1.3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2.2.1.4 消除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缺陷.2.2.1.5 检查联轴器及对中情况.2.2.2 大修项目2.2.2.1 包括小修项目内容.2.2.2.2 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测量并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2.2.2.3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调整同步齿轮间隙. .2.2.2.4 检查螺杆直线度及磨损情况.2.2.2.5 检查泵体内表面磨损情况.2.2.2.6 校验压力表、安全阀o3检修与质量标准3.1 检修前准备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3.2拆卸与检查3.2.1 拆卸联轴器.3.2.2 拆卸检查同步齿轮.3.2.2.1 拆卸泵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轴向定位塞(单或三螺杆泵).3.2.2.2 拆卸泵后端盖,拆卸检查轴承及密封(双螺杆泵).3.2.3 拆卸前端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3.2.4 必要时更换端盖与泵体之间垫片.3.2.5联轴器对中.3.3 检修与质量标准本标准为一般性的要求,对于不同的螺杆泵,以设备生产厂家设计指标为准.3.3.1 螺杆3.3.1.1 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型面粗糙度为Ral.6,齿顶表面粗糙度为Ral.6,螺旋外圆表面粗糙度为尺.l.6.3.3.1.2 螺杆轴颈圆柱度为直径的0.25%D.3.3.1.3 螺杆轴线直线度为0.05mm.3.3.1.4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冷态为0.11~O.48mm.3.3.1.5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冷态为0.11~0.48ram,法向间隙为0.10~o.29mm,且处于相邻两齿中间位置.3.3.2 泵体3.3.2.1 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为Ra3.2.3.3.2.2 泵体、端盖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为Ra3.2.3.3.3 轴承3.3.3.1 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H7/k6.3.3.3.2 滚动轴承与轴承箱配合采用H7/h6.3.3.3.3 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的轴向间隙为O.o2~O.06mm.3.3.3.4 滚动轴承采用热装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l00.C,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3.3.3.5 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内外滚道表面不得有腐蚀、坑疤、斑点等缺陷,保持架无变形、损伤3.3.3.6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的配合间隙(经验值)如表2所示.表2轴颈与滑动轴承配合间隙注:D为轴颈直径,rain.3.3.3.7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为R7/h6.3.3.4 密封3.3.4.1 填料密封a.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1~0.3mm.b.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mm,周向间隙均匀,相差不大于0.1mm.c.填料尺寸正确,切15平行、整齐、无松动,接IZl与轴心线成45.夹角.d.压装填料时,填料的接头必须错开,一般接El交错90.,填料不宜压装过紧.e.安装填料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 .液封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15~0.20mm.液封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l.0~1.5mm.填料均匀压人,不宜压得过紧,压入深度一般为一圈盘根高度,但不得小于5mm.3.3.4.2 机械密封a.压盖与垫片接触面对轴中心线的垂直度为0.02mm.b.安装机械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3.3.5 联轴器联轴器与轴的配合根据轴径不同,采用H7/js6、H7/k6或H7/m6.联轴器对中偏差和端面间隙如表3所示.表3联轴器对中偏差和端面间隙rnlTl3.3.6 同步齿轮3.3.6.1 主动齿轮与轴的配合为H7/h6,从动齿轮与锥行轮毂的配合为H7/h6,锥形轮毂与轴的配合为H7/h6.3.3.6.2 锥形轮毂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内表面粗糙度为Ra0.8,如有裂纹或一组锥形轮毂严重磨损,厂值小于0.5mm时应更换(见图l).3.3.6.3 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齿轮的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40%,沿齿宽不小于55%,并均匀地分布在节圆线周围,齿轮啮合侧间隙为0.08—0.10mm.4试车与验收4.1 试车前准备4.1.1 检查检修记录,确认符合质量要求. 、4.1.2 轴承箱内润滑油油质及油量符合要求.4.1.3 封油、冷却水管不堵、不漏.4.1.4 检查电机旋转方向.4.1.5 盘车无卡涩,无异常响声.4.1.6 必须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4.1.7 出入口阀门打开,至少应有30%开度.4.2 试车4.2.1 螺杆泵不允许空负荷试车.4.2.2 运行良好,应符合下列机械性能及工艺指标要求:a.运转平稳,无杂音.b.振动烈度应符合SHS 01003 2004((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相关规定.C.冷却水和油系统工作正常,无泄漏.d.流量、压力平稳.e.轴承温升符合有关标准.f.电流不超过额定值.9.密封泄漏不超过下列要求:机械密封重质油不超过5滴/min;轻质油不超过l0滴/min.填料密封重质油不超过l0滴/min;轻质油不超过20滴/min.4.2.3 安全阀回流不超过3min.4.2.4 试车24h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4.2.5 试车期间维修人员和检修人员加强巡检次数.4.2.6 停车时不得先关闭出口阀. ’4.3 验收.4.3.1 检修质量符合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项目内容的要求和规定,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并符合本规程要求.4.3.2 设备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4.3.3 设备状况达到完好标准.5维护与故障处理5.1 日常维护5,1.1 定时检查泵出口压力.5.1.2 定时检查泵轴承温度及振动情况.5.1.3 检查密封泄漏及螺栓紧固情况.5.1.4 封油压力应比密封腔压力高0.05~0.1MPa.5.1.5 泵有不正常响声或过热时,应停泵检查.5.2 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4)表4常见故障与处理。
齿轮泵注意事项及维修方法
![齿轮泵注意事项及维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09fe7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79.png)
齿轮泵注意事项及维修方法一、使用齿轮泵的注意事项1、使用齿轮泵的过程中要经常加脂,润滑脂比较容易挥发,所以必须注意添换,其次保持好轴承处的清洁。
2、使用或者是使用完的情况下要把电动抽油泵放在比较干燥,没有腐蚀性,比较洁净的环境之中去。
3、齿轮泵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并且维修,应该注意检查电动油桶查看里面的电源线;内接线,插头,开关是不是还能正常的使用;轴承的零部件是否有没有损坏的地方等等一些。
4、应保存好齿轮泵上的每一个零部件,在拆检齿轮泵的过程中,应该保存好每一个零部件,并且保持洁净。
二、齿轮泵的维修方法1、齿轮泵轴磨损后的维修齿轮泵中轴的磨损主要是因为轴两端与支撑滚针间的摩擦磨损,使轴径变小。
如果是轻微磨损,可通过镀一层硬铬来加大此部位轴的直径尺寸,使轴得到修复。
如果轴磨损严重,则应45钢或40cr钢重新制造,轴毛坯经粗、精车后,轴承部位要热处理,硬度为hrc60-65,然后再经磨削,使轴承配合部位表面粗糙度ra 不大于0.32μm;轴的圆度和圆柱度允差为0.005mm;与齿轮配合部位按h7/h6、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63μm。
2、齿轮泵泵体磨损后的维修泵体内表面磨损主要是吸油区段圆弧形工作面。
如果出现轻微磨损,可用油石修磨去毛刺后使用。
泵体是由铸铁铸造毛坯成型,出现严重磨损时应更换新件。
如果泵内齿轮两端面是用磨削修复,则泵体宽度尺寸也要改变,与齿轮两端修磨去掉的尺寸相等,重新加工后的泵体两端面应达到技术要求。
3、齿轮泵两端盖磨损之后的维修齿轮泵的端盖用铸铁制造,出现磨损现象后,轻微的可在平板上研磨修平,磨损比较严重时应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修平。
修磨后的端盖与泵体配合连接的平面接触应不低于85%.平面度允差、端面对孔中心线的垂直度允差、两端面的平行度允差和两轴孔中心线的平行度允差均为0.01mm。
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1.5μm。
4、齿轮泵用滚针轴承的维修更换泵中零件维修后,轴承滚针应更换。
齿轮泵操作规程及常见故障排除
![齿轮泵操作规程及常见故障排除](https://img.taocdn.com/s3/m/4e9e1ee05ef7ba0d4a733b19.png)
3、压力阀失灵 3、泵流量供应不足 4、变频器参数设置与电机不匹配 4 5、流量不稳定 、制动器未完全释放
谢谢大家!
解决方法 检查调整油位 更换匹配润滑油 检查确认油位 拨出橡胶条 更换、检查对中 检查清洗通气孔 检查、必要时更换 检查更换 清除杂物 改变电机的转向 拆卸清理 检查拧紧 检查更换润滑油 更换油封及润滑油
从减速箱体漏油 泵严重发热(正常应低 4、减速机齿轮损坏 于60℃) 4、油封、密封盖失效 5、减速/电机表面灰尘太多 5、电机转向不对 6 6、泵夹套结垢 、密封面螺栓松动 7、润滑油失效 、润滑油包含杂物
(3)停泵
A. 关闭泵电源,关闭泵出口阀门。
B. 长时间停泵,切断电源,关闭夹套水并排空泵夹套 水。
C. 依次关闭油泵进口阀,以及各吸排管路相关阀门。
二、齿轮泵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现象 产生原因 1、泵轴与电机轴对中未达 标 2、联轴器部件损坏 3、轴承间隙过大或异常磨损 4、泵内存在异物 解决方法 重新调整对中 更换联轴器部件 检查、更换轴承重新找正 立即停泵清理
5、润滑失效
泵噪音及异常振动 6、齿轮损坏 7、流量不足,汽蚀振动 8、紧固件松动
重新检查更换润滑油
更换齿轮 排出气泡,灌泵后重新启 动 检查重新对中
9、泵负荷过大
10、润滑油内存在杂质
检查负荷设定值并做调整
检查更换润滑油
现象
产生原因 1 1、加油过多 、润滑油粘度不匹配 2 2、通气阀橡胶条未拔出导 、油位不正确 致压力过大 3、轴承磨损 3、通气阀通气孔被堵
A.
D.
E.
F.
泵正常启动时缓慢提速,以防急剧提速引起压 力不均造成泵齿轮及泵轴损坏。 待泵正常运转后观察泵出口压力值,如长时间 不能达到工艺设定值,则应立即停泵进行故障 排查。 检查带夹套泵夹套水是否正常供给,冬季停泵 应立即将泵夹套内水全部排空或保持夹套水正 常运转。
齿轮泵常见的故障及维修
![齿轮泵常见的故障及维修](https://img.taocdn.com/s3/m/47ba957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6.png)
齿轮泵常见的故障及维修
1. 齿轮泵常见的故障之一是泄漏。
泄漏可能是由于密封件磨损、损坏或松动引起的。
如果泄漏严重,可能会导致泵的性能下降或停止工作。
为了修复泄漏,需要检查并更换磨损的密封件,并确保正确安装和紧固密封件。
2. 另一个常见的故障是振动和噪音。
振动和噪音可能是由于齿轮不平衡、轴承损坏或安装不稳定引起的。
要修复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检查齿轮的平衡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或更换。
同时,还需要检查和更换损坏的轴承,并确保泵的安装稳定。
3. 齿轮泵还可能出现流量减少或压力下降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齿轮磨损、堵塞或泵进口过滤器堵塞引起的。
为了修复这个问题,需要检查齿轮的磨损程度,并进行必要的更换。
同时,还需要清洁或更换过滤器,以确保流体的畅通。
4. 另一个常见的故障是齿轮泵的温度升高。
这可能是由于泵运行时间过长、润滑不足或泵的内部部件摩擦引起的。
修复这个问题需要进行泵的冷却,并确保泵的润滑系统正常运行。
另外,还需要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部件,以减少摩擦引起的温度升高。
5. 最后,齿轮泵还可能出现漏油或油污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密封件老化、损坏或松动引起的。
为了修复这个问题,需要检查并更换磨损的密封件,并确保密
封件的正确安装和紧固。
总结起来,齿轮泵常见的故障包括泄漏、振动和噪音、流量减少或压力下降、温度升高以及漏油或油污。
对于这些故障的维修,需要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泵的安装稳定,清洁或更换过滤器,以及进行泵的冷却和润滑。
修复这些故障可以恢复齿轮泵的正常工作,并保证其性能和寿命。
齿轮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齿轮泵检修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b7bee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b.png)
齿轮泵检修作业指导书前言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元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
在使用齿轮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泵体、泵轴、齿轮等部件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检修。
本文档是针对齿轮泵检修作业的指导书,旨在帮助操作者正确进行检修作业,保证齿轮泵的正常使用。
检修前准备进行齿轮泵检修前,需准备好如下工具和材料:•扳手、扳钳、内六角扳手等常用工具;•润滑油、密封垫等检修所需材料;•清洁布、刷子、抹布等清洁工具。
在检修前,需将齿轮泵从系统中分离出来,并用气枪或吹风机将泵体及其附件表面清洁干净。
另外,还需检查齿轮泵的连接管路、电机等周围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检修方案拆卸检查1.拆卸泵盖使用内六角扳手拆卸泵盖螺钉,并取下泵盖。
注意随时保持清洁。
2.拆卸齿轮使用扳手或扳钳拆卸齿轮、键及防护垫等部件,并放置在清洁台上进行清洗。
3.检查泵轴取下泵轴,并用目测等方式检查泵轴是否存在裂纹、磨损等现象。
如有需要,可使用研磨机等设备对泵轴进行修磨。
4.检查泵体检查泵体内壁是否存在明显的磨损、腐蚀等问题,如有需要,可对其进行处理。
组装保养1.安装齿轮将清洗干净的齿轮安装回泵体内,并用扳手或扳钳拧紧螺栓和螺母。
2.安装泵轴将泵轴插入泵体内,并用键和螺丝紧固。
3.安装泵盖将泵盖安装到泵体上,并用内六角扳手拧紧螺钉。
4.加润滑油在检验泵轴旋转灵活性后,可将适量的润滑油加入泵体内,涂抹润滑脂,然后再进行试运转。
注意事项•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工具、正确操作,并防止造成二次损坏;•在组装过程中,要保证各部位间密封性能良好,避免泄漏;•在使用齿轮泵之前,需对其进行试运转,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结语以上内容是针对齿轮泵检修作业的简单指导,仅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修方案,确保齿轮泵的完好运转。
齿轮泵齿轮泵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齿轮泵齿轮泵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d7ff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d.png)
齿轮泵齿轮泵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传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中。
在使用齿轮泵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操作,定期进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频率,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齿轮泵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齿轮泵的安全操作1.在启动和停止齿轮泵前,应检查设备及连接部分是否有松动或损坏现象。
2.在齿轮泵工作时,应掌握其工作情况,如流量、压力等参数是否正常。
3.齿轮泵的进油口、出油口和连杆等部位禁止随意触动,以免发生事故。
4.在齿轮泵的运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声响、振动或油液温度过高等现象,应立即停机,排除故障后再进行启动。
5.齿轮泵在工作前应先预热,避免在低温环境中工作。
6.齿轮泵在长时间运行前,应对油液进行检查,确保油液符合使用要求。
7.齿轮泵需要安装有防爆装置,以保证在极端环境下,也能够正常工作。
8.在日常使用中,应指定专人操作,未经操作人员的许可,禁止他人进行开关、调整及维护等操作。
二、齿轮泵的保养规程1.每日保养(1)对齿轮泵底座上的油液滴漏口进行检查,如有漏油请进行紧固。
(2)检查油液油位是否符合设备要求,如油位过低应添加油液并清洗油液槽。
2.每周保养(1)清除齿轮泵表面积尘,确保散热片运行正常。
(2)对齿轮泵的离合器、制动器、减速机、电机和减速器等检查,确保齿轮泵的运行状态正常。
(3)对电气线路、继电器、控制器等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陷及时更换或修理。
3.每月保养(1)清洗毛细管和吸油管道,确保油路畅通。
(2)对输入轴、输出轴、连杆等部位进行检查,如有松动或磨损现象及时更换。
(3)钳合管、反冲橡胶等密封件及其零件应定期检查,如出现损坏、磨损、老化现象及时更换。
(4)清洗液压油液槽,并更换油液。
4.每年保养(1)拆卸齿轮泵,检查齿轮泵内部结构是否完好,如有磨损现象及时更换。
(2)对齿轮泵的滑动轴承进行涂油,并对其他零部件进行润滑处理。
齿轮泵检修维护规程
![齿轮泵检修维护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7c385a333d4b14e852468b9.png)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齿轮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安全与环保要求、检修程序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2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输送温度低于60℃油品的齿轮泵。
2 安全与环保要求2.1安全要求2.1.1维修施工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必须办理《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许可证》,在安全措施逐条确认后,在施工区域主管单位施工负责人许可,并通知区域当班班组长后方可开始作业。
严禁无证作业,严禁私自作业。
2.1.2施工现场不得就地排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施工废料应按规定堆放在指定地点,严禁乱仍乱放,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检修现场的备品配件,机具的摆放必须整齐稳固,禁止高空抛物,高空坠落。
2.1.3各类机泵必须在停车降温、物料排空的状态下进行检修。
检维修前,检维修人员必须再次确认机泵及管线内的物料是否排净,是否有余压、余温。
有毒有害及可燃介质的管线,必要时加装盲板隔离。
2.1.4遇有异常情况,如:紧急排放、泄漏、事故等,应立刻停止一切作业,撤离现场并立刻报告或报警。
2.1.5施工机具和材料摆放必须整齐有序,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应急撤离通道,不得影响生产设施及装置人员的操作和巡检。
2.1.6严禁触动正在生产的管线、阀门、电线和设备等,严禁用生产设备、管线、构架及生产性构筑物作为起重吊架锚点。
2.1.7施工作业涉及用火、临时用电、高空作业、抽加盲板作业时,必须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必须持票作业。
2.1.8根据检修现场情况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防毒器具。
2.1.9检修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人身安全防护用品。
2.1.10凡电动机驱动的设备,检修前应先确认电机是否已切断电源,操作柱指示灯已熄灭。
钳工拆泵前应要求操作人员再次确认电机是否停电,只有确认断电才可进行维修作业,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2.1.11零部件的清洗、脱脂、润滑必须按规定进行,不许使用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包括汽油、石脑油、凝缩油等)进行清洗、脱脂。
齿轮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齿轮泵检修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e5ca4eb4028915f804dc28a.png)
齿轮泵检修作业指导书目的和适用范围 (1)检修内容 (1)作业前准备工作 (1)作业步骤、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3)试运验收 (4)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8)附件相关记录 (10)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 (10)齿轮泵检修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证安全生产,保障现场的钳工检修作业人员、设备的安全,提供指导原则以满足钳工操作和维修的基本安全要求,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下表所列设备以及实业一部其他外啮合齿轮泵的检修作业。
二、检修内容拆装、检修该设备,检查清洗泵壳内腔,检查齿轮的磨损和腐蚀情况,更换填料及配件。
检查零部件的配合尺寸。
三、作业前准备工作1.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数据。
2.领取易损配件。
3.明确作业内容,开具作业票据确认作业内容是正常维护、故障抢修还是计划大修;确认检修施工作业票已经按要求下达并有效;严格按照作业票的工作时间要求进行工作安排。
4.人员配置:工种、人数,素质要求,劳保穿戴1)人员配置:2)劳保穿戴检查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酸服、防毒面具等是符合安全规定和公司要求5.3.5 作业工具:准备好该项作业所必需的工、量具和用品,包括:梅花扳手、活动扳手、敲击螺丝刀、手锤、铜棒、管钳、内六角扳手、锉刀、砂纸、锯条、适用的拉具、找正表座、百分表、游标卡尺、油盆、生料带、润滑脂、干净的抹布、塑料薄膜等。
6.熟悉作业现场,进行风险辨识1)了解设备的检修原因和停下来之前的运行状况,情况允许的话,应该在停泵之前现场确认故障部位的具体情况,如:振动、温度情况有没有异常或异常的趋势?异常反映在哪个测点?根据上面了解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维修工作。
2)风险辨识作业负责人应联系作业票的内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进行风险辨识。
7.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并检查确认结合作业票上面的内容,确定作业对象是否停电、放空(检查出口压力表和放空阀)、降温;进出口阀及附属管线是否关严;是否存在交叉作业;介质是否已经按安全规定吹扫干净。
齿轮泵操作和维护标准化操作规程
![齿轮泵操作和维护标准化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54d70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b.png)
齿轮泵操作和维护-原则化操作规程目录1.目旳 (2)2.范畴 (2)3.职责 (2)4.齿轮泵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简介 (2)4.1齿轮泵构造图 (2)4.2工作原理 (2)5.齿轮泵操作 (2)5.1启动前检查 (2)5.2泵旳启动和运营 (2)6.维护和保养 (2)6.1泵维护概要 (2)6.2机械密封旳维护 (2)6.3润滑旳维护 (2)7.故障、故障因素及解决措施 (2)1.目旳明确齿轮泵旳操作措施、工艺参数控制措施,对旳使用机泵,保证安全、平稳运营。
2.范畴合用于中化珠海石化储运有限公司南迳湾库区旳齿轮泵旳使用和管理。
3.职责3.1生产部操作工负责根据工艺规定对旳开、停泵,进行机泵运营中检查,填写运营记录。
3.2工程设备部负责机泵旳维护检修。
4. 齿轮泵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简介4.1齿轮泵构造图1、泵盖2、轴承3、齿轮4、泵体5、轴图4.2工作原理动力通过轴传给齿轮,一对齿轮带动转子做同步反向旋转运动,使进口区产生真空,将介质吸入,随转子转动,将介质送往出口,继续转动,出口腔容积变小,产生压力(出口高压区)将介质输出。
由于转速较低,自吸能力较强,流动性能较差旳高粘介质,有充足旳时间和速度布满空穴,因此合用于高粘介质。
油泵内部密封面大,内泄较少,因此油泵效率较高,一般可达70%以上。
同步可以达到高压输送介质。
并且对较稀介质也有良好旳适应性4.3概述4.3.1特点TLB型稠油泵属于凸轮式容积泵。
该泵采用机械密封,具有转速低、效率高、运转平稳、自吸能力强、操作以便、泵可预热、性能可靠、寿命长等特点。
4.3.2范畴及用途专门为高粘介质设计旳高效油泵。
该泵对粘度适应范畴较宽,从2 mm2/s至100000 mm2/s 介质皆可输送,是石油化工、沥青、食品、轻工行业抱负旳输送设备。
4.3.3参数范畴4.3.3.1添加剂卸车泵流量:50m³/h 扬程:110m轴功率:30KW 操作温度:65~75 ℃进口压力:ATM 出口压力:1.0MPa4.3.3.2添加剂输送泵流量:90m³/h 扬程:100m轴功率:55KW 操作温度:65~75 ℃进口压力:常压~0.1MPa 出口压力:1.0~1.1MPa4.3.4材质阐明泵体材质为灰铸铁,输送介质温度为-20℃~200℃。
齿轮泵操作规程
![齿轮泵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c3407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2.png)
齿轮泵操作规程齿轮泵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启动前准备在操作齿轮泵之前,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并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分析,以确定必要的风险削减措施。
此外,还需准备好工具,并检查进出口管道的阀门、仪器仪表和泵机组周围是否清洁,无妨碍运转的杂物。
同时,还需检查泵和流程的各紧固件是否牢固,主动轴是否灵活,各类仪表、按钮、指示灯等是否齐全完好,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电机接线及接地是否完好可靠。
首次启动时,应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并全开吸入和排出管路中的阀门,严禁阀门关闭时启动。
此外,还需检查吸入管路及泵轴密封是否渗漏,泵体内是否有凝结的流体和堵塞物,并验证电机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泵的启动在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后,需与相关岗位取得联系,确认无误后,按启动按钮启动电机,并调整电流、电压、流量等参数,使泵开始运行。
在运转过程中,需注意轴承和泵体各部位的温度,首次启动时,应不超过80℃。
如果发现泵和电机的声音异常或电流表指针迅速上升,应立即停机检查。
同时,还需检查泵的运转声音是否异常,注意填料密封的工作情况,若发生泄漏,应将压盖拧紧但不允许拧得过紧,管道各部位不得有漏气、漏液现象,压力波动在规定范围以内。
在运转过程中,还需按时记录有关资料数据。
泵的运行及检查在泵运转过程中,需注意轴承和泵体各部位的温度,如发现异常,应停机检查。
同时,还需检查泵的运转声音是否异常,注意填料密封的工作情况,若发生泄漏,应将压盖拧紧但不允许拧得过紧,管道各部位不得有漏气、漏液现象,压力波动在规定范围以内。
在运转过程中,还需按时记录有关资料数据。
停泵在停泵之前,需按停泵按钮停止泵的运行,并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在有冰冻可能的情况下停泵,应放净泵及管路中的液体,以免冻裂。
维护和保养规程齿轮泵不适合输送粘度低的流体(如清水)。
经常检查泵及电机,如发现异常,应停机检查。
长期停泵,应将泵内液体全部放出,拆洗零件,涂防锈油。
若密封机构渗漏过多,应压紧压盖或拆开维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4
SUS 01017-2004
齿轮泵 维护检修 规程
续表
联轴器型式
联制器外径
对中偏差 径向位移
轴向倾斜
端面间隙
71 - 106
。0 - 1 90
<0.04 <0.05
<0. 。当
3 4 5
弹性套柱 销联轴器
220- 250 315 -4∞ 475
<0.08 <0.08 <0.10 <0.05 < 0.2/1αm
拆卸 与 检 查
安全检修条件。
3.2.1
3.2.2
3.2.3
拆卸联轴器 。
拆卸 后 端 盖 检查 轴 承 。
拆 卸 压 盖 , 检 查 填 料密 封或 机 械 密 封 。
401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3.2.4
拆 卸 检查齿 轮 、 齿轮轴 和 轴 承。
3.2.5
3.3
连 轴 器对 中 。
检修 与 质量 标准
原则上以设计或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为准,元要求时 参照以下标准执行。 3.3.1 油 泵齿 轮
3.3.1.1
3.3.1.2
齿 轮 暗合顶 间 隙 为(0.2 叩 0 . 3 ) m ( m 为 模数 ) 0
齿 轮 啃合 的 侧 间 隙 应 符合 表2 的 规定 。
表2 齿轮 瞄合侧 间 隙标准 m
中心距
机械密封重质油不超过 5 滴lmin ;轻质泊不超过 10
滴Imino
填料密封重质袖不超过 10 滴lmin ;轻质油不超过 20
滴/血n。 4.2.3
4.2.4
安 全 阀 回 流 不 超 过3min。
试车24h 合格后 , 按规定 办理验收手续 , 移交生产 。
4.2.5
试 车期 间 维修 人 员 和 检修人员 加 强巡检次数 。
联轴器型式
联轴器外径
对中偏差
径向位移
轴向倾斜
滑块联铀器
", 3∞
3∞-600
170 阳185
<0.05 <0.10 <0.05 <0.08 <0.10
< 0 .4/1αxl < 0.611000 < 0.3/1αxl < 0.5/1αxl 2.5 2.5 5.0
齿式联轴器
Z却-250
290 -430
a a •• • • •
..……· (407)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 .1
主题 内 容 与 适用 范 围 本 规程规定 了 齿轮泵 的 检 修 周 期 与 内 容 、 检 修 程 序
本规程适用 于石 油 化工输送温 度 低 于 ω℃ 油 品 的 齿 .本规程不适用于输送挥发性强、闪点低、有腐蚀及
直则以上
间隙Imrn
1. 5/ 1αXJD
2/1000D
注 : D 为 轴 颈 直径 , 阻。
3.5.2
轴 颈 圆 柱 度 公 差 值 为O.01mm , 表 面 不 得 有 伤 痕 ,
粗糙度为 R a l . 6。
3.5.3
3.5.4
3.5.5 3.5.6
3.5.7
轴 颈 最 大磨损 量小 于O.OID (D 为 轴 颈 直径 ) 。
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
3.4.4 3.5
3.5.1
齿 轮端 面全跳动 运0.05mm o 轴与轴承
轴 颈 与 滑动 轴 承 的 配合 间 隙 ( 经验值 ) 如 表3 所示 。
表3 轴 颈 与 滑动 轴 承 配合 间 隙值
15∞ -
转速 I ( rl皿n )
15∞ 以 下
1. 21 1αXJ D
3000
600
90-1ω
6 2.5 3 4 5 6
195- 220
280 哼3却
弹性柱
销联轴器
<0.08
3ω 句410
4ω
540
<0.10
630
7
4 4.1
试车 与 验收 试 车 前准备
4.1.1
4.1.2 4.1.3 4.1 .4
4.1.5
检 查 检修记 录 , 确 认检修 数据 正 确 。
盘 车无卡 涩 , 填 料 压盖 不 歪斜 。 点 动 电 机确 认旋转 方 向 正 确 。 检查 液 面 , 应符合 泵 的 吸 入高 度要求 。
GB 1184-80 GB 18∞一79
公 差 与 配合总论 、 标 准公 差及基 本 偏 差
1989年
《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工业泵选用于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
2 2.1 检修周 期 与 内 容 检修周 期
检修周期见表 1,根据运行状况,状态监测结果适当调
压力 表 、 溢 流 阀 应灵 活 好 用 。
4.1.6
向 泵 内 注 入输 送介 质 。
405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4.1.7 4.2
确 认 出 口 间 门 打开 。 试车
4.2.1
4.2.2
齿 轮泵不允许空 负 荷试 车 。
运行 良好 , 应符合下 列 机械性 能及工 艺 指 标 要 求 。
3.3.1.7
两 齿 轮 宽 度 一 致 , 单个齿 轮宽 度 误 差 不 得 超 过 齿轮 啃合 接触斑 点 均 匀 , 其接 触 面 积沿 齿 长 不 小 轮 与 轴 的 配 合为H7/n币。
齿 轮 端 面 与 端 盖 的 轴 向 总 间 隙 一 般 为0.10
0.05rnm11∞mm , 两 齿 轮 轴线平行度值 0 . 02rnm11∞mm o
4.2.6 4.3 4.3.1
停 车 时不得先关 闭 出 口 闹 。 验收 检修质量 符合 SHS 01∞1-2(阳《 石 油 化 工 设 备 完 好
标准》项目内容的要求和规定,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并符
合本规程要求。 4.3.2
4.3.3
设备技术 指 标达 到设 计要求 或 满 足 生产 需 要 。
高度
电动机反转
改变电动机转向 将介质加温 检查吸入管路 调整安全阀或降低工作
压力
介质粘度过大
吸人管路漏气
2
压力表指 针波动大
安全阀没有调好或工作压力
过大,使安全阀时开时闭
吸入管路堵塞或漏气 齿轮与泵内严重磨损
检查吸入管路 磨损严重时应更换零件 修理或更换电动机
3
流量下降
电动机转速不够
安全阀弹簧太松或阅瓣与阀
于 70 %,沿齿高不少于50 % 0
-
0.15mm o
3.3.1.8 齿 顶 与 壳 体 的 径 向 间 隙 为0.15
-
O.25mm , 但 必
须大于轴颈在轴瓦的径向间隙。
3 .4
传动齿 轮
3 .4.1
3 .4.2
侧 间 隙0.35mm。
顶 间 隙1.35mmo
402
SHSOI017 组刷 3.4.3 齿 轮跳 动 运O.02mmo
整检修周期。 2.2
2.2.1
检修 内 容
小 修项 目
2.2.1.1 4∞
检查轴封 , 必要 时更换密封元件 , 调整压盖间 隙
SHS 01017一组刷 齿轮泵 维护 检修规程
或修理机械密封。
表 1
检修类别 检修周期
检修周 期
月 大修
广寸?修
24
2.2.1.2
检查 清 洗 人 口 过滤 器 。
2.2.1.3
5.1.4 5.1.5
5. 1.6 5.2
定 时 检 查轴 密封泄漏情况 。 定 时 检查 电 流 c
定 期 清理入 口 过滤 器 。 常 见 故 障 与 处理 ( 见 表5)
表5 常 见故 障 与 处理
处理方法
呼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吸入管路堵塞或漏气 吸入高度超过允许吸入真空
泵不吸泊
检修吸入管路 降低吸入高度
滑 动 轴 承外 固 与 端盖 配合 为R7/h6 0
滑 动 轴 承 内 孔 与 外 国 的 同 轴 度 公 差 值 为O.01mmo 滚 动 轴 承 内 圈 与 轴 的 配合 为 H7/js60
滚 针 轴 承 外 圈 与 端盖 的 配 合 为K7/h6 0
3.5.8
3.6
滚 针 轴 承无 内 圈 时 , 轴 与 滚 针 的 配合 为 H7/h6 o
端盖
3.6.1
端 盖 加 工 表 面 粗 糙 度 为R a3.2 , 两 轴 孔 表 面 粗 糙 度
为 R a 1. 6 。
3.6.2
端盖 两轴 孔 中 心 线 平行度 公 差 值 为O.01 rmil/l∞mm ,
两轴孔中心距偏差为 ± O . 04mm o
3.6.3
3.7 3.7.1
端盖两轴孔 中心线与加工端丽垂直度公差值为
联轴 器
轴心线成 45。夹角。
90 0 , 填料 不 宜压装 过 紧 。
3.9.1
3.9.2
联 轴 器 与 轴 的 配 合 根 据 轴 径 不 同 , 采 用H7/js6 、
联轴 器对 中 偏 差 和端 面 间 隙如 表4 所示 O
表 4联轴器对中偏差及端面闹滕表 mm
端面 l可 隙
H7/k6 或 H7/m6 0
a. 运转平稳 , 无杂音 。
b. 振 动 烈 度 符合SHS01∞13-2(灿4{石 油 化工旋转 机械振 动标准》相关规定。
C. 冷却 水 利 封油 系 统工作正 常 , 无泄漏 。 d. 流量 、 压力 平稳 。 e. 轴 承温升符合标准 。
f.电流不超过额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