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活动蜗牛教案
泥工蜗牛教案

泥工蜗牛教案
泥工蜗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了解泥工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二、教学准备:
1.绘本《泥工蜗牛》;
2.幼儿园露台或户外场地;
3.泥巴、水桶、铲子、模具等。
4.幼儿画纸、彩色笔。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口头介绍,引导幼儿回忆并谈论蜗牛的特点,如外形、行动等。
2.展示绘本:教师带着幼儿欣赏绘本《泥工蜗牛》,并提问:“你们看到蜗牛会有什么联想?”鼓励幼儿畅所欲言。
3.制作泥工蜗牛:教师在露台或户外场地上铺上一些泥巴,提供给幼儿自由玩耍。
同时,教师也将准备好的泥巴、水桶、铲子、模具等材料分发给幼儿,引导他们自由发挥,制作自己的泥工蜗牛。
4.展示成果: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给每个孩子一个画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创造的泥工蜗牛,并展示给大家欣赏。
5.小结: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本堂课的内容,总结蜗牛的特点和制作泥工蜗牛的过程。
并向幼儿展示并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和特征。
6.延伸活动:让幼儿利用废旧纸盒、纸板等材料,制作一个小房子给泥工蜗牛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泥工蜗牛》这本绘本和有趣的制作活动,引发了幼儿对蜗牛的兴趣,让他们亲身参与并感受蜗牛的生活习性。
同时,通过制作泥工蜗牛,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使得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和经验,并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和制作《泥塑小蜗牛》作品,让大班幼儿:1.了解泥塑艺术的基本材料、工具和制作方法;2.了解小蜗牛的生态信息和基本特征;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手工制作能力;4.培养幼儿的美学情趣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教室里需要具备以下:1.一张大型桌子或者工作台;2.艺术教育板书;3.适量的泥塑用材;4.泥塑工具(刮刀、剪刀、笔等);2.教学材料教师需准备以下材料:1.泥塑用沙;2.鸡蛋;3.粉彩颜料、颜料盘、水枪。
3.学情分析本素材适用于3-5岁大班幼儿,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教师导入(5分钟)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让幼儿了解泥塑的基本概念,讲解泥塑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介绍所需要使用的工具和技能。
在形成艺术性的作品之前,学生必须要先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第二步:让幼儿欣赏《泥塑小蜗牛》(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共同观看《泥塑小蜗牛》之后,问幼儿:“大家看看,这只小蜗牛长什么样子呢?我们用什么材料可以制作出它来呢?”等。
通过此询问,可以让幼儿们从观看角度了解到蜗牛的一些基本特征,帮助幼儿形成整体概念,并且激发他们对于想要自己制作出蜗牛雕塑的进一步兴趣。
第三步:贴鸡蛋壳(10分钟)将用来制作蜗牛雕塑的泥塑沙塑成一个小蜗牛的形状后, 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幼儿用鸡蛋壳作为蜗牛壳背景,和泥塑融合在一起,这一步教师可以帮助孩子粘好鸡蛋糊或者胶水先贴好鸡蛋壳。
第四步:粘性涂抹(15分钟)建议沿用前一步鸡蛋壳处理遗留下的鸡蛋糊,将粘贴好鸡蛋壳后的泥塑蜗牛涂抹上粘性,掌握好涂抹的力度和方法。
幼儿手掌面积小,手工力往往比较小,能够使用的方法也受到限制,因此孩子能够感到满足的粘性涂抹就很重要,如果孩子难以粘上去,教师可以尝试涂抹一点接口聚合剂来增强粘性。
第五步:涂色(15分钟)幼儿制作好泥塑蜗牛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涂色的步骤了,可以使用粉彩颜料聚着颜色区块进行操作,也可以使用小的颜料盘,根据需要的颜色添加颜料涂刷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一、教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各种蜗牛图片,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2. 学习泥塑制作方法,动手制作泥塑小蜗牛。
3. 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互相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掌握泥塑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捏制蜗牛的壳和身体,使作品生动可爱。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蜗牛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泥塑材料(如橡皮泥、泥板等)。
3. 准备制作泥塑的工具(如刮刀、棒子、剪刀等)。
4. 准备展示作品的平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蜗牛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 讲解:讲解泥塑制作方法,示范如何制作泥塑小蜗牛。
3. 实践:幼儿动手制作泥塑小蜗牛,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将幼儿制作的作品展示在平台上,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5. 总结: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幼儿发挥创新精神,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他们在团队中的合作精神。
2. 评价幼儿制作的作品,关注其在形象、颜色、创意等方面的表现。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作品展示,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的了解和支持。
2. 组织类似的美术欣赏活动,让幼儿接触更多艺术形式,如绘画、手工等。
3. 结合自然生物课程,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蜗牛等生物。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成功之处,如幼儿的参与度、作品的质量等。
2. 思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等。
3. 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活动教案《小蜗牛》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活动教案《小蜗牛》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活动教案《小蜗牛》及教学反思中班美术泥工活动教案《小蜗牛》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活动《小蜗牛》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橡皮泥、火柴若干;课件;背景音乐;背景桌面。
【活动过程】1、看课件,引起幼儿兴趣——先出示泥工蜗牛的身体,“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发散幼儿思维,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出示蜗牛的壳,请幼儿接着猜,“我们接着往下看”——“我们看看到底是不是小蜗牛”最后出示完整的泥工蜗牛图片。
——请幼儿说说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的?(身体、壳、眼睛)——小蜗牛用什么材料做成?谁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幼儿发言)2、示范讲解——教师示范讲解,注意要点: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把它捏软,团成球,搓长做蜗牛的身体;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
在头上可以用火柴做小蜗牛的触角和眼睛。
3、渗透教育:小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特别喜欢在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出来玩,最怕太阳晒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见蜗牛时,能把它放在太阳底下跟它一起玩吗?对,我们要爱护小蜗牛。
那这一只自己有些孤独,我们来帮他做一些小伙伴吧!4、幼儿操作——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火柴头很尖不能对小朋友和自己的眼睛。
(配班教师分发橡皮泥)——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蜗牛,注意用口诀引导幼儿。
——请幼儿帮做好的小蜗牛再做一个小伙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鼓励。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一、教材分析《泥塑小蜗牛》是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中的一篇作品,该作品旨在通过儿童亲手动手制作泥塑小蜗牛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
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一系列的过程,培养孩子对造型美感的敏感性和艺术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泥塑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泥塑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泥塑小蜗牛的图片或实物;2.泥塑所需的材料,如黏土、色彩等;3.相关美术工具,如刀、刷子、针等;4.教学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泥塑小蜗牛作品的背景和魅力,激发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兴趣。
2. 观察(10分钟)向学生展示泥塑小蜗牛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形状、纹理等细节,让学生感受到泥塑艺术的独特之处。
3. 模仿(15分钟)向学生展示制作泥塑小蜗牛的步骤,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演示。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使用黏土按照指导的步骤塑造小蜗牛。
4. 创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只泥塑小蜗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可以在小蜗牛的身上加上自己喜欢的花纹或装饰。
5. 欣赏(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创作的泥塑小蜗牛,学生们互相欣赏、评价,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
6.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他们在泥塑小蜗牛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动手实践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六、课后延伸1.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泥塑小蜗牛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所学习的经验和感受;2.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他们用其他材料制作一个泥塑艺术作品,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七、教学评价学生的完成作品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的提高等。
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活动教案《小蜗牛》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认识蜗牛的特征,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兴趣。
2.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泥工技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
二、活动准备:1. 蜗牛图片若干张,展示给幼儿观察。
2. 泥工材料(如橡皮泥、泥巴等)。
3. 制作蜗牛的工具(如小刀、棒子、牙签等)。
4. 润滑剂(如水、甘油等),用于防止泥工材料粘手。
三、活动过程:1. 导入:向幼儿展示蜗牛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蜗牛的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壳的纹路等。
2. 讲解:向幼儿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让幼儿对蜗牛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制作小蜗牛的方法,步骤如下:a. 用泥工材料揉成一个球形,作为蜗牛的身体。
b. 在球形上压出一条条螺旋状的纹路,模仿蜗牛的壳。
c. 用工具在球形上戳出小孔,作为蜗牛的脚。
d. 若需添加细节,可用工具在蜗牛身上压出眼睛、嘴巴等。
4. 幼儿操作:让幼儿按照示范步骤尝试制作小蜗牛,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交流。
2.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操作技能、创意等方面。
3. 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蜗牛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小蜗牛。
2.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升。
3. 针对活动中的不足,如制作过程中部分幼儿遇到困难,可以考虑在下次活动中增加辅助工具,降低制作难度,让更多幼儿能顺利完成作品。
4.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回顾小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习蜗牛的卡通形象,引导幼儿感受卡通画的幽默和夸张。
3. 引导幼儿观察卡通蜗牛的线条和颜色,分析其艺术特点。
【小班教案】小班泥工活动:蜗牛

【小班教案】小班泥工活动:蜗牛教案:小班泥工活动:蜗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幼儿园小班美术课程,具体章节为《捏泥活动》。
活动内容主要围绕蜗牛展开,通过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观察能力,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使用泥工工具塑造蜗牛的形象。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创作出独特的蜗牛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使用泥工工具塑造蜗牛的基本技巧。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蜗牛图片、泥工工具(如泥板、刮刀、压泥棒等)。
学具:泥巴、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蜗牛图片,让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形状、壳的纹路等。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蜗牛的观察心得。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蜗牛的基本结构,示范如何使用泥工工具塑造蜗牛的形象。
步骤如下:(1)用泥巴揉成一个椭圆形,作为蜗牛的身体。
(2)用压泥棒在椭圆形上压出一条条螺旋纹路,作为蜗牛的壳。
(3)用泥工工具在蜗牛身体两侧塑造出蜗牛的触角和足。
(4)用画笔在蜗牛身上添加细节,如眼睛、嘴巴等。
3. 动手实践(10分钟)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蜗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特的蜗牛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鼓励幼儿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鼓励和表扬,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蜗牛的制作步骤1. 揉泥巴成椭圆形,作为蜗牛的身体。
2. 压泥棒压出螺旋纹路,作为蜗牛的壳。
3. 塑造蜗牛的触角和足。
4. 添加细节,如眼睛、嘴巴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蜗牛家庭要求:运用所学蜗牛制作技巧,为蜗牛找一个家。
可以是一个花园、一个池塘,或者是蜗牛的卧室、厨房等。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一、教学目标1.了解泥塑的材料、工具、方法,能够在比例和造型上正确制作小蜗牛。
2.了解小蜗牛的生存环境、习性,以及蜗牛形象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
3.通过观察、细节描绘和形象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欣赏《泥塑小蜗牛》,通过观察、描述、比较找出小蜗牛的特点、形态、细节等。
2.学习制作准备,包括泥巴制作、准确测量、比例缩放和基本造型。
3.完成泥塑小蜗牛的制作,涂色并展示作品。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蜗牛的主题,让学生体验蜗牛的感觉和质感,了解蜗牛的外形和特点。
2.欣赏让学生欣赏《泥塑小蜗牛》的作品,让学生发现小蜗牛的特点和细节,以及蜗牛形象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
3.准备工作教给学生制作泥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让学生在比例和造型上正确制作小蜗牛。
老师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制作水平,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制作自己的小蜗牛。
老师可以提供图片作为参考,让学生对比发现不同之处,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5.涂色让学生使用颜料为小蜗牛涂上色彩,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颜色来表现形态和情感。
6.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观看、欣赏和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小蜗牛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考察学生泥塑造型的准确度和比例感。
3.欣赏学生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教学积极性通过此次教学,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制作小型泥塑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是一节富有乐趣和意义的美术课。
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活动教案《小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活动教案《小蜗牛》含反思一、活动背景在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本次活动主题为《小蜗牛》,选用泥塑工艺制作仿生小蜗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蜗牛的形态特征,激活幼儿的想象力;2.学习泥塑基本手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3.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创意思维;4.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让幼儿能够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三、教学步骤1. 了解小蜗牛的形态特征通过图片、绘本、模型等形式向幼儿展示小蜗牛的形态特征,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蜗牛身体的不同部位,比如拐角、眼睛、触角、壳等。
并鼓励幼儿谈论小蜗牛的生活习惯和特点,让幼儿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小蜗牛。
2. 制作泥塑小蜗牛材料准备:空白画纸、乳胶泥、彩色细沙、模具(可选)、筷子、小刀、植物油、毛刷等。
制作步骤:1.分配乳胶泥,让幼儿把泥揉成长条状;2.把泥搓成小圆球状,作为蜗牛的身体;3.使用小刀或筷子在身体上拍上拐角、在头部上塑造眼睛和触角等特征,或者使用模具进行蜗牛壳的塑造;4.在蜗牛身体表面刷上植物油,用彩色细沙镶嵌成图案;5.将小蜗牛放在空白画纸上,画出蜗牛的背景和场景。
3.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通过对小蜗牛形态和特征的介绍,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小蜗牛的生活习惯和特点,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意思维,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从教学效果上看,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在活动中,也反思到一些问题:1.幼儿在泥塑活动中,受困于时间、空间、工具等多方面的限制,可能会影响到幼儿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2.在背景和场景的绘画上,幼儿的画面创意和技巧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示范和练习。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加强措施,比如形成工作坊活动、增加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提供更多的绘画示范等方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创造性活动。
同时也要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让我们的教学和活动更加丰富、专业、有趣和有效。
幼儿园中班美术泥工活动教案《小蜗牛》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 技能目标:通过捏、揉、压等动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蜗牛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能够动手制作出小蜗牛。
难点:通过捏、揉、压等动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彩泥、泥工工具、蜗牛图片、示范作品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 讲解:教师讲解蜗牛的制作方法,包括捏、揉、压等动作。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制作小蜗牛的过程,让幼儿跟随操作。
4. 创作:幼儿动手制作小蜗牛,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幼儿的制作作品:观察幼儿制作的小蜗牛,是否符合蜗牛的特征,捏、揉、压等动作是否熟练。
2. 幼儿的参与度: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乐于创作和表达。
3. 幼儿的互动交流:观察幼儿在展示环节中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是否乐于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七、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制作过程,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可以将幼儿制作的小蜗牛作品装饰在活动室中,营造一个充满创意的环境。
八、教学修改:根据本次教学活动的反馈,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例如,针对部分幼儿在捏、揉、压等动作上的困难,可以增加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逐渐掌握技巧。
教师还可以引入其他动物的制作,让幼儿在多样化的创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九、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生活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美术泥工活动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十、教学总结:本次教学活动以制作小蜗牛为主题,通过认识蜗牛、制作蜗牛的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泥塑小蜗牛》,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欣赏的能力。
2.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观察和感知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2.运用想象力,勾勒出自己的蜗牛形象。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泥塑小蜗牛》作品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向学生展示《泥塑小蜗牛》的图片,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
启发学生想象,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作品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
2. 欣赏作品(10分钟)播放《泥塑小蜗牛》的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
3. 作品分析(10分钟)与学生一起讨论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包括形状、颜色和材质等。
4. 创作活动(30分钟)让学生以《泥塑小蜗牛》为题,进行创作。
可以提供黏土、纸张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勾勒出自己心中的蜗牛形象。
5. 作品展示和交流(10分钟)学生完成创作后,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可以自由交流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6. 总结归纳(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感知和欣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创作。
五、板书设计《泥塑小蜗牛》欣赏教案六、教学反思通过欣赏《泥塑小蜗牛》,学生能够培养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但是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也需要引导学生注重作品分析和思考,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泥工—小蜗牛》4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泥工—小蜗牛》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泥工—小蜗牛》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泥工—小蜗牛教案类型:美术适用对象:幼儿园小班教案时间:一个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蜗牛的认知和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动手创造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纸板或纸张2. 色彩素材:彩色纸、彩色笔等3. 白胶或胶水4. 剪刀5. 粘贴工具教学过程:引导激发兴趣:1. 教师向幼儿介绍蜗牛,提问:“大家知道蜗牛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属于陆地动物还是水生动物?”引导幼儿进行回答。
2.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展示蜗牛,让幼儿观察,提出问题:“蜗牛是不是带着一个小房子?它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条腿?”创作准备:1. 教师准备好纸板或纸张,让幼儿在上面画出蜗牛的轮廓。
实践动手:1. 教师示范如何用彩色纸剪下一片小圆圈,让幼儿用彩色纸剪下若干个小圆圈作为蜗牛的身体和眼睛。
2. 幼儿在纸板上按照示范在蜗牛轮廓上粘贴彩色纸片,制作出蜗牛的身体和眼睛。
发展延伸: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真实的蜗牛,并带幼儿认识蜗牛的特征,如圆壳、触角等。
2.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用彩色纸、彩色笔等材料,为蜗牛创作不同样式的壳、眼睛等。
总结反思: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创作过程,帮助幼儿总结他们做出的蜗牛作品。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他们最喜欢的蜗牛作品,分享他们创作的体会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蜗牛的特征和形象,并通过创作将其变成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艺术作品。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得到了对蜗牛的初步认识,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样重要的是,通过幼儿的创作,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培养了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泥工—小蜗牛》精选4篇(二)教案名称:《狮子王》绘画创作教学目标:1. 认识并了解《狮子王》的故事内容。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通用20篇)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通用20篇)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篇1有益的学习经验:运用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制作小蜗牛。
准备:较厚的长条纸、笔、剪刀、胶水。
活动与指导:1、引导幼儿讲述捉蜗牛、玩蜗牛的经验,引起制作蜗牛的愿望。
2、看老师用长条的纸作一只可爱的蜗牛,示范:(1)将纸条剪一段作为蜗牛的身体。
(2)将剩余的纸条用笔卷起来做蜗牛壳。
(3)将螺旋形的蜗牛壳粘在蜗牛身体上,做成―只蜗牛。
日常生活1、丰富幼儿生活,丰富美工区内容,增加幼儿动手制作的材料。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日常观察昆虫,观察蜗牛等小动物。
家园配合支持并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搞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制作。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篇2设计思路:蜗牛在平常生活中很常见,有时后,在草地上大家围成一团,观察小蜗牛的体型和它那慢吞吞的挪动。
为此,我运用说说看看画画的方法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蜗牛。
蜗牛的移动缓慢,所以用蜗牛开“运动会”的故事情境又好玩又有趣,很受幼儿喜欢。
在色彩方面,更是巩固了对对比色的掌握。
活动目标:1、尝试用深浅对比的颜色,有规律地在圆形上间隔装饰图案。
2、愿意愉快地参加活动,表示对蜗牛的喜爱。
活动准备:勾线笔、蜡笔。
活动过程:一、猜猜说说——通过谜语的形式导入1、(边画边让幼儿猜:先画身体----再画触角----再画眼睛----最后画壳)老师画的会是谁呢?想象会去干什么?(参加蜗牛运动会)二、看看画画——幼儿通过观察尝试画不同的蜗牛。
1、欣赏作品。
(1)第一个项目已经开始了,蜗牛们在比赛什么?(比赛蜗牛爬墙)----蜗牛们虽然爬的很慢,可是他们可以在墙上稳稳地爬行。
(2)每只蜗牛都把自己的衣服打扮的漂亮漂亮得,找一找他们用了几种颜色?(有的两种、有的三种)为什么他们用很少的颜色也这么好看呢?(因为颜色有深有浅,还排着队呢?(3)看看、想想这些衣服是怎么打扮的?(如:从圆心向外深浅间隔,将圆划分成小格深浅间隔)。
(4)老师的这只蜗牛也来参加运动会,它想怎么打扮自己呢?(教师按幼儿的建议进行示范性装饰—可图案分割或深浅颜色)。
泥人手工小蜗牛教案及反思

泥人手工小蜗牛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泥人手工小蜗牛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掌握制作泥人手工小蜗牛的步骤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泥人手工小蜗牛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2. 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1. 制作泥人手工小蜗牛的材料,黏土、颜料、刷子等。
2. 制作泥人手工小蜗牛的工具,刀、剪刀、模具等。
3.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制作示范和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泥人手工小蜗牛的样品,并引导学生讨论泥人手工小蜗牛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2. 讲解制作步骤(10分钟)。
教师通过PPT讲解泥人手工小蜗牛的制作步骤,包括选择黏土、造型、上色等。
3. 示范操作(15分钟)。
教师现场示范制作泥人手工小蜗牛的过程,让学生观摩并理解制作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动手制作(3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泥人手工小蜗牛,教师在旁辅导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5.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泥人手工小蜗牛,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6.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进行总结,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
泥人手工小蜗牛制作活动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手工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首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他们在选择颜色、塑造形状时都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
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所期望看到的。
其次,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得到了锻炼。
制作泥人手工小蜗牛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都表现出了很好的耐心和毅力,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教案做泥蜗牛学生教案

教案做泥蜗牛学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彩泥制作蜗牛,锻炼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
2.用彩泥制作蜗牛。
三、教学难点:1.蜗牛身体的比例和细节的塑造。
2.蜗牛的壳的形状和颜色的搭配。
四、教学准备:1.彩泥、工具(刀、剪刀、钳子等)。
2.蜗牛的图片或实物。
3.教学PPT(包含蜗牛的特征、习性等介绍)。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开场白:“同学们,你们见过蜗牛吗?有没有谁知道蜗牛是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如何用彩泥做一只可爱的泥蜗牛。
”1.学习新课(30分钟):a. 讲解和展示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使用PPT展示蜗牛的图片和介绍内容。
b. 演示如何用彩泥制作蜗牛。
首先,用一大块白色彩泥做出蜗牛的身体;然后,用一小块黑色彩泥做出蜗牛的头部和触角;接着,用更小的块状黑色彩泥做出眼睛;最后,用螺旋状的线条在蜗牛的身体上刻画出壳的纹路。
c.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
老师巡视指导,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完善作品。
1.巩固练习(15分钟):让学生们按照讲解和演示的过程进行制作,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制作出与众不同的泥蜗牛。
4.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优秀作品,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多创造。
5. 布置作业(如果有需要,可以在课堂上留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
1.教学反思: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教学用橡皮泥捏蜗牛教案

教学用橡皮泥捏蜗牛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捏制橡皮泥蜗牛,加深对蜗牛的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和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捏制橡皮泥蜗牛,加深对蜗牛的了解。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橡皮泥捏制出具有蜗牛特征的作品,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橡皮泥、蜗牛的图片、蜗牛的生活习性资料。
2. 学生准备,学生自备橡皮泥。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蜗牛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蜗牛的了解。
2. 学习捏制蜗牛。
教师向学生介绍橡皮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动手捏制蜗牛。
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如何捏制蜗牛的头部、壳体和触角等部位,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的蜗牛作品更加生动。
3. 制作蜗牛生活场景。
学生捏制完蜗牛后,可以利用橡皮泥制作蜗牛的生活场景,比如树叶、小草等,让蜗牛作品更加生动。
4. 展示作品。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还通过捏制橡皮泥蜗牛,加深了对蜗牛的了解。
学生在动手捏制蜗牛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和美术创作能力。
同时,通过捏制蜗牛,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爱护动物的意识。
因此,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橡皮泥手工蜗牛课教案

橡皮泥手工蜗牛课教案【篇一:橡皮泥小动物--蜗牛】可爱的小蜗牛1.用肉色橡皮泥捏出圆形。
2.圆形的两端捏出两个触角。
3.两个小圆做成眼睛。
4.橡皮泥搓成两根长条。
5.两根长条相互扭绕。
6.把头部放到互扭绕的长条前端,用紫色橡皮泥搓成长条,并且绕圈。
7.绕好圈的橡此泥上用刻刀刻上印条。
8.让蜗牛背上它的家吧。
【篇二:小班泥工教案小蜗牛出来了】泥工活动:小蜗牛出来了活动目标:蔡小娟设计1. 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 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用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教学具:橡皮泥、火柴若干;ppt课件;背景音乐;背景桌面。
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导入1.教师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小动物的照片,猜猜看!它们是谁?(蜗牛)2.看课件,使幼儿初步认识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蜗牛长得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小结:蜗牛有头、颈、身体、尾巴、触角、眼睛、还有象小房子一样的贝壳。
简单介绍一下贝壳的作用。
3.出示橡皮泥,这是什么?我们能用橡皮泥变出照片上的蜗牛吗?怎么变呢?师幼讨论(幼儿发言)二、教师示范讲解1.教师示范讲解,注意要点: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把它捏软,团成球,搓长做蜗牛的身体,(这时可以结合口诀:“一二三四捏一捏,二二三四团一团,三二三四搓一搓”进行教学);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这时可以在口诀后面加上“四二三四卷一卷”)最后,用火柴插在小蜗牛的头部做触角和眼睛。
我这只蜗牛很想找朋友,我们来帮他做一些小伙伴好吗?三、幼儿操作,教师辅导(放静心音乐——雨的印记)1.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
(配班教师分发橡皮泥)2.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蜗牛,注意用口诀引导幼儿。
3.请幼儿帮做好的小蜗牛再做一个小伙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鼓励。
四、游戏:蜗牛搬家,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设计一个桌面:这里有一个蜗牛喜欢的温馨小家,我们一起将做好的蜗牛送到到小家里来。
小班橡皮泥蜗牛教案

小班橡皮泥蜗牛教案小班橡皮泥蜗牛教案【篇一:小班泥工《蜗牛出来了》说课稿】小班泥工《蜗牛出来了》说课稿小班泥工《蜗牛出来了》说课稿一、说教材蜗牛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形象,亲切可爱,很适合幼儿的学习,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经过几乎一个学期的泥工活动之后,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泥工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已经能够掌握,所以这样的一个泥工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就是很多泥工技巧的结合,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同时也去体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符合《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要求,注重艺术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也适合在小班年龄段开展。
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教材内容,纲要精神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制定了此次活动的目标:1. 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2. 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型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产生喜欢、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来制作蜗牛。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的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此我做好了如下准备:橡皮泥、火柴若干、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课件。
三、说教学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除了以爆满的精神来感染幼儿之外,还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操作法、启发提问法等教学法。
四、说活动过程:(一)、欣赏蜗牛图片,了解蜗牛外形特点1.师:“宝宝,今天蜗牛宝宝来到了我们班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蜗牛宝宝长的什么样的?”2.播放多媒体课件,师作简单解说。
(蜗牛在散步、在睡觉、在说悄悄话等)3.讨论蜗牛的外形特征。
“宝宝,刚才我们看了好多蜗牛宝宝,它们长什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蜗牛有头、颈、身体、尾巴、触角、眼睛、还有象小房子一样的贝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蜗牛兄弟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泥工活动的兴趣。
2、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搓、卷、等泥工技法,借助辅助材料制作小蜗牛。
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的蜗牛作品。
2、橡皮泥、绿豆或火柴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活动主题。
我们一起先来猜个谜语吧!请听谜面!“没有脚,没有手,背着小屋慢慢走。
”
请回答。
是什么呀?我们一起说!(蜗牛)
二、出示范例,讲述一个自编故事《蜗牛兄弟》,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1、师:这是什么呀?(蜗牛)
2、师:这是老师用橡皮泥制作的蜗牛兄弟。
这是两只感情深厚的蜗牛兄弟。
今天他们结伴一起来中一班呢,想请中一班的小朋友为他们寻找更多的兄弟,你们愿意吗?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蜗牛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姐姐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蜗牛妈妈:“因为毛虫姐姐他可以变成蝴蝶啊!天空会保护她!!”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啊!也不会变成蝴蝶他怎么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蜗牛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他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也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三、(师幼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蜗牛的制作方法。
那现在请看老师是怎么制作蜗牛的,边看边听朱老师讲解,待会儿看看谁的小蜗牛能和朱老师的蜗牛成为兄弟噢!
第一步是将泥分成两部分,每团搓成圆柱形的细长条,第二步是将长条的泥卷起来,变成螺旋线,做成蜗牛壳状。
第三步是将绿豆按入蜗牛头部两侧,做成蜗牛的眼睛。
第四步是从蜗牛的头上出触角。
2、师:听清楚了吗?会不会制作啦?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点!。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捏泥的过程中提示幼儿按照制作蜗牛的先后步骤进行,在泥工板上团捏。
制作过程中可以小声讨论商量,尽量保持安静制作,要细心。
制作完了,先不要急着给老师展示,可以看看身边小朋友的作品,并自己编一个《蜗牛兄弟》的故事。
我们可以制作一群蜗牛噢!然后想想他们是在哪里活动,可以编个好听的故事噢!
五、展示作品,交流欣赏
1、评价展示幼儿作品。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自己编的小故事,引导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蜗牛。
二、内容说明:
1.
乌龟是孩子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一种动物,它圆圆的身体、憨
憨的样子,十分易于孩子观察、体验、创作和观赏。
本次活动定位于利用胶泥来表现乌龟的形象,主要采取了团压、搓揉、黏贴等泥工常用的方法来进行创作。
2.
在活动的学习方式上,采取了好奇感知、乐中体验、观察探
究、大胆创新等形式,都是通过幼儿的自我观察、体验、探索而完成最后作品的,这样的过程是孩子一次快乐感受、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过程。
3.
教学策略上主要采用了图片观察、方法探究、个别示范、自
由创作、分享交流五步教学法。
为活动创设出轻松、愉悦、自由、平等的氛围,更轻松的完成活动目的,幼儿们在玩中学,在快乐中体验和探索,很好的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4.
本次活动的重点为能用团压、搓揉、黏贴等方法制作出乌龟。
难点为运用多种方式对乌龟背进行各种花纹的装饰。
三、活动目标:
1.
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团压、搓揉、黏贴等方法制作出乌龟。
2.
学习运用多种方式大胆装饰出各种花纹的乌龟。
3.
能充分想象、大胆创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四、活动建议:
1
.教学变式:本次活动也可以采取创设游戏情景、教师出示范
例、师幼共同尝试探索制作方法、教师小结幼儿想法、集体创作、作品评价和分享等几个环节来进行。
2
.区角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和收集乌龟的图片和实物,投放到
种植角或语言区与大家观察、分享、讨论。
3
.家园共育:我们可以通过家园互动,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
集有关乌龟的知识、
和父母一起饲养乌龟,
加深幼儿对乌龟的认识和
喜爱。
4
.领域渗透:可结合科学活动,认识乌龟的特征和用途;结合
语言活动学习有关乌龟的故事、
儿歌;
结合体育活动进行
“乌龟爬爬”
的游戏活动等。
五、参考教案:
(一)活动准备:
小乌龟图片一张、范例一个、步骤示范图、橡皮泥、泥工板。
(二)活动过程:
1
.出示图片小乌龟,欣赏各种不同姿势的乌龟,让幼儿了解小
乌龟主要的外形特征。
提问:乌龟有几条腿?头上有什么?(有一对眼睛)乌龟的身体
下面有什么?(四条腿)乌龟的身体上面有什么?(硬硬的壳)身体后面有什么?(一条小尾巴)
2
.教师引导幼儿探讨用胶泥制作乌龟的方法
(
1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制作乌龟的步骤:第一步?第二
步呢?第三步呢?第四步呢?有没有遇到困难?
(
2
)教师在幼儿语言表述的基础上,进行制作步骤的示范及总结。
第一步:团搓出一个球形;
第二步:压成扁圆形做龟背,捏出几个圆点粘在龟背上;
第三步:搓出头部粘在龟背的前部;
第四步:捏出四肢粘在龟背的两边;
第五步:搓出一条又细又短的小尾巴粘在龟背的后面,一只小乌龟就做好了。
对遇到困难的幼儿,教师或其他幼儿可对其进行局部示范,帮助该幼儿解决问题。
3
.参照制作步骤,幼儿独立完成乌龟的造型。
(
1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两个部分:一是做龟背,二是乌龟的四
肢的粘合。
(
2
)对于操作能力强的幼儿不仅在造型上要提出要求,还要让
他们有意识地迁移已有的色彩经验,对乌龟背进行装饰。
4
.分享和展示作品
(
1
)教师鼓励幼儿为小乌龟增添一些水草、石头装饰,并鼓励
幼儿间互相讲述小乌龟的故事。
(
2
)教师请个别幼儿大胆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