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湾古村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月湾古村调查报告
摘要:明月湾现存古村面积约9公顷,各类清代建筑近百幢,有常住居民一百余户、近四百人,多为靠种植花果、碧螺春茶和兼太湖捕捞、养殖为生的农民。明月湾依山傍湖,三面群山环绕,终年葱绿苍翠,深藏不露,深得桃花源意境。村内设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两街之间有多条横巷,纵横交叉,井然有序,俗称棋盘街。街面均以花岗岩条石铺设,下为沟渠,有“明湾石板街,雨后穿绣鞋”的民谚。街道两旁多明清建筑,高低错落,斑驳苍古。房前屋后,栽植四季花果,清代诗人沈德潜称之谓“人烟鸡犬在花林中”,清代诗人凌如焕称之谓“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
关键词:千年古樟石板街古建筑宗祠古码头
实践人:规划与生态学院园林一班徐朕
实践主题:对明月湾村古建筑以及园林配景的调查
实践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石公行政村明月湾古村
现将此次暑期专业认知实践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明月湾古村是苏州市控制性保护古村落,以历史悠久且颇具江南水乡特色而著称,下图中的明月湾古村石碑即为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人民政府为保护古村而立。
明月湾村名的由来
南濒太湖,背倚青山,地形宛如一钩明月,故称明月湾,简称明湾。相传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美女西施,曾经在此共赏明月,古村由此得名。(“明月湾,吴王玩月于此。”-《苏州府志》)
洞庭西山位于太湖之中,春秋时,吴越相争,西山为吴国前沿阵地,留下了许多有关吴王的传说和遗迹,为吴王和西施到明月湾赏月,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吴王和西施是否真的曾经来此赏月?又为何要到这里赏月?这已成千古之谜。明代诗人高启的解读是:“明月处处有,此处月偏好!”果真如此吗?其实当你在皓月当空之夜,来到太湖西山明月湾,你会发现:西施不在明月在,烟波千里共婵娟!
明月湾古村概况
明月湾古村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现属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山镇(当地人在著名景点石公山以西两千米千米左右处的大明湾自然村。因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携美女西施在此共赏明月而得名明月湾,简称明湾,以环境优美、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多彩而著称。相传明月湾早在春秋时已形成村落,居民多数为沦为奴隶的越国俘虏,吴人只占少数,他们除了靠生产养活自己外,还要为吴王与西施来此游憩提供饮食和服务。村后石排山上至今仍保留着西施当年洗妆的画眉泉遗址。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多,村庄也有相应的扩展,至唐宋时期,明月湾基本形成了状若棋盘的山村格局。
唐代,明月湾已因风景秀丽而闻名遐迩,成为文人雅士的向往之地。大诗人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释皎然、刘长卿、贾岛、黄庭坚、吴存、高启、王世贞、王世懋、沈德潜等著名文人,都曾到此,留下了赞美明月湾的诗作。南宋金兵南侵,大批高官贵族到西山隐居,到明月湾定居的,有以写诗反对宋徽宗大办花石纲而闻名的谏官邓肃、抗金名将四川宣抚使吴璘的儿子吴挻等。明清两代,大批明月湾人加入了号称“钻天洞庭”的洞庭商帮,靠外出经商发家致富。清乾隆、嘉庆年间(距今约250年),明月湾达到了鼎盛,修建了大批精美的宅第,以及祠堂、石板街、河埠、码头等公用建筑。这些宅第和祠堂,有精致典雅的砖雕、木雕、石雕,建筑极富地方特色。
清乾隆年间,明月湾达到了鼎盛,修建了大批精美的宅第(汉三房、薛家厅、金家厅),以及祠堂(礼和堂、裕耕堂、瞻禄堂、邓氏宗祠、黄氏宗祠)、石板街、河埠、码头(古码头)等公用建筑。这种完善的村庄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以其独特而完整的古村风貌而倍受世人的关注。明月湾现存的房屋,多数是建于这个时期,居民们靠外出经商和种植花果致富,营建了等高档房屋。这些宅第和祠堂,有精致典雅的砖雕、木雕、石雕,有的还有华丽的苏式彩绘。明月湾现存的古建筑单体,总体来说在体量大小和装饰精细程度方面,不及西山东村、堂里、湾里的古建筑,但明月湾现存的古建筑数量更多,分布较集中,并绕以长达一千多米的石板街,更能体现江南古村的原始风貌。明月湾村口沿河有古香樟一株,高25米,胸径2米,寿已千年,仍十分茂盛。河上明月桥,亦为清代花岗石建筑,桥身平直轻巧,仍是过河的主要通道。
民国期间先后划归西山区的梧巷乡、汇里乡、消夏乡和大夏镇。解放初先后划归西山区的明汇乡和石公乡(小乡),公社化后划归石公公社(乡)明湾大队(村),1987年西山3乡合并建镇,明月湾属西山镇明湾行政村,2003年并村划归石公行政村。
(正门外侧)
(正门内侧)
虽然古村大门正在修缮中,但是纯木质的结构依旧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给人以古色古香的享受。大门外侧两旁上书对联“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这是元代诗人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中的一句,这句诗的意思是:无数山谷的泉声都传到松林外边去了,几行秋树的黄叶自雁门关延伸而来。确实高度概括了村中小桥流水,果实满树的悠然场景。内侧上书“琴将秋水弹明月,茶得春山试白云”。明月二字刚好与村名相呼应,相得益彰。
此樟树,树龄约1200年,植于
唐代,是明月湾古村的标志。古
樟树不但遮天蔽日,而且能够为村
名挡风遮雨,如此这般屹立在明月
湾古村口,不经意间,已悠悠千年,
见证了多少个时代的变迁。
(千年古樟)
(石板街1)
石板街修筑于清朝乾隆三十五
年,街巷纵横交叉,总长达1140米,
路面用4560余块花岗岩条石铺成,俗
称为棋盘街,是明月湾古村特色之一。
街道下面是排水沟,每遇大雨,雨水
和山洪从沟渠中迅速排出,路面清洁
如故,有“明湾街,雨后穿绣鞋”之
说。
(石板街2)
西山明月湾村前有一处用条石砌成的长长的古码头,据说建于明代,是渔民和商人起航和归帆的处所,原来的码头百余米长,如今一条湖滨公路拦腰斩断了古码头,为了观瞻,在古码头上修了一座水泥桥,一段古码头便藏身于桥洞之下.
现在明月湾村虽还有部分渔民下湖捕捞,但规模大不如前,而闻名的"钻天洞庭商人"的船队早就不见了踪影,那些留存的七桅大船再也不远帆航行了,成了一些景点的摆设.渔民船家皆改行做旅游生意了.
(古码头)
礼和堂
坐北朝南,占地450平方米。建筑均高两层,分成东西两路,西路为主轴,依次设大厅和内厅,东路为门厅和书斋。书斋为花篮厅结构,制作精良。建筑分东西两路,东为门厅、书厅,西为楼厅和内楼,均为楼屋,高度基本相同。门厅楼下设置库门,原为轿厅,楼上供奉祖宗牌位,因此称家堂楼。门厅内设有砖雕门楼一座,雕刻较简练,题字为“粹和禄德”,上款为“乾隆癸卯仲冬吉旦”,下款因文革时期被破坏而无法辨认。书厅名南寿轩,花篮厅结构,匾额尚存,厅前设小花园,墙上有砖雕题字“清芬蔼若”。楼厅是整个院落的建筑中心,专供庆典礼仪和接待宾客之用,因此陈设非常讲究,除了台、椅、茶几之外,还挂有字画对联。楼厅前廊两侧门框上,分别有“珠明”、“玉润”砖雕题字。楼厅后侧有砖雕门楼一座,雕刻较简练,题字为“芝兰挺秀”。内楼为宅主生活起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