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质量评价课件
文献质量评估
文献质量评估
各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5.1手册推荐的简单评估法[9],评价的关键指标:①随机方法是否正确;②是否做到分配隐藏,分配方法是否正确;③是否实施盲法;
④是否报告失访和退出情况;⑤基线是否可比。
对于分配隐藏,将试验评为A(完全隐藏)、B(不清楚是否隐藏)、C(隐藏不充分)和D(没有使用隐藏)4个等级。
在其他方面将试验评为A(是)、B(不清楚)、C(否)三级。
如各评价条目均为A级,则为低度偏倚,发生各种偏倚的可能性最小,质量评为A级;若有一条目或多个条目为B,则该试验有发生相应偏倚的中等度可能性,质量评为B级;如其中有一条目或多个条目为C,则该试验有发生相应偏倚的高度可能性,质量评为C级。
3.文献质量评价1
16
外部真实性(适用性)评价
外部真实性、适用性、外推性---指研究结 果或结论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和针对具体 病例的推广应用价值
17
◆
(3)重要性评价
指研究结果本身是否具有临床价值
包括临床重要性与统计学意义,两者应相互结合, 缺一不可
需要借助于一些定性或定量指标来进行
23
选择文献质量评价工具
清单类(checklist) 尺度类(scale)
24
◆
三、不同研究设计的评价方法
25
一、随机对照试验
R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将研究
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比较效果 的不同 评价要点:随机、分配隐藏、盲法、基线可比性
偏倚的来源
选择偏倚 实施偏倚 失访偏倚 测量偏倚 报告偏倚
4
(一)内部真实性
1. 选择偏倚---基线特征 随机分组
发生在选择和分配研究对象时
随机分组不完善---各组基线不可比 随机序列公开---能预计到下一个研究对象 将
分配隐藏 分到哪组,掺杂主观因素带来偏倚
5
(一)内部真实性
opaque, sealed envelopes) 28
随访与失访
随访与失访、退出、终止、剔除
失访:受试者找不到 退出:受试者主动退出试验,常由于副作用 终止:研究者终止受试者的试验,常由于副作用或
受试者违背方案 剔除:研究结束进行资料整理时,发现不合格者,
将其剔除不进行分析。
29
不完全结局数据
8
(一)内部真实性
5. 报告偏倚
报告和未报告结果之间的系统差异
文献质量评价
•文献介绍
目的 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早期主动 活动,探讨其能否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 研究设计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分组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时的BMI (BMI≥28、18.5<BMI<27.9/BMI≤18.5),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依次分为试验组 及对照组。
1
•文献介绍
干预措施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锻 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早期 主动活动标准,拟定早期主动活动方案
结局指标 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入院 3 天、 7 天、14 天,测量患者的前白蛋白、白蛋 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比较两组患者的营 养指标、肌力、机械通气时间及深静脉血 栓发生率、ICU 住院时间。
•Cochrane循证医学中心对 RCT的评价原则
Cochrane协作网关于干预 性研究系统评价手册5.1.0 版(2011年)
17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危害
19
报告各组主要 / 次要结局指标的结果, 23-30 效应估计值及精度(95%可信区间) 对于二分类结局指标,建议同时提供相 对效应值和绝对效应值 报告所做的其他分析,如亚组分析、调 整分析,指出哪些是预先设定的,哪些 是探索性的分析 报告各组出现的所有不良事件或非预期 28 效应
3.报告清单
分对 配随 隐机 藏方 案 的 偏倚 风险低
不清楚 高
使用研究者或研究对象能预见到的分配顺 序,例如:公开的随机分配表或透明的信 封等。
随机方案隐藏
偏移风 险低
2.评价原则
作者提及对研究对象及研究 信息不充分,无法 人员采取盲法,且不易识破; 判断。 或未采取但不影响结果。
实对 施研 者究 采对 取象 盲及 法干 预 偏倚 风险低
感谢在座各位聆听
文献质量评价
文献质量评价文献质量的评价一、文献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时,应依据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而不是靠评价者的主观感觉、临床或研究经验来判断。
通常,文献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文献内部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适用性3个方面。
(一)内部真实性内部真实性是指某个研究结果接近真值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受各种偏倚的影响程度。
偏倚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
1.选择偏倚选择偏倚主要发生在选择和分配研究对象时。
如果在分配研究对象时,所采取的随机方法不完善,可能会造成各组的基线资料不具有可比性,从而亏大或缩小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另外,如果用于分组的随机序列公开化,使得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能够预计到下一个研究对象会将会入选到哪一组,可能会掺杂研究者或患者的主观因素,从而带来偏倚。
因此,为了降低选择偏倚,在分配研究对象时,应采用严格的随机法,并对随机分配方案做到分配隐藏。
分配隐藏的措施包括下列几种:由不直接参与研究的药房人员或中心办公室人员控制随机分配方案;采用相同外观的、按顺序编号的药物容器;使用按顺序编号不透明密闭信封等。
分配方案的隐藏应至少维持到实际分配研究对象时,确定某研究对象被分配到哪一组后,不要随意改变分组情况。
2.实施偏倚实施偏倚主要发生在干预措施的实施过程中。
指除了要验证的措施外,向实验组和对照组提供的其他措施也不相同,从而出现系统偏差,降低实施偏倚的措施是将干预方案进行标准化,并尽可能对研究对象和干预提供者实施盲法。
如果干预提供者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时哪一种干预,会有意无意的对干预组的研究对象提供格外的关注;如果研究对象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哪一种措施,会倾向于提供更多症状。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对照组的研究对象由于各种原因有意或无意地应用了实验组的措施,也会导致实施偏倚。
3.失访偏倚失访偏倚是指在研究的随访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因退出、失访、违背干预方案的人数或失访者的特征不同而造成的系统差异。
失访的原因往往是发生副反应、疗效差、出现并发症、搬迁或死亡等,如果失访率较高或各组间失访情况不一样,会使研究结果失真。
文献质量评价课件
案例二:学术著作的质量评价
总结词
学术著作的质量评价是基于学术价值、研究方法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的。
详细描述
学术著作的质量评价通常由学术出版社或学术期刊编辑部进行。评价过程中,需要对著作的学术价值、研究方法 、论证过程、结论的创新性和学术贡献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还要考虑著作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和标准,是 否涉及知识产权等问题。
文献质量评价课件
目 录
• 文献质量评价概述 •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 文献质量评价实践 •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与运用 • 文献质量评价的挑战与对策 • 文献质量评价案例分析
01
文献质量评价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文献质量评价是对文献的可靠性、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的 过程,旨在确保所引用的文献能够支持论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专利说明书的清晰度
评价专利说明书是否清晰明了,是否能够让读者充分理解专利的技 术内容。
专利申请文件的规范性
评价专利申请文件是否规范、准确,是否符合专利法的要求。
其他文献形式的质量标准
报告的质量
评价报告的内容是否详实 、准确,是否具有实际应 用价值。
手册的质量
评价手册的内容是否全面 、实用,是否具有指导意 义。
筛选和利用文献资源。
相关理论
文献质量评价实践需要依据一定 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包括科学计 量学、信息计量学、文献评价学
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评价实践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主要基于数据和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常用 的指标包括论文被引频次、h指数、影响因子等。
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基于专家评价和同行评议等方式进行评 估,常用的方法包括专家调查、同行评议、文本分析等。
文献质量评价讲解学习
⽂献质量评价讲解学习⽂献质量评价⽂献质量的评价⼀、⽂献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在进⾏⽂献质量评价时,应依据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不是靠评价者的主观感觉、临床或研究经验来判断。
通常,⽂献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献内部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适⽤性3个⽅⾯。
(⼀)内部真实性内部真实性是指某个研究结果接近真值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受各种偏倚的影响程度。
偏倚主要来源于4个⽅⾯。
1.选择偏倚选择偏倚主要发⽣在选择和分配研究对象时。
如果在分配研究对象时,所采取的随机⽅法不完善,可能会造成各组的基线资料不具有可⽐性,从⽽亏⼤或缩⼩护理⼲预措施的效果。
另外,如果⽤于分组的随机序列公开化,使得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能够预计到下⼀个研究对象会将会⼊选到哪⼀组,可能会掺杂研究者或患者的主观因素,从⽽带来偏倚。
因此,为了降低选择偏倚,在分配研究对象时,应采⽤严格的随机法,并对随机分配⽅案做到分配隐藏。
分配隐藏的措施包括下列⼏种:由不直接参与研究的药房⼈员或中⼼办公室⼈员控制随机分配⽅案;采⽤相同外观的、按顺序编号的药物容器;使⽤按顺序编号不透明密闭信封等。
分配⽅案的隐藏应⾄少维持到实际分配研究对象时,确定某研究对象被分配到哪⼀组后,不要随意改变分组情况。
2.实施偏倚实施偏倚主要发⽣在⼲预措施的实施过程中。
指除了要验证的措施外,向实验组和对照组提供的其他措施也不相同,从⽽出现系统偏差,降低实施偏倚的措施是将⼲预⽅案进⾏标准化,并尽可能对研究对象和⼲预提供者实施盲法。
如果⼲预提供者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时哪⼀种⼲预,会有意⽆意的对⼲预组的研究对象提供格外的关注;如果研究对象知道⾃⼰接受的是哪⼀种措施,会倾向于提供更多症状。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对照组的研究对象由于各种原因有意或⽆意地应⽤了实验组的措施,也会导致实施偏倚。
3.失访偏倚失访偏倚是指在研究的随访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因退出、失访、违背⼲预⽅案的⼈数或失访者的特征不同⽽造成的系统差异。
研究设计方案与文献评阅要点ppt课件
第三节 样本大小的估计
样本大小估计的前提条件〔决议参数〕 允许误差:δ研讨者提出的希望发现或允许控制的样本与总体或两样 本间差别大小;如=|X1-X2|, =|X-|, =|p-|; α和β 大小 知σ或π 单双侧、设计类型、目的类型
样本大小的估计方法
对于两个率的比较,与察看性研讨的病例对照设 计的样本量估计一样
肿瘤的开展是指肿瘤患者的预后,这类研讨人群 均是肿瘤患者,经过察看不同生存期与Treg细胞 程度,评价Treg细胞与发病之间的关联性。
肿瘤发生与开展是完全两回事。
察看性研讨
横断面研讨 诊断实验 比较性研讨(Comparative Study)通常是指察看性
研讨 病例对照研讨 队列研讨 回想性队列研讨 前瞻性队列研讨
关注点:抽样的代表性,抽样框架能否具有代表性,抽样的呼应率不 能低于70%,要思索户籍人群,常住人群和流动人口的人群。要根据 研讨问题,选择适宜的抽样人群。
根据主要的研讨问题,搜集适宜的察看目的。
横断面研讨的样本量估计
横断面研讨的主要研讨问题是估计患病率。
根据患病率的95%可信区间公式: P1.96 P(1 P) n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4〕
按
预选对象
纳
入
随机化
规
受试者
范
实验组 对照组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5〕
按 预选对象 纳 入 规 范 受试者
第一层 随机化
按特征分层 第二层 随机化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实验组
完全随机设计的关注点
随机能否做好,能否双盲,特别客观性评价目的而言,双 盲是需求的。
对照处置设置能否合理,能否反映研讨目的 察看目的能否合理 干涉强度如何? 干涉继续时间有多长? 有多少对象零落〔失访〕,零落能否与评价目的独立 干涉的依从性如何? 干涉的伴随处置和不良事件
《文献质量评价》课件
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直观地展示文献质量评价的结果,便于理解和交 流。
大数据还可以通过关联分析,发现不同领域、不同时间段文献质量之间的关联和规 律,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文献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
保障学术道德
通过评估文献质量,可以筛选出优秀 的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 播。
通过文献质量评价,可以发现学术不 端行为,维护学术道德和学术声誉。
指导科研方向
文献质量评价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研 究方向和思路,促进科研工作的深入 开展。
文献质量评价的背景
学术评价体系的发展
《文献质量评价》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文献质量评价的标准 • 文献质量评价的方法 • 文献质量评价的实践应用 • 文献质量评价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文献质量评价的定义
01
文献质量评价是对文献的学术水 平、内容价值、影响力和可信度 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
02
评估指标包括文献的学术性、创 新性、实用性、逻辑性和规范性 等。
人工智能在文献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 和机器学习,能够自动化地分析 文献内容,识别关键信息,提高
评价效率。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 ,对大量文献进行训练和学习, 从而不断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客
观性。
人工智能还可以协助文献质量评 价过程中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 ,为科研人员提供更有价值的洞
详细描述
引用质量要求文献在文中引用他人观点或数据时,应注明出处,并尽量使用规范 的引文格式。同时,引用的内容应完整、准确,不得断章取义或歪曲原意。此外 ,文献应避免自引过于频繁,以保证客观性和公正性。
文献质量评价
文献质量的评价一、文献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时,应依据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而不是靠评价者的主观感觉、临床或研究经验来判断.通常,文献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文献内部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适用性3个方面。
(一)内部真实性内部真实性是指某个研究结果接近真值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受各种偏倚的影响程度.偏倚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
1.选择偏倚选择偏倚主要发生在选择和分配研究对象时。
如果在分配研究对象时,所采取的随机方法不完善,可能会造成各组的基线资料不具有可比性,从而亏大或缩小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另外,如果用于分组的随机序列公开化,使得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能够预计到下一个研究对象会将会入选到哪一组,可能会掺杂研究者或患者的主观因素,从而带来偏倚。
因此,为了降低选择偏倚,在分配研究对象时,应采用严格的随机法,并对随机分配方案做到分配隐藏.分配隐藏的措施包括下列几种:由不直接参与研究的药房人员或中心办公室人员控制随机分配方案;采用相同外观的、按顺序编号的药物容器;使用按顺序编号不透明密闭信封等。
分配方案的隐藏应至少维持到实际分配研究对象时,确定某研究对象被分配到哪一组后,不要随意改变分组情况。
2。
实施偏倚实施偏倚主要发生在干预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指除了要验证的措施外,向实验组和对照组提供的其他措施也不相同,从而出现系统偏差,降低实施偏倚的措施是将干预方案进行标准化,并尽可能对研究对象和干预提供者实施盲法.如果干预提供者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时哪一种干预,会有意无意的对干预组的研究对象提供格外的关注;如果研究对象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哪一种措施,会倾向于提供更多症状.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对照组的研究对象由于各种原因有意或无意地应用了实验组的措施,也会导致实施偏倚.3.失访偏倚失访偏倚是指在研究的随访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因退出、失访、违背干预方案的人数或失访者的特征不同而造成的系统差异。
失访的原因往往是发生副反应、疗效差、出现并发症、搬迁或死亡等,如果失访率较高或各组间失访情况不一样,会使研究结果失真。
第5章文献质量评价概要ppt课件
论文标题 纳入分析的 例数 结局和估计值
辅助分析
危害
条目号 对照检查的项目
16 描述各组纳入分析的受试者数目,以 及是否按最初分组进行分析
17a 报告各组主要/次要结局指标的结果, 效应估计值及精度(95%可信区间)
17b 对于二分类结局指标,建议同时提供 相对效应值和绝对效应值
18 报告所做的其他分析,如亚组分析、 调整分析,指出哪些是预先设定的, 哪些是探索性的分析
(三)适用性
·又称外部真实性 ·指研究结果能否推广应用到研究对象 以外的人群。
(三)适用性
1.是否与自己所护理的患者情况相符
证据中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否与自 己所护理的患者相符
·人口社会学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 种族、经济状况
·临床特征:疾病严重度、病程、合并症
(三)适用性
2.该证据在服务对象所处的医疗环境 下是否可行
5.结局指标数据的完整性(失访)偏倚风险高 偏倚风险低 不清楚
6.选择性报告结果的可能性 偏倚风险高 偏倚风险低 不清楚
7.其他方面的偏倚来源
偏倚风险高 偏倚风险低 不清楚
(二)澳大利亚JBI循证实践中心(2008) (RCT)
评价项目
评价结果
1.是否真正采用了随机分组方法
是 否 不清楚
2.是否对研究对象实施了盲法
准和排除标准
3. 是否对研究对象和结果测评者实施了盲法
是
否 不清楚 否 不清楚
4.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线时是否具有可比性
是 否 不清楚
5. 是否描述样本流失?流失的样本是否也纳入分析
是 否 不清楚
6. 是否用相同方式对各组结局指标进行测评
是 否 不清楚
文献质量评价
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时,应依据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而不是靠评价者的主观感觉、临床或者研究经验来判断。
通常,文献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文献内部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合用性 3 个方面。
内部真实性是指某个研究结果接近真值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受各种偏倚的影响程度。
偏倚主要来源于 4 个方面。
1.选择偏倚选择偏倚主要发生在选择和分配研究对象时。
如果在分配研究对象时,所采取的随机方法不完善,可能会造成各组的基线资料不具有可比性,从而亏大或者缩小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此外,如果用于分组的随机序列公开化,使得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能够估计到下一个研究对象会将会入选到哪一组,可能会掺杂研究者或者患者的主观因素,从而带来偏倚。
因此,为了降低选择偏倚,在分配研究对象时,应采用严格的随机法,并对随机分配方案做到分配隐藏。
分配隐藏的措施包括下列几种:由不直接参预研究的药房人员或者中心办公室人员控制随机分配方案;采用相同外观的、按顺序编号的药物容器;使用按顺序编号不透明密闭信封等。
分配方案的隐藏应至少维持到实际分配研究对象时,确定某研究对象被分配到哪一组后,不要随意改变分组情况。
2.实施偏倚实施偏倚主要发生在干预措施的实施过程中。
指除了要验证的措施外,向实验组和对照组提供的其他措施也不相同,从而浮现系统偏差,降低实施偏倚的措施是将干预方案进行标准化,并尽可能对研究对象和干预提供者实施盲法。
如果干预提供者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时哪一种干预,会故意无意的对干预组的研究对象提供分外的关注;如果研究对象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哪一种措施,会倾向于提供更多症状。
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对照组的研究对象由于各种原因故意或者无意地应用了实验组的措施,也会导致实施偏倚。
3.失访偏倚失访偏倚是指在研究的随访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因退出、失访、违背干预方案的人数或者失访者的特征不同而造成的系统差异。
失访的原因往往是发生副反应、疗效差、出现并发症、搬迁或者死亡等,如果失访率较高或者各组间失访情况不一样,会使研究结果失真。
《文献质量评价》课件
影响因子
是作者论文发表的期 刊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的度量,排名越高代 表其质量与价值越高。
回溯分析
是指使用网络工具跟 踪文献在被引用后的 影响及其演变的分析 方法。
被引用次数
作者被引用次数通常 与其学术影响力成正 比。
阅读量
根据阅读量可以了解 研究领域和最受关注 的主题。
文献质量不高的表现
1
缺乏实证研究
文献质量评价的方法
1 学术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包括Google Scholar、Pubmed、ScienceDirect等,便于查找学术文献。
2 文献引用分析
如Web of Science和Scopus可以发现引用人,有助于确定其质量。
3 专家咨询
咨询专家意见能够提高文献评价准确度。
文献评价的常用指标
文献质量评价
了解学术文献的质量对做研究可能至关重要。通过这份PPT,您将学会如何评 价学术文献的可信度、适用性、可读性和实验设计,并学会如何使用各种评 价方法来筛选有效信息。
文献评价的重要性
筛选有效信息
合理、科学的评价有助于找 到最优秀的文献,从而获得 有价值的研究信息。
提高研究水平
高质量的文献评判有助
缺乏实证数据且过度依赖理论,会让文
献显得不够权威。
3
结论不准确
4
文献结论不恰当或结论过于简单。
引用偏差
文献不应在焦点意义下过度引用。
长度不足
文献没有深度,内容单薄。
文献质量评价的注意事项
多种评价方法综合使用
结论不偏颇
综合不同的评估意见,以得出更加准确的评价结果。
要保持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待文献,尽量不受 自己的意见影响。
提高文章质量
临床试验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重要)精品PPT课件
严谨,采用随机分组、双盲观察,研究对象始终配合 很好,统计学处理正确。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双氢克尿 噻与利血平联合用药能明显降低心、脑、肾等并发症。
该研究全过程采取措施防止了偏倚发生,因而公认其 结论内部真实性较高。但是,该结论对于女性或非退
opaque, sealed envelopes)
25
随访与失访
治疗期与随访期的区别 随访与失访、退出、终止、剔除
失访:受试者找不到 退出:受试者主动退出试验,常由于副作用 终止:研究者终止受试者的试验,常由于副作用或
受试者违背方案 剔除:研究结束进行资料整理时,发现不合格者,
将其剔除不进行分析。
临床研究文献质量的 严格评价
1
主要内容
概述 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严格评价 其他类型研究文献的严格评价
2
一、概述 1、临床研究文献评价的重要性
来源复杂 质量良莠不齐 应用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
情况
3
2、文献评价的内容
内部真实性 外部真实性(即适用性) 重要性
4
真实性(validity)
有时,研究人员为了让具有某种特征的受试对象 接受某种干预措施以获得有益于该干预措施的结 果,就有可能改变随机分配序列,不按照事先产 生的分配序列分配对象,而导致选择性偏倚。
24
隐匿随机分配方案的方法
研究表明:与分配方案隐藏完善的试验相比, 未隐藏分配方案或方案分配隐藏不完善的试验, 常常夸大治疗效果30-41%。
随机对照试验的价值因其设计特点所决定。 随机对照试验的诞生是改变我们建立诊断、预
后和治疗的临床工作的基础。(Sacket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量表
4
学习交流PPT
4
学习交流PPT
随机对照试验的评
5
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
1996年首次发行,英文 更新至5.1版 2014年中
文翻译版发行
评价流程、证据等级及 偏倚风险评估,范围广。
《Cochrane 干预措施系 统评价手册》
6
学习交流PPT
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是 系统评价必备的指南。
29
谢谢!
学习交流PPT
30
02
制定过程严谨透明,基于 证据
21
学习交流PPT
03
特别评价目标问题和系 评价结果问题的相关性
更为准确。
21
优点
22
学习交流PPT
22
学习交流PPT
系统评价/Meta分
23
目的意义
系统评价的再 次综合和荟萃。
A
甄选可靠的系 统评价,避免
误导。
B
24
学习交流PPT
为临床科研提 供依据
C
24
分类
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
OQAQ
SQAC
报告质量评价工具
QUOROM
25
学习交流PPT
25
分类
26
学习交流PPT
26
AMSTAR
01
02
时间
荷兰大学 2007年
基础
OQAQ SQAC
27
学习交流PPT
03
等级 效度、信度及 科学性已评估
27
AMSTAR
28
学习交流PPT
28
AMSTAR
29
学习交流PPT
6
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
7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
学习交流PPT
7
Jadad量表
Jadad 1996年
1 制定,用于疼痛评价
Jadad量表
3个方面0~
2
2分及以下属于低质量,
3 3分及以上质量较高
8
学习交流PPT
8
Jadad量表
9
学习交流PPT
9
Jadad量表
01
优点
简单明了
量化评定
03 问题
目前未有统一公认评价方式
14
学习交流PPT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2003)
14
NOS量表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A
三大块 8个条目
B
15
学习交流PPT
星级系统 半量化
C
15
NOS量表
16
学习交流PPT
16
质量指数
5个部分 27个条目
是否、未提及
又称BLACK AND DOWN清 单
Quality Index
随机对照试验和 非随机对照试验
17
学习交流PPT
17
质量指数
18
学习交流PPT
18
新工具:ROBINS-I
全称:Risk Of Bias In Non-randomised Studies - of Interventions
01
02
03
时间
英国布里斯托尔 大学2014年制定
维度
7个评价维 度
19 (BMJ,2016)
学习交流PPT
等级
low, moderate, serious, critical
四个等级
19
制定过程
20
确定范围
1
进行共识
3
2
获得证据支持
学习交流PPT
4
预实验和完善
20
优点
01
设计、制作、结果中偏倚 风险,更为全面
优点与缺点
02
缺点
损失大量可靠信息
不推荐单独使用
10
学习交流PPT
10
其他量表
11
学习交流PPT
11
量表间比较
12
学习交流PPT
12
学习交流PPT
非随机对照试验的
13
特点
01 种类繁多
2000年前发表200篇相关文献,deek等[1]选出14篇, 最终定出6篇。
02 方法
NOS量表,Quality Index质量指数等。
文献质量评价工具
学习交流PPT
1
目的和意义
01 是进行系统评价的主要步骤
02 为临床科研提供依据
03 节约时间,提高决策质量
2
学习交流PPT
2
基本要素
内部真实性
重要性
适用性
A
B
C
选择偏倚
病因
患者情况
实施偏倚
防治措施
医疗环境
失访偏倚
诊断指标
服务对象
3
测量偏倚 学习交流PPT
3
评价工具
A 条目
B 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