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摘要: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虽然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认识过程,但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索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是重要内容,这些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才能够让城市拥有较好的环境质量,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一同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只有让人民群众意识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才能够把解决环境污染当成自身的责任。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过度的追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先进的工业发展,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提供各种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作为主体和社会生产劳动,必须有一定的空间和各种物质、能源资源,只有劳动与自然的结合才能创造财富,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让人民群众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对环境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

1.2自然净化功能环境对经济活动中人类的废弃物和废物具有自然净化和同化能力。

如土地、河流、森林和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资源,而不是人类的产品。

经济活动中,人们需要产品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产品。

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这些副产品暂时无法使用并排入环境。

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化、生物反应、稀释、转化这些废弃物,体现了自然净化的环境。

如果没有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生态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甚至达到人类无法生存的境地。

1.3提供舒适的环境环境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质资源,同时还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舒适性要求。

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根本。

阳光、新鲜空气和干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人们最基本的需要是健康的生活。

浅谈可持续发展思想

浅谈可持续发展思想

浅谈可持续发展思想2015112656赵凡漪目录一.思想的提出 (2)二.思想定义及内涵 (2)三.核心思想及目标 (3)四.思想形成背景 (3)1.全球大背景下的形成 (3)2.中国国内的形成 (3)五.结合实例分析 (4)1.海尔集团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行发展 (4)2.生态环境方面(以稻田养鱼与养鸭的生态效果为例) (5)一.思想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

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准确的来说,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明确提出的。

二.思想定义及内涵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同时又能保护环境,不至于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应用和影响力非常广,这篇文章中主要讨论在环境生态和社会发展、经济正常增长方面的应用和影响。

可持续的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另外,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它的六条原则分别为公平性原则(资源占有、产品分配)、可持续原则(资源和环境利用)、和谐性原则(人与人、人与自然)、需求性原则(满足生存基本需求)、高效性原则(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性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1.环境与生态要素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尽管这一原则得到各方人士的认可,但是由于人类科学知识的局限性,对于许多具体问题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认识,例如核电站,支持人士认为它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环保的,反对人士认为核废料有长期放射性污染,同时核电站存在安全隐患是不环保的。

2.社会要素指仍然要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并非要人类回到原始社会,尽管那时候的人类对环境的损害是最小的。

3.经济要素指必须在经济上有利可图。

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只有经济上有利可图的发展项目才有可能得到推广,才有可能维持其可持续性;二是经济上在亏损的项目必然要从其他盈利的项目上获取补贴才可能收支平衡正常运转,由此就可能造成此地的环保以彼地更严重的环境损害为代价。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浅谈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摘要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及其含义、内涵是什么?中国古代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怎样的?可持续发展概念都拓展到哪些领域了呢?那么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可实施性呢?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描绘会一个我所认识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传统生产力理论进行内在的矛盾剖析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生产力就是“人们基于对人和自然的生产力辩证统一矛盾的科学认识.在积极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科学配置自然资源而持续地创造物质、生态财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是运用科学和技术、合理利用自然和人类资源、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满足人类日益提高的需求的社会生产的一种能力“这一新的命题。

该命题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一致.既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关于生产力学说的理论精髓,也符合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为下一代谋福祉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以及它的含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是西方学术界酝酿出来的,是西方政治界首先加以肯定的。

1972年,当西方社会还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时,著名的“罗马俱乐部"(Roman club)集许多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企业管理家、社会活动家的努力,探讨人类发展的困境,写出《增长的极限》一书。

书中向世人警示: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不是无止境的,人类的发展终将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这是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无节制经济增长的破坏,进而遭受其制约的反思.也正是在本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了这个问题。

而“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的正式出现是20世纪80年代。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89年5月第十五届联合国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提上了日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建议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之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1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保护,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

它要求人们在满足较好的生活愿望的同时,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关系,不要为自己的发展需要而损害下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对资源的利用应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规律地利用。

1.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一味地追求利益,大肆破坏环境,滥垦滥砍,毁林开荒,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势必断绝发展的后路。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正方,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能够保障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受资源和环境。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利益,更是为了未来的长远利益。

我们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取得平衡,以保证我们的发展不会对未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首先,可持续发展能够保护环境资源,确保我们能够继续利用和享受自然资源。

例如,约翰·穆尔写道,“我们并不是继承了地球,而是从我们的子孙后代借来的。

”我们有责任保护地球,以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自然资源。

其次,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通过推动绿色经济和绿色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比尔·盖茨曾说过,“我们需要将创新和环保结合起来,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

最后,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条件和减少贫困,我们可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尼尔·阿姆斯特朗曾说过,“我们的目标不是征服地球,而是理解和尊重它。

”。

反方,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限制,它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个人的生活水平。

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进步。

首先,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一些环保政策和限制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影响到它们的竞争力和利润。

这可能会使企业不愿意在环保方面投入资金和精力,从而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其次,可持续发展可能会限制个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

一些环保政策可能会导致能源价格上涨和生活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推进。

最后,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因为环保政策和限制而无法迅速发展,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取得平衡。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和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的一系列行动。

它包括保护大气、水域和土壤的清洁,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可持续资源利用等。

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确保地球上各种生物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关键。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工业监管,引入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重要的一环。

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许多自然生态系统,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我们应该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物种的栖息地,禁止滥猎滥捕以及开展物种保护教育和培训。

此外,可持续资源利用也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我们应该提倡节约资源,鼓励循环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资源的有限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需求。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探索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

这些新的发展模式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提高社会福利和经济竞争力。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和法规应该包括环境税收、排污费用和资源减排指标等,以及对环境友好技术和产品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教育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可持续发展

浅谈可持续发展
人 类 自身 受 到 了大 自然 无 情 的报 复 。人 类一 地 球 自然 生 态 系统 生 命 进 化 的 骄 子 ( 许是 异 类 )在 成 长 的 过 程 或 . 中从 敬 畏 自然 到 越 来 越 不 可 一 世 、 我 独 尊 在 盲 目膨 唯
境 与 发展 大 会 通 过 了 《 约 环 境 与 发 展 宣 言》 《 1 里 、2 世 纪 议 程》 它们 充 分 体 现 了 当今人 类 社 会 可 持 续 发展 的 。 新 思 想 .反 映 了关 于环 境 与发 展 领 域 合 作 的全 球 共 识 .
17 9 2年 瑞 典 斯 德 哥 尔 摩 联 合 国 人 类 环 境 会 议 把 人 类 环 境 作 为 主要 议 题 . 各 国科 学 界 、 府 和公 众 开 使 政
18 世 界 环 境 与发 展 委 员 会( E ) 件 《 们 97年 WC D 文 我
共 同 的未 来 》 中阐 述 的 可持 续 发 展 的定 义是 : 既满 足 当
议 . 一 步 探 讨 了全球 可持 续 发 展 的措 施 , 进 了全 球 进 促 可 持 续 发 展 的行 动 。 次会 议 充 分 表 明 了 : 际社 会 和 这 国 各 国政 府 对 可 持 续 发展 的强 烈 关 注 ;实 施 可 持 续 发展
肆 无 忌 惮 地 掠 夺 、 坏 自然 的 所 作 所 为 , 破 已威 胁 到我 们 自身 的生 存 .并 开 始 为人 类 这 个 物 种 在 今 后 能 否 奢 侈
19 9 2年 6月 联 合 国 在 巴西 里 约 热 内卢 召 开 的 环
攫取 资 源 、 求 满 足 自身 奢 侈 需 求 的 同 时 . 自然 生 态 追 使 系 统 组 成 要 素 的 特 征 发 生 变 化 ( 气 候 变 化 )结 构 和 如 、 功 能 受 损 日甚 , 发 了越 来 越 频 繁 、 重 的 生 态 灾 害 . 引 严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可持续发展也称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综合考虑发展模式,它将在社会中尊重并发挥各个社会阶层的权利和意愿,兼顾经济和社会两方面,追求优先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以打破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结果。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的生态经济管理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以抵消失衡状况、支持和提高经济和社会实现均衡发展的过程。

这种过程应该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社会和环境经济可以协同共存;科学和技术发展可以支持和有助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的法律和政策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障自然资源的分配,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和谐,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效率和进步,均衡发展资源,提高社会可持续性和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联性,以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基础,把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发展重点,采取满足人们需求、促进生产力社会化、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把生态/矿业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放在一个整体中考虑,强调有节约资源、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等内容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系统的技术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指以长远的注视力、全面的思维、积极的行为和合理的目标,来实现真正、长远、持续地发展的概念。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排除生态环境危机,完善现存的技术、科学和经济政策,推进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促进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建立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元素体系。

必须通过完善经济制度,调整经济结构,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新体制,从源头上改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思想,加强政策法律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建立一个更加现代化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的生态经济管理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以抵消失衡状况、支持和提高经济和社会实现均衡发展的过程。

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两个主题。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可持续性相结合,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对此话题进行探讨。

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基础,因此,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环境问题包括土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垃圾污染等。

土地污染是指土地被化学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土地上长期耕作将会影响到土地的肥力,影响作物品质和人类生活。

水污染是指指水体中出现了大量有毒物质或病原体,导致水源被污染,影响水的质量和供应能力。

空气污染是指大气层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超出环境标准,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存。

垃圾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废弃物、建筑垃圾、城市垃圾等。

环境保护不仅要求政府加强管理和法律法规,也要求广大公众积极参与,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从减少能源的浪费开始,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适当使用燃气、电力等能源,可以降低空气污染;科学分类垃圾,可降低垃圾污染;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是我们的责任。

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参与环保组织,参加公益活动,传播环保知识,呼吁他人积极参与环保运动。

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等需求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的和平与进步,使子孙后代也能够继续享受资源和环境的优良状态。

可持续发展可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自然资源的长期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在于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要求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社会方面,要求建立公正和谐的社会体系,解决社会问题。

在环境方面,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家和地区层面,每个人也都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五篇范文)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五篇范文)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五篇范文)第一篇: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1.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经济大系统中,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资源不仅为人类生存所必需,而且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投入要素,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转化成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环境是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供给。

经济的发展也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影响。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减轻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合理、更加充分的利用了各类自然资源。

2.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又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人口发展。

同时,人口又处于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是经济发展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的能动要素。

一方面,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

人口资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对经济发展也起到阻碍作用。

3.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又与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

人口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使资源利用合理和环境优化;也可以阻碍经济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

可见,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这就要求人口本身也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但又不能孤立地发展。

这是因为,离开了资源、环境,就不可能有人类;离开了经济、社会,就不可能有人口发展。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1-是有条件的,不顾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人口增长是不能长久的。

上述诸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只有各方面都能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别的方面创造条件,人类生存和发展才能步人良性循环轨道。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正方辩手:首先,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影响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因为它能够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福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就会导致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

比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问题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说,“我们没有继承地球,而是从我们的子孙那里借来的。

”。

其次,经济增长也需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是要求停止发展,而是要求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发展。

比如,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利用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所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也是我们对下一代的责任。

”。

最后,社会福利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条件、减少贫困等方式,可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土地、劳动和资本来改善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改善经济、提高社会福利,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反方辩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人类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继续追求经济增长,就必然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破坏。

因此,可持续发展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却很难在现实中实现。

其次,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所限制。

如果我们过分追求可持续发展,就会限制经济的发展空间,导致就业减少、经济增长放缓。

比如,限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在牺牲经济利益的情况下追求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 , 。
可 持 续 发 展 的理 论 基 础 可 持 续 发 展 就 是 努 力 寻 找 条人 口 经 济 社 会 环 境 和 资 源 相 互 协 调 既 能满 足 当代 人 的需 要 又 不 对 满足 后 代人 需 求 的能力 构成 危 害 的道 路 它 是 经 济 可 持续 发 展 社 会 可 持续 发 展 生 态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综 合 协 调 其 中经 济可 持续 发 展 是 基 础 社 会 可 持续 发 展 是 条 件 生 态 可 持 续 发 展 是 目的 可 持续 发 展 要 求通 过 转 换 发 展 模式 从 人 类发 展 源 头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环 境 问 题 倡 导 发 展 的本 质 应 该 包 括 改 善 人 类 生 活 质 量 提 高人 类 健 康 水 平 创 造 个 保 障人 类平 等 自由 教 育 人 权 和 免 受 暴 力 的社 会 环 境 这 也 是 我 们 追 求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的社 会 社 会 各 个 国 家 在 衡 量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时 不 能 只 考 虑 国在 定 时 期 的 经 济增 长 和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G D P ) 的 增 加 生 态 环 境 自然 资 源 和 人 力 资 源 的 补偿 和 可 持 续 利 用 也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因 素 所 以 有关 专 家 采 用 绿 色 G D P 来 衡 量 个 国家 或 地 区 的 真 实 国 民 财 富 并 考 虑 将 其 研 究成衡 量 现 代 经 济 发 展 进 程 的 重 要 指 标 所 谓 绿 色 G D P 是 指 从 传 统 G D P 中扣 除 经 济 发 展 中 环 境 和 资 源 受 到 破 坏部分 的 虚 数 和 人 文 部 分 的 虚 数 后 剩 J 下 的 G D P 【 1 即 在 不 减 少 现 有 资 产水 平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的 前提 下 新 创 造 的财 富 二 可 持续 发 展 的必 要 性 方 面 由于 我 国 直 是 世 界 上 改 革开放 以来 但 另 方 面 由 于 我 们忽 经 济增 长最 快 的国家之 视 了人 的 全 面发 展 和 环 境 与 资源 保 护 与 可 持续 利 用 付 出 的 代 价 相 当惊 人 有 关 资料 显 示 中 国 经 济 G D P 增 长 中 至 少 有 1 8 % 是 依靠 资源 和 生 态 环 境 的 2 透 支 获取 的 1 1 个 国 家 要 维持 持 续 发 位 经 济 学 家 曾提 出 : 展 必 须 以 国 家 的 总 体 资本 (包 括 物 资资本 人 力 资 本 和 环 境 资 本 ) 不 枯 竭 为前 提 以 总 体 资 本 增 加 为 基 础 如 目前 我 国 环 境 资 本 在 多 方 面 都存 在 着 问 题 : ( 1 ) 食 品 中 的农 药 残 留 量 ; ( 2 ) 陶 瓷产 品 的 含 铅 量 ;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意味着要确保经济增长是持续的、稳定的,并且不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
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发展低碳经济。

同时,要加强全球合作,
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其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内核。

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意味着要确保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为了实现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民素质和技能,促进就业
和减少贫困。

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保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和幸福感。

最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环境的可持续发
展意味着要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资
源浪费。

为了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推动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障环
境质量和生态安全。

综上所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类的可
持续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美好的未来。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可持续发展,
尽力为之努力,切实为保护人类未来生存环境而努力。

浅谈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浅谈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浅谈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重心是发展,它以满足代内代际人类需求,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根本实质乃是要解决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类需求的满足,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同环境承载力二者之间的协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适应;协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飞速p一、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全世界共识,但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确切概念,由于不同背景的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由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概念能被学术界,被世界各国一致接受和认可。

而在这数目繁多的概念当中,以下几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生态学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二是从社会属性上定义的可持续发展。

1991年,在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越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三是从经济属性上定义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家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许多表述,归纳起来可以概述为在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收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即利益的最大化。

四是从科技属性上定义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利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以尽可能接近“零排放”,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而目前在最广泛意义上得到接受和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则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4月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浅谈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一、前言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念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针对旧的发展模式的缺陷,而在这一新的战略构思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通过对发展观念中人的主体性、伦理观以及极限意识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哲学层面上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含义及其由来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又称为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

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

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

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

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

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浅谈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文中简要介绍了城市规划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规划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困境实施方案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

快速城市化带给城市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加剧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资源环境的矛盾,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城市规划的有力结合,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也满足了市民的基本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合理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有待提高和进步。

2.城市规划面临的困境2.1水污染由于城市发展加快和人口急剧增长,大量的生活污水不通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全国有2/3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2空气污染城市生活中的公共设施,如取暖锅炉、炉灶、燃气、燃煤、废气、烟(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氟氯烃类制冷剂等等,这些空气污染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融化,海平面升高,改变大气流,造成臭氧层破坏,使人类和生物失去阻挡紫外线照射的天然屏障,人畜发病率增加。

2.3垃圾废弃物污染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向环境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及生活和生产中排放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多。

垃圾废弃物不仅破坏城市市容和旅游景观,影响人们的视觉和生态环境,而且侵占土地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还传染疾病,加剧水体和大气的污染。

2.4噪声污染城市发展的加快导致交通工具剧增,商业区的高音喇叭噪声扰民等各种现象一天天加重,长期的刺激使周围居民会感到头痛头晕、咳嗽、恶心、浑身乏力,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增多。

3.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的意义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共识。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正方辩手观点: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后代子孙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战略,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保护的一种新的要求。

首先,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地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巴努·金迪所说,“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会损害后代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

其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人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差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只关心眼前的利益,而应该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

最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人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努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正如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所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影响到地球的未来,我们应该为了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而努力。

”。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反方辩手观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虽然很美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包括技术投入、环保设施建设等,这对企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同时,由于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维护,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无疑增加了发展的难度和成本。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所说,“可持续发展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这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是一种奢侈。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浅谈可持续性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浅谈可持续性发展

设中 因为没 有处理好经 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二者的 关系而 出现 的一 些“ 重发展 轻环保 ” 问题 , 们应该通过发展新技术 , 的 我 新能源和走新型 - r I化道路 达 到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 护二者共 同发展 , k 才能真正达 到整个社会 、 经济 , 文化等方 面又好又快 的发展 、 可持续性 的发展 。 关键词 : 环境保 护 环境 发展 工业化进 程 可持 续性 发展 新能 源 技 术进步 中图 分类 号 : F 8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4 9 X 2 1 ) 1 c 1 7 0 1 7 -1 8 ( 0 o () 4 - 2 z -o
Sci ence 8n Tech d nol gy n o I nove on ti Her l ad
Q :§
环 境 科 学
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浅谈 可持续性发展
高 凌 云 ( 对外经 济贸 易大学 北济 发展和环 境保 护之 间应该是 和谐共 存的 , 者相互协 调 、 二 相互促 进 并共 同发展 。 结合 我 国现 阶段 正在进行 的现代化 经济建
劣 的后 果 难 以 用 金 钱 价 值 来 衡 量 。 同样 , 过 们 的 社 会 生 产 力 达 到 一 定 的水 平 , 们 的 我 阐述 经 济 发 展 与 环 境 保 护 二者 之 间 的 度 开采 矿石 能 源 以及 对 自然 资 源 的 无 度 索 经 济 发 展 到 一 定 的 程 度 , 才有 可能 将 二 者 关系。 发展 经济 不应 该 以 破 坏 环 境 为 代 价 , 取 和 消 耗 浪 费 , 致 我 国 的 资 源 储 备 量 急 有效 结 合 起 来 。 导 在现 阶 段 一 味 追 求 环 境 保 对 环 境 的 保 护 也 不 应 该 阻 碍 经 济 的 发 展 。 遽 下降 , 地 质环 境 造 成 恶化 , 对 为人 为 地 质 护 , 然 会 削 弱 经 济 效 益 。 以 , 离 经 济 必 所 背 近 几 年 , 我 国 多 个 省 份 和 地 区 频 繁 灾 害 的 发 生 带 来 潜 在 契 机 。 在 发 展 而 空 谈 环 境 保 护 是 不 可 取 的 。 这 一 发 生 自然 灾 难 和 地 质 灾 害 , 人 民 的 生 命 给 诸 如 此 类 的 环 境 问题 举 不 胜 举 。 发 种 观 点 , 似 也有 一 定 的 道 理 。 频 貌 我们 在 实 际 财 产 安 全造 成 严 重 的 损 失 和 伤 害 , 给 我 的 环 境 污 染 事 件 , 人 担 忧 的 环 境 破 坏 现 生 活 中确 实 经 常 会看 到 , 利 益 的驱 动 下 , 也 令 在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带 来 一 定 程 度 的 损 害 和 阻 状 , 影 响 人 们 生 存 生 活 的 同时 , 触 动 了 在 也 高能耗 高污染企业 屡叫不停 , 方 政府 因 地 碍 。 二 零 一 一 年 三 月 , 日本 海 啸 和地 震 人 们 思 考 探 素 的 方 向 。 而 受 人们 逐 渐 认 识 到 , 保 考 虑 到 税 收 和 业 绩等 各方 面 关 系 到 本 地 民 影 响 而 引 发 的 核 泄 露 危 机 , 震 惊 全 世 界 护 环 境 刻 不 容 缓 。 们 不 但 要 保 护 人 类 赖 生 的 因素 导 致 相 关部 门监 管 不 力 或 放 任 自 在 我 的 同时 , 从 另一 个 侧 面 反 映 出 , 似 高速 以 生 存 的 小 环 境 , 要 妥 善 保 护 包 括 动 植 流 , 而造 成 环 境 的 持 续恶 化 。 这 种 情 况 也 看 也 从 在 蓬 勃 发 展 的 经济 在 突 如其 来 的 外部 环境 剧 物 、 质 矿物 等 在 内的 自然 生 态 环 境 。 保 下 , 境 保 护 和 经 济 发 展 看 起 来 确 实是 互 地 环 环 烈变 化 的 影 响 下 , 露 出严 峻 的 症 结 , 人 观 念 因 此 而 兴 起 。 国家 加 大 力 度 开 展 对 相 冲 突 、 可 调 和 的 一 对 。 暴 发 不 从 深思 。 因环 境 问 题 而 带 来 的 一 系 列 问题 , 已 江 河 湖 泊 的 治 理 、 耕 还 林 、 护 森 林 资 退 保 环 境 保 护 和 经 济 发 展 的 矛 盾 客 观 存 经 摆 在 全 球 所 有 国家 面 前 。 有 任 何 国 家 源 、 草 防沙 、 没 植 限制 高 能 耗 产 业 等 方 面 采取 在 , 可 否认 。 们 也 必须 承 认 背 离 经 济 发 不 我 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置身其外 , 善其身。 独 环 的 举 措 , 到个 人提 倡 低 碳 生 活 的 理 念 , 不 展 而 空 谈 环境 保 护 是 不 可 取 的 , 同时 我 无 但 境 保 护 的 重 要 性 E 益 成 为 人 们 关 注 的 话 体 现 了 人 们 对 环 境 的 重 视 , 保 护 环 境 的 们 也 必 须 认识 到 忽 视 环 境 保 护 而一 味 的 发 l 对 题 。 便 灾 难或 已经 成 为过 去 , 们 依 然 需 渴 望 。 即 我 展 经 济 更 是 不 可 取 的 。 境 保 护 和 经 济 发 环 要 反 思 , 发 展 经济 的 同时 , 在 必须 注 重 对 环 展 应 该 是 相 互 调 相 互 促 进 的 关 系 。 济 发 经 境 的 保 护 , 样 才 能 做 到 经 济 又 好 又 快 的 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 系 这 展 不 能 以 破 坏 环 境 为 代 价 , 对 环 境 的 保 而 发 展 , 能 达 到 可 持 续 性 的 发 展 。 果 不 能 才 如 人 们 越 来 越 具 有 环 保 意识 并 采 取 实 践 护 并不 会 阻 碍 经 济 的发 展 。 反 , 有倡 导 相 只 处 理 好 发 展 经 济 与保 护 环 境 之 间 的 关 系 , 的 过 程 是 一 个 提 高 认 知 、 现 问题 并 解 决 尊 重 自然 、 强保 护 环 境 , 们 的经 济 才 能 发 加 我 经 济 世 界 的 强 大 只 能 是 如 同 建 在 沙 上 的 堡 问 题 的 过 程 。 关 于 环 境 保 护 和 发 展 的 诸 真 正走 上 新 经 济 、 色 经 济 的 道 路 , 在 绿 我们 才 垒 , 华而无实 、 堪一击 的。 是 不 多 问 题 中 , 以 环 境 保 护 和 经 济 发 展 的 关 能 真 正 达 到 可 持 续 性 的 发 展 , 可 能 为 子 尤 才

浅谈可持续发展有感

浅谈可持续发展有感

浅谈可持续发展有感
我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就是能源上的节约,生活上的提高,环境上的美化。

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在这个不停浪费与无限制的开采的时代中,给我们以动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份子。

所以需要我们为自己和下一代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生活的习惯无形的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危害,尤其是在校园里,一次性餐具、塑料袋,到处都是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难以降解,还对校园的环境造成极大地损害,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杜绝这样的事发生,我们要拒绝用一次性餐具,并倡导大家用餐时自带餐具,不仅安全卫生又遏制了一次性餐具在校园的生存空间,用纸袋或者布袋来代替塑料袋,不让白色垃圾污染饿我们的天空,也美化了我们的校园环境力,更为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

在我国古代,早有许多古代思想家、政治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但他们基于天人合一理念,在处理人—社会—环境关系上,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通过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抑制人对自然界掠夺并有效地避免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出现,从而大大地遏制了因为对自然的掠夺而使我国古代社会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宋代程颐强调说:“生生谓之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

天只是种生为道。

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也。

”不仅认为人对草木禽兽应当珍悟保护,而且把滥伐
树木,滥杀禽兽的行为斥为“不孝”,他说:“伐一草木,杀一禽兽,非其时,谓之不孝。

”这就说出了在古代破坏自然地恶劣程度
所以我们不能遗忘前人的不断发展理念,更要切实落实好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要为了自己的现在的方便舒适而断送了后人的生存权力,做好“栽树人”,让下一代更好的“乘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摘要: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强调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丰富的内涵。

这一理论和唯物史观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扬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特征现状启示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逐渐激化,于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90年代中期,作为中国在世纪之交的一个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正式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它与科教兴国战略一起被确定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两大国家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由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同时,人与自然的统一不是像动物那样简单地适应自然、直接生存在自然界中,而是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然界的人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保持、维护其与自然的结构的稳定与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直接目的是解决生态恶化的困境,寻求克服传统发展方式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所要解决的核心矛盾是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

透过理论的表层我们可以看出,它谋求的是经济发展与人、资源、环境协凋,以期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的一种思想。

它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它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鼓励.对不利的应予摒弃。

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特征及现状与传统的发展观念相比,可持续发展观具有整体性、有机协调性和以人为本性。

整体性是指可持续发展观在空间维度上体现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在时间维度上体现着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在文化维度上,体现着理性与价值的统一。

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优化。

追求的是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纵向关系上注重把持续的和长远的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所以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不是局部的、暂时的效益,而是整体的、长远的效益。

有机协调性是指它把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各种要素有机组成的密不可分的巨系统,各部分是相互规定、同构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强调各部分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保持整体稳定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注意发展的极限,遵循适度的原则。

该理论实际上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一是自然的可持续性;二是经济的可持续性;三是社会的可持续性。

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资源、经济、社会同环境的协调,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不单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三者互相影响的综合体。

以人为本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是该理论的基本目标和最终理想,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遍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力。

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必须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加以体现。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等多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使人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展现。

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属性和经济特征,但从总体上看,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还存在着涉及学科庞杂、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脱节、概念界定模糊等许多不足,尚需要大力完善。

主要的问题有:可持续发展定义难以准确有效地界定、测度指标体系未得到规范、可持续发展理论重规范而轻实证、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偏差等等。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上面提到的目前可持续发展理论依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自身具有的信息不对称性、分析数据难以采集等内生或外生缺陷造成的。

只有研究和探索作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赋予其新的内容,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具有现实性的理论。

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可持续发展研究,指导这项全新的社会实践工程向更深的领域迈进。

1.准确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由于可持续发展定义存在不够明确的缺陷,使可持续发展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操作性。

因此,只有准确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揭示其内涵,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到实践,由纲领到行动的实质性跨越,从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本质含义: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决策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

2.完善测度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工具和重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设置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应区分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和四大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应区分可持续发展的短期目标指标体系和长期目标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由于它涉及到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多结构的横向网络。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实践认识的深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测度指标体系需进一步在理论界达成共识。

四、邓小平理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中国这种经济文化仍相对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如何确立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显然是一个需要努力探索的、崭新的复杂课题。

在这方面,从邓小平理论宝库中吸取营养,特别是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得到启迪,无疑有重要。

1.树立系统、整体和全局观念。

系统就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与之相关的系统之中,同时它又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子系统。

根据系统论原理,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发展模式是非系统的、形而上学的,它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社会系统其他方面的发展,忽视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系统的整体作用发挥不出来,社会系统出现了严重失衡。

系统整体全局的观点注重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摆脱了传统社会发展模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把人类社会置于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把局部和整体、现实和未来、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处处显示出辩证的特点.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持续发展观不但没有否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而且还充分肯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但可持续发展观从系统的整体和全局出发,注重社会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求达到社会系统的全面进步。

它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人类社会置于世界这个大系统中,认为发展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的巨系统,它们之间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它是一种综合发展的观点。

2.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基本状况是有差异的。

目前发达国家所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污染、消费过度和自然保护等,而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其所面临的更为迫切的问题则是贫困问题:饥荒、疾病、失业和文盲等。

中国是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至今我们仍未摆脱“有关消费和投资方面所需的公私资源极度不足”,人口压力沉重和相对贫穷等状况。

对此,邓小平反复告诫我们:“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

所谓大国就是人多,土地面积大。

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在还比较低,同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大的国家的地位不相称。

”认识这一基本国情,是我国确立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的基本出发点。

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排除一切干扰,搁置一切争论,切实地把发展经济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通过发展去消除贫困,并进而解决环境、生态、资源等问题,尽快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而坚实的基础。

3.建构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理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现在从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共产主义的实现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之一就是“从自然力中获得自由”。

而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首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高低。

我们强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确立新的发展观念,就短期而言,是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长远来看,是为了人的解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最终目标是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要落实到实践活动的主体人身上。

人既要依赖自然,受自然规律支配,又要不断地改造自然、超越自然.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打通自然界中由物种建立的壁垒关系.实现与自然的融合。

满足人的生存的物质需要和发展人的全面能力.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交往过程,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双向过程中实现的。

而这个过程是改造自然和服从自然规律的统一。

因而.人只有自觉地把握与自然之间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地做到弘扬人的主体性才能“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来”.最终达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邓小平理论>>作业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2006级法律硕士杜海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