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的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保护与控制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保护与控制技术分析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保护与控制技术则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与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展开对该领域关键技术的分析。
一、电力系统保护技术概述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各种故障情况。
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则是为了在故障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故障扩大甚至危及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核心在于将保护对象与保护范围明确界定,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故障并迅速隔离故障点。
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主要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接地保护等。
其中,电流保护可按照保护方式分为欠流保护、过流保护和方向保护等。
电压保护则按照保护范围可分为过压保护、欠压保护和失压保护等。
二、电力系统控制技术概述电力系统的控制技术则是在保护技术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动态控制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功率、效率,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的控制技术包括:电力系统监控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等。
其中,电力系统监控技术主要是对电力系统各类信息进行监视和收集。
自动化控制技术则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自动化控制。
三、电力系统保护技术中的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电力系统保护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保护方式。
其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差动电流进行检测,并对差异电流进行比较来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
差动保护通常采用绕组连接法构成三相差动电流互感器。
在电流通过保护对象时,三相互感器的二次侧将得到三个具有大小和相位关系的电流信号,这些信号将被发送到差动保护装置中。
差动保护装置将对三相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差异电流信号,已达到故障检测与保护的目的。
四、电力系统控制技术中的模型预测控制模型预测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进行控制的技术方法。
其通过运用系统的动态模型,对未来系统的状态和性能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进行控制。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
会 对国家 电网以及 国民经济都 有直接影响 ,电力 系统信 息安全是一
项 复 杂 的 系统 工 程 涉及 的 范 围 也较 广 ,所 以要 加 大 对 电 力 系统 安 全
信 息 的研 究 ,保 障 电力 系统 的 安 全 。
【 关键词 】电力 系统 ;信 息安全 ;关键技术 ; 探究
一
将一些重要 的电力设 备,比如服 务器、路 由器、主干交换机等 要集 中管理 ,对于通信线 路最 好深 埋、穿线,并且做好标 记,防止 意外损坏 。对于终端设备 ,比如,工作站、集线器、小型交换机等 都 要 落 实 到 具 体 的责 任 人 ,进 行 严 格 的管 理 。 3 . 2 安全 技 术 策 略 为 了保证 电力信息 的安全 ,需要 采取各种安全 技术,具体有以 下措施 。( 1 )防火墙技术 ,这种技术 主要是隔离信任 网络 与非信任 网 络 的 一 种 技 术 ,主 要 通 过 安 全 检 查 点 的方 式 , 实施 相应 的 安 全 策 略来防止对重要信 息资源 的访 问和窃取,电力系统的生产 、营销 以 及管理之问 ,信息 的整合 、共享 ,都需要对这些访 问行为进行控制, 阻断破坏行为的发生 ;( 2 )病毒防护保护 ,为防止病毒带来的损失, 需要采用多种预防病毒体系, 要在每 台 P c 机上安装具有预防病 毒的 软件,在服务器上也要按 照这样 的软件 。要 在电力信 息系统的各个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实践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实践研究摘要: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使得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作为社会生产的支持和日常生活的保障,电力资源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电力信息系统中包含的系统运行参数则对电力系统正常供配电起着关键性作用。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环境滋生着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十分必要,这也逐渐成为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的一大重点内容。
基于此,本文对电力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及相关实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实践1、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现状作为一个复杂的多领域系统化工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除了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继电保护和配电网自动化外,还涉及到电力营销及继电保护安全装置等方面内容,关系到经营、生产与管理多个方面。
这样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网络系统其运行安全与正常供配电有直接的影响,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稳定。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正是立足于防范有害信息和恶意攻击对系统运行的滋扰,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确保电力生产经济、安全进行。
考虑到电力系统信息涉及到电力的生产、传输和使用等诸多环节,加之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研究极为重视,因此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被投入到系统信息安全研究当中。
但目前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仍存在三大问题:第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不够标准和规范,管理系统对信息安全的指导欠缺合理性与科学性,这势必影响到系统信息的高效安全运行。
第二,安全防护意识有待加强,面对出现的新的信息安全问题,缺少对信息安全策略及技术的深入研究,仅仅依靠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的安装是很难达到有效的防护目的的。
第三,在系统信息安全规划上缺乏统筹安排,导致信息安全隐患出现,这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极大的威胁。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电网运行的系统信息安全,为了提高电力生产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在技术手段辅助下实现对运行系统信息的全过程、全方位保护。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
ig e dteoerudo nto c e s vna rg n f eⅣr s u i n hf o 、 k er
Ke r s s c r no ma o r w rs s m ;c d e h oo y a e u r fi o mai e u i y wo d : e u i i r t n f e t y t f i o p o y e o etc n lg ;sfg ad o r t n s c r y f n o t
U i rt,H rn10 4 ) n ei v sy a i 50 0 b
Ab ta t o rn as c r n e a l p w r y t ,i moe a d mo ed p n s o h aaa d ifr t n n t ok u d r sr c :T u e u ea d r l b e o e se i s m t r r e e d n te d t o mai eW r n e n n n o te c n i o fice ig a tmai t n lv l f w rs s m .A y s c r rbe fte d t d i oma o e v r o d h o dt n o r a n u o t ai e e e yt i n s z o op o e n e ue p lmso l aa a n r t n n ho k w u o } n f i l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 4 3 期
20 07年 7月
森
林
工
程
Vo12 No. .3 4
F0RES ENGI T NEERI NG
J l, 2 0 uy 0 7
电 力 系统 信 息 安 全 关 键 技 术 的研 究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策略及关键技术综述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策略及关键技术综述摘要:电力二次系统运行下,受到来自网络、管理多方面影响,容易产生故障问题,这些安全现象的发生不利于二次系统稳定运行。
文章通过对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问题进行分析,对安全防护与关键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二次;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安全引言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信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可以有效防止不法分子、黑客侵入电力系统。
简单而言,如果电力二次系统发生大面积瘫痪,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为城市电网带来严重的影响,从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对电力二次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进行有效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可以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进行解决。
所以对电力系统网络信息防护在可以为电力系统安全运作提供保障,具有促进作用。
1现阶段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概述在现阶段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中,供电局是依据电监会《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实现“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电力调度数据网,将电力二次系统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信息管理大区。
首先,生产控制大区分为控制区和非控制区,将应用软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控制电网且对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高的系统分到控制区,将电能量计量系统、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等不直接控制电网、对于信息传输时效性要求不高的系统划分到非控制区,在控制区和非控制区之间安装防火墙、配置访问策略来保护控制区。
其次,管理信息大区则分为生产管理区和办公管理区。
生产管理区主要是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办公管理区则是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
在电力系统二次系统安保防护体系中,管理信息大区与生产控制大区的连接处则是重点防范对象,需要安装物理隔离装置,才能保证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现状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仍然存在着各种防护问题,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防御面临着威胁,不同区域的隔离工作无法实现安全防护,计算机病毒、蠕虫等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生产控制区,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电力系统智能终端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框架
电力系统智能终端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框架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有了很大进展,随着“三型两网”在电力物联网发展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智能终端广泛互联、泛在接入,终端易成为攻击电网的主要目标和跳板。
在此背景下,围绕电力系统智能终端安全互联和现场移动作业需求,对电力系统智能终端安全防护挑战及防护技术框架进行了阐述。
构建了覆盖芯片层、终端层、交互层的电力系统智能终端防护框架,对芯片电路级可证明安全防护和内核故障自修复、融合可信计算和业务安全的异构终端主动免疫、面向不确定攻击特征的终端威胁精确感知与阻断、终端互联计算环境下电力系统智能终端安全接入和业务隔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展望。
标签:电力系统;智能终端;安全挑战与风险;安全防护引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空调、冰箱、电饭煲、电脑等家用高耗能电器的普遍使用也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天热的时候,几乎是人人开空调,电力系统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时刻都有电力瘫痪的可能,传统的电力系统已经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来应对这来势汹汹的电力网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虽然是将电力输送设定在一个固定的轨道里,但是对突发情况的应激能力还比较欠缺,一旦有某段电力输送脱离轨道,整个电力系统便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为电力系统配备智能技术,以用来应对突发状况,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调节能力更强。
智能技术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电力系统也将在智能技术的参与下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述电力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就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分布来说,分布的区域较为广阔,整个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变电站、发电站、输电配电网络以及用户所组成的,这些方面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进行统一调配的大系统。
而我们所提到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所涉及到的范围是较为广泛的,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那个中不仅包含了系统以及元件之间的自动化安全保护,同时还包含了在实际进行生产过程当中的检测以及控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网络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保证自动传输等工作的质量。
电力系统恶意代码检测与防御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恶意代码检测与防御技术研究恶意代码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恶意代码的检测与防御。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恶意代码检测与防御技术的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首先,恶意代码检测技术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的核心。
恶意代码可以通过网络攻击、恶意网站、恶意链接等方式传播到电力系统中。
一旦恶意代码进入电力系统,可能导致系统瘫痪、信息泄露、运行异常等问题。
因此,及时检测恶意代码变得极为重要。
为了检测恶意代码,可以采用传统的基于签名的检测方法和基于行为的检测方法。
基于签名的检测方法依赖于已知的恶意代码特征库,通过对系统中的文件和网络流量进行比对来确定是否存在恶意代码。
然而,这种方法无法应对新型的未知恶意代码。
因此,基于行为的检测方法更适用于电力系统恶意代码的检测。
基于行为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系统的行为特征,识别异常行为和恶意活动。
例如,异常文件访问、网络通信行为异常、系统资源异常等都可以作为恶意代码的检测指标。
另外,电力系统恶意代码的防御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认证等技术可以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
防火墙是用来监控网络流量、过滤不安全的数据包,以防止恶意代码的传播和攻击。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异常行为,并及时报警和处理。
安全认证技术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电力系统,防止未经授权的入侵。
此外,还可以采用虚拟化技术来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和应用程序隔离开来,减小一旦受到恶意代码攻击的影响范围。
例如,可以将关键数据和应用程序放置在虚拟机中,并对虚拟机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电力系统恶意代码检测和防御时,不仅需要依赖技术手段,也需要进行管理和培训。
系统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更新安全补丁,完善系统的安全策略。
同时,应提供针对电力系统恶意代码检测与防御的培训,提高系统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策略及关键技术综述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策略及关键技术综述摘要:电力二次系统是指由各级电力监控系统、调度数据网络(SPDnet)、电力数据通信网络(SPTnet)、各级电网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及电力通信系统等构成的复杂系统。
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是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基本条件。
鉴于此,本文对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策略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主动防御引言对电力二次系统网络安全防护,需同时从软件、硬件、网络、基础装置等角度进行,才能够抵挡现在网络环境快速发展带来的隐患。
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防御策略及技术。
目前已经将完全被动防御逐步改善为主被动相结合的防御方式,应积极发展主动防御技术,同时也要大力研究仿真技术。
结合等保2.0按照规定要求从物理环境、计算环境到人员管理等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提升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等级,更有效的防止因错误、防护不当或防御能力不强导致电力系统瘫痪、故障的事故。
1电力系统检修的实际意义1.1预防设备运行故障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来说,具体又分为三种运行方式,分别是合环运行、解环运行、电网分区运行。
电力系统的合环运行指的是电力系统的电气在操作过程中,将断路器、变压器、线路进行串构而形成的一种闭合性的网络运行操作。
合环运行应注意两侧电压均需要低于30,并且相差角度也应低于30度,还应确保220kV、500kV环路中其合环开关的两侧电压应在10-20之间。
对于电力系统的解环运行来说,是指在电气在操作过程中,将断路器、变压器、线路进行串构,并以闭合模式进行的一种开断网络运行。
若500kV主通道断开后,会使220kV电网的功率形成转移,这种情况下应将电磁网解环,此外,500kV电网出现N-1的故障,也需要将电磁网解环。
对于电网分区运行来说,指的是在按电压等级进行分层的情况下,以电源及负荷的分布特点,对供电区进行划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供电区划分。
1.2保证设备的安全性电力系统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保障,这是由于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障设备良好运行的基础,同时运行检修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根据其设备整体的运行状态而进行检修,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降低突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可以保证在检修的过程当中,能够应对突然停电的事故进行及时处理,进而满足供电的基础需求。
论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
论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发布时间:2021-12-24T12:58:52.59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卜晓骏[导读] 伴随着国内电力行业快速的稳健发展,电力网络信息技术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在电网系统内有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也会存在着数据被泄露风险。
电力系统稳定的运作是当前公司高效运作的关键,在本篇文章就重点研究系统内信息安全管控的关键性技术,并且对系统安全控制现状做出了深度的研究分析,介绍目前安全风险隐患类型及其主要安全防护技术,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保护作为基础参考,可以协助电力公司提高综合的效益。
卜晓骏南京华盾电力信息安全测评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53摘要:伴随着国内电力行业快速的稳健发展,电力网络信息技术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在电网系统内有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也会存在着数据被泄露风险。
电力系统稳定的运作是当前公司高效运作的关键,在本篇文章就重点研究系统内信息安全管控的关键性技术,并且对系统安全控制现状做出了深度的研究分析,介绍目前安全风险隐患类型及其主要安全防护技术,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保护作为基础参考,可以协助电力公司提高综合的效益。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引言电力行业在当前国家能源体系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近些年来,随着电力系统扩张,所带来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主要问题,电力系统防护要进一步加大对那些信息泄漏事故的防护,增强对信息系统安全管控,还要有效评估目前系统的安全风险,制定合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策略,能够针对现有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做出深度研究。
一、电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现状概述在电网系统的运作时,如果运行参数信息被随篡改,或者设备损坏,那么就会对电网运作带来巨大的风险。
如果数据被泄露,会影响到用电户安全,设备维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增强电网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的安全防护和思想意识,使用合理的安全管控措施。
尽管目前对公司提高了对信息防护关注度,也投入很多的资金,但是总体的资源投入量偏少,安全管控的工作起步相对比较晚。
电力行业中的电网安全与防护技术
电力行业中的电网安全与防护技术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电力行业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中的电网安全与防护技术,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
一、电网安全的意义电网作为电力传输的基础设施,承担着将电能从发电厂送至终端用户的关键任务。
因此,电网的安全性对于保障电力供应和维护社会运行的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电网安全能够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在电力供应中断的情况下,很多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和及时修复电网故障对于维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至关重要。
其次,电网安全能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电网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通过建立合理的安全标准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网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电网安全的挑战与问题然而,电网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问题。
首先,电网设备的老化和不断增加的负荷导致了电网设备的故障率上升,增加了电网安全风险。
其次,电网规模的扩大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增加了电网的复杂性,使得电网安全的管理和控制面临更大的难度。
此外,电网还常常面临潜在的人为破坏和恶劣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威胁,对电网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和可靠运行,电力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技术和措施。
三、电网安全防护技术1. 故障检测与在线监测技术故障检测与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这些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电网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效率,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2. 智能保护与自动化技术智能保护与自动化技术通过对电网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实现对电能质量、电流和电压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整。
这些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的响应能力,能够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安全评估与预警系统安全评估与预警系统可以对电网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和监测,并通过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电力系统中的灭弧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灭弧技术研究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而灭弧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中最关键的安全保障技术之一,对保护设备和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灭弧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灭弧技术的基本原理灭弧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通过采取特殊的装置和控制策略,使电弧在可控范围内熄灭,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灭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电弧发生时,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将电弧的能量转移、消耗或熄灭,以防止电弧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损害。
灭弧技术的主要手段包括:1. 当电弧发生时,及时切断电路,防止弧光一直存在。
2. 通过增大电弧电阻,降低电弧能量。
3.采用特殊的灭弧介质和灭弧装置,加强电弧控制能力。
4.利用消弧电阻等装置吸收电弧能量,熄灭电弧。
二、灭弧技术的应用领域灭弧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装置等等。
具体应用领域如下所示:1.发电厂:在发电厂内,灭弧技术主要用于发电机系统中,以保护发电机和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2.变电站:在变电站中,灭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开关设备、变压器等装置中,以有效保护设备和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
3. 输电线路:在输电过程中,电弧的产生可能导致电线过载、电缆烧穿等问题,因此通过灭弧技术有效控制电弧是保障输电线路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4.配电装置:在电力系统的末梢,配电装置是将输电线路接入用电设备的关键设备,灭弧技术的应用可以保护设备和提高供电可靠性。
三、灭弧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要求的提高,灭弧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灭弧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型灭弧装置的研发:新型灭弧装置的研发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空气灭弧开关、真空灭弧开关、六氟化硫(SF6)灭弧开关等。
这些装置不仅提高了灭弧效果,还具备环保、节能等优点。
2.智能灭弧控制系统的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灭弧控制系统更加先进和可靠,能够实时监测电弧的状态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提供更加安全的电力系统运行环境。
电力系统中保护与控制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保护与控制技术研究电力系统是发电、输送和配送电能的系统,其保护与控制技术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保护与控制技术研究更加迫切。
本文将从保护与控制技术的定义、研究意义、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保护与控制技术的定义保护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对设备进行保护,以防止设备发生电气灾害和事故,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技术。
而控制技术是指对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系统平稳、可靠地运行和保持合理的电能供应。
二、研究意义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和控制,以防止设备故障对整个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保护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更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保护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电力系统中维护和更新设备的成本较高,通过保护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效益。
三、现状目前,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技术方面保护技术已经从传统的保护原理发展到了数字化保护技术,数字化保护技术具有保护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通讯能力强等优点。
数字化保护装置由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总线等多种技术组成,能够完成多项保护功能。
数字化保护技术除了完成对电力设备的保护,还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定位和故障分析等诸多功能,因此广受电力系统领域的青睐。
(二)控制技术方面电力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控制技术的智能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二是供电公司通过接线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工程管理系统等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计算机化和智能化。
第三是电力系统控制技术智能化的软件开发。
电力系统中电网安全防护技术
电力系统中电网安全防护技术在当今社会,电力如同血液一般在现代社会的血管中流淌,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经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电网作为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一旦电网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可能给工业生产、金融系统等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电网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网安全防护技术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物理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防护以及应急响应等。
物理安全防护是电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这包括对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的保护。
变电站需要有严格的门禁系统,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同时,周边环境也需要进行监控和防护,避免人为破坏或者自然灾害的影响。
输电线路则要防止偷盗线缆等违法行为,也要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防护措施,比如加强杆塔的稳固性,防止大风、冰雪等造成线路故障。
网络安全防护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显得越发关键。
随着电网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设备和系统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和通信。
这就给黑客、病毒等网络威胁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了保障电网的网络安全,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比如,安装防火墙来阻止非法访问,利用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潜在的攻击,对网络进行加密传输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数据安全防护也是电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网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电力生产、传输、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涉及到电网的运行状态,还可能包含用户的信息。
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数据安全措施。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对于敏感数据要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另外,要加强对数据访问的权限管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处理相应的数据。
应急响应是电网安全防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尽管我们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
i 馥
翟 绍思 华北 电 力大 学
怒 蜜
提取记录信息 ,然后对记录信息进行安全 分析 以决 定 是 否 存 在违 反 安 全 策 略的 行 为 或是 否存在相应的安全漏洞。通过网络检 测 分 析和 系统 日志 文件 的 检 查 ,我 们 可以 发现 是 否 存 在 用 户 的非 法 活 动 或是 否 有 非 法 用 户进 入 了网络 及其 非 法 活 动 。 定期 对 存 储 的关 键 数 据 进 行审 计 ,可 以 有效 地 帮
立 身份 的 主 要技 术 。 在 网络 中为 了确 保安 全 ,必须使特定的网络资源授权给特 定的 用户使用 ,同时 使得非法用户无法访 问高
两个 方面 :物 理方 面 、逻 辑 方 面 。 l 、物理安全威胁及其对 策 物 理 设 备是 整 个 网 络的 基 础 ,整 个 信 息 网络的正 常运 行离 不开物 理设 备的安 全 。 物理 设 备 不 仅 包括 网络 、路 由器 、 防 火 墙 、交 换 机 和 应 用 于 网 络 互 连 的 服 务
二 防火 墙 的 优 缺 点
l、防 火 墙 的 优 点 好的防火墙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一是 所 有 的 信 息 都 必 须通 过 防 火 墙 ;二是 只有 在受 保 护 网络 的 安全 策 略 中 允许 的通 信 才 允许 通 过 防 火 墙 ;三是 记 录 通 过 防火 墙 的 信 息 内容 和 活 动 ;四是 对 网 终攻 击检 测 和 告 警 ;五 是 防 火 墙 本 身对 各 种 攻 击 免 疫 。 防火墙的拥护者们把防火墙看成是一 种 重 要 的 新 型安 全 措 施 ,因 为 它把 诸 多 安 全功 能集中到一点上 ,大大简化 了安装 、 配 置 和 管 理 的 手续 。同 时 防 火墙 的 另一 个
论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
论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密码学技术密码学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它主要包括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技术等。
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数字签名技术则可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信度,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密码学技术是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网络安全技术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发突出。
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
防火墙可以有效地阻止非法入侵和攻击,保护电力系统网络的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中的入侵行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
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网络中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网络的安全运行。
安全管理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主要包括安全策略管理、安全事件管理等技术。
安全策略管理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整,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安全事件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力系统中的安全事件,防止安全事件对系统造成损害。
安全管理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也成为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对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的安全管理、物联网数据的安全传输等技术。
通过对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进行安全管理,可以防止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被非法控制和攻击,确保系统的安全。
物联网数据的安全传输可以确保物联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和篡改,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难点与对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难点与对策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控制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就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难点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数据安全难点电力系统的运行离不开大量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
与此同时,网络黑客、病毒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电力系统面临着数据泄露、篡改、被攻击等风险。
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威胁。
对策:1. 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确保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稳定。
2. 建立多层次数据备份机制:定期进行数据的备份,并对备份数据进行多层次的保护,以应对数据丢失、损毁的风险。
3.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训,要求员工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不轻易泄露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难点电力系统涉及到大量的设备、线路和负载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其中一个环节的失效可能引发级联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控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也给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
对策:1. 完善电力系统实时监测机制:通过安装高精度的传感器、检测设备,并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建立智能预测与调度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负荷进行合理预测和调度,以确保系统的供需平衡和稳定运行。
3. 提高关键设备的可靠性: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的检测和维护,采用双路备份设计,以减少单点故障的风险。
三、人为操作误差难点电力系统的操作涉及到大量的人工干预,而人为操作误差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人为操作的机会,但也会面临一些新的难点。
对策:1. 推广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为操作误差的风险。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构建分析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构建分析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确保电力生产、输送、配送及使用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和相关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以及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信息资源的保密、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问题关乎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服务质量,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现状与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电力系统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
电力系统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威胁和挑战,如网络攻击、病毒侵入、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安全挑战不仅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二、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构建为了应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构建一系列关键技术来保障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
这些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智能电网安全技术等。
1.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建立安全的网络架构和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对电力系统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和威胁,提高电力系统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络流量分析等技术手段。
2. 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安全技术是保护电力系统数据资源安全的关键技术。
通过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手段,保障电力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篡改和泄露,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是保证电力系统用户和设备合法身份的重要技术。
通过密码、生物特征识别、数字证书等手段,确保用户和设备的合法身份,并限制非法用户和设备的访问,降低攻击和破坏的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4. 物联网安全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物联网安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电力系统中的保护与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保护与控制技术在当今社会,电力如同血液一般在现代工业和生活的脉络中流淌,支撑着一切的运转。
而电力系统中的保护与控制技术,则是保障这一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
电力系统是一个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在这个系统中,电能需要经过长距离的传输和复杂的变换,才能最终到达用户手中。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如短路、过载、接地故障、电压波动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不仅会影响电力的正常供应,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保护技术应运而生。
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就像是一位忠诚的卫士,时刻监视着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迅速采取行动,将故障部分隔离,以保护其他正常设备的运行。
例如,在输电线路中,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检测到故障电流的变化,并迅速断开故障线路的断路器,从而避免故障的扩大。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保护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基于电力系统的电气量变化,如电流、电压、功率等,来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可靠性,能够在故障发生后的毫秒级时间内做出响应。
除了继电保护,还有其他类型的保护技术,如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发电机保护等。
这些保护技术针对不同的电力设备和系统环节,采用了不同的原理和方法,但它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与保护技术相辅相成的是控制技术。
如果说保护技术是在故障发生时的“紧急刹车”,那么控制技术则是对电力系统的“精准驾驭”。
控制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整,使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优的运行状态。
例如,通过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可以根据电力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发电机的出力,以保持系统频率的稳定;通过无功功率控制技术,可以维持系统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提高电能质量。
在电力系统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电力技术解决电网安全与稳定性的关键技术解析
智能电力技术解决电网安全与稳定性的关键技术解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电力技术正在逐渐成为电网安全与稳定性问题的关键解决方案。
智能电力技术结合了电力系统、信息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为电力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本文旨在对智能电力技术在解决电网安全与稳定性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解析,以期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智能电力技术的背景与现状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安全与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由于传统电力系统中存在着数据传输效率低、信息处理效能不高、响应速度慢等问题,导致电网安全运行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电力技术应运而生。
智能电力技术包括了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控制和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
通过采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等智能感知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电力系统内部的各种数据。
同时,利用通信网络和数据处理技术,智能电力技术能够将这些数据进行传输和处理,并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
最终,通过智能决策技术,智能电力技术能够自主地做出相关调度和决策,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智能感知技术在电网安全与稳定性中的应用智能感知技术是智能电力技术中的关键一环,它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电力系统内部的物理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感知。
这些物理量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智能电力技术能够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评估。
智能感知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感知,能够发现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智能感知技术可以迅速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比如,在电力系统中,如果某个变压器的温度过高,智能感知技术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及时获取并发出警报,以避免变压器过热导致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此外,智能感知技术还可以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监测,及时发现电力负荷不均衡的情况。
通过发现这种情况,智能电力技术可以自主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使得各个节点的负荷得到均衡,以确保电网的安全与稳定。
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装备本体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装备本体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及应
用
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装备本体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转型,智能装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这些智能装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安全威胁,因此,对其本体进行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监测与预警:通过传感器和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智能装备的运行状态,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结合预警技术,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为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
2、入侵检测与防御:针对网络攻击和恶意入侵等问题,采用入侵检测技术,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防御潜在的攻击。
同时,结合防御技术,如防火墙、病毒查杀等,对已发生的攻击进行及时处置。
3、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为了确保智能装备中的数据安全,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同时,加强隐私保护措施,防止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的泄露。
4、容错与冗余设计:通过容错技术和冗余设计,确保智能装备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模块或设备,保证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5、标准化与合规性:遵循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与规范,确保智能装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符合相关法规要求,降低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装备本体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不断完善本体安全防护体系,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的研究
服务;LDAP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字证书、证书废除列表CRL的发布、更新、查询。
PKI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在web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的通讯、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在Interl7tet上的信用卡交易和虚拟私有网(VPN)等。
PKI能有效地解决电力信息系统应用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认证性、不可否认性等安全问题。
图1PKI组成框图
在电力信息网络系统中,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用电营销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可以利用PKI提供的身份强认证、加解密、数字签名、时间戳等安全服务功能,以保证系统访问者身份的合法性、数据传输存储的机密性、完整性以及行为的抗抵赖性;在电力调度网络系统中,通过PKI向电力调度生产及管理系统与调度数据网上的调度员、关键网络设备(反向安全隔离装置、IP加密认证装置)、关键服务器(SCADA/EMS、电能量计量系统等)发放数字证书,以此为基础可以在调度系统与网络关键环节实现高强度的身份认证、安全的数据传输以及可靠的行为审计。
1.2VPN
虚拟专网(VirtualPrivateNetwork,VPN)口1是指采用隧道技术以及加密、身份认证等方法.在公共网络上构建专用的网络+数据通过安全的”加密隧道”在公共网络中传输。
VPN可使用户或企业通过公共的互联网络,连接到远程服务器、分部办公室服务器和网络,或其它企业的网络,同时可以保护通信的安全。
VPN具有安全性、服务质量保证(QoS)、可扩充性和灵活性、可管理性、使用价格低廉等特点。
通过使用VPN技术和防火墙能很好地保证远程访问的安全性。
正是这些特点+VPN已得到广泛应用。
VPN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同时具有使用成本低廉(由于VPN是在Internet上临时建立的安全专用虚拟网络,用户就节省了租用专线的费用;在运行的资金支出上,除了购买VPN设备,企业所付出的仅仅是向企业所在地的ISP支付一定的上网费用,同时节省了长途电话费。
)的特点,这是吸引用户的主要原因。
据估算,如果企业放弃租用专线而采用VPN,其整个网络的成本可节约21%-45%.至于那些以电话拨号方式连网存取数据的公司,采用VPN则可以节约通讯成本50%一80%。
许多大型企业及其分布在各地的办事处或分支机构成了VPN顺理成章的用户群,他们可以白建VPN,其最大优势在于网络的高控制性;对于那些最需要VPN业务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采取外包VPN的策略。
.133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的研究
作者:余勇, 林为民
作者单位: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1.会议论文熊小伏.王志勇VPN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安全防护中的应用2003
本文主要讨论了VPN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安全防护中的应用.重点是隧道技术和认证加密等VPN核心技术,包括协议特点、典型应用环境等.并对VPN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2.学位论文李四勤电力系统二次网络中Multi-Agent理论及安全防护研究2005
新一代电力系统二次网络已开始应用,标准化、分布式、组件化将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
但是电力系统二次网络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互联互通及安全防护问题,因此,本文基于Multi-Agent理论进行了电力系统二次网络理论及安全防护体系的研究工作。
首先论述了实现基于Multi-Agent的电力系统二次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开发环境、编程语言、通信协议等。
给出了基于Multi-Agent技术的电力系统输电管理中的合作模型、协调模型、交易模型和仿真模型。
其次,采用成批发送数据、包拆分、提高数据粒度的方法,对CORBA性能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测试,将优化的CORBA与Multi-Agent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计算模型体系结构,并构建了基于Agent的软件开发环境总体结构。
接着,从安全防护算法和系统安全结构两方面,设计了基于Multi-Agent的安全防护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电力系统二次网络对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安全防护算法是基于RSA算法和Rabin算法的混合算法。
系统安全结构是基于三层B/S结构和增加了安全认证层的四层结构的扩展的新三层结构。
最后给出了电力系统二次网络中E-MAIL服务、通信网关、电力调度数据网SPDnet的安全防护模式及主要安全措施,设计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的总体方案。
本文中设计的Multi-Agent环境下的安全防护算法以及应用系统的新三层体系结构等已在具体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方案可行,具有实用价值,对具体工程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会议论文于秋生烟台地区电力光传输系统的安全防护2006
本文结合烟台地区电力光通信网络实际情况,简述了在电力系统中应该如何做好光传输系统的传输介质、传输设备、网管三个方面的安全工作,提高通信网络的稳定可靠性,确保通信畅通,更好的服务于电力生产.
4.期刊论文杨政.关德君.白迪.YANG Zheng.GUANG De-jun.BAI Di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架构研究-沈阳工程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3)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的保障.分析了电力系统的信息流及信息网络基本架构,研究了电力系统中网络应用的安全技术体系,提出了通过信息加密、身份认证、网络防病毒、预防"黑客"攻击、入侵检测、数据备份等信息安全应用技术,以构建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5.学位论文崔恒志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策略研究2004
电力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电力系统的大规模网络化和应用的逐渐增多,电力系统的运行越来越依赖于电力二次系统。
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与电力生产、经营和服务相关,而且与电网调度和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紧密关联,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借鉴通常网络攻击方法和防护手段,结合电力实际情况,通过对电力二次系统业务分类和风险分析,提出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总体策略,建立以分区模型为核心的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横向隔离和纵向防护来强化各区各层之间的边界。
着重描述了横向隔离、纵向认证这两个关键策略模型和设计原理,并介绍了江苏电力开展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实施工作。
6.会议论文王鹏强外力骚扰电力系统及其防护问题研究2004
强外力骚扰电力系统的实例目前已经出现,研究电力系统的毁伤与防护问题,构造我方稳固的电力系统防御体系,具有重要国防意义.本文从外力骚扰角度观察电力系统,分析指出强骚扰电力系统问题的研究内容包括骚扰目标和骚扰策略2方面;电力系统的防护问题需要深化3方面研究和认识:加强电力系统基础数据和运行方式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完善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适时根据地区安全状态调整电网运行方式.
7.期刊论文刘静芳.陈赤培.樊江涛电力系统一体化设计中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2)
建设电力系统集成环境已成为实现全电网信息共享的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建设.然而,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的重大问题.介绍了一体化的电力系统及特点;阐述了电力系统一体化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几种安全技术(防火墙、虚拟专用网、认证中心、入侵检测系统等);以及一体化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设计原则、系数设计、管理上的安全策略.该系统安全方案已应用于地区电网自动化系统,效果良好.
8.会议论文卞晓东.胡牧调度综合数据中心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2004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各种专业系统越来越多并积累了大量历史数据.面对新二次安防体系下各系统间数据共享与交互、统一组织管理与统计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调度综合数据中心的方案,详细描述了数据中心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安全区内及安全区间的数据交互,汇总整合分散于各个专业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组织,并最终基于多专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
9.学位论文王启亮贵阳市南供电局信息中心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研究2004
本文根据国家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要求和贵阳南局信息网络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对贵阳南局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了安全评估,提出和实施了贵阳南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整体方案;2、确定安全防护的重点是数据库平台,对核心数据库ORACLE的访问和控制采取了有效的安全措施,从硬件和软件多个层面采取措施,在保证应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数据库的访问;3、根据实际需要,与合作单位一起,开发了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专用物理隔离装置.通过上述安全措施和具体的整改,贵阳南局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抵御各种信息风险的能力,为电网生产运行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从而为电网的安全稳定和优质经济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10.期刊论文卞晓东.胡牧.BIAN Xiao-dong.Hu Mu调度综合数据中心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江苏电机工程
2005,24(3)
提出了建立调度综合数据中心的方案,描述了数据中心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安全区内及安全区间的数据交互,汇总整合分散于各个专业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组织,并最终基于多专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
本文链接:/Conference_5702853.aspx
授权使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gxjszy),授权号:25eae87d-96bb-4a13-ae0b-9eae00acb683
下载时间:2011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