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期望寿命的Sullivan方法和增减寿命表方法的评价

合集下载

沙利文法中健康期望寿命的测算指标

沙利文法中健康期望寿命的测算指标

・906・中国卫生统计2019年12月第36卷第6期沙利文法中健康期望寿命的测算指标苗鑫蕾'张翔仏孟群E长期以来,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LE)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传统指标,而由于期望寿命只能反映出人们的生命长度而不能反映出人群健康的生命质量⑴,因此为了能够反映出人群的生命质量,提出了健康期望寿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HLE)的概念,也称为健康调整期望寿命(healthy adjusted life expect­ancy,HALE)o沙利文法(Sullivan method)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计算健康期望寿命的方法之一。

1971年,沙利文在美国健康教育和福利部的一份报告中提到无失能期望寿命,他使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扣除失能的期望寿命,因此使用Sullivan Health Expectancy一词作为对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的介绍,简称沙利文法㈢。

迄今为止,全球至少37个国家采用该方法计算健康指标。

沙利文法所需要的资料主要为特定年龄下的健康人口和非健康状态的流行率,以及特定年龄别的死亡数据⑶。

由于健康和非健康状态的患病率较小,因此建议最好为五年(有时为十年)的年龄间隔。

沙利文法计算的总体思想是在寿命表的基础上,用健康的总人年数比上健康的总人数,最后得到健康的总年数,即健康期望寿命。

计算公式为:HALE=健康总人年数健康总人数健康部分的核算1.健康的定义1948年,WHO成立时在《宪章》中对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生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这个概念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三维模式阐述了一种现代健康观⑷。

随后,社会医学的兴起,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从个体扩大到了群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⑸。

因此,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融合了疾病、残疾、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多方面内容。

健康的核算可以通过直接核算健康部分(如:自评健康期望寿命)或者计算出非健康部分(如:*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2012AA02A607)1.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00069)2.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信息管理中心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通信作者:张翔,Email:zxl994@yeah,net;孟群,Email:mengqun@ 活动限制、残疾估计、疾病负担等)后间接计算健康部分。

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变化及差异比较

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变化及差异比较

2023年第5期(总第260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ECONOMICSNo.5,2023(Tot.No.260)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变化及差异比较乔晓春(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100871)收稿日期:2022-12-23;修订日期:2023-03-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健康预期寿命与人口群体健康水平测量 (17ZDA124)㊂作者简介:乔晓春,法学博士,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健康预期寿命和人口群体健康水平 首席专家,健康寿命和残疾国际网络组织(REVES)核心组成员,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㊂摘㊀要:平均预期寿命只反映死亡水平,并不反映现有人口的健康水平,因此用平均预期寿命反映人口群体健康水平并不合适㊂能够同时反映现有人口死亡水平和现存人口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被称为健康预期寿命㊂然而,中国和各省份并没有一个统一计算的㊁可比的能够代表和反映全国及各省份老年人综合健康水平的健康预期寿命,更没有可以反映全国及各省份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化的测量结果,从而影响到全国各省份之间老年人健康差异㊁健康不平等和健康变化的比较㊂本文利用2010年和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的全国和各省份老年人自评健康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两次普查获得的全国和各省份老年生命表,使用Sullivan 方法计算了2010年和2020年全国和各省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生命表,得出了全国和各省份60岁确切年龄健康预期寿命㊁自理预期寿命㊁健康预期寿命占预期寿命比例和生命质量指数㊂结果显示:全国和各省份男性和女性老年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都在增加,绝大多数省份老年健康期在拓展或不健康期在压缩,但吉林和内蒙古等个别省份存在不健康期拓展的情况㊂既活得长又活得健康的老年人(即老年健康生命指数较高)主要生活在福建㊁广东㊁江苏和贵州,另外还有上海和北京的男性以及江西和重庆的女性;活得既不够长也不够健康的老年人主要生活在西部地区,以及内蒙古㊁吉林和山西㊂关键词:生命表;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生命质量指数中图分类号:C913.6㊀文献标识码:A ㊀文章编号:1000-4149(2023)05-0001-20DOI :10.3969/j.issn.1000-4149.2023.00.041㊃1㊃㊀‘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5期国家统计局每五年会根据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和公布全国和各省份0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简称为平均预期寿命或预期寿命),人们也会用这一指标来测评全国和各省份的人口健康水平㊂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将人均预期寿命作为评价健康水平的指标㊂实际上,平均预期寿命只反映死亡水平,并不反映现有人口健康水平,因此用平均预期寿命反映人口群体健康水平并不合适㊂能同时反映现有人口死亡水平和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被称为健康预期寿命㊂本文将利用2010年和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的全国和各省份老年人健康自评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两次普查全国和各省份老年生命表计算2010年和2020年全国和各省份60岁确切年龄健康预期寿命,并对全国和各省份老年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在十年间的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㊂㊀㊀一、研究背景2019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作为评价人口健康水平的终极指标,并给出2022年的目标值为77.7岁,2030年的目标值为79.0岁㊂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2021年已经达到78.2岁,距离2030年79.0岁的目标已经不远,说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迅速提升㊂尽管死亡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群的健康水平,但是人口老龄化和疾病模式转变,导致死亡水平和健康水平的分离或不同步㊂国内外很多研究都发现,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口寿命的延长并不是健康期延长促成,而是带病期或不健康期延长促成的,此时寿命在延长,但健康却在变差[1-2]㊂因此,长寿不应该成为唯一追求,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是 健康地长寿 ㊂寿命反映的只是生命的长度或 数量 ,而健康才真正反映生命 质量 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已经进入追求生命质量的阶段,其首要追求已经不是 活得长 ,而是要 活得更健康㊁更幸福 ㊂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成年人和儿童死亡率已经非常低,它们进一步的下降空间已经很有限,且对人口群体死亡水平下降或0岁确切年龄①平均预期寿命提升的贡献越来越小[3]㊂老年人死亡率下降已经成为平均预期寿命提升的主导力量②㊂由于0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化对低年龄人口死亡率更敏感,对老年人死亡率最不敏感[4],即老年人死亡率下降对0岁人口预期寿命升高的贡献非常小,因此0岁人口预期寿命指标并不是老龄化时代反映死亡率变化最为敏感和合适的测量指标㊂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老年人死亡和健康数据来计算老年预期寿命和老年健康预期寿命,由此来反映老年人死亡水平和健康水平㊂尽管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给出的 健康水平 指标中也提到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而且还引用了‘世界卫生统计2018“给出的2016年中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为68.7㊃2㊃①②确切年龄指的是将年龄看作连续变量时的瞬间年龄,它区别于日常人们以正整数记年龄的方法,而是要用小数来记年龄㊂0岁确切年龄指的是出生时刻的瞬间年龄,此时的确切年龄可以记为0.00岁㊂如果说确切年龄为60岁,则可以理解为所有人在某一时刻都是60.00岁的瞬间年龄,或理解为过生日那个时刻的年龄㊂60岁确切年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看成一批人过了60岁生日后期望存活的平均年数㊂从人口整体死亡水平下降的规律上看,在死亡水平很高时,人口死亡率下降首先从中青年开始;在死亡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中青年死亡率下降逐步停止,从而转向以婴幼儿死亡率下降为主导;到死亡率下降的后期,婴幼儿死亡率下降到比较低的水平以后,开始以老年人死亡率下降为主导㊂乔晓春: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变化及差异比较岁的数据,但并未给出中国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在2022年和2030年的目标值,其原因是这一指标的计算使用了世界卫生组织依据全球疾病负担(GBD)项目收集的上百种疾病和残疾数据,通过加权处理后得出结果[5-6],并将其称为健康或失能调整预期寿命(HALE 或DALE)㊂有学者运用这种方法,并利用1990年以来在中国能够收集到的各类疾病㊁死因㊁营养和残疾数据,用GBD 的加权方法,对2015年中国及其各省份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进行了估计[7]㊂这项研究的特点是不仅给出了全国0岁健康预期寿命的估计,也给出了各省份的估计;因为是基于GBD 方法计算出来的,所以可以与同类方法估计出的其他国家健康预期寿命进行比较㊂但这一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大量的疾病和残疾数据,且加权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且只能计算一次,很难由不同的人用同样方法在不同时间上进行持续的㊁动态的㊁重复性的计算㊂因此,目前国内并没有一个公认的㊁可计算的㊁口径一致的㊁可连续观测且能够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指标,从而导致 健康中国行动 缺少了一个能够监测人口健康水平㊁反映健康水平变化(而不是单纯反映死亡水平变化)的测量指标㊂健康本身是一个相对抽象且涵盖多个维度的概念㊂人们可以从多角度来测量健康,比如从疾病角度来测量慢性病发病率㊁从身体器官残缺角度测量残疾发生率㊁从日常活动功能受限角度测量失能发生率等㊂然而,这几类测量往往相对复杂和困难,一种最为简单和方便的综合测量指标是自评健康(self-rated health),即由被调查者本人判断并直接回答的健康状况[8],这属于主观测量㊂杜鹏和李强曾利用1994年和2004年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询问的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 的自评数据计算了两次调查中的全国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得出的结论是:2004年,中国男性老年人平均有1.5年生活不能自理,女性老年人平均为2.5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①的比重也在逐渐下降,女性老年人的预期寿命比男性高,60岁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也高于男性;女性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均低于男性老年人[9]㊂崔晓东等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和多状态生命表方法计算了从2005年到2017年分四个阶段的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寿命,并对未来作了预测[10]㊂因为这是用追踪数据和多状态生命表进行的估计,所以与使用截面数据和多减生命表估计的结果不能进行直接比较,而且估计得出的65岁确切年龄预期寿命与国家统计局计算的结果相比也明显偏低㊂笔者曾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自评健康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全国和各省份老年生命表,计算了2010年中国和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11]㊂然而,某一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反映的是当时人口的综合健康水平[8,12],可以用这一结果来反映全国和比较各省份老年人死亡水平㊁健康水平以及综合健康水平,但不能反映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化㊂研究健康预期寿命更重要的是要检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预期寿命提高的同时,老年健康预期寿命或老年人健康水平是提高的还是下降的㊂健康预期寿命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健康预期寿命提高速度快于预期寿命,不健康期就会被压缩,这被称为 不㊃3㊃①一般来说,0岁平均预期寿命可以简称为预期寿命,非零的x 岁确切年龄平均预期寿命通常被称为x 岁剩余预期寿命,简称为x 岁余寿㊂本文将60岁确切年龄平均预期寿命直接简称为60岁预期寿命㊂㊀‘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5期健康压缩(compression of morbidity)假说 [13-15],也可以看成 健康拓展 ;如果健康预期寿命提高速度慢于预期寿命,不健康期就被拓展,这被称为 不健康拓展(expansion of morbidity)假说 [16-17],也可以看成 健康压缩 ;如果健康预期寿命与预期寿命变化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这被称为 动态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假说 [18]㊂比较不同时期健康预期寿命和预期寿命变化的目的就是检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状况变动到底符合哪一种假说,并进一步探究出现某一种结果的原因㊂为此,在计算了2010年健康预期寿命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计算2020年全国和各省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并将计算结果与2010年进行比较,分析全国和各省份老年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在10年中的变化,检验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化符合上面提出的哪一种假说,同时还可以比较各省份老年健康寿命变化的差异㊂㊀㊀二、方法和数据计算健康预期寿命实际上就是将健康指标引入生命表的计算当中,它实际上是把人的生存期分解为健康期和不健康期两部分,从而将人的预期寿命分解成健康预期寿命和不健康预期寿命两部分,实现这种健康分解的生命表方法也被称为Sullivan方法,它是由美国学者沙利文(Sullivan)在1971年首次提出的[19]㊂健康生命表最终给出的是各确切年龄对应的预期寿命㊁健康预期寿命(或不健康预期寿命)㊁健康预期寿命(或不健康预期寿命)占预期寿命的比例这三个指标㊂由于男性和女性无论是死亡水平还是健康水平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健康生命表一般会分性别计算㊂三个指标中,平均预期寿命反映的是死亡水平;健康预期寿命反映的是人口群体综合健康水平,它是死亡水平和存活人口健康水平两个因素的叠加;健康预期寿命占预期寿命的比例反映的是存活人口的健康水平[12]㊂我们还曾给出过一个 生命质量指数 [11],它是由平均预期寿命除以不健康预期寿命所占比例(拿掉百分号)所得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生命质量指数=预期寿命/(100-健康预期寿命比例(%))㊂其中,分子反映的是 是否活得长 ,分母反映的是 是否活得健康 ㊂分子越大说明 活得越长 ,分母越小说明 活得越健康 ,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 +ɕ,其值越大说明生命质量越高㊂由于x岁确切年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反映的是x岁确切年龄人口从x岁活到死亡时的预期存活年数和预期健康年数,它是通过x岁以上的分年龄死亡率和分年龄健康人口比例计算得到,所以60岁确切年龄预期寿命反映的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整体死亡水平,60岁健康预期寿命反映的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死亡和健康叠加的综合健康水平,而且无论是反映死亡水平的预期寿命还是反映综合健康水平的健康预期寿命均不受年龄结构影响㊂因此,本文将用60岁确切年龄人口预期寿命㊁健康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占预期寿命的比例来测量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死亡水平㊁综合健康水平和健康水平㊂用Sullivian方法[20]计算健康预期寿命需要两类基础数据:一类是分性别和年龄的死亡率数据,另一类是分性别和年龄的在普查时处于健康状态的人口比例㊂2010和2020年人口普查提供了全国和各省份分性别和年龄的死亡人口和死亡率㊂然而,人口普查直接公布的死亡人㊃4㊃乔晓春: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变化及差异比较口往往存在比较严重的漏报,直接用此计算死亡率会严重偏低,由此计算得出的平均预期寿命也会严重偏高㊂国家统计局通常会在死亡数据公布后对全国和各省份分性别和年龄的死亡率进行调整,然后再计算生命表,得出各确切年龄平均预期寿命,并对外公布0岁平均预期寿命㊂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为本研究提供了调整后的2010年和202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全国和各省份生命表①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部分㊂因此本研究不需要自行计算老年生命表,而是直接使用了国家统计局计算的完全生命表,并将其直接转化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老年生命表,从而保证了本研究使用的60岁人口预期寿命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和各省份0岁人口预期寿命具有一致性㊂本文使用的健康数据来自2010和2020年两次人口普查长表中的 自评健康 测量㊂这里将健康分为四种状态:健康㊁基本健康㊁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㊁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㊂我们直接计算出了四种健康状态下的健康预期寿命;或组合成一个三分类变量,即把 健康 和 基本健康 归为一类,称为 健康 ,其他两类单独保留;或把四种健康状态组合成两个二分类变量:一是将 健康 和 基本健康 合并,称为 健康 ;将 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 和 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 合并,称为 不健康 ;二是将 健康 ㊁ 基本健康 和 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 合并为 生活能自理 ; 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 单独作为一类,称为 生活不能自理 ㊂基于二分类变量可以得出健康预期寿命,也可以得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或简称为自理预期寿命或自理寿命)㊂图1㊀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分性别和分普查年份的不同健康状况比例(%)根据两次人口普查给出的样本数据,按照三分类法分别计算出男性和女性60岁及以上老年人按健康㊁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和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所占比例㊂图1给出了男性和女性老年人2010年和2020年相应的比例,其中男性老年人2010年健康占比为85.1%,2020年提高到88.1%;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比例从2010年的12.4%降低到2020年的9.8%;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占比从2.5%下降到2.1%㊂女性老年人2010年健康占比为81.3%,2020年提高到86.5%,很明显男性健康老人比例高于女性健康老人,说明男性老人健康状况好于女性老人㊂女性老人2010年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比例为15.4%,到2020年下降到11.0%;女性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比例从3.4%下降到2.5%,不健康老人比例也是在下降的㊂很明显,2010年和2020年普查得出的老年人自评健康结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从而可以证明人口普查自评健康数据是可信的㊂㊃5㊃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和2020年全国及各省份男性㊁女性和男女合计的0岁人口预期寿命(参见‘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1“中的表1-10)来自这些生命表㊂㊀‘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5期在计算健康预期寿命时会用到分年龄老年人健康比例㊂图2给出了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按性别和普查年代划分的不同年龄老年人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比例和不健康且生活不能自理比例,两个比例的叠加则是不健康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例㊂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2010年各年龄不健康人口比例均高于2020年相应的比例,而且同一年份女性各年龄不健康比例均高于男性相应年龄的比例㊂在实际计算健康预期寿命时我们不仅使用了全国数据,也使用了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同样的数据㊂图2㊀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分年代、分性别和年龄的不同健康状况比例㊀㊀说明:图中高年龄段出现不健康比例下降的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死亡对健康的选择性在高龄人群中更为突出,从而导致高龄人群健康状况均比前一个或前几个年龄有所下降;另一个原因是按单岁年龄分组,因此到高年龄时样本规模会迅速减少,从而存在随机波动,也会表现出变化的不均匀㊂㊀㊀三、全国及各省份60岁确切年龄预期寿命的变化2010年全国男性60岁预期寿命为18.19年,女性为21.28年,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预期多活了3.1年㊂到了2020年,全国男性60岁预期寿命提高到19.93年,女性提高到23.47年,女性比男性老年人预期多活3.5年㊂十年间,男性60岁预期寿命提高了1.74年,增长了9.6%;女性提高了2.19年,增长了10.3%㊂尽管这十年间男性和女性老年人预期寿命都在提高,但女性60岁老年预期寿命无论是增长的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高于男性老年人,意味着老年人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仍然在扩大㊂㊃6㊃乔晓春: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变化及差异比较如果比较各省份差异的话①(见表1),无论是2010年还是2020年男性60岁预期寿命最高的都是北京,2010年为21.04年,2020年提高到22.59年,十年增加了1.55年,相对提高了7.4%;排在第二位的是上海,两次普查分别为20.96年和22.12年,比北京市略低,十年增加了1.16年,相对提高了5.5%;排在第三位的是天津,两次普查中男性60岁预期寿命分别为20.63年和21.89年,十年增加了1.26年,相对提高了6.1%㊂2010年全国其他省份男性老年预期寿命没有超过20年的,2020年没有超过21年的㊂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直辖市外,两次普查中非直辖市老年预期寿命最高的是浙江,2010年排在浙江后面的是重庆,2020年排㊀㊀表1㊀全国和各省份确切年龄60岁人口预期寿命及其增量和增速年,%省份男性女性20102020寿命排序寿命排序增长量增长速度20102020寿命排序寿命排序增长量增长速度全国18.1919.93 1.749.5821.2823.47 2.1910.29北京21.04122.591 1.557.3923.80225.752 1.958.21天津20.63321.893 1.26 6.1022.49824.755 2.2610.05河北17.672719.3825 1.719.6820.522422.7224 2.2010.72山西17.692619.7219 2.0311.4720.472622.7423 2.2711.09内蒙古17.932219.5022 1.578.7420.672322.8421 2.1710.52辽宁19.14720.2110 1.07 5.5821.541623.6614 2.129.85吉林19.19620.07130.88 4.5821.541723.6613 2.129.87黑龙江18.471519.8416 1.377.4321.691423.5915 1.908.78上海20.96222.122 1.16 5.5224.18126.021 1.847.61江苏18.641320.388 1.749.3521.681523.8910 2.2110.19浙江19.81420.8040.99 5.0122.79524.257 1.46 6.42安徽18.361719.9914 1.638.8821.781323.4416 1.667.61福建18.501419.7020 1.20 6.5121.961223.8111 1.858.42江西17.812419.6421 1.8310.3021.461823.2619 1.808.38山东18.671220.259 1.588.4721.971024.198 2.2210.08河南17.302819.4824 2.1812.5921.082023.3817 2.3010.89湖北17.882319.7318 1.8510.3320.872122.9120 2.049.76湖南19.13819.79170.66 3.4322.13923.2818 1.15 5.22广东18.801120.1511 1.357.2022.67624.286 1.617.11广西18.431620.426 1.9910.7823.07424.944 1.878.10海南18.971020.655 1.688.8423.58325.113 1.53 6.51重庆19.67520.4070.73 3.6922.50724.159 1.657.35四川19.12920.1212 1.00 5.2521.971123.7712 1.808.17贵州18.341819.3426 1.00 5.4521.251922.8022 1.557.30云南16.843018.2729 1.438.4819.732921.4828 1.758.86西藏16.483117.5031 1.02 6.1719.683020.15310.47 2.41陕西18.262019.9015 1.648.9620.522522.5625 2.049.94甘肃17.172918.6328 1.468.5019.483120.9229 1.447.40青海17.772517.89300.120.6720.112720.55300.44 2.18宁夏18.112119.4923 1.387.6520.032821.4927 1.467.29新疆18.271919.15270.884.8020.772221.67260.904.31㊃7㊃①因为死亡率的计算来自总体数据,而不是样本数据,所以不需要计算预期寿命的标准误,也不需要做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而是直接进行差异的比较㊂㊀‘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5期在浙江后面的是海南㊂2010年男性60岁预期寿命最低的是西藏,只有16.48年,比最高的北京低了4.58年;其次是云南,为16.84年;排在倒数第三位的是甘肃,为17.17年;2020年最低的仍然是西藏,为17.50年,比2010年增长了1.02年;其次是青海(17.89年),倒数第三位是云南(18.27年)㊂2010年和2020年女性60岁人口预期寿命最高的均是上海,分别为24.18年和26.02年,意味着上海60岁女性若按照2020年60岁以后各年龄死亡率度过余生,她们预期平均还能存活26年,即这些女性一生平均预期寿命会达到86岁;如果考虑到未来老年人死亡率会进一步下降的话,2020年已经活到60岁的女性未来真实平均寿命会接近90岁㊂无论是2010年还是2020年排在第二的都是北京,分别为23.80年和25.75年㊂2010年排在第三到第七位的分别是海南(23.58年)㊁广西(23.07年)㊁浙江(22.79年)㊁广东(22.67年)和天津(22.49年);2020年排在第三到第七位的分别是海南(25.11年)㊁广西(24.94年)㊁天津(24.75年)㊁广东(24.28年)和浙江(24.25年)㊂2010年60岁老年女性预期寿命最低的是甘肃(19.48年),其次是西藏(19.68年),排在倒数第三位的是云南(19.73年),这三个地区均未超过20年;2020年老年女性预期寿命最低的是西藏(20.15年),排在倒数第二位的是青海(20.55年),排在倒数第三的则是甘肃(20.92年),这三个地区均未超过21年㊂从2010年到2020年,各省份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60岁预期寿命全都在增长,只是增长幅度或增长速度存在一定差异,排列顺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㊂男性60岁预期寿命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河南,十年间增加了2.18年,相对增长了12.6%,从2010年的全国第28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24位;男性60岁预期寿命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排在第二位的是山西,增加了2.03年,相对增长了11.5%,从2010年的第26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19位㊂此外,增长幅度和增长率均比较高的还有广西(从第16位提升到第6位)㊁湖北(从第23位提升到第18位)和江西(从第24位提升到第21位)㊂增幅最小的是青海,十年只增长了0.12年;湖南㊁重庆㊁新疆㊁吉林和浙江增长幅度都不到1年㊂60岁女性预期寿命增长幅度最大的仍是河南,增加了2.30年,但增长速度最快的则是山西,增长了11.1%㊂除此之外,天津㊁河北㊁内蒙古㊁辽宁㊁吉林㊁山东㊁湖北和陕西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2年㊂女性增幅最低的是青海和西藏,分别只增长了0.44年和0.47年,新疆只增长了0.90年,其他省份的增长都超过了1年㊂表2㊀按性别和年代划分的各省份老年预期寿命整体状况年参数男性女性2010202020102020均值18.5519.9021.5523.29标准差 1.09 1.07 1.22 1.42中位数18.4319.8421.5423.44最小值16.4817.5019.4820.15最大值21.0422.5924.1826.02全距4.565.094.705.87从整体上看,可以反映出以下六个规律:①发达地区老年预期寿命往往比较高,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预期寿命比较低,这跟0岁预期寿命的趋势是一致的㊂②女性比男性老年人预期寿命高,且二者的差异在继续加大(见表2)㊂③西部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体上看不仅老年预期寿命较低,而且其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都相对较慢㊂④经济较发达地区或老年预期寿命相对较高地区预期寿命的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相对来说并不是㊃8㊃。

预期寿命测算方案

预期寿命测算方案

预期寿命测算方案引言预期寿命是指一个个体、系统或产品的预计寿命,它是衡量其使用寿命或功能期限的指标。

预期寿命测算方案是为了评估个体、系统或产品的预期寿命而制定的一套方法和步骤。

在现代生活中,预期寿命测算方案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常用的预期寿命测算方案,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评估个体、系统或产品的预期寿命。

通过合理的寿命测算方案,可以更好地制定出使用计划、维护策略和更换计划,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

测算方法预期寿命的测算通常基于统计数据和理论模型,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1.数据采集:收集相关的数据,例如设备的运行时间、故障次数、维修记录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日志、记录表、传感器等方式获取。

2.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统计分析: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关键指标,如平均寿命、故障率、维修间隔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设备的健康状况和使用寿命。

4.寿命模型拟合: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寿命模型进行拟合。

常用的寿命模型有指数分布、Weibull分布等。

拟合的目标是找到最佳的模型参数,以描述寿命分布的特征。

5.预测计算:根据寿命模型,对未来的寿命进行预测计算。

可以基于当前状态和使用情况,估计个体、系统或产品将来的寿命。

这有助于制定维护计划、更换计划和预算规划等。

注意事项在进行预期寿命测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数据质量:保证采集到的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避免错误数据对结果的影响。

2.样本量:样本量足够大时,才能获得可靠的统计结果。

增加样本量可以提高测算的准确性。

3.模型选择:选择合适的寿命模型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模型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能需要使用非传统的寿命模型。

4.假设条件:预期寿命测算常常依赖于一些假设条件,如独立故障、恒定故障率等。

在测算过程中,需要明确假设条件,并检验其是否满足。

健康生命年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健康生命年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健康生命年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健康生命年(Health-adjusted life years,简称HALYs)是一种常用的衡量健康程度的指标。

它综合考虑了人们的寿命长度和生命质量,是评估不同疾病对社会公共卫生的影响程度的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健康生命年的定义,计算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场景。

一、健康生命年的定义健康生命年是一种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常用的指标,它是将寿命和质量进行合并考虑,对某一群体或者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衡量指标。

它用年为单位表示,意味着一年的人均生命长度和其健康状态都被纳入了计算的范畴。

二、健康生命年的计算方法健康生命年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生命年方法(Years of Life Lost,简称YLLs),主要用于衡量某种致命疾病对死亡率的影响。

另一种方法是调整的生命年方法(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简称DALYs),主要用于衡量某种疾病对生命品质的影响。

DALYs对生命长度和生命质量进行了加权求和,以反映不同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大小。

DALYs的公式为:DALYs = YLLs + YLDs其中:YLLs = (L – a) x NYLDs = I x DW x N其中:L表示失去的生命年龄,a表示死亡者实际年龄,N表示死亡人口的数量,I表示某种特定疾病的患者数量,DW表示残疾权重,代表着某种疾病对健康的影响程度,通常为0到1之间的数值。

三、健康生命年的研究进展随着计算方法的完善,健康生命年已成为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中常用的评价指标。

透过对DALYs计算方法的较深入理解和分析,目前已出现了多种新型评测指标。

例如:Gross national happiness-Adjusted Life Years (GHALYs)、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和well-being-adjusted life years (WELLs)等。

期望寿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期望寿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期望寿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一、期望寿命的概念及相关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又称平均预期寿命,或预期寿命。

X岁时平均预期寿命表示X岁尚存者预期平均尚能存活的年数。

刚满X岁者的平均预期寿命受X岁以后各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影响。

出生时的期望寿命简称平均寿命,它是各年龄死亡率的综合,综合反映了居民的健康状况,是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但是,它只综合了有关死亡的信息,未包含疾病和伤残的情况,更未反映疾病伤残结果的严重性。

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因此各地区平均期望寿命可以直接比较。

对一个地区人口学特征、期望寿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为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卫生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而另一个概念“健康期望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ALE),它是指人们能维持良好日常生活活动(ADL)功能的年限,健康期望寿命与普通的期望寿命的差别是:普通的期望寿命是以死亡为终点,而健康期望寿命以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为终点,它不仅能客观反映人群生存质量,亦有助于卫生政策与卫生规划的制定。

因此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健康期望寿命”来反映居民健康综合情况。

二、期望寿命的计算我区期望寿命是由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 2005计算而来,原理是编制我区居民简略寿命表。

寿命表又称为生命表(life table)是根据特定人群的年龄组死亡率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表。

寿命表有两种主要形式,队列寿命表和现时寿命表。

应用较广的是现时寿命表。

它反映一定时期某地区实际人口的死亡经历.是从一个断面来看当年一定时间段内人口的死亡和生存经历,它完全取决于制表这一年的人口年龄别死亡率。

现时寿命表计算所得的预期寿命是假定一批婴儿在其一生中都遵从当年资料所呈现的年龄别死亡率而死亡、生存的平均预期寿命,即该预期寿命是该人群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实际存活年龄。

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城乡演变

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城乡演变

2023年第5期(总第260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ECONOMICS No.5,2023(Tot.No.260)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城乡演变:2010 2020年李㊀强1,郭雯羽2(1.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200241)摘㊀要:中国老年人的余寿在过去几十年持续增长,但是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动模式尚未达成共识,也缺乏全景式的描绘㊂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自评健康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衡量健康状况,应用Sullivan 法计算健康预期寿命,深入考察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时空演变模式㊂结果表明,2010 2020年,我国老年人的余寿㊁健康预期寿命及其占余寿比重整体呈增长态势,以病残压缩模式为主导㊂健康水平和变动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老年人的余寿和健康预期寿命高于镇老年人,镇老年人高于农村老年人㊂城市和镇低龄老年人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上升,遵循病残压缩模式,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基本稳定,遵循动态平衡模式;城市高龄老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化则转化为病残扩张㊂农村老年人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寿命占余寿比重均上升,遵循病残压缩模式㊂在城市和镇,死亡率下降是老年人自评健康预期寿命上升的主导原因,但是在农村,健康率上升是主要原因㊂不论城乡,死亡率下降是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上升的主要原因㊂健康预期寿命的城乡差异可能是由于死亡选择性,也可能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㊁医疗进步㊁健康战略和政策措施的城乡差异所致㊂关键词:健康预期寿命;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病残压缩;病残扩张;动态平衡;老年人中图分类号:C913.6㊀文献标识码:A ㊀文章编号:1000-4149(2023)05-0021-20DOI :10.3969/j.issn.1000-4149.2023.00.039收稿日期:2022-11-14;修订日期:2023-03-11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演变特征㊁模式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21YJA840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健康中国战略下我国居民健康预期寿命的测量与变动趋势研究(21&ZD18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关键问题研究 (22JJD840001)㊂作者简介:李强,法学(人口学)博士,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教授;郭雯羽,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㊂㊀㊀一㊁引言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由于食物短缺㊁疾病和自然灾害等的威胁,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㊃12㊃㊀‘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5期预期寿命长期保持在35岁左右[1]㊂直到19世纪中叶,人类预期寿命才步入持续增长的轨道㊂在1840 2000年间,人类最高预期寿命①从45岁增长到85岁,平均每10年增加2.5岁[2]㊂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20年[3]㊂受新冠病毒的侵扰,人类预期寿命的增长势头改变,2020和2021年世界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下降0.8岁和1岁,但是新冠疫情并没有造成中国预期寿命下降,2020年和2021年均增加了0.1岁[4]㊂健康长寿是千百年来人们追寻的梦想,随着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长寿的梦想逐渐实现,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活得长是否也活得健康㊂许多研究显示,长寿不等同于健康的改善,很多国家在寿命延长的同时经历了群体健康状况的恶化[5]㊂因此,衡量生命长度的预期寿命可能不足以反映健康状况㊂桑德斯(Sanders)提出综合了死亡和健康的信息的健康预期寿命来衡量健康[6]㊂健康预期寿命指处于健康状态的预期寿命,能说明预期寿命增长是否伴随着患病率的下降和身体心理功能的改善[7-8]㊂健康预期寿命逐渐取代预期寿命被广泛应用于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以及预测医疗保健的未来需求㊂到目前为止,关于健康状况的变化存在三种理论假说:① 病残扩张假说 ㊂格鲁恩伯格(Gruenberg)认为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有些疾病的死亡率,但是不能治愈这些疾病,提高了患病群体的存活率,因此患病期与生活不能自理期会随预期寿命的延长更快速地扩张[9]㊂② 病残压缩假说 指出病残期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而压缩[10]㊂弗莱斯(Fries)的病残压缩假说基于两个前提:一是寿命长度是固定的;二是如果人们改善生活方式,戒烟㊁改变饮食和体育锻炼的习惯㊁合理饮酒,慢性病是可以推迟的㊂这样一个出生队列的人几乎都生存到他们的 自然 死亡时间,生存曲线矩形化㊂③ 动态平衡假说 指出预期寿命可以继续增加而没有任何明显的上限,并且由于发病率不变和寿命延长,患病率可能增加,但是大部分疾病的严重程度下降了,生活质量提高[11]㊂曼顿(Manton)强调寿命的长度不是固定的, 健康是没有疾病 和 健康是生活质量 之间有重要区别,有疾病的寿命会增加,有良好生活质量的寿命也会增加㊂三种假说都获得实证研究支持,没有达成共识,这可能是由于研究设计的差异,比如健康的测量差异,不同的国家㊁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数据类型等[5,12-20]㊂随着健康调查纵向追踪数据的不断涌现,许多研究开始考察人群长期的健康轨迹,进一步分析病残模式㊂马瑟斯(Mathers)等使用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数据研究发现,在预期寿命达到70岁之前,遵循病残扩张模式,在预期寿命上升到70岁之后,男性的病残模式趋于动态平衡,女性呈现病残压缩模式[21]㊂有学者发现日本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在1986 1995年间遵循病残压缩模式,1995年之后,日本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为76岁和83岁时,开始呈现病残扩张模式[22]㊂荷兰人口的带病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1993 2016年呈现波动态势[20]㊂克里明斯(Crimmins)等指出美国1998 2008年间的数据并不支持以往呈现的病残压缩模式,而是支持病残扩张模式[12]㊂这些新研究指向同一个结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的演变可能是在不同的病残模式间转换的㊂㊃22㊃①人类最高预期寿命(record life expectancy)代表了在当时的制度㊁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人类在存活寿命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㊂李㊀强,等: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城乡演变:2010 2020年我国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3]㊂但对健康预期寿命的演变模式也没有达成共识㊂有研究支持病残压缩假说[24-25],有研究支持病残扩张假说[26-27],这些研究多基于两个时点展开讨论,只能观测到一种变化,可能会掩盖健康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㊂随着我国长期纵向追踪数据的增多,有关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演变模式的研究也更为丰富㊂李强等发现1998 2013年上海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演变由压缩模式转变为扩张模式[7]㊂基于2002 2014年的长期追踪数据,宋靓珺等提出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由病残压缩模式转为动态平衡模式[28]㊂也有学者使用国家统计局1994㊁2004㊁2010与2015年的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发现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由扩张模式转为压缩模式[29]㊂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这些研究使用了不同的数据,关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年龄群体,健康的变动轨迹没有遵循固定模式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都指向相同的结论:老年人病残状况的变化模式可能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㊂原因可能是降低死亡率或改善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并非同时进行的,由此产生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的转变将以不同的速度随时间展开,人口处于死亡转变和病残转变的不同阶段㊂因此,在较长时间内,可能会观察到不同病残变化模式㊂不同国家相关措施的实施更是千差万别,国家差别叠加时间差异造成我们观测到不同的模式以及模式之间的转换㊂即使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背景,干预措施的实施时间㊁内容和方式也不同,这会导致死亡转变和病残转变的不同步,造成病残模式的多样化㊂张文娟和杜鹏指出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异类似于死亡率变化的区域模式,即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从中国东部向西部递减㊂我国东部女性有更高的预期寿命,并且经历着病残压缩,而西部表现为老年男性人口较低的预期寿命和病残扩张[30]㊂其潜在机制可能是,当死亡率下降而不是健康改善在主导健康预期寿命的进程时,预期寿命的提高可能伴随着病残扩张㊂当病残改善主导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化进程时,预期寿命的提高伴随着病残压缩或者动态平衡㊂不同地区人口可能处于病残转变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㊂中国现代化进程已历经由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变[31],城乡差异甚至比区域差异更明显㊂受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影响,城乡二分范式下城市和乡村是对立竞争的,城市偏向忽视农村发展,在经济水平㊁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城乡差距[32-34]㊂我国城乡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也具有不同特征[35-36]㊂郭未等发现城镇老年人口的余寿和自理预期寿命均高于农村老年人,余寿与自理预期寿命的城乡差异随年龄增长而缩小,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的城乡差异随年龄而扩大[36]㊂目前我国大部分健康预期寿命的研究基于调查数据,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代表性差和规模小可能会降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㊂以往有研究使用了国家层面的数据,但是最新数据为2015年㊂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下简称 七普 ),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 六普 )数据,考察2010 2020年间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的演变,特别关注城乡差异,考察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演变的全貌,进而理解其影响机制㊂㊃32㊃㊀‘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5期二、数据与研究方法1.数据和测量老年人的死亡率和健康数据来自2010年 六普 数据和2020年的 七普 数据㊂普查长表通过 你的健康状况是 这一个问题收集健康数据,答案选项为 健康 ㊁ 基本健康 ㊁ 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 和 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 ㊂合并前两个答案为 自评健康 ,计算自评健康率㊂合并前三个答案为 生活能自理 ,计算生活自理率㊂基于此,分别计算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㊂根据研究目的将选项合并为自评健康或生活自理是普查健康数据的常用方式[37]㊂ 六普 数据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填报了身体健康状况信息的样本规模超1765万, 七普 超2552万,样本规模远超其他老龄调查,具有更好的代表性㊂2.研究方法(1)使用威尔莫斯(Wilmoth)等的二维死亡率模型[38]修正2010年和2020年死亡率数据,并估算生命表㊂考察健康预期寿命的演变趋势,其实是考察死亡率和健康率的相对变动,因此死亡率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㊂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开始,人口学界一直在估计死亡数据的漏报率和实际死亡水平[39-43]㊂主要使用了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㊁1982联合国发展中国家模型生命表和布拉斯(Brass-logit)方法等经典估计方法[44-46],以及穆雷(Murray)改进布拉斯的方法[47]和威尔莫斯二维死亡率模型等新型模型生命表法[38]㊂相比较而言,新型模型生命表法的估计更加准确,威尔莫斯二维死亡率模型能够用于中国人口死亡率的间接估计,反映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特点,基于中国经验系数能得到非常好的拟合效果[43]㊂本研究使用威尔莫斯的二维死亡率模型来修正2010年和2020年死亡率数据㊂威尔莫斯等基于人类死亡数据库(HMD)提供的高质量数据(719张生命表),考察了1840年以来人类年龄别死亡率的相关性后发现,0 4岁死亡概率(对数值)与其他年龄组死亡率(对数值)之间均有着显著的相关,且呈二次项关系㊂由此,他们提出了二维死亡率模型:log(m x)=a x+b x h+c x h2+v x k㊀㊀其中,m x为年龄区间x的死亡率,x=0,1 4,5 9, ,105 109,110+,h为0 4岁死亡概率的对数,即log(5q0),a x为截距项,b x㊁c x㊁v x为对应的各变量的参数㊂模型中的变量k用来反映死亡率模式中成年人死亡率的作用㊂为了提高准确性,本研究使用较为稳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5q0和15 59岁的成人死亡概率45q15作为输入参数来估算完整的年龄别死亡率以及整套的生命表㊂(2)使用沙利文(Sullivan)法[48]估算健康预期寿命㊂生命表中的存活人年数与健康率的比例相乘,得出处于健康状态的存活人年数,然后计算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㊂Sullivan法计算简单,对数据要求少,且消除了年龄结构的影响,可以用于不同人口之间或同一人口不同时期的健康预期寿命的比较㊂Sullivan法的应用广泛,计算方法在很多文献中有呈现[27],本文不再赘述㊂㊃42㊃李㊀强,等: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城乡演变:2010 2020年(3)使用反事实分析法评估死亡率和健康率对健康预期寿命演变的贡献率㊂以老年人2010年的自评健康率㊁生活自理率分别代替2020年生命表中的自评健康率和生活自理率,估算假定的2020年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并与真实的健康预期寿命比较,以此估算死亡率和健康率的变化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变化的影响㊂㊀㊀三、研究发现1.修正前后死亡率的比较基于威尔莫斯等的二维死亡率模型[38]对死亡数据进行修正,再估算预期寿命会更加精确㊂但该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作为输入参数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和15 59岁的成人死亡概率本身存在漏报,二维死亡率模型无法判断漏报并对之进行修正[43]㊂由于卫生治理和健康策略的协同演进,中国预期寿命超前于经济水平发展[49]㊂因此仅仅基于经济发展水平校正的儿童死亡率和成年死亡率可能低估中国真实的预期寿命㊂本研究参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婴幼儿死亡率的经验关系,也同时考虑卫生部门和财政部等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如100%住院分娩等项目,综合评估婴幼儿死亡概率和成年死亡概率㊂修正结果显示,婴儿死亡概率被低估了大约35%,成年死亡概率高估和低估均存在,老年死亡概率普遍被低估㊂总体来看,修正前的死亡率被低估,预期寿命被高估㊂由于本研究也同时考虑卫生治理和健康策略的协同作用,所以估计的预期寿命高于国家统计局㊁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以及国内相关学者的测算㊂修正后的死亡率普遍高于修正前(见图1)㊂在老年组中,存在普遍的死亡率漏报,年龄越大,漏报率越高㊂2010年95岁组老年人的死亡漏报最严重,2020年95岁组和百岁老人组的死亡漏报均很高,尤其是百岁老人组原始的死亡率数据过低,修正后的死亡率超过原始数据的1.5倍㊂2010年城市老年人余寿调整量大于镇和农村,调整前60 99岁的城市老年人余寿被高估,95岁组被严重高估㊂2020年农村的老年人余寿调整量整体大于城市和镇,原始数据主要是高估了农村男性老年人和90岁以上女性老年人的余寿,95岁组和百岁老人组余寿被高估的问题在城市㊁镇㊁乡村均较为普遍,而60 79岁城市和镇的女性老年人的余寿略被低估㊂2.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年龄趋势和性别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余寿下降,自评健康预期寿命㊁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余寿比重也呈下降趋势,健康状况逐步恶化(见表1)㊂60 64岁组老年人的余寿和健康预期寿命与乔晓春等学者[37,50-51]的研究结果接近,说明本研究的结果可信㊂2010 2020年60 64岁组老年人的余寿中约80%的时间在自评健康的状态下度过,80 84岁组的高龄老人的余寿中约60%的时间在自评健康的状态下度过,百岁组老人的该比重降低到50%以下㊂低龄老人的余寿中超过95%的时间处于可自理的状态,高龄老人不到90%,但百岁组男性该比重不足80%,百岁组女性不足70%,超高龄老人的失能问题较为严重㊂老年人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低于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如2010年60 64岁组男性自评健康预期寿命是15.83岁,占余寿比重为82.22%,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为18.61岁,占余寿的96.67%,2020年两者分别为18.21岁㊁85.25%和20.72岁㊁97.04%㊂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对㊃52㊃㊀‘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5期图1㊀2010年 六普 和2020年 七普 死亡率修正前后的比较自身健康的评价标准高于对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价: 六普 和 七普 数据显示,有大约5%的60 64岁组老人自评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㊂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及其占余寿的比重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速度也快于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余寿的比重㊂㊃62㊃李㊀强,等: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城乡演变:2010 2020年表1㊀2010—2020年我国老年人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变化趋势年龄(岁)性别LE(岁)HLE(岁)HLE/LE(%)DFLE(岁)DFLE/LE(%) 20102020Δ20102020Δ20102020Δ20102020Δ20102020Δ60男19.2521.362.1115.8318.212.3882.2285.253.0318.6120.722.1196.6797.040.37女22.8825.83 2.9517.6421.04 3.4077.1181.46 4.3521.7824.71 2.9395.2095.670.47 65男15.5117.371.8612.1514.352.2078.3682.634.2714.8716.741.8895.8596.420.57女18.6721.43 2.7613.6116.79 3.1972.8878.37 5.4817.5720.32 2.7594.1094.810.71 70男12.1513.711.568.9410.861.9273.6179.235.6211.5013.091.5994.6695.530.86女14.7217.20 2.4810.0012.81 2.8167.9374.44 6.5113.6316.10 2.4892.5693.60 1.03 75男9.2410.501.26 6.347.891.5568.6275.146.528.599.891.3093.0194.23 1.22女11.1613.28 2.12 6.999.28 2.2962.6669.857.1910.0812.20 2.1190.3791.83 1.47 80男 6.817.750.94 4.26 5.431.1762.5770.117.54 6.167.150.9990.4692.26 1.80女8.119.76 1.65 4.57 6.29 1.7156.3964.388.007.068.70 1.6587.0389.14 2.11 85男 4.89 5.540.65 2.80 3.590.7857.3464.697.35 4.26 4.950.6987.0489.31 2.27女 5.72 6.88 1.16 2.92 4.03 1.1151.0958.557.46 4.71 5.87 1.1582.4185.20 2.79 90男 3.48 3.880.40 1.81 2.260.4551.9158.266.34 2.85 3.290.4481.9484.72 2.78女 3.98 4.710.73 1.81 2.450.6545.3752.12 6.75 3.02 3.740.7275.9279.54 3.62 95男 2.53 2.750.22 1.30 1.450.1551.4252.6 1.19 2.01 2.200.1979.3479.880.54女 2.78 3.190.41 1.19 1.500.3142.8246.9 4.08 1.98 2.340.3671.2773.39 2.13 100+男 1.91 2.020.110.910.990.0847.548.821.32 1.48 1.510.0377.7074.75-2.95女 2.02 2.230.200.850.940.0842.1942.17-0.02 1.39 1.500.1168.6467.17-1.47㊀㊀注:LE为余寿,HLE为自评健康预期寿命,HLE/LE为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DFLE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 DFLE/LE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㊂女性老年人的余寿均高于男性,低龄老年女性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高于男性,但是2010年男性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在95岁组超过女性,2020年在百岁组超过女性㊂男性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性,女性的带病带残存活期较长㊂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的性别差距保持在5%左右,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较小㊂但是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的性别差距随年龄增长而扩大,60 64岁组老年人该比重的性别差距小于2%,百岁时差距大于7%㊂女性有生存优势,但也面临健康劣势,呈现显著的健康性别悖论㊂3.城乡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演变和特征(1)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演变趋势㊂2010 2020年我国老年人的余寿㊁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均呈现增长态势(见表1)㊂60岁组男性的余寿从2010年的19.25岁增长到2020年的21.36岁,十年间增长了2.11岁,自评健康预期寿命㊁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分别从2010年的15.83岁㊁18.61岁到2020年的18.21岁㊁20.72岁,十年间分别增长2.38岁㊁2.11岁㊂60岁组女性余寿从2010年的22.88岁增长到2020年的25.83岁,十年间增长2.95岁,自评健康预期寿命㊁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分别从2010年的17.64岁㊁21.78岁增长为2020年的21.04岁㊁24.71岁,十年间分别增长3.4岁㊁2.93岁㊂总体来看,自评健康预期寿命的增长速度快于余寿,遵循病残压缩模式,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增长速度相较于余寿保持同步或略快于后者,遵循动态平衡模式或略有压缩㊂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十年间呈增长趋势㊂60岁组男性老年人该比重从2010年的82.22%上升为2020年的85.25%,上升了3.03%,女性由77.11%上升为81.46%,上升了㊃72㊃㊀‘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5期4.35%㊂80岁组男性的该比重从2010年的62.57%上升为2020年的70.11%,上升了7.54%,女性由56.39%上升为64.38%,上升了8%㊂80岁组高龄老人病残压缩的程度甚至高于低龄老人㊂2010 2020年健康的改善既可能体现时间效应,也可能反映队列效应㊂2020年80岁组的高龄老人,2010年是70岁组,新队列有较好的健康状况㊂本研究再次验证了相同年龄下较晚出生队列老人的余寿和健康预期寿命长于较早出生队列[52-53]㊂十年间相关的医学健康技术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政策的改善均可能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状况㊂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十年间也略有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小于自评健康预期寿命,这可能是由于2010年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占余寿的比重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比如,60岁组男性该比重为96.67%㊂进一步的大幅增长需要医疗技术水平的突破性提高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长足改善㊂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的改善幅度在增长,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90 94岁组㊂百岁老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呈现不同的模式㊂男性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上升1.32%,略有改善,百岁女性的基本保持稳定,下降0.02%㊂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百岁男性该比重下降2.95%,百岁女性下降1.47%,遵循病残扩张模式㊂这可能由于百岁老人的规模较小,数据结果不稳定,也可能由于死亡率的下降,2010 2020年更多90岁组老年人带病带残存活到百岁及以上㊂(2)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演变的城乡差异㊂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及其变动呈现明显的城乡差异(见图2㊁图3)①㊂2010 2020年,60岁城市男性老年人的余寿㊁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均高于镇老年人,镇老年人均高于农村老年人㊂余寿㊁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城乡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到百岁基本持平㊂城市男性老年人的健康优势可能源自城市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和照护服务㊂但是在超高龄阶段,城市男性健康优势逐渐消失㊂这可能是由于死亡选择性的影响,能够存活到超高龄的镇和农村男性一般具有较好的健康水平,因此有较低的死亡率和失能率[28]㊂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在城市㊁镇和乡村是依次递减的㊂2010和2020年两个时间点城市男性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优于镇,镇优于农村㊂但是,十年间的自评健康状况的改善则相反,在城市㊁镇和乡村呈递增趋势㊂农村男性老年人病残压缩的速度远快于镇,镇快于城市,农村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的增量大约是城市的2倍㊂2010 2020年95岁以上城市男性老年人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出现下降,支持病残扩张假说,但是农村男性老人依然呈现改善的态势,支持病残压缩假说㊂2010年男性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在城市㊁镇和乡村是依次递减的,但是2020年则是依次递增的㊂十年间,城市㊁镇低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基本遵循动态平衡模式,高龄老人出现病残扩张㊂而农村老人该比重的提升速度较城镇快,整体呈现病残压缩态势㊂随着年龄的增长,2010 2020年60 94岁男性老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的增幅是上升的㊂这可能是由于低龄老人的该比重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存在天花板效应,进将乡㊁镇和城市的数据拼接起来,更直观显示城乡的差异㊂㊃82㊃①。

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

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

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内容摘要】本文应用2004 年和1994 年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有关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数据,采用Sullivan法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进行了分析,并且比较了1994 年到2004 年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变化。

研究发现,2004 年中国男性老年人平均有1.5年生活不能自理,女性老年人平均为2.5 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也在逐渐下降。

女性老年人的预期寿命比男性高,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60〜80 岁也高于男性,但是85岁及以上女性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低于男性,而且女性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在整个老年阶段均低于男性老年人。

从10 年间的变化看,中国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都有所增长,但是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余寿中的比重反而下降了,而且随年龄的增长,下降得也越来越快,男性和女性均呈现同样的态势。

就平均水平而言,健康状况改善的程度低于寿命的延长,高龄女性老年人在这个方面尤其处于劣势。

关键词:生活自理预期寿命;Sullivan 法,老年人【作者简介】杜鹏,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强,德国马普人口研究所博士后。

1 引言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高龄化。

根据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5 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亿人,达到10055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7%;60 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22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03%,老龄化社会的特征更为明显(徐刚,2006)。

预计老年人口总数将进一步快速增长,到2014 年将突破2 亿人,2026年超过3 亿人,2041年将达到4 亿人(杜鹏等,2005)。

在老年人口迅速增多,老年人余寿越来越长的形势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仅是反映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指标,也是反映中国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预测国家和家庭在养老和医疗方面支出的重要指标。

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

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

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内容摘要】本文应用2004年和1994年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有关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数据,采用Sullivan法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进行了分析,并且比较了1994年到2004年生活自理预期寿命的变化。

研究发现,2004年中国男性老年人平均有1.5年生活不能自理,女性老年人平均为2.5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也在逐渐下降。

女性老年人的预期寿命比男性高,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60~80岁也高于男性,但是85岁及以上女性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低于男性,而且女性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在整个老年阶段均低于男性老年人。

从10年间的变化看,中国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都有所增长,但是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余寿中的比重反而下降了,而且随年龄的增长,下降得也越来越快,男性和女性均呈现同样的态势。

就平均水平而言,健康状况改善的程度低于寿命的延长,高龄女性老年人在这个方面尤其处于劣势。

关键词:生活自理预期寿命;Sullivan法,老年人【作者简介】杜鹏,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强,德国马普人口研究所博士后。

1 引言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高龄化。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5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亿人,达到100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2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03%,老龄化社会的特征更为明显(徐刚,2006)。

预计老年人口总数将进一步快速增长,到2014年将突破2亿人,2026年超过3亿人,2041年将达到4亿人(杜鹏等,2005)。

在老年人口迅速增多,老年人余寿越来越长的形势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仅是反映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指标,也是反映中国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预测国家和家庭在养老和医疗方面支出的重要指标。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
病人有自主参与治疗决定的权利。(卫生服务提供者应该在治疗前竟可能提供几个可供选 择的方案,同时告知利弊,以便病人选择;病人也有权拒绝他认为不合适的方案)
保密性
病人信息有获得保密的权利。(医生必须绝对保守病人的隐私;当病人与医务人员进行交 谈时,其交谈也应受到保护,不应让他人知道)
以病人为中心(四个方面)
二、卫生系统反应性
1.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概念
卫生系统反应性是卫生系统产出之一,它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对个 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主要是对公众普遍合理期 望的反应。
从概念上讲,反应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病人的基本人权 (对人的尊重、治疗时的自主性和保密性) 病人的满意度 (治疗的及时关注、社会支持网络、医疗卫生机构
它对死者的年龄给予相应的权重,做出定量计算,死亡时间越早, PYLL值就越大,突出了过早死亡的危害。
2. 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
定义:期望寿命是以死亡作为观察终点,二无残疾期望寿命则是 以残疾作为观察终点,代替普通寿命表中的死亡。它运用现实寿 命表的计算原理,通过扣除残疾状态下所消耗的平均寿命,从而 得到无残疾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WHO在评价卫生系统绩效时,将DALE选定为最合适的居民健康 总体衡量指标:
(1).可以进行不同人群健康状况的比较,评价不同国家卫生系 统的绩效;
(2).可以确定重点人群和重点防治疾病,为卫生决策提供政策 性支持;
(3).能够衡量人群健康水平的公平性;
( 4 ).提供测量非死亡性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引起人们对非死亡 性健康状况的关注。
异。
四、卫生服务可及性、质量和效率
1.可及性: 物理可及性 (测量卫生服务可利用或可获得的程度) 经济可及性(测量居民能够支付卫生服务的程度) 服务可及性(测量居民得到特定卫生服务覆盖的状况) 2.质量: 病人安全、适宜性、连续性、有效性、可接受性

卫生统计学第八版李晓松第十七章寿命表

卫生统计学第八版李晓松第十七章寿命表

第十七章寿命表目录第一节:寿命表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第二节:简略现时寿命表第三节:去死因寿命表第四节:健康期望寿命表第五节:寿命表相关指标的分析与应用0102030405第六节:伤残调整寿命年及模型寿命表 06重点难点※现时寿命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简略现时寿命表的编制方法※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方法※健康期望寿命表的编制方法※伤残调整寿命年及模型寿命表的概念第一节寿命表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寿命表的概念寿命表(life table)也称为死亡率表或保险计算表,在人口学、流行病学、保险精算学等领域广泛应用,是一种呈现不同年龄组死亡概率、期望寿命及相关指标的表格。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某群体的生命全过程,反映该人群健康水平及死亡状况。

编制原理期望寿命本质上就是令假想的人口数根据当地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率来死亡时,同年龄人的平均余寿。

因此,现时寿命表相当于进行标准化,有关的计算与标准化法类似。

只要知道各年龄组的平均人口数和死亡数即可编制寿命表。

期望寿命既可综合反映各年龄组的死亡水平,又能以期望寿命的长短表明人群的健康水平,它是社会、经济、文化和卫生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通过期望寿命的比较,可以衡量不同地区或国家人群的健康水平,这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健康水平进行比较的最常用指标。

据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报告,我国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期望寿命分别为68.6岁、71.4岁、73.0岁和74.8岁,反映了我国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第二节简略寿命表的编制第二节简略寿命表的编制第三节去死因寿命表第三节去死因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cause eliminated life table)。

研究某种死因对居民死亡的影响,可编制去死因寿命表基本思想是:假使消除了某种死因,则原死于该死因的人不死于该死因,寿命就会有所延长。

显然,如果消除了对生命威胁大的死因,寿命就会延长更多。

优点:①以某死因耗损的期望寿命和尚存人数合理地说明了该死因对群体生命的影响程度;②去死因寿命表的指标既能综合说明某死因对全人口的作用,又能分别说明某死因对各年龄组人口的作用;③去死因寿命表的指标同样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便于相互比较。

健康期望寿命的Sullivan方法和增减寿命表方法的评价

健康期望寿命的Sullivan方法和增减寿命表方法的评价

健康期望寿命的Sullivan方法和增减寿命表方法的评价王梅华;柳青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统计》
【年(卷),期】2002(019)001
【摘要】目的比较健康期望寿命的Sullivan方法和增减寿命表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考核Sullivan方法的有效性.方法构造不同的方案来变化发病率、死亡率和恢复率,根据模拟人群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当各种率以一定的速度持续递减时,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当各种率突然较大幅度变化时,Sullivan方法的估计值与增减寿命表方法的真值偏差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两者的差值逐渐减少,并最终达到两者相同.结论 Sullivan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上可以反映实际的健康状况,可以用Sullivan方法来监测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王梅华;柳青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肿瘤中心,510060;中山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
【相关文献】
1.老年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方法 [J], 姜晶梅
2.寿命表方法在慢性病疗效评价上的应用 [J], 施济民;姜明
3.Elandt-Johnson模型推算完全寿命表方法学原理及其在中国人群寿命表中的应
用 [J], 安澜; 郑荣寿; 张思维; 杨谨成; 孙可欣; 曾红梅
4.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增减挂钩耕地指标检查与评价方法 [J], 李运健; 陈玉鑫; 初爱萍
5.老年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方法 [J], 姜晶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口寿命指数的模型的分析和构建

人口寿命指数的模型的分析和构建

人口寿命指数的模型的分析和构建:一、引言人口寿命越来越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

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平均人口寿命大约为18岁,唐朝时期为27岁,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平均人口寿命仅仅为35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2月11日第三版),经过漫长五千年的变化,人口寿命才终于翻了一番。

但是在200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达到71.8岁,仅仅用了短短五十年的时间,人口寿命就翻了一番。

总体来看,目前世界各国都有这种现象:老年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活得越来越老,但储蓄太少、退休太早、花钱太快。

人们已经意识到,尽管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是越来越长的寿命不论是在国家整体还是在家庭个体层次上都是一种巨大的潜在风险。

经济学家蔡�P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会上强调“未富先老”将成为我国“十二五”重要挑战,安联集团管理委员会的杰伊·拉尔夫认为“在退休规划中,长寿是最被低估的风险因素之一。

事实上,长寿风险比通胀风险还要大”(《国际金融报》,2010年10月22日第06版)。

目前,中国处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长寿化加速阶段,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存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短缺、企业年金发展不成熟和个人面临退休收入不足的问题,长寿风险以及人口老龄化风险将成为未来我国主要的社会风险。

简历大全 /html/jianli/微观层面上,在养老基金进行养老费用的缴纳和保险公司进行保险合同设计时,养老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必须面对人口数量上的和人口质量上的两种风险。

人口数量上的风险是指由于死亡率突然上升同时人口数量突然向下偏离预期值带来的风险即,即死亡风险,此时保险公司需要支付大量的保费。

人口质量上的风险是由于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的持久性下降导致人口寿命的提高。

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养老基金公司实行现收现付型养老金制度和固定收益养老计划,老年人口寿命向上偏离预期值使得以前缴纳的保费和养老费用太低,养老金计划成本增加和账户出现巨大亏空会给养老基金公司带来巨大的支付压力,这就是长寿风险,即人口寿命超过预期值的风险。

运用健康期望寿命评价健康水平体现的健康观念

运用健康期望寿命评价健康水平体现的健康观念

运用健康期望寿命评价健康水平体现的健康观念什么是健康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是指人们能维持良好日常生活功能的年限,其与普通期望寿命的最大不同在于:普通期望寿命是以死亡为终点,而健康期望寿命是以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为终点。

健康期望寿命的提出与发展1964年,Sanders首先将伤残的概念引入期望寿命,提出了有效生命年,用生产能力评价健康并比较了不同社区的健康水平。

1971年,Sullivan首次在报告中使用了无残疾期望寿命(DFLE),其运用寿命表原理,扣除残疾状态下的生存时间,从而得到无残疾状态下的期望寿命。

1983年,Katz率先提出活动期望寿命(ALE)的概念,指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保持良好状态所能维持的预期年限,是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同年,Wilkins和Adams 指出DFLE的缺陷在于采用二分法权重评分,即无论处于何种状态,只要有残疾,就被赋予零分(相当于死亡),造成在区分人群伤残程度时很不敏感。

所以,他们提出对各种伤残水平给以相应权重,确定了某一失能状态的持续时间,将各种状态下的生存年数转化成相当于完全健康状态下的生存年数,最后累加形成了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ALE)。

DALE综合考虑了伤残和死亡对健康的影响,能更加准确地衡量人群健康水平。

WHO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DALE作为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之一;2001年又改进了DALE的计算方法,应用更细的权重分类,并将其更名为HALE,即健康期望寿命。

至此,扩大了期望寿命的概念,在关注生命数量的同时,更加关注生命质量。

健康期望寿命的应用2001年,Doblhammer和Kytir利用四次0.9%人口抽样调查中的死亡资料和自评健康结果,采用Sullivan法计算了1978—1998年澳大利亚6O~89岁老年人的HALE变化趋势。

2002年,Groenewegen比较了荷兰人群出生时和65岁时HALE的地区间差异,并找出影响因素。

中国学者利用HALE进行人口健康研究始于1996年,钟军等首次利用居民死亡资料和199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病残信息,使用Sullivan法计算了部分城市居民的HALE。

人类寿命五种计算方法十大指标看你能否长寿

人类寿命五种计算方法十大指标看你能否长寿

人类寿命五种计算方法十大指标看你能否长寿目前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推断寿命极限的方法有五种:一、按生长期推算寿命。

法国生物学家巴丰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这就是通称的巴丰寿命系数。

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预计寿命可达100~175年。

二、生命周期算法。

俄罗斯莫斯科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穆尔斯基和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教授库兹明指出,人的生命周期时间是15.15的倍数,例如人的第一个生命周期是诞生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正常妊娠天数266天的15.15倍,即约11年统计数字表明,人在11岁时体质最弱;用11再乘以15.15,为167岁,他们认为这个就是人类的寿命极限。

三、按细胞在体外分裂次数推算。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遗传学研究中心的海弗利克博士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人体细胞进行实验,发现人体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分裂50次左右中止,“50次”被视为培养细胞的“传代次数”,也即“海弗利克限度”,细胞的每次分裂周期约为2.4年,因此人类寿命可能为120岁左右。

四、按成熟的时间推断。

一般哺乳动物的寿命是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类的性成熟期为14~15年,寿命因此可达110~150年。

五、按剩余寿命计算。

这是一种较新的衡量方法,是将某一时期仍在生的人士的平均年龄与当时的平均寿命相比。

此外还有些推算方法,认为人类的寿命应该更长,可达200~300岁,而现在平均寿命大大低于此数是因为人经常受到各种“意外”的影响。

又如俄罗斯科学家的“800岁”之说,则是建立在通过抗氧化物控制自由基的活动,以达到长寿效果。

十大指标看你是否能长寿一项新研究发现:大约每一万人中,就会有一个人的身体衰老速度很慢,有望活到100岁。

美国MSN网站健康频道最新载文,不妨采用学者提供的研究结论来看看自己长寿的可能性有多大。

积极乐观斯坦福大学长寿研究中心的学者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对生活怀有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减轻所承受的压力强度,也就降低了压力激素分泌水平,有助于健康。

2015年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本市首发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2015年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本市首发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2015年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本市首发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时事政治:北京人的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发达国家水平,为81.35岁,但健健康康的状态比发达国家居民少10年左右。

本市6月16日首次发布户籍成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18岁组人群的健康期望寿命只有58年,这意味着户籍成人居民受到癌症、关节炎、失眠、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折磨的时间长达20余年。

女性期望寿命长但健康寿命短健康期望寿命是指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

市疾控中心于2012年开展成人自报健康调查,在四个城区和两个郊区县,共采集样本量6000余人,采用国际通用的沙利文(Sullivan)法,使用本市18岁及以上户籍居民的人群死亡信息和健康状态两方面的资料,测算出本市户籍成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根据测算结果,全市18岁组人群健康期望寿命为58年,其中男性为61年、女性为56年。

18岁组男性人均期望寿命80岁左右,其中健康期望寿命为61年。

这表明,测算时18岁的男性,在62年的剩余生命中,还有43年是完全健康的,另外19年将在疾病等状态中度过。

18岁组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84.5岁,高于同年龄组男性,但是健康期望寿命低于同龄男性,只有56年。

这表明,测算时18岁的女性,在剩余生命中,将有28年受到疾病等的折磨。

此次公布的健康期望寿命显示,本市成年女性虽然期望寿命长但健康寿命短,伤残对女性影响高于男性,女性更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据了解,今后本市将每三年调查测算一次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健康寿命比发达国家少10年由于期望寿命并没有考虑到疾病或疾病致残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单纯比较期望寿命不能反映出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

从2000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报告》中推荐将健康期望寿命作为评价人群健康的综合测量指标。

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与欧美发达国家居民的期望寿命相近,但健康期望寿命只有58年,不健康的状态长达20余年,而发达国家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与期望寿命之间的差距大约为10年,这意味着本市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比发达国家居民短10年左右。

我国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949··论著·我国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英玉波,佟岩,张鑫鑫,郑建中*【摘要】 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改善,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延长,然而寿命的延长并不意味着生命质量也得到提升。

健康期望寿命作为评估人群健康生存状况的指标,既考虑了生命的长度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质量,可以更好地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目的 探讨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3—4月,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4—2018年的随访数据,运用多状态生命表法计算≥70岁老年人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进而估算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70岁老年人5 261例,其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随年龄组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均以70~72岁年龄组最高,分别为17.85年和16.62年。

88~90岁年龄组之前的年龄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高于自评健康期望寿命,88~90岁年龄组及其之后年龄组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均稍低于自评健康期望寿命。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和焦虑情况是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低龄、已婚和不焦虑是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的保护因素,而男性和受教育年限低是自理健康期望寿命和自评健康期望寿命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刻不容缓,应该加强对高龄、独居、受教育年限较低的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视,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重视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提高高龄人群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健康期望寿命;自理健康期望寿命;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多状态生命表法;老年人;影响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 R 195.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86英玉波,佟岩,张鑫鑫,等. 我国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1):3949-3954.[]YING Y B,TONG Y,ZHANG X X,et al. Estimate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Chinese elderly people[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1,24(31):3949-3954.Estimate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Chinese Elderly People YING Yubo ,TONG Yan ,ZHANG Xinxin ,ZHENG Jianzho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ENG Jianzhong ,Professor ;E-mail :【Abstract 】 Background Owing to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dvances in healthcare services,the lifeexpectancy of the elderly has increased. But longer life expectancy does not mean higher quality of lif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is a healthy survival indicator that assesses both the length of life and quality of life,so it may be better for assessing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population.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of Chinese elderly people and associated factors,providing evidence for improving the health status of this population.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between March and April 2021. Participants were part of the surveyees of the CLHLS during 2014—2018. The multistate life table was used to calculat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and self-rate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Results A total of 5 261 subjects were included. Both th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and self-rate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showed a trend of decrease with age. The 70-72 age group had the longest averag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17.85 years) and average self-rate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16.62 years). The averag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was longer than the average self-rate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in those younger than 88 years old. The average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was slightly shorter than the average self-rate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in 88-and-over age groups. Gender,age,marital status,education level and anxiety were ma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y life expectancy(P<0.05). Younger age,being married and non-anxiety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longer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and self-rated health life expectancy,while being male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AC03504)030001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文数字出版日期:2021-09-23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培训视频·3950·E-mail:******************.cn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

平均预期寿命及常用的计算法

平均预期寿命及常用的计算法

平均预期寿命及常用的计算法人口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是指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它以当前分年龄死亡率为基础计算,但实际上,死亡率是持续变化的,所以,平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的指标。

这个指标与性别、年龄、种族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常常需要分别计算。

平均预期寿命是我们最常用的预期寿命指标,它表明了新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可存活的年数,是度量人口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寿命的长短受两方面的制约。

一方面,社会经济条件、卫生医疗水平限制着人们的寿命,所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寿命的长短有着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因为体质、遗传因素、生活条件等个人差异,也使每个人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

所以,虽然难以预测具体某个人的寿命有多长,但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并告知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生时平均可存活的年数。

这就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计算要用到一连串的数学公式。

如果用文字来描述,则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方法就是:对同时出生的一批人实行追踪调查,分别记下他们在各年龄段的死亡人数直至最后一个人的寿命结束,然后根据这个批人活到各种不同年龄的人数来计算人口的平均寿命。

用这批人的平均寿命来假设一代人的平均寿命即为平均预期寿命。

因为事实上要跟踪同时出生的一批人的整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有很大的困难,在实际计算时,往往能够利用同一年各年龄人口的死亡率水平,来代替同一代人在不同年龄的死亡率水平,然后计算出各年龄人口的平均生存人数,由此推算出这个年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所以,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与同时代的死亡率水平相关。

1、人口老龄化指标反证法:我们能够通过人口老龄化指标(65岁以上的人口在7%以上)反证法,来推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寿命。

设平均寿命为“L”,总人口为单位“1”,每一岁所占总人口比例为“x”, x=(1 / L)×100。

这样,我们每给定一个L的值,就可计算出一个对应的x值、60和65岁以上人群所占的比例(%)。

健康期望寿命估算方法的拓展及其在中国高龄老人研究中的应用

健康期望寿命估算方法的拓展及其在中国高龄老人研究中的应用

健康期望寿命估算方法的拓展及其在中国高龄老人研究中的应用*曾毅顾大男凯#兰德=摘要>文章运用一种新的估算方法估算了纠正偏差后的中国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完好和失能期望寿命(可称为健康与非健康期望寿命),首次对发展中国家高龄老人分年龄、性别与分生活自理能力的死亡率和健康的多状态转移概率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健康与非健康期望寿命和起点年龄的生活自理能力状态有很大关系。

将临终前生活自理能力和卧床不起天数数据相结合,文章还分析了高龄老人临终前痛苦程度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并根据中国高龄老人的研究结果讨论评估了在人口老化进程中,老年残障期大扩展、相对减缩与保持均衡的三种理论假说。

=关键词>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期望寿命多状态生命表=作者>曾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教授;顾大男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老龄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凯#兰德德国马普人口研究所,杰出研究学者。

一、引言人口学家通常基于沙利文方法和多状态生命表方法用功能完好或失能期望寿命来概括某个人口群体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

这些估计值对掌握老年人的功能状况和照料需求很有价值(Cr immins等,1996;Robine等,1933;Rogers等,1989)。

当缺乏各功能状态间转移信息的纵向数据时,基于横向数据的沙利文方法不失为一种有用方法(Laditka等,1998)。

但有纵向数据时,多状态生命表方法较沙利文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因为它考虑了各功能状态间的动态变化及处于不同状态人群的死亡风险差异。

现有的以状态为基准的多状态生命表方法在估算生活自理能力完好(或失能)期望寿命时,假定那些在年龄x至x+1岁(或x至x+n岁)间死亡的人在年龄x岁至死亡期间的功能状态不变。

这种不合理的假定主要因缺乏临终前老年人的功能状态数据。

这种假定导致在估算功能完好(或失能)期望寿命时产生内部偏差)))主要是对失能期望寿命的低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方法
为了比较不同条件下 !"##$%&’方法和增减寿命表 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构造了模拟模型,利用模拟的队
列人群计算各年份*岁组的健康期望寿命。模拟研究 时先作以下假定:每个年龄段依赖状态的死亡概率!? 是非依赖状态的死亡概率!) 的(倍(假定每个年龄段 的!? 均是!) 的(倍,只是为了计算方便,实际上,可 以取)!)*之间的任一数值);每个年龄段的状态别死 亡概率!)、!? 可以从每个队列的")(独立人数)、"?(依 赖人数),"(总人数)计算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5735?.365%0’536’236’03=@()1$%<’() -73365%0’53642.0 "#$$%&’(
83(/3683/23’636#//366%&3$;?%57/325’%(61338,3’/7;3’2573365%0’53642.0 9.570357.86’23&32;6%0%$’2;A73(57323’236#883(’(8$’2@3/7’(@36%( %(/%83(/36,0.25’$%5;2’536’(823/.&32;2’536,57323%66.038%44323(/393< 5?33(573365%0’53642.0"#$$%&’(0357.8’(8%5623’$&’$#36=B#55738%4432< 3(/3.45?.365%0’536@2’8#’$$;83/23’636?%575%03%(/23’6%(@’(84%(’$$;
当死 亡 率、恢 复 率 和 发 病 率 突 然 变 化 时,"#$$%&’( 方法的估计值与增减寿命表方法的真实值之间有一定 差距,所以 "#$$%&’(方法不能监测到人群健康状况的 突然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种率又重新进入 稳定状态,两种方法的差值逐渐减小,最终两种方法的 结果趋于一致。
作。目前,关于健康期望寿命的计算主要有 !"##$%&’ 方法和增减寿命表方法。大多数都采用 !"##$%&’ 方 法,但是因为它用观察到的患病率代替患病概率,而观
察到的患病率受到各年龄队列历史健康状况的影响,
因而它有一定的偏性,所以有些学者声称 !"##$%&’方 法产生一个有偏的不正确的健康期望寿命估计值,不 能用来 监 测 人 群 健 康 状 况 随 时 间 的 变 化 趋 势〔)〕。 增
!"#$%#&’()(*+%$$’"#) ,-&.(/#)/0)12-3-)&)/-12-3-)&4’*-
5#6$-,-&.(/*(27-#$&.!89-1&#)1: !"#$%&’()",*’)+’#$, ,)# -". ) /&# 0#’1&2/’.3 45 %&6’7"8 ,7’&#7&(*!++,+), 9)"#$:(4)
中国卫生统计N++N年N月第!K卷第!期
·!K·
计值与真值的差别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两者的 差值逐渐减少,并最终达到两者相同。
由此可以说明,对一稳定人群,当死亡率、恢复率 和发病率有规律地变化时,尽管两种方法的估计值不 完全相同,但是非常接近,相关系数基本上是!,说明 两种方法的估计值有完全相同的变化趋势,所以当各 种率长期平稳或相对有规律地变化时,"#$$%&’(方法可 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健康期望寿命估计值,可以用来监 测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
图# 方案八的两种方法结果比较
讨论
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死亡率、恢复率和发病率恒 定不变时,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一致。当死亡率、恢复 率和发病率以一定的速度持续递减时,每个年份两种 方法的计 算 结 果 均 非 常 接 近;当 死 亡 率 持 续 下 降 时, #$%%&’()方法的估计值稍微高于增减寿命表方法的估 计值,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 恢复率持续下降时,#$%%&’()方法的估计值稍微高于增 减寿命表方法的估计值,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随时 间的增加而下降;当发病率持续下降时,#$%%&’()方法 的估计值稍微低于增减寿命表方法的估计值,两种方 法的计算结果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发病率、死 亡率与恢复率突然较大幅度变化时,#$%%&’()方法的估
各种率的变化幅度越小,两种方法的估计值越接 近。
本研究结果表明"#$$%&’(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实 际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各种率的变化比较有规律且 幅度较小时。中国居民目前的健康状况变化比较平稳 而且幅度也较小,因此在我国关于健康期望寿命的计 算可以用 "#$$%&’( 方 法,它 不 仅 简 单 易 行 而 且 结 果 基 本可靠,不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收集资料,追 求结果更加准确、但计算复杂的增减寿命表方法。
方案二:各年龄段的发病率与恢复率保持不变,从
!年开始,死亡率以每年!*! 的速度递减 每个年份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接近,#$%%&’()方
法的估计值稍微高于增减寿命表方法的估计值,其绝
对差别在!左右,#$%%&’()方法的相对偏性为!+-! ; 两种方法估计值的相关系数为!+***("!*+**!);两 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方 法可以反映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
方案三: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及发病率保持不变,从
!年开始,恢复率以每年!! 的速度递减 每个年份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非常接近,#$%%&.
’()方法的估计值稍微高于增减寿命表方 法 的 估 计 值,差值大约在*+"左右;两种方法估计值的相关系数 为*+//0("!*+**!);两种方法的健康期望寿命均随 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方法可以反映健康状况 的变化趋势。
死亡率下降,增减寿命表方法的估计值立即上升 到真实水平,而#$%%&’()方法的估计值则先上升,然后 再逐渐下降,大约经过!*年便回落到其真实水平。
方案七:各年龄段的死亡率与发病率均保持不变, 从!年开始,恢复率增加-*!
恢复率增加,#$%&’()方法的估计值立即上升到其 真值水平,而增减寿命表方法的估计值则缓慢上升,大 概"*年后达到其真值水平。
.473’$573:13/5’(/%369;5?.0357.86?’68.(39’638.(’6%0#$’5381.1#< $’5.(’(8&’2%.#66/3(’2%.6’9.#5573/7’(@36.4%(/%83(/3,23/.&32;2’53’(8
0.25’$%5;2’53=?-<%$&< A73( 0.25’$%5;2’536,23/.&32;2’536’(8%(/%<
方案八:1!/年期间和"*!"3年期间的死亡率 增加-*! ,发病率增加-*! ,其他年份的死亡率、恢复 率和发病率均保持不变。
如图3所示,当死亡率、恢复率和发病率突然变化 时,#$%%&’()方法的估计值对于各种率的变化反映较迟 缓,但随着时间的增加,#$%%&’()方法的估计值逐渐接 近增减寿命表方法的估计值。
方案一:各年龄段的发病率与恢复率保持不变,从
·!,·
!年开始,死亡率以每年!! 的速度递减
45&)67689$:)(%9;<6(%=5#=(=&7=&>,?6@:$(:A"**",B9%C!/,D9C!
图! 方案一的两种方法结果比较
如图"所示,每个年份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非 常接近,#$%%&’()方法的估计值稍微高于增减寿命表方 法的估计值,差值在*+*,左右;两种方法估计值的相 关系数为!+**("!*+*!),两种方法的健康期望寿命 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方法完全可以反映 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
具体的模拟步骤如下: )C假设* 年 以 前 所 有 年 份 的 年 龄 别 转 移 概 率 均 是恒定不变的,* 年 以 后 各 年 份 的 年 龄 别 转 移 概 率 均 按照设定的方案变动。 ?C由每年的年龄别转移概率,可以得知每个出生 队列所经历的年龄别转移概率,把它应用到队列寿命 表中,便可计算出队列中每岁的患病率,此患病率即为 观察到的年龄别患病率,它受到该年龄队列以前的转 移概率的影响。 DC由每年 观 察 到 的 年 龄 别 患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通 过 !"##$%&’方法计算每年*岁组的健康期望寿命,由每年 的各种年龄别转移概率通过增减寿命表方法计算每年 *岁组的健康期望寿命,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差 异和它们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A!(")B(A"?) !)@( 万A方!(数!据为年龄别总死亡概率)
图! 一稳定人群的年龄别转移率
图)为一稳定人群(即各年份的各种率均保持不 变)各年龄段的发病率、恢复率及死亡率,由于各年份
的各种率均恒定不变,则对于任一出生队列每岁所经
历的死亡率、恢复率和发病率是相同的,因此*年时, !"##$%&’方法和增减寿命表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D〕,* 岁组的健康期望寿命均为+*C?E。以下构造了E种不 同的方案变动发病率、恢复率及死亡率,分别用 !"##$F %&’方法和增减寿命表方法计算不同年份*岁时的健 康期望寿命。
【关键词】 健康期望寿命 !"##$%&’方法 增减寿命表方法
期望寿命是一个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并得到普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