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教案:第十二章轴承

合集下载

机械基础教案-滑动轴承

机械基础教案-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都有哪些类型?代号的含义?
12、2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一般由轴承座、轴瓦(或轴套)、润滑装置和密封装置等部分组成。
一、向心滑动轴承
向心滑动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它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
1、整体式滑动轴承
无轴承座的整体式滑动轴承,在机架式箱体上直接镗出轴承孔,孔中可安装套筒形的轴瓦。
有轴承座的整体式滑动轴承,使用时把它用螺栓装到机架上。这种轴承已标准化,其结构和尺寸可查JB2560—79。
二、的结构、类型,通过代号识别轴承类型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
新授
起立、问好、报告出勤
从自行车到打印机,从普通车床到数控车床及各种制造设备,之所以运动的没有声音,是因为轴承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轴承是干什么用的?有哪些种?如何安装?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第21、2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具、资料
教材、教案、教具、习题册
课题
12、2 滑动轴承
教学
目标
要求
知识
目标
掌握轴承应用的场合
技能
目标
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通过代号识别轴承类型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
分析
重点
轴承的应用
难点
牢记代号
关键
轴承的受力情况




12、2 滑动轴承
一、向心滑动轴承
二 判断
1 × 2 ∨ 3∨ 4 ×
5 × 6 ∨ 7 × 8 ∨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机械基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掌握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1.2 机械系统的组成讲解机械系统的定义和组成要素举例说明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实例1.3 机械传动介绍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讲解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1.4 机械设计基础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讲解机械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第二章:机械零件2.1 轴和轴承讲解轴的分类和特点介绍轴承的类型和功能2.2 齿轮讲解齿轮的分类、名称和标记掌握齿轮的设计计算和选择方法2.3 联轴器和离合器介绍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能和类型讲解弹性联轴器和牙嵌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2.4 弹簧讲解弹簧的分类、性能和参数掌握弹簧的设计计算和选择方法第三章:机械传动3.1 带传动讲解带传动的原理和分类掌握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和选用方法3.2 链传动讲解链传动的原理和分类掌握链传动的设计计算和选用方法3.3 齿轮传动讲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和选用方法3.4 其他传动方式简介介绍蜗轮蜗杆传动、行星齿轮传动和同步带传动等传动方式的特点和应用第四章:机械轴系4.1 轴的设计与强度计算讲解轴的分类和设计原则掌握轴的强度计算和校核方法4.2 轴的加工与装配介绍轴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讲解轴的装配方法和注意事项4.3 轴承的设计与选择讲解轴承的分类和特点掌握轴承的设计计算和选择方法4.4 轴承的安装与维护介绍轴承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讲解轴承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第五章:机械控制系统5.1 控制系统概述讲解控制系统的定义、目的和功能掌握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基本原理5.2 机械控制系统的组成介绍机械控制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讲解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等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应用5.3 常用机械控制系统讲解气动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动控制系统等常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5.4 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讲解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机械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方法第六章:气压控制系统6.1 气压控制原理讲解气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掌握气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参数6.2 气源装置及气动元件介绍气源装置的类型和功能讲解气动元件(如气缸、气马达、阀门等)的结构和应用6.3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讲解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气动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方法6.4 气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举例说明气动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分析气动控制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七章:液压控制系统7.1 液压控制原理讲解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掌握液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参数7.2 液压元件及液压系统介绍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功能讲解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和应用7.3 液压控制系统设计讲解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液压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方法7.4 液压控制系统的应用举例说明液压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分析液压控制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第八章:电动控制系统8.1 电动控制原理讲解电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掌握电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参数8.2 电动控制元件及电动系统介绍电动机、控制器、传感器等电动元件的结构和功能讲解电动控制阀的分类和应用8.3 电动控制系统设计讲解电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电动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方法8.4 电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举例说明电动控制系统在家电、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分析电动控制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九章:机械振动与控制9.1 机械振动概述讲解机械振动的定义、类型和危害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参数和分析方法9.2 机械振动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分析机械振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讲解机械振动的控制方法和措施9.3 机械隔振与减振设计介绍机械隔振和减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隔振和减振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9.4 机械振动控制的应用举例说明机械振动控制在工程机械、建筑结构等领域的应用分析机械振动控制的优势和局限性第十章:机械优化设计10.1 机械优化设计概述讲解机械优化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0.2 机械优化设计的方法介绍常见优化设计方法(如解析法、数值法和模拟法)讲解优化设计在机械结构、参数优化等方面的应用10.3 机械优化设计的实例分析分析机械优化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讲解优化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0.4 机械优化设计的软件应用介绍常用的机械优化设计软件(如ANSYS、ADAMS等)讲解机械优化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十一章:机械可靠性工程11.1 可靠性工程基本概念讲解可靠性工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可靠性工程的基本参数和指标11.2 可靠性预测与分析介绍可靠性预测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掌握可靠性数据分析、故障树分析等方法11.3 机械可靠性的改进设计讲解提高机械可靠性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可靠性改进设计的实施步骤11.4 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介绍机械可靠性试验的类型和方法掌握机械可靠性评估的指标和流程第十二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12.1 CAD技术概述讲解CAD技术的定义、发展和应用领域掌握CA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2.2 常见CAD软件介绍介绍AutoCAD、SolidWorks、CATIA等CAD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讲解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实例12.3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讲解CAD技术在机械零件设计、装配图绘制等方面的应用掌握CAD技术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优势和注意事项12.4 CAD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介绍CAD技术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分析CAD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第十三章:现代制造技术13.1 现代制造技术概述讲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2 快速原型技术介绍快速原型技术的原理、设备和应用案例掌握快速原型技术在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13.3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讲解CAM技术的定义、功能和应用领域掌握CAM技术在数控编程、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13.4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介绍智能制造的概念、架构和关键技术分析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前景第十四章:机械维修与保养14.1 机械维修与保养概述讲解机械维修与保养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维修与保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2 机械故障诊断与分析介绍机械故障诊断的方法和工具掌握故障诊断在机械维修与保养过程中的应用14.3 机械维修策略与技术讲解机械维修的类型、方法和实施步骤掌握常用维修技术和方法,如焊接、铆接、润滑等14.4 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介绍机械设备保养的内容、周期和注意事项掌握机械设备维护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第十五章:机械安全与环保15.1 机械安全概述讲解机械安全的定义、意义和法律法规掌握机械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措施15.2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与预防分析机械伤害事故的类型、原因和防范方法掌握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应用15.3 机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讲解机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要求掌握机械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策略15.4 机械安全与环保的实施要点介绍机械安全与环保在企业生产中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分析机械安全与环保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1. 机械基础概述:理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解析

一、向心轴承
1、轴承的压强p 限制轴承压强p,以保证润滑油不被过大的压力所挤出,轴瓦不致产生 过度的磨损。即
轴承径向载荷,N
F p [ p] Bd
轴瓦材料的许用压强,MPa
轴瓦宽度,mm
轴颈直径,mm
2、轴承的pv值 pv值简略地表征轴承的发热因素,它与摩擦功率损耗成正比。Pv值越 高,轴承温升越高,容易引起边界油膜的破裂。
F
润滑油应由非承载区引入,所以在顶部 开进油孔。 在轴瓦内表面,以进油口为中心沿纵向、 斜向或横向开有油沟,以利于润滑油均匀分布 在整个轴颈上。
油沟的形式 B 一般油沟离轴瓦端面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漏油。
当载荷垂直向下或略有偏斜时,轴承中分面常为水平方向。 当载荷方向有较大偏斜时,则轴承中分面斜着布置(通常倾斜45º )。
3)验算压强p p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选用铸锡锌铅青铜(ZQSn6-3-3)作为轴瓦材 料是足够的,其[p]=8N/mm2,[pv]=10N· m/(mm2· s)。
§12-5 动压润滑的形成原理
B板静止不动,A板以速度v向左运动,板间充满润滑油。
当板上无载荷时两平行板之间液体的速度呈三角形分布,板A、B之间 带进的油量等于带出的油量,因此两板间油量保持不变,即板A不会下沉。 若板A上承受载荷F时,油向两侧挤出,于是板A逐渐下沉,直到与B 板接触。 两平行板之间是不可能形成压力油膜的
pvm≤[ pv]
平均直径,(d1+d2)/2
例12-1 试按非液体摩擦状态设计电动绞车中卷筒两端的滑动轴承。钢绳 拉力W为20kN,卷筒转速为25r/min,结构尺寸如图所示,其中 轴颈直径d=60mm。 解: 1)求滑动轴承上的径向载荷 当 钢绳绕在卷筒的边缘时,一侧滑动轴 承上受力最大,为

《机械基础》第十二章轴承教案

《机械基础》第十二章轴承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课题第十二章轴承课型理论课课时2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关于《机械基础》中的第十二章。

要求学生理解机械基础的功用、结构,课标要求是掌握机械基础的作用。

选用的教材是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基础》(第七版),学习内容是机械基础的内容和各项方法。

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对机械有着初步的了解。

能力水平:熟悉机械基础的发展史。

学习特点:学习、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弱,尤其是理论性强的知识,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掌握滑动轴承的基本内容。

素质目标:1.认识到机械的重要性。

2.积极参与课堂,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 滚动轴承的基本知识。

2.滑动轴承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物教学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活动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情境导入让学生阅读教材导入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轴承基本知识。

2.展示学习目标认识到轴承的重要性。

掌握轴承基本知识的具体内容。

1.阅读导入情景,思考教师提问,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认真回答。

2.查看并记住本节任务的学习目标。

1.通过情景问话,引出本课主题。

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课件展示本节任务,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

活动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二.1.新课讲解:借助PPT讲授机械基础基本知识内容,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比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轴承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轴承支承转动的轴及轴上零件,以保证轴的旋转精度,减少轴与轴座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滚动轴承滑动轴承12—1 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1.滚动轴承的结构学习机械基础基本知识的总体认知(1)听课、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常用的单位1.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熟悉机械的分类和性能指标掌握机械参数的计算方法1.3 教学内容机械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机械的性能指标:强度、刚度、耐磨性等机械参数的计算方法:长度、面积、体积等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的性能指标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参数的计算方法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基本概念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机械参数计算方法的掌握第二章:机械零件2.1 课程介绍熟悉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掌握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2.2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熟悉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2.3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的分类:轴承、齿轮、弹簧等机械零件的功能和应用机械零件的材料:钢、铝、塑料等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铸造、锻造、切削等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零件的相关知识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零件分类和功能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材料和加工方法的掌握第三章:机械传动3.1 课程介绍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掌握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和应用3.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熟悉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和应用3.3 教学内容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摩擦、齿轮、皮带等机械传动的分类:直线传动、圆周传动等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机械传动的应用:发动机、减速器等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和应用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传动的相关知识3.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传动基本原理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常见机械传动结构和应用的掌握第四章:机械设计4.1 课程介绍熟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熟悉机械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3 教学内容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功能、可靠性、经济性等机械设计的方法:理论计算、实验验证等机械设计的步骤: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等机械设计的注意事项:安全、标准化等4.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4.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设计基本原则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机械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第五章:机械制造5.1 课程介绍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掌握机械制造的工艺和设备5.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熟悉机械制造的工艺和设备5.3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铸造、锻造、切削等机械制造的方法:批量生产、单件生产等机械制造的工艺:热处理、表面处理等机械制造的设备:机床、铸造机等5.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制造的工艺和设备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制造的相关知识5.5 教学评价第六章:机械精度6.1 课程介绍理解机械精度的重要性掌握机械误差的分类和测量方法6.2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精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熟悉机械误差的分类及其测量方法6.3 教学内容机械精度概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机械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大误差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卡尺、千分尺、量块等机械精度设计原则和提高精度的方法6.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精度的重要性和分类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误差的测量方法练习题解答,掌握提高机械精度的方法6.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精度概念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机械误差测量方法的掌握第七章:机械强度7.1 课程介绍熟悉机械强度的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强度的计算和应用7.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会应用机械强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3 教学内容机械强度基础:应力、应变、塑性、弹性机械强度计算:弯曲、拉伸、剪切等机械强度设计:安全系数、许用应力等机械强度应用:零件选材、结构优化等7.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强度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强度在实际中的应用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强度计算和设计方法7.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强度概念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机械强度计算和应用的掌握第八章:机械振动8.1 课程介绍了解机械振动的基础知识掌握机械振动的控制和应用8.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振动的概念和危害学会控制和利用机械振动解决实际问题8.3 教学内容机械振动基础:自由振动、受迫振动、阻尼振动等机械振动危害:对机械结构的疲劳、噪声等机械振动控制:减振、隔振等方法机械振动应用:振动筛分、振动台等8.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振动的基础知识和危害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振动的控制和应用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振动的相关知识8.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振动概念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机械振动控制和应用的掌握第九章:机械动力学9.1 课程介绍熟悉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机械动力学的计算和应用9.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动力学的概念和原理学会应用机械动力学解决实际问题9.3 教学内容机械动力学基础: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势能等机械动力学计算:速度、加速度、力等机械动力学应用:运动控制、动力优化等机械动力学软件工具的使用9.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动力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动力学的相关知识9.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动力学概念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机械动力学计算和应用的掌握第十章:机械控制10.1 课程介绍了解机械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机械控制的设备和应用10.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控制的概念和原理熟悉机械控制的设备和应用10.3 教学内容机械控制基础:控制理论、控制方法等机械控制设备: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机械控制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等机械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10.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备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控制在实际中的应用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控制的相关知识第十一章:机械密封与润滑11.1 课程介绍熟悉机械密封的作用和类型掌握润滑原理和润滑剂的选择11.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密封的重要性及其在机械中的作用学会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应用润滑原理11.3 教学内容机械密封的类型:填料密封、机械密封等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润滑原理:摩擦、磨损和润滑油膜的形成润滑剂的选择和润滑系统的维护1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密封的类型和工作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润滑原理和润滑剂的选择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密封和润滑的相关知识1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密封概念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润滑原理和润滑剂选择的掌握第十二章:机械安装与调试12.1 课程介绍理解机械安装的意义和步骤掌握机械调试的方法和技巧12.2 教学目标熟悉机械安装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学会机械调试的方法和技巧12.3 教学内容机械安装的意义和步骤:基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等机械安装的注意事项:精度控制、安全防护等机械调试的方法:调整、校准、测试等机械调试的技巧: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1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安装的意义和步骤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调试的方法和技巧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安装和调试的相关知识1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安装概念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机械调试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第十三章:机械维护与维修13.1 课程介绍熟悉机械维护的重要性和内容掌握机械维修的方法和技巧13.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维护的重要性及其在机械中的作用学会机械维修的方法和技巧13.3 教学内容机械维护的重要性及其内容:清洁、润滑、检查等机械维修的方法:故障诊断、部件更换、维修策略等机械维修的技巧:快速诊断、高效维修、成本控制等机械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1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维护的重要性和内容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维修的方法和技巧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维护和维修的相关知识13.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维护概念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机械维修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第十四章:机械自动化14.1 课程介绍理解机械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和应用14.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和应用14.3 教学内容机械自动化的基本概念:自动化程度、自动化系统等机械自动化的原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理论等机械自动化的技术:编程、调试、优化等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等14.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和应用练习题解答,掌握机械自动化的相关知识14.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概念的理解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和应用的掌握第十五章:机械创新设计15.1 课程介绍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性掌握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5.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会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5.3 教学内容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性:提高竞争力、满足需求等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头脑风暴、TRIZ理论、逆向工程等机械创新设计的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等机械创新设计的工具和软件:SolidWorks、AutoCAD等15.4 教学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主要涵盖了中职机械基础的十五个章节,包括机械概述、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精度、机械振动、机械动力学、机械密封与润滑、机械安装与调试、机械维护与维修、机械自动化和机械创新设计等内容。

机械基础教案-滚动轴承

机械基础教案-滚动轴承
4、多环形推力轴承,由于支承面积大,故可用来承受较大的载荷。
作业60、61
了解滑动轴承的两种类型及应用
20
15
1
第十二章轴承
12.1滚动轴承
作用:轴承是机器中用来支承轴和轴上零件的重要零部件
它能保证轴的旋转精度
减小转动时轴与支承间的摩擦和磨损。
一、轴承的类型和特点
滑动轴承
根据工作时,摩擦性质不同,轴承可分为
滚动轴承
向心轴承
按所受载荷方向不同,可分为推力轴承和
向心推力轴承
二滚动轴承的结构: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2.前置、后置代号
前置、后置代号是轴承在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有改变时,在其基本代号左右添加的补充代号。其排列如表
12、2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一般由轴承座、轴瓦(或轴套)、润滑装置和密封装置等部分组成。
一、向心滑动轴承
向心滑动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它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
1、整体式滑动轴承
无轴承座的整体式滑动轴承,在机架式箱体上直接镗出轴承孔,孔中可安装套筒形的轴瓦。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第19、20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具、资料十二章12、1滚动轴承
教学
目标
要求
知识
目标
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
技能
目标
知道各种轴承应用的场合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
分析
重点
轴承的应用
难点
轴承的应用
关键
轴承的受力




12、1滚动轴承
一、轴承的类型和特点
四滚动轴承的代号

机械设计基础 第十二章轴

机械设计基础 第十二章轴

3.
球墨铸铁、合金铸铁 (高强度铸铁)
价廉、吸振性好、耐磨性好,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低,铸造 成形,但性脆,可靠性低,品质难控制。 常用于制造外形复杂的轴,如曲轴、凸轮轴。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主要力学特性见
轴的结构设计
12
设计任务:使轴的各部分具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
设计要求: 1.轴应便于制造,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制造安装) 2.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定位) 3.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固定) 4.改善应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第十二章
轴的设计
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述 轴的设计举例 轴的强度、刚度计算
2
本章重点:
① 轴的类型,轴的常用材料; ② 轴的结构; ③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和固定方法;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和固定方法;
④ 按扭转强度计算轴的直径。
轴的功用:主要用于支承传动零件 (齿轮、带轮等) 并
传递运动和动力。
越程槽和退刀槽
17
(3)为去掉毛刺,利于装配,轴端应制出45°倒角。
45°倒角 45°倒角
( 4)当采用过盈配合联结时,配合轴段的零件装入端,常加工 成半锥角为30°的导向锥面。若还附加键联结,则键槽的长度 应延长到锥面处,便于轮毂上键槽与键对中。
18
(5)如果需从轴的一端装入两个过盈配合的零件,则轴上两配 合轴段的直径不应相等,否则第一个零件压入后,会把第二个零件 配合的表面拉毛,影响配合。
一般情况下,直轴 做成实心轴,需要 减重时做成空心轴
6
轴的功用和类型
分类: 按承受载荷分有: 类 型 按轴的形状分有:
7
转轴---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
传动轴---只传递扭矩 心轴---只承受弯矩 直轴 曲轴 光轴 阶梯轴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1.1 定义:机械是什么1.1.2 分类:固定机械、移动机械、自动化机械等1.2 机械的用途与功能1.2.1 用途:生活中的机械、工业生产中的机械等1.2.2 功能: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精确度等1.3 机械的发展史1.3.1 古代机械:水车、风车等1.3.2 现代机械:计算机、等第二章:机械零件与装配2.1 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2.1.1 分类:齿轮、轴承、弹簧等2.1.2 功能:传递动力、支撑、减震等2.2 机械装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2.1 基本原理:装配精度、配合公差等2.2.2 方法:手工装配、机械自动化装配等2.3 机械装配工艺流程2.3.1 准备工作:图纸、工具、设备等2.3.2 装配过程:拆卸、清洗、装配、调试等第三章:机械动力与传动3.1 机械动力源3.1.1 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等3.1.2 电动机: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等3.2 机械传动方式3.2.1 齿轮传动:平行轴齿轮、斜齿轮等3.2.2 皮带传动:平皮带、同步带等3.3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3.3.1 设计原则:传动效率、可靠性等3.3.2 计算方法:扭矩、功率、转速等第四章:机械控制系统4.1 机械控制系统的概述4.1.1 定义:机械控制系统是什么4.1.2 作用:实现机械自动化、提高精度等4.2 常用控制元件4.2.1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4.2.2 控制器:PLC、PAC等4.3 机械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4.3.1 控制系统:工业、服务等4.3.2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CNC、DNC等第五章:机械维护与故障排除5.1 机械维护的基本知识5.1.1 维护目的: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效率等5.1.2 维护内容:清洁、润滑、紧固等5.2 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5.2.1 诊断方法:观察、试验、数据分析等5.2.2 排除步骤:查找原因、制定方案、实施维修等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六章:机械强度与材料6.1 机械强度概述6.1.1 定义:机械强度是什么6.1.2 分类:静强度、动强度、疲劳强度等6.2 常用工程材料6.2.1 金属材料:钢、铜、铝等6.2.2 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陶瓷等6.3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计算6.3.1 计算方法:应力、应变、安全系数等6.3.2 应用实例:轴、齿轮、弹簧等的强度计算第七章:机械振动与控制7.1 机械振动概述7.1.1 定义:机械振动是什么7.1.2 分类:自由振动、受迫振动、阻尼振动等7.2 机械振动的影响与控制7.2.1 影响:噪音、磨损、精度下降等7.2.2 控制方法:隔振、减振、振动吸收等7.3 机械振动的测量与分析7.3.1 测量方法: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7.3.2 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等第八章:机械密封与润滑8.1 机械密封概述8.1.1 定义:机械密封是什么8.1.2 分类:接触式密封、非接触式密封等8.2 机械密封的设计与计算8.2.1 设计原则:密封性能、使用寿命等8.2.2 计算方法:压力、温度、密封间隙等8.3 机械润滑原理与方法8.3.1 原理: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等8.3.2 方法:油润滑、脂润滑、干润滑等第九章:机械传动系统设计9.1 传动系统设计概述9.1.1 定义:传动系统设计是什么9.1.2 目标:满足使用要求、提高效率等9.2 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9.2.1 确定传动类型:齿轮、皮带、液压等9.2.2 选择传动元件:齿轮、轴承、电机等9.2.3 计算传动参数:扭矩、功率、传动比等9.3 传动系统设计实例9.3.1 汽车传动系统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9.3.2 机床传动系统设计:主轴、进给等第十章:机械创新与改造10.1 机械创新概述10.1.1 定义:机械创新是什么10.1.2 意义:提高竞争力、满足需求等10.2 机械创新的方法与途径10.2.1 方法:改进设计、新材料应用等10.2.2 途径: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10.3 机械改造实例10.3.1 旧机械的改造:提高精度、增加功能等10.3.2 新机械的研发:从头设计、试制等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十一章:机械制造工艺11.1 机械制造工艺概述11.1.1 定义:机械制造工艺是什么11.1.2 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11.2 典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11.2.1 铸造:铸造成形、铸件加工等11.2.2 焊接:熔化焊接、压力焊接等11.2.3 切削加工:车、铣、刨、磨等11.2.4 装配:部件装配、总装等11.3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11.3.1 编制原则:工艺合理性、经济性等11.3.2 编制方法:工艺卡片、工艺路线等第十二章:机械CAD/CAM技术12.1 机械CAD/CAM技术概述12.1.1 定义:CAD/CAM是什么12.1.2 作用:提高设计效率、精确度等12.2 CAD/CAM软件的应用12.2.1 设计:三维建模、二维绘图等12.2.2 制造:数控编程、模具设计等12.3 机械CAD/CAM实例12.3.1 汽车零部件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12.3.2 模具设计:塑料模具、冲压模具等第十三章:机械优化设计13.1 机械优化设计概述13.1.1 定义:优化设计是什么13.1.2 目标: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效率等13.2 优化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3.2.1 方法:数值优化、遗传算法等13.2.2 步骤:确定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等13.3 机械优化设计实例13.3.1 机械结构优化:提高强度、减少重量等13.3.2 工艺参数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第十四章:机械可靠性工程14.1 机械可靠性工程概述14.1.1 定义:可靠性工程是什么14.1.2 意义:提高产品可靠度、降低故障率等14.2 可靠性分析与计算14.2.1 分析方法:故障树分析、可靠性模型等14.2.2 计算方法:可靠度、故障率等14.3 提高机械可靠性的措施14.3.1 设计措施:选择可靠材料、优化结构等14.3.2 制造措施:严格控制质量、提高加工精度等第十五章:机械现代化与未来趋势15.1 机械现代化的概述15.1.1 定义:机械现代化是什么15.1.2 特点:高效、智能、环保等15.2 机械现代化的技术途径15.2.1 自动化技术:PLC、等15.2.2 信息化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15.3 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15.3.1 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15.3.2 智能制造: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等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包括机械的定义与分类、用途与功能、发展史、零件与装配、动力与传动、控制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强度与材料、振动与控制、密封与润滑、传动系统设计、创新与改造、制造工艺、CAD/CAM技术、优化设计、可靠性工程以及现代化与未来趋势等内容。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滑动轴承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滑动轴承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机械上课日期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题:§12-2 滑动轴承教学目标1.熟悉滑动轴承的组成、结构形式、特点;2. 滑动轴承的润滑;重点熟悉滑动轴承的组成、结构形式、特点;难点熟悉滑动轴承的组成、结构形式、特点;教法讨论、讲授和练习;教学设备多媒体、PPT;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讲评作业、复习上讲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滑动轴承的结构特点滑动轴承是一种滑动摩擦的轴承。

由轴承座、轴瓦或轴套组成。

装有轴瓦或轴套的壳体称为轴承座。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为径向滑动轴承、止推滑动轴承和径向止推滑动轴承。

如表所示。

径向滑动轴承教学内容止推滑动轴承(二)轴瓦的结构及材料1)轴瓦的结构a.整体式轴瓦b.对开式轴瓦2)轴瓦的材料常用的轴瓦材料有轴承合金、铜合金、铸铁及非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等。

(三)滑动轴承的润滑1)间歇润滑教学内容a.针阀式油杯用于润滑油润滑。

手柄置于垂直位置,针阀上升,油孔打开供油;手柄置于水平位置,针阀降回原位,停止供油.如下图示:b. 旋套式油杯用于润滑油润滑。

转动旋套,使旋套孔与杯体注油孔对正时可用油壶或油枪注油。

不注油时,旋套壁遮挡杯体注油孔。

c.压配式油杯d.旋盖式油杯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习题册72-73板书设计教后札记教研组长签字检查日期。

轴承教学设计

轴承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利用练习的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归纳小结(5ˋ)
给学生总结本节课所讲解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本节课的内容。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帮助学生巩固被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
作业安排(5ˋ)
将课前准备好的练习分发给学生,并让他们做完下节课交回给老师。
学生领取作业,课后完成。
利用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回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后练习
课前准备的练习
板书设计
板书:
P57
4-3-2滚动轴承
一、轴承的作用。
二、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轴承的结构及分类
结构:
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隔离架四部分组成。
分类:
(1)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
(2)推力轴承只承受轴向载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轴承的结构,学会识别轴承的类型,掌握利用滚动轴承的代号来查找合适的轴承。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上课听讲,以及课后的练习了解轴承的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对学习工作的责任心、用心做事的价值观。
2.提升学生的自助学习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滚动轴承》教案
课程名称
机械制图
课题名称
滚动轴承
适用对象
中职一年级
课时数
2课时
授课类型
基础课,理论课
学情分析
班里男同学较多,对机械这类东西比较感兴趣,但学生较为调皮,课堂秩序较差,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学生只需了解相关计算过程
为什么V带的线速度在5m/s≤v≤25m/s,不能带大也不能太小
复习提问]
1.什么是V带传动?V带结构怎样?
2.V带有哪些型号?
3.V带传动的有关参数的概念。
[导入新课]
[传授新课]
(4)带的基准长度Ld
1)定义:V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位于测量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
高度h:梯形轮廓的高度。
相对高度h/bp:带的高度与带的节宽之比。
普通V带的h/bp=0.7
(2)V带轮的轮槽截面
①基准宽度bd:通常基准宽度和配用V带的节面处于同一位置,即bd=bp
②基准直径dd:轮槽基准宽度处带轮的直径。(ddmin值见表1-2)
③槽角φ:轮槽横截面两侧边的夹角。
轮槽的槽角φ比V带的楔角α略小,常取38º、36º、34º
附表八
江苏省职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2012学年 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
课程名称
机械基础
授课教师
苗洪敏
学校
扬州生活科技学校
课题序号
01
授课班级
数控11
机电11
授课课时
6(4讲+2练)
授课形式
演示、讲授
授课章节
名称
绪论
使用教具
教材、教参、挂图、多体教学设备
教学目的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课堂小结:重要知识点回顾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参见教材
表格1-2
§1—2V带传动
[复习提问]
1.带传动的定义、类型和工作原理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滚动轴承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滚动轴承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机械上课日期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题:§12-1 滚动轴承教学目标1.掌握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2. 了解熟悉滚动轴承代号;3.了解滚动轴承类型选择;4.掌握滚动轴承安装和密封;重点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难点滚动轴承安装和密封;教法讨论、讲授和练习;教学设备多媒体、PPT;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讲评作业、复习上讲内容。

二、课程引入轴承用于支承轴的部件,也用于支承轴的回转零件。

轴承按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如图下图所示。

三、讲授新课(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1)滚动轴承的结构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如图所示。

内圈与轴颈配合、外圈装配在轴承座上。

教学内容滚动轴承是一种滚动摩擦的轴承,滚动轴承具有摩擦系数小、效率高、轴向尺寸小、装拆方便等优点。

常用的滚动体形状如图所示。

2)滚动轴承的类型(二)滚动轴承代号教学内容(三)滚动轴承类型选择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四)滚动轴承的安装、润滑与密封(五)滚动轴承的润滑a.润滑脂润滑b.润滑油润滑c.固体润滑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习题册69-71板书设计教后札记教研组长签字检查日期。

《机械设计基础》 课件 第12章轴承

《机械设计基础》 课件 第12章轴承

3、校核轴承的工作能力
轴承工作能力计算主要包括:
(1)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强p
(2)验算轴承的pv值
4、确定轴承与轴颈之间的间隙
例12-1
返回本节
表12-1 常用轴承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
返回
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强p
机械设计基础
为了防止轴承产生过度磨损,应限制轴承的平均压强,即:
p F p
bd
由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知,轴瓦是轴承与轴颈直接接触的零件, 有整体式与剖分式,如图所示,分别用于整体式轴承与剖分式轴承。
二、推力滑动轴承的结构
工作时承受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称为止推滑动轴承,其结构如图。
三、轴承的材料
轴承材料是指与轴颈直接接触的轴瓦或轴承衬的材料。由滑动轴 承的失效形式可知,轴承材料应具有的性能。
返回本节
调心式
机械设计基础
调心式滑动轴承利用轴瓦与轴承座间的球面配合使轴瓦可在一定 角度范围内摆动,以适应轴受力后产生的弯曲变形,从而避免轴与 轴承两端的局部接触和局部磨损。但球面不易加工,故只用于轴承 的宽径比b/d>1.5~1.75的轴承。
返回本节
轴瓦
机械设计基础
为了便于给轴承加注润滑油,在轴瓦上做出油孔与油沟,使摩擦表 面得到润滑。剖分式轴瓦常用的油沟形式如图所示。
本讲小结
一、轴承的分类、结构和材料(熟悉)
机械设计基础
二、滑动轴承的润滑(润滑剂与润滑装置)(熟练掌握)
三、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熟练掌握)
四、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了解)
第一节 概述
根据工作时的摩擦性质,可把轴承分为 滑动摩擦轴承(简称滑动轴承)
滚动摩擦轴承(简称滚动轴承)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了解机械的概念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机械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1.2 机械的基本参数1.熟悉机械的基本参数及其表示方法。

2.学习如何计算机械的基本参数。

第二章:机械传动2.1 齿轮传动1.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2.掌握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2.2 带传动1.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2.学习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2.3 链传动1.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及其应用。

2.掌握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三章:机械联接3.1 螺纹联接1.熟悉螺纹联接的原理及其特点。

2.学习螺纹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3.2 键联接1.了解键联接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键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3.3 销联接1.了解销联接的应用及其特点。

2.学习销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四章:轴承与润滑4.1 轴承概述1.了解轴承的作用及其分类。

2.掌握轴承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4.2 轴承的维护与润滑1.学习轴承的维护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了解轴承润滑的方法及其选择。

第五章:机械精度5.1 机械加工精度1.了解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的计算方法。

5.2 测量技术与方法1.熟悉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学习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六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6.1 金属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6.2 热处理技术1.了解热处理的概念及其目的。

2.学习热处理的方法及其工艺参数。

第七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7.1 金属切削原理1.了解金属切削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金属切削参数的计算方法。

7.2 常用金属切削工具1.熟悉金属切削工具的分类及其特点。

2.学习金属切削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八章:金属切削机床与设备8.1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1.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要参数。

8.2 常见金属切削机床与设备1.熟悉常见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机械基础》第十二章轴承课件

《机械基础》第十二章轴承课件

02 新知学习
二、滚动轴承的代号
深沟球轴承
(3)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不运转同时尺,将寸蒸发的器轴内产承生的低压带低防温蒸尘气盖吸入的气轴缸,承经过压缩外,圈使蒸上气有的压止力和动温槽度分的别轴增高承到(70~
80℃,1 500 kPa)后排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与外面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使制冷剂冷凝成高压液体(50~60℃,
二、蜗轮 (1)与蜗杆组成交错轴齿轮副且轮齿沿着齿宽方向呈内凹弧形的斜 齿轮称为蜗轮 (2)蜗轮一般在滚齿机上用与蜗杆形状和参数相同的滚刀或飞刀加 工而成
02 新知学习
深沟球轴承用保持架
保持架
圆锥滚子轴承用保持架
02 新知学习
2.滚动轴承的类型 滚动轴承: (3)向制心冷系轴统承的工和作推原理力轴承
02 新知学习
3)常用轴承尺寸系列代号
(3)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运转时,将蒸发器内产生的低压低温蒸气吸入气缸,经过压缩,使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分别增高到(70~ 80℃,1 500 kPa)后排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与外面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使制冷剂冷凝成高压液体(50~60℃, 1 500 kPa),然后流入储液干燥器,并经过过滤干燥后流出。
1 500 kPa),然后流入储液干燥器,并经过过滤干燥后流出。 经过膨胀阀的节流作用,制冷剂以低压的气液混合状态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里,低压制冷剂液体沸腾汽化,
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然后又进入压缩机进行下一轮循环。这样,制冷剂便在封闭的系统内经过压缩、冷凝、节
流和蒸发四个过程,完成了一个制冷循环。
1 500 kPa),然后流入储液干燥器,并经过过滤干燥后流出。 经过膨胀阀的节流作用,制冷剂以低压的气液混合状态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里,低压制冷剂液体沸腾汽化,

中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劳动版第四版)教案:第十二章 轴承

中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劳动版第四版)教案:第十二章 轴承

第十二章轴承(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轴承的功用及分类2、了解滚动轴承的安装、润滑与密封3、理解轴瓦的结构4、掌握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代号及类型选择5、掌握滑动轴承的结构、特点及润滑教学重点难点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代号及类型选择。

第一节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的结构一、滚动轴承的类型调心球轴承推力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深沟球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双列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三、滚动轴承的代号1.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尺寸。

●轴承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由两位数字组成,前一位数字为宽(高)度系列代号,后一位数字为直径系列代号。

宽(高)度系列代号:表示内、外径相同而宽(高)度不同的轴承系列。

直径系列代号:表示内径相同而具有不同外径的轴承系列。

对于向心轴承用宽度系列代号,代号有8、0、1、2、3、4、5和6,宽度尺寸依次递增;对于推力轴承用高度系列代号,代号有7、9、1和2,高度尺寸依次递增。

直径系列代号有7、8、9、0、1、2、3、4和5,其外径尺寸按序由小到大排列。

在轴承代号中,轴承类型代号和尺寸系列代号以组合代号的形式表达。

在组合代号中,轴承类型代号“0”省略不表示;除3类轴承外,尺寸系列代号中的宽度系列代号“0”省略不表示。

●内径代号一般由两位数字表示,并紧接在尺寸系列代号之后标写。

内径d≥10 mm的滚动轴承内径代号2.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轴承代号的补充,只有在轴承的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有所改变时才使用,一般情况下可部分或全部省略,其详细内容请查阅《机械设计手册》中相关标准规定。

3.滚动轴承代号示例四、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1、考虑承受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①载荷小而平稳时,可选用球轴承;载荷大而有冲击时,选用滚子轴承。

②轴承仅受径向载荷时,可选用径向接触轴承,当仅受轴向载荷时,可选用推力轴承。

③轴承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时,应根据径向和轴向载荷的相对值来选取:a.以径向载荷为主时可选用深沟球轴承(60000型)或接触角不大的角接触球轴承(70000型)及圆锥滚子轴承(30000型);b.当与径向载荷相比轴向载荷较大时,可采用接触角较大的角接触球轴承(70000AC 型)及圆锥滚子轴承(30000B型);c.当轴向载荷比径向载荷大很多时,可选用径向接触轴承和推力轴承的组合结构。

机械基础 第十二章 轴承

机械基础 第十二章 轴承
滚动轴承
《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轴承
轴承 轴承是机器中用来支承 转动的轴和轴上零件的重要 零部件,它能保持轴的正常 工作位置和旋转精度,减小 转动时轴与支承间的摩擦和 磨损,轴承性能的好坏直接 影响机器的使用性能。因此, 轴承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具有摩擦力矩小,易起动, 载荷,转速及工作温度的适用范围较广, 轴向尺寸小,润滑维修方便等优点,滚动 轴承已标准化,在机械中应用非常广泛。
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
(4)极限转速 滚动轴承在一定的载荷及润滑条件下,轴承许可的最高转速称为极限转速。转速过高会产生高温,
润滑失效产生破坏。
提高轴承极限转速的措施有:提高轴承精度,选用较大的游隙,改用特殊材料及结构的保持架,采 用循环润滑、油雾润滑或喷射润滑,设置冷却系统等。
滚动轴承的 轴向固定
《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图12-6 滚动轴承的角偏位
滚动轴承的结构及特点
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
(3)游隙 轴承内、外滚道与滚动体之间的间隙量称为游隙,即为当一个 座圈固定时,另一座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移动量。如图12-7所示 。游隙可影响轴承的运动精度、寿命、噪声、承载能力等。
图12-7 滚动轴承的游隙
滚动轴承的结构及特点
滚动体是滚动轴承形成滚动摩擦不可 缺少的核心元件。保持架的作用是将滚动 体均匀隔开,以减少滚动体之间的相互摩 擦和磨损,常见的保持架结构形式如图 12-4所示。
图12-3 滚动体
图12-4 滚动体保持架
滚动轴承的结构及特点
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
(1)公称接触角α 滚动轴承的公称接触角 α指轴承的径向平面(垂直 于轴线)与滚动体和滚道接 触点的公法线之间的夹角, 如图12-5所示。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二章-滑动轴承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二章-滑动轴承解析
三、具有特殊性能的轴承材料
1、含油轴承 用粉末冶金法制得,具有多孔性组织,空隙内可贮存润滑 油,加一次油可使用较长时间,用于加油不方便的场合
2、灰铸铁、耐磨铸铁 低速轻载场合 3、橡胶轴承 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减轻振动使运转平稳 4、塑料轴承 摩擦系数低,可塑性、跑合性能良好,耐磨,耐蚀
导热性差,膨胀系数大,容易变形,一般作轴承衬使用
上轴瓦为非承载区。
F
润滑油应由非承载区引入,所以在顶部
开进油孔。
在轴瓦内表面,以进油口为中心沿纵向、 斜向或横向开有油沟,以利于润滑油均匀分布 在整个轴颈上。
油沟的形式
B
一般油沟离轴瓦端面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漏油。
当载荷垂直向下或略有偏斜时,轴承中分面常为水平方向。 当载荷方向有较大偏斜时,则轴承中分面斜着布置(通常倾斜45º)。
跑合,常用于高速、重载的轴承。
价格较贵,机械强 度较差,只能作为轴承 衬材料浇铸在钢、铸铁 或青铜轴瓦上。青铜的 导热性良好。
这种合金在110 ℃左右开始软化,为了安全,在设计、运行中常 将温度控制在70℃~80℃。
2、铅锑轴承合金
各方面性能与锡锑轴承合金相近,但这种材料较脆,不宜承受较 大的冲击载荷。一般用于中速、中载的轴承。
§12-1 滑动轴承的特点、应用
一、滑动轴承的特点
优点:1)普通滑动轴承结构简单,制造、拆装方便; 2)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吸振性; 3)运转平稳,旋转精度高; 4)高速时比滚动轴承的寿命长; 5)可做成剖分式。
缺点:1)维护复杂; 2)润滑条件高; 3)边界润滑时轴承的摩擦损耗较大。
二、滑动轴承的应用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选用铸锡锌铅青铜(ZQSn6-3-3)作为轴瓦材 料是足够的,其[p]=8N/mm2,[pv]=10N·m/(mm2·s)。

机械设计基础轴承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轴承教案

教学过程
)求输出轴的转速与输出功率。

n
2=n
1
/i=970/4=242.5r/min
P
2=0.92*P
1
=0.92*30=27.6KW
)选择轴的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10) 按弯、扭组合作用验算轴的强度(11)键槽设计及其公差(12)确定轴的各处倒角、圆角,公差
(13)绘制轴的工作图
四、课堂小结
梁纯弯曲时的强度条件及计算
附件(案例,任务书等):
参考资料《机械设计基础》朱艳芳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后小记
授课教师签名:
教学过程
滚动轴承的配合与装拆
)滚动轴承的配合
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因此内圈与轴采用基孔
附件(案例,任务书等):
参考资料《机械设计基础》朱艳芳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后小记
授课教师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轴承(4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轴承的功用及分类
2、了解滚动轴承的安装、润滑与密封
3、理解轴瓦的结构
4、掌握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代号及类型选择
5、掌握滑动轴承的结构、特点及润滑
教学重点难点
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代号及类型选择。

第一节滚动轴承
一、滚动轴承的结构
一、滚动轴承的类型
调心球轴承推力球轴承
调心滚子轴承深沟球轴承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双列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
三、滚动轴承的代号
1.基本代号
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尺寸。

●轴承类型代号
●尺寸系列代号
由两位数字组成,前一位数字为宽(高)度系列代号,后一位数字为直径系列代号。

宽(高)度系列代号:表示内、外径相同而宽(高)度不同的轴承系列。

直径系列代号:表示内径相同而具有不同外径的轴承系列。

对于向心轴承用宽度系列代号,代号有8、0、1、2、3、4、5和6,宽度尺寸依次递增;对于推力轴承用高度系列代号,代号有7、9、1和2,高度尺寸依次递增。

直径系列代号有7、8、9、0、1、2、3、4和5,其外径尺寸按序由小到大排列。

在轴承代号中,轴承类型代号和尺寸系列代号以组合代号的形式表达。

在组合代号中,轴承类型代号“0”省略不表示;除3类轴承外,尺寸系列代号中的宽度系列代号“0”省略不表示。

●内径代号
一般由两位数字表示,并紧接在尺寸系列代号之后标写。

内径d≥10 mm的滚动轴承内径代号
2.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
轴承代号的补充,只有在轴承的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有所改变时才使用,一般情况下可部分或全部省略,其详细内容请查阅《机械设计手册》中相关标准规定。

3.滚动轴承代号示例
四、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1、考虑承受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
①载荷小而平稳时,可选用球轴承;载荷大而有冲击时,选用滚子轴承。

②轴承仅受径向载荷时,可选用径向接触轴承,当仅受轴向载荷时,可选用推力轴
承。

③轴承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时,应根据径向和轴向载荷的相对值来选取:
a.以径向载荷为主时可选用深沟球轴承(60000型)或接触角不大的角接触球轴承(70000型)及圆锥滚子轴承(30000型);
b.当与径向载荷相比轴向载荷较大时,可采用接触角较大的角接触球轴承(70000AC 型)及圆锥滚子轴承(30000B型);
c.当轴向载荷比径向载荷大很多时,可选用径向接触轴承和推力轴承的组合结构。

2、考虑轴承的转速
①当轴承的尺寸和精度相同时,球轴承的极限转速比滚子轴承高,所以球轴承宜用于转速高的轴上。

②受轴向载荷较大的高速轴,最好选用角接触球轴承,而不选用推力球轴承,因为转速高时滚子离心惯力很大,会使推力轴承工作条件恶化。

3、考虑某些特殊要求
当跨距较大,轴的弯曲变形大或多支点轴,则可选用调心性能好的“自位轴承”。

4、考虑经济性
同一类型尺寸的轴承,精度等级不同,价格相差很大,公差等级0级为标准级,价格最为便宜,而2级最贵。

因此在满足工作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用精度较低的轴承,另外球轴承较滚子轴承相对价格低;球面轴承最贵。

五、滚动轴承的安装、润滑与密封
1.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
一般情况下,滚动轴承的内圈装在被支承轴的轴颈上,外圈装在轴承座(或机座)孔内。

滚动轴承安装时,对其内、外圈都要进行必要的轴向固定,以防止运转中产生轴向窜动。

2.滚动轴承的润滑
目的:减少摩擦阻力、降低磨损、缓冲吸振、冷却和防锈。

脂润滑 油润滑 固体润滑 3.滚动轴承的密封
目的:防止灰尘、水份、杂质等侵入轴承和阻止润滑剂的流失。

六、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与滚动轴承内孔配合的轴颈直径选取基孔制中轴的公差带 与滚动轴承外孔配合的外壳孔孔径选取基轴制中孔的公差带 滚动轴承配合的图样标注(p143图12——9) 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只注轴的公差带代号。

轴承外径与外壳孔的配合只注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

接触式密封
非接触式密封
毛毡圈密封 皮碗密封
间隙密封
曲路密封:径向、轴向
第二节 滑动轴承
一、滑动轴承的结构特点
● 径向滑动轴承(承受径向载荷) ● 止推滑动轴承(承受轴向载荷)
● 径向止推滑动轴承(承受径向载荷和轴线载荷)
优点:运转平稳可靠,径向尺寸小,承载能力大,抗冲击能力强,能获得很高的旋转精度,可实现液体润滑以及能在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

二、滑动轴承的润滑
滑动轴承润滑的目的在于减小摩擦和磨损,降低功率消耗。

润滑剂还可起到冷却、防锈和吸振的作用。

润滑剂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上述效果。

(1)润滑剂种类 润滑剂分为:液体(润滑油)、半固体(润滑脂)、固体。

(2)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 按供油方式不同可分为间歇润滑和连续润滑。

间歇润滑是利用油壶或油枪,靠手工定时通过轴承油孔加油、油脂,为避免加油时污物进入轴承,可在油孔上装压注油杯和旋盖式脂杯
动压轴承常用的供油方式
1~7v m s 33min cm 适用于轴颈线速供油量很有限,并随使用成本低廉;毡垫起过毛细作适用于轴颈线速供油量有限,大约
成本中等;吸油绳起毛细作适用于线速度不超过供油量较少,可调节。

润供油装置便宜;适于轴颈线速度
供油量与转速有关。

轴开成本中等;封闭运动部用于高速重载的轴流量充足,可在较大范围内调供油设备较贵;需封油泵压成本、对环境要求及
度不超过4~5m/s 的轻载、中载轴承
时间而下降,随转速变化微小,轴停止转动供油停止
滤作用;无需经常补充注入润滑油

油垫供油
度不超过4~5m/s 的轻载、中载轴承为,可以控制,随转速变化微小
过滤作用;需要贮油池,无需经常补充注入润滑油

油绳供油
4~5m/s 的轻载、中载轴承。

油应从非承载区滴入
滑油不能自动循环,流量与转速无关
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贮油池并要定期补充润滑油
重力
滴油供油范围内的重载轴承始转动,则开始供油,停止转动就停止供油。

油循环使用在壳体内,对环境无要求;需要油池。

不需经常注意油面高度件的运动油环供油
承,速度可达50m/s ,载荷可达40MPa ,通常供油压力为0.07~0.35MPa 节。

当用单独电动机驱动油泵时,可以单独起动和停止
闭系统,对环境无要求;不需经常注意供油系统

压力供油
用途
润滑油流动特性
运转与维护机理
供油方式
本章小结
1.轴承的功用及分类。

2.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

3.滚动轴承的代号。

4.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5.滚动轴承的密封。

6.滑动轴承的类型、结构、特点及润滑。

7.轴瓦的结构。

作业p138练习1—4 p143练习1—4 p147练习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