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分类阅读郑板桥开仓济民答案

合集下载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开仓济民

的文言文,完成题目(6分)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

②任:承担责任。

【小题1】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 B【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案【小题1】A 【小题1】(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小题1】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原意为“写字用的木片”,引申为“文案”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注意“去是离任的意思,之是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主语“郑板桥”,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整个句子的流畅性、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分析出郑板桥是“有才”的人;“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文)”分析出郑板桥是“清廉、勤政”的人;“燮开仓赈济”分析出郑板桥是“爱民”的人。

开仓济民阅读答案汇总五篇

开仓济民阅读答案汇总五篇

开仓济民阅读答案汇总五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开仓济民阅读答案汇总五篇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1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XX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理解答案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理解答案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理解答案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理解答案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曾任范县令,案无留牍,爱民如子。

迁①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迁:指调动官职。

②谴:责问、责备。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我任之(承受、承担)(2)去任之日(离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14.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没有申报上级,自己决定开仓放粮,会被追究责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3分。

仅写出其中一点得1分)爱民敬业(或关心百姓疾苦;或爱民如子)、敢于负责的人。

(3分)附译文:
郑板桥曾经在范县作县令,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

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

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

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

"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

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导语: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咯,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试题】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关材料】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参考答案】1.B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注释】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人送的东西。

案:桌子。

无留牍(dú ):没有没办完的公事。

之:的辄:就。

至:至于。

迁:工作调动。

值:遇,遇到。

或:有人。

谴:谴责。

任:负责。

活:救活。

岂:怎么其:他,指代郑板桥去:离开余:空闲为:作为,当食:吃【译文】郑燮(xiè),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

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做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

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

初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题答案

初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题答案

初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题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________②去任之日________(2)有人阻止郑板桥开仓济民,理由是什么?从郑板桥开仓济民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蒲留仙写书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①。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④。

故笔法超绝。

【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着《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②[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④[蒇(chǎn)]完成。

(1)下面加下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相传先生居乡里/面山而居B.食贫自给/自非亭午夜分C.具淡巴菰一包/渔人具答之D.故笔法超绝/湖中人鸟声俱绝(2)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3)简要说说蒲留仙先生怎样写成《聊斋志异》?3.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郑板桥开仓济民》是讲述郑板桥的一则故事。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咯,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郑板桥开仓济民》试题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关材料】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1.B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郑板桥开仓济民》注释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人送的.东西。

案:桌子。

无留牍(dú ):没有没办完的公事。

之:的辄:就。

至:至于。

迁:工作调动。

值:遇,遇到。

或:有人。

谴:谴责。

任:负责。

活:救活。

岂:怎么其:他,指代郑板桥去:离开余:空闲为:作为,当食:吃《郑板桥开仓济民》译文郑燮(xiè),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

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做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

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

语文初三上学期文言文综合试题含答案

语文初三上学期文言文综合试题含答案

语文初三上学期文言文综合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________②去任之日________(2)有人阻止郑板桥开仓济民,理由是什么?从郑板桥开仓济民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披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篋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滩,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级公御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人知从太守游而乐B.寓逆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以中有足乐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日侍坐备顾问前人之述备矣(2)把“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郑板桥开仓济民》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郑板桥开仓济民》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郑板桥开仓济民》练习题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①,我任②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1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官府的公文)D.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16.下列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画竹,兰为长。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策之不以其道。

D.不以千里称也。

17.翻译句子: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8.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5.B16.D17.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18.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①从“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体现了他有才华。

②从“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中可以体会到他勤政、爱民、清廉。

③从““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有责任感,敢于担当。

【解析】【15题详解】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的意思是: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

其中“或”是“有人”,不是“或者”。

故答案为B。

【1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题目中的“以画竹,兰为长”中的“以”是“用,把”;A项中“以”是“因为”;B项中的“以”是“因为”;C项中的“以”是“按照”;D项中的“以”是“用,把”,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初三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含解析1

初三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含解析1

初三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含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________②去任之日________(2)有人阻止郑板桥开仓济民,理由是什么?从郑板桥开仓济民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的文学家。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 导语: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以画⽵,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

下⾯是⼩编为你准备的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及翻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以画⽵,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

室⽆贿咯,案⽆留牍。

公之余辄与⽂⼠畅饮咏诗,⾄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相⾷。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与民,活万余⼈。

去任之⽇,⽗⽼沿途送之。

【试题】 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项。

() A.值岁荒,⼈相⾷(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沿途送之(离开) D.⾄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现代汉语翻译下⾯的句⼦。

即发⾕与民,活万余⼈。

3.阅读本⽂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个怎样的⼈。

【相关材料】 材料⼀:郑板桥辞官后,“⼀肩明⽉,两袖清风”,只带着⼀条黄狗和⼀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百度百科⽹》 材料⼆:衙斋卧听萧萧⽵,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吾曹州县吏,⼀枝⼀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呈年伯包⼤中丞括》 【参考答案】 1.B 2.(郑燮)⽴即发放⾕⼦给灾民,救活了⼀万多⼈。

3.清正廉明、爱民如⼦、关⼼百姓疾苦的好官。

【注释】 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送的东西。

案:桌⼦。

⽆留牍(dú ):没有没办完的公事。

之:的辄:就。

⾄:⾄于。

迁:⼯作调动。

值:遇,遇到。

或:有⼈。

谴:谴责。

任:负责。

活:救活。

岂:怎么其:他,指代郑板桥去:离开 余:空闲为:作为,当⾷:吃 【译⽂】 郑燮(xiè),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

擅长画⽵和兰花,曾经在范县做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的'孩⼦⼀样。

家⾥没有收受的贿赂,桌⼦上没有遗留的公⽂。

语文初三上学期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三上学期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三上学期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________②去任之日________(2)有人阻止郑板桥开仓济民,理由是什么?从郑板桥开仓济民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文言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①欲放去邪?”遂遣之。

(丙)谢太傅盘桓②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

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③归?”众人即承响而回。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丁)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注释)①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

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②盘桓:徘徊;逗留。

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等畅游山水。

③将无:可译为“还是……吧”。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字。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②而犹未已 ________③太傅神情方王 ________④舟人以公貌闲意说________(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题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题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题答案《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原文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题目2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27.翻译句子: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28.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26.B27.(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28.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

郑燮(音某ie,四声),清代著名画家。

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

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

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

工诗、词,善书、画。

诗词不屑作熟语。

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

间亦以画法行之。

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

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

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

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

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

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初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题附解析1

初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题附解析1

初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题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________②去任之日________(2)有人阻止郑板桥开仓济民,理由是什么?从郑板桥开仓济民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阅读选文曹刿论战《左传》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________)②小大之狱(________)③公将驰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鲁庄公面对曹刿“何以战”的问题,在曹刿的启发下,最终意识到民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B.第②段鲁庄公不察战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附解析1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附解析1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________②去任之日________(2)有人阻止郑板桥开仓济民,理由是什么?从郑板桥开仓济民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慍,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夫善学者不耻下问/以大易小,甚善B.或谓君不善学/或遇其吡咄C.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益慕圣贤之道D.李生故寻王生/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3)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结合生活谈谈我们如何做一个善学者。

3.古诗文阅读。

(甲)夏日闲居(明)高攀龙长夏此静坐,终日无一言。

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闲。

细雨渔舟归,儿童喧树间。

北风忽南来,落日在远山。

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郑板桥开仓济民》指郑板桥先生,任潍县县官时,恰逢大荒,百姓饿至欲人吃人地步。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原文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

②任:承担责任。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题目2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27.翻译句子: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28.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26.B27.(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28.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译文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

擅长画竹和兰花,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扬州八怪之一。

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

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

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

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

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

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

”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

郑板桥开仓济民 译文+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 译文+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译文+答案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

②任:承担责任。

翻译:郑燮,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

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

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

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相互吃。

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

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

”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使上万人得以活命。

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9.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答案:.(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10.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案: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曲肱而枕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全卷共60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4分)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⑵亦不详其姓字(清楚)⑶每有会意(领会文章的主旨)⑷或置酒而招之(有时)⑸造饮辄尽(到,往)(就/总是)⑹期在必醉(期望)⑺曾不吝情去留(竟,还)(离开)⑻因以为号焉(于是)⑼性嗜酒(爱好,喜欢)⑽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⑾)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⑿衔觞赋诗(酒杯)二、翻译下列句子(16分)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题及答案精选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题及答案精选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咯,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假设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答案考点: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防止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课外文言词语要根据语境去推断。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文中的侧面描写、抒情议论的语句等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此题分析人物形象时,还要结合题干中的二那么材料。

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试卷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试卷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________②去任之日________(2)有人阻止郑板桥开仓济民,理由是什么?从郑板桥开仓济民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________②弗敢加也________③公将鼓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中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B.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初中文言文阅读《郑燮》附答案完整篇.doc

初中文言文阅读《郑燮》附答案完整篇.doc

初中文言文阅读《郑燮》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1、用/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1)值()(2)或()(3)去()13、说说文中画线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的意思。

(2分)14、在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的情况下,郑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分)13、这是什么时候了,如果经过多处地方多人之手层层申报(荒情),老百姓哪里还能活下去?14、不经请示皇上,先开仓赈济灾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此举使万余百姓活了下来。

15、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初中文言文阅读《郑燮》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1、用/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1)值()(2)或()(3)去()13、说说文中画线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的意思。

(2分)14、在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的情况下,郑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分)13、这是什么时候了,如果经过多处地方多人之手层层申报(荒情),老百姓哪里还能活下去?14、不经请示皇上,先开仓赈济灾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此举使万余百姓活了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分类阅读郑板桥开仓济民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咯,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试题】
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参考答案】
1.B
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2009年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
【注释】
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人送的东西。

案:桌子。

无留牍(dú ):没有没办完的公事。

之:的辄:就。

至:至于。

迁:工作调动。

值:遇,遇到。

或:有人。

谴:谴责。

任:负责。

活:救活。

岂:怎么其:他,指代郑板桥去:离开
余:空闲为:作为,当食:吃
【译文】
郑燮(xiè),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

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做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

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

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正逢上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

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

”郑板桥立即发米给老百姓,救活了上万人。

他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