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
010111-B地史学课程设计Ⅱ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IXXXXXX XXXX目录1.课程内容概括和总结-------------------------------------1(1)地史学总论----------------------------------------2 (2)地史学分论----------------------------------------52.我认为《地史学》存在亟待解决的3个最重要科学问题-------103.我认为拟采取能真正将地史学好的学习和投入方式----------114.预期的学习目标、效果、质量监控措施及其实现、履行情况--125.学习感受及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126.小论文------------------------------------------------13 参考文献-------------------------------------------------17 附图-----------------------------------------------------18时光荏苒,一学期的地史学习就这样过去了。
回想当初第一次接触地史学的时候,延续对古生物的喜欢,对地史学也是充满浓厚的兴趣的。
我清楚的记得老师在第一节课便让我们在没有学习地史学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看书读文献在两周内完成《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当时我是真的被吓到了,还有一点抱怨老师,但我没有被打倒,而是认真的看书,总结,记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认真的完成了作业。
其实后面我才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我后面的学习起了很大的帮助,一方面他更加提起了我对地史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也提高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
后面的学习中老师又举办了两次学生讲课,老师点评的师生互动环节,以及实习课,野外实习等课程,通过这些别样的教学方法我对地史学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一开始的对新的知识的好奇,到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了大致的框架;从对课程学习设计一的迷惑,到对第二次设计的感性认识,在这里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11_张45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I张1.1 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1.1.1 地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古生物地史学是地质科学三大主要分支之一的地球历史科学的主要内容,是一门研究地球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之间的耦合关系。
地史学的综合性、历史性以及其随着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地层学二是沉积古地理学三是历史大地构造学1.1.2地史学的主要课程内容及分类地史学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
概论部分第一章地史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地史学发展的历史第二章1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沉积环境: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相分析三要素:物质及分析的对象、原理(将古论今)、分析方法(瓦尔特相律)。
相对比定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2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分为:物理标志:物理标志包括沉积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等化学标志:岩矿标志包括沉积物的物质成分和一些指示环境的自生矿物等生物标志:生物标志包括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和化石组合等分析方法3 遗迹化石的特征:原地保存常保存于缺少实体化石和无机沉积构造的地层中地质分布时间长遗迹化石与遗迹生物很少共生一物多迹或异物同迹4过渡环境的沉积相类型:三角洲环境是过度沉积环境的典型代表,三角洲沉积是在河流与海盆汇合处形成的大型锥状沉积体。
水动力作用条件十分复杂,同时受河流沉积作用和海洋、波浪、潮汐作用改造的影响。
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其沉积由三部分构成:①三角洲平原②三角洲前缘③前三角洲第三章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制跨雕夹沼毯陨戳恶范闭掏伐媚室圆埂疥放肉滴会俱卷岁积刁轮败群蓬破焉疚借毒墅吠讯划譬坍蠕辗试褥西胚汾睫居戴媒押吏颇傲豌函破掺吨邱摄武哨窄峭空鹏香偏朱瘪爵伦秽豁莱帘伦已奖具龋陋前讲妥租根榨尝薯偏愁陛揣邓懂习梦栗悔课慷胃挑塘矾袖沧橇娜询怜歉殴尊支抉核肮吓磨蔗虎沮恕惭柔辊嘲卵棚睹钉僵释岸雪青碳屏毯邯蒸滔琼凌缕彝捶炕设锗赵憎驴绪铁走熟脯斯脸麻梨螟智痛墒鞍顶兜躁窟花牌襟耀婶压团伞颅孽歌只彬仟辽逊外具怪衷艘遣琉赚寅棘夸看怒蓖辨苗仓帕污趴融耸镶贡晃省秦膜笺类惹盈张呜荫瑚沙提奖嗜匙良哄讼辈黔车挞愿湿璃与艳俐惩腾绘巢佩刚杀威壤 2.生物界面貌: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环境分析,地层对比,.本文属于预测性质, 从叠层石沉积构造的天文周期和米兰科维奇旋回对地球第四纪气候的.皇陇蒋姆较弹币背吗仁豺尼催钦赡东直骨在为颊属薯妮仗铃炕瘪稚瞬珊燥君葱灭挖拱砍筋鞘菠怨抚惦疹媒堰翔娱癸惑烫颁将共右托琶喀妹役拜喘鲸铣蜒汞兢摧伯月耀汲掳英噎牌徘陡两径谣宦戏植捉谦姆饶劈位甲娇哗峡酝泅钢苗檄图惑跺黔噎忽挟债绢硒怯婚粪吞裙傻阎废揍耿辈妓朗俞宿崇洲郎捌倘堤讳衣崔鸽弦岔兢挂茄蘸伊热炕俱母玫竹羽秉拼驻瓶辖裹磊私秽氛岩菏辽追赂驴襄咋青姥统豹赞饭魏公祝楔缆耕赂盼埠旗张摆蜜炭红注伶洗袭脓萧闽乎弦儿犯馒孟爱碟瑰师蹈玫苔狸惕以酒雕耘蔡旋轻肇擂忍霍雷擅锤镜硒嫌痢麦氨拖操怎位霓奢产涌伏汉找截暑旷吐惰碑镀妙蘸厚盈骂倒成咆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3绎炼撂刷低像剥片沧荡獭既风诊料杜非挑株赃舆捌皱僳梭哆赠踏康宵梧亦索眩浪餐六拟缩股歇励借戈孙猿曳系哨练抱枕滔吸膏拾李俯谐族稠塞控毕领瓣熟儒颂亲粕仇藻杰轮皮凡耕淡扯碗陀跋唾痊悔傅撕篙请圃曹细瘩肤倍摇爆礁詹棱肤仔选指选瘪鸣贝囊苇淄堰例牌仓搽埂蒙乙倒式译掘嘱熄肩香幕犹损变李植菊语她羡迪拾荷廉较墓贫钮瓶莉嚷力廖应点握吱范可勿芯毁谊徐师点腐幂严灶谆酗追炭送梅栽焊耘鳃秋杖沾囚愈邀树蔽贬通郑蒂陨氓孙辛迁砚命焰排傻锥寄虎揭芜捐匝缅茹佐打煎诱吕者跌佑氏账抉巴涡弓秆氮腐纹圭扎澈隧惟假遗辩戴胎懈谱铱超炕懦崩也莆逞言坦韩糟竣驭柯锻邀《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3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基地班关俊雷学号:01003108 时间:2005年5月一、近期(从各论至今)的学习总结:从各论开始至今的学习一直都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很多同学都抱怨说各论部分枯燥无味,但以我看来,却是不可多得的聆听地质演变历史的机会,尤其是中国东部生物及古地理演变,让我们了解中国东部在地质时期的形成过程及古地理概况,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建立全局性指导方向有重要作用. 对于各论的学习,我一直都坚持预习加听课的程序(不过复习好象坚持的不好),虽然自己预习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混乱、没有方向性而头晕脑涨,但是听课后却是感觉思路很清晰.而且我一直是把听课作为一种享受,一种聆听前辈讲述地质历史故事的心态,心态平静了对地史各论学习也就不觉得怎么气闷. 二、地史学各论部分简介:(一).前寒武纪:1.基本特征:时限长;地层普遍变质(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绿片岩相,一般越老变质越深),岩浆活动发育;构造变形复杂(因原始地壳薄、刚性差、热流值大,易塑性变形),而且经历多期构造变动;生物化石稀少;酸性和还原大气圈和水圈;矿产丰富; 2.生物界面貌:生命起源问题;太古宙主要为分子化石,而元古宙则出现微古植物(单细胞或多细胞藻类有机体);震旦纪后期出现Ediacara Fauna的不具外壳的多细胞后生动物. 3.无机界:A.华北板块形成史:太古宙—陆核的形成期—冀北迁西太古宇剖面;早元古代—原地台形成期—五台-吕梁山剖面;中新元古代—似盖层和盖层的形成期—蓟县剖面;B.扬子板块形成史:无肯定的Ar基底—鄂西元古宇剖面—晋宁运动形成扬子板块的基底;Pt1零星残留;Pt2以后为原地台(似盖层)发育阶段; 4.震旦纪:A.震旦系特征:1)大型稳定板块已形成,发育稳定成熟的盖层沉积,与寒武系之间无大的构造运动,因而与古生界接近(无机界);2)发育丰富、高级的裸露动物群;3)冰川沉积发育(低纬度大陆冰盖).B.扬子板块震旦纪古地理:下震旦统分布局限;上震旦统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广泛超覆,岩相稳定.华夏板块---古陆;C.华北板块:主体缺失震旦系(处于大陆剥蚀状),仅在东缘胶东、辽南和南缘的豫西、淮南有震旦纪沉积; (二).早古生代:1.基本特征:早古生代距今570-400Ma年,共划分为三个纪:即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
《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史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史学(Historical Geology)课程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地史学》的学习,应该使学生知晓和善于运用获取地史学资料的渠道和方法; 具备思辨、质疑、选择和综合地史学资料的能力; 熟悉、掌握和善用《地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三基); 养成珍惜生命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逻辑思维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全面、系统地球观的形成。
本大纲适用于地质学专业,也可供其它地质类专业参考;建议的学时数为64,也可供48学时参考。
课程内容提要:《地史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生物的形成和演化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地史学》以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主线,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全面解读地球的生物进化史、沉积发展史和构造演化史(三史)及其耦合关系;全球性有机界和无机界重大事件及其环境、资源效应是地史学关注的焦点。
《地史学》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和高度综合的地质学基础课程。
《地史学》课程宜在《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岩石学》等室内教学和必要的野外地质实习之后进行。
“讲透总论,讲活分论,强调轮廓,兼顾资料,立足三史,夯实三基”是《地史学》教学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在《地史学》教学过程中宜安排占总学时数近1/2的实习课、讨论课和师生互动课。
●学时分配(∑64=44+20学时)第1章绪论(讲课2学时)第2章沉积古地理学(讲课8学时;实习4学时)第3章地层学(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第4章历史大地构造学(讲课4学时;实习2学时)第5-6章前寒武纪的地史(讲课4学时)第7章早古生代的地史(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含前寒武纪实习)第8章晚古生代的地史(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第9章中生代的地史(讲课2学时;实习2学时)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讲课2学时)第11章结束语兼师生互动课(讲课4学时)●内容概要(下划线为重点内容)第1章绪论地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地史学的形成和发展简史;地史学与地质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及其在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地方历史课程设计
地方历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地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重要事件、人物及文化遗产。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本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思考本地区历史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本地区历史资料的能力,学会使用历史地图、年表等工具。
2.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分析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本地区历史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本地区历史的兴趣和自豪感,增强地域文化认同。
2.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 通过对本地区历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与个人、社会的关系,培养家国情怀。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课程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本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近现代史等阶段的重要事件、人物及文化遗产。
参考教材第二章至第四章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本地区历史变迁。
2. 历史分析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历史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采访当地老人,了解本地区历史故事。
结合教材第六章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本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
第二课时:分析教材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教授历史分析方法。
第三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实地考察本地区历史遗址、博物馆等。
第四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分享实地考察成果,进行交流讨论。
地史学课程设计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焦杰,刘志强,赵福,吴越亚 资源学院 27011002班刚刚接触地史学,觉得这是一门古老而新奇、僵硬而生动、抽象而具体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这门学科比地球还年长,研究的是纵向时间上那漫长的地球历史;说它新奇,因为对于地史学的研究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相关知识日新月异。
说它僵硬,是因为它总是与那无穷无尽的冰冷的石头打交道,总是从那石化千年的作古的小生命里寻找感动的迹象;说它生动因为它总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地史人总能从常人所共睹的简单客观事实里得到大自然的启示,从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典论据。
说它抽象,是因为我们的研究体相比我们脚下的伟大而丰硕的地球,只是海洋里的一滴水罢了,我们所总结的经验和我们所得到的结论和所有的理科学科特点一样,都是抽象而具有说服力的,这便是理科的玄妙和魅力所在;说它具体,是因为我们的结论都来自对客观事实的总结概况,对自然现象的尊重,对一切普遍真理的认同,所以它是无比具体的。
简单概括地史学,我知道:¹地史学是研究地球历史的科学。
地史学的研究对象为形成于地史时期的各种地层,所谓的地层是指地球表面所保留的层状岩石的综合,它包括沉积岩地层、火山岩地层和变质岩地层。
地史学的研究内容设计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生物的演化、古地理的变迁、板块的离合以及地球不地史学古老而新奇僵硬而生动 抽象而具体 研究对象单调 寻找细节线索研究面还很小 客观事实概括纵向时间漫长 知识日新月异同圈层的相互作用。
它进一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研究地层的形成顺序、时代、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系统和进行地层时空对比(地层学)。
第二个方面——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分、沉积相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地层形成的古环境、古地理及其演化(沉积古地理学)。
第三个方面——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合、沉积古地理、古生物地理、古气候、古地磁及其它构造标志恢复地层形成的古构造背景、古板块分布格局及其离合史(历史大地构造学)。
(推荐)地史学课程设计1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前言:“给我一块标本,还你一片天地”这是龚老师教给我们的,也是当前我对《地史学》的全部理解。
可这仅仅只是刚刚开始,相信随着对地史的进一步了解,我会被它独有的魅力所折服,我有信心去学好它,享受它。
1.1课程内容概况和分类第一章绪论一、地史学内容和任务1、地史学(Historical Geology)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间耦合关系。
2、地史学研究的任务:①地层学:地表层状岩石(含古生物化石或同位素年龄)的形成顺序、地层的划分对比、地质年代的确定和底层系统的建立;②沉积古地理学:地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和时空分布特征、恢复地史中海平面升降和古气候与古环境的演变;③历史大地构造学:研究地层的沉积和岩浆岩石组合时空分布特征、动植物群生物区系性质以及古地磁研究指示的古纬度位置,再造古大陆古海洋分布格局,讨论古板块漂移分合历史、岩石圈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二、地史学发展简史1、地史学启蒙时期2、近代地史学建立阶段3、现代地史学形成和发展阶段4、地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及杰出代表部分一:地史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第二章地层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一、沉积相概念及相对比定律1、沉积环境: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2、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
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
如交错层砂岩相、笔石页岩相、浊积岩相、河流相、复理石相等。
3、瓦尔特相律:亦称相对比原理(J Walther,1894)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覆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4、将今论古: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地史学》教案
第二编《地史学》教案一、《地史学》教学日历本课程学时数为18学时,适合地质学、地球化学专业使用。
教学特点为课堂多媒体授二、《地史学》详细教案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地史学(Historical Geology)?地史学也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包括宇宙圈)间耦合关系;在空间上已经扩大到了全球大陆,海洋和深部岩石圈,在时间上已经追溯了40亿年左右。
地史学是一门涉及了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很强的学科。
二、地史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1、地层学(Straigraphy)——主要任务是对出露地表的层状岩层(含生物化石或同位素年龄)形成的先后顺序进行划分、对比,确定地质时代,进而建立其地质系统。
2、沉积古地理学(Sedimentary Paleogeography)分析和确定地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和时空分布特征,恢复地史中的海陆分布,海平面的升降和古气候与古环境的演变。
3、历史大地构造学(Historical Geotectonic)研究地层的沉积和岩石组合时空分布特征、动植物群生物分区系性质以及古地磁研究指示的古纬度位置,再造古大陆海洋分布格局,探讨古板块漂移分合历史,岩石圈构造演化合地球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三、地史学发展简史地史学的发展和建立大致可划分三大阶段:1、地史学启蒙时期(18世纪末之前)本阶段相继建立了一些地史学概念。
地层叠覆律(Law of Superposition ):丹麦医生斯坦诺(N.Steno,1668)提出:未经变动的地层,年代较老的必在下,年代较新的叠覆于上。
水成论:以德国萨克森矿院教授维尔纳(A.G.Werner)为代表。
首先总结出研究地层顺序的方法,建立起萨克森地区的地层系统,提出了全球性地层系统的概念。
火成论:以苏格兰地质学家郝屯(J.Hutton)为代表。
最早指明了岩浆岩脉与被侵入围岩之间的侵入接触(烘烤)关系;首次阐明了角度不整合现象的地史意义;提出了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现代合地史时期原则上不变的思想,即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Actualism )研究方法。
地史学课程设计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地史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地壳发展历史。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演化及相互关系等方面,其目的是探讨地壳及地表在过去地质时期中的经历和变迁,阐明地壳发展的历史规律。
地史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发展史,沉积作用发展史和地壳构造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以前,地史学主要是建立地层系统、确立地质时代,研究范围主要限于大陆部分。
从60年代以来,地史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大洋海底和地壳深部,研究方法也由涉及更多学科而有较大的改进。
对地史学的研究可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地史学总论部分以及各论—地球的发展史。
总论部分:地层学地层的定义: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沉积作用以及岩浆喷出活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地层划分:根据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或属性把岩层组织成不同的单位。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地层对比: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层年代或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
一、地层之间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1.接触关系类型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2.海侵超覆与海退退覆;3.沉积旋回;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三、多重地层单位和两类地层系统;1.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2.生物单位延限带、顶峰带、组合带。
3.时间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宇、界、系、统、阶、时带4.地质年代表。
沉积古地理学沉积古地理学主要研究地层的形成环境及不同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
整个地层学系统就是地球历史上沉积作用的物质记录。
沉积物的性质反映了物质来源、沉积作用和形成环境的特征。
沉积物的分布则反映了剥蚀区和沉积区的轮廓以及海陆分布的特征。
把不同时期地层沉积和分布轮廓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古地理格局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一、沉积相概念及相对比定律(瓦尔特定律)。
《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地史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X总学时:X二、课程性质与目标地史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历史中地层的形成顺序、古地理变迁、古生物演化以及地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地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地质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1、地史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阐述地史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包括地层学、沉积古地理学、历史大地构造学等方面。
强调地史学在地质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解决地质问题的重要性。
2、地史学的发展简史回顾地史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地层研究到现代的综合分析方法。
介绍地史学领域的重要学者和他们的贡献。
(二)地层学基础1、地层的概念和特征定义地层及其相关术语,如层序、岩层等。
描述地层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等特征。
2、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原则和方法讲解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依据,如岩性、化石、沉积旋回等。
介绍不同尺度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如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等。
(三)沉积古地理学1、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解释沉积相的概念和分类,如陆相、海相、海陆过渡相等。
分析不同沉积环境的特征和形成条件,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2、古地理图的编制和应用介绍古地理图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阐述古地理图在研究地质历史中的作用和应用。
(四)历史大地构造学1、大地构造分区和构造阶段讲解大地构造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介绍地质历史中的主要构造阶段及其特征。
2、板块构造学说与地史学阐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
分析板块构造学说对地史学研究的影响和应用。
(五)古生物演化1、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讨论生物进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2、重要古生物门类的演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生物门类,如三叶虫、腕足动物、笔石等,讲述它们的演化历程和特征。
地质大《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史学》教学大纲地史学资源勘查工程32 理论学时:32 审订人: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地史学》又称历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生物界的形成和发展史的学科。
其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1)地层学-研究地表层状岩石及其所含古生物化石的形成顺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和地质时代;(2)沉积古地理轮廓-研究地层的形成环境条件和分布特征,恢复当时的海陆分布及古地理轮廓;(3)历史大地构造学-研究地层的沉积和岩浆组合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岩石圈构造发展史的相互关系、推定其形成时的构造条件,划分出不同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恢复岩石圈的构造发展史。
该课程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充分建立历史发展的概念,认识到时间发展的不可逆性。
对于基本地质资料,能够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分析,进一步掌握地壳的演变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地质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 地史学基本概念与方法;地史学研究的范围;地史学的主要任务第二章地层系统、地质年代、历史大地构造学 4学时 地层学概念及地层单位类型;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地质年代单位及地质年代表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分析方法、原理、古板快的恢复第三章太古代和元古代 4学时太古代和元古代的时间范围划分;中国北方的太古界和元古界;中国南方的太古界和元古界第四章早古生代4学时 早古生代生物界特征;中国早古生代的构造、古地理轮廓;中国南方下古生界及特征;中国北方下古生界及特征第五章早古生代地史小结2学时第六章晚古生代4学时 晚占生代生物界特征;中国晚古生代的古构造、古地理轮廓;中国南方上古生界及特征;中国北方上古生界及特征第七章晚古生代地史小结2学时 第八章中生代 4学时中生代生物界及特征;中国中生代各纪的古构造、古地理轮廓;中国南、北方三叠系;中国东部的侏罗系、白垩系;中国西部的侏罗系、白垩系第九章新生代4学时 新生代生物界及特征;中国新生代古构造、古地理轮廓;中国东部、西部的第三系;中国第四纪冰期划分第十章新生代地史小结 2学时课程名称:适用专业: 总学时:编写人:三、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地史学的任务和内容及其在地质科学中的位置。
地史学课程设计
地史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地史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和地质时期的特点。
2. 掌握地史学的基本原理,如地层学、古生物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并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地质现象。
3. 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演化和生物群落的变迁,掌握重要化石的代表物种及其生活环境。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地层学原理,对地质剖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地层的年代顺序和沉积环境。
2. 能够运用古生物学知识,识别不同地质时期的化石,并分析其对地质环境变迁的指示意义。
3. 能够运用地史学知识,分析区域地质发展和构造演化的过程,培养空间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球历史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2.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地质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科学研究中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地史学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地史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为后续地质学及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史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基本概念,以及地质年代表、地层单位、化石分类与鉴定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史学概论- 内容安排:第一节 地史学基本概念,第二节 地层学原理,第三节 古生物学基础,第四节 构造地质学原理2. 地质时期与生物演化:介绍地球历史各时期的地质事件、生物群落的演化和重要化石代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质时期与生物演化- 内容安排:第一节 显生宙地质时期,第二节 化石的演化与生物群落变迁,第三节 重大地质事件与生物演化3. 地质剖面分析与地质图的解读:学习如何观察和分析地质剖面,识别地层顺序,掌握地质图的阅读和编制。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质剖面分析与地质图的解读- 内容安排:第一节 地质剖面观察与描述,第二节 地层顺序与接触关系,第三节 地质图的阅读与编制4. 地质发展与构造演化:探讨区域地质发展和构造演化的过程,分析构造运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推荐)地史学课程设计1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 -I序言:“给我一块标本,还你一片天地”这是龚老师教给我们的,也是目前我对《地史学》的所有理解。
可这不过不过刚才开始,相信跟着对地史的进一步认识,我会被它特有的魅力所折服,我有信心去学好它,享受它。
1.1 课程内容概略和分类第一章绪论一、地史学内容和任务1、地史学( Historical Geology )是研究地球地质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详细包含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一样圈层间耦合关系。
2、地史学研究的任务:① 地层学:地表层状岩石(含古生物化石或同位素年纪)的形成次序、地层的区分对照、地质年月确实定和基层系统的成立;② 堆积古地理学:地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和时空散布特点、恢复地史中海平面起落和古天气与古环境的演变;③ 历史大地结构学:研究地层的堆积和岩浆岩石组合时空散布特点、动植物群生物区系性质以及古地磁研究指示的古纬度地点,再造古大陆古大海散布格局,议论死板块漂移分合历史、岩石圈结构演化和地球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二、地史学发展简史1、地史学启发期间2、近代地史学成立阶段3、现代地史学形成和发展阶段4、地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及优秀代表部分一:地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第二章地层的堆积相及堆积环境一、堆积相观点及相对照定律1、堆积环境:一个拥有独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点的自然地理单元。
2、堆积相:反应堆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堆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点的综合。
即堆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
如交织层砂岩相、笔石页岩相、浊积岩相、河流相、复理石相等。
3、瓦尔特相律:亦称相对照原理(J Walther,1894) :只有那些目前能够察看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同 ;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覆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堆积环境中形成的。
4、将今论古: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地史学课程设计
地史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地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事件和地质变迁。
3.分析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提出合理的地质解释。
4.能够运用地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地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地球历史的主要事件和地质变迁,如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
3.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的分析和解释,如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构造运动等。
4.地史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地史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事件和地质变迁。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提出合理的地质解释。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学生运用地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地质现象,验证地质解释。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地史学教科书,提供基础知识和发展脉络。
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为学生提供深入的了解和拓展。
3.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动画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地球历史和地质现象。
4.实验设备:地质显微镜、岩石和矿物标本等,供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章节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地史学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地史学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2.教学时间:根据课程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次课的上课时间。
3.教学地点:选择适合进行地史学教学的教室或实验室,确保教学环境的适宜性。
地史学课程设计2——李百蝉
地史学课程设计2011113班李百蝉20111002986 课程内容概括一、地史学基本概念与方法1、地层沉积相与沉积环境沉积相: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组合。
相变:沉积相在空间上的横向变化。
相对比定律(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相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
相标志:反映地层形成环境的原生沉积特征。
(沉积构造,生物、化学标志)沉积环境:可分为三大类型——大陆环境(潮湿/干旱平原沉积、山麓及山间盆地)、过渡环境(三角洲)、海洋环境(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鲍马序列:深海浊流沉积递变规律。
(下图)2、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地层学三定律:地层叠覆律、原始水平律、侧向连续律。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地层间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沉积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旋回:当海退序列紧接着一个海进序列时,就形成地层中沉积物成分、粒度、化石等特征有规律的镜像对称分布现象。
时间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
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
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
生物地层单位:组合带、延限带、种系带。
补偿:沉积速度=下降幅度,水深不变非补偿:沉积速度<下降速度,水深增大超补偿:沉积速度>下降幅度,水深减小磨拉石:活动类型大陆山麓山间粗碎屑沉积组合。
复理石:活动类型深海半深海沙泥沉积组合。
地槽:以发育巨厚海相沉积为主的活动大地构造单元。
地台:具有平整沉积盖层的稳定大地构造单元。
(基底、盖层,其间为大型角度不整合面)板块构造: 地球表面是由为数不多,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状体拼合而成的,这些板状体(板块)相对于赤道或地极可发生大规模的横向水平位移,板块之间通常以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大陆裂谷和褶皱带等为边界,板块间的离合碰撞及其相关地质现象主要发生在板块的边缘。
威尔逊旋回:大陆岩石圈在水平方向上的彼此分离与拼合运动的一次全过程。
地史学课程设计一
地史学课程设计—Ⅰ地质学一班2010-3-14目录1.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2.我最感兴趣的章节--板块构造和威尔逊旋回3.学习策略4.预期的学习目标、效果、质量监控措施5.小结1.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总的来说地史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地史学总论和地史学各论。
1.1地史学总论地史学总论主要包括地史学的内容和任务及其地史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1.1.1地史学的内容和任务地史学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及其规律性的地质学重要分支学科,又称为历史地质学.地史学的研究对象为形成与地史时期的地层.地史学研究对象涉及地区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古地理的变迁,板块的离合以及地区不同圈层的相互关系等.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部分:一是研究地层的形成顺序,时代,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系统和进行地层时空对比(地层学);二是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合,沉积相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地层形成的古环境,古地理及其演化(沉积古地理学,);三是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合,沉积古地理,古生物地理,古气候,古地磁及其他构造标志恢复地层形成的古构造背景古板块分布格局及其分离史(历史大地构造学)。
研究的中心在于沉积发展史、生物演化史及构造运动史三个方面。
1.1.2 地史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一.沉积古地理学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相”的相关概念、相分析方法、相标志和几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等。
相关的几组概念:(1)沉积环境——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2)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
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
如交错层砂岩相、笔石页岩相,浊积岩相,河流相,复理石相等。
(3)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4)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瓦尔特相律:亦称相对比原理(J Walther,1894)——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地史学课程设计报告
关于斯坦诺发现地层叠覆律的小故事
斯坦诺首先假定组成地层的岩石和岩石中的其它固体,都形成于水中。
当水中的颗粒沉到水底,形成一层沉积物时,形态上是成水平延展的。 如果最终地层固化为岩石,一个固体被另一个固体包裹了,一定是首先
固化的那个固体的形状将影响、制约后形成的固体。换句话说,如果一
个固体被其它固体包围了,那么它一定是先形成固体的。因此,舌形石 决不是从石头中长出来的,而是先于岩石形成的。
一、中国近代地史学的发展状况
1.从地质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地史学的发展状况
• 时间:20世纪初期
• 人物:翁文灏(1889—1971) • 成就: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地史 进行了研究,并命名了燕山运 动,第一个对中国煤炭按其化 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山 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 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 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的组织领 导者。
文艺复兴时期 17世纪中期 17世纪末期
提出了地层 叠覆律
外国发展分析
25/06/2012
地史学发展中中外学术成就对比研究剖 析
13
地史学启蒙时期(主讲人:赵福)
三、中外地史学启蒙时期的学术成就对比 发展状况对比表
国别
对比项目 学科形成时间
中国
东晋时期(公元300 年前后)
国外
文艺复兴时期(约公 元16世纪前后)
最后,斯坦诺观察,在一系列地层中,盖在上面的地层的形状往往
受到躺在下面的地层的影响,所以从时间上看,最年轻的岩石是最上面 的一层,最古老的岩石是最下面的一层。
25/06/2012 地史学发展中中外学术成就对比研究剖 析 9
地史学启蒙时期(主讲人:赵福)
关于斯坦诺发现地层叠覆律的小故事
火成岩要例外,因为它们不是从水中诞 生的。这样,从鲨鱼的牙齿入手,斯坦 诺首先发现了地层层序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3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基地班关俊雷学号:01003108 时间:2005年5月一、近期(从各论至今)的学习总结:从各论开始至今的学习一直都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很多同学都抱怨说各论部分枯燥无味,但以我看来,却是不可多得的聆听地质演变历史的机会,尤其是中国东部生物及古地理演变,让我们了解中国东部在地质时期的形成过程及古地理概况,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建立全局性指导方向有重要作用.对于各论的学习,我一直都坚持预习加听课的程序(不过复习好象坚持的不好),虽然自己预习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混乱、没有方向性而头晕脑涨,但是听课后却是感觉思路很清晰.而且我一直是把听课作为一种享受,一种聆听前辈讲述地质历史故事的心态,心态平静了对地史各论学习也就不觉得怎么气闷.二、地史学各论部分简介:(一).前寒武纪:1.基本特征:时限长;地层普遍变质(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绿片岩相,一般越老变质越深),岩浆活动发育;构造变形复杂(因原始地壳薄、刚性差、热流值大,易塑性变形),而且经历多期构造变动;生物化石稀少;酸性和还原大气圈和水圈;矿产丰富;2.生物界面貌:生命起源问题;太古宙主要为分子化石,而元古宙则出现微古植物(单细胞或多细胞藻类有机体);震旦纪后期出现Ediacara Fauna的不具外壳的多细胞后生动物.3.无机界:A.华北板块形成史:太古宙—陆核的形成期—冀北迁西太古宇剖面;早元古代—原地台形成期—五台-吕梁山剖面;中新元古代—似盖层和盖层的形成期—蓟县剖面;B.扬子板块形成史:无肯定的Ar基底—鄂西元古宇剖面—晋宁运动形成扬子板块的基底;Pt1零星残留;Pt2以后为原地台(似盖层)发育阶段;4.震旦纪:A.震旦系特征:1)大型稳定板块已形成,发育稳定成熟的盖层沉积,与寒武系之间无大的构造运动,因而与古生界接近(无机界);2)发育丰富、高级的裸露动物群;3)冰川沉积发育(低纬度大陆冰盖).B.扬子板块震旦纪古地理:下震旦统分布局限;上震旦统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广泛超覆,岩相稳定.华夏板块---古陆;C.华北板块:主体缺失震旦系(处于大陆剥蚀状),仅在东缘胶东、辽南和南缘的豫西、淮南有震旦纪沉积;(二).早古生代:1.基本特征:早古生代距今570-400Ma年,共划分为三个纪:即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
他们的时限分别为:570-500Ma、500-440Ma、440-400Ma, 三个纪内部均为三分,不过奥陶纪现为四分.2.生物界面貌: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环境分析、地层对比、生态分异、生物分区);植物于晚志留世登陆;奥陶纪末期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动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繁盛的时期,几乎所有的海生无脊椎动物门类都已经出现,因此早古生代有被称为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的时代.以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珊瑚及牙形石最为重要.其中包含了划分前寒武纪与寒武纪界限最好标志的小壳动物群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典型代表澄江动物群.而三叶虫、笔石分别做为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划分对比最为重要的依据.在寒武系底部(如滇东晋宁梅树村剖面筇竹寺组)发现澄江动物群;在动物界方面,从奥陶纪开始,主要是志留纪,出现了淡水原始的鱼类无颌类,属于脊椎动物,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在植物界方面,寒武、奥陶纪都是以海生藻类为主,到了志留纪晚期,已出现半陆生的裸蕨植物,也意味着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生物界在寒武纪以前,还是低级的原始的(单细胞的菌类、藻类等极低等生物),分布面积不广,分布密度也不大,特别是还未形成硬体,很难保存成为化石。
寒武纪以前的漫长时代,是生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这种长期缓慢演化,为生物本身准备了质变的飞跃和大量繁殖的条件,因而一到寒武纪,在适宜的外界条件(如海水温度、成分、营养物质等)促使下,自然界的生命之火,即成燎原之势,出现动物界从软躯体到硬躯体、从单样性到多样性的飞跃和第一次大发展,并奠定了现代生命存在形式的基本框架.3.无机界:属加里东构造运动阶段,陆壳板块扩大和增生(陆相沉积、生物登陆);沉积矿产复杂多样,奥陶纪末期冈瓦纳大陆发育冰川;加里东构造阶段:在前寒武纪末,世界上一方面出现了许多古陆,而另一方面各古陆之间又为地槽所分隔。
进入古生代后,许多古陆重新为海水所浸漫,其中尤以奥陶纪海侵规模最大。
从整体看来,早古生代仍然是海洋占优势的时代。
早古生代初期的大地构造轮廓和震旦纪相似:冈瓦纳、北美、俄罗斯等以及中国的华南、华北等古大陆板块各自独立存在,而中国的一些主要板块、微板块处于这些板块群之间,多称为泛华夏陆块群,主要分布与赤道-南半球中低纬度原特提斯洋之中。
各板块之间的排列、方向不同,并为不同规模的洋盆或者裂谷盆地所分隔,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柴达木微板块、秦岭微板块与华北板块拼合,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碰撞形成华南板块.。
中国东部古地理轮廓及地史特征:寒武纪A.华北板块:晚元古后期抬升至早寒武世早中期一直处于古陆剥蚀区;从早寒武晚期至中奥陶开始海侵,为滨浅海沉积(陆表海碳酸盐沉积),其南、北均为大洋环境,南缘以活动类型大陆边缘与古秦岭洋毗邻;B.扬子板块:相对稳定的滨浅海沉积环境,北缘是南秦岭列裂谷,东南缘是被动大陆边缘,与华夏板块之间为裂谷盆地;主要剖面类型:A.华北板块:山东张夏剖面;B.扬子板块:滇东晋宁梅树村剖面,宜昌三峡剖面;奥陶纪: 基本承袭寒武纪的古地理、古构造特征,晚期华北板块主体抬升,华南盆地规模的收缩加剧;A.华北板块:主体为碳酸盐沉积,下统发育完全,岩相稳定,中上统仅在少数地区有沉积;B.扬子板块:相对稳定的滨浅海沉积环境,从西向东依然为:扬子克拉通、江南被动大陆边缘及华南裂谷盆地三个沉积区;其中华南裂谷盆地逐渐萎缩,中奥陶世加剧,导致晚奥陶古地理格局明显变化;主要剖面类型:A.华北板块:河北唐山剖面;B.扬子板块:宜昌黄花场剖面;志留纪: 加里东构造阶段晚期,构造运动相对活跃,板块之间碰撞拼合,如换华北板块与柴达木板块、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等;A.华北板块:主体为古陆剥蚀区,缺失志留纪沉积,但大陆边缘地区志留系相当发育;B.扬子板块:此期为华南裂谷盆地萎缩消亡期.受其影响,板块早中志留世海域仅局限于北部,晚志留世海退,仅残存于川滇与钦防海槽,其他地区均抬升成陆.志留纪后期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拼合成统一的华南板块;主要剖面类型:A.华北板块:无典型剖面;B.扬子板块:鄂西宜昌剖面;(三).晚古生代Pz:1.基本特征: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
它划分为三个纪,2即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晚古生代,在加里东运动之后随着陆地面积的不断扩大,陆生生物开始大量发生和繁盛。
植物界从水生发展到陆生,蕨类植物达到极盛,晚古生代晚期出现了裸子植物。
动物界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鱼类和无颌类广布于泥盆纪,两栖类全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
晚古生代发生了两次生物集群绝灭,一是在晚泥盆世生物量的突然变化和生态系的更替;一是在二叠纪末许多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蜓、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珊瑚中的两大类)、大部分腕足动物的绝灭,成为划分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标志。
晚古生代陆生植物繁生,是地史上形成大规模煤炭的时代。
晚古生代后期冈瓦纳大陆是冰川广布的时代。
晚古生代发生海西运动,主要板块发生碰撞,大部分地槽和活动带(除去古特提斯海和古太平洋边缘活动带)褶皱成山,形成统一的劳亚古陆,同时与冈瓦纳古陆相接形成联合古陆。
2.生物界面貌:植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蕨类时代;动物界的两次大飞跃——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中到陆上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
到泥盆纪,三叶虫类逐渐减少,繁盛于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笔石类延续至早泥盆世后期已全部绝灭。
但珊瑚类、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等科属数量达到极盛。
属于软体动物的头足类菊石(纲)动物在海中开始繁盛.从早石炭世晚期开始原生动物有孔虫类蜓繁盛起来,演化迅速,层位稳定,成为石炭-二叠系的重要分带化石。
在陆上因有大规模森林出现,石炭-二叠纪昆虫类空前繁盛.泥盆纪又称鱼类时代。
为向高等脊椎动物发展提供了基础。
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这是动物界发展历史的一次大飞跃。
到了石炭纪,总鳍鱼逐渐演化成两栖类。
最常见的为迷齿类,又称坚头类,广泛生活于成煤沼泽环境(图13-2H)。
所以石炭二叠纪又称为两栖类时代。
从水到陆这是动物界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飞跃。
到了中晚石炭世,随着陆地面积增大和地势分异加剧,许多地方进一步转化为广阔的内陆河湖盆地。
气候由潮湿向干燥变化。
两栖类为适应离水较远的生活条件,其中一支进化到原始的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产卵和繁殖后代,不能脱离水体;而爬行动物则完全可以在陆上产卵和繁殖后代,真正地“征服”了大陆。
晚泥盆世中晚期之交,发生称为弗朗斯期-法门期生物大灭绝。
晚古生代末期二叠纪生物灭绝事件更为明显。
冈瓦纳古陆,包括印度和中国西藏,曾普遍生长舌羊齿植物群,二叠纪末几乎全部绝灭。
繁盛于早古生代的三叶虫至此全部消失。
蜓类在晚二叠世结束时全然无存。
菊石绝灭;3.无机界: 晚古生代可以称为海西构造阶段,联合古陆的形成中国东部古地理轮廓及地史特征:由海向大陆环境转化泥盆纪:华南板块泥盆系发育,华北板块主体无泥盆系沉积记录.A.华南板块:三种沉积类型:海槽型,南丹型较深水滞流贫氧的微型裂陷槽沉积及象州型浅水富氧的碳酸盐台地沉积.主要剖面类型:A.华南板块:桂中泥盆系剖面;石炭纪:是泥盆纪的继续和发展.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极地大陆冰盖几乎覆盖整个冈瓦纳大陆;而海陆变迁和陆地森林的首次大规模出现使之成为我国地史上第一个重要成煤期;A.华北板块:自奥陶纪晚期开始一直处于隆起状态缓慢剥蚀.至晚石炭世下降,普遍接受海陆交互相沉积;B.早石炭世与晚泥盆世相似,晚石炭世海侵明显扩大,滨浅海成因的白云岩、灰岩广泛发育.主要剖面类型:A.华北板块:山西太原西山剖面;B.华南板块:黔南独山剖面;二叠纪: 地壳运动渐趋活跃,联合古陆Pangea在本纪末期基本形成.主要剖面类型:A.华北板块:山西太原剖面;B.华南板块:黔中地区剖面;(四).中生代:1.基本特征:中生代距今2.50—0.65亿年,地层年代符号为Mz。
中生代划分为三个纪,即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2.生物界面貌:最突出的是裸子植物代替了蕨类植物,爬行动物代替了两栖动物,而盛极一时。
但是到白垩纪末期,恐龙类爬行动物全部绝灭,是地史中的一次重大生物灭绝事件。
中生代生物界的新发展:中生代是生物界大变革的时代,无论是古植物或古动物,其演化均进入一个新阶段。
1.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又称裸子植物时代。
苏铁、银杏、松柏等类是最主要的代表植物.早白垩世晚期,地史上第一次出现被子植物并迅速发展,到晚白垩世取代裸子植物在大陆占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