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20200514103422)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导学案 - 副本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特殊句式运河中学北校区高三语文组复习目标:1、掌握文言句式变化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句式变化的方法。
2、合作探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全面梳理句式的相关知识,并针对这一点做好相关的文言文翻译。
课前准备案一、温故而知新:特殊句式的分类回顾一轮复习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些,从必修教材中找一个典型例句,小组互相交流、讨论,每一个小组抽一成员为代表,进行交流,然后将文言特殊句式名称及例句写下来。
课堂学习案一、考点解读《考纲》明确指出: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词类活用。
这一考点在近几年江苏高考中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尤其体现在翻译题中。
掌握这些特殊句式与用法,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和辨别,从而正确地翻译句子。
二、知识归纳与点拨1、展示课前准备案中的知识梳理,并进行点拨总结: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原则和翻译原则。
2、自我反思:写下你的薄弱环节的知识构成并举例分析。
三、学习致用1、下面的小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特征作判断,有语言标志词的必须指出来。
岳飞诉冤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
②为奸人秦桧所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
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
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
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
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
心之竭诚,人神共鉴。
⑩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⑪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⑫则良善何恃?”帝命拘桧,庭杖而死。
2、合作探讨,理解高考文段。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 “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 “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公开课)
文言特殊句式教案(公开课)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及“状语后置”的特点。
2、学会辨析以上句式,并懂得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学法指导】借助具体的句子给学生小组观察、分析、思考,并整理出自己的结论,学生们相互补充,总结出各种句式的规律,并进行运用。
【考纲表述】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考纲精解】主前宾后谓居中定状补语辅其间~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考查题型】选择题翻译题考题回顾:(06年广东卷)3、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shěn 讥笑)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一、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中,一般把宾语放在谓语动词后面。
古汉语中,有时把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叫宾语前置。
探究一: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
⑴大王来何操⑵沛公安在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⑷微斯人,吾谁与归<⑸客何为者总结规律: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积累:常见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奚”等。
牛刀小试: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臣实不才,又敢谁怨B、豫州今欲何至}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而今安在哉答案:C探究二: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
⑴古之人不余欺也。
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⑶忌不自信。
⑷臣未之闻也。
⑸时人莫之许也。
总结规律:`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积累:常见否定词:“不”、“无”、“毋”、“未”、“弗”“莫”常见代词:“之”、“余”、“吾”、“己”、“尔”、“自”牛刀小试: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受制于人。
…C、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D、城中皆不之觉答案:B探究三: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常见类型和运用方法。
3. 能够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进行文本分析和写作。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引用一段文言文句子或诗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和特点,如倒装、比拟、排比等。
b. 分类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常见类型,如并列句、状语从句、主谓结构等。
c. 分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运用方法,如强调、修饰、对比等。
3. 实例分析:a. 选取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分析其中的特殊句式,并解释其运用效果。
b.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4. 练习与巩固:a. 提供一些文言文段落,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特殊句式,并解释其作用。
b. 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进行写作,如写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或写一首古体诗。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他们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入有趣的文言文句子或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在知识讲解环节,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特殊句式的运用效果。
4. 个性化练习: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写作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提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供学生分析特殊句式。
2. 练习题:提供一些针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展示:准备一些文言文句子的PPT或手写板,便于讲解和示范。
评估方式:1. 口头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关于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知识点,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进行评价,检查他们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文言句式导学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制作人: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了解并熟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四种文言特殊句式。
2、归纳总结四种文言特殊句式的规律。
3、能分辨四种文言特殊句式并能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及其用法。
【学习难点】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文言句式概述】句子中包含的词语顺序及相互配置关系不同,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句式。
由于古今汉语之间有继承性,因此,文言文中一般句式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
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古代汉语中存在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即文言文特殊句式。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你所知道的文言句式有哪些?【自我检测】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名称并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乃狼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4、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市。
【课堂探究】[一]判断句1.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是”作判断词是后来的事,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翻译判断句时,加上判断词“是”】。
2.分析下列句式特点并完成规律总结。
⑴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③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规律:用“者”、“也”表判断(2)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③“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项羽本纪》⑤“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类型,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2、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特殊句式的特点和判断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和翻译。
3、通过练习和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的结构特点和标志词。
能够正确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2、难点理解倒装句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的语序变化规律。
区分不同类型特殊句式在语境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咱们来玩一个小游戏。
我这里有一些文言文的句子,大家来猜猜它们的意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大家先思考一下,然后举手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好,有同学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没有早任用您,如今情况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非常棒!那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句子和我们平时说的现代汉语在语序上有点不一样呢?这其实就是文言文的一种特殊句式——判断句。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看看还有哪些有趣的“不一样”。
(二)知识讲解1、判断句特点: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
常见形式:“……者,……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如“夫战,勇气也”。
“……者,……”,如“粟者,民之所种”。
“……,……”,如“刘备,天下枭雄”。
2、被动句特点: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常见形式:“于”字句,如“受制于人”。
“为”字句,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见”字句,如“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字句,如“忠而被谤”。
3、省略句特点:句子成分在一定语境中省略。
常见形式:省略主语,如“(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宾语,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省略介词,如“林尽(于)水源”。
4、倒装句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
语文导学案李希兰编制审核时间: 编号:18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
“谓”做主语。
(二)“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三)“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四)“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五)“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送东阳马生序》)(六)“……,……也”。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八)“……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
(《马说》)二、被动句1.“为”表被动。
2.“为……所……”。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满井游记》)“为晴雪所洗”即“被晴雪洗”,这里指山峦被晴天的雪所洗浴。
“为”即“被”。
3.“于”表被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于……”即“在……被举荐”。
三、省略句(一)省略主语。
1.承前省。
主语在前面已经出现过,为避免重复省略主语,译时要补上。
(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2.蒙后省。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豳风·七月》) “在野”“在宇”“在户”前都蒙后省略了主语“蟋蟀”,译时要补上。
(二)省略谓语。
再而衰。
再(鼓)而(气)衰。
省略的“鼓”就是谓语。
(三)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宾语,承上省略宾语“之”,带前面已经提到的“人、事、物”。
1、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2、问(之)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中常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2.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及翻译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
学习难点:倒装句式的辨识和翻译。
三、【学习方法】自学、归纳总结【考纲解读】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
主要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变式句)、省略句。
㈠判断句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如: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4)“者”、“也”全不用。
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秦,虎狼之国。
2.用副词“乃”“则”“即”“皆”“素”“耳”等表示判断。
这些形式也比较多见。
如: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此亡秦之续耳。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如: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巨是凡人,偏在远郡……4.用“非”、“未”、“弗”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
如:①吾本非文人画士……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③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④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注意:以上各种类型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如是肯定判断句,要用“是”;如是否定判断句,要用“不是”。
)㈡被动句1.用介词“于”、“受”、“受……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特点,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培养翻译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团队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的特点并翻译。
2、难点:掌握宾语前置句的三种类型,提升翻译能力。
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学完了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文言文,初步掌握了一些文言知识,但没有掌握其中特殊句式的规律,缺少自我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梳理探究一个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从而探究出规律,合作完成文言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
2、每组选一名同学展示预习成果,同时实物投影预习学案。
3、老师适时补充知识点,课堂精炼试题。
4、高考题演练,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文言文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难点,要理解一篇文言文,就必须掌握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请大家回顾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特殊文言句式有哪些?(2)老师介绍《考试大纲》要求:(幻灯展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层级B)考查内容: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考试题型:翻译题(3)回顾教材,学生分组归纳、整理文言特殊句式的一般特点、规律,完成预习学案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前展示预习成果,实物投影预习学案老师适时评价,其他组同学质疑。
(4)板书总结规律判断句:者……也者者也也为乃即则皆非是无标志被动句:于、见、见……于、受……于、为、为……所为所、被、无标志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之”“是”为标志(5)课堂精炼1、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断句: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分类。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分类: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现代文特殊句式,如疑问句、否定句等,为学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做铺垫。
1.3.2 讲解: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1.3.3 举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各个特殊句式的特点。
1.3.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和运用各个特殊句式。
第二章:倒装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倒装句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倒装句。
2.2 教学内容倒装句的定义。
倒装句的分类: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回顾上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2.3.2 讲解:讲解倒装句的定义和分类。
2.3.3 举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各个倒装句的特点。
2.3.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和运用各个倒装句。
第三章:被动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被动句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被动句。
3.2 教学内容被动句的定义。
被动句的特点。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3.3.2 讲解:讲解被动句的定义和特点。
3.3.3 举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被动句的特点。
3.3.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和运用被动句。
第四章:省略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省略句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省略句。
4.2 教学内容省略句的定义。
省略句的分类: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兼语省略。
4.3 教学步骤4.3.1 导入:回顾前三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4.3.2 讲解:讲解省略句的定义和分类。
4.3.3 举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各个省略句的特点。
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一、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特殊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判断句2. 被动句3. 倒装句4. 省略句5. 疑问句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特殊句式的辨别和正确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特殊句式的练习,辨别和运用各种特殊句式。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了解他们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各种特殊句式的辨别和运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特殊句式的运用。
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3. 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知识。
4. 鼓励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关的文言文教材,用于讲解和练习特殊句式。
2.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例句。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言文材料和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一、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特殊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判断句2. 被动句3. 倒装句4. 省略句5. 疑问句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倒装句和省略句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对特殊句式的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定义和例句。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特殊句式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拓展:讲解特殊句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示例:一、判断句1. 定义:判断句是用来判断事物性质、状态或关系的句子。
2. 结构:主语+ 判断词+ 宾语3. 例句: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二、被动句1. 定义:被动句是表示主语被动接受动作的句子。
2. 结构:主语+ 被动词+ 宾语3. 例句:“夫子哂之。
”三、倒装句1. 定义:倒装句是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部分颠倒位置的句子。
2. 结构:谓语+ 主语3. 例句:“夫子居于卫,颜回问曰:‘卫君待子而君之,子欲以君往乎?’”四、省略句1. 定义:省略句是省略掉句子中某些成分的句子。
2. 结构:省略成分+ 剩余部分3.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五、疑问句1. 定义:疑问句是用来提问的句子。
2. 结构:疑问词+ 谓语+ 宾语3. 例句:“子路问:‘君子成人之美,而成己之恶乎?’”六、祈使句1. 定义:祈使句是表达命令、请求、劝告、禁止等语气的句子。
2. 结构:祈使词+ 宾语(有时省略)3. 例句:“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七、并列句2. 结构:句子1 + 连词+ 句子23.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八、转折句1. 定义:转折句是表达两个意思相反或相对立情况的句子。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类型和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常见类型,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2)学会通过关键词、语法结构等方法判断特殊句式。
2、难点(1)准确理解倒装句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的语法规则和翻译方法。
(2)能够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灵活运用特殊句式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练习法: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疑难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让学生尝试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引出特殊句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判断句(1)常见的判断句标志词,如“者……也”“乃”“为”“则”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2)无标志词的判断句,根据语意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2、被动句(1)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如“于”“为……所”“见……于”“被”等。
例如:“受制于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忠而被谤。
”(2)无标志词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
例如:“戍卒叫,函谷举。
”3、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例如:“(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2)谓语的省略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宾语的省略例如:“投(之)以骨。
”(4)介词的省略例如:“林尽(于)水源。
”4、倒装句(1)宾语前置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如:“大王来何操?”(“何操”即“操何”)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即“不欺余”)③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背景介绍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这些句式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掌握这些句式对于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殊句式1. 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过来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倒装句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是为了避免重复使用某些词语。
例如:•以德服人,不以暴制人。
(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2. 并列句并列句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句子组成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用于表达并列的意思,或者是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一部分。
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两个并列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两个并列的句子)3. 省略句省略句是指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省略句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简化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省略了“不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省略了“以德”)4. 独立主格结构独立主格结构是指在句子中使用名词或动词的-ing形式作为独立主格,表示一个与主句有关的补充说明。
在文言文中,独立主格结构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表达原因、结果、条件等。
例如:•吾闻其语而喜。
(独立主格结构为“其语”)•吾见其人而怒。
(独立主格结构为“其人”)三、练习题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倒装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以德服人,不以暴制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并列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3.下列句子中,哪些是省略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
教学时数:共计8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判断句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实施过程:一、文言句式的概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2.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用“者”表判断“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3.用“为”表判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4.用“乃”表判断“是乃狼也。
”(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者,......。
文言文特殊句式(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特殊句式的表达作用
判断句:陈述事实,强调判断结果的真实性 被动句:表达被动关系,强调动作承受者 省略句:简洁明了,强调省略的部分 倒装句:调整句子结构,强调特定语序
特殊句式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判断句:掌握判断句的基本特点,注意判断句中动词和名词的关系。 被动句:理解被动句的结构特点,掌握被动词的运用。 省略句:注意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倒装句:了解倒装句的基本结构,掌握倒装词的运用。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特殊句式及其 特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掌握特殊句 式方面的不足之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强调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的重要 性和作用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 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06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评价学生在实际阅读文言文作品 中的表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文言文特殊 句式的知识点。
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 果。
添加标题
评价目标: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 学效果。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特殊句式的阅读和 理解方法。
练习题目的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练习方式: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个人阅读、全班分享等方式进行。
练习步骤:先让学生阅读句子,再引导他们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最后让他们尝试翻译 句子。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分析典型例句,使学生掌握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3.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分类。
2. 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3. 典型例句分析。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分类和特点。
2. 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和翻译。
2. 典型例句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和翻译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特殊句式。
2.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10分钟)1. 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分类。
2. 讲解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三、典型例句分析(15分钟)1. 展示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判断特殊句式。
2. 讲解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文言文,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试卷,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判断和翻译判断句。
2. 判断和翻译被动句。
3. 判断和翻译倒装句。
七、教学重点1. 判断和翻译判断句。
2. 判断和翻译被动句。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学案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特殊句式的特点。
2、学会辨别判断及翻译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翻译下列句子: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⑦此三者,吾遗恨也。
⑧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2] 翻译下列句子: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3] 翻译下列句子: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此人力士。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4] 翻译下列句子: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练习5] 翻译下列句子: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为予群从所得。
③恐为操所先。
④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导学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文言句式。
2、能够准确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3、通过练习,提高在文言文阅读中运用文言句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常见文言句式类型(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常见的判断句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式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2、“……,……也”式例:“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3、“……者,……”式例:“粟者,民之所种。
”4、“……,……”式例:“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执行者。
常见的被动句形式有:1、“于”字式例:“受制于人。
”2、“为”字式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过秦论》)3、“为……所”式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见”字式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5、“见……于”式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省略句省略句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
常见的省略句类型有:1、省略主语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2、省略谓语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例:“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4、省略介词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四)倒装句1、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3)“之”“是”作提宾标志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唯利是图”2、定语后置(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中心词+数量词例:“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
1.4.2 讲解: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分类和特点。
1.4.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文言文特殊句式的例子。
1.4.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1.4.5 总结:强调文言文特殊句式在古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判断句2.1 教学目标掌握文言文判断句的构成特点和用法。
2.2 教学内容讲解文言文判断句的构成要素、句式结构和用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判断句的用法。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
2.4.2 讲解:讲解文言文判断句的构成要素和句式结构。
2.4.3 实例分析:分析判断句在文言文中的具体运用。
2.4.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4.5 练习:学生自行判断给出的文言文句子是否为判断句。
第三章:被动句3.1 教学目标掌握文言文被动句的构成特点和用法。
3.2 教学内容讲解文言文被动句的构成要素、句式结构和用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被动句的用法。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
3.4.2 讲解:讲解文言文被动句的构成要素和句式结构。
3.4.3 实例分析:分析被动句在文言文中的具体运用。
3.4.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4.5 练习:学生自行判断给出的文言文句子是否为被动句。
第四章:倒装句4.1 教学目标掌握文言文倒装句的构成特点和用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文言文倒装句的构成要素、句式结构和用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倒装句的用法。
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中常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2.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及翻译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
学习难点:倒装句式的辨识和翻译。
三、【学习方法】自学、归纳总结
【考纲解读】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
主要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变式句)、省略句。
㈠判断句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如: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4)“者”、“也”全不用。
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秦,虎狼之国。
2.用副词“乃”“则”“即”“皆”“素”“耳”等表示判断。
这些形式也比较多见。
如: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此亡秦之续耳。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
如: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4.用“非”、“未”、“弗”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
如:①吾本非文人画士……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③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④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注意:以上各种类型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如是肯定判断句,要用“是”;如是否定判断句,要用“不是”。
)
㈡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受……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
如: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wéi,动词,治理的意思)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如: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任何标志,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
如: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
被举拔。
)②帝感其诚。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
)
㈢省略句
1.省主语。
①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承前省
②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蒙后省
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
自述省
④“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对话省
2.省谓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
①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①项王曰:“壮士!之卮酒赐。
”则与(之)斗卮酒。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①竖子不足与(之)谋。
②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4.省介词。
(较常见的是“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
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㈣倒装句
注意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定)主+[状]谓<补> +(定)宾
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而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
1.主谓倒装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也!——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在哪里)
③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我年轻的中国很美!)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动词宾语前置。
大致有三种情况。
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
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古人不欺骗我呀。
)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安抚百姓而称王天下,没有谁能够抵御他。
)
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
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②王见之,曰:“牛何之(动词,去,到)”——大王见到这个人,问:“牵牛到哪里去”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
⑶用“之”或“是”作为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以加强语气。
如: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唯你是问!(即“唯问你”)。
介词宾语前置。
大致有以下情况。
⑴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如:①王问:“何以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③不然,籍何以至此
⑵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
的宾语前置。
如:①余是以记之。
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
3.定语后置
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
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
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这种格式中
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如: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如: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翻
译的时候要把它作状语,因此,我们称它“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介词结构“以……”、“乎……”等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
如:①验之以事(即“以事验之”),合契若神。
——用事实来验证它,就像神灵一样吻合。
②生乎吾前(即“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即“乎吾先”),吾从而师之。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就跟从他,拜他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