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医养生谚语
中医养生常用的谚语俗语
中医养生常用的谚语俗语推荐文章美国常用的英语俗语谚语绝对经典热度:师傅带徒弟的俗语谚语热度:股市实用的谚语俗语推荐精选热度:谷雨节气实用的谚语俗语热度:武术实用的谚语俗语有哪些热度:养生谚语,小而精悍,是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一个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征。
下面店铺整理了中医养生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养生谚语(精选)1.有钱难买老来瘦。
2.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3.感冒是百病之母。
4.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5.英雄只怕病来磨。
6.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7.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8.白露切勿露,免得着凉又泻肚。
9.衣服常洗换,强如上医院。
10.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
11.苍蝇嗡嗡叫,疾病快来到。
12.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13.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14.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
15.能忍者长寿。
(常山)16.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17.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18.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19.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20.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21.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2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中医养生谚语(热门)1.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2.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3.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4.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5.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6.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7.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8.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9.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10.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11.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12.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13.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14.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15.梦失封金柜,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滞,兜礼治伤寒16.上工治未病17.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18.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19.肺朝百脉20.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中医养生谚语(最新)1.肺主治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液2.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3.肾者胃之关也4.七节之旁,中有小心5.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6.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7.冲为血海,任主胞胎8.胃为五谷之府,胆为中精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大肠为传导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三焦为中渎之府9.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10.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本11.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12.气为血帅,血为气母13.六腑以通为用14.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爪为筋之余15.脾为胃行其津液16.八脉丽于肝肾,冲脉丽于阳明17.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18.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养生谚语大全
养生谚语大全1、多食一点姜,不用开药方。
2、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3、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4、吃得慌,咽的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5、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6、少食多餐,益寿延年。
7、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8、一天一颗枣,终生不显老。
9、热天半块瓜,药物不用抓。
10、小儿纯阳、稚阴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11、一顿要吃伤,十顿要喝汤。
12、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13、热深厥深,热微厥微。
14、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
15、宁可锅中存放,不可肚子饱胀。
16、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7、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18、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19、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20、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21、要活一百多,心胸要宽阔。
22、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23、不靠医,不靠药,天天锻炼最见效。
24、常吃萝卜菜,啥病也不害。
25、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26、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27、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好牙口。
28、走路使你童颜常驻,运动使你青春永驻。
29、吃了胡萝卜,百病化乌有。
30、烟酒不尝,身体必强。
3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32、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33、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34、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5、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36、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37、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
38、白菜萝卜汤,益寿保健康。
39、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40、洗头洗脚,胜似吃药。
41、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42、一碗喉吻润,二碗破独闷。
43、炼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44、无病一身福,长寿万事足。
45、一夜睡眠,腹内空虚。
早晨活动,感到饿饥。
46、百菜不如白菜,白菜四季保平安。
47、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48、冬吃生姜,不怕风霜。
49、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50、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51、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中医养生俗语
中医养生俗语
1. 一日三餐,药膳不离,身体健康不退。
2.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生保健要紧。
3.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4. 温病寒,寒病温,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5. 早睡早起,身体倍儿棒。
6. 吃得饱睡得好,百病不上门。
7. 病从口入,养生从口出。
8.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9. 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10. 心静自然凉,害怕就生病。
11. 不急不躁,身体自好。
12. 三分药,七分养,病急不如养生长。
13. 调养阴阳,身体不倒伤。
14. 饭量宜少,菜量宜多,保持身体健康好。
15. 善养五脏,健康不忧伤。
16. 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17. 注意情绪,身体倍舒适。
18. 天天喝汤,身体好当当。
19. 爱护身体,人生无悔。
20. 养生有道,长命百岁。
中医养生谚语
中医养生谚语01、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02、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0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04、哭一哭,解千愁。
05、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06、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07、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08、垃圾食品危害多,远离方能保健康。
09、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1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11、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12、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13、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14、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15、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16、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17、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18、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19、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0、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21、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22、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23、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24、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
25、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26、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27、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8、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29、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30、笑一笑,十年少。
31、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33、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34、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35、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36、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37、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38、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39、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40、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4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42、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43、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44、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45、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6、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47、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48、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49、先睡心,后睡眼。
50、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51、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
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导读:本文是关于有关中医中药的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2、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啦。
5、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毒保安康。
6、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7、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8、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9、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10、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11、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12 、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13、家有半边莲,可以和蛇眠。
14 、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15、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疮疡若遇着,好似手拿来。
16 、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17、亢则害,承乃制。
18、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19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20、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21、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22、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23、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24、诸药为各病之药。
25、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26、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27、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28、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29、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30、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31、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32、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33 、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34、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5、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36、有毛的、带刺的常能消肿定痛。
3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38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39、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拉。
40、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41、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42、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43、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44、若要通,路路通;若要通,用木通。
45、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
46、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47、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100句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100句1、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2、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3、口渴心烦躁,猕猴桃粥好。
4、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5、衣服常洗常换,强如上医院。
6、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7、四季脾旺不受邪。
8、饭饱不洗澡,酒后不剃脑。
9、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10、早春早春,慎防春瘟。
11、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2、鱼生火,肉生痰。
13、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14、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5、胃喜清凉,脾喜温。
16、千杯不醉枳具子,一杯醉倒闹羊花。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20、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21、有谁找得到,肿毒一把抓。
22、扫地如清心。
23、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24、臭虫满墙爬,药罐手中拿。
25、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26、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27、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2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29、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30、治一经,损一经。
31、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
32、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
33、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34、百病皆由痰作祟。
35、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
36、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37、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8、端午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39、痘要结,麻要泄。
40、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41、鱼过千滚,吃肚自稳。
42、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43、勤吃药,不如勤洗脚。
44、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45、形寒饮冷伤肺。
46、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47、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
48、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49、饱剃头,饿洗澡。
50、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51、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52、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53、癍是阳明火毒。
54、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55、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56、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57、打石看石纹,医病看病根。
中医养生的口号
中医养生的口号1. 顺应自然,中医养生。
2. 养生须知,中医问诊。
3. 食疗养生,中医推崇。
4. 调理身心,中医养生。
5. 中医养生,以和为贵。
6. 中医养生,预防为主。
7. 自然之道,中医养生。
8. 草木皆朋,中医养生。
9. 中医养生,顺应五行。
10. 调理身体,中医养生。
11. 自然调养,中医养生。
12. 调理阴阳,中医养生。
13. 保健养生,中医推荐。
14. 以食养生,中医之道。
15. 日常调理,中医养生。
16. 调理气血,中医养生。
17. 中医养生,顺应四季。
18. 中医养生,以治未病。
19. 调理养生,中医传统。
20. 尊重自然,中医养生。
21. 调理脏腑,中医养生。
22. 顺势养生,中医之道。
23. 中医养生,以平和为宝。
24. 调理体质,中医养生。
25. 中医养生,心平气和。
26. 调理经络,中医养生。
27. 中医养生,悦享自然。
28. 以情养生,中医智慧。
29. 中医养生,预防为主。
30. 调理环境,中医养生。
31. 顺应天地,中医养生。
32. 调理气机,中医养生。
33. 中医养生,行乐无忧。
34. 调理精神,中医养生。
35. 中医养生,以清静为先。
36. 调理情志,中医养生。
37. 以食养生,中医智慧。
38. 顺应阴阳,中医养生。
39. 中医养生,以柔养刚。
40. 调理经络,中医养生。
41. 中医养生,皆因自然。
42. 调理体质,中医养生。
43. 中医养生,以和为贵。
44. 顺势养生,中医之智。
45. 以和为贵,中医养生。
46. 调理脏腑,中医养生。
47. 中医养生,以治未病。
48. 调理气血,中医养生。
49. 顺应四季,中医养生。
50. 中医养生,以平和为宝。
中医学医谚语
中医学医谚语1、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2、屋内屋外勤打扫,开窗通气精神好。
3、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4、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5、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6、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7、冬忌生鱼,夏忌狗肉。
8、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9、强光底下无毒虫。
10、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11、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12、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15、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16、白菊明目又平肝,黄花泡茶把热散。
17、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18、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19、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
20、诸药为各病之药。
21、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22、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23、留一分津液,便留一分生机。
24、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25、名医难治心头病。
2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27、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28、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29、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0、牙齿不剔不空,耳朵不掏不聋。
31、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32、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33、穿山甲,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
34、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35、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36、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37、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38、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39、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40、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41、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42、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43、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4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45、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46、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
47、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48、老怕伤寒少怕痨。
49、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50、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51、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52、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53、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中医药谚语
中医药谚语
1. “药到病除” - 指正确使用药物可以治愈疾病。
2. “治病先治人” - 指在治疗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心健
康及环境因素。
3. “勤洗手,少生病” - 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
4. “食疗养生,远药方” - 指通过合理的饮食和养生方法可以保
持健康,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5. “药补不如食补” - 意思是食物的营养价值比药物更有益健康。
6. “病从口入,药从口出” - 意思是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而药物则是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7. “上药越辣,中药越苦” - 指有些药物对疾病的治疗可能会引
起一些副作用,但也是为了更好地治愈疾病。
8.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意思是苏州和杭州的风景非常美丽,可以让人心情舒畅,有助于恢复健康。
9. “食物即药物,药物即食物” - 意思是一些食物具有药物相似
的疗效,可以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
10. “冷则凝滞,热则扬发” - 指身体出现寒冷症状时,适当保
持温暖可以缓解病情,而身体过热时,适当增加通风可以排出病邪。
2023年中医的谚语内容
2023年中医的谚语内容一、天人合一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吕氏春秋·尽数》)3.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4.养心莫善于寡欲。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6.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7.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素问·上古天真论》)8.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素问·上古天真论》)9.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0.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素问·移精变气论》)11.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素问·生气通天论》)12.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
(清·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13.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14.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二十》)15.乳贵有时,食贵有节。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16.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吕氏春秋·尽数》)17.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18.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
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二、养生保健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汉·张机《金匮要略》)3.上工治未病。
中医养生谚语精选
中医养生谚语精选
1) 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2) 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3)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4) 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5) 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6) 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7)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8) 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9) 表壮不如里壮。
10) 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11)一受血而能视,是受血而能步,堂受血而能握,指受而而能摄
12)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13)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14) 胃为五谷之府,胆为中精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大肠为传导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三焦为中渎之府
15)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16) 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本
17)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8)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19) 六腑以通为用
20)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1)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22) 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
23)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中医的谚语
中医的谚语导读:1、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2、若要长寿,经常吃素。
3、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灭虱没有巧,换衣常洗澡。
6、好人难得六月泻。
7、臭虫满墙爬,药罐手中拿。
8、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9、三肿三消,预备铁锹。
10、有病不瞒医。
瞒医害自己。
11、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1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13、走好的疖子睡好的眼。
14、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15、鱼过千滚,吃肚自稳。
16、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17、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18、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19、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2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21、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2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23、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24、采得一七九,神仙来吃酒。
25、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26、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27、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28、有形之火不可纵,无形之火不可残。
29、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30、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
31、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32、冬忌生鱼,夏忌狗肉。
33、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34、鱼吃新鲜米吃熟。
35、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36、深栽洋芋浅栽姜。
37、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
38、饿不洗澡,饱不剃头。
39、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40、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41、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42、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
43、感冒不是病,不治要了命。
44、伤筋断骨一百天。
45、母鸡清火雄鸡燥火,梢鲢搜病甲鱼滋阴。
46、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47、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48、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49、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50、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51、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52、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53、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54、饭后行百步,不用上药铺。
中医经典谚语
中医经典谚语导读: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反映了中医临床者的实践经验,便于记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医经典谚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收集有关中医药的俗语
收集有关中医药的俗语
1.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2. 饮食有节,药到病除。
3. 百病从心生,百药从心治。
4. 病从口入,药从口出。
5. 疾病如山倒,药方如救命索。
6. 用药要因人而异,同病不同治。
7. 药到病除,不是说吃多了就一定好。
8. 三分治病七分养,养生防病要天天。
9. 内服外用结合,医病两相安。
10. 疾病如潮水,医者要懂变通。
11. 药神不如食神,病从口入要慎重。
12. 医者须知情志,情志不调病难治。
13. 五味调和,才能调和身体。
14. 药补不如食补,药补补假食补补实。
15. 治未病,胜治已病。
16. 疾病如影随形,调理养生方为正途。
17. 疾病要早治,养生要从小做。
18. 药木不可久留,人心不可常忧。
19. 顺势而为,调理养生更为重要。
20. 一病一方,万病一方,中医药养生在身边。
- 1 -。
中华历代中医养生谚语集
中华历代中医养生谚语集笔者最近收集了很多关于中医养生的谚语,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很多谚语在民间已经广为流传,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这些谚语精华不仅反映了先人精湛的医术和养生智慧,还折射出中华文化中道德、仁爱、中庸的思想。
如有不解的地方,笔者愿与各位博友共同探讨。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谚语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
―――谚语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谚语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
―――谚语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
―――谚语常乐常笑,益寿之道。
―――谚语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谚语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
―――谚语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谚语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谚语治病必先治神,药疗必先心疗。
―――谚语忠诚是长寿之本,善良是快乐之源。
―――谚语生活上适度,精神上大度。
―――谚语养生必先养德,大德必得其寿。
―――谚语说说笑笑,通通七窍。
―――谚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谚语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谚语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
―――谚语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
―――谚语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谚语生理卫生强身,心理卫生强心。
―――谚语要享福,常知足。
―――谚语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谚语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谚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谚语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谚语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屎。
―――谚语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谚语烟酒不尝,身体必强。
―――谚语不染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谚语烟酒不尝,身体必强。
―――谚语捂捂盖盖脸皮黄,冻冻晒晒身体强。
―――谚语要想感冒少,常洗冷水澡。
―――谚语剃头洗脚,胜如吃药。
―――谚语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谚语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谚语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
―――谚语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中医养生】健康谚语100句
【中医养生】健康谚语100句1. 千保健,万保健, 心态平衡是关键.2. 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3.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4. 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5. 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6. 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7.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8.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9. 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10.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11.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12.笑一笑,十年少.13.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15.哭一哭,解千愁.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18.先睡心,后睡眼.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20.饭养人,歌养心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28.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33.垃圾食品危害多,远离方能保健康.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40.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4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42.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43.性格开朗,疾病躲藏.44.房宽地宽,不如心宽.45.人有童心,一世年轻.46.大葱蘸酱,越吃越胖.4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48.日食一苹果,医生远离我.49.一日三枣,长生不老.5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51.祸从口出,病由心生.52.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5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5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55.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56.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57.好人健康,恶人命短.5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59.立如松,行如风.60.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61.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62.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63.汗水没干,冷水莫沾.64.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65.要健脑,把绳跳.66.心灵手巧,动指健脑.67.多练多乖,不练就呆.68.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69.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70.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71.养生在动,动过则损.72.吃人参不如睡五更.73.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74.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75.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76.吃得巧,睡得好.77.吃好睡好,长生不老.78.经常失眠,少活十年.79.一夜不睡,十夜不醒.80.常吃素,好养肚.81.热水洗脚,如吃补药.82.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83.食不语,睡不言.84.春捂秋冻,不生杂病.85.指甲常剪,疾病不染.86.冷水洗脸,美容保健.87.刷牙用温水,牙齿笑咧嘴.88.饭前便后要洗手.89.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90.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91.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92.喝茶不洗怀,阎王把命催.93.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94.戒烟限酒,健康长久.95.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96.多吃咸盐,少活十年.97.甜言夺志,甜食坏齿.98.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99.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100.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保健医药谚语
保健医药谚语1、生地麦冬芍,薄荷玄参母,丹皮生干草,诸喉治得好。
三九天热辣汤为贵,鸡内金出汗它为最。
2、人怕长疱,疱怕牛筋条。
脱骨折榫不可怕,上山就把续断挖。
身带一支蒿,大小蛇可召。
3、百草赶不到,全靠九牛撬。
4、病有风寒暑湿,药有寒热温凉。
5、夏日不知受冻,因冻而患病;6、东丽参、西洋参。
十年制不全,百年用不完。
川乌、草乌,入骨生风。
7、天麻长的神仙腿。
8、三月桔梗四月参。
9、眼疼不要怕,只要一把野菊花。
忙草根,水灯草,金银花藤子车前草,春秋随便当茶饮,保你无病精神好。
红肿疼痛发烧,不要小看鱼腥草。
小伢子发烧不用哭,灶心土调蛋清脚心敷。
10、病狗不可理。
11、儿病唇红,切莫用参。
12、头无痛,为何用绳绑头?13、挖点回头青。
常服鱼枯草,痨病能医好。
14、要得声音娇,吃三背疙胆肖,15、知母不净光,吞下如刀枪。
16、认得半边莲,抱着毒蛇眠。
17、药能治病,药能致命。
18、犁头草,犁头草,砸碎一敷疮就好。
罐头尖,罐头尖,治毒疗,胜神仙。
虎杖泡酒,能活腰扭。
外敷马鞭草,扭伤及时消。
认得白花蛇舌草,桶粗的`蛇也能捞。
有人认得田基黄,疗疮蛇咬不用慌。
路边捡来紫苏菜,猫子咬了好得快。
19、药是纸包枪,杀人不见伤。
20、蝎子祛百毒。
21、摆子找到马鞭草,喝口苦汤病就好。
牛蒡子,牛蒡子,得了痄腮能医治。
22、打得地下滚,少不得天花粉。
23、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24、蛇见雄黄骨也软。
25、认得半边莲,不怕黄疸肝炎。
毛苋菜是个宝,走胆病医得好。
板蓝根,解热毒,黄疸痢疾不用愁。
找来黄荆条,痢疾赶快跑。
26、雄黄莲退热第一,朱砂莲散血最妙。
麦刁芪清热止汗,荞麦芪理血理气。
27、白芍与赤芍,虚实两斟酌。
28、身患溃疡,死期不远,与官作对,行期不远。
29、冬天不知受饿,因饿而染病。
30、前胡与紫胡,医者莫乱胡。
31、海金沙,力量大,膀胱结石不离它。
黄金入药,镇定安神。
侧柏叶,柏子仁,既能止血又安神。
32、补血不及当归,活血不及桃仁。
中医养生谚语
中医养生谚语中医养生谚语中医养生谚语1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
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德靠自修,神靠自养。
乐靠自得,趣靠自寻。
忧靠自排,怒靠自制。
喜靠自节,恐靠自息。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人生血脉似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
有病最怕乱投医。
针灸拔罐,病去一半。
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表壮不如里壮。
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有钱难买老来瘦。
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中医养生谚语2中医养生学中有这样一句谚语:“汗要出透,水要喝够,便要排清,才能长寿。
”简单16个字,却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朴实、科学的养生方法进行了概括。
汗要出透。
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
如果老憋着不出汗,时间长了,皮肤就不会呼吸了,最后就会造成代谢系统紊乱,并将皮肤的排毒功能都转到了肾和肝上。
因此,炎热的夏季一定要少吹空调,让身体自然排汗。
其他季节则应该多增加体育锻炼,主动让身体出汗,有利于保持人体内的温度,散发热量,有益身心。
出汗还有被动一说,是由于心情烦躁或身体不适而形成出汗,这种出汗方式对人体是不利的.。
水要喝够。
汗液里98%—99%的成分是水。
汗要出透,那么水就一定也要喝够。
医学上讲,喝水是生命体通过口腔摄入水以补充自身细胞内水分,是生命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一环,也是补充生命体微量元素的方式之一。
每天至少保证2.5升水的摄入,而且多喝温水,少喝凉水。
便要排清。
如果长期不排便,或排不干净,会带来痔疮,严重者会形成腹疝并使皮肤粗糙、色素沉着。
平时要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比如每天清晨,都坚持排清宿便。
平常多锻炼、多吃果蔬、多喝水,保证排便通畅。
达到这三个简单要求,自然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就为长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医养生谚语
1、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2、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3、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4、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5、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6、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7、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8、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9、表壮不如里壮。
10、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11、有钱难买老来瘦。
12、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13、感冒是百病之母。
14、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15、英雄只怕病来磨。
16、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17、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18、白露切勿露,免得着凉又泻肚。
19、衣服常洗换,强如上医院。
20、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
21、苍蝇嗡嗡叫,疾病快来到。
22、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23、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24、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
25、能忍者长寿。
(常山)
26、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27、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28、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29、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30、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31、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3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33、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3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35、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36、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37、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38、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39、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40、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41、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42、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43、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44、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45、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
46、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47、梦失封金柜,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滞,兜礼治伤寒
48、上工治未病
49、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
50、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
51、肺朝百脉
52、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
53、肺主治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液
54、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55、肾者胃之关也
56、七节之旁,中有小心
57、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58、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59、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60、胃为五谷之府,胆为中精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大肠为传导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三焦为中渎之府
61、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62、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本
63、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64、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65、六腑以通为用
66、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爪为筋之余
67、脾为胃行其津液
68、八脉丽于肝肾,冲脉丽于阳明
69、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70、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71、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72、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73、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7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75、肺为水之上源
76、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77、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
78、气有余便是火
79、形寒饮冷则伤肺,饮食劳倦则伤脾
80、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
81、胃不和则卧不安
8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83、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84、聚于胃,关于肺
85、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6、久痛入络
87、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
88、脏寒生满病
8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90、气伤痛,形伤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