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中内外审计制度安排
公司外部审计管理制度
公司外部审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的外部审计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透明度,促进公司的稳健发展,特编制本审计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和审计机构。
二、审计机构的选择1. 公司应当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丰富经验的审计机构担任外部审计工作,确保审计质量和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 公司应当在每个财务年度初的1个月内选定审计机构,签订审计合同,并确定审计人员。
3. 审计机构应当遵守审计准则,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三、审计目标和内容1. 审计目标: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公司的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
2. 审计内容:审计机构应当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内容,查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四、审计程序1. 审计前准备:审计机构应当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审计计划,并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2. 审计实施: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审计工作,收集相关证据,进行财务数据的核对和分析,发现重大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审计报告:审计机构应当及时编制审计报告,向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交,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和完整。
五、审计结果的处理1. 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当认真研究审计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2. 公司董事会应当向股东会汇报审计结果,并接受股东会的监督和检查。
3. 公司应当及时向证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提交审计报告,并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调查。
六、追责机制1. 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对审计结果负有最终责任,必须认真对待审计报告,积极改进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2. 如存在重大问题,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依法进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 审计机构发现公司违规行为或存在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并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审计委员会制度: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
謇 委量舍 制度 :公 司治理 的重要 制度安排
菜小蔺
( 西 绵筢 大 翠 商 晕 院 ,江 西 南昌 3 0 2 江 30 2)
摘
要: 就公司治理理输而言 ,客计委 员合制度是 雨榷分雏所座生的榷益代理 罔题的一獯解决或稿救
方案 ,是公司内部有效保谨股柬利益的一往制度安排。就公司治理膏耪 而言,客计委 员合成属上市公 司改 善财 旃信 息透 明度 的有 效工 具 ,封 于上 市公 司管理屑 或 大股 柬利 用不寅 财籍 赧告掩 饰 其短 营 不善或 利 益输 送 、欺诈等 闭题 能有效予以防止。 因此 ,吝计委 员合一般被韶焉是董事合下属的最重要的委员合之一。
颁布的 《 日本公司治理原则 》提 出取消监事畲 ,通遇强化以猾立董事禺主题的謇 委具合适行监督 ,建立 起一元化的监督楗制 。20 02年 ,日本颂布新 《 本商法 》 日 ,允 企柴 自主邃择 , 或者缝缠保 留监事舍 ,或 者 取 消监 事 岔 ,改禺 董事 含 中彀 立謇 委 具台 。
三、謇 委具畲 制度的演造
謇 委员含制 度起源于震麓密 界的美园遭克森. 罹寅斯蔡材公 司倒 案。 在随後 的近半倔世纪 , 皲棠
组缴 、立法 横槽 和企 柴 自身 的需要 共 同推 勤 了该制 度 的骚 展 。安然 、世 通 等跨 园公 司 舞弊 案 ,使得 斡 多 园
家封謇 委员畲制度造行了全方位改革。 ( ) 一 謇 委虽舍制度的起源舆蛩展 通常 餍 ,謇 委 员畲制度 ( u i C m iesS s m) A d o m te yt t t e 起源于 13 9 8年叠生的美 园遭克森・ 疆寅斯 ( ks n & R b i ) Mces o obn 蕖材公 司倒 阴案。 s 兹案 中的外部謇 师因未经枣柴謇核程序 , 而未能叠现公 司管 理居虚列存货、高估鹰收赈款等舞弊 , 致使静多投资人的利益受损 ,引叠了公聚封外部密 师超然猬立性 及枣柴能力的耍疑 和如何封依靠财携鞭告 的外部投资者造行保遘 的封输。局此 , 90 14 年美 园澄券交易委员 畲( 以下筒稻 S C) E 建 由公 司的外部董事柬提名公司的外部謇 横槽或人员 , 以保 外部密 的猬立性 。 美园纽约 券交易委员畲也提 出频似 的建蒜 :“ 由公司的非孰行董事组成 的一倔特殊委员畲柬逶挥公 司的 謇 人员” , 委员畲虑代表股束参舆洽谈謇 筢圉舆合约 。 然而 , E S C的文告封于在董事畲中毅立謇 委员畲的建菇并燕强制孰行力 , 没有引起上市公 司的足够
公司内部审计制度范文(5篇)
公司内部审计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国家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规范化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被审计对象,特指公司各部室、境内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上述机构相关责任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内部审计,包括监督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情况,检查被审计对象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被审计对象预决算执行和财务收支,评价重大经济活动的效益等行为。
第二章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第一条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为审计部,对公司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内部审计监督。
第二条审计部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若干人,设审计部主任____名,由审计委员会提名后董事长任免,审计部主任对董事会负责,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
第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与审计工作相适应的审计、会计、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公司制度规定行使职权,被审计部门(个人)应及时向审计人员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阻挠、破坏或者打击报复。
第五条内部审计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忠于职守,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第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对象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章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第一条内部审计的范围公司内部审计范围包括财务审计、内控审计以及专项审计。
财务审计包括资产审计、费用成本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
内控审计包括资金、物资、采购、生产、营销等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环节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专项审计包括基建、技改预决算审计、科研项目审计、离任审计等。
第二条内部审计的目的通过内部审计,评价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以达到查错防弊,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公司运作行为的目的。
第三条审计部的主要工作范围为1、对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对资金、财产的完整、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3、对财务收支计划、财务预算、信贷计划和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公司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公司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公司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下称“《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I号一一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并结合《XX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之“内部审计”指对有关事项开展的全面的内部审计,即对公司、公司各职能单位、设立的其他机构等组织机构所进行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
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管理活动、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及其他相关资料,来促进目标的实现。
本制度所称“审计人员”,是指在公司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包括审计部专职审计人员以及从非审计部抽调、借用短期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公司内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作为管理层决策依据的会计信息更为可靠;2、监督检查有关财务会计法规、准则、制度,以及税收有关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公司财务运作的合法性、合规性;3、监督公司制定的有关制度、规章、流程的执行情况,保证其运行有效;4、保证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防范可能产生的舞弊,减少由此产生的漏洞;5、开展审计调查,提出建立、健全公司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建议,规避有关风险,为加强公司经营管理服务。
第二章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第四条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设置方案为: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下设审计部,作为专职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业务规模等工作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并按公司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审计监察体系。
审计部及审计人员在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独立、客观地行使职权,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不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干涉。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的实质是要解决两权分离产生的代理 问题 。 而划 分公司治理模式 的主要标志是所有权和控制权 的表现形式 。目 前总结 出的公司治理模 式主要有 : 英美 的市场监 控模式 、 日 德 的内部监控模式 。 美 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的主要特点是公 司规模庞大 , 资本来 源 比较分散 , 股权 的集 中度 不高 , 股东 大会 将其决策权 委托 给 董事会 的人来行使 。经营者享 有很 高的公司控制权 , 资者在 投 企业的控制 中处于弱势 , 即所谓的强管理者 弱所有者 。 这样 , 美
在两种层次 的委托代理关 系 , 第一层是资本要 素投入者 和经 营 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其中的资本要素投入者为委托人, 经营者 为代理人 ,资本要 素投入者把要 素使用权 委托 给经 营
中国 农 业 会 计 2 1 — 1 0 0 1
注册 会计师 与审计
管 理层和董事会 的支持 , 要保证其独 立性 , 保证 其权威性 。 还要 这 两方 面因素的实现 , 都有赖于公司治理 的建立与优化 。公 司 治理需要为 内部审计 提供 一个 良 的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 。 好
业管理 系统 自我调控机制组成。企业管理 系统 自我调控机制 的
核 心部 分是 内部 审计机构 。 司治理是 实施 内部审计 的制度环 公
解决信 息不对称 的有力措施 。 内部审计 师对财务报告进行相对 独 立的审计 , 可对管理层 的会计信息 编报权力 和充分披露进行 约束 , 缓解管理层 与投 资者 之间的信 息失衡 问题。 内部审计最 有资格监督信息 的真实性 , 本宗 旨之一是 通过审计手段 向 其基 有关部 门或 人员提供真 实信息 ,这既可降低 信息不对称 的程 序, 又可对代理人形成间接的约束 。 内部审计 和公司治理本 质上都是 受托责任 系统 中的控制 机制 , 只是设计 的受托责任 的范围不 同 , 司治理仅设 计特定 公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范本(五篇)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和审计监督,有效控制风险,规范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促进公司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改善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法规和《公司章程》,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部审计是企业实施的内部经济监督,是指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规定,对公司经营活动及所属部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管理人员责任评价、合同复查等有效地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一种活动第三条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作为公司董事会审计工作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内部审计制度,指导、监督公司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和审计人员的职责,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内部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公司的规章制度,对本公司及所属控股、参股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独立进行审计监督,审计负责人向董事会负责并定期报告工作第四条公司内部审计遵循“依法、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公司应保证其工作合理、合法、有效,达到完善公司内部约束机制。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促进公司内部程序的合理性和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确保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与有关决议能够有效实施执行。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改进公司及所属单位等组织机构、人员及其经营管理行为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过程中的效果,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五条本制度是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
公司授权监察审计部根据本制度制订和完善有关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指引,实现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及所属部门和员工均依照本制度接受内部审计监督。
第二章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第七条监察审计部是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对董事会负责,独立于公司业务部门,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扰。
外部审计制度
外部审计制度外部审计制度是指为了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外部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和核实的制度。
外部审计制度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经营健康,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部审计制度的目标1. 防止财务信息造假,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外部审计制度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可以发现和纠正企业财务信息中的错误和欺诈行为,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避免企业进行不当操作,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 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外部审计制度要求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核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信任度,有利于促进企业融资、扩大投资者群体和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外部审计制度的基本原则1. 独立性原则。
外部审计机构应当独立于企业,审计人员应当独立于企业管理层,不受企业管理层的影响和控制,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
2. 专业性原则。
外部审计机构应当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能够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核和核实,提供准确可靠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3. 保密性原则。
外部审计机构应当保护企业财务信息的机密性,不得泄露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确保审计工作的不受干扰和影响。
三、外部审计制度的实施方式1. 审计合同的签订。
企业应当与外部审计机构签订明确的审计合同,规定审计机构的职责、义务和报酬等事项,明确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2. 审计程序的执行。
外部审计机构应当按照国际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审计程序,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财务报表的材料性分析、内部控制的评价等。
3. 审计报告的发表。
外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审计工作完成后,向企业、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发表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审计发现和建议等内容。
四、外部审计制度的改进方向1. 加强审计监管。
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管,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监管,包括审核审计机构的资质、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加强对审计报告的审核等,确保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公司内部审计制度范本(4篇)
公司内部审计制度范本(____字)第一部分:总则第一章:目的和适用范围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规范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并具有指导性、强制性和约束性。
第二章:内部审计基本原则第三条:有效性原则。
内部审计应当保证其工作的有效性,确保真实、准确和全面。
第四条:独立性原则。
内部审计应独立于公司其他业务部门,行使其职能,保证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第五条:机密性原则。
内部审计应严守职业道德,保护企业商业机密和员工个人隐私。
第六条:专业性原则。
内部审计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审计工作。
第三章:内部审计组织第七条:内部审计部门由公司聘用的内部审计人员组成,直接向董事会汇报。
第八条:内部审计部门应报备公司监事会,并定期向监事会汇报工作。
第九条: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进行组织调整,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
第十条: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内控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档案存储、查阅和保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部分:内部审计程序第四章:内部审计计划和风险评估第十一条: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公司经营情况、业务规模和风险特征,制定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并报董事会备案。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计划应综合考虑公司的战略目标、重大项目、关键业务和风险控制需求。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内部审计计划。
第十四条: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与公司各业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了解业务流程和风险点,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内部审计实施第十五条:内部审计部门应按照内部审计计划,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进行全面的审计。
第十六条:内部审计部门应遵循内部审计操作规程,采取合理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和高效。
第十七条:内部审计部门应及时发现和报告企业经营风险、系统缺陷和管理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公司企业内部审计制度(5篇)
公司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本____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公司法》、《审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审计署《____内部审计工的的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部审计是依法对全公司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系统审计和监督,以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三条公司所属各事业部、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均应按照本制度规定,接受内部审计监督。
第二章任务、范围与依据第四条审计工作的任务是: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规制度以及财经纪律在企业的正确执行,强化企业管理,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五条内部审计的范围:(一)年度财务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二)财务收支、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合法性;(三)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的经济效益审计(年度审计每年进行一次,半年进行监督检查;(四)经济责任审计。
包括中层干部(正职)或负责人进行离任审计;(五)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严密程度和执行情况____;(六)与对境内外经济____进行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及合作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长短期投资、财产的经营状况及其效益性进行____;(七)检查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八)对公司直属具有财务、金融、经济活动的职能部门进行年度预算指标或承包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以审计结果为最终考核依据);(九)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十)对国家税款的缴纳的合理性、合法性及税收政策掌握和执行的完整性进行审计;(十一)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十二)公司领导和上级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宜。
第六条内部审计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二)公司规章制度,董事会决议。
公司外部审计管理制度
公司外部审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外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保障公司合规经营,特制定本审计管理制度。
二、审计管理机构公司设立审计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管理公司外部审计工作。
该机构由高级管理人员、审计经理和审计专员组成,负责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人员的培训、审计质量的监督等工作。
三、审计委员会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由公司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组成,对公司外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审计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审计管理机构的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审计计划审计管理机构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特征制定审计计划,确保对公司各项业务进行全面审计。
审计计划应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和审计时间表等内容。
五、审计程序审计管理机构应设立完善的审计程序,包括资料获取、内部控制评价、风险评估、证据收集、审计意见等环节。
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程序进行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六、审计报告审计管理机构应根据审计程序的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审计结论、审计建议等内容。
审计报告应真实、客观、准确,能反映出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七、审计监督公司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应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同时,公司应接受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改进审计管理制度。
八、保密管理公司应建立保密管理制度,对审计报告的内容、审计程序的实施等保密工作进行管控。
同时,公司应对审计人员签署保密协议,保障审计工作的保密性。
九、追责机制对于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错误、疏漏或违规行为,公司应建立追责机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
更要及时整改审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确保公司外部审计工作的持续改进。
十、附则本审计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公司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
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应由审计管理机构具体执行。
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与评价制度公司管理制度大全
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与评价制度公司管理制度大全公司治理是指对公司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外部监督和评价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与评价制度,并探讨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制度外部监督制度是指独立于公司内部的机构和个人对公司治理行为进行监督的一套制度安排。
外部监督机构包括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等。
外部监督的目的是确保公司合规运营,保护股东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政府监管机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外部监督者,负责制定、颁布和执行法律法规,规范公司行为。
政府可以通过执法、调查和处罚等手段来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确保公司依法运营。
行业协会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外部监督者,负责制定行业自律规范,监督公司行为是否符合行业规范。
行业协会可以对公司进行评级、奖惩等,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可以为公司提供独立客观的评价,评估公司治理结构、运作情况及风险管理情况,并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评估报告。
这些评估报告可以帮助公司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二、公司治理的外部评价制度外部评价制度是指独立第三方对公司治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外部评价旨在为公司提供改进公司治理的建议和措施,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透明度。
外部评价可从多个角度对公司治理进行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利益冲突、董事会的监督作用是否到位、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等。
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公司发现问题、弥补短板并进行改进。
三、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公司管理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章。
良好的公司管理制度是公司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效率,保障各方利益。
公司管理制度应涵盖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架构、决策程序、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这些制度和规章的建立和执行对于维护公司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内审外审工作制度范本
内审外审工作制度范本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内部审计(以下简称内审)和外部审计(以下简称外审)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审和外审的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内审外审制度,明确内审外审工作的目标、范围、程序、方法和责任,确保内审外审工作独立、客观、公正、有效。
内审工作制度第四条内审工作目标:评价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关注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潜在风险,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条内审工作范围:包括公司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投资决策、工程项目、采购合同等经济活动。
第六条内审工作程序:(一)制定内审计划: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和风险状况,确定内审重点、范围、时间和频率。
(二)组成内审团队:选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独立性的审计人员。
(三)开展内审工作:审计人员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审计证据,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编制内审报告: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内审报告。
(五)跟踪整改:督促被审计单位按照内审报告提出的建议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
外审工作制度第七条外审工作目标:评价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关注公司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情况,发现潜在风险,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外审工作范围:包括公司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投资决策、工程项目、采购合同等经济活动。
第九条外审工作程序:(一)选聘外审机构: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和风险状况,选聘具备相应资质、良好声誉和专业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
(二)签订外审合同:明确外审工作的范围、时间、费用等事项,签订外审合同。
(三)开展外审工作:外审机构根据合同约定,对公司财务报告等进行审计,形成审计报告。
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监督与评价制度公司管理制度大全
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监督与评价制度公司管理制度大全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监督与评价制度是保障公司运营良好的关键要素之一。
公司管理制度大全则是为公司规范运作提供详细指导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下文将依次介绍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监督与评价制度以及公司管理制度大全的相关内容。
内部监督是指公司内部机构对公司内部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并提供风险预警和管理建议的过程。
首先,公司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合规性审查等机制,以保证公司内部运营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其次,公司应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和内外部审计进行审查和监督。
此外,公司还可以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对公司董事会的决策和执行进行监督,确保董事会行使权力合法、公正。
综上所述,公司内部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运作是内部监督的核心。
外部监督是指公司外部机构和利益相关方对公司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首先,公司应定期公布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接受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监督和评价。
其次,公司应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合作,接受独立第三方审计的监督,防止公司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受损。
此外,监管机构的监督和评估也是公司外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执法、处罚等手段对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
综上所述,公司应积极应对外部监督,保证公司运营的透明和合法。
评价制度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对公司治理的成效和效率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价制度可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内部评价主要通过公司内部机构和人员对公司治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及通过制定和修订公司管理制度大全的过程来确保公司运营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外部评价主要依靠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公司治理进行评估,如上市公司要接受证监会的年度评估,以及公司可以主动邀请专业机构对其治理水平进行评估等。
评价的结果和反馈可以为公司继续改进公司治理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公司管理制度大全是为公司规范运作提供详细指导和规定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公司组织架构、权力分配、内部流程、工作岗位职责、政策和规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外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管理制度
外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明确外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的监管职责,加强企业内部掌控,保障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本规章制度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全部部门和员工。
2.外部审计是指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查、核实和评价,以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外部审计制度第三条外部审计的委托与选择1.公司每年都应委托一家外部专业会计事务所对公司进行年度审计。
2.外部审计机构的选择应依据其专业程度、信誉度和经验等方面进行评估,并通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
3.外部审计机构的选择应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以确保其连续具备审核公司财务信息的本领和资质。
第四条外部审计的职责1.外部审计机构应依据相关的审计准则和规范,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核实和评价,并出具审计报告。
2.外部审计机构应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账簿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核和验证,并与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协作。
第五条外部审计的程序1.外部审计应依照程序和方法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
2.外部审计程序包含但不限于:取证、检查凭证和财务记录、进行资产和负债的核实、评估内部掌控的有效性等。
3.外部审计应遵从审计程序的操作流程,并及时报告审计进展和审计结果。
第三章审计委员会管理制度第六条审计委员会的设立1.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并管理外部审计工作。
2.审计委员会由董事会成员、独立董事和专业人士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
第七条审计委员会的职责1.审计委员会应监督和评价外部审计工作,并就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看法。
2.审计委员会应定期与外部审计机构进行沟通和沟通,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审计委员会应订立并落实内部掌控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八条审计委员会的权力和义务1.审计委员会有权要求外部审计机构供应相关文件和数据,并对审计的程序和结果进行核实。
公司外部合规审计制度范本
公司外部合规审计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规范公司经营行为,公司制定本外部合规审计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外部合规审计,是指由公司聘请独立于公司内部的外部专业审计机构,对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审查,以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第三条外部合规审计包括但不限于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对公司业务流程、管理制度、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进行评价。
第四条公司应保证外部合规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反映公司经营状况。
二、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第五条公司应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相应资质和专业能力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合规审计。
第六条外部审计机构应指派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经验和职业道德的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任务。
审计人员应了解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应向公司提交审计报告,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三、审计程序第八条公司应与审计机构签订审计委托协议,明确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审计费用等事项。
第九条审计机构应根据审计委托协议,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并向公司提交审计计划。
公司应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审计资料。
第十条审计机构应根据审计计划,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审查。
审计过程中,审计机构有权要求公司提供相关资料、文件、证据等,公司应予以配合。
第十一条审计机构应在审计结束后向公司提交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包括对公司经营活动合规性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内容。
第十二条公司应认真对待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及时向审计机构反馈整改情况。
四、审计结果运用及整改第十三条公司应将审计结果作为改进公司管理、提高经营效益、防范风险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对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公司应立即进行整改,并及时向审计机构反馈整改情况。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制度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进行,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提升企业风控水平,保障企业利益和股东权益,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订立,具有统一性和适用性。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外部审计管理的全部环节。
第二章外部审计制度第三条外部审计机构的选择依据企业需要,经过公开招投标或者委托关联机构审批程序,选择具备良好信誉和专业水平的外部审计机构。
第四条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外部审计机构应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得受到任何利益相关方的干扰或掌控,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准确。
第五条外部审计工作的范围1.外部审计机构应依据法律法规和企业要求,对企业财务情形、内部掌控制度以及经营活动进行审计。
2.外部审计的重点范围包含但不限于:财务报表、会计核算准则的合规性、公司整治、内部掌控体系的有效性、资产负债情形和经营业绩等。
第六条外部审计工作的程序1.外部审计机构在开始审计工作前应与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以及重点审计领域。
2.外部审计机构应编制审计计划,并依照计划进行审计工作。
3.外部审计机构应充分收集、验证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对审计领域进行充分核查和抽样检验。
4.外部审计机构应与企业管理层和相关人员保持充分沟通和协商,及时反馈审计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5.外部审计机构应编制审计报告,明确审计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第七条外部审计报告的发布和保密1.外部审计机构应依照法律法规和企业要求,及时发布审计报告,确保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2.外部审计报告应提交给企业董事会,并在适当的范围内向相关方披露。
3.外部审计机构和相关人员应对审计过程和结果进行保密,不得泄露任何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机密信息。
第三章内部审计制度第八条内部审计职责和权限1.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内部的独立机构,负责对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公司治理专项审计方案
公司治理专项审计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公司治理专项审计方案,以确保公司的合规性、透明度和有效性。
公司治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和董事对公司运营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制度、流程和实践。
公司治理专项审计是对公司治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审计目标公司治理专项审计的主要目标包括: - 评估公司治理制度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 检查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 确保公司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 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 提出改进建议,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流程。
3. 审计内容公司治理专项审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公司治理结构:评估公司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性、董事会委员会的设置和运作、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等。
- 决策过程:核实公司决策的程序和前提条件、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和沟通、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等。
-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风险评估和监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
- 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核查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等。
- 高级管理层的道德和合规问题:调查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道德和合规问题,如贪污腐败、滥用权力等。
4. 审计方法公司治理专项审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文件审计:审查公司的治理文件,包括董事会的章程、委员会的设置和运作文件、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等。
- 会议观察:观察董事会和委员会的会议,并记录会议内容、决策过程和信息披露情况。
- 采访与访谈:与公司管理层、董事会成员、内部审计团队、外部律师和顾问等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和访谈,以获取相关信息和意见。
- 数据分析: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信息披露文件和内部控制数据,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 风险评估:根据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
5. 审计报告公司治理专项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 审计目的和范围的说明; - 审计发现的总结和分析; - 风险和问题的评估和分类; - 对公司治理制度和流程的改进建议; - 审计结论和建议。
2024年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2024年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是指公司在2024年实施的内部审计机制和规定。
下面是可能包含在2024年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中的一些要素:
1.审计目标和范围: 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确定需要审计的业务过程、风险和合规性要求。
2.审计程序: 制定详细的审计程序和流程, 包括数据收集、分析、测试和评价, 以确保准确、全面和可靠的审计结果。
3.内部审计团队: 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团队, 由经验丰富的审计专业人员组成, 并制定他们的职责和权限。
4.审计计划: 制定全年和定期的审计计划, 涵盖不同领域和业务流程的审计, 以保证审计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5.风险评估: 对各个业务过程进行风险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风险防范措施。
6.审计报告: 编制审计报告, 清楚地陈述审计问题、发现和建议, 并向公司高层管理层提交, 以促使改进和修正。
7.内部控制: 评估和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 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8.合规性审计: 进行合规性审计, 确保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
9.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 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10.绩效评估:对内部审计团队的绩效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11.持续改进:持续评估和改进内部审计制度,随时调整和适应公司内外变化的需要。
以上是2024年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可能包含的一些要素, 具体的制度和要求可能因公司的规模、行业和特定情况而有所不同。
公司外部审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外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及所属各分支机构对外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外部审计工作应当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专业性、保密性原则。
第二章外部审计机构及人员第四条公司外部审计工作由具备资质的外部审计机构负责,外部审计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2. 具有良好的信誉和业绩;3. 具备专业审计团队,具备丰富的审计经验;4.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进行审计。
第五条外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具备丰富的审计经验;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 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4. 具备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外部审计内容第六条外部审计内容主要包括:1. 公司财务报表审计;2.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3. 公司经济责任审计;4. 公司合规性审计;5. 公司风险管理审计;6. 公司其他专项审计。
第七条外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 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完整性;2. 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3. 公司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4. 公司合规性风险;5. 公司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第四章外部审计程序第八条外部审计程序包括:1. 审计计划:外部审计机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时间安排等;2. 审计实施:外部审计机构按照审计计划,开展现场审计工作,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底稿;3. 审计报告:外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底稿,撰写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评价,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4. 审计报告的审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 审计报告的反馈: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将审计报告反馈给外部审计机构,外部审计机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会计实务:某公司应对外部审计的管理办法
某公司应对外部审计的管理办法鉴于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鱼龙混杂,注师在要求客户内控的同时,自己的内控做的一团糟,细节反映出一个项目组的职业水平,重技术不注重项目管理。
于是某公司针对外部审计项目出台了相应的管理管理办法,想必对注师行业是具有震撼作用的。
下面是针对外部审计的管理办法:1公司总部及各分子公司应当设置专人负责协调外部审计业务。
2审计协调人应在外部审计进场前,与外部审计项目经理沟通,获得外部审计的审计计划,合理安排公司资源积极配合。
3审计协调人负有监督外部审计人员保管资料的义务,避免外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随意或无意放置我方重要资料,以免丢失或泄露资料内容。
4审计协调人应提醒外部审计项目经理,告诫下属审计人员对审计获得的信息保密,不得在工作场合外大声讨论我方审计业务。
5向外部审计提供的资料均要做到签章并注明时间、用途才能发放,重要资料需要按公司规定的权限范围经适当负责人审批才能提供。
6财务软件可以向审计人员开放适当的客户端,开放站点数量不得影响财务部正常工作,并仅分配查询权限。
7涉及系统测试的,需要外部审计派出专业的IT审计师(需取得CISA资格或软件工程师),经我方信息管理部审批并派出系统管理员在场才允许测试。
8不允许外部审计人员用审计软件访问我方数据;不允许查询人员从软件中导出数据;不允许外部存储设备连接公司内部电脑。
9向外部审计提供经打印装订的账簿、记账凭证等财务资料,公司应审慎向外部审计人员提供内部的电子资料。
10外部审计人员如需找公司相关人员访谈或询问,应经审计协调人同意并采用预约方式,以保证我方人员正常工作少受干扰。
11外部审计人员如需复印资料,应经审计协调人同意,重要资料应经适当负责人审批才能允许,并且复印件需签章并注明时间、用途才能提供给外部审计人员。
12外部审计项目组进场前需要的资料清单和在离场前提供外部审计最终收集的资料清单均需要外部审计经理签字确认,我方留一份存档。
13公司人员不得私自与外部审计人员接触,以免沟通不畅,造成误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中内外审计制度安排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文档资源★★★内容摘要:多数观点认为审计委员会应设在董事会下,笔者认为不尽合理,并提出原因及建议;对于公司的外部治理,笔者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新的问题及新的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审计委员会商品流动性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明确地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要从思想渊源上看,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
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由于股份公司的财产属于外在于公司的所有者,因此“要想股份公司董事们监视钱财用途,像私人合伙公司伙员那样用意周到,那是很难做到的。
……这样,疏忽和浪费,常为股份公司业务经营上多少难免的弊窦。
”但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并没有给公司治理下一个统一而公认的概念。
多数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与制度有关的问题,制度设计的科学,权力安排的合理就能平衡各方利益,达到公司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否则就会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公司治理的提出也是基于经营者控制、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事实上的信息不对称,这也引出了关于公司治理价值取向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确保出资者可以得到其应得到的投资回报,因而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占有主导地位,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治理应考虑包括员工、供应商、政府和客户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治理研究的应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他们关系作出规定的安排。
对于这两种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应偏向第一种价值取向,而以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则应偏向第二种价值取向。
这是因为在我国的股权结构很不合理,现实中中小股东总是处于劣势,一股独大现象成了公司治理的顽症。
所以本文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出发,阐述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审计制度安排问题。
内部审计制度安排——审计委员会制度1939年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提出,上市公司应在董事会下设立一个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聘请外部审计师和协商审计事宜,以保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引入监督机制,审计委员会应运而生。
西方国家审计委员会都是在公司内部设立的从属于董事会处理有关财务与会计监督等专门事项的职能机构。
可以说,审计委员会已经成为公司内部最为重要的机构,其对保证审计的可信度、实现董事会对公司的有效控制以及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审计委员会有着不同的制度安排。
总体来说,有着以下三种制度安排:英美的治理模式是单层董事会制,董事会内设立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公共政策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来分别履行不同的职责。
审计委员会是必设的专业委员会之一,而且强调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德国采用的是双层董事会模式,由股东大会和工会选举出第一层监事会,再由监事会提名组成管理董事会。
监事会和管理董事会分别履行监督职能和执行职能。
监事会内设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
监事会完全独立于管理董事会,并且层次高于管理董事会,居于领导和监督地位。
监事会里的审计委员会作为上市公司的监督机构来发挥作用。
日本的上市公司不设立审计委员会,而是设立监事会和董事会,两者具有平行的地位,都对股东大会负责,各自行使监督和经营的职能。
实际运行中,日本监事会的人选常由大股东提名,因此,监事会实际上从属于董事会,监督职能弱化。
在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这实际上是采纳了日本的做法,而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则要求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这实际上是采纳了英美的做法。
证监会之所以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可能与实践中的监督弱化有关,因为日本的治理模式在其本国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以致于日本企业治理结构论坛在1997年3月30日公布的中期报告《企业治理结构论的原则——关于新日本型企业治理结构的思考》中,计划5年内启用外部监事制度,最后逐渐由外部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来替代监事会制度。
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规定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我们可以断定,设置审计委员会的目的就是用来监督管理层的行为,最终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
但审计委员会仿照英美的做法设在董事会下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其原因是:中国目前公司的经理层与董事会同属于管理层,他们有着一致的目标函数。
沪交所与深交所的上市公司可以划为这么几类:国有独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制上市公司。
在前两类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成员都是由国资主管部门委派,经理人员也是政府行政任命,董事会对经理层没有监督的动机。
企业业绩是他们目标函数共同的自变量,所以,为了个人薪酬与晋升的利益而产生合谋。
后一类上市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摆脱“老板+经理人”及家族经营的模式。
职业经理人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下面是在沪交所随机抽取的10个样本中其高管人员的分布状况(见上表):以上的抽样结果支持了上面的分析,在这样的状况下,公司董事会成员没有足够的能力与独立性来阻止机会主义管理行为,设在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也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而成为高管人员的“服务机构”,当审计人员或审计委员会变得无效时,投资者和债权人经常会滞后观察到问题,比如由于公司实质性的错误或欺骗性陈述、实质性的遗漏而导致的许多欺骗性案例。
流通股所占比例太小,流通股股东不能左右公司的决策,非流通股大股东撑控着董事会与经理层。
以上分析说明了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笔者认为,我们应借鉴德国的做法,在董事会与监事会平行的前提下,在监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强调监事会的独立性。
这样就会减少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合谋,保护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外部审计制度安排——CPA事务所审计完整的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任何公司的治理都是这两种治理的统一。
表现在审计制度上,内部治理就是前文所述的审计委员会,外部治理则是独立审计。
审计已成为“商品”当CPA事务所实力增强了,许多小事务所通过合并组成大事务所以战略性的、低成本的获得新的客户。
对审计客户的竞争就变成了会计职业的一个新特征。
象许多竞争性行业一样,成本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所以许多事务所一方面竞相降低成本提供审计服务,另一方面则争相进入有利可图的咨询业务。
上市公司与事务所进行合谋也加速了审计的商品化。
事务所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去提供审计意见,把监管部门赋予事务所提供审计意见的权利作为一项“商品”出售给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购回这项“商品”就可以满足管理者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
从成本效益原则看,目前国内事务所的制度安排也促使了审计的商品化。
不管事务所具体采取何种组织结构,但基本上是有限责任制,在法律上这种制度无法对投资回报进行追索。
在有限的注册资本与巨大的合谋利益相比之下,公允的天平就会倾斜。
审计环境降低了审计质量审计聘任制度的表面上独立审计机构是由股东大会聘请的,但实际上是由上市公司的代理人聘用的,所以CPA不得不向上市公司的代理人“寻租”与“合谋”,在有限责任制下,取得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前文已述,中国公司的董事会与管理层有着复杂的关系,本应由审计委员会来聘请审计机构,实际上是由管理层来操作。
管理层聘请审计机构来审计管理层的业绩,主动权便掌握在管理层手上。
使得审计丧失了其应有的独立性,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当委托公司的经理或董事会成员与注册会计师有着复杂的联系时,注册会计师就会发现他们的工作与公司的经理们是利益相关的,他们必定要考虑到如果没有审计服务管理当局要为此支付多少,而在同时,他们又要调查“焦点”,为他们进行独立审计的遗漏负责。
对此,审计人员就不能坚持独立性。
CAP事务所的双重角色CPA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扮演的是独立审计师,另一方面扮演的是委托公司的管理咨询。
当事务所一方面要对委托公司进行独立审计,另一方面又要对委托公司进行管理咨询与税务代理等非审计服务时,委托人的损失使得审计人员不能很好地进行职业判断,必然会有失公允。
在国内对于事务所是否应该进行非审计服务,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论,如吕国祥、汪宁等认为管理咨询有利于事务所获取规模经济,分散风险,并最终获得范围经济等好处。
但笔者认为事务所发展管理咨询、税务代理等非审计服务时至少应回避“同一主体原则”,即管理咨询和税务代理等服务应交给那些没有审计人员参与委托公司目前审计的事务所。
CPA事务所当然不仅仅只存在上面分析的问题,笔者只是从以往学者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要解决这些新的问题,也提出两点新的建议与思考。
对事务所的聘任应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
这样使得委托人选择事务所的“自由”受到****,也促进了事务所之间的良性竞争,最合理地配置了双方的有限资源。
通过公开招标,增加社会的监督,使委托人与事务所之间的博弈地位对等。
事务所对委托人进行审计必须按一定时间进行流动,这将减少委托公司的经理们是自己的前任审计同事的可能性,将减少审计人员担心委托人的损失,将终结非审计服务,而使审计变得非常有独立性。
税务和咨询服务应交给那些没有审计人员参与委托公司目前审计的事务所。
在强制性流动下,每一个审计师都会肯定地知道,未来将有别的事务所来做同一家委托公司的审计,这将会减少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中有关没有关注到的委托人帐薄缺陷的趋势。
继任CPA事务所发现了前任事务所的严重遗漏,在竞争的环境中这是令后者难堪的,成本也是高的。
所以流动能够也应该能够显着地改善全面的审计质量,并提高财务报告的生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