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2㎝ 2㎝ 3㎝
3㎝ 3㎝ 3㎝
2㎝ 2㎝ 5㎝
5、
11 7 6 4 12
52 3 63 2
51 1 82 8 43 1 5 4 20
6、观察第119页的图形,想想哪些图形 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再把图形 剪下来折一折。
(25×20+25×15+15×20)×2 =1175×2 =235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铁盒至少需要用铁皮2350 平方厘米
4、一个正方体铁盒,棱长是20厘米。做 这个铁盒至少需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20×20×6=24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铁盒至少需要用铁皮2400 平方厘米。
5、写出表中的物体是正方体还是长方 体,再计算表面积。
3 自己沿着一些棱剪开,看看展开图 是什么样的?和同学交流。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试一试
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一些棱剪 开,看看它的展开图。
试一试
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一些棱剪 开,看看它的展开图。
左面
第 一 单元 长 方 体 和 正 方 体
第 1 课时 长 方 体 和 正 方 体 的 认 识
复习巩固
平 面 图 形 立 体 图 形
新知讲解 1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
的形状是长方体?
新知讲解
长方体 正方体
新知讲解
4 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 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硬纸板多少 平方厘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ppt课件

六年级上册数学ppt课件

04 图形与几何
平面图形
三角形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 ,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 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
四边形
四边形是由四条边组成的 封闭图形,包括正方形、 长方形、梯形等。
五边形和六边形
五边形和六边形是更复杂 的平面图形,通常在数学 问题和实际应用中出现。
立体图形
长方体
长方体是常见的三维图形,由六 个矩形面组成,是几何学中最基
立体图形
坐标系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常见立体 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复习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坐标表示方法, 以及简单图形在坐标系中的绘制。
应用题复习
分数应用题
复习分数应用题的概念、 结构和解题方法,例如“ 一个班级有男生40人,女 生是男生的3/4,求女生 有多少人?”
百分数应用题
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的概念 、结构和解题方法,例如 “一个商场打7折销售, 如果原价是100元,现价 是多少元?”
小数
复习小数的概念、性质和加减乘除运 算,以及小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
分数
复习分数的概念、性质和加减乘除运 算,以及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
百分数
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转换。
图形与几何复习
线和角
平面图形
复习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性质,以 及各种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复习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常 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除法:除法是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表示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 份的值称为商。除法运算的规则包括反向律、结合律和商不变律。
乘除法
练习题 15×24=? 100÷5=?
混合运算
• 总结词:综合运用,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全册PPT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全册PPT课件

1厘3厘米米
一个长方体,长7cm,宽4cm,高 3cm,它的体积是多少?
V=abh
=7×4×3 =84(cm3)
棱长
棱长
棱长
正长方体的体积 = 棱长长 × 棱宽长 ×棱高长
棱长a a棱长
棱a长
正方体的体积V == 棱a长长a×a棱宽长 ×棱高长 V = a3
一块正方体石料,棱长 是6dm,这块石料的体 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总结:长方体左面(或右面)的面积=宽×高
8×4×2 + 8×5×2 + 5×4×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上 和下
前 和后
右 和左
(8×4 + 8×5 + 5×4)×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 2
上(或下) 前(或后) 右(或左)
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顶点。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
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
定是 正方体。
(√ )
(5)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四六二
( ×) (6)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 ( × )
(7) 相对的4条棱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V =a3 =63 =6×6×6 =216(dm3)
答:这块石料的体积是216 dm3。
练一练:求下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用7厘米和3厘米这两个条件 可以求哪个面的面积?
(3)要求左面和右面的面积,怎 样求?
(4)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3.看图列式计算。
48+48×1=60(棵)
4
48×(1+ 1)=60(棵)
4
3.看图列式计算。
150+150×5 =275(面)
6
150×(1+ 5)=275(面)
6
150×2×(1- 1)=275(面)
12
六⑴班有学生40人,其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
5
男生有多少人?
40人
女生占52 男生?人
6.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面积=圆面积-正方形面积
圆的面积:3.14×(10÷2)2=78.5 (cm2) 正方形面积:10×(10÷2)÷2×2
=50(cm2) 阴影部分面积:78.5-50=28.5 (cm2)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气象小组 摄影小组 航模小组
8.越野赛跑全程12km,其中环山路段占13 , 海滨路段占 ,1 其余的是公路路段。
6
⑴环山路段比海滨路段长多少千米?
12×( -1 )1=2(km)
36
⑵如果明年把赛跑全程延长152 ,将是多少千 米? 12×( 1+ )5=17(km)
12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八月 九月
独立阅读,想一想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最早的圆周 率
阿基米德和圆周 率
刘徽的割圆术
祖冲之算圆周率
计算机出现以后
最早的解决方案是测量。人类的祖先在实 践中发现,不同粗细的圆木,用绳子绕上一 圈,绳子的长度总是圆木直径的3倍多一点。
在我国,现存有关圆周率的最早记载是2000多年 前的《周髀算经》。
(1x11)x 95 66
5 x 95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问题
探究
练习
拓展
3m
3.14×32
=3.14×9
=28.26(m2)
答:能浇灌28.26平方米的农田。
3m
半径:125.6÷3.14÷2=20(m)
答:这个羊圈的面积是1256平方米。
面积:3.14×202=1256(m2)
沿线剪开
周长
半径
1.一个圆形杯垫的半径是5cm,这个杯垫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厘米?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 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它的形状就越来越接近圆。
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创造了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方法,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徽是怎样“割圆”的呢?
刘徽用这种方法不断地“割圆”,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是3.14.
7.你能利用圆规把这个圆画完整吗?试一试,并求 出整个圆的周长。
3.14×2=6.28(cm)
8.如图,在一个正方形中放置一个最大的圆。这个 圆的周长是多少?
10m
10m
3.14×10=31.4(m)
9.
10.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圆
独立阅读,想一想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练习
拓展
O
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半径的平方)的3倍多一些。
C÷2


圆的面积
圆周长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圆的半径
×
×
圆的面积
2
1.你能利用方格估计下图中圆的面积吗?
圆的面积大约是 ( )个小方格。
圆的面积大约是 ( )个小方格。
37
答:男生有24人。
算一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多少个?
4 5
时呢?
(2)5
?个 100个
5 12
=
15 4
5×6 4
=
10 3

2 15
=
2 3
说一说, 你是怎样计算的。
? 新知探究
一车间每时加工零件 100个,3时加工零件
多少个?
4 5
时呢?
(1)3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100×3=300(个) 答:3时加工零件300个。
100 ×3是求100的3倍。
? 新知探究
一车间每时加工零件 100个,3时加工零件
4 结果不是最简分 数的,要约分。
1 4
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 试一试
? 谁是计算小能手?
3 ?2?
7
3 ?4?
5
6 ?7? 14
2?3? 9
1 ?9? 10
3 ? 12 ?
5
4 ? 10 ?
5
3?3? 8
4 ?9?
9
9 ? 10 ? 10
? 智慧屋
第2课时
? 算一算
37×2
=
6 7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1课时
? 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5×4
100×3
每人吃 1 个饼, 4人一共吃多 5
少个饼?
? 自主探究
分母相同, 分子相加减
? 自主探究
我用乘法计算。
? 自主探究
? 试一试
? 议一议
分数乘整数怎 样计算?
?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 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算一算。 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ppt课件
详细描述
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含加减乘除多种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 号先算括号里的。注意避免运算顺序不当导致的错误。
03
第三章:图形与几何
直线、射线与角
总结词
基础概念与性质
射线
定义、性质、端点和方向
直线
定义、性质、平行与垂直关系

定义、度量单位、特殊角与性质
三角形
总结词
基础几何形态与性质
总结词
理解运算意义,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描述
通过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让学生 掌握运算顺序,避免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同时,通过 适当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
详细描述
通过复习各类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深入理解运算的 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正确地解决 实际问题。
三角形分类
等腰、等边、直角等
三角形定义与性质
稳定性、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等
三角形定理与证明
全等、相似、直角三角形定理等
四边形与多边形
01
02
03
04
总结词:组合图形与性质
四边形:定义、性质、特殊四 边形如矩形、菱形等
多边形:定义、性质、多边形 内角和定理等
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计算方法
0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
统计表与统计图
01
统计表
统计表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图表 ,它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
特征和规律。
03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表 示数量变化,能够反映数据的趋
势和变化规律。
02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 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不同类别
的数据。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第一章 数的整除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 件
第1节 整数和整除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 件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 件
因数和倍数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 件
能被2、5整除的数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 件
第2节 分解素因数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 件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沪教版六PT 课件目录
0002页 0043页 0076页 0110页 0124页 0172页 0202页 0216页 0243页 0279页 0319页 0357页 0378页 0405页 0449页 0477页 0539页
第一章 数的整除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能被2、5整除的数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拓展 求三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探究活动 利用素因数找因数 第1节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2节 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乘法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本章小结 探究活动(二)将一个分数拆为几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 第三章 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例6
一个画框的尺寸如右图,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3. 可以怎样列式?
(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2.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2. 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 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解决问题:(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1) kg的 是多少千克?
×
(2) kg的 是多少千克?
只列式,不计算。
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计算下面各题
计算下面各题。
=2
布置作业
第6页练习一,
第4题、第5题、第6题。
复习导入
直接说出得数。
=0
=1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例5
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的长度的 。
预设3:
4. 要求“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1. 做一做
=2
巩固练习, 提高认识
布置作业
第10页练习二: 第1题、第3题、第4题。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2. 要求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也就是求什么?
1分数乘法
2位置与方向(二)
3.1倒数的认识
3.2分数除法
4比
5.1圆的认识
5.2圆的周长
5.3圆的面积
5.4扇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分成5份,种玉米的面积占3份。)
2. 怎样列式呢?(求
1 2
公顷的
3 5
是多少,可以用
1 2
×
3 表示。) 5
3. 请你用一张纸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用阴影表示出 1 × 2
1
3
2 公顷的 5 是?公顷
3 的意思。 5
教学例3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解决问题(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解决问题(1)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3.
你是根据什么列出算式的?(求3kg的
3 10
是多少。)
教学例3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李伯伯家有一块 1 公顷的地。 2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1,
种玉米的面积占 3。
5
5
(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解决问题(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分数乘法
分数乘小数
一、复习导入
直接说出得数。

3=3 82
2 ×3 = 15
2 5
5 ×6 12

5 2
2 ×0 =0 9
7 ×1 = 7
9
9
3 ×3 =1 9
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教学例5,出示信息:
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的长度的 3 。 4
1 2
×
1 5
的意思。
1 公顷的 1
2
5
?公顷
1 公顷
2
5. 怎样计算呢?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预设:
1 2
×
1 5

1×1 2×5
= 1 (公顷) 10
教学例3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解决问题(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 你是怎样理解“种玉米的面积占 3 ”这句话?(把这块地 5
小结:小数乘分数与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相同,能约分的 先约分,使计算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 提高认识
1. 做一做
1.2 ×
1 2

3 5
2.5 ×
3=3 52
1.4 ×
5= 6
7 6
2.4 ×
5 =2 6
0.8 ×
3= 4
3 5
3 × 3.2 = 6
8
5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10页练习二, 第1题、第3题、第4题。
我身体长2.1dm。
我身体长2.4dm。
欢欢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乐乐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要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求“松鼠
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列式:2.1× 3 就是求2.4的 3 是多少。)
4
4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教学例2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1 桶是多少升? 2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要求“
1 2
桶是多少升”怎样列式?(12
×
1 2

3. 你是根据什么列算式的?(每桶的体积×桶数=总体积)
1
()
4. 12× 2 表示求半桶水的体积,就是求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 ) 。
分数乘法
例2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3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例4 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例2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一桶水有12L。
3桶共多少升?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要求“3桶水共重多少升”怎样列式?(12×3)你是怎样想的? (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2. 你是怎样理解“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1 ”这句话的意思的? 5
(把这块地平均分成5份,种土豆的面积占1份。)
教学例3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3. 怎样列式呢?你是怎样想到的?
(求 1 公顷的 1 是多少,可以用
2
5
1 2
×
1 表示。) 5
4. 请你用一张纸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用阴影表示出
3. 怎样计算呢?请你试一试。
预设1: 21 × 10
3 4

63 401转成分数进行计算)
预设2:2.1×0.75=1.575(dm) 研讨问题:你是怎样想的?(把 3 转成小数进行计算)
4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4. 要求“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求“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列式:2.4× 3 ) 4
只列式,不计算。
(1)
3 5
kg的
1 2
是多少千克?
3× 1 52
(2) 7 kg的 4 是多少千克?
12
7
7 12 ×
4 7
教学例4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例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 它每分钟可游 9 km。 10
(1)李叔叔每分钟游的距离是乌贼的
4 45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教学例2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1 桶是多少升? 4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要求“
1 4
桶是多少升 ”怎样列式?(12×
1 4)
3. 你是根据什么列算式的?(每桶的体积×桶数=总体积)
4. 12×
1 4
表示求
1 4
( 桶水的体积,就是求12L的(
) )。
5. 观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有什么相同之处?
小结: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例2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巩固练习 提升认识
3 一袋面粉重3kg,已经吃了它的 10,吃了多少千克?
问题:1. 你是怎样理解“已经吃了它的 3 ”这句话的? 10
(把一袋面粉平均分成10份,吃了的占3份。)
3 2. 要求吃了多少千克,请你列出算式。( 3× 10 )
5. 怎样计算呢?请你试一试。
预设1: 24 × 10
3 4

9 5
(dm)
预设2:2.4×0.75=1.8(dm)
预设3: 2.4×
3 4
0.6 =2.4×
3
4
1 =1.8(dm)
观察这3种做法,你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想法。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6. 观察上面两道题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有着怎样的联系。 怎样计算小数乘分数呢?
4. 怎样计算呢?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预设: 1 × 2
3 5

1×3 2×5
= 3 (公顷) 10
观察1:上面两个问题它们都是求什么呢?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观察2:上面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 (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教学例3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