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报刊史料与中国近代史研究_曹明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0. [6] 平保兴. 从英文《中国年鉴》看民国时期报刊的出版[J]. 晋图学
刊,2008( 3) . [7] 王凤超. 中国报刊史话[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1. [8] 方汉奇. 报纸与历史研究( 下) [J]. 新闻与写作,2005( 4) . [9] 李 磊.《述报》研究[M].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10] 邱 捷.《香港华字日报》对研究辛亥革命的史料价值[J]. 广东
新理论和新方法。
关键词: 近代报刊; 史料; 中国近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 K 250.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6219( 2011) 05 - 0112 - 03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多次提出“史学便是史料学”。 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而言,史料的作用也是尤其的重 要。相对于 古 代 而 言,近 代 离 我 们 最 近,因 而 近 代 留 下的相关史料也是最多。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史 料多得浩如烟海,种类也是纷繁复杂。不仅有大量的 档案史 料、政 书 史 料、纪 传 体 史 料,还 有 各 种 文 集、丛 书、地方史志和各种报刊史料等。其中报刊史料内容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因而是中国近代史研 究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史料,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

报刊包括 报 纸、杂 志 及 其 他 定 期 刊 物,是 报 纸 和 期刊的总称。中国近代早期报和刊没有明确界限,既 有外国人所办的,也有中国人所办的; 既有外文的,也 有中文的; 既有官府及政党所办的,也有“民办”的①。
中国近代的报刊发端于 19 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在 中国创办的一批中外文报刊。嘉庆二十年( 公元 1815 年) 八月五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刊的《察 世俗每月统记传》( Chinese Monthly Magazine) ,揭开了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页[1]64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 一份中文近代化报刊是德国传教士郭士立于 1833 年 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2]13 。西方传教 士创办报刊 主 要 是 宣 传 宗 教、阐 发 教 义,因 而 他 们 创
办的报刊主要是宗教性报刊。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宗教性报刊推动产生了
中国人自己的报刊。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刊,发端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的洋务运动时期。最 先问世的是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报》,1873 年 8 月 8 日创办于汉口[3]55 。此后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 刊迅速兴起。
类型的报刊。这些报刊在内容上从诸多侧面反映了 报》,是近代中国人在广东地区所创办的第一份大型
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也可以 中文报刊,也是第一 家 使 用 图 片 进 行 新 闻 报 道 的 报
说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发展和变 纸,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该报
首先,近代报刊史料种类众多、内容丰富。 就总数而言,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中国近代报刊 数量不下 2000 种[7]12 。其种类众多,不一而足,如从 发行周期上看,有日报刊、周报刊、旬报刊、月报刊等; 从影响范围看,有全国性报刊、区域性报刊; 从报刊的 内容上看,不仅有宗教性性报刊、政论性报刊,还有各 种商业性报刊、专业性报刊、娱乐性报刊等各种类型; 从报刊的接受群体来看,有教育报刊、青年报刊、妇女 报刊、儿童报刊等; 从发行者来看,有官办报刊,政党 办报刊,个 人 办 报 刊,还 有 外 国 人 办 报 刊 等 等。 开 展
再次,利用报刊史料也要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 对报刊史 料 的 运 用,不 仅 仅 是 为 我 所 用、各 取 所 需的问题。如果在利用近代报刊史料的过程中不断 探索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则经常使用的史料往往会呈 现出新的意义。如辛亥革命时期曾出现过妇女办报 刊的热潮,出现了《女报》、《中国女报》、《女子世界》、 《中华妇女界》等数十种妇女报刊[12]。在研究辛亥革
史志,2002( 2) . [11] 岳玉玺,等. 傅斯年选集[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2] 陈晓华.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论辛亥革命时期的
礼俗、风尚、伦理、道德、建筑、医药、交通、服饰、水文、 年、吴强的《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天文、气象等各方面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8]。因而在 1993) 、卓 南 生 的《中 国 近 代 报 业 发 展 史 ( 1815 -
进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时,充分利用报刊史料,可以 1874)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陈玉申的《晚清
些报刊由于对某些重大事件的全过程,或其中的一个 就更是如此,如对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公报》、《申报》、
侧面,进行过连续的集中的深度的报道,往往可补公 《万国公报》等报刊的研究较多,对其他报刊的研究较
私文献资料的不足,对历史研究工作者具有特殊的参 少。
113
其次,将报刊史料和其他史料结合起来利用。
些报刊史料,对这一时期的妇女生活史、妇女运动史、
运用报刊史料进行中国近代史研究,必须要加强
期的政情、军情、财政金融和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情 对近代报刊史料的研究工作。目前而言,对近代报刊
况,还能从中得到有关民族、社会、哲学、史学、语言、 史料的总体性研究较多,成果也较为丰富。如方汉奇
文学、戏曲、音乐、绘画、书法、雕刻、体育、宗教、婚姻、 的《中国近代报刊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倪延
参考文献:
[1] 戈公振. 中国报学史[M]. 上海: 商务印书馆,1927. [2] 方汉奇. 中国近代报刊史[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3] 陈玉申. 晚清报业史[M].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4]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 二卷[M]. 北京: 中华书局,1982. [5] 史全 生. 中 华 民 国 文 化 史 ( 上) [M]. 长 春: 吉 林 文 史 出 版 社,
总的看来,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外 国传教士办报到国人自己办报的过程,性质上也由最
收稿日期: 2011 - 03 - 22 作者简介: 曹明臣,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近现代史研究所博士生。
112
初的宗教性报刊发展到包括政论、商业、娱乐等各种 考价值。例如,1884 年 4 月 18 日创刊于广州的《述
1911 年辛亥革命后,创办报刊更是成了人们宣传 共和、表达政 治 意 向 的 一 种 方 式 和 时 尚,出 现 了 一 个 空前未有 的 创 办 报 刊 热 潮。 据 统 计,民 国 初 年,全 国 各种报刊多达 500 余种[5]7 。1927 年以后南京国民政 府虽然建立了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全国依然有大量 新兴报刊得以出版和发行。到 1936 年时,全国报刊总 数达到了 1458 种[6]。
迁的缩影。
创刊时正值中法战争时期,故发表大量战事报道与评
论占了《述报》总体内容的近 70% 之多。《述报》对战

在进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过程中,近代报刊是不 可或缺的一项史料。近代报刊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 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史料,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近代报刊史料的自身优势 决定的。
大的事件,报刊通常都会追踪报道,有的会进行深度 的作用。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利用近代报刊研究
的挖掘,将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社会 中国近代史需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舆论、影响程度等各方面的内容呈现给读者。著名报
首先,要加强对近代报刊史料的研究工作。
学家方汉奇就认为史家不仅能从报纸上查到一个时
2011 年 9 月 第 33 卷 第 5 期
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Sep. 2011 Vol. 33 No. 5
近代报刊史料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曹明臣
另外如《香港华字日报》作为目前唯一一种保存 比较完好、且出版发行时间较长、特别关注华南( 尤其 是广东) 的报纸,对研究辛亥革命运动,尤其对研究辛 亥革命 时 期 广 东 的 社 会、经 济、政 治、文 化,研 究 广 东 内地与香港居民对革命的态度,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 价值[10]。
中国近代史研究,可以在熟悉ຫໍສະໝຸດ Baidu种类型的报刊的基础
① 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27 年初版) 、方汉奇的《中 国近代报刊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等著作对近代中国报 刊的定义、产生和发展背景等问题作了论述。
② 见《中外日报》,1898 年 9 月 20 日.
究的唯一史料,大量的档案史料、资料汇编、个人 文
集、口述史料等等都是需要加以利用的资料。傅斯年 明确指出,“一 分 材 料 出 一 分 货,十 分 材 料 出 十 分 货, 没有材料便不出货”[11]180 - 181 。并提出“上穷碧落下黄 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11]182 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 必须将报刊史料和其他史料结合起来利用,充分发挥 各种史料的最大作用,实现自己的研究目的。
(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摘 要: 报刊史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种类也极其众多,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报刊史料能
很好地弥补相关史料的不足,因而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项史料。利用近代报刊史料研究中国近代
史,需要加强对近代报刊史料的研究工作,要将报刊史料和其他史料结合起来利用,此外利用报刊史料也要运用

上,根据相应的研究,对不同种类的报刊加以利用。
近代报刊 一 般 都 会 有 本 地 新 闻、国 内 新 闻、国 外
近代报刊史料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
新闻、官府公告、文艺、广告 等 栏 目,包 含 有 政 治、经 项史料。但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必须合理有
济、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对重 效地利用近代报刊史料,才能充分发挥近代报刊史料
19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以资产阶级维新派 为主体先后创办了《万国公报》、《强学报》、《国闻报》 等上百种报刊,出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当 时“报馆之盛为四千年来未有之事”②。20 世纪初,中 国近代报刊发展再掀高潮。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 报》为代表的宣传民主革命的报刊竞相问世。此时期 维新派和 革 命 派 争 先 办 报,阐 发 主 张,引 导 舆 论。 报 刊对社会政治变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孙中山 曾说: “革命成功,全仗报界鼓吹之力。”[4]495
傅斯年曾提出“史料的发见,足以促成史学之进 妇女教育史、社会发展史以及新闻出版史进行专题研 步,而史学之进步,最赖史料之增加”[11]215 。中国近代 究,相信也会涌现出很多新的成果。
史的研究和古代史研究所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
于对大量报刊史料的利用。报刊史料的广泛利用使 注 释:
得研究者可以发现原来很多在官方档案中所看不到 的重要信息,从 而 极 大 地 促 进 了 中 国 近 代 史 的 研 究, 因而近代报刊史料是进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种重 要史料。但近代报刊史料不是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
增强对历史真相的认识程度。
报业史》(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对区域报刊史的
其次,近代报刊能很好地弥补相关史料的不足。 研究则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如学术界对近代上
近代报刊因其种类众多、内容广泛、实效性强、辐 海地区报刊史的研究就较为给力,对其他地区近代报
射面广等多种特点,有着其他资料所没有的优势。有 刊的研究就较为薄弱。在报刊个案研究方面的情况
争的 进 程、战 地 的 实 况、官 方 的 态 度、民 间 的 反 映 等, 都有详尽的报道。因而《述报》不仅是研究中法战争 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同时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研究早 期国人从事战时新闻报道与宣传的宝贵经验[9]14 。
除了《述报》之外,还有如《中国日报》对 1900 - 1911 年历 次 革 命 党 人 武 装 起 义 的 报 道,《大 公 报》、 《京话日报》关于 1905 年抵制美货运动的连续报道, 《申报》关于杨月楼案和杨乃武案的连续报道等,都深 受历史研究者的关注,为他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第一 手材料[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