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b0c81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c.png)
中学语文必修三综合实力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簇(zú)拥两颊(jiá) 扪(mén)参历井B.模(mó)样陈抟(tuán) 磨牙吮(shǔn)血C.咨嗟(jiē) 宵柝(tuò) 金石可镂(lòu)D.嫡(dí)亲炮(páo)烙良将劲(jìn)弩【答案】C(A.簇:cù;B.模:mú;D.劲:jìnɡ)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喧踌蹰眉尖若蹙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D.暮砧榫头一夫挡关【答案】B(A.喧—暄;C.树—竖;D.挡—当)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辩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动身觉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爱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起先后,李娜表现相当主动,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自命不凡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起先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来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答案】A(流言飞语:指没有依据的话。
多指背后争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大、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觉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检测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检测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edf6f619e8b8f67c1cb98d.png)
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导学号5059007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
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
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
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必修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1407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1.png)
必修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本文为必修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以下为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表达青春豪情的是()A. “人间有味是清欢”B.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C. “赢得仓皇北顾,凭栏处、阶竹声寒。
”D. “江影动,岩声咽,时见白头抱幼孙。
”2.杜甫的诗作主要写了()A. 孔明灯B. 春秋大梦C. 董小宛D. 望岳3.以下是欧阳修的作品的是()A. 《滕王阁序》B. 《和晏阳初见过庐山韵》C. 《秋夕》D. 《秋怀》二、阅读题(每题5分,共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简略引用)元代官修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整理和编纂的古籍大典,分经、史、子、集四部。
四库除典籍外,编排了诗书子集等,形成了当时最完整的古籍汇编。
四库全书标志着中国古代经籍研究的高峰,非常重要。
问题: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整理的古籍大典?答案:元代2.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简略引用)清华大学,全称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工作的职能部门。
清华大学由国务院直属并受清华大学主管。
清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八一勋章和一级红旗勋章获得者、中国“双一流”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
问题:清华大学主管哪所大学的招生工作?答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请用一到两句话阐述杜工部的《秋夕》表达的主题思想。
(简答题)答案:杜工部的《秋夕》通过描绘三九寒天的景象和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是不可避免的。
2.艺术家创作作品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请用一段话描写。
(简答题)答案:艺术家创作作品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美,他们以创造美的艺术形象为目标,以感染人心、唤起人们对美的共鸣为追求,通过表现艺术形象来传递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
3.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简述该作品的主要内容。
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试卷A
![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8a943be05727a5e9846a61b2.png)
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试卷(A)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léi)树影婆娑.(suō)A.马厩.(jiù)玷.污(diàn)伤痕累累..B.缱绻.(juǎn)纤.绳(qiàn)衣衫褴褛.(lǚ)并行不悖.(bèi)C.胚.芽(pī)蹩.进(bié)通衢.大道(qú)当众推搡.(sǎng)D.自诩.(xǔ)华胄.(zhòu)命途多舛.(chuǎn)深感愧怍.(z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手法养尊处优林阴小道迫不急待B.糟蹋廖廖无几礼尚往来名列前茅C.暴戾惟其如此残羹冷炙泾渭分明D.国萃两败俱伤直截了当概莫能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利用有误的一项是()A.虽然地处火车南站商圈的黄金宝地,但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
该企业连年来捧着金饭碗要饭吃........B.他从背后打了我一下,出其不意地吓了我一跳。
....,四照玲珑。
C.唐诗宋词多就景叙情,往往珠圆玉润....’;D.一些生产者发财心切,质量意识差,弄的是‘一锤子生意.....法制观念较差,视法律、合同如儿戏。
4.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过去十年,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支柱和国民经济新的增加点。
B.青少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已成为心理学者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归纳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大体知识,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D.广州市有关部门指出:招聘洽谈会“谁主办,谁负责”,对于安全捍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致使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高中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精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95380249649b6648d747e6.png)
【精品】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精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2.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3.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______,_______。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537a13700abb68a882fb44.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纲要:大家好,下边是为同学们准备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供参照与练习,加油。
一.( 15 分,每题 3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减少( xuē)衡量(liáng)瞥(piē)见两靥( yè)之愁B.朱拓( t à)蹙(cù)缩关口(ài)穿凿( zuó)附会C.脊鳍( qí)褶(zhě)皱榫(sǔn)头万乘(chèng)之国D.石栈(zhàn)处罚(chěnɡ)数罟(gǔ)涸(hé)泽而渔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天崩地坼烟霭无须怀疑B.烦杂甘之如饴煊赫鞠躬尽瘁C.竹竿题纲挈领截止博学多才D.固执龙盘虎踞嘹亮花拳秀腿3. 挨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适合的一组是()(1)为一个字 ______好半天, _______穷年累月地去下修辞 _______,我们不去过多地倡导。
(2)修辞是 _______选择的过程,就得有选择标准。
(3)对于蒋干借探友人入营 ________虚实的各种愚笨行为,周瑜了然于心,将计就计。
A.捉摸致使时间既窥测B. 思索以致时间既窥伺C.思索致使功夫即窥测D.捉摸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阴历八月十八日,钱江潮履约而至。
从昨天正午 12 时起,杨公路等通往七堡一号坝的条条小路上,观潮者车水马龙,拿板....凳的、提盒饭的、骑摩托和蹬三轮的,都朝着江边而去。
B.中国古籍中不乏烈女节妇的列传,传达的多是“从一而终”的封建贞节观,不足为训。
但也不可以混为一谈,有的篇章却....反应了受辱妇女对男权的抗争,即便在今日,也有现实的警世意义。
C.新加坡结合早报报导说,北京酝酿近一个月的圣诞氛围24日达到了热潮,位于繁荣地段的商场、餐馆和酒吧挤满了呼朋唤友过圣诞的年青人,各大学校园里的圣诞舞会也热火朝天,....一片歌舞升平的过节情景。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期末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bc6dc343323968001c9238.png)
总寨中学高一语文必修3水平测试题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升级换代的诱惑无处不在:这些诱惑来自于更薄的手机、更时尚的笔记本电脑、速度更快的掌上电脑等。
但是不断追求更好的电子产品所造成的后果正在显现。
每当我们丢弃旧的显示器时,它就成了潜在的危险垃圾。
业内人士探讨如何处理“电子垃圾”的问题已3年之久,情况却还在不断恶化。
国际电子回收企业协会说,现在美国人每年要丢弃200万吨电子产品(包括5 000万台计算机和1.3亿部手机),到2010年,每年丢弃将近4亿件电子设备。
环保人士说,越来越多的电子垃圾在美国以及国外的垃圾场和河流中缓慢地降解,对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威胁。
计算机、电视机和其他先进设备中都含有神经毒素和致癌物质,如金属铅和铍,它们会通过燃烧或是以灰尘形式渗入水路和空气中。
目前电子垃圾已成为美国数量增长最快的一种固体垃圾,据美国环保局的数据显示,技术产品中的铅占美国垃圾含铅量的40%。
多年来,美国把旧电脑和电视机海运到中国,人们拆卸这些垃圾以获得废料。
但随着不断升高的电子垃圾所造成的威胁超过了中国的容纳和处理能力,美国的决策者和制造商正努力制定一个普遍性的方案来解决该国最新的环境难题。
美国环保局固体垃圾和紧急情况处理办公室执行助理主任托马斯·邓恩等草拟了一份涉及范围更广的电子垃圾回收计划。
他说:“现在我们将电子垃圾视为一个问题,许多国家同样如此,这是防止环境污染采取的行动。
”监控全球有毒垃圾贸易的巴塞尔行动网络协调人吉姆·帕克特说:“电子垃圾危机的确存在,当我们采用那些廉价且污染严重的填埋办法时,美国在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
”欧盟已经下令,截止2006年夏,在电子产品中要分阶段停止使用几种有毒物质,而到今年夏天,电子产品制造商必须建立一套回收过时的危险产品的系统。
加州已经事先通过了全面的电子垃圾法规:比如1月1日起,该州的电脑和电视零售商必须支付6~10美元的回收费以回收那些废旧商品。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二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de0fd746e2bd960591c6774a.png)
期末试题(二)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26分)1.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戈壁(g5)急湍(tu1n)浅濑(l4i)夜阑人静(l2n)B.清冽(li8)旱獭(l4i)暮霭(3i)无人问津(j9n)C.颀长(q0)氛围(f5n)驰骋(ch7ng)呕心沥血(#u)D.罕见(h3n)掬起(j&)堵塞(s8)毛骨悚然(sh%ng)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扑朔迷离辽无边际骄健多姿漂泊无定B.百无聊赖无忧无虑尔虞我诈赏心悦目C.眼花潦乱悬崖绝壁出人投地呼啸吼震D.怡然自得荷枪实弹金璧辉煌婉转嘹亮3.加粗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斜视)绚烂多彩(色彩华丽)明察秋毫(秋大鸟兽身上细而尖的毛)别具一格(结构,格局)B.植被(覆盖)童山秃岭(小山)钻燧取火(古代取火的器具)贻笑大方(遗留)C.干坼(裂)大雨滂沱(雨下得很大)万籁俱静(孔穴发出的声音)接踵而来(脚后跟)D.断碣(圆顶的碑石)河水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永志不忘(记住)泽被后世(恩惠)4.下面各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看大师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有时用繁:用墨如泼,(),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
②这样暴发()、规模()的泥石流,在我国其他地方是()的,在世界上也是()的。
A.洋洋洒洒频繁巨大罕见少有B.汩汩滔滔巨大频繁少见罕见C.挥洒自如突然罕见少有少见D.心到笔随罕见少有巨大频繁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历史上这类教训,虽说值得注意,可风流余韵还是绵绵不绝。
B.有迹象表明,此案倘再有“进展”,该是他站在被告席上,与嘉兴地税局对簿公堂了。
C.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正式动笔之前,都必须经过一个惨淡经营的构思过程。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马克思不仅参加和领导了当时国际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还以毕生的精力进行了顽强的学习。
因此,他有非常渊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革命经验。
2021-2022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精练含解析
![2021-2022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精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0deb2c3186bceb18e8bbc6.png)
2021-2021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精练含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种美味巩高峰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
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
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
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
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
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
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
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
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
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
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
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
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
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
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
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
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
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
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
高一语文必修3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必修3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58525dacfc789eb162dc873.png)
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一、〔18分,每题3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敕〔chì〕造翠幄〔wò〕宸〔chén〕翰笑靥〔yàn〕B.炮烙〔lào〕商贾〔gǔ〕歆〔xīn〕享栈〔zhàn〕道C.扪参〔shēn〕猿猱〔náo〕跬〔kuǐ〕步迁谪〔zhé〕D.藩〔pān〕篱蜕〔tuì〕皮曳〔yè〕兵鸡豚〔tún〕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应酬残羹冷炙走头无路天有不测风云B. 烟霭针砭时弊唉声叹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 崔嵬礼上往来百无聊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 歆享迫不急待破釜沉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表达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
②2021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群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
③中国传统节日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致哀展示蕴蓄B.志哀显示蕴蓄C.致哀显示蕴含D.志哀展示蕴含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B.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C.电视剧?命运?,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深圳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风雨历程。
D.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平安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必修三语文期末考试卷
![必修三语文期末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aa563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a.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融化(róng)B. 融洽(qià)C. 融通(róng)D. 融解(r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感到骄傲。
B. 由于缺乏经验,他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这是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的。
C. 他的文章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D.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而且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孩子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B. 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C. 他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D. 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把读者带到了那个时代。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书店买了几本书:《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B. 这句话中,应该用逗号分隔两个并列的句子。
C. 请问您贵姓?我是王老师。
D. 在这个句子中,应该用冒号引出解释说明的内容。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盘踞”在这里指非法占据或占领。
B. “栩栩如生”在这里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C. “蹉跎岁月”在这里指虚度光阴。
D. “震耳欲聋”在这里指声音很大,几乎要震聋人的耳朵。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了如指掌。
B.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令人心潮澎湃。
C. 她的举止优雅,让人眼前一亮。
D. 这本书内容枯燥乏味,我实在看不下去。
7. 下列各句中,句式结构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B.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C. 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D. 那个公园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8.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B. 他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题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3301f8763231126fdb11e8.png)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综合检测题第1卷(选择题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 遒劲jìng 佝偻lóu 猥wěi 琐 啼啭zhuànB 浮藻zǎo 粗糙cāo 回溯suo 刈y ì麦C 暴虐nüè 睿ruì智 干瘪biě 珍馐xiūD 省xing 亲 踟蹰chú 暂zàn 时 伶俜pī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叫嚣 宁谧 端祥 百舸争流B .落寞 灭视 涵蓄 游日骋怀C .恶梦 芥蒂 葳蕤 夙兴夜寐D .嘶哑 厘定 矫捷 杯盘狼藉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 ;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②他才华卓著; ;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③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 。
A .若明若暗 至善至美 别具一格B .若明若暗 尽善尽美 自成风格C .若隐若现 尽善尽美 别具一格D .若隐若现 至善至美 自成风格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
恰当的一句是( )A .在官场上一干就是15年;李向廉依旧危言危...行.;不褪共产党员的本色。
B .下塘镇为了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邻近好几个村的羊、鸭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应骗取扶贫资金;这一做法令人叹为观止....。
C .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大家的发言才活跃起来。
D .“9·11”恐怖事件后的一段时间里;不安全感充斥了整个美国;使人毫发不爽....;日日胆战心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谈到招商引资;我市的领导深有感触地说:“要想引来金凤凰;梧桐树种得好不好是关键。
”B .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调查数字显示;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在2000年9月首次登入非文学排行榜以来;总共有16本素质教育类图书84次冲入每月排行榜的前30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45852d700abb68a882fb1c.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摘要:大家好,下面是为同学们准备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供参考与练习,加油。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削减(ē)掂量(á)瞥(ē)见两靥(yè)之愁B.朱拓(tà)蹙(cù)缩关隘(ài)穿凿(ó)附会C.脊鳍(qí)褶(ě)皱榫(sǔn)头万乘(è)之国D.石栈(àn)惩罚(ěnɡ)数罟(gǔ)涸(hé)泽而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天崩地坼烟霭毋庸质疑B.烦琐甘之如饴煊赫鞠躬尽瘁C.竹竿题纲挈领遏制满腹经纶D.执拗龙盘虎踞嘹亮花拳秀腿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为一个字好半天,穷年累月地去下修辞,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
(2)修辞是选择的过程,就得有选择标准。
(3)对于蒋干借访友人入营虚实的种种愚蠢举动,周瑜明了于心,将计就计。
A.捉摸以致工夫既窥测B.琢磨以至工夫既窥探C.琢磨以致功夫即窥测D.捉摸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农历八月十八日,钱江潮如约而至。
从昨天中午12时起,杨公路等通往七堡一号坝的条条小道上,观潮者川流不息,....拿板凳的、提盒饭的、骑摩托和蹬三轮的,都朝着江边而去。
B.中国古籍中不乏烈女节妇的传记,传递的多是“从一而终”的封建贞节观,不足为训。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篇章却....反映了受辱妇女对男权的抗争,即使在今天,也有现实的警世意义。
C.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北京酝酿近一个月的圣诞气氛24日达到了高潮,位于繁华地段的商场、餐馆和酒吧挤满了呼朋唤友过圣诞的年轻人,各大学校园里的圣诞舞会也如火如荼,....一片歌舞升平的过节景象。
中,发掘其美好的品D.作家要善于从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德和高尚的情操,赞颂从他们身上溢发出来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高一必修三期末试卷语文
![高一必修三期末试卷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1088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6.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美轮美奂胸无点墨B. 奇峰异石沐浴春风毕恭毕敬C. 纸醉金迷气壮山河悲欢离合D. 瑶池金母轰轰烈烈耳濡目染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热心助人,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C. 由于下雨,原计划下午的运动会不得不推迟。
D.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
B.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失败?”他问道。
C. 他说:“我想去北京,上海,或者广州。
”D. 在这次比赛中,他跑得最快,跳得最高。
4. 下列词语中,与“如雷贯耳”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名闻遐迩B. 知名度C. 闻名遐迩D. 声名狼藉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C.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D. 这场雨下得很大。
6.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同音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姿色 - 姿容美轮美奂 - 美轮美奂B. 畸形 - 疾形风华正茂 - 风和日丽C. 比翼双飞 - 比翼双飞情深似海 - 情深似海D. 胸无点墨 - 胸无点墨息息相关 - 息息相关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梁。
B. 他学习非常努力,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C. 这篇文章读起来非常有趣,像一部小说。
D. 这座山上的风景很美,像一幅画。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非常好,全班第一。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
C. 她笑得很开心,像一朵盛开的花。
D. 这场雨下得很大,像瀑布一样。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热心助人,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期末测试试卷20套(有详细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期末测试试卷20套(有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68ae7358fafab069dc0296.png)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期末测试卷1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42分)⒈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差错(chā)饿莩(piǎo)央浼(miǎn)辎重(zī)B.赝品(yàn)燥热(zào)忖度(chǔn)束缚(fù)C.蹩进(bié)癖好(pǐ)偏裨(pí)连累(lěi)D.瘐毙(yǔ)打烊(yàng)便宜(biàn)愀然(qiū)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旗杆勘查百无聊赖掎角之势B.敕造寒暄天理昭然湛湛青天C. 灯盏厮打流觞曲水戊戌变法D. 暮霭窈窕茕茕孑立兵荒马乱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个句子所运用的比喻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②人可以抛舍很多,但绝不可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去了对它的,便失去了良知。
③谢冕说过:“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诗人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最后的目的。
”A.包涵眷念领略 B.包含眷念领教C.包含眷恋领略 D.包涵眷恋领教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的周德鸿老师不仅精通数学,还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学生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B.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励精图治,确定深圳地铁二期工程建设标准要达到日运营100万人次的要求。
C.国庆期间,西安大雁塔广场到处是游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非凡。
D.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
5.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A.学生作文个性差异是很大的,这种差异包括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同一个体在不同能力层次上的差异造成的。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
高二必修三语文期末试卷
![高二必修三语文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c2f340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d.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huan)B. 恍若黄粱(huang)C. 恍若洪荒(hong)D. 恍若荒唐(hua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强了团结,而且提高了觉悟。
B. 这篇文章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聘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
D.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精卫填海,不屈不挠,终于实现了愿望。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C.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勇夺金牌,为我国争了光。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言行一致,令人信服。
B. 她的表演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他的建议虽然不成熟,但富有创意。
D. 他的作品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变换后:他的成绩一直排在第一位。
B. 原句: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景色。
变换后:如此美丽的景色,我从未见过。
C. 原句:这个问题我实在无法回答。
变换后: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
D. 原句: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公益。
变换后:他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公益。
6.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精湛)B.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让人陶醉。
(陶醉)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
(毅力)D. 这位作家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好评。
(风格)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中,逗号的使用非常恰当。
”B. “他的讲话非常生动,逗号、句号用得恰到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摘要:大家好,下面是为同学们准备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题,供参考与练习,加油。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削减(xuē)掂量(liáng)瞥(piē)见两靥(yè)之愁B.朱拓(tà)蹙(cù)缩关隘(ài)穿凿(zuó)附会C.脊鳍(qí)褶(zhě)皱榫(sǔn)头万乘(chèng)之国D.石栈(zhàn)惩罚(chěnɡ)数罟(gǔ)涸(hé)泽而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天崩地坼烟霭毋庸质疑B.烦琐甘之如饴煊赫鞠躬尽瘁C.竹竿题纲挈领遏制满腹经纶D.执拗龙盘虎踞嘹亮花拳秀腿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为一个字______好半天,_______穷年累月地去下修辞_______,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
(2)修辞是_______选择的过程,就得有选择标准。
(3)对于蒋干借访友人入营________虚实的种种愚蠢举动,周瑜明了于心,将计就计。
A.捉摸以致工夫既窥测B.琢磨以至工夫既窥探C.琢磨以致功夫即窥测D.捉摸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农历八月十八日,钱江潮如约而至。
从昨天中午12时起,杨公路等通往七堡一号坝的条条小道上,观潮者川流不息....,拿板凳的、提盒饭的、骑摩托和蹬三轮的,都朝着江边而去。
B.中国古籍中不乏烈女节妇的传记,传递的多是“从一而终”的封建贞节观,不足为训。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篇章却反映了受辱妇女对男权的抗争,即使在今天,也有现实的警世意义。
C.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北京酝酿近一个月的圣诞气氛24日达到了高潮,位于繁华地段的商场、餐馆和酒吧挤满了呼朋唤友过圣诞的年轻人,各大学校园里的圣诞舞会也如火如荼....,一片歌舞升平的过节景象。
D.作家要善于从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中,发掘其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赞颂从他们身上溢发出来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证监会和深交所从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制定创业板相关规则,这是以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加转轨、散户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为根据的。
B.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有利于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增强浙江省特别是宁波市和嘉兴市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C.目前多所高水平大学自发联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自主招生“联考”,在考试内容形式如何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如何突出不同高校学科特色、建立多元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D.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程等多种手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6.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清代乾隆时期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号。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了这篇小说,目的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反映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他所开创的言简意丰的对话式文体依然长久地影响着后辈作家,而他所代表并塑造的硬汉形象也成为受人崇拜的男子汉英雄气概的象征。
D.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9分,每小题3分)“鲁迅”的“现代价值”(节选)钱理群①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
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②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
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
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③另外还有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
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
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
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
”⑤这样的情况,在21 世纪初仍在继续。
⑥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
“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
(《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7.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具有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的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的世界性。
B.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
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D.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
8.以下说法不属于文题中“鲁迅”的一项是()A.不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而且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的思想、文学和他的实践。
B.指20 世纪的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C.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的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某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
D.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研究者。
9.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是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性的两种表现形态;作者侧重阐述了“平行性”,以说明“鲁迅”。
B.第三段提到日本的竹内,是为了证明他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既能阐释鲁迅,也能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C.第四段指出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两种思潮,是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的现实背景,同时引文也说明了“鲁迅”的价值。
D.文章的结尾,作者又针对性地提出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问题,从一个大的的背景下来认识“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并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廉耻(清)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
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
《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
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负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悉以金马还之。
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顾炎武《日知录•廉耻》节选)【注】①《五代史》为欧阳修编著。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弃礼义,捐廉耻捐:丢弃B.若由此业自致卿相致:导致C.羌性贪而贵吏清贵:尊重、重视D.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率:一律、一概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国乃.灭亡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①礼义,治人之.大法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①国家其.有不亡者乎②其.孰能讥之乎D.①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