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教案

合集下载

吴老师伴学第五课教案

吴老师伴学第五课教案

吴老师伴学第五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掌握第五课的词汇和句子。

b. 了解相关的语法知识。

2. 能力目标。

a. 能够听、说、读、写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b.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流。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对学习中文的兴趣。

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a. 词汇和句子的掌握和运用。

b. 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

a. 学生对一些生词和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b. 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Warm-up。

a. 让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和练习。

b.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新课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Presentation。

a. 师生互动,教师呈现新课内容,包括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

b.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课内容。

3. Practice。

a. 学生进行词汇和句子的朗读和模仿练习。

b. 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加深对新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4. Production。

a. 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表演,展示他们对新课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b.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5. Homework。

a.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词汇记忆、句子仿写等。

b.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运用,如与家人或朋友进行简单的中文交流。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工具。

2. 实物或图片。

3. 课堂练习题。

4. 小组活动。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第五课的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也发现一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

一、教案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第一讲)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3. 培养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1.1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1.2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2.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2.1 初创时期(1949-1978年)2.2 发展时期(1978-1990年)2.3 成熟时期(1990年至今)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享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

3. 讨论:分组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分享个人观点。

4.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5. 总结:回顾本讲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概论》2. 课件:讲解PPT3. 案例资料:成功的外汉语教学案例九、教学时间:90分钟十、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教案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第二讲)三、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原则和方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分享成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讲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讲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环节及组织:
第一步:给出案例阅读
第二步:比较不同案例中导语部分的区别
第三步:讲解导语的定义及分类等相关知识
第四步:给出案例分析属于哪类导语
第五步:学生回答问题
课后记载:
编写教师(签名)李晓燕编写日期2013年4月9日
教研室主任或系主任意见:
(签名)年月日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顺序11
授课日期
4.15、4.16
第六步:将同样性质的新闻,用不同的结构进行改写
课后记载:
学生对以上结构有了清晰认知,并能初步按照所学知识组建材料。
编写教师(签名)李晓燕编写日期2013年3月19日
教研室主任或系主任意见:
(签名)年月日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顺序6
授课日期
3.20、3.21
授课课时
2
专业班次
运输1201、1202、1203、1204
第一步:阅读新闻,分析新闻
第二步:引入金字塔结构,用案例教学法讲解相关知识
第三步:整合视频资料,尝试应用并列结构、悬念结构,安排材料
第四步:案例法讲授并列体结构
第五步,文字资料,尝试应用并列结构,安排材料
第六步:将同样性质的新闻,用不同的结构进行改写
课后记载:
学生对以上结构有了清晰认知,并能初步按照所学知识组建材料。
第二步:给定材料练习写作
第三步:教师讲解
第四步:以抽签的方式,确定小组写作的任务
第五步:给出材料,完成拟写任务
第六步:小组选择优秀导语
第七步:分享写作成果
第八步:教师做总结点评
课后记载:
编写教师(签名)李晓燕编写日期2013年4月16日
教研室主任或系主任意见:
(签名)年月日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学生画图课时授课计划标注圆的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表示这个“⌒”。

弧长的尺寸界线应平行于该弦的垂直平分线,当弧度较大时,可沿径向引出。

3、球的尺寸注法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加注符号“S”。

4. 角度的尺寸注法(1)标注角度时,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2)标注角度时,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5、小尺寸的尺寸注法【课堂小结】一、基本规则二、标注尺寸的要素1、尺寸界线2、尺寸线3、尺寸数字三、常见的尺寸注法课时授课计划教学内容个单位长。

图1-26 工字钢图形的绘AM=1个单位长。

斜度线。

7.6mm作K点。

DC,即为所求斜线。

连接圆弧的平行线,距离R=6.5mm,,即为连接弧的圆心。

如图1-28所示。

及EF分别作垂线,垂即为连接点。

课时授课计划这个点称为投射中心,用S表示;地面所代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从投射中心发出的光线称为投射线,线与投影面的交点。

就是点A在投影面H上的投影。

上表示空间物体的基本方法,称为投影法。

二、正投影法适用于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

但是,由于作图复杂,度量性差,因此,在机械图样很少采用。

2.平行投影法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打开)单击打开文件按钮)新建文档:单击新建按钮,选择上一步建立的)用鼠标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正多边形”图标,,进入直线命令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图案填充”命令有三种主要设置选项卡:剖面线、岛的剖面线、渐变色。

单击工具栏上的“填充图案”命令图标,课时授课计划)打开正交模式:单击状态行上的正交按钮,绘制线段)创建平行直线:单击偏移按钮,进入偏移操作,结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延伸命令按钮,进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黄河颂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黄河颂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黄河颂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历史文化,感受黄河的伟大。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诵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难点:理解诗歌中黄河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思考问题: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
(三)深入研读
1. 分析黄河的形象。

2. 品味诗歌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讨论黄河的重要性和保护黄河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黄河的感受和认识。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黄河的重要性。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

2. 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黄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诗歌朗诵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初中生物公开课第五章教案

初中生物公开课第五章教案

初中生物公开课第五章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基本知识。

3. 能够解释人体运动的产生和调节机制。

教学重点:1. 人体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基本知识。

3. 人体运动的产生和调节机制。

教学难点:1.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2. 人体运动的产生和调节机制。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图片。

2.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模型或图示。

3.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前章内容,复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提问:你们知道人体是如何进行运动的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人体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基本知识。

3. 使用课件和教学图片,展示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三、课堂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骨骼、关节和肌肉的模型或图示,进行观察和讨论。

2. 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理解。

四、总结和复习(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2. 回答学生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人体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提问:你们能够解释人体运动的产生和调节机制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人体运动的产生和调节机制。

2. 使用教学视频或动画,展示人体运动的实际操作。

三、课堂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

2. 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实验结果。

四、总结和复习(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2. 回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人体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解释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基本知识。

3. 学生能够理解人体运动的产生和调节机制。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医院或体育场馆,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实际应用。

授课计划与教学计划范文(通用11篇)

授课计划与教学计划范文(通用11篇)

授课计划与教学计划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授课计划与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授课计划与教学计划篇1《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境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得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20 名,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集体。

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毛病,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

在新的学期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2、培养学生愉快、积极的生活。

3、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

5、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义与要求6、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措施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实践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能力。

2、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 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  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用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第5课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2. 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椅等,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物品的数量、形状、大小等特征。

(2)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如分水果、购物等,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购物金额等。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数量、形状、大小等特征。

2. 和家长一起购物,计算购物金额,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实践。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间信号教案

区间信号教案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课时授课计划教研室主任签名:李福建年月日第一讲第一接近区段控制电路一、电路分六大部分:1、本分区所设继电器2、低频编码电路3、通过信号机点灯电路4、发送、接收通道5、与相邻区段小轨关系6、送微机监测与调度监督条件二、本分区所设继电器1、内部继电器及其复示继电器:FBJ FBJF QGJ GJ GJF QZJ QZJF QFJ QFJF DJ DJF 2DJ重点讲GJ的缓吸和DJF的缓放特性及作用。

2、列车运行前方区段的复示继电器:1GJ 2GJ 3GJ电路原理三、低频编码电路由1GJ 2GJ 3GJ接点构成的编码原理及信息HU码、U码、LU码、L码及F码的产生四、通过信号机点灯电路由GJF 1GJ 2GJ接点构成的点灯电路分别点H灯、U灯、LU灯、L灯时的电路原理五、发送、接收通道引导学生读图(重点指明电路与设备的关系)六、与相邻区段小轨关系正方向与反方向运行时本区段接收器接收的小轨检查条件的来源于输出小轨条件的去向。

七、送微机监测与调度监督条件有:本信号点信号点灯条件灯丝状况运行方向区段状态发送器状态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课时授课计划教研室主任签名:李福建年月日第二讲第二接近区段控制电路一、电路分六大部分:1、本分区所设继电器2、低频编码电路3、通过信号机点灯电路4、发送、接收通道5、与相邻区段小轨关系6、送微机监测与调度监督条件二、本分区所设继电器1、内部继电器及其复示继电器:FBJ FBJF QGJ GJ GJF QZJ QZJF QFJ QFJF DJ DJF 2DJ重点讲GJ的缓吸和DJF的缓放特性及作用。

2、列车运行前方区段的复示继电器:1GJ LXJ3F ZXJ2F LUXJ2F电路原理三、低频编码电路由1GJ LXJ3F ZXJ2F LUXJ2F接点构成的编码原理及信息HU码、U码、U2码LU码、L码及F码的产生四、通过信号机点灯电路由GJF 1GJ LXJ3F ZXJ2F接点构成的点灯电路分别点H灯、U灯、LU灯、L灯时的电路原理五、发送、接收通道引导学生读图(重点指明电路与设备的关系)六、与相邻区段小轨关系正方向与反方向运行时本区段接收器接收的小轨检查条件的来源于输出小轨条件的去向。

初中历史5课教案

初中历史5课教案

初中历史5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准确识记元谋人的历史地位。

(2)掌握北京人的有关知识。

(3)了解山顶洞人的生活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远古居民生活的艰难,体会劳动人民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北京人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的历史地位。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二、自主学习学生根据预习,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关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三、课堂讲解1. 元谋人教师简要讲解元谋人的历史地位,引导学生了解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 北京人(1)教师讲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

(2)教师讲解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3)教师讲解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的历史地位,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 山顶洞人教师讲解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了解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使用打制石器,已会人工取火,采集、狩猎为生,会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远古居民生活的画面。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课堂授课计划带课堂练习及知识点归纳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课堂授课计划带课堂练习及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课堂授课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是识字单元,包括《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五篇识字课,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

这些课文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还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

二、学情分析经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已经对汉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但他们的识字量仍然有限,识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预计学生在理解一些抽象的汉字含义和韵语的节奏上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反复练习来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单元的55 个生字,会写10 个生字。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确保90%以上的学生能准确认读生字,8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书写生字。

-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如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等,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例如,通过学习《日月明》,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更多的汉字。

-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等课文。

要求学生在背诵过程中,能够准确记忆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诵读韵文、讲解字理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和字形。

例如,在教学《画》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诗句与画面的对应关系;在教学《大小多少》时,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大小、多少,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运用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开展“识字大王”比赛、小组识字交流活动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

高等代数教案讲课教案

高等代数教案讲课教案
启发式讲练相结合
作业与
思考题

阅读
书目或参考
资料
1.张禾瑞,郝炳新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萼芳:《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田孝贵等:《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时教学内容第 页
教学内容
小结
解方程是代数中的一个基本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学所学代数中,解方程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章和下一章主要讨论一般的多元一次方程组,即线性方程组.
. (15)
由此即得行列式的下列性质:
性质1行列互换,行列式不变.即
. (16)
性质1表明,在行列式中行与列的地位是对称的,因之凡是有关行的性质,对列也同样成立.例如由(8)即得下三角形的行列式
(3)
其中 是1,2,3的一个排列.可以看出,当 是偶排列时.对应的项在(2)中带有正号,当 是奇排列时带有负号.
定义4 级行列式
(4)
等于所有取自不同行不同列的 个元素的乘积
(5)
的代数和,这里 是 的一个排列,每一项(5)都按下面规则带有符号;当 是偶排列时,(5)带有正号,当 是奇排列时,(5)带有负号.这一定义可写成
高等代数
教 案
秦文钊
一、章(节、目)授课计划第 页
授课章节名称
第二章§1引言
授课
时数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行列式的背景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二、三级行列式的对角线计算法则




二、三元线性方程组的计算公式,二、三级行列式的对角线计算法则

三年级下册语文授课计划及课时安排

三年级下册语文授课计划及课时安排

三年级下册语文授课计划及课时安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三年级下册语文授课计划及课时安排1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部编版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

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册要求认个字、写个字。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四、学习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2、认识个字,会写个字。

累计认识个字,会写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五章 教育目的授课教案设计0909

第五章 教育目的授课教案设计0909
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
3.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
(1)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提问:
你是怎么理解“人的自由发展”的?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理论基础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我国教育目的体系
1.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它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
教育方针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一肩二任,方针中包含着教育目的,发挥着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双重作用。而且,在更多的情况下,方针与目的通用,两者融为一体。但是,严格说来,教育方针是针对教育总体的发展而做出的总规定,所有教育的发展都必须根据总的方针去行事,而教育目的则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教育各有自己的目的。教育目的位居于方针之下,是关于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目标与规格,它规定了该层次该类别的教育应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合什么领域需要的人。与方针相比,教育目的将人才规格具体化了。
(2)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三、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工序课时授课计划

工序课时授课计划
公开课授课计划
授课日期
08.1.9
班别
0510
题目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的基本概念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规程和工艺流程的概念
掌握工艺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
掌握生产类型的划分及机械加工的经济精度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1.工艺规程:零件由毛柸通过不同的工艺过程最后变成成品,把这些过程的各有关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规定下来所形成的工艺文件就称为工艺规程。
2.工艺流程:零件从毛坯变成成品可能要经过多个车间的加工,我们把零件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过程称为工艺流程或工艺路线。
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固定工作地),对一个(或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式中Q——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单位:台/年;
n——每台产品中所含零件的数量,单位:件/台;
a%——备品率,对易损件应考虑一定数量的备品,以供用户修配的需要;
b%——废品率。
根据零件生产纲领的大小,零件的特征规格及复杂程度,机械制造业的生产可分为三个类型:
1.单件生产:品种多、量少且很少重复生产
2.成批生产:品种较多,每一种产品均有一定的数量,且各种产品是轮番周期生产。
3.大量生产:品种少而数量多
通过表5-3了解一下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通过表5-4了解各生产类型的工艺特点。
五、机械加工的经济精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科学课时授课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科学课时授课计划

学科:科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第一周第 1 课时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学科:科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第一周第 2 课时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学科:科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第二周第 1课时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学科:科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第二周第 2 课时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学科:科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第三周第1 课时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学科:科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第三周第 2 课时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学科:科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第四周第 1课时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学科:科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第四周第 2 课时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学科:科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第五周第 1 课时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学科:科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第五周第 2 课时。

中职语文教案人教版

中职语文教案人教版
课型
新授课
第4课时
课题
劝学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
教学目标
认知
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
技能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情感
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法
2、句式
(1)、贪于财货(2)、使人言于项羽曰(3)、此天子气也
3、翻译:沛公居山东时
4、思考: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三、朗读第二段,知识检测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探究、归纳
教学目标
认知
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
技能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情感
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的文言虚实词
3、思考:在万分危急的形势下,项伯来通风报信,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此处可以看出张良有何过人之处?刘邦的为人如何?
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刘邦狡猾,善于权变
4、思考: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说明项羽是一个什麽样的人?项伯是一个什麽样的人?
【品评】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县,邀请旧日好友一起饮酒庆祝,喝到醉醺醺的时候,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这首《大风歌》。依据史书记载,刘邦唱此歌时,"泣下数行",可见他情绪十分激动。

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五课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五课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五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拍子,掌握基本的拍子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拍子的概念及基本表达方式。

2. 掌握基本的拍子演示动作和节奏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2. 教具:音响设备、音乐CD、拍子卡片、打击乐器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有规律的音乐,带领学生一起跟着节奏拍拍手,激发学生对音乐和节奏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拍子的概念,简单解释什么是拍子及其重要性。

介绍拍子的分为强拍和弱拍,并通过示范教学让学生能够听到强拍和弱拍的区别。

3. 拍子演示(15分钟)教师准备拍子卡片,每个卡片上标有“强”或“弱”,教师向学生展示拍子的演示动作和对应的标识。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拍子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跟随教师的指导掌握拍子的节奏感。

4. 练习与巩固(2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节奏明显的音乐,并提醒学生用拍子卡片进行拍子表达,强调强拍和弱拍的区别。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拍子表达比赛,每个小组轮流演示拍子,并由其他小组进行评判。

5. 创作表演(15分钟)教师提供一段简单的节奏,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拍子知识进行即兴演奏,可以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或身体部位发出声音。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并互相欣赏。

6.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拍子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拍子,如马路上车辆的行进声、故事中人物的行走声等,并尝试用拍子的方式表演出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建立起对拍子的基本认识,通过拍子演示、练习与巩固以及创作表演等环节,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四年级上语文授课计划及课时安排

四年级上语文授课计划及课时安排

四年级上语文授课计划及课时安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四年级上语文授课计划及课时安排篇1学情分析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

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

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大体上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有些孩子善于动笔,但是,个别学生的表现的确不够理想,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

归根结底,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

因此,我的教学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提高语文素养上,也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的态度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认字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方法措施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2、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3、完善学习管理制度。

4、重视指导后进生的学习。

5、加强优等生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5
课号5
课题:2.5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目的与要求:
理解化简的意义和标准;
掌握代数化简的几种基本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5种常见的逻辑式;
用并项法、吸收法、消去法、配项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难点:运用代数化简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课堂讨论:
如何利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进行化简?
复习(提问):
逻辑代数的基本形式和标准形式。

课时分配:
提纲
2.5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2.5.1化简的意义与标准
1.化简逻辑函数的意义
2.最简式的标准
2.5.2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
1.并项法
2.吸收法
3.消去法
4.配项法
2.5.3 代数化简法举例
作业:2-2 2-3
2.5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2.5.1化简的意义与标准
1。

化简逻辑函数的意义----根据逻辑问题归纳出来的逻辑函数式往往不是最简逻辑函数式,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和变换,可以得到最简的逻辑函数式和所需要的形式,设计出最简洁的逻辑电路。

这对于节省元器件,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2.最简式的标准-----函数式中所包含的的与项(或项)最少,且每一与项(或项)中变量数最少。

2.5.2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
1.并项法
利用公式AB+AB=A将两项合并成一项,并消去互补因子。

如:
2.吸收法
子,如:多余的乘积项或多余因吸收(消去)和,C A AB BC C A AB B A B A A A AB A +=+++=+=+
3. 消去法 利用吸收律B A B A A +=+,消去多余因子,如:
CD
B A B A CD B A B A B A B A CD B A AB B A B A CD B A ABCD B A B A C
AB C AB AB C B A AB C B C A AB ++=•+++=+++=++++=+=++=++)()(
4. 配项法 在不能直接运用公式、定律化简时,可通过乘)(1=+A A 或加入零项)(0=•A A 进行
配项再化简,如:
A
AC C A C B BC A C B C B A C
B A AB
C C AB C B A F D
C A
D C AB D C B A F =+=+++=+++==+=)
()(D
C AC B A ADE
D C AC B A D C AD
E AC B A
F D
C D A ABC BD D AC ABC BD
D C A ABC BD D C D A ABC F C
BD A C D C B A C D C AB A F C
AB C AB AB C B A AB C B C A AB F ++=+++=+++=++=+++++=+++=++=++=++=+=+=++=++=)()(
C
B AB AD
C B
D C AB D C B A D C AB C B AB B B D C A C B AB D C A C B AB +=+++=+++=+++=++)()()(11
2.5.3 代数化简法举例
在实际化简逻辑函数时,需要灵活运用上述几种方法,才能得到最简与-或式. 例1:化简逻辑式EF B A D C C A AB D A AD F +++++= 解:D C EF B A C A AB A EF B A D C AB D
D A F ++++=++++=)( D C A D C C A A D C C A EF B B A ++=++=++++=)(
1 例2:化简函数式ADE D B D B C B C B C A AB F ++++++= 解:AC ADE D B D B C B C B C A AB F +++++++=
D C D B C B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