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恩难忘》

教学提示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质朴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的字。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流程

一、发现话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与培养。提起老师,我们的总会心怀感恩,感慨万千,因为老师是塑造我们灵魂的人。今天,我们就怀着这样的一份情感来学习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写的《师恩难忘》这篇文章。(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你们最初在读“师恩难忘”这个题目的时候,脑海里都出现了些什么问题呢?

学贵有疑,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问题当中,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文章来说,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一个是在这篇文章中“师恩”是什么?还有一个是师恩为什么难忘?(出示问题)其实,只要我们围绕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来阅读、思考,就能够理解“师恩”,体会“难忘”,读懂这篇文章。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通过预习,这篇文章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吧?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出示:姥炊歇叨恍滋杖

你们觉得,这些生字在读音方面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些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出示“冒”)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同学们“冒”字的书写,“冒”字的上面部分写得宽一些,它的中间两横既不要靠左,也不要靠右。它上面的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冒”的原来意思是从上往下盖的意思。它上面的部分的这个,最初是表示扎在人头上的头巾,这里面的头一横表示的是发髻,第二横表示的是发髻下面的眉毛,下面的“目”表示的是眼睛。发髻和眉毛是不能跟头巾靠在一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冒”字上面部分的写法。请同学们拿出钢笔来把这个字描一个,临一个,注意把它写正确,写漂亮。

出示:正捅拄诲

这是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要注意读准它们的字音。

课文都读了吧?那么,那么知道这篇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吗?先别急着回答,让我们再放声地把文章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之后再好好地想一想,相信你们会说得更好的!

同学们都想清楚了没有!谁来说说这篇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是的,这篇文章先写“我”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再写田老师上课的情景,最后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出示:学校概况上课情景教诲之恩)全文就是这样按照先叙事后抒情的顺序,用鲜活的事例和朴实的语言塑造了田老师这位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的形象,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三、精读理解

同学们,在刘绍棠先生写的这篇文章当中,“师恩”到底是指什么?不知道同学们发现没有,文章中有一句已经十分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了。请你们浏览一下文章,把这句话找出来。

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出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知道“师恩”是什么了吗?是的,在刘绍棠先生写的这篇文章当中,“师恩”就是指老师的教诲之恩,那么,田老师是怎样教诲他的学生呢?为什么老师的教诲之恩,让“我”终生难忘?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静下心来读一读文章,边读边想,把那些描写“教诲”,体现“难忘”的语句勾画出来,并且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你可以在文章的空白处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等一会儿我们再来交流。

弄明白“田老师是怎样教诲他的学生”这个问题了吗?其实,文章中有两处概述了田老师教诲他的学生的语句,你们都找出来了吗?

出示语句: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你们能抓住句子中的一些词语,联系上下文,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老师特地把这3个词语变成了色,你们猜想一下,老师为什么要把这3个词语变色呢?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在这里作者精心选用了“先、又、然后”这一组关联词语,十分清楚地把田老师的上课过程表现了出来,如果少了“先、又、然后”这些关联词语,文章的表达就会眉目不清,因此,在理解文章的时候,对于那些用得精当的关联词语也需要我们去细细推敲琢磨。

“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田老师给学生娓娓动听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你们把田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找出来读一读,读后联系那首小诗想一想,你觉得田老师的这个故事编得怎么样?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田老师的这个故事编得太精彩了,它的精彩在于:第一,这个故事化难为易,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一去二三里”这首小诗的意思;第二,这个故事编得有意思,贴近学生的生活,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第三,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受到教育……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田老师的口才和文笔确实非常好,他的课上得与众不同。

同学们,你们能像田老师这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娓娓动听地讲给大家听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把这个故事认真地读一读,然后,试着来讲给同桌的同学听,同桌之间互相评一评。

同学们,开学的头一天,幼小的刘绍棠就听到了田老师娓娓动听地讲着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那么,他听得怎么样呢?谁来把第6自然段读一读。

能抓住有关词句来说说你们对这一自然段的理解吗?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田老师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美好的享受,他讲的故事如诗如画,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他的精湛的教学艺术,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让人难以忘怀。

其实,田老师不只是教学“一去二三里”这首小诗时,编了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而是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出示: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你们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同桌的同学先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一句是对“我”在乡村小学四年学习生活的概括。如果说前面详写了田老师讲的一个故事的情形,那么,这句话就是对“我”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的概括,在表达上起到了点面结合的作用。关键在于这句话运用了一个形象比喻,把田老师讲的上千个故事,比作了春雨点点,这样就写出了田老师所编的故事对“我”的影响,这上千个故事,让我有着上千次的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上千个故事,既丰富了“我”的知识,又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而所有这些都自然而然、不露教育痕迹地影响着“我”,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就像春雨一样,虽然很细小,但它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万物。这就是田老师的教诲之恩啊。

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的这些内容是作者回忆田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情景,是这篇全文的重点段。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部分,这一部分条理清楚,描写生动:先写了田老师给学生上课的内容,接着概述了田老师上课的过程,随后详细描写了田老师编的故事,之后写了“我”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最后概括“我”四年中听了上千个故事的收获。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表现了“师恩难忘”这个中心。

师恩难忘,难忘师恩。同学们,40年后,刘绍棠先生和田老师在路边相遇,那么,师生相遇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谁来读读第8自然段。

读完了第8自然段,我们再来读读介绍刘绍棠先生的一段话。

出示:刘绍棠的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