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灾害分布规律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 选修5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课标解读1.引导学生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
2.学会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
3.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国家的热情。
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及每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中新网3月7日电据民政部网站消息,2012年2月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中国1 517.3万人次受灾,7人死亡(含失踪),0.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1217.1千公顷;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0.3万间,一般损坏房屋3.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5.5亿元。
据悉,2月份中国自然灾害以干旱为主,低温冷冻、雪灾、地震、风雹、沙尘暴、滑坡、山体崩塌和森林火灾也均有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明显偏轻。
由材料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多种多样且频繁发生,引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错误!⇒错误!⇒错误!⇓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明确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理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表现和特征。
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地域分布及主要自然灾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重点)害种类。
2.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及原因。
(重难点)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1.成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
2.灾害类型多样: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考要求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分布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种类多:世界上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分布,以洪涝、干旱、地震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的各类灾害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3.分布范围广(1)西北、华北地区春秋多干旱;(2)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和洪涝灾害;(3)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多干旱,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4)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多地震;(5)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多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6)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风暴潮等。
4.地域差异大(1)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2)中部地区:灾害类型、强度、频率、损失等次之;(3)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较小。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方法技巧]图示法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地域差异读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上图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看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等,台风主要发生在地区,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解析本题以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自然灾害总体呈现四大特点: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
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大气环流等自然背景,再加上人口众多、社会经济活动频繁,决定了我国的自然灾害呈现上述特点。
答案(1)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重力作用强,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发生往往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
我国的自然灾害
夏秋旱为主 雨带北移,降水减少,而日射强烈,气
华南 春旱次之 温很高,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都很强。
四季皆可能
西南 干旱,冬春 西南季风环流,干热风、高温大气等。
连旱严重
2.形成原因: (1)夏季风带来的降水:
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是我国旱灾形成的基础 即根本原因
2.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高三地理组
1、种类繁多:各种类型自然灾害都有分布
在各类灾害中,以洪涝、干旱和 地震危害最大。
2.频率高: 高于世界各国平均的频率
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2029 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1949年以来,平均每年 出现旱灾7.5次,洪涝灾害5.8次,登陆台风7.0个,低温冻害2.5次,7级以 上地震1.3次,沿海重大风暴潮7次,较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每年近100 次,严重农作物病虫害每隔3~4年发生一次,森林病虫害每年发生面积800 万公顷,草原虫鼠害每年发生2000万公顷,都远远超过世界平均频度。根 据国家气象局资料统计,我国自然灾害平均发生频率呈增长趋势,如气象 灾害50年代是19.56次,60年代为26.20次,80年代达28.18次。
C.气候多样且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 及位置的移动,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我国各类自然灾害的专业管理部门
灾害类型
灾种
干旱、洪涝 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低温、高温、雹、雾
专业管理部 门
水利部
中国气象局
海洋灾 害
地质灾害
风暴潮、海冰、海潮、海浪、 海雾
地震、火山
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面塌陷
湘教版高考地理复习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分布(共37张PPT)
西北地区: 常年干旱 (春秋较重) 冰雹 暴雨 地震等
华北地区: 季节性干 旱(春秋较重) 暴雨洪涝 地震等
西南地区: 季节性干旱 (冬春较重) 森林火灾 低温冻害 冰雹、台风 暴雨、地震 滑坡、泥石流 等
华南地区: 季节性干旱 暴雨洪涝 低温冻害 冰雹、台风 风暴潮 热带风暴 地震等
青藏高原: 低温冻害 冰雹、地震 等
B.沿江灾害带
C.山坡灾害带
D.三大自然灾害带
3. 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有
①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②气候
复杂多样 ③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④台风 带来的特大暴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自然灾害点位图,回答
4.我国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边境线分布 B.沿海岸线分布 C.沿纬线分布D.主要分布在中纬度与环太平洋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讨论: 你能否说出中国典型的灾害事例?
●1915年7月珠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西江、北 江洪峰流量皆达200年一遇的最高峰。北江大堤 溃决,广州被洪水淹没7天,珠江三角洲受灾农
田43.2万公顷,灾民378万人,死伤十余万人。
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1949年上海风暴潮淹没农田13.3万余公顷,上 海市区水深1—2米,死亡1670人。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死 亡24.2万人,伤16.4万人,倒塌民房530万间, 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 的国家。
为什么?
幅员辽阔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海岸线长
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 地质条件复杂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请归纳出我 国东北地区、华 北地区、西北地 区、长江中下游 地区、华南地区 和西南地区存在 的主要自然灾害 类型及主要发生 时间。
简述中国旱灾和水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我国是一个面积辽阔,气候多样的国家,旱灾和水灾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了解我国旱灾和水灾的时空分布规律对于灾害防治和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时空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对我国旱灾和水灾进行简要阐述。
一、时空分布规律我国旱灾和水灾的时空分布规律主要受气候、地形、地质、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以下时空分布规律:1. 地域分布我国旱灾和水灾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和西部地区,其中西南地区受水灾影响较大,而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则更容易发生旱灾。
2. 季节分布我国旱灾和水灾的季节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规律,一般来说,水灾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而旱灾则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
3. 时间分布旱灾和水灾的时间分布规律与气候和降水情况密切相关,通常是在气候异常或特殊降水事件发生时出现。
另外,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旱灾和水灾的发生时段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二、主要影响因素我国旱灾和水灾的发生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外,人类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以下是影响旱灾和水灾发生的主要因素:1.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气候异常事件频发,特殊天气现象增多,如暴雨、干旱等,从而增加了水灾和旱灾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2. 河流湖泊的改变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和河流湖泊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河流漫滩、河道淤积以及洪涝灾害和旱灾等问题。
3. 土地利用变化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水土保持措施不力,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增加了水灾和旱灾的风险。
4. 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影响水资源的平衡,导致水灾和旱灾的发生。
三、应对措施针对我国旱灾和水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措施:1. 建立完善的旱灾和水灾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手段,提前发现水灾和旱灾的迹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减小灾害损失。
中国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自然灾害与防治一、中国的地质灾害(一)地震灾害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
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2)灾情变化趋势——因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②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③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久雨,④人类不合理开发、植被破坏严重,⑤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2.时间分布特点(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黄土高原),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4.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范围广、频次高、强度大5.灾害的严重后果: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交通运输受阻等6.防治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或预报)②植树造林、生态退耕、改善生态环境③修建护坡工程、改造或加固岩土体、合理采矿等④完善防灾、减灾的法律及制定规划⑤加强管理和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严重,一方面是因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泥石流经常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财产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灾情日益严重。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导学案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
2、掌握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3、熟悉世界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各类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形成机制。
(2)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2、难点(1)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
(2)理解自然灾害分布的区域性特点。
三、知识梳理(一)气象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形成原因:持续的暴雨或短时间内的大暴雨;流域的地形、水系特点;河流的泄洪能力;人类活动对流域的影响,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等。
(3)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东部等地区。
2、干旱(1)概念: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形成原因:长时间的气候异常,如副热带高压控制、大气环流异常等;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分布: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的干旱季节。
3、台风(1)概念: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2)形成原因: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供应、地转偏向力等。
(3)分布:主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海域。
(1)概念: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2)形成原因: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堆积,在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迅速南下。
(3)分布:主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二)地质灾害1、地震(1)概念: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
(2)形成原因:地壳运动、板块构造活动、火山活动等。
(3)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等。
2、滑坡(1)概念: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自然灾害
自 然 灾 害
一、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冰雹、 冻雨、沙尘暴、雾霾…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
地面塌陷… 其他灾害:生物灾害等
干旱
干旱:长时间降水异常偏 少甚至无降水,造成农作 物 减产, 人畜饮水困难等。 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
洪涝
长时间连续降水或短时间 高强度降水, 造成低洼地 被淹没, 设施被冲毁等。 分布;南方地区
寒 潮 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伴有大风、雨雪、
冰冻等形成灾害。 分布;西北、华北、东北
台风
台风是来自热带洋面的强大气旋, 与它相伴的狂风 破坏植物、建筑, 暴雨形成洪涝等灾害。 分布:东南沿海
地震
地震:大地的强烈震动,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 中断、人员伤 亡等。 分布:台湾、西南地区及主要断裂带
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频发生,危害重。 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不同地区同时发生各种灾害。 同一地区连续发生各种灾害。
2.我国自然灾害分布规律
自然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滑坡、 泥石流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西北地区
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人口稠 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南方地区,尤其 降水丰富而且集中;
是河流中下游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东南沿海
邻近热带海洋——台风源地
西北、华北、 东北 二级阶梯山区 尤其西南地区
邻近亚欧大陆内部 ——强冷空气源地 地势陡峻,岩石破碎, 降水集中,植被破坏。
三、防灾减灾
监测、预报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图为 我国东部海域的一张热带风暴(台风)卫星云图。
我国自然灾害分布规律-精品文档
14
东北地区灾情居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绝对灾情 指数高于西北、华北地区,以旱灾和风雹灾害为 主。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是仅次于内蒙古的 全国旱灾严重受灾的省份,黑龙江是仅次于内蒙 古的全国风雹灾害受灾最严重的省份。 西北地区是全国灾情较轻的区域,绝对灾情指数 仅高于华北地区。陕西省洪涝( 滑坡、泥石流) 灾 害受灾较重,新疆风雹灾害受灾较重。
作业2:
阐述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对我国而 言,可采取哪些减灾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生态 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正好位于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 (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灾害 带)的交汇处,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 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我 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全球多种自然灾害 在中国都有发生,尤其以地震、干旱、洪 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
12
西南地区灾情仅次于华中,也是全国灾情
最为严重的区域,以洪涝( 滑坡、泥石流) 、 旱灾、地震和风雹灾害为主。四川是全国 洪涝( 滑坡、泥石流)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云南是全国风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同时两省也是全国旱灾严重受灾的地区。
13
华东地区是全国灾情较为严重的区域,绝对灾情 指数仅次于华中和西南地区,以洪涝( 滑坡、泥 石流) 和台风灾害为主。安徽是全国洪涝( 滑坡、 泥石流) 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浙江、福建 是全国台风灾害最严重的两个省份。 华南地区灾情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以台风灾害 为主。广东是全国台风灾害最严重的 3 个省份之 一,海南、广西位居全国台风灾害较为严重的地 区。
8
(5)地震灾害。大致以北纬35°N和东经
105°E这两条线为界,可将我国地震灾害 的分布分为4个象限。西南、西北地区地震 最多,华北地区次之,东南和东北地震最 少(台湾除外)。
(2016选5)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 气象灾害种类:洪涝、旱灾、台风、冷害。 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冷害多发区:东北地区。 台风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东北平原、珠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 3.读图1,说出图中所示地质灾害的种类,并分别说出 其多发区。
• 地质灾害种类:地震、滑坡、泥石流。 地震多发区: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西南地区。 华北地区。
• 4.从农业类型和自然灾害种类的角度,比较我国东部 和西部农业灾情的地域差异。
东部:主要受洪涝、旱灾、冷害等的影响, 种植业灾情严重。 西部:主要受雪灾、旱灾、虫灾等的影响, 畜牧业灾情严重。
二、合作探究
1.在图2中标注出北京、哈尔滨、上海、海口、昆明、拉萨和乌鲁木齐。(7分)
• 2.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图2中最易发生滑坡、 泥石流的网格区是哪一个。(5分) • 网格区:⑤(我国西南地区) • 地形条件:西南地区,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 降水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 3.分析上述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 人为原因。(2分) • ⑴破坏植被; • ⑵开发山区,破坏地表稳定性。
• 4.分析图2中⑤网格区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 (4分) • ⑴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⑵板块挤压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三、总结提升(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 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珠江中下游平原 • 旱灾: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 台风:东南沿海地区 • 寒潮: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 地震:台湾、西南、西北、华北地区 • 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黄土高原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主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旱灾——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地震灾害——台湾、华北、西北、西南泥石流、滑坡——西南台风——东南沿海不同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华北——旱涝、地震华东、华南——台风、旱涝西北——风沙、地震西南——地震、滑坡、泥石流东北——旱涝、低温灾害2. 主要特点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中国正好位于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全球多种自然灾害在中国都有发生,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我国灾种多、灾次频的原因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概括.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强弱、位置移动的快慢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频繁交替的旱涝灾害.将这些影响灾害形成的因素与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对应起来,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从夏季风的推进和锋面雨带的推移两个方面解释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和西南板块活动地区;从地貌、气候和植被的影响方面解释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西南区;从纬度与气候方面分析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从海陆位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来解释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2)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我国东部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省,都是成灾面积较大的省.农业灾情区域分布我国地域差异显著,东西部不同的农业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遭受不同的灾害,形成了不同的灾情(种植业灾情和牧业灾情).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气候、地形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大草原广阔农业部门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畜牧业经营方式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畜靠天养畜主要受灾灾种洪涝、干旱、冷冻、风雹雪灾、旱灾、虫灾风险农业灾害风险大牧业灾害风险大灾情表现农作物受灾面积等牲畜掉膘、死亡(3)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分布地区主要灾害形成原因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1.海洋灾害带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2.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3.东部灾害带主要指第三级阶梯,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4.中部灾害带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5.西北灾害带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是中国的干旱区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6.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①1、2、3和4灾害带位于季风区,以暴雨、洪水、内涝、台风、风暴潮、虫灾、冷冻等气象灾害为主要灾害(受不稳定的大气环流影响),地震也是本区的主要灾种(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地壳运动活跃).②第二级阶梯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的地区.这里是中国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湿润和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的复杂地带.③东部灾害带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这里地势低平,而且有大面积的内涝区;东南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的影响;北部有旱灾和虫灾,本带是我国的重灾区.中部灾害带位于第二级阶梯上,南北差异显著,南部地区地壳不稳定,降水多,加上植被破坏严重,滑坡和泥石流多发,而北部则以虫灾、雪灾、旱灾为主.④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西部地区分为南北两个灾害带.同一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地域分异原因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实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地震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区;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希玛拉雅地震带上;华北、西北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滑坡、泥石流西南为多发区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低温冷害东北地区为多发区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台风东南沿海为多发区濒临西北太平洋我国东西部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灾情的影响:我国沿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的价值高,尽管防御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受灾后灾情严重;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东部来说尽管防御能力差,但灾害风险相对比较小,灾情相对弱,经济损失也少.。
中国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
中国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中国位于东亚,东临黄海和东海,西北与印度、尼泊尔等国接壤,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相邻,西南与缅甸、老挝等国接壤,南部与越南、菲律宾等国相望。
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横跨亚洲大陆,拥有辽阔的土地和多样的地形。
然而,这样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也使得中国经常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与挑战。
一、地理特点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湖泊、海洋等多种地貌类型。
高山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中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和昆仑山脉等是中国的重要山脉。
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等,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
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貌起伏较为明显。
中国境内还有数量众多的河流湖泊,如长江、黄河、淡水湖、青海湖等。
二、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使得其面临多种自然灾害。
以下就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进行论述。
1. 地震中国是全球地震频发国家之一,这与中国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碰撞带有关。
地震的灾害性十分严重,经常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无数建筑物被毁坏。
2. 水灾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地理条件等原因,水灾经常发生。
暴雨引发的洪水、河流泛滥等都是中国常见的水灾。
尤其是南方地区,由于降雨量大、地势低洼,水灾的发生频率更高。
3. 干旱尽管中国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干旱也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干旱问题尤为突出。
干旱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 台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常受到台风的侵袭,这是由于中国东海、南海等海域具有适宜台风生成的气候条件。
台风带来的暴风雨和风力往往造成严重的破坏,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5.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中国地势复杂,有很多山地区域,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这种灾害常常在陡峭的山坡上发生,由于地质条件和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对周边的居民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失。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讲义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讲义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对于防灾减灾、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种类多我国的自然灾害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灾害类型,包括气象灾害(如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等)、生物灾害(如病虫害、鼠害等)等。
2、频率高我国许多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例如,在季风气候影响下,东部地区的洪涝和干旱灾害交替出现;西南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山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
3、分布广从地域上看,我国自然灾害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西部内陆地区;无论是南方湿润地区,还是北方干旱地区,都可能遭受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4、损失大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例如,一些重大的洪涝、地震等灾害,往往会导致大量的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毁,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三、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1、气象灾害(1)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加上夏季降水集中,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干旱灾害在华北地区较为严重,特别是春旱,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此时降水少。
此外,西北内陆地区也是干旱灾害的频发区,由于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3)台风灾害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每年夏秋季节,台风频繁登陆,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4)寒潮灾害从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但北方地区受寒潮影响更为严重,南方地区受寒潮影响相对较小。
2、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繁。
浅谈我国地质灾害及其分布规律
浅谈我国地质灾害及其分布规律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地面塌陷等。
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下面我将对我国地质灾害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浅谈。
首先,我国地震活跃。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亚洲大陆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汇区,地震活动极为频繁。
特别是我国的中国大陆地壳受到东亚、印度、欧亚和太平洋地震构造带的控制,成为全球地震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国家,每年发生的地震数量占全球地震总数的20%左右。
地震的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和大连沿海地区。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这里很容易发生地震。
而东北地区属于我国地壳断裂带之一,地震活动频繁。
大连沿海地区则是我国地震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其次,我国滑坡和地面塌陷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的地质条件复杂,滑坡和地面塌陷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地质灾害。
滑坡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大江大河流域和山区,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泸定河流域等。
这些地区地势陡峭,土壤松散,受到水力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容易发生滑坡。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我国的盆地和煤矿开采区,如长江中下游盆地、黄土高原盆地、山西、陕西等地。
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下水开采和煤矿开采使得地层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地面塌陷。
再次,我国火山地区潜在的火山灾害具有一定的威胁。
我国主要有八大火山群,包括长白山、昆仑山、唐古拉山、西藏南迦巴瓦等。
这些地区具有着火山活动的背景,潜在的火山灾害威胁不容忽视。
火山灾害主要包括火山喷发、火山碎屑流、火山地震等。
虽然我国火山地区的活动相对较少,但仍然需要高度警惕。
此外,我国还存在地壳下沉、地质爆炸、地下水超采等地质灾害。
地壳下沉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和内蒙古等地,沉降高度较大。
地质爆炸主要发生在煤矿和炸药生产等地方,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地下水超采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教室在一楼,应有序撤到室外的空旷地上;
结合板块构造说,解释为什么我国多发地震?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何表现?
对人类造成破坏性影响
二、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如果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样做?
(4)地震多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发生各种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有何特点?
2. 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以下项目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为什么?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
1.自然灾害两大条件
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 对人类造成破坏性影响
自然环境 异常变化
长时间降水异常 偏少甚至无降水
蝗虫爆发性繁殖
自然属性
对人类有 不利影响
农作物减产 人畜饮水困难
农业严重受损
人文属性
活动
以下项目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为什么?
冰雹砸烂了田地里的西瓜
化工厂废水泄露,污染水田
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教室在一楼,应有序撤到室外的空旷地上;
_____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高。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有何特点?
2. 二、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思考:绿线内和蓝线内为什么少滑坡、泥石流?
化工厂废水泄露,污染水田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1 知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分类。
4.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我国自然灾害
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宋菲学号:2013124017 1. 世界上有哪几个主要的自然灾害带?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有的集中呈带状,叫灾害带;有的集中呈面状,叫灾害区。
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带有两条,首先是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公里宽的自然灾害带。
全球活火山和历史火山有800多处,其中75%分布在这一环形地带;全球80%以上的地震,2/3的台风和海啸、风暴潮,以及大量的地质,灾害和海岸带灾害都集中在这里。
而环太平地带又是世界上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所以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带。
其次,在北纬20"一50"之间,也是一条环球自然灾害带,世界90%的大陆地震和大多数大陆火山都集中在这一地带,这一带也是全球潮灾、浪灾、台风最严重的地带;沿这一带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因此也是世界上山地地质灾害和冻融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而且由于这一地带受信风强烈影响和地貌复杂,所以象雹灾、水旱灾害、大风、冻害等气象灾害和农林灾害也相当严重。
另外,地球的南北向裂谷带,包括东非裂谷、大西洋海岭、东太平洋海岭、印度洋海岭等,也是火山、地震较为严重的地带。
还有,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带的大陆内部和海岛,也是地震、台风、洪水和山地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
但上述两个灾害带人口和经济相对稀疏,灾害频度也比较低。
在世界性灾害带之内又可分出若干灾害相对集中的区域,中国及其邻区就是一个典型的灾害集中区。
2. 为什么中国说是一个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1)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所以致灾因素和灾种就比较多,例如:①我国大陆地处中纬度,东濒太平洋,西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海陆大气系统形成复杂的反馈关系。
大气中极地高压与副热带高压的消长,季风的影响,太平洋环流海温的巨变及厄尔尼诺现象对大气环流和风暴源的作用都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大气形势,加之大陆区多变而剧烈的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低,地下放热放气的影响等,都是造成我国气象与海洋灾害众多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述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对我国 而言,可采取哪些减灾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生 态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正好位于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 (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灾害 带)的交汇处,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 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我 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全球多种自然灾害 在中国都有发生,尤其以地震、干旱、洪 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
15
华北地区绝对灾情指数全国最低,是我国
灾情最轻的区域,除了内蒙古灾情较重外, 其余各省( 直辖市) 灾情均较轻。内蒙古是 全国旱灾和风雹灾最严重的省份。
16
结论
( 1) 我国自然灾害灾情总体上呈现出南重 北轻、中东部重西部轻的空间分布格局, 我国受灾最严重的省份基本全部集中于西 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与我国地处东亚 季风气候区域,常年受季风气候影响的气 候特征是一致的。
3
③寒潮与冷冻灾害:寒潮是严重的气象灾害,由 于我国幅员广大,寒潮与冷冻灾害一年四季均有 发生。春季“倒春寒”主要发生在南方;夏季低 温灾害是主要发生在东北;秋季“寒露风”主要 发生在南方;霜冻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 其中霜冻最严重的地带有两条,走向均为北东向: 一条以固原、集宁、大庆一线为轴线,另一条带 以湘西南、九江、南通一线为轴线,且一般来说, 山地的北坡、西坡、山谷和洼地的霜冻较重,海 滨及山地南坡较轻;而雪灾冻害则主要发生在阴 山以北和贺兰山、龙门山、横断山以西地区。
14
东北地区灾情居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绝对灾情 指数高于西北、华北地区,以旱灾和风雹灾害为 主。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是仅次于内蒙古的 全国旱灾严重受灾的省份,黑龙江是仅次于内蒙 古的全国风雹灾害受灾最严重的省份。 西北地区是全国灾情较轻的区域,绝对灾情指数 仅高于华北地区。陕西省洪涝( 滑坡、泥石流) 灾 害受灾较重,新疆风雹灾害受灾较重。
6
(3)洪涝灾害。①涝灾:我国主要的雨涝区
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 线以东,这个地区又被南岭、大别山、秦 岭、阴山分割为4个多发区。我国西部少雨, 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②洪灾:我国大约 2/3的国土面积,有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 程度的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七大江 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4
④热带气旋: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
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其影响范围主 要在太行山、武陵山以东,尤其是东南沿 海及海域最严重。⑤风雹灾害:风雹灾害 的分布大体是沿山系伸展,最多的是青藏 高原,其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 带;另外,天山、长白山、祁连山、云贵 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
5
10
(7)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所有林区均
有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发生。其中生态环境 较差的地区,病虫害严重;而黑龙江、内 蒙及云贵地区的季节性气候干燥区则是森 林火灾最严重的地区。
11
我国区域受灾情况及其灾种 组合特征:
华中地区是全国灾情最为严重的区域,绝
对灾。河南、湖北、湖南位 居全国洪涝( 滑坡、泥石流) 灾害最严重的 地区,河南、湖北、江西位居全国风雹灾 害最严重的地区,湖南、江西受台风灾害 影响较重。
7
(4)地质灾害。①山地地质灾害:包括崩塌、
滑坡及泥石流等,主要分布在我国大地貌 格局的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的 交接部位,从省际差异来看,又以滇、川、 黔、鄂、陕、重庆、北京等省市最严重。 ②平原地质灾害: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缝、 地面塌陷、土地盐渍化等灾害,主要发生 在平原、盆地地区,且尤以华北平原为重。
(2)海洋灾害。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风暴海浪、 海冰、海啸和赤潮等。风暴潮虽遍及沿海,但由 北到南主要集中的地段是莱州湾、江苏小洋河口 至浙江北部的海门、温州、台州、沙埕及福建的 闽江口、广东汕头到珠江口、雷州半岛东岸以及 海南岛东北部沿海;海冰灾害主要发生于渤海、 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岸海域,以及山东半岛部 分海湾;海啸在台湾和海南两岛沿岸偶有出现; 风暴海浪遍布各大海域,但以东海、台湾海峡和 巴士海峡最为严重;目前,赤潮灾害在各主要沿 海地区均有出现,且有从近海向远海扩展之势。
17
(
2) 旱灾与洪涝( 滑坡、泥石流) 灾害存在 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旱灾受灾最严重的省 份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洪涝灾害受灾最 严重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总体呈 现出南涝北旱的特点; 风雹灾害呈现全国 普发态势; 台风灾害主要集中于我国东南 沿海地区,其影响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递 减的格局。
18
20
减灾非工程建设: 国家自然灾害监测与预报系统 灾害保险与救援 防灾抗灾知识宣传
21
8
(5)地震灾害。大致以北纬35°N和东经
105°E这两条线为界,可将我国地震灾害 的分布分为4个象限。西南、西北地区地震 最多,华北地区次之,东南和东北地震最 少(台湾除外)。
9
(6)农业生物灾害。农作物病害在空间上东
部重于西部,从北向南大体上东北地区主 要为玉米大小斑病,华北地区主要为小麦 条锈病,长江流域主要为小麦赤毒病,华 南主要为稻瘟病。从北向南主要的虫害是 东北和华北的粘虫,黄河河滩和沿海滩涂 的蝗虫,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稻螟,显示 了随温度梯度分布的特点。
2
主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1)气象灾害。①干旱:干旱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 但不同地区受旱程度不一,建国以来,有四个明 显的干旱中心,即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西部、广 东与福建南部、云南及四川南部、其次为吉林省 和黑龙江省南部、湘赣南部。②暴雨:暴雨是我 国东部多见的自然灾害,有两个暴雨集中的地带, 一是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至东南沿海地区;二是 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带。另外沿三大纬 向山系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和南岭的南麓, 也是暴雨较多的地区。
(
3) 全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布格局存在着明显 的南重北轻特征,华中、西南、华东三个 地区是我国灾情最严重的区域,灾种组合 以洪涝( 滑坡、泥石流) 、风雹和台风灾害 为主;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是我国灾情 相对较轻的区域,灾种组合以旱灾和风雹 灾害为主。
19
减灾措施措施:
减灾工程建设: 防洪(潮)抗旱工程 防震抗震工程 泥石流、滑坡、地裂缝防治工程 防沙治沙、森林防火及防护林体系建设 农林牧生物灾害防治工程
12
西南地区灾情仅次于华中,也是全国灾情
最为严重的区域,以洪涝( 滑坡、泥石流) 、 旱灾、地震和风雹灾害为主。四川是全国 洪涝( 滑坡、泥石流)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云南是全国风雹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同时两省也是全国旱灾严重受灾的地区。
13
华东地区是全国灾情较为严重的区域,绝对灾情 指数仅次于华中和西南地区,以洪涝( 滑坡、泥 石流) 和台风灾害为主。安徽是全国洪涝( 滑坡、 泥石流) 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浙江、福建 是全国台风灾害最严重的两个省份。 华南地区灾情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以台风灾害 为主。广东是全国台风灾害最严重的 3 个省份之 一,海南、广西位居全国台风灾害较为严重的地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