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复习课教案
《伟大的抗日战争》学案2(人民版必修1)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点三、抗日战争编号; 07 编写人:张国庆审定人:孙怀东【内容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要求】1.列举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对中国军民犯下的罪行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战役,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等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4.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体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浴血奋战和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考试说明】1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2南京大屠杀;3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5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6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考点解读】1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⑴九一八事变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1931年,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为了摆脱危机,日本政府乘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之机,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侵占整个东北。
⑵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后,即炮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始全面侵华。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之后,日军向华东和华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 3个月内灭亡中国。
2南京大屠杀;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
11月,上海失守后,日军进攻南京。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杀戮,30万人被杀害,还有大量的中国妇女惨遭蹂躏。
初中 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
2. 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主要战役和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抗日战争会发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2.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案例,如杨靖宇、赵一曼等。
2. 学生分析英雄人物的特点,如勇敢、坚定、无私等。
3. 教师引导学生从英雄人物身上汲取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提醒学生珍惜和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珍惜。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加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2. 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主要战役和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历史的记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珍惜和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抗日战争历史教案
初中抗日战争历史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事件,包括全面抗战爆发的原因、抗战时
期中国军民的抗战斗争、抗战时期中外力量的对比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抗战时期主要的重要事件和战役;
3. 能够分析抗战时期中外力量的对比以及中外援助的重要性;
4. 认识抗战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介绍抗战时期主要的重要事件和战役,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抗战胜利对中国
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问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
习兴趣;
2. 探究抗战原因: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国全面抗战爆发的原因并进行展示;
3. 学习抗战事件:教师讲解抗战时期的主要事件和战役,学生做好笔记;
4. 分析中外力量对比:让学生分析抗战时期中外力量的对比以及外国援助对抗战的重要意义;
5. 探讨抗战胜利意义: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抗战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6.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要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评估
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度、学习笔记的完整性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
七、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自主研究抗战时期的历史人物和相关事件,拓展自己的历史知识,加深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了解。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一、自学目标1、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战时期的三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的召开、抗日战争的胜利等。
2、难点:注意对西安事变的概况以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的理解;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理解掌握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等。
二、复习提纲一、局部抗战(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1、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给以可趁之机。
2、爆发: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借口:事件。
3、九一八事变后各方态度中国政府的态度:蒋介石实行政策。
结果:四个多月,完全沦陷。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影响: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___开始了。
(二)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1、原因:直接原因:日军占领东北后,有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民族矛盾上升。
根本原因:蒋介石拒绝合作抗日。
2、目的: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3、爆发:时间: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4、结果:_______________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标志着基本结束, ____ 统一战线______形成。
二、全国性抗战(一)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1、背景(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企图占领华北,1936年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形势十分危急。
(2)1937年日本经济危机旧病未愈新病又起,为摆脱危急,扩大侵华。
2、爆发:时间:_________借口:失踪2、影响:标志日本发动战争,中国__________ 开始。
3、中国政府的态度: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__________、__________先后为国捐躯。
第16课_抗日战争一轮复习课件
原因: (1)两党阶级属性代表利益:
(2)社会主要矛盾制约: 4 (3)国际政治势力和国际形势的影 启示: 响 “合作两利,分则两害”
(2011年浙江18.)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 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 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①华北事变-1935 ②八一宣言-1935 ③瓦窑堡会议-1935——确立方针 ④西安事变-1936——标志初步形成 ⑤七七事变-1937——标志全国抗战开始 ⑥八·一三事—1937 ⑦红军改编-1937 ⑧ 国共合作宣言-1937——标志正式建立
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
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重难点突破 1:
国民党正面战场:(1)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 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2)评 价:积极抗日,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计划;节节 败退(片面抗战路线)。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根据 地;重大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初期第一次胜 利)、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回 民支队的抗战。 两大战场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 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 就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 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 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 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 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 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 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1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①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②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1940年,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规模的战役。
6、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1)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2)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3)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4)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7、南京大屠杀给人类怎样的启示?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历史真相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中国人应如何看待日本否认历史、修改教科书这一现象?(1)启示:珍惜生命,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2)目的:这种行为表明他们不但没有诚意反省战争罪恶,而且企图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3)如何看待:他们这种歪曲历史,否定历史的行经,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人民的感情,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和平。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2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第16课 抗日战争导学案(教师版)
第16课抗日战争【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复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学习难点:抗战中两个不同的战场及其关系;客观评价国民党初期的抗战【自主复习】一、日本的全面侵华1.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年,制造事变,此后侵占东北。
(2)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侵略。
(3)1932年,在东北建立。
(4)1935年,制造事变,威胁平津。
(5)年,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制造了事变。
2. 日军的滔天罪行(1)1937年12月,日军在屠杀和平居民三十万人。
(2)1941年,日军在河北制造惨案。
(3)日军在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部队”二、全民族的抗战1.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路线。
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会战、会战、会战、会战。
3.1940年,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百团大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
4.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
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
6.意义: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和;也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正在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地位得到提高。
[巧记妙思]1.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2.抗日战争【我的疑惑】【合作探究】探究一:日本侵华1.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
抗日战争(复习课件)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
徐州会战
1938年春——1938年5月,徐州失守
台 儿 庄 战 役 — — 最 大 胜 利
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战争进入相持 阶段
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
次大规模战役
3、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主要原因 是( D ) A、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B、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C、英美对国民政府的帮助 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4、抗日战争较以前的反侵略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 A、实行的是全民族的抗战 B、两个战场并存 C、中共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具有反侵略和民族解放的双重性
共产党
全面抗战路线 敌后战场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百团大战
为什么?
全面抗战路线:
即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的人民战争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国共配合典范
1937年8月13日——11月神社
“ 君 子
军 国 主 义 国 民 性
居 必 择 乡 游 必 就 士 ”
课外探究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怎样对待这段惨痛 的历史?应当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 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 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 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课程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 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第一部分: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1.时间:2.地点:3.日军借口:4.结果:5.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6.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罪魁祸首是谁?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跟踪检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2.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A.火烧圆明园B.九一八事变C.割占香港岛D.南京大屠杀3.“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长春B.上海C.北平D.沈阳4.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们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曾经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歌词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5.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将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诗中的“山河”主要是指()A.东北三省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D.华东地区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请回答: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导致中国军队“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的罪魁祸首是谁?上述事件后,中国的哪一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第二部分:西安事迹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②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③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西安事变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①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中学历史抗战历史教案
中学历史抗战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掌握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战役。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中国抗战的背景和起因。
2. 抗战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战役。
3. 抗战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2.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抗战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图片、实物等。
2. 学生准备:历史课本、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通过展示抗战相关的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中国抗战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抗战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有哪些?核心内容:1. 讲授中国抗战的背景和起因:- 追溯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 解析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重要事件。
2. 介绍抗战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战役:- 抗战爆发和全面抗战宣言;- 英勇抗战的八年血战;- 重要战役:百团大战、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等;- 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蒋介石、毛泽东等。
3. 分组活动: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战役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做简要报告。
4. 分析抗战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抗战的胜利对中国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产生了重要影响;- 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2. 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3. 教师强调抗战的重要意义,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延伸1. 布置抗战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抗战英雄的传记、制作抗战纪念展板等。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抗战的相关话题,并引导他们扩展阅读及参观相关纪念馆等。
3. 通过电影、纪录片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抗战历史的理解和认知。
七、教学评价1. 综合考察学生对抗战历史的理解程度,包括课堂讨论、小组报告和作业成果等。
初中历史抗日主要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抗日主要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掌握各战役的时间、地点、参战双方及战役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2. 卢沟桥事变与全面抗战3. 百团大战4.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日本侵华的严重性。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抗日战争故事,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
二、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15分钟)1. 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引导学生了解事变对中国东北的影响。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的兴起。
3.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抗日战争故事,感受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三、卢沟桥事变与全面抗战(15分钟)1. 教师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引导学生了解事变对中国全面抗战的影响。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
3.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抗日战争故事,感受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四、百团大战(15分钟)1. 教师讲述百团大战的经过,引导学生了解战役的特点及战果。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百团大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3.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抗日战争故事,感受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10分钟)1. 教师讲述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意义。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抗日战争故事,感受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抗日战争英雄的敬意。
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抗日战争主要战役的掌握程度。
中考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教版
此外,在新课呈现环节,我发现自己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语速过快,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上注意放慢语速,同时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特别是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框架和知识点,是学习的基础。
2. 辅助材料:
- 图片:准备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包括战争场面、英雄人物、重要事件等,以便学生在视觉上更直观地感受历史。
- 图表:准备抗日战争时间线图表、重要战役地理位置图、兵力对比图等,帮助学生通过图表信息更好地理解战争过程和关键点。
中考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抗日战争的背景与原因、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这部分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历史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对民族矛盾和抗争精神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加深对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的认识,同时为中考做好相关知识的复习巩固。
4.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反映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较高。但也有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差,需要教师关注并找出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中考历史 抗日战争复习课件
B、面对这一事件,中共最终的选择是什么?其影响是什么?
1、“八路军”是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 队是在哪一历史时期的 称呼?
抗日战争时期
2、臂章中标出的“中华 民国二十七”是指的公元 哪一年:
1938年
讨论:
日本的右翼分子的“新历史教科编撰会”编写的中学历史 教科书中扫侵中国说成是“进入”中国,竭力否认侵华事 实和罪行。日本首相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严重的伤害了 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亚洲人民的感情。请你结合课内外有 关史实,举出若干 事实,揭穿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的谬论。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3、抗战以来,国民党虽多次组织会战,却最终失 败,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讨论: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 规模的侵略战争:第一次(甲午中日战争),它 的侵略野心得逞了;第二次(抗日战争),则中 国人民取得了完全胜利而告终。试分析这两次 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败—胜的主要原因。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反对华北自治
拒绝有和约上签字;释放 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
学生;免去卖国贼职务
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 进知识分子
新高潮
中国共产党
学生自发形成 自始自终在中共领导下
背景 运动性质
都是国难当头 反帝的爱国运动
请思考:
• 下列属于一二.九运动与 五四运动相同点的有:
(A、B、C)
练习
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用( 武装起义)来反抗 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2、( 1927 )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 叶挺 )、
( 朱德 )、刘伯承率军在( 南昌起义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共28张PPT)
⑶特点 ①广泛性: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以国共合 作为基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战场 客观上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②双重性: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 ③持久性: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 束最晚。 ④转折性:以弱胜强,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 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 点。
⑶意义:中共抗击了大部分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 流砥柱。
12
【典型例题】☆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
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
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
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
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14
三.相持阶段(1938 10~1945) 1.百团大战 2.中国远征军
3.中共七大
3.中共七大 1945年4月,延安 ⑴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即将胜利。
⑵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指 出怎样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 路的问题;刘少奇作《修改党章的报告》,确立了 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⑶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革命 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思想准备;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 最重要的代表大会。
15
【典型例题】☆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 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 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 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26
2.比较两条抗战路线的不同。 ⑴态度:国民党幻想依靠英美的干涉来制止侵略,没 有抗战到底的决心;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和持久战。 ⑵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国民政府和军队, 以及外援;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群众。 ⑶战略:在正面战场进行阵地战、消极防御战;在敌 后战场进行运动战、游击战。 ⑷结果: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国民党 正面战场丧师失地。 →根本原因:阶级本质。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国民 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初中历史上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上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2. 了解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2. 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3.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教学难点:1. 抗日战争各阶段的关键事件2. 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影响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辅助材料2. 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抗日战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学习内容呈现(15分钟)1. 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包括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关键事件。
2. 讲解抗日战争的各个阶段,如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平津战役等。
三、讨论与互动(2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进行汇报。
2. 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和启示。
四、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胜利意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读后感或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六、课堂延伸(10分钟)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意识,通过讲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同时,通过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布置作业和课堂延伸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
初中历史抗日主要战争教案
初中历史抗日主要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战争
2. 掌握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主要战争
2. 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3.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难点:
1.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2. 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
1. 讲义和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地图和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10分钟)
老师通过介绍中国近代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国内外形势,为后续抗日战争做铺垫。
二、知识讲解(20分钟)
1.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2.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争和重要事件
3. 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老师通过具体案例,如九一八事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和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四、讨论互动(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展开讨论。
五、总结提高(10分钟)
老师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进行深入思考和提高。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了解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并撰写一篇相关的短文或演讲稿。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抗日战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责任感。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和探究历史事件的背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师:明确答案,以利于学生 核对。 (1)日本、1937 年、标志 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1937 年 12 月,日军攻
(4)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 “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你是怎样理解 这句话的?
【问题 2】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 阅读材料:
师:指导、评价。 (1)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 战争。暴行:旅顺大屠杀、南 京大屠杀。 (2)正面战场抗战:淞沪会 战、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 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敌后战场抗战作用:与正面 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 抗日战争的整体。
(1)请列举你所学过的日本所发动的侵华战争。 敌后战场的军事行动:平型
生:根据自己记忆回答问题, 遇到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查 阅课本识记。
2、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日本:
全面侵华 企图三个 继续扩大 进攻
月灭中国 侵略
南京
事件:
( )( )( )( )
师:出示直观图示,引导学 生梳理知识。
生:根据图示填注重点事件 的名称,回忆事件的具体内 容及历史影响。
1937 年 7 月 8 月
【问题 3】觅历史足印 阅读下列材料 “从 19 世纪后半叶起,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
义道路,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 多数是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先后践踏了中 国大片土地,侵占了中国大部分重要城市,企图 把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 世界。”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 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 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 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抗日战争教案(一)
抗日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2)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3)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4)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5)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2)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全民族的抗战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
与旧人教相比,新课程:(1)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2)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3)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
组织学生活动提高复习效率——以“抗日战争”专题复习为例
组织学 生活动
— —
提 高复 习效率
以“ 日战争” 抗 专题 复 习为例
朱 鹏 ( 福建省三明市第 十一 中学 , 福建
三 明 35 0 ) 60 0
摘要 : 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 :通过本节课 的教 学, “ 学生能学到什 么?有无进 步或发展是教 学有没有效益 的唯
倒 立
倒立
1 4
6 0
1 8
倒 立
凸透镜 的焦 物到 凸透 镜 像 到 凸透 镜 距 / m c
l 6
l 6
像 的正 倒
通过对 中考 实验探究题 的分析 ,相信 同学们对 如 何应对实验探究题 已经有 了一定 的认 识 。同学们在 日 常的学 习中应注重学 习方式 的转变 , 被动地接受 、 把 记 忆 的过程转变为发现 、 探究的过程 , 养 自己在实验 中 培 发现问题 、 出问题 、 提 解决问题 的能力 。按 照科 学探究 的环节去探索 , 去研究 , 采取 自主 、 探究 、 体验 与合作 的 学习方式来学 习物理 。
像 的 正倒
答案 : 在成实像 的情况下 , 物体到 凸透镜 的距 离相 同时 , 透镜 的焦距越长 , 到凸透镜 的距离就越长。 像 分析 :这类题一 般都要应用控制变量法 进行 比较
分析论证 , 从而得出正确 的结论 。
47
倒 立
1 4
1 4
3 0
40
2 6
2 2
-
的距 离 /
2 0
3 0
的距离 /
8 O
3 4
倒立
倒立
l 6 1 6
4 0 6 o
2 7 2 2
倒立 倒立
2024年中国战争抗日战争教案教学设
2024年中国战争抗日战争教案教学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关键人物。
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掌握抗日战争的基本线索和重要转折点。
技能与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辨别和评价不同历史观点。
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就相关主题进行清晰的表述和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理解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及其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战略转变。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和评价抗日战争中不同政治力量的作用和影响。
分析抗日战争对当代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历史事件,避免单一的历史解释。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历史影片片段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提问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收集学生的前知和预设。
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新课讲解讲解抗日战争的爆发原因,包括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介绍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略转变,分析战争过程中的胜负因素。
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强调其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抗日战争战役或事件,如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等,进行详细讲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战役的胜负因素和历史意义。
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课堂互动设计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如“抗日战争中,哪些因素决定了战争的胜负?”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复习课教案
付庭磊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复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发展史,掌握中考有关考点。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复习抗日战争史,使学生勿忘国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归纳综合等,提高学生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考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难点是把屋好抗日战争历史的发展线索。
教法:
讲练结合,精讲巧练
宏观把握,了解线索
纵横联系,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复习内容:直接导入抗日战争史专题复习。
二、复习以下内容
1、宏观上把握抗日战争史,用“一、二、三”来概括:
一指一种矛盾,即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指两条战线、两个战场,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三指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2、微观上把握中考知识点:
战略防御阶段(1937.7.7—1938.10)
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时间是:标志是:
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①“八一三”事变时间:地点:
②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是:
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的战役是:指挥者:
④1937年日本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达万人以上。
⑶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4)
⑴在日本的诱降下,伪国民政府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
日本“部队”在中国制造和投放细菌武器。
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②枣宜战役中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是:
③中国派遣军人缅作战,与军配合,痛击了侵缅日军。
⑶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百团大战时间:指挥者:
意义: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战略反攻阶段(1944—1945.8)
⑴分析: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时间:地点:
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②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③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⑵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是:
⑶综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又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