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测试信息融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考核试卷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64c475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d.png)
D.数据抽取
9.以下哪个不是多源数据融合的主要挑战?()
A.数据异构性
B.数据量大
C.数据处理速度
D.数据存储成本
10.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中,以下哪种方法主要用于降低数据的维度?()
A.决策树
B.聚类分析
C.主成分分析
D.逻辑回归
11.在多源数据融合中,以下哪种技术主要用于识别数据中的模式?()
B.数据清洗
C.数据挖掘
D.决策树分析
2.在多源数据融合的过程中,数据的预处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数据清洗
B.数据转换
C.数据集成
D.数据压缩
3.以下哪一项不是多源数据融合的主要目的?()
A.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B.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C.降低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D.减少数据存储空间
4.关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数据缓存
B.数据清洗
C.数据压缩
D.数据转换
20.以下哪个不是多源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
A.数据预处理
B.数据融合
C.数据存储
D.数据挖掘算法
(注:以下为空白答题区域,供考生填写答案。)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在多源数据融合中,__________技术常用于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4.为了处理多源数据融合中的数据异构性问题,可以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法。
5.在多源数据融合中,__________是指从多个数据源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6.多源数据融合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
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与数据处理考核试卷
![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与数据处理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7ada5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d.png)
3.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__________滤波器可以用来估计状态变量的最优值。
4.用于消除多传感器数据冗余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用于特征提取的算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A.加速度传感器
B.陀螺仪
C.磁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数据压缩?()
A.离散余弦变换
B.小波变换
C.主成分分析
D.稀疏表示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在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中,用于提高数据一致性的技术是__________。
A.激光雷达
B.超声波传感器
C. GPS传感器
D.视觉传感器
14.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传感器数据的异常值?()
A.箱线图法
B. 3σ原则
C. IQR法
D.峰值检测
15.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提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鲁棒性?()
A. SIFT算法
B. SURF算法
C. ORB算法
D. BA算法
16.以下哪些传感器可以用于机器人的温度监测?()
A.红外传感器
B.热敏电阻
C.气体传感器
D.光学传感器
17.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决策层?()
A.模糊逻辑
B.人工神经网络
C.支持向量机
D.随机森林
18.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传感器数据的融合效果?()
A.传感器布局
B.传感器噪声
C.融合策略
D.数据处理速度
19.以下哪些传感器适用于机器人运动状态监测?()
测绘综合能力练习及答案
![测绘综合能力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fb17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c.png)
测绘综合能力练习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1、(2011年)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的主要优点是()。
A、可以自动确定多种传感器影像的外方位元素B、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传感器影像自身的特点C、可以提高影像匹配的速度D、可以自动发现地物的变化规律【答案】B【解析】2.2中的内容。
单一传感器的影像数据通常不能提取足够的信息来完成某些应用,而对多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传感器影像自身的特点,从而得到更多的信息。
()2、家大地坐标系的启用时间是()。
A、2000年1月1日B、2000年7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8年7月1日【答案】D【解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启用时间是2008年7月1日。
故选D。
()3、现行《工程测量规范》规定,在线状地形测量中,工矿区一般建(构)筑物的坐标点的点位误差不应大于( )cm。
A、±2B、±3C、±5D、±7【答案】D【解析】根据《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026—2007)第5.1.5条第3款规定,工矿区细部坐标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的规定。
由表易知,点位误差不应大于±7cm。
A、50B、64C、100D、150【答案】B【解析】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第6.3.3条规定,图根点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确定,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宜符合表的规定。
地形复杂、隐蔽及城市建筑区,图根点密度应满足测图需要,并宜结合具体情况加密。
对照该表,1︰500数字测图,图根点个数应不低于64个。
()5、按现行《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房屋的建筑面积由()组成。
A、套内建筑面积和套内墙体面积B、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得到的其他建筑面积C、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得到的共有建筑面积D、套内建筑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和套内墙体面积【答案】C【解析】现行《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规定,房屋的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得到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
融合考试题库及答案
![融合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4c347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b.png)
融合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A. 量子力学B. 人工智能C. 相对论D. 基因编辑答案:B2. 在经济学中,哪个术语描述了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A. 需求曲线B. 供给曲线C. 边际成本D. 消费者剩余答案:B3. 以下哪个是化学元素的符号?A. AuB. AgC. CuD. All of the above答案:D二、填空题4. 牛顿的第二定律表明,力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乘积。
答案:质量速度的平方5.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__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答案:叶绿体三、简答题6. 请简述什么是相对论,并区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答案: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一种物理理论,它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理解。
狭义相对论主要关注没有引力作用的惯性系中的物理现象,提出了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概念。
广义相对论则是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引力,认为引力是由物质对时空结构造成的弯曲所产生的。
四、计算题7.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kg,以5m/s的速度运动。
请计算其动能。
答案:动能= 1/2 × 质量× 速度² = 1/2 × 10kg ×(5m/s)² = 125J五、论述题8. 论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例如,互联网使得信息传播变得迅速和便捷,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医疗、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考试结束,感谢您的参与。
请妥善保管您的试卷,以便日后复习和参考。
北航多源信息融合总复习课
![北航多源信息融合总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6e517dd1376baf1ffd4fad82.png)
21
.
2.3 分布式融合检测系统
应用贝叶斯法则:
P(H i/u)P(u/P H (iu )P )(H i),(i0,1)
故:
P(H1/u)P(u/H1)P(H1) P(H0/u) P(u/H0)P(H0)
从而最大后验概率融合检测准则也可写为:
P P((uu//H H1 0))P P((H H1 0))?H1:H0
表决融合检验准则
在具有n个传感器的检测网络中,设定一个阈值k, 当存在k个以上的传感器支持某一假设时,则判定 该假设成立。融合准则如下:
u 0
1, 0,
N
i1 N
i1
u u
i i
k k
其中,1k n 法;
当
19
.
k 1
。当 k n 时,为“与”方 时,为“或”方法。
2.3 分布式融合检测系统
.
P ( D1 / H 0 ) p0 ( y )dy R1
P ( D1 / H 1 ) p1 ( y )dy R1
P(D0/H0)1P(D1/H0) P(D0/H1)1P(D1/H1)
2.3 分布式融合检测系统
代入可得平均代价函数如下:
C P 0 C 0 0 P 1 C 0 1 [ P 0 ( C 1 0 C 0 0 ) p 0 ( y ) P 1 ( C 0 1 C 1 1 ) p 1 ( y ) ] d y R 1
分布式检测结构是目前多传感器检测的主要结构模型
12
.
2.3 分布式融合检测系统
现现象象
Y1
Y1
S1
S1
Y2
Y3
Y2
……
现象
YN
S2
S3
chapter05_地面三维激光雷达点云配准与多源信息融合
![chapter05_地面三维激光雷达点云配准与多源信息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58cfed78f46527d3240ce034.png)
图 5.6 Point to Plane 同名点搜索法
(3)Point to Projection 同名点搜索法 采用 Point toProjection 同名点搜索法的速度比较快。 如图 5.7 所示, 图中 Oq 是扫描目标曲面的透视点的位置。Point to Projection 搜索法是根据原曲面上的一 个点 P 和透视点 Oq ,在目标曲面上找出 q 点作为对应于 P 点的最近点,通过确 定 Oq 点向 p 点方向的投影线与目标曲面的交点 q,作为搜索的最近点。
4
1 n E ( R,= t) ∑ pi − ( Rqi + t )= min n i =1 ICP 的算法的步骤如下: 1)重心化; 2)对目标点云寻找 k 邻域,在参考点云上确定最近点对; 3)根据最近点对,计算旋转参数和平移参数;
2
(式 5-12)
4)根据旋转参数和平移参数,将目标点云转换到参考点云坐标系下; 5)若 E (R, t ) 达到最小,则结束;否则返回 2) 。 多数情况下先用第一种方法进行粗配准,以减少寻找最邻近点的复杂度,避 免陷入局部收敛。
5.1
点云配准
在地面三维激光雷达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前景遮挡后景的情况,还 可能要获取某对象的三维模型而进行环绕对象多站扫描, 获取其不同视角下的点 云数据。 地面激光雷达直接输出的数据信息是基于该摄站坐标体系的局部坐标数 据, 为获得研究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不同视角获取的点云数据必须借助于重叠 信息融为一体, 即将不同摄站的点云数据归并到某一个摄站坐标系中去,这个过 程称为点云数据配准或点云拼接, 即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系中的三维点云数 据转换到统一坐标系统中的数学计算过程。 点云配准的实质就是空间坐标变换。空间坐标变换可以由三类参数唯一确 定:尺度、旋转和平移。点云配准前后相对大小没有发生改变,即不发生尺度变 化,因此只需要解求三个旋转参数和三个平移参数,称为六参数配准模型。 配准包括两个步骤:①根据已知控制点解算不同空间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②根据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以其中一个坐标系作为参考,将其他坐标系下的点 云转换到该坐标系中。
航标器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考核试卷
![航标器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2bd96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6.png)
1. AC
2. ABC
3. BC
4. AB
5. ABC
6. ABCD
7. AB
8. ABC
9. ABCD
10. ABC
11. AB
12. ABCD
13. ABCD
14. AB
15. AC
16. AB
17. ABC
18. AD
19. ABC
20. ABC
三、填空题
1.特征级
2.全球定位系统(GPS)
A.传感器选择
B.数据预处理
C.融合算法优化
D.传感器布局美观
7.以下哪种融合结构适用于分布式航标器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A.集中式融合结构
B.分布式融合结构
C.层次式融合结构
D.混合式融合结构
8.在航标器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时间同步?()
A.网络时间协议(NTP)
B.全球定位系统(GPS)
A.时间同步
B.空间配准
C.数据关联
D.数据压缩
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航标器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效果?()
A.传感器精度
B.传感器布局
中,哪些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风速和风向?()
A.风速计
B.雷达传感器
C.声呐传感器
D.激光传感器
8.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航标器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的数据预处理?()
8.在航标器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声呐传感器适用于______环境下的探测。()
9.提高航标器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的实时性,可以通过选择______的融合算法和优化数据处理流程来实现。()
10.异常检测在航标器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等方法来进行。
多源信息融合
![多源信息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ba6ba8e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9.png)
多源信息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都在不断地产生着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涉及到通信、交通、商业、医疗、社交网络、政府等方方面面。
而这些数据通常来自于不同的数据源,包括传感器、社交媒体、市场报告、卫星图像等等,它们拥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不同的数据格式、不同的数据质量等各种复杂的特征。
在这么多的数据中,如何将这些不同源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融合,以提升数据的精度、可靠性和实用性,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多源信息融合是一种将来自于不同源的信息进行集成,以提高信息的质量、精度和决策效果的技术。
其核心内容包括数据融合、信息融合、模型融合和决策融合等。
其中,数据融合是将不同来源、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和不同尺度的数据进行组合,生成更完整、更准确、更可靠的数据。
而信息融合则是将多个数据源中的信息进行提取、转换、整合和推理,生成更高层次、更有意义、更可理解的信息。
模型融合则考虑多个模型之间的协作,并融合它们的结果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而决策融合则将多个决策结果进行综合,形成更优化的决策。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地球环境监测领域,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数据、卫星图像和大气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天气,预防自然灾害。
在军事领域,通过融合多源信息,包括地面传感器、空中无人机、卫星影像和社交媒体等,可以及时地了解敌情,进行情报分析。
在医疗领域,通过融合多种医学图像和各种生化指标,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在金融领域,通过融合多个市场报告、交易数据和新闻信息等,可以精准地进行风险评估,科学地支持金融投资。
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中,数据质量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的数据源质量各异,而且可能存在着数据误差、遗漏等问题。
因此,多源信息融合技术需要能够在数据中识别和补偿这些误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融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需要考虑如何在融合过程中处理数据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包括不同数据类型、不同数据格式和不同数据来源等问题,以确保在融合过程中不会丢失或破坏有用的信息。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考核试卷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0ca004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8.png)
11. D
12. D
13. C
14. D
15. D
16. D
17. A
18. D
19. B
20. D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ABCD
4. ABC
5. ABCD
6. ABCD
7. BCD
8. ABC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
13. ABCD
A.辐射校正
B.几何校正
C.大气校正
D.波段选择
11.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中,以下哪种方法主要用于特征级融合?()
A. IHS变换
B. PCA变换
C.小波变换
D.神经网络
12.以下哪种传感器适用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A. Landsat 8
B. Sentinel-2
C. MODIS
D.以上都对
13.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降低数据冗余?()
()
3.在进行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时,为什么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请列举至少三种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及其作用。
()
4.请结合实际应用案例,阐述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评估等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D
4. D
5. A
6. D数据融合可以用于提取地表参数,支持环境监测。(√)
10.任何两种不同来源的遥感数据都可以进行融合,无需考虑数据质量和兼容性。(×)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主要目的以及其在遥感应用中的重要性。
融合考试题库及答案
![融合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242b4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3.png)
融合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融合技术在以下哪个领域应用最为广泛?A. 教育B. 医疗C. 金融D. 交通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融合技术的特点?A. 高度集成B. 灵活性C. 单一性D. 可扩展性答案:C3. 融合考试题库中,以下哪种类型的题目数量最多?A. 单选题B. 多选题C. 判断题D. 简答题答案:A4. 融合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优势是什么?A. 速度慢B. 成本高C. 准确性高D. 灵活性差答案:C5. 融合考试题库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存储数据B. 分析数据C. 显示数据D. 以上都是答案:D6. 融合考试题库中,题目的难度等级通常分为几类?A. 两类B. 三类C. 四类D. 五类答案:B7. 融合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课程内容B. 教学方法C. 教学环境D. 教学评价答案:B8. 融合考试题库的更新频率通常是多久一次?A. 每月B. 每季度C. 每半年D. 每年答案:A9. 融合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A. 资金安全B. 交易速度C. 客户服务D. 风险管理答案:D10. 融合考试题库系统支持哪些类型的题目?A. 单选题B. 多选题C. 判断题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融合技术的核心是将不同来源的______进行整合。
答案:数据2. 融合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______的准确性。
答案:诊断3. 融合考试题库系统可以为教师提供______的功能。
答案:题库管理4. 融合技术通过______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答案:算法优化5. 融合考试题库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______的练习。
答案:个性化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融合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答案:融合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通过整合车辆、道路、交通信号等不同来源的信息,实现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控、交通拥堵的预测和缓解、以及交通事故的快速响应等功能。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真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e72a9f4431b90d6d85c789.png)
2012-2013 学年 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学号 姓名 成绩 考试日期: 2013年 1 月 7日考试科目:《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A 卷)注意事项:1、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在答题纸和试卷上写明自己的姓名和学号。
题目:一、简答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 简述多源测试系统数据融合的目的和定义。
答:目的:对多源知识和多个传感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消除多传感器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利用信息互补来降低不确定性,以形成对系统环境相对完整一致的理解,从而提高系统智能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反应的快速性和正确性,进而降低决策风险过程。
定义: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不同传感器按时序获得的观测信息,按照一定的准则加以自动分析、优化和综合,为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2. 简述D-S 证据理论中,mass 函数的定义,什么是焦元和焦元的基? 答:(1)基本置信度指派m 是2Θ→[0,1]集合的映射,A 为2Θ一子集,记A ⊆2Θ,且满足:m(A)也称为假设的质量函数或mass 函数;(2)若m(A)>0,则称元素A 为证据的焦元;焦元中所包含识别框架中的元素个数称为该焦元2()0()1A m m A Θ⊆∅=⎧⎪⎨=⎪⎩∑的基,记作|A|。
(4分)3. 分布式融合系统常见的融合策略有哪些?(论述其中五个即可得满分)答:常见的融合策略:“与”融合检测准则、“或”融合检测准则、表决融合检测准则、最大后验概率融合检测准则、Neyman-Pearson 融合检测准则、贝叶斯融合检测准则、最小误差概率准则。
4. 举例说明D-S 证据理论中的0信任冲突悖论。
答:如果识别框架下的多条证据中的一个证据的某一焦元的基本置信度分配为0,且该焦元与同一证据中其它基本置信度指派值不为0的焦元的交集不是其本身,则无论其它证据对该焦元的基本置信度分配有多大,组合结果中该焦元的基本置信度分配始终为0。
飞行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考核试卷
![飞行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b3621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f.png)
6.陀螺仪是一种测量飞行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传感器。
答案:角速度、姿态
7.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__________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融合方法。
答案:卡尔曼
8.飞行器上的__________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飞行器的电池状态。
答案:温度传感器
A.红外传感器
B.激光雷达
C.摄像头
D.声纳
18.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降低数据的冗余性?()
A.数据压缩
B.主成分分析
C.小波变换
D.数据插值
19.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飞行器上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A.传感器制造误差
B.环境温度变化
C.传感器安装位置
D.飞行器振动
20.在飞行器上,以下哪些传感器可用于监测飞行器的结构健康状况?()
A.数据采集
B.数据预处理
C.数据融合
D.数据存储
15.以下哪种传感器在飞行器上主要用于测量距离?()
A.红外传感器
B.激光雷达
C.电子罗盘
D.陀螺仪
16.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以下哪个方法通常用于降低数据维度?()
A.主成分分析
B.傅里叶变换
C.小波变换
D.线性回归
17.以下哪种传感器通常用于飞行器的姿态测量?()
A.温度传感器
B.电流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气体传感器
15.在飞行器上,以下哪些传感器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定位?()
A.信标接收器
B.地面信标
C.摄像头
D.陀螺仪
16.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飞行器多传感器数据的时间同步?()
机器人传感器与多传感器融合考核试卷
![机器人传感器与多传感器融合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be42b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b.png)
B.声波传感器
C.电磁传感器
D.以上都是
2.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机器人传感器的标定?()
A.系统辨识法
B.最小二乘法
C.递推最小二乘法
D.以上都可以
3.机器人避障时,以下哪些传感器可以被使用?()
A.超声波传感器
B.红外传感器
C.激光雷达
D.视觉传感器
4.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以下哪些层次的数据融合是常见的?()
机器人传感器与多传感器融合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传感器通常用于机器人测量距离?()
A.磁敏传感器
B.光电传感器
C.激光雷达
D.声波传感器
14.多传感器融合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A.机器人导航
B.机器人避障
C.机器人抓取物体
D.所有以上选项
15.下列哪种传感器通常用于机器人测量温度?()
A.红外传感器
B.光电传感器
C.激光雷达
D.超声波传感器
16.在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中,以下哪个方法可以降低数据融合的复杂度?()
6.在多传感器融合中,__________层融合可以提供更高的信息抽象层次。
7.机器人抓取物体时,__________传感器可以提供接触力信息。
8.__________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机器人的角速度。
9.多传感器融合可以解决传感器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问题。
10.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__________摄像头可以提供深度信息。
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通关检测卷附有答案详解
![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通关检测卷附有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a162f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4.png)
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通关检测卷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WebGIS软件产品的是()。
A.ArcViewB.ArcIMSC.GeoMediaD.MapGuide【答案】 A2. (2015年)现行规范规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影像数据分辨率最高不能高于()m。
A.5B.2C.0.5D.0.2【答案】 C3.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的主要优点是()。
A.可以自动确定多种传感器影像的外方位元素B.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传感器影像自身的特点C.可以提高影像匹配的速度D.可以自动发现地物的变化规律【答案】 B4. (2017 年)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实施深度测量时,下列施测要求中,错误的是()。
A.施测前,应进行船只的稳定性试验和航行试验B.测区内,不允许直接改变船只方向C.应根据测区海水盐度、温度分布测定适量的声速剖面D.测量过程中测量船应根据流速适时调整航速【答案】 D5.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卫星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四等的平均边长为2km,其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的要求为()。
A.≤1/120000B.≤1/70000C.≤1/40000D.≤1/20000【答案】 C6. 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时,首先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造应用系统,然后由用户和开发人员共同反复探讨和完善原型,这种开发方法是()。
A.生命周期法B.原型法C.快速原型法D.讨论法【答案】 C7. 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建筑物水平位移的方法?()A.航空摄影测量B.卫星导航定位测量C.全站仪测量D.近景摄影测量【答案】 A8. 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内容的是()。
A.绝对定向B.特征点线采集C.影响纠正D.数据编辑【答案】 C9. 依据有效市场假设理论,证券市场分类不包括()。
A.半强式有效市场B.强式有效市场C.半弱式有效市场D.弱式有效市场【答案】 C10. 下列建筑部位中,应按水平投影计算单层全部建筑面积的是()。
矿产勘查中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考核试卷
![矿产勘查中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70bc1b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f.png)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在矿产勘查中,多源数据融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勘查精度和__________。
答案:降低勘查风险
2.在遥感数据融合中,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__________。
答案:雷达传感器
3. GIS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主要是进行__________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归一化等。
(3)采用变换融合法将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提取金矿异常信息。
(4)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地质解释,圈定金矿有利区域。
(5)通过地质钻孔验证,评估融合效果。
效果:
4.请谈谈矿产勘查中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挑战。
答案:
发展趋势:
(1)融合算法的不断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融合算法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16.在矿产勘查多源数据融合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异常信息检测?()
A.线性回归分析
B.支持向量机
C.聚类分析
D.神经网络
17.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矿产勘查中的三维可视化?()
A.虚拟现实技术
B.增强现实技术
C.三维建模技术
D. 3D打印技术
18.在矿产勘查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数据的实时更新与传输?()
(3)技术融合与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具备相应技术背景的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D
3. D
4. B
5. D
6. D
7. C
8. D
9. C
10. C
11. A
12. C
测量数据融合与处理方法考核试卷
![测量数据融合与处理方法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255e81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2.png)
3.请解释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在数据融合过程中的区别与联系,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场景。
()
4.在进行测量数据处理时,可能会遇到数据异构性的问题。请阐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讨论数据预处理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
()
(注:请在答题括号内作答)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D
4. C
5. C
6. A
7. B
8. C
9. C
10. C
11. B
12. D
13. C
14. C
15. D
16. D
17. B
18. A
19. D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C
6. ABCD
7. ABC
8. ABCD
9. ABC
10. ABCD
11. ABC
12. BC
A.均方误差
B.精度
C.召回率
D. F1分数
14.在多源数据融合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数据降维?()
A.主成分分析
B.独立成分分析
C.聚类分析
D.因子分析
15.以下哪些方法适用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
A.深度学习
B.贝叶斯估计
C.加权平均法
D.多层感知器
16.在数据融合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信息丢失?()
A.数据采集
B.数据预处理
C.特征提取
D.融合模型优化
20.以下哪种数据融合方法在处理多源异构数据时具有优势?()
A.加权平均法
B.卡尔曼滤波法
立体融合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立体融合测试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eead68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3.png)
立体融合测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立体融合技术主要用于以下哪个领域?A. 医学影像B. 航空航天C. 虚拟现实D. 农业种植答案:C2. 立体融合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必要的硬件设备?A. 立体显示器B. 立体眼镜C. 3D打印机D. 立体相机答案:C3. 在立体融合技术中,立体视觉是如何实现的?A. 通过单眼观察B. 通过双眼观察C. 通过触摸感知D. 通过声音引导答案:B二、填空题4. 立体融合技术通过_________技术,使得用户能够获得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体验。
答案:立体显示5. 立体融合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中,可以用于_________等手术的辅助。
答案:微创手术三、简答题6. 简述立体融合技术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
答案:立体融合技术在虚拟现实中应用广泛,它通过模拟真实的三维空间环境,使得用户能够体验到更加逼真的虚拟世界。
用户通过佩戴立体眼镜或使用立体显示器,可以感受到深度感和立体感,从而提高沉浸感和交互性。
四、论述题7. 论述立体融合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发展趋势。
答案:立体融合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生物课上,学生可以通过立体融合技术观察细胞结构;在地理课上,可以观察地形地貌。
随着技术的发展,立体融合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内容的调整和优化。
同时,它也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为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和高效的教学资源。
五、案例分析题8. 某医院计划利用立体融合技术进行手术模拟训练,请分析其可能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答案:利用立体融合技术进行手术模拟训练,可以为医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手术环境,帮助他们熟悉手术流程和操作技巧。
优势包括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风险,以及提升医生的技能水平。
然而,挑战也存在,如技术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及可能存在的技术误差等。
信息融合技术期末试题
![信息融合技术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008d6702d276a201292e1c.png)
信息融合技术期末试题班级:2018级物联网工程 学号: 姓名:一、论述题1.论述信息融合的定义及其优势。
2.论述滤波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最优滤波问题的三种方法论。
3.论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滤波的融合方法及各自特点。
4.论述Kalman 滤波器与稳态Kalman 滤波器的关系。
5.给出集中式和加权观测融合模型的推导过程。
二、算法分析及程序设计题考虑状态空间模型如下:x (t +1)=Φx (t )+Γw (t )y i (t )=Hx (t )+v i (t ),i =1,2状态x (t )=[x 1(t)x 2(t)],其中x 1(t)表示运动目标的位置,x 2(t)表示运动目标的速度。
y i (t )是第i 个传感器的观测,w (t ),v i (t )是相互独立的、方差各为σw2和σvi 2的高斯白噪声。
模型中参数的选取如下:Φ=[1101],Γ=[0.51],H =[10],σw 2=4,σv12=1,σv22=0.25。
要求:写出算法分析公式及仿真程序(带注释),并按要求绘图。
(1)求局部递推Kalman 滤波器x ̂i (t |t ),i =1,2,其中x ̂i (t |t )=[x̂i1(t)x ̂i2(t)]T 。
绘制图1:曲线x 1(t )和x ̂i1(t);绘制图2:曲线x 2(t )和x ̂i2(t)。
(2)求按矩阵加权融合Kalman 滤波器x ̂0m (t |t ),其中x ̂0m (t |t )=[x ̂01m (t)x ̂02m (t)]T 。
(假设局部估计误差不相关,即P 12=P 21=0。
)绘制图3:曲线x 1(t )和x ̂01m (t);绘制图4:曲线x 2(t )和x ̂02m (t)。
(3)求按标量加权融合Kalman 滤波器x ̂0s (t |t ),其中x ̂0s (t |t )=[x̂01s (t)x ̂02s (t)]T 。
(假设局部估计误差不相关,即P 12=P 21=0。
CH17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
![CH17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习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861e0f7226fff705cc170ada.png)
第17章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一、单项选择题1、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进行( ),以产生对被测对象统一的最佳估计。
A、分析和综合B、分类C、分解和选择D、误差处理2、数据融合的核心是( )A、多传感器系统B、多源信息C、协调优化和综合处理D、得到准确的数据3、以下不属于数据融合的人工智能类方法的是( )A、模糊逻辑推理B、神经网络方法C、智能融合方法D、卡尔曼滤波二、多项选择题1、按照在处理层次中的信息抽象程度不同,可以把融合层次大致分为():A、原始层B、特征层C、决策层D、抽象层2、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结构可分为()情形:A、并联融合B、串联融合C、混合融合D、网状融合3、以下属于随机融合方法的是()A、加权平均法B、模糊逻辑推理C、卡尔曼滤波法D、神经网络方法4、数据融合系统的功能主要有( )A、特征提取B、分类C、识别D、参数估计和决策5、数据融合可应用的领域包括( )A、智能检测系统B、空中交通管制C、机器人D、军事应用三、填空题1、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对来自于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以产生对被测对象统一的。
2、数据融合的最终目的是。
3、数据融合就是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信息资源,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多传感器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以完成所需的任务,使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优越的性能。
4、数据融合系统的功能主要有、、、和。
四、简答题1、简述数据融合的特性和优点。
2、简述Bayes概率推理法。
3、什么是数据融合?4、数据融合的意义是什么?5、试比较数据融合的三个层次:原始层,特征层,决策层。
6、数据融合的方法有哪些?第18章测量不确定度与回归分析一、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四、简答题1、答: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1)测量环境误差;2)测量装置误差;3)测量方法误差;4)测量人员误差知识点:误差的来源2、答:相同点:都是评价测量结果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都可作为测量结果的精度评定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 学年 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学号 姓名 成绩 考试日期: 2013年 1 月 7日考试科目:《 多源测试信息融合 》(A 卷)注意事项:1、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在答题纸和试卷上写明自己的姓名和学号。
题目:一、简答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 简述多源测试系统数据融合的目的和定义。
答:目的:对多源知识和多个传感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消除多传感器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利用信息互补来降低不确定性,以形成对系统环境相对完整一致的理解,从而提高系统智能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反应的快速性和正确性,进而降低决策风险过程。
定义: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不同传感器按时序获得的观测信息,按照一定的准则加以自动分析、优化和综合,为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2. 简述D-S 证据理论中,mass 函数的定义,什么是焦元和焦元的基? 答:(1)基本置信度指派m 是2Θ→[0,1]集合的映射,A 为2Θ一子集,记A ⊆2Θ,且满足:m(A)也称为假设的质量函数或mass 函数;2()0()1A m m A Θ⊆∅=⎧⎪⎨=⎪⎩∑(2)若m(A)>0,则称元素A 为证据的焦元;焦元中所包含识别框架中的元素个数称为该焦元的基,记作|A|。
(4分)3. 分布式融合系统常见的融合策略有哪些?(论述其中五个即可得满分)答:常见的融合策略:“与”融合检测准则、“或”融合检测准则、表决融合检测准则、最大后验概率融合检测准则、Neyman-Pearson 融合检测准则、贝叶斯融合检测准则、最小误差概率准则。
4. 举例说明D-S 证据理论中的0信任冲突悖论。
答:如果识别框架下的多条证据中的一个证据的某一焦元的基本置信度分配为0,且该焦元与同一证据中其它基本置信度指派值不为0的焦元的交集不是其本身,则无论其它证据对该焦元的基本置信度分配有多大,组合结果中该焦元的基本置信度分配始终为0。
11230.5{}()0.2{}0.3{}=⎧⎪==⎨⎪=⎩A A m A A A A A ,12230.0{}()0.9{}0.1{}=⎧⎪==⎨⎪=⎩A A m A A A A A ,13230.55{}()0.10{}0.35{}=⎧⎪==⎨⎪=⎩A A m A A A A A14230.55{}()0.10{}0.35{}=⎧⎪==⎨⎪=⎩A A m A A A A A ,1230.00{}()0.33{}0.67{}=⎧⎪==⎨⎪=⎩A A m A A A A A 。
5. 简述分布式融合检测系统二元假设检验问题,并分析二元假设检验结果可能出现的几种可能性。
答:在二元假设检验问题中,每个传感器的决策值ui 为二元值,定义如下:010(1((1,2,,假设 判定为无目标),假设 判定为有目标)…,N)⎧==⎨⎩i H H u i设 P(H0)=P0 和 P(H1)=P1分别为H0和H1出现的先验概率,且P0 +P1=1局域决策值传送到融合中心构成融合中心的观测向量:12(,,,)……=N U u u u融合中心基于U 获得全局决策U0,融合中心的决策值为:0100(1(,假设判定为无目标),假设判定为有目标)⎧=⎨⎩H H u 。
有四种可能性:11(1)0;(2)1;(3)1;(4)0为真,判决为真,判决为真,判决为真,判决。
====H u H u H u H u ,(1)、(2)为正确选择,(3)称为虚警(没有目标而判断为有目标)、(4)称为漏检(有目标判断为没有目标),为错误选择。
二、计算题一(共35分,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6. (本题20分)识别框架Θ={A ,B ,C },该识别框架下的两个证据E 1,E 2,相应的基本置信度指派函数m 1, m 2分别为:11111222()0.5,()0.2,()0.1,()0.1,()0.1()0.6,()0.3,()0.1m A m AB m B m BC m C m A m B m C ========根据DS 证据理论,求:1)第一条证据识别框架幂集下各子集的信任度和似真度。
2)两个证据合成后的Mass 值。
解:(1)信任度()()()0.5D ABel A m D m A ⊆===∑()()()0.1D BBel B m D m B ⊆===∑()()()0.1D CBel C m D m C ⊆=== ……(1’) ()()()()()0.50.10.20.8D ABBel AB m D m A m B m AB ⊆==++=++=∑ ……(2’) ()()()()0.50.10.6D ACBel AC m D m A m C ⊆==+=+=∑ (3)) ()()()()()0.10.10.10.3D BCBel BC m D m B m C m BC ⊆==++=++=∑ (4)) ()1Bel Θ= ()0B e l Φ=似真度()()()()0.50.20.7D A Pl A m D m A m AB φ≠==+=+=∑ (5)) ()()()()()0.10.20.10.4D B Pl B m D m B m AB m BC φ≠==++=++=∑ ……(6’) ()()()()0.10.10.2D C Pl C m D m C m BC φ≠==+=+=∑ (7)) ()()()()()()0.50.10.20.10.9D AB Pl AB m D m A m B m AB m BC φ≠==+++=+++=∑……(8’)()()()()()()0.50.10.20.10.9D AC Pl AC m D m A m C m AB m BC φ≠==+++=+++=∑……(9’)()()()()()()0.10.10.10.20.5D BC Pl BC m D m B m C m BC m AB φ≠==+++=+++=∑……(10’)()1Pl Θ= ()0Pl Φ=(2)1221221221212()(()())()(()())()(()())()()()()0.5(0.30.1)0.1(0.60.1)0.1(0.60.3)0.20.10.10.60.44K m A m B m C m B m A m C m C m A m B m AB m C m BC m A =+++++++=⨯++⨯++⨯++⨯+⨯=……(14’)211()0.8110.44m A K ==≈-- ……(16’)2111()(()()())0.3(0.10.20.1)()0.2110.44m B m B m AB m BC m B K ++⨯++==≈--……(18’)211()(()())0.1(0.10.1)()0110.44m C m C m BC m C K +⨯+==≈-- ……(20’)()()0m AB m BC ==7. (本题15分)瓦斯检测系统中传感器集S ={S1, S2, S3}分别代表甲烷,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
状态集U ={安全,危险},且根据经验三个传感器的权值分配策略A ={a1, a2,a3}={0.6, 0.3, 0.1}。
已知两个状态下单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分别是:设当综合评危险度大于0.5时危险,求两个状态下的安全性(Max -Min 交并符合原则)。
三、计算题二(任选其中一题解答,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本题15分)8. 设两个医生给同一个病人诊断疾病,甲医生认为感冒的可能性是0.9,说不清病症的可能性0.1;乙医生认为0.2的可能性是肺炎,0.8的可能性是说不清楚的病症;请问患者是感冒的这种可能性落在什么范围内? 解:由甲医生得到证据体E 1:1m (感冒)=0.9 1()m Θ=0.1由乙医生得到证据体E 2:2m (肺炎)=0.2 2()m Θ=0.8将E 1与E 2融合:k=1m (感冒)2m (肺炎)=0.9⨯0.2=0.18 ……(1’)12()()0.90.8()0.9110.18m m m k Θ⨯==≈--感冒感冒 ……(2’)21()()0.20.1()0110.18m m m k Θ⨯==≈--肺炎肺炎 ……(3’)12()()0.10.8()0.1110.18m m m k ΘΘ⨯Θ==≈-- ……(4’)Bel (感冒)=0.9 ……(7’) Pl (感冒)=0.9+0.1=1 ……(10’) 则患者为感冒的信任区间为[0.9,1]。
9.设o1表示战斗机,o2表示多用途地面攻击飞机;o3表示轰炸机;o4表示预警机;o5表示其他飞行器;目标识别框架为W={o1,o2,o3,o4,o5,U};系统使用ESM ,IR 和EO 三种传感器。
由射频RF 、脉宽PW 、IR 及光学设备确定的基本置信度值如下表所示,其中mRF(·)和mPW(·)由ESM 传感器确定。
若采用基于基本置信度值的决策方法时,若选择门限ε1=ε2=0.1时,请确定目标是什么?解: 答案略,详见复习课ppt 。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学号姓名成绩考试日期: 2011年 1 月 10日考试科目:《多源测试信息融合》(A卷)注意事项:1、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在答题纸和试卷上写明自己的姓名和学号。
题目:一、简答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0分)9.简述多源测试系统数据融合的目的和定义。
答:目的:对多源知识和多个传感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消除多传感器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利用信息互补来降低不确定性,以形成对系统环境相对完整一致的理解,从而提高系统智能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反应的快速性和正确性,进而降低决策风险过程。
(5分)定义: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不同传感器按时序获得的观测信息,按照一定的准则加以自动分析、优化和综合,为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5分)10.描述数据融合一般需经过的过程,并对每一步工作加以简单叙述。
答:分析来自所有传感器的数据,并对其进行配准、关联、相关、估计、分类与信息反馈等。
(2分)(简述其中任意4个即可,每个2分)配准:将传感器数据统一到同一时间和空间参考系中关联:使用某种度量尺度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进行相关处理的候选配对相关:对关联后的数据进行处理以确定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目标 估计:依据相关处理后的结果对目标的状态变量与估计误差方差进行更新,实现对目标的未来状态预测分类:通过对特征数据的分析,确定目标的类型等。
11.简述D-S 证据理论中,mass 函数的定义,什么是焦元和焦元的基?答:(1)基本置信度指派m 是2Θ→[0,1]集合的映射,A 为2Θ任一子集,记作A ⊆2Θ,且满足:(6分)m(A)也称为假设的质量函数或mass 函数;(2)若m(A)>0,则称元素A 为证据的焦元;焦元中所包含识别框架中的元素个数称为该焦元的基,记作|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