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测量小灯泡电阻教学设计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课题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原理;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程方法: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学习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学习难点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教学方式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课型实验探究课教具与媒体(学生可2人或4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带座)、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投影仪。
教学程序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8min)〖师〗我们大家回忆一下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怎样的?这三个量中如果已知两个是否可以求得第三个?欧姆定律I=的变形公式有几个?一个是U=IR,一个是R=,对于后者,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呢?也就是说,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R就会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会越小?不能这么说,因为电阻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和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多高,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电阻只与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
所以对于变形公式R=,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
学生回答二个学生回答师生一起讨论借用上节课的例题2作为引子,引入这节课这是个较难理解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反应不存在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的关系。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伏安法测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本节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的电阻,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钨丝电阻变化的规律,并最终找到影响钨丝电阻变化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节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作如下设计。
第一步:打开探究之门。
教师展示灯泡,提出思考,如何测量灯泡内灯丝的电阻呢?第二步:探究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设计、讨论实验方案。
第三步:发现与拓展。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感知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会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了解钨丝的电阻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爱护实验器材。
三、教学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四、教学难点:自行设计科学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理解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五、教学课型:实验探究课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
七、教具准备: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学生电源、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
(12组)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生: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它的公式是什么?生:I=U/R。
引导学生由欧姆定律I=U/R推出R=U/I。
(板书:I=U/R→R=U/I)(二)、新课教学1、提出问题师:(展示小灯泡)如果要测量这个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分别用什么测?(板书:“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生: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
师:根据什么公式算出灯泡灯丝的电阻?生: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师: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依据的原理就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教案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教案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3.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4.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通过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通过本次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在实验中注意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2.难点:设计实验电路图和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用具】学生分组实验:电池组(或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及灯座、导线若干、实物投影仪。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节实验其实是采用“转换法”测电阻,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因为实验的电路,测量的物理量、步骤基本同第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相同,所以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探究的步骤进行测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其中充当优秀学生的角色即可,具体方法可采用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提问找问题等形式进行。
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中的一种基本测量,属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理解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线,排除接线中的故障是难点所在。
根据课题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本节的重点;是初中电学的一个重要的物理实验,是欧姆定律的重要应用。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同时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熟悉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步骤;3.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与材料: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2.教学环境:实验室。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电阻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电阻的认识和兴趣,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铺垫。
2.实验操作(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四名学生。
2)教师向每个小组发放实验仪器和材料。
3)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a)将小灯泡连接在电流表和电压表之间,组成一个电路。
b)用万用表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并记录数值。
c)打开电路开关,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d)关闭电路开关,再次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4)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教师在黑板上列举每组的实验数据。
3.实验数据处理(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灯泡的电阻。
2)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a)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测量?b)当电流和电压分别为多大时,小灯泡的电阻最大?为什么?4.实验总结(10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阅读相关教材,对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亲身操作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进一步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多次测量,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分析能力。
然而,对于一些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原理的理解,学生的掌握还有待加强,这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引导。
同时,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观察现象的实验步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测量小灯泡电阻教学案

初中物理新授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新授
课题
测量小灯泡电阻
课时
1
单位
时间
11月
执笔
教
学
目
标
1.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即伏安法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了解钨丝的电阻特性
教法
观察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交流贯穿课堂始终。
教具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学具
学案、实验报告、实验探究器材
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学案3)
1、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降低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会_____,灯泡的亮度_____,用手触摸感觉到灯泡的温度______.
2、分析灯泡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值,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知识梳理:
1.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有下列必要的步骤,它们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
1.实验电路图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得出。
2.注意事项可以放在实验进行中说明,或学生有问题时再指出,这样比单独占用一些时间要好一些,因为学生出错了,就知道注意事项的珍贵了。
3.最后一个思考题有难度,可以课下留给学生。
提出问题:学案中,灯丝电阻可以观察比较出大小,那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呢?(提示:我们已经学习了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能否利用这两个仪表,得出灯泡的电阻值?)
初中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与反思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1)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
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领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初步形成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培养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电学的三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我们已经知道测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电压可以用电压表,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板书课题: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今天,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测量小灯泡电阻,二是根据测量数据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讨论。
(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请同学们翻开书,书上已给出了电路图,我们用给定的电路图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板书:一、用给定电路图测量2.板画电路图,边画边问,学生齐答。
板书:实验原理:欧姆定律3.提问:根据已给的电路图,怎样测电阻呢?4.引导大家考虑如何选择电表的量程?5.我们做实验还应有实验步骤,记录表格以及结论。
板书:量程选择:?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结论:?这几个问题都要同学们通过实验来解决,实验之前商量一下如何分工,实验中请注意把实验步骤和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同时思考实验中需注意什么问题?(三)学生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四)分析和论证1.请几组同学到讲台上来和大家交流他们的实验过程。
2.鼓励学生今后进行这样大胆的尝试。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案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2、老师有一个小灯泡,你能帮老师想一个办法测量出小灯泡的电阻吗?需要哪些器材?3、你还记得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吗?复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要与被测用电器_______;(2)电流要从__________流入,从_______________流出;(3)不要超过电流表的_______;(4)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要与被测用电器_______;(2)电流要从__________流入,从_______________流出;(3)不要超过电压表的_______;(二)测量小灯炮的电阻一、设计实验1、实验的原理师: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生:欧姆定律,R=U/I2、实验器材师:实验需要哪些器材?生: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电压表。
(学生可能忽略滑动变阻器,教师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滑动阻器的作用:选用这些器材可以测量几组电流、电压值?这样测量的结果有什么问题?怎样改进?)3、电路图师:你能设计出实验的电路图?学生作图,板演,师生共同点评。
4、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你能设计一个记录测量结果的表格吗?动手试一下。
学生合作设计表格,板演,师生点评,学生小组内交流二、进行实验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1)开关要处于状态,(2)实验前要将滑片P移动至,这样做的目的是;(3)怎样选择电流表、电压表选择合适的量程。
学生分组连接电路,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和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错误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从正常工作电压逐次降低,记下电压值并同时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分别填入表格。
研究小灯泡电阻教案

研究小灯泡电阻教案教案标题:研究小灯泡电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3. 研究小灯泡的电阻与其材料、长度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1. 小灯泡(不同材料、长度和直径的多个小灯泡)。
2. 电阻测量仪器(如万用表)。
3. 电源(如电池组)。
4. 连接线。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解释电阻的概念,以及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小灯泡的亮度是否受到电阻的影响?电阻与小灯泡的材料、长度和直径之间是否有关系?实验步骤:1. 将电源与电阻测量仪器连接,确保电源正常工作。
2. 将小灯泡连接到电路中,注意正确连接极性。
3. 使用电阻测量仪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4. 更换不同材料、长度和直径的小灯泡,重复步骤3,记录每个小灯泡的电阻值。
数据分析:1. 将记录的电阻值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2. 让学生观察数据,分析小灯泡的电阻与其材料、长度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电阻与小灯泡的材料、长度和直径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或趋势?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规律。
2. 结合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数据,解释小灯泡电阻与材料、长度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3. 强调电阻与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材料、长度和直径的导线,研究其电阻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电阻的影响,如温度、截面积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2. 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电源和电路连接安全。
2. 强调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和观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准确记录数据。
3.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自主设计实验。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以及研究小灯泡电阻与其材料、长度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3.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4.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通过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本次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在实验中注意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2.难点:设计实验电路图和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用具】学生分组实验:电池组(或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及灯座、导线若干、实物投影仪。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节实验其实是采用“伏安法”测电阻,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因为实验的电路,测量的物理量、步骤基本同之前学的“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相同。
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中的一种基本测量,属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理解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线,排除接线中的故障是难点所在。
根据课题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本节的重点;是初中电学的一个重要的物理实验,是欧姆定律的重要应用。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同时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
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是如何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器材。
可以适当增加内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打开探究之门教师展示灯泡,通过媒体突出显示灯泡的钨丝,提出思考:师:导体会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灯泡内的灯丝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吗?生:有,因为灯丝是金属导体钨丝,当然会有一定的电阻。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教案标题: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2. 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准备:1. 小灯泡;2. 电源;3. 万用表;4. 电线;5.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电阻的概念,并解释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操作:1. 将电源与小灯泡连接,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2. 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测量档位,并将红黑表笔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两端;3. 记录下测量到的电阻值,并与小灯泡的标称电阻值进行对比;4.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数据处理:1. 引导学生计算实测电阻与标称电阻之间的误差,并讨论误差的原因;2. 对比不同小灯泡的电阻值,讨论其差异的原因。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小灯泡的电阻值会有差异;2. 引导学生总结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电源电压和不同电线长度对小灯泡的电阻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的差异;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或参数来改变小灯泡的电阻。
评估与反馈:1. 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及结论;2.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电阻的相关知识,如串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等;2. 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电路实验,如测量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等。
注意事项:1.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确保电源电压适当、接线牢固;2. 学生在使用万用表时要正确选择档位,并注意避免短路;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测量小灯泡电阻教案

2、检查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
的一些错误操
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步增 作,及时纠正。 大为 1.5V、2V、2.5V,并读出对应的 还有,要求实 三次电流值,分别填入数据记录表 中,并记录相应的亮度情况。 验数据的填写 应该尊重实验
3、根据 R=U/I,计算出三次小灯泡的 事实,不能随 电阻并填入表格中并求平均值。 4、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次数 1 2 3 U(V) I(A) 亮度 电阻 学生分析、讨 论回答:: 三 通过实 次结果差别很 大也是很正常 验让学 生养成 严谨的 实验态 度。 意改动。
内容与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教 学 程 序 【师】 (1)我们大家回忆一下欧姆定律的 内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怎么样的 (2)我们根据哪个公式进行计算可 以获取导体的电阻? 教师总结:欧姆定律表达式为 I = ,我们可以根据推导式 R = 算获得导体的电阻。 那么在物理实验室我们是如何根据 公式来测量导体电阻的呢?这一节 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引出新课—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进入新课, 出示小灯泡,请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 小灯泡。 【小组活动 1】 1.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式,要想知道灯 泡的电阻,我们需要知道哪些物理 量?这些物理量又该如何获取? 2.欲使灯泡连接在电路中,应该再加
4.对个别同学的错误数据不要一味地加以否定,而要注意引 导,看是因为读数引起的还是计算引起的,石泉县他们查找到
问题的根源,有的电路连接有问题,也可能出现不合理的实验 数据。所以我们老师还是要想得更远一些才好。 利用学生导学案 A、B、C 组对学生分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标训练 当 堂 达 标
引导:不错不错,看来同学们思 学生分析、讨 考得很全面,也很到位,既然留意到 论回答::灯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那小灯泡在什么 丝的温度升高 温度下电阻最大?什么温度下电阻 最小? 时电阻增大, 温度较低时, 电阻较小。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教案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2.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3.能够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并分析小灯泡的电阻值。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灯泡、万用表、导线、电池、电路板等实验器材;2.学生准备:实验记录表格、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引入电阻的概念,提问学生:你们了解电阻是什么吗?电阻在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顾以往的学习,回答问题后进行简要总结。
二、实验操作(3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所需实验器材,并详细讲解各个器材的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使用万用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自行完成实验操作,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三、数据处理(25分钟)1.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收集实验数据。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规律?电阻值与哪些因素有关?3.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器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值,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四、实验讨论(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a.为什么同一种小灯泡的电阻值在不同的测量中可能会有差异?b.你们如何减小小灯泡电阻值测量的误差?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实验总结(10分钟)1.教师进行实验总结,强调电阻测量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应遵守的操作规范。
2.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2.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延伸:1.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电阻与线材长度、线材材质等因素的关系;2.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他测量电阻的方法,如桥式测量等。
教学评价:1.实验记录表格的填写情况;2.学生的实验讨论表现;3.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
测量小灯泡电阻教学设计3人教版〔篇〕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那么.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稳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教学难点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学生可2人或4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假设干、投影仪.(带座)、●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投影题目: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同学们练习,两个同学板演.(此题目是上节课欧姆定律公式的稳固应用,并且有同类型的例题.教师对学生的演算可以不做过多的讲评,直接关注其变形公式)UU[师]欧姆定律I=R可变形为R=I,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也就是说,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R就会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会越小?(学生通过对“电阻〞一节的学习及课后探究已有所理解)[生]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和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多高,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U[师]肯定同学的答复.强调:对于变形公式R=I,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不U存在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的关系,但是R=I 可以作为电阻的计算式,由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这段导体的电阻.二、进行新课[师]同学们面前的小灯泡是我们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常用到的,你们还知道在哪儿还用它呢?[生]手电筒用的就是这种,还有有的玩具上也用这种灯泡.[师]如果我们想知道这种灯泡的电阻是多大,怎么办?U[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I 算出来.[想想议议]U[师]要利用变形公式 R=I求电阻,需要知道U、I值,怎么能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呢?[生]用电压表测电压值,用电流表测出电流的值.[师]很好,请大家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然后互相交流.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和别的同学不一样.请一位同学将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教师巡视,这时可能会发现,不管同学们灯泡、电表摆放的位置如何,大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只画出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另一种较完整,接进了滑动变阻器.[投影这两种电路,学生观察比较]U[生]只要能测出电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灯中的电流就可以由R=I算出电阻的值.用电流表、电压表就行,不用变阻器也可以.[]另一局部同学,你什么要将路接入阻器呢?[生]阻器能改路中的流.[]像前一局部同学的,用流表和表出小灯泡中的流和灯两端的就可以算灯泡阻.什么要改路中的流,改路中的流有什么作用呢?引学生分析:前一个路只能一个流和,而后一个路中,利用滑阻器通改接入路中阻的大小改路中的流.由于灯泡的阻一般不,根据欧姆定律形式U=IR,流改,灯泡两端的也会改.因此,就可以出几不同的流和的.[生]小灯泡的阻是不的,出一次算就可以了.什么非要几不同的,做有什么意呢?(引学生分析 )[]几个要好的同学共同去做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个决定的候,是不是要征求大家的意?如果一个同学偏左,另一个同学偏右,最后大家折中一下取一个大家都意的.在中量几数的意也在于此.多几不同的流和相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多个阻的量,从而可以通取平均的方法,去掉量程中可能出的偶然差,提高物理量的量精确度.“屡次量求平均〞,是我在物理中常要用到的方法.因此路中入阻器是十分必要的.[]大家,阻器的作用是什么?[生]改路中的流,从而改灯泡两端的(以行屡次量).[]在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想,器材,看老你准的器材不,然后自己接路,好步及数据表格.(学生做.教巡回指. )[]将器接入路前或器材,了解器材的什么情况内容?[生]要了解器材的格,如源的、表流表的量程、最小刻度、滑阻器的最大阻和允通的最大流等.[]很好,希望大家将些内容也体在你的告中.其他同学有什么充内容?[生]要注意察流表、表的指是否指在“0〞刻,如果不在,要注意先零.[生]要看一下小灯泡的定是多少.[生]要注意看清流表、表的正接柱,接不能接反了.⋯[师]老师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导线和开关,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使用的导线如果导线芯是多股细铜线,连接时要先将线头扭在一起,捋光了再接(教师要做示范,并提醒同学注意平安,不要扎了手).组内的同学可以分工协作,有人连接电路,有人设计实验步骤,有人起草实验记录表格.(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指导同学们完成各自独立的任务后,组内同学可以互相交流、检查,集中大家的智慧,改进实验电路连接,完善实验步骤.[师]合上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在什么位置上?[生]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师]为什么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或者是有什么必要吗?[生](学生经过思考后答复)变阻器滑片先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当闭合开关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变阻器的电阻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滑片先处在最大的位置,那么它改变电阻时只能从大往小变.[生]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先从最小慢慢随着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而逐渐变大.[生]这样就能防止因电路中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师]从这个意义上讲,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呢?[生]可以限制电路中的电流,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师]同学们能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非常好,那么现在请大家来关注小灯泡.小灯泡上标明的额定电压值是多少?从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你能想到什么问题?[生](学生读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额定电压是指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压,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不超过灯泡的额定电压,这样才不会损坏小灯泡.[师]电压表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电压.小灯泡两端电压的最大值已能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在量程选择上同学们有没有什么考虑?[生](学生讨论后答复)电压表能测量的最大值稍微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就可以了.[师](肯定同学们的答复 )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值,同学们对电源电压的选择有没有什么考虑呢?[生](学生讨论后答复)电源的电压值应该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不然的话,灯泡上的电压就可能达不到额定电压.[]同学有什么?如果没有什么,就同学按照我才的,整你的源及表的量程,将滑阻器的滑片放在阻器阻最大的位置上.注意阻器阻最大的位置不是唯一确定的,要根据你接的接柱的情况来定.大家再仔,整,确保位置正确.大家合上开关,并迅速翻开,在合上开关的瞬,一人察流表,一人察表,看有什么情况?[生]我表指偏反了,指到了“0〞的外(左端).[生]我流表指偏得了,出了刻度以外.⋯[]大家一起来帮助他分析原因.什么会出些象?[生]指反偏是因表的正、接柱接反了.[生]流表偏激是因流表的量程太小了,要改接大量程.[]如果改接大量程偏激怎么?[生]学生然后作答.先一下他路中的滑阻器滑片在不在最大位置,如果滑片在最大位置上,那就一量程更大的流表.[]如果没有量程更大的流表,只能想其他的法,怎么做?(同学烈.教提醒同学用学的欧姆定律来想法 )[生]是不是可以适当减小源的.因阻一定的情况下,小,流也会小.就可以不用更大量程的流表了.[生]也可以用增大阻的方法.因一定的情况下,阻增大,流也会减小.教情鼓励同学的精彩表.[]有代表性的两个小介他的操作步.第一:合上开关,移滑阻器的触,使滑阻器阻逐减小,路中流逐增大,小灯泡两端逐增大.量两数,最后将滑片移到小灯泡两端等于其定的位置,出流表示数.第二:合上开关,移滑阻器滑片到小灯泡两端等于其定的位置,出流表的示数.然后再滑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逐降低,出灯泡两端的和的流,并数据.[]同学分析一下,两种步哪种更适宜一些?教引学生分析,灯泡两端的定是保小灯泡正常光的.当高于定,根据欧姆定律,流小灯泡的流就会比正常光的流大,小灯泡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会烧坏小灯泡.因此从设备平安的角度考虑,测量时要使电压逐次降低,而不是升高.[师]要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小灯泡额定电压值的位置,滑动变阻的电阻是增大还是减小?[生]电灯两端电压是额定值时,是电灯电压的最大值.这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从大变小,这样才能使电路中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灯两端电压增大到其额定值.[师]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额定值减小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变大还是变小呢?[生]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应使电路中电流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该变大.[师]所以,同学们在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小时,一定要首先弄清楚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时,滑片向哪个方向移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时,滑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才不至于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另外电流表、电压表读数时,要看清接的是哪两个接线柱、多大的量程、该量程下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大.同学们按步骤操作,如实填写实验数据,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求出小灯泡的电阻,并相互交流.[师]通过大家的测量、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吗?[生]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值不同时,电路中的电流也不同,但由不变,最后一次测出的数据,计算结果稍微大一点.U计算出的电阻值根本[师]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和导体中电流及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师]补充一点,测量时间过长,灯亮得太久,灯泡的电阻会略有增大.同学们整理仪器,养成良好的习惯.三、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并板书.题目:测量小灯泡的电阻.U U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R,推出R=I,计算灯泡电阻R.实验电路:实验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______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______,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______;电源:______V;开关、导线假设干.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大致估计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最大电流值和最大电压值,选择适宜的量程接入,如不能估计,那么要选择量程较大的接线柱接入.2.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3.合上开关,并迅速翻开开关 (试触),在开关合上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变化,判断电表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接反),电流表、电压表量程连接是否适宜(量程大,还是小).4.根据试触的情况,调整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确保电压表、电流表连接正确.5.合上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记下三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将测量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填入数据表格对应的空格内.注意: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时,应先将滑片移在小灯泡额定电压值的位置上,先测出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值,再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降低,测出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弄清楚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可以使其电阻值增大或减小).在读取电流表、电压表数值时,要先弄清楚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以及该量程下每一大格、每一小格代表的数值.读数时,眼睛正对刻线,确保读数正确.U U6.根据欧姆定律 I=R的变形公式R=I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并求出其平均值.作为所测小灯泡的阻值.数据表格及记录: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123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错误1:变阻器的接线柱接错,短路接入电路,变阻器失去改变电阻的作用.应该用变阻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错误2:电压表“+〞“-〞接线柱接反,合上开关时,电压表指针可能“反打〞.(纠正图略)2.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电阻的平均值:3.略4.甲、乙两个电路测出的灯泡电阻略有不同.甲、乙电路如图:甲:电流表内接法乙: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内接时,电流表读数与小灯泡中的电流相同,但由于电流表的内阻 RA≠0,因此电流表具有分压作用,使得电压表读数大于小灯泡两端电压.由算出的电阻值比实际电阻偏大.电流表外接时,电压表读数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相等,但由于电压表的内阻RV≠∞,因而具有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的读数大于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由算出的电阻值比实际的电阻偏小.五、板书设计略六、课后练习1.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操作中,电表量程选择正确,但不慎将两表的位置连错,连成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将开关闭合后:甲图发生的后果是().乙图发生的后果是().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被损坏B.电流表损坏,电压表示数为零C.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D.电流表损坏,电压表有示数2.如果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都为零,而电压表却有明显读数,而且与电源电压相同.你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哪儿,应该怎样解决?(图附后)3.做电学实验时,常需要测量 A 的电流,但实验室内只有一个量程为A的电流表.如果手边有12V学生电源,0—滑动变阻器,电炉用的电阻丝以及导线和开关,用什么简单方法可以把电流表的量程临时近似地改为A?画出电路图,简述操作步骤.4.如以下图,是一位同学测未知电阻Rx阻值时的实验电路,他连电路后检查时发现,他连电路的过程中有三处错误,你能看出来吗?5.以下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和实物图.(1)Rx约为左右,请正确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按电路图顺序连接实物元件.(2 )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端,当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及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4)待测电阻的计算式 Rx=( )参考答案:1.(1)C正确.图甲中,电流表与电阻并联后与电压表串联,总电阻很大,电路中电流很小几乎是零.而电压表相当于直接连在电源上,因而电压表有示数.(2)D正确.在图乙中,电流表两端直接连在电源上,电流表的内阻很小,通过它的电流很大而烧坏电流表,而电压表通过电阻连在电源上,所以,电压表有示数.2.实验电路如图:甲或乙均可.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某处电路断开,而电压表有明显读数,且与电源电压相同,说明电压表两端与电源连接的局部电路没有问题.在甲图中问题出在连接小灯泡的局部电路,而乙中问题出在小灯泡和电流表串联的局部电路.可以检查一下接线柱是否松动、接线是否连接完好、小灯泡是否接触良好.如果这些都正常,应检查小灯泡是否损坏,电流表是否有问题,并及时更换.3.电路如以下图:操作步骤:按图连接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阻丝的A端连在电流表的一个接线柱上,B端暂时不连.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到达满刻度.试着将电阻丝的不同位置连接在电流表的另一个接线柱上,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当电流表到达半偏时,将这个位置固定在接线柱上.4.错误分别是: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断开,他是闭合的.(2)电流表“+〞“-〞接线柱接反.(3)合上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5.(1)连接图如以下图.电源选用三节干电池,电压为V.滑动变阻器阻值为零时,电路中有最大电流,为IU V=R10=A,被测电阻两端有最大电压即为电源电压.因此电流表量程选A即可,电压表量程选0~15V.0~(2)因滑动变阻器aP段被接入电路,所以闭合开关前P在阻值最大处的b端.P向左移动,变阻器阻值变小,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大.通过改变变阻器的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Rx两端电压,同时还有保护电路的作用.●活动与探究[课题]用电流表或电压表测小灯泡电阻.[内容]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如果你手头上只有一块电压表或电流表,又想用它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你能做到吗?第一组:只能用电流表.第二组:只能用电压表.[分析]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即伏安法)测电灯电阻时,我们已经知道,只要能知道电灯U两端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就能应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I求出电阻的值.现在只有电压表或电流表,就只能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没有电流表要知道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没有电压表要知道灯两端的电压,怎么办呢?我们能利用欧姆定律“测〞出小灯泡的电阻,能不能仍利用欧姆定律,借助一个阻值的电阻来“测〞小灯泡的电压或电流?尝试设计如下电路:第一组:第二组:[结论]第一组:闭合开关S,滑片移到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 I;再移动滑片到a端时,电流表b示数为Ia.由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有:R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第二组:闭合开关S、S1,翻开开关 S2,电压表测出小灯泡的电压UL;然后翻开S1、闭合S2,电压表测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电压U.由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有:只用电流表或电压表测导体的电阻值,还有很多种连接方法,同学们可以多尝试几种,选出最好的方法.●备课资料1.日光灯你家里使用日光灯吗?你知道为什么闭合开关后过几秒钟灯管才发光吗?日光灯的起动正是利用了线圈的自感现象.日光灯主要由灯管、镇流器和起动器组成.灯管的两端各有一个灯丝,管中充有稀薄的氩和微量水银蒸气,管壁上涂着荧光粉(图1).灯管的工作原理和白炽灯不同,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在导电时主要发出紫外线,荧光粉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才发出可见光.荧光粉的种类不同,发光的颜色也不一样.图1日光灯管的结构气体的导电有一个特点:只有当灯管两端的电压到达一定值时气体才能导电;而要在灯管中维持一定大小的电流,所需的电压却低得多.因此,如果把220V的电压加在灯管的两端并不能把它点燃.有了镇流器和起动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镇流器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图2),自感系数很大;起动器由封在玻璃泡中的静触片和U形动触片组成(图3乙),玻璃泡中充有氖气.两个触片间加上一定的电压时,氖气导电,发光、发热.动触片是用黏合在一起的双层金属片制成的,受热后两层金属膨胀不同,动触片稍稍伸开一些,和静触片接触(图3丙),起动器不再发光,这时双金属片冷却,动触片形状复原,两个触点重新分开.图2 日光灯镇流器图3 日光灯起动器图4是日光灯的电路图.闭合开关后电压通过日光灯的灯丝加在起动器的两端,起动器如上所述发热——触点接触——冷却——触点断开.在触点断开的瞬间,镇流器L中的电流急剧减小,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和电源电压叠加起来加在灯管两端的灯丝上,把灯管点燃.实际使用的起动器中常有一个电容器并联在氖泡的两端,它能使两个触片在别离时不产生火花,以免烧坏触点,同时还能减轻对附近无线电设备的干扰.没有电容器时起动器也能工作.图4日光灯电路图家里照明用的电源是交流,它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停地变化.镇流器阻碍电流的变化,使得流过灯管的电流不致过大.L中的自感电动势2.摩擦起电会产生多高的电压摩擦起电现象,对于任何学过电学的同学来说都十分熟悉.但是可能只有很少人注意到摩擦起电会产生很高的电压.例如在枯燥的天气里,当你用毛皮去摩擦塑料棒的时候,会听到“劈劈啪啪〞的声音;再如在枯燥天气的夜晚,当你脱毛腈套衫,毛衣与头发相擦时,也会听到这种劈啪声;如果没有灯光,你可能还会看到细小的火花.要知道,这小火花和劈啪声,就是近在身边的“打雷闪电〞呀!枯燥空气的击穿电场约达象说明摩擦起电确实会到达相当高的电压.3×106V/m.所以,上述现真有点使人不相信,然而这是事实.为了使你更信服,让我们用电学中的一些知识,来估计一下直径为1cm的小球,在摩擦起电时所能到达的电压.小球的外表积为d2≈3cm2.而一个原子的直径大约是10-8cm,因此该小球外表上一个原子所占的面积为(10-8cm)2.那么在这小球外表大约有3cm2/(10-8cm)2≈3×1016个原子,即3亿亿个原子.如果我们假设在摩擦过程中,小球外表上每一万个原子平均获得1个电子,那么总共将获得3×1012个电子.每个电子的电量是×10-19C,所以总共获得×10-19×3×1012≈×10-6C.于是现在的问题是:一个直径为1cm的小球,当它的外表均匀分布着×10-6C电量时,求它的电势.根据电学中的公式,该带电球面的电势QV=KR式中R为球的半径,Q为球面上的总电量,K是比例常数,由实验确定为K=9×109V·m/C.于是小球的电势为。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创新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创新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会利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材分析】“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和运用,加深和理解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本节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即是用伏安法测电阻,它是电学测电阻方法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选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等,特别是关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解决连接电路中出现的种种故障,都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会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意义;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爱护实验器材。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前面第五、六章以及本章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和欧姆定律,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各个电路元件,正确连接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在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方面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关键是通过实验掌握一种方法,通过实验要能分析出电阻的特性。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反思】优点:1. 整个教学环节很朴实,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际授课情况,也反映出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的动手能力,这些都是平时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
2.师生关系和谐,表现为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愿意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来,愿意学习物理这门学科。
3.在授课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很合适,一环扣一环,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每一个问题都让学生刚好可以接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说明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用心了。
4.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其中,真正在合作讨论中得到了提高。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doc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是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因此,本课的教学评价方式是: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2、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3.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应用的评价。
所以木节课,我将评价的主要标准定义为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后与人交流,讨论和质疑,是否用物理语言有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评价学生,对他们的微小进步都予以肯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勇于探究,让学生通过这种评价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八、板书设计测暈小灯泡的电阻一、测量的电路图二、数值记录表格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A)电阻R(Q)123三、数值分析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在设计本节课时,考虑到学生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相对比较熟悉,I大I此宜接由学生回答电流电压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引入新课。
但由于学生对设计电路图和分析数据比较困难。
为了能让学生投入到探究课中,能动手、动脑,在每个环节中,我都由浅入深提问引导。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我都第一吋间给他们指导解决,这目的是为了不让学生气馁,感到实验很有趣。
而进行数据分析时,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建议。
实验后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这一点在整节课小我感到最理想的。
课堂练习这样设计有两个目的:一巩固这节课、二复习前儿课的内容。
学生也掌握得不错。
整节课我认为还有些没有处理好,女th学生做实验的时间没有控制好、最后的数据分析没有把握好“度”等。
这些都有待我□后加强备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7.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7.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我的教案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深入理解电阻的概念,并掌握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2. 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
难点:理解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伏安表2. 小灯泡3. 导线4. 电源5. 开关6. 滑动变阻器活动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源,如灯泡、LED灯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光源是如何发光的。
2. 提问:你们知道灯泡发光的原因吗?引导学生思考灯泡发光与电阻的关系。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2. 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
三、实验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伏安表、一个小灯泡、一组导线、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
2. 学生按照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记录数据。
3. 分析数据,引导学生理解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根据实验数据,填写练习题,巩固电阻的概念。
2. 讨论:如何根据电阻值判断灯泡的亮度。
活动重难点:重点:掌握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
难点:理解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准确。
2.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伏安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电阻吗?3. 拓展延伸:讲解其他光源的电阻测量方法,如LED灯、荧光灯等。
4.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观察家中的用电器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17.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应用欧姆定律,学习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2、通过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电阻概念的正确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探究。
【学法指导】思考、讨论、探究、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2.5V 0.3A或3.8V 0.3A)及灯座、定值电阻、导线若干、实物投影仪、万用表。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新课导言: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教师展示灯泡,通过展示台突出显示灯泡的钨丝。
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小灯泡)师:导体会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灯泡内的灯丝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吗?生:有,因为灯丝是金属导体钨丝,当然会有一定的电阻。
师:那怎样才能知道灯丝的电阻呢?(学生思考、交流讨论)生: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流过它的电流大小,再用公式R=U/I计算得出。
教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二、进行新课1、设计实验师:请同学们翻开书,书上已给出了电路图,我们用给定的电路图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师展示电路图,提问。
师:根据已给的电路图,怎样测电阻呢?(学生思考,齐声回答)师:电路当中为什么要接入滑动变阻器?没有它实验会怎样?生:保护电路。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
生:没有它的话,实验中就只能测出一组实验的数据,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真正说明问题,应该多测几次。
师:用这种方法能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能不能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呢?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电路图是怎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师: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什么状态?开关闭合前,滑片P应处于什么位置?生:连接电路时断开开关;接入电路的R调到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 8F -0D -80-D5-32
整理人 尼克
测量小灯泡电阻教学设计
[实验数据记录]
次数要求亮度电流电压电功率
1U=U额
2U>U额
3U<U额
【结论】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
灯泡功率越大。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
大,小灯泡越亮。
小结这是一节实验课,主要学习测电功率的方法,感受实际电压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间的关系。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完成本次的实验报告。
教
学
流
程
板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