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9题)1、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3、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 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4、“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蜡烛、光屏、凸透镜;B.虚像也能成在光屏上;C.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D.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若想用它得到一个正立的虚像,物体可以放在距凸透镜:A.10cm处; B.12cm处; C.14cm处; D.24cm处.6、烛焰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用硬纸片盖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A、只剩下半部分;B、完全消失;C、只剩上半部分;D、仍然完整7、在“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一倍焦距的距离后,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原来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A. 放大正立的B. 放大倒立的C. 缩小正立的D. 缩小倒立的8、 .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含解析)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2)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3)将物体放在距镜头14cm处,成像特点遵从上表规律,此时应成的实像.2.小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可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然后调整器材进行实验;(2)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当蜡烛在标尺30cm处时,光屏应移到标尺cm 处,成像才清晰;当蜡烛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到乙图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变;(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宏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5)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处,看到清晰的像是图中的(填序号)。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cm;(2)如图(b)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像;(3)如图(c)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时,所成的像是:A. 倒立的实像B. 正立的虚像C. 正立的实像D. 倒立的虚像2.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距:A. 越近B. 越远C. 不变D. 先变远后变近3.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的大小: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4. 凸透镜成像时,若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所成的像是:A. 正立的虚像B. 正立的实像C. 倒立的虚像D. 倒立的实像5.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处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A. 倒立的等大实像B. 倒立的放大实像C. 正立的等大虚像D. 正立的放大虚像二、填空题1.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处时,所成的像位于______。
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______像。
3.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时,所成的像与物体______等大。
4.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像。
5.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距离是______。
三、判断题1.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的像越小。
(对/错)2.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焦点处不成像。
(对/错)3.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二倍焦距处,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对/错)4.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对/错)5.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对/错)四、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15厘米。
求像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2.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30厘米。
求像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3.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物体距离透镜5厘米。
求像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五、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成像规律。
2.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给出具体的数学表达式。
凸透镜练习题专题

凸透镜练习题专题一、单选题1.放电影试镜头时,发现银幕上的影像小了一点,为了使画面更大一些,应当调整放映机()A. 离银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 离银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C. 离银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 离银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题4题A. 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B. 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C.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D.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他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缩小的像.小明将光屏从光具座上取下,把这支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此时蜡烛通过这个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A. 倒立等大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4.用手机看视频,图象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象,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20cmB. 15cmC. 10cmD. 5cm5.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5题6题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C. 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 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7.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 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C.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D.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7 题8题10题8.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A. 倒立缩小B. 倒立等大C. 倒立放大D. 正立放大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A. 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 光所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10.小明和小华早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是,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 A. 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 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C. 三个方面都相同D. 三个方面都不同11.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11题12题13题12.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13.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A. 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近B. 小明和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 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远D. 小明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远14.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物体放在离透镜40cm处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B. 把物体放在20cm处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C. 把物体放在10cm处时,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此透镜的焦距是15cm15.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4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3cm B. 6cm C. 9cm D. 12cm16.2013年6月20日,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太空授课.如图是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透镜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像.以下哪个器材工作时的成像与此实验相同()A. 平面镜B. 放大镜C. 照相机D. 投影仪17.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17题19题20题21题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B.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C.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5cmB. 10cmC. 15cmD. 20cm19.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 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 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 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 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20.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A.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B.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C.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D.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2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得更大的清晰象,她常常这样做()A.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B.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C.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如图1所示为琦琦同学的照片,图2是他将凸透镜紧贴在照片,然后逐渐远离照片,透过透镜所能看到琦琦的照片,则在远离的过程中看到的顺序是()A. 乙丙丁甲B. 丙乙甲丁C. 乙丙甲丁D. 丙乙丁甲22.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甲:这架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乙:将照相机升高,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丙:若要照全身像,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丁:若要人像更亮,需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这些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与乙B. 甲与丙C. 丙与丁D. 只有丙24题25题29题23.如图所示是小东制作的昆虫观察盒,在盒盖上端安装凸透镜便于观察盒内小昆虫放大的像,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他应该选择()A. 焦距为5cm的凸透镜B. 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 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24.某同学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分别为6cm、18cm、24cm时,依次得到放大虚像、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A. 6cm<f<9cmB. 9cm<f<12cmC. 12cm<f<18cmD. 18cm<f<24cm25.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乙凸透镜的焦距B. 在甲图中,蜡烛和光屏交换位置,能够字光屏上得到缩小倒立的实像C. 乙图中,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D. 乙图中,只移动蜡烛渐渐靠近凸透镜,原来光屏上一定可以看到放大的像2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蓓蓓利用图画记录了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有对有错,请你帮她把不正确的图挑出来()A. B. C. D.27.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看到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 cm、小于20 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B. 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C.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 cm,且白墙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D. 在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28.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 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 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 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29.某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蜡烛点燃后放在距凸透镜15cm的地方,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当他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7.5cm处后()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看不到烛焰的像30.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 B. C. D.31.如图所示,把一支铅笔(笔尖用O点表示)水平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下图四种情形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 B. C. D.。
凸透镜成像专题经典训练培优题

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培优)一、选择题1.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可见此透镜是() A.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 B.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C.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 D.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2.老师在给同学照相时,发现镜头上落了一只苍蝇,则()A、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放大的苍蝇B、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缩小的苍蝇C、照片上没有苍蝇,只是照片略暗一些D、无法判断3.小明的爷爷和奶奶都是老花眼,爷爷的更重一些,小明的爸爸是近视眼。
他们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6示。
现在爷爷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给他,小明应该拿其中的()4。
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2寸的半身像,再用该相机给他照一张2寸的全身像,应() A.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缩短暗箱长度B.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增加暗箱长度C.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缩短暗箱长度D.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增加暗箱长度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从3倍焦距处移到2倍焦距处的过程中,数值减小的物理量是( )A.像的大小B.像与物的距离C.像与透镜的距离D.透镜的焦距6.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如果将透镜的表面遮去其下面的一半,结果是()A.像的上半部分没有了B.像的下半部分没有了C.像全存在,但上半部分变暗了D.整个像存在,但像变暗了7.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可见此透镜是( )A.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 B.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C.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 D.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8.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 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无法判断9.摄影工作者在水面上拍摄水下物体,刚好得到清晰的像,若将水抽干再拍摄,为了得到清晰的像,他应该() A.把照相机的镜头往前伸B.增大暗箱的长度C.增大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D.换用焦距较大的透镜的镜头10.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透镜1.5f到2f处,横卧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杆AB,如图1所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练】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C) A.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 B. 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 透镜到墙壁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 D. 手机应放置在透镜的1倍焦距内
123456789
10 11 12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6. 如图是小榕在实践活动中用带抽屉的纸盒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 将手机放入抽屉中,通过推拉抽屉,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 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D. 若要在墙上正常阅读手机内容,手机应正立放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法正确的是( AB )
A. 掩膜上的电路图在硅片上成实像 B. 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C. 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 D. 要减小硅片上的像,需将掩膜向下移动
第2题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3. 如图所示的是快递出库扫描仪扫描取件的情景,扫描仪上端是镜
头,斜上方有补光功能,扫描成功时有拟人声音提示“出库成功”,下
列对此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为让取件人听到的声音更大些,应提高音调
B. 扫描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正立的实像
C. 扫描时,取件码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
内
D. 光线较暗时,补光灯点亮,光在取件码上发生漫反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题训练(十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要点】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的情况像距(υ)应用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u>2f倒立缩小实像f<υ<2f照相机、眼睛u=2f倒立等大实像υ=2f测焦距f< u <2f倒立放大实像υ>2f幻灯机、投影仪u =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源u <f正立放大虚像υ>u放大镜2、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投影仪(如图所示)①凸透镜B的作用:利用凸透镜成像;②平面镜A的作用:利用光的反射改变光路;③投影仪成像的原理: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④怎样调节可使看到的像更大一些?答:凸透镜B向下调节,同时将投影仪原理屏幕。
(口诀: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2)照相机①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2f,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照相机的调节(调像距)a.由拍近处改拍远处:镜头后缩;(口诀: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b.由拍个人照改拍集体照:相机远离,镜头后缩;(口诀: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3)放大镜①放大镜成像的原理:u<f,像与物同侧,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怎样调节可使看到的像更大一些? 答:物体稍远离凸透镜(u<f),(口诀:成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测凸透镜的焦距①平行光法测焦距;②成等大的像:U=V=2f → f=U/2=V/2;③当物距远大于10倍焦距时,像距近似等于焦距。
(4)人的眼睛①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
②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光发散,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③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光会聚,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附答案)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附答案)A卷: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器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凹面镜B.潜望镜C.凸透镜D.凹透镜2、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3、(2012湖南衡阳第3题)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2cm处,则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4、下图所示是“天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摄像头,该摄像头的主要光学部件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凹面镜5、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15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距为30cm 时,它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6、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B.10cmC.15cmD.20cm7、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8、(2012江苏南京,第4题)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9、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l=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
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精华版

凸透镜成像专题1.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厘米,则所成的像 ………………………………………………………………( ) A .一定是放大的像。
B .可能是缩小的像。
C .一定是正立的虚像。
D .一定是倒立的像。
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20厘米 D 、30厘米3.当蜡烛距凸透镜40厘米时,在离该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烛焰像;如果蜡烛到该透镜的距离为30厘米时,则在光屏上………………………………………………………( ) A 、一定成一个放大的像 B 、一定成一个缩小的像 C 、可能成一个正立的像 D 、可能不成像4.某同学利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比较甲、乙、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大小。
三次实验时,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0厘米,烛焰通过三个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关系为……………………………………………………………………( ) A 、f 甲<f 乙<f 丙 B 、f 甲=f 乙=f 丙 C 、f 甲>f 乙>f 丙 D 、无法判断5.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与烛焰大小相等的像,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厘米。
此时,若将蜡烛沿主光轴的方向移动15厘米,则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一定”或“可能”)找到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倒立放大”或“倒立缩小”)的像。
7.某同学用焦距为f 1、f 2(f 2>f 1)两个凸透镜进行成像实验,共做了4次,每次的物(1、2、3、4)与像(1′、2′、3′、4′)如图1所示。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凸透镜是指()。
A. 中央厚、两头薄的透镜B. 中央薄、两头厚的透镜C. 厚薄均匀的透镜D. 不规则形状的透镜2. 凸透镜的主要特点是()。
A. 两个焦点B. 厚中薄两头C. 成像大小不变D. 非线性成像3. 凸透镜焦距为正的情况下,其成像为()。
A. 实焦B. 虚焦C. 无焦D. 无法确定4. 凸透镜焦距为负的情况下,其成像为()。
A. 实焦B. 虚焦C. 无焦D. 无法确定5. 凸透镜呈现实像的条件是()。
A. 物距大于焦距B. 物距等于焦距C. 物距小于焦距D. 物距无关二、解答题1. 物体距凸透镜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聚焦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实像。
实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只是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2.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摆放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完全平行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无限远的地方,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3.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时,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发散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透镜的同侧,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4. 凸透镜放大器的原理是什么?解答:凸透镜放大器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特性来放大物体的影像。
凸透镜主要通过将光线聚焦,使得物体的影像放大,从而增加观察者的观察能力。
凸透镜放大器的成像原理可以用凸透镜成像公式来解释,即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通过调整物体和透镜的距离,可以使得影像变大,以实现放大效果。
5. 请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
第11讲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精练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八年级上)(原卷版)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第11讲—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精练1.如图所示,1F 、2F 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S 是距凸透镜前距离大于2倍焦距的点光源,S '是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当点光源S 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向右匀速运动靠近透镜时,像S '的移动情况( )A .像S '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靠近凸透镜方向匀速运动B .像S '沿O 与S '连线方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变小C .像S '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变大D .像S '沿2F 与S '连线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变大2.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另一拓展规律在照相问题中的运用.即用可变焦距的光学照相机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物体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 .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 .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 .焦距变小,像距变大3.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清晰放大的像,同时他也看到透镜表面有两个像,其中一个是正立的,一个是倒立的,对于透镜表面的两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透镜表面的两个像,正立的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立的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透镜表面的两个像,都是光照到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虚像C .透镜表面的两个像,都是光照到透镜表面折射形成的实像D.透镜表面的两个像,倒立的是实像,正立的是虚像4.某种变焦镜头的变焦范围为15mm~85mm,用这个镜头对着远处的某一栋楼房拍照。
当使用焦距15mm 拍照时,显示屏上所成的清晰像的高度为h1;当使用焦距85mm拍照时,显示屏上所成的清晰像的高度为h2,则h1与h2的比值约为()A.3∶17B.17∶3C.289∶9D.9∶2895.物体的高度为12cm,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放置,经凸透镜成高度为6cm的缩小像。
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练习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1.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刻度尺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新调整后,将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位置上如图12,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4)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______ (填“大”或“小”)。
(5)将蜡烛放在上图中的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6)小明还想知道蜡烛火焰与光屏上成的像是否左右颠倒.请你帮他设计实验。
你的设计方法是:。
次数 1 2 3 4 5 6物距40 35 30 25 20 15(cm)像距13.5 14 15 16.7 2030(cm)答案:(1)最亮最小、10 (2)三心不在同一高度(只要答案合理)(3)左(4)缩小、大(5)左( 6)向左吹气使烛焰向左晃动,观察烛焰的像向哪边晃动。
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________为止.(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___S2.(选填“>”、“=”或“<”)(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
【物理】物理凸透镜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点睛:要掌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反之像变大),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故选ABC。
4.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蜡烛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说法能成立的是
A.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时,有可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
B.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光屏远离透镜时能再次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成缩小的实像时,像距位于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即 ,由图知此时像距为15cm,可得: 所以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不能成实像,在凸透镜同侧成虚像,所以移动光屏是找不到像的,故C错误;
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相当于增大物距,当物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 增大,像距减小,同时像也在减小。故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C项符合题意;
D.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在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时,移动凸透镜,可以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实像,此时物距刚好是原来的像距,像距刚好是原来物距,D项符合题意;
D.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CD
【解析】
【详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知识要点与相应例题】一、透镜 1、名词:薄透镜,主光轴,光心, 焦点(F ),焦距(f )。
例 1、透镜上有一个点,从任何方向通过该点的光线都不会偏折,这个点叫做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之后会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 ,一个凸透镜有 个这样的点; 叫做焦距。
2. 典型光路(如图1)例2.如图2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3.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透镜.4、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应当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若相“靠近”,则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若相“远离”,则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如图3)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4)(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
(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
例3: 请在图5中两幅图上分别做出入射光线、出射光线。
三.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例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_.若镜头的焦距为cm 5 f ,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_______cm 与_______cm 之间的位置.例5、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叫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 ;某次实验时使用的两组透镜上分别标有“×5”和“×20”的字样,则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
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例6: 把图6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徐爷爷用焦距为8厘米的放大镜看书,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正立放大的文字,则书离放大镜的距离可能是()A.5厘米B.8厘米C.12厘米D.20厘米2.用水彩笔在磨砂屯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观察图案在墙上所成的像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B.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C.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D.看不到像3.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
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增大物距D.减小取景范围4.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A.B.C.D.5.“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了保证道路的交通安全,现在许多道路上都会安装有电子眼.如图甲所示是某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电子眼”,图乙为“电子眼”监督路面交通情况时拍下的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实像B.“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虚像C.“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虚像D.“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实像6.要把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8 cm B.等于8 cmC.小于8 cm D.大于8 cm,小于16 cm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平面镜8.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B.实像可以拍摄,虚像不能拍摄C.实像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也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20cmC.30cm D.40cm10.焦距是12cm的凸透镜,当物体置于镜前2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A.倒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1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4.5凸透镜成像专题练习(含解析)

凸透镜成像练习1.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A.8cm B.15cm C.20cm D.40cm2.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4.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放大的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C.可能是倒立的像D.可能是正立的像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l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C.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7.人体,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8.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如图是她做水球透镜实验A.实像凸面镜B.虚像放大镜C.实像照相机D.实像投影仪9.为了校园安全,各学校均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B.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0.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11.如图所示,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Q、S是在主光轴上的三个位置,把一物点放在P处,像成在Q处,把物放在Q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处,则可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在()A.P的左边B.PQ之间C.QS之间D.S的右边1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18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__(上/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_(左/右)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____(左/右)移.14.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15.现在的手机大多带有照相机功能,其镜头相当于_________镜,拍照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16.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_____.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荷花(选填“远离”或“靠近”).17.“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18.在图中方框内补上光学元件.19.根据如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20.完成如图光路图.21.如图是一束射向凹透镜且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它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2.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放置_________.现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24.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填“上”或“下”)调整;(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___.25.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_.A.凸透镜B.凹透镜(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的实像.(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___.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2)小明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到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的实像.(3)摘掉眼镜的小明观察像时,离光屏很近才看清烛焰的像,则他的眼镜是________透镜.27.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凸透镜.(1)透镜A的焦距是_________(题“大于”“等于”或“小于”)透镜B的焦距.(2)实验记录时,除了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性质外,还应记录_________;(3)当物体向凸透镜靠拢时,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中怎样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答:_________.28.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___些.(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_________.3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2)如图,光屏应在_________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_____.(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与水球焦距的关系是大于2倍焦距,即30cm>2f,则f<15c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2.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答此题,需要清楚:平板玻璃可以使光通过,反射效果较差;平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光不能通过平面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答:解:A、平板玻璃可以使光线通过,然后沿平行方向射出,光线不会分散.不符合题意;B、光照到平面镜上被平面镜反射,不能沿原来的方向继续传播.不符合题意;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烧杯底部放上凹透镜,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符合题意;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烧杯底部放上凸透镜,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光的反射和折射作用的掌握和应用,熟悉基本规律,读懂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A、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根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C、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根据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解答:解: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正确;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错误;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错误.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是一道基础性题目.4.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不能确定焦距大小;(2)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物距大于像距,只有u>2f,2f>v>f,成倒立缩小实像;(3)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先上移动;(4)凸透镜成像与有无光屏无关.解答:解:A、根据图示信息不能确定焦距大小,故A错误;B、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物距大于像距,只有u>2f,2f>v>f,成倒立缩小实像,故B正确;C、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先上移动,故C错误;D、凸透镜成像与有无光屏无关,所以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仍能成像,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注意物距条件的应用和把握,熟知成像规律是解题关键.5.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图象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此时成像的特点及像距、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判断当物体在35cm刻度处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得出成像的特点.解答:解: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物距u=50cm﹣30cm=20cm;像距v=65cm﹣50cm=15cm.由上分析得:20cm>2f f<15cm<2f解得:7.5cm<f<10cm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时,物距u=50cm﹣35cm=15cm,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此题需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成像的特点及物距和像距的范围,难度稍大.6.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来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解:由“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减小了物距,因此需增大像距,即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像变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注意理解应用.此题比较有拓展性,有一定的拔高难度.7.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U>2f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1)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项ACD正确.(2)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不是凸透镜,故B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8.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或摄像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故选C.点评: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和应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9.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答:解: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属于基础题.10.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首先明确近视镜是凹透镜,然后在明确凹透镜光学性质的基础上,即可确定放上凹透镜后像的位置的变化,然后调整光屏的移动方向.解答: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凹透镜后,蜡烛在凸透镜后面成的像将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像再成在光屏上,所以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故选B.点评:要确定光屏的移动方向,首先要明确放上的镜片对光线有何作用.11.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实验分析法.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V>U.解答:解:A、当凸透镜在P的左边时,当物体在P点时,像在Q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U.把物放在Q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处,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U'.符合题意.B、当凸透镜在PQ之间时,当物体在P点时,像在Q点,说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或倒立等大的实像、或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焦距小于PQ且小于凸透镜到像的距离(因为当像是倒立的时候,像距一定大于焦距).把物放在Q 处,凸透镜位置不变,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实像,像一定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异侧,在凸透镜的左侧,不会成在S处.不符合题意.C、当凸透镜在SQ之间时,当物体在P点时,像在Q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但是V<U,因为当物体成虚像时,像距不可能小于物距.不符合题意.D、当凸透镜在S的右边时,和C选项一样,因为当物体成虚像时,像距不可能小于物距.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凸透镜成虚像时像距大于物距,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一定大于一倍焦距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从图中光屏上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f=10cm;当物体距凸透镜18cm 时,物距u=18cm,其介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C.点评:(1)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焦点、焦距的定义.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2)学生要熟记规律并能灵活应用规律分析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总结规律.二.填空题(共5小题)13.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如图,像在光屏的上方,说明像比较靠上,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透镜要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或烛焰向上移动.(2)①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光屏上能接到的像是实像,光屏上不能接到的像是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3)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此时在凸透镜的前面放一个凹透镜,要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光屏远离凸透镜,或烛焰远离凸透镜.解答:解:(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透明向下移动,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①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需将光屏向左靠近凸透镜.(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左远离凸透镜.故答案为:(1)下;(2)放大;左;(3)左.点评:(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以及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2)正确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窄,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平行光会聚成点,发散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发散小一些的光线;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宽,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平行光线变得发散,发散的光线变得更散.14.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答:解:如图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物距u=25cm,凸透镜的像距是v=10cm,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减小,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像距要变大,所以将光屏向左移动.故答案为:倒立;缩小;照相机;左.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15.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解答: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照相时,底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凸透;缩小.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16.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①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上.②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①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照景物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底片上成缩小的实像;②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靠近荷花.故答案为:两倍焦距;靠近.点评:凸透镜成像的成像规律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基础内容,一定要熟练掌握.17.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摄像头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都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摄像头和照相机的镜头相同,都是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要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故答案为:凸透;大于二倍焦距;倒立.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凸透镜成像培优题

凸透镜成像培优题一、试卷内容1. (20分)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像的性质是()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2. (20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5cmB. 10cmC. 15cmD. 20cm3. (20分)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靠近时,像的大小将()A. 一直变大B. 一直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4. (2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潜望镜5. (20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B.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 所成的像随蜡烛的燃烧而向上移动D. 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二、答案与解析1. 答案:B•解析: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2. 答案:A•解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说明物距 f < u<2f,即 f < 15cm<2f,解得7.5cm < f<15cm,所以A选项5cm符合要求。
3. 答案:A•解析: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大于二倍焦距)处向透镜靠近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增大,像也一直变大。
4. 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这种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024中考物理凸透镜实验专题训练

2024中考物理凸透镜实验专题训练1.(2023湖南岳阳)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小聪做了如下两个光学实验。
(1)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改变蜡烛A的位置,发现外形相同的蜡烛B总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表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蜡烛A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图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图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
2.(2023重庆A卷)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高度如图所示时,适当调节____________的高度后便可开始实验;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就是根据该成像规律制成的。
把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2023重庆B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宇先将蜡烛、光屏安装在凸透镜两侧,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f=10cm,移动蜡烛、凸透镜及光屏位置到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是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
4.(2023内蒙古通辽)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光具座、光屏等实验器材。
(1)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_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 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取下蜡烛B,并在丙位置处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 经典

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姓名1.夯实基础1.1 成像规律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的主光轴左右各分成Ⅰ、Ⅱ、Ⅲ三个区域,蜡烛放在透镜左侧的Ⅲ区域,可表示为:u 2f,则像在透镜侧的区域,可表示为:v 。
此时所成像的特点是:、。
若像在透镜右侧的Ⅲ区域,则此时蜡烛应该放在区域。
此时物距可表示为。
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可表示为u f,就是上图中的区域,此时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呢?实像:的像,它是由会聚而成。
虚像:位置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虚线)相交得到的,它(能、不能)被人眼观察到,但(能、不能)呈在屏上。
2.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成的像是(正立、倒3.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成虚像的条件是,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成放大虚像的条件是。
因此______点是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转折点。
点是凸透镜成放大像、缩小像的转折点。
当物距等于时,不成像;当物距等于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4.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 D.成虚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6.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
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文字到透镜的距离是( )A.等于12cm B.大于6cm小于12cm C.小于6cm D.大于12cm7.某凸透镜的焦距为5cm,在物体从距离透镜40cm处向它的焦点移动时,它的像( )A.先是逐渐变小的实像,然后是逐渐变大的虚像B.是不断变大的实像C.一直都是倒立的像,但像不断变小D.都是实像,先是越来越小,后越来越大8.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40cm,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40cm B.30cm C.20cm D.10cm9.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20cm光屏上得到一物体清晰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为( )A.7.5cm B.10cm C.15cm D.20cm10.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都有可能11.小明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cmB.一定小于8cmC.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1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个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等大的实像1.2 凸透镜的应用⑴、作为放大镜的应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例2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实验用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他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 B.像一定是虚像C.像一定是倒立的 D.像一定是放大的⑵、作为放映机镜头的应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C B A M M 例3 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 )A .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 .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C .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 .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⑶、作为照相机镜头的应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 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
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已整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一、单选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 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A.透镜的焦点以内 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 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二、填空题: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得到了________实像.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24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8、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v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___,像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如何变化?________.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1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12、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四、实验探究题: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_cm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14、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15、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1)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2)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镜
像位置变化:与物同向移动
像大小变化:物靠近透镜,实像变大,虚像变小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F 2F F
2F
f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F F
f
2018/1/6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 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_________ . (2)如图,光屏应在 _________ 3 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晰、倒立、 _________ 投影仪 .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 _________ (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 右 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 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 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不能 (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从侧面 _________ (选填 “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专 题 训 练
一、三条特殊光线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F
O
F
F
F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2018/1/6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F F
f u=f 不成像
2018/1/6
Ming xi cheng guan zhon F
f u<f 正立放大虚像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1.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 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在a、b、c、d、e这五个点 中: e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a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 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 a、b 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_ c、d 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18/1/6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018/1/6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考点分析:
1、实验装置的安装要求、目的 2、透镜部分遮掉,是否还能成像 3、给出u、f,判断像的特点 4、成像特点对应的应用 5、物体位置变化时,像的位置和大小如何变化 6、给出u及对应像的特点,判断焦距范围 7、三种测量焦距f的方法
小强用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首先,他们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上50cm的位 置.再将蜡烛放在38cm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 晰的像。 ①此时的像是 放大 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向左移动 蜡烛,像变 小 (填 “大”或“小”) 。 ②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能 成完整的烛 焰的像(填“能”或 “不能”)。 ③小强将自己的近视跟镜放在凸透镜前,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应 向 左 移动光屏(填 “左”或“右”)。 ④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上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 在 光屏 侧(填“蜡烛” 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5.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讲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 最小、最亮 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 屏上出现了一个______________ 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 10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后, 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 u<f 或 u=f 。 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火焰的的 上 移动,或者凸 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蜡烛向_______ 下 上 透镜向________ 移动,或者光屏向___________ 移动。
F
F
F
F
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装置
物距u 像距u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要求:焰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三心同高)
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作图研究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4.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 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D )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 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 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2.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D ) A. 40cm B.30cm C.20cm D.10cm
3.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 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 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 所成像的性质是( A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2018/1/6
Ming xi cheng guan zhong xue
明 溪 县 城 关 中 学
物距u
u>2f
像的性质 正倒 放缩 虚实
像距 v
应用 照相机
测焦距
缩小
倒立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f<v<2f
v=2f v>2f
u=2f f<u<2f u=f u<f
投影仪
得平行光、 测焦距
不成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像物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