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第四讲 社会主义改造(共50张PPT)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的丰收喜信4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102030405060701949年1952年1956年农业工业1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3使广大劳动者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4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又一伟大胜利我们的社会主义改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
四马分肥是对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 主义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分配形式。 即按照缴纳给国家的所得税,企业 的公积金、职工的福利奖金和资方 的利润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本家 只能以私股持股人的身份领取相当 于年息5%的股息(即定息),其剥削量
不仅进一步受到限制,而且私股也不再是生 息资本,而是向全民财产转化的形式。这样, 中国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了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 的性质与特点
一、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度性的社会
1.性质、特点和 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不可转移 的、必要的”过渡形式。
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 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其发展 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最终取代资本主 义因素,而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 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初级形式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等。
四马分肥是对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 主义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分配形式。 即按照缴纳给国家的所得税,企业 的公积金、职工的福利奖金和资方 的利润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本家 只能以私股持股人的身份领取相当 于年息5%的股息(即定息),其剥削量
不仅进一步受到限制,而且私股也不再是生 息资本,而是向全民财产转化的形式。这样, 中国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了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 的性质与特点
一、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度性的社会
1.性质、特点和 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不可转移 的、必要的”过渡形式。
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 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其发展 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最终取代资本主 义因素,而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 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初级形式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等。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PPT课件
8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
•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 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 “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 1951年前后,党内形成了共识。在过渡的时间上:用15 年到20年时间;在转变条件上:“先建设、后改造”; 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 了的时候,再“一举过渡”。
15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可能性
–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 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 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 路的要求。
–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合理调整工商 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 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 家资本主义形式。
11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 举。社会主义建设是指实现国家的工 业化,社会主义改造是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总路线体现了建设和改造的紧密结合, 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 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12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
• 建设和改造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 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 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3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
• 1.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 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 第一,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1952年,工 业生产恢复到解放前最高水平,但生产水平仍然 很低,工农业总产值仅827亿元,现代工业只占 工农业总产值的28%,钢产量仅135万吨,棉布每 人平均仅约9米,至于汽车、飞机、拖拉机、机 车车辆、重型和精密机械工业,以及国防工业, 则完全没有。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
•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 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 “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 1951年前后,党内形成了共识。在过渡的时间上:用15 年到20年时间;在转变条件上:“先建设、后改造”; 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 了的时候,再“一举过渡”。
15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可能性
–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 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 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 路的要求。
–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合理调整工商 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 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 家资本主义形式。
11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 举。社会主义建设是指实现国家的工 业化,社会主义改造是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总路线体现了建设和改造的紧密结合, 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 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12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
• 建设和改造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 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 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3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
• 1.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 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 第一,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1952年,工 业生产恢复到解放前最高水平,但生产水平仍然 很低,工农业总产值仅827亿元,现代工业只占 工农业总产值的28%,钢产量仅135万吨,棉布每 人平均仅约9米,至于汽车、飞机、拖拉机、机 车车辆、重型和精密机械工业,以及国防工业, 则完全没有。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课件_图文(分析“社会主义”文档)共35张PPT
在建国初: “先建设,后改造”最初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之后,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强大了,就可以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步骤”,一举实
行资本主义工商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集体化,完成社会主义的过渡。
C、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定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
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 手 工 业 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同时并举,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和提前完成,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
定的程度。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朝鲜战争爆发后,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 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 会议上号召 “全国和全世 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 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 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 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在合理调 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定货、经销 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 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 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
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pt课件
向社会主义集体 经济过渡的形式
• 个体经济ຫໍສະໝຸດ 绝对优势•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向社会主义国营 经济过渡的形式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经济成分与阶级构成:
• 社会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
• 个体经济
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 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产阶级
不代表 一种独 立的发 展方向
社会主义因素与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斗争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 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限制与反限制、 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结果,决定 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 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要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在民主革命时 期已经明确。但是对于何时过渡?怎样过渡?毛泽东 等党的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发展变化过程。
“一化三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过程
• 为什么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 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 拖拉机都不能造。”
2015 年 11 月 2 日 , C919 大 型 客 机 首 架 机正式下线。其最大 载客量190人,最大 航程5555公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阶段。
毛概--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pt课件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ppt课件
本章内容结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
ppt课件
教学目的:
1、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 义能够救中国。
14
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 很大的比重,占有明显的优势。国营经济占主导 地位,但不占主体地位,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 一个重要特征。
1952年各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国营 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 个体
19.1% 1.5%
0.7%
6.9% 71.8%
ppt课件
15
具体表现在国:营经济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依然存在,在 经济、政治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2、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 式及其历史经验。
3
ppt课件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
ppt课件
观看开国大典珍贵视频,思考一下:
1949年10月1日,我 们建立的社会是什么 性质的社会?
它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资本主义社会 相比有何异同?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 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原解放区根据地建立的公营经济;没收官 僚资本的经济;接管、征用、代管的帝国主义在华经济。
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 集体经济的来源,个体经济向社会 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
1
ppt课件
本章内容结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
ppt课件
教学目的:
1、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 义能够救中国。
14
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 很大的比重,占有明显的优势。国营经济占主导 地位,但不占主体地位,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 一个重要特征。
1952年各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国营 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 个体
19.1% 1.5%
0.7%
6.9% 71.8%
ppt课件
15
具体表现在国:营经济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依然存在,在 经济、政治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2、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 式及其历史经验。
3
ppt课件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
ppt课件
观看开国大典珍贵视频,思考一下:
1949年10月1日,我 们建立的社会是什么 性质的社会?
它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资本主义社会 相比有何异同?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 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原解放区根据地建立的公营经济;没收官 僚资本的经济;接管、征用、代管的帝国主义在华经济。
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 集体经济的来源,个体经济向社会 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 PPT课件
71.8% 19.1%
0.7% 1.5%
6
6.9%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与基本阶级力量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
农民和手工业 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 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 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7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毛泽东两次修改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学习提纲》
19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53年12月,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 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 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 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 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1)、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
➢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经济相当落后,工
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工业占10%,农业占90% 左右。另一个事实是,在10%的工商业经济中,官僚垄 断资本占80%。在没收这些官僚资本基础上形成的新民 主主义国营经济就是新中国的家底。
资方红利20.5%
国家所得税34.5%
企业公积金30% 职工福利15%
41
2)、定息
1956年实现全行业合营后又改为让资本家拿 定息的赎买形式,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 的率息上,统一规定年息为5%。当时国家决定付 息7年,后又延长3年,共计10年。对资本家和资 方代理人按照“包下来”的 方针和“量才使用,适当 照顾”的原则作了人事安 排,保留他们的高薪。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PPT课件
客观因素
(1)工业化 目标的影响 (2)国际背 景,尤其是苏 联的压力
第25页/共92页
谈谈党提出过渡时 期总路线的可能性
第26页/共92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 关系出发,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 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 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 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
第6页/共92页
思考
为什么新民主主 义社会是一个过 渡性质的社会?
第7页/共92页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毛 泽 东 对 总 路 线 修 改 手 稿
第8页/共92页
• 1952年9月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从现在开始 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过渡问题, 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
就必须 将其转移 到生产率 较高的工 业部门
第15页/共92页
工业部 门的联 系效应 要大于 农业部 门
(2)“三改”的必然性
个体经济受 小农经济的 局限,增产 潜力有限
农业要为城 市和工业提 供生活用品 和原材料
不仅工业资本比重 小,而且缺乏重工 业的基础,依靠它 本身的力量无法有 力地推进工业化的 发展
(4)有利的国际环境
朝鲜战争爆发后,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 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 会议上号召 “全国和全世 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 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第21页/共92页
1949年12月 21日,毛泽东为 斯大林70岁祝寿 时合影。
1950年2月22日,中苏两国政 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 盟互助条约》。
第5页/共92页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版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最新)课件
思想观念变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社会主义改造提 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前面临 的重要任务。
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对策建议
01
加强经济结构调整
政府应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05 当前社会主义改造面临的 挑战与对策
当前社会主义改造面临的挑战
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给社会主义改造带来了 新的挑战。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保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是当前面 临的重要问题。
社会利益冲突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分化加剧,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多。这给社会主 义改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来协调和解决这些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丰富了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为其他社 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和借鉴。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彰显了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优越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增强了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信心和力量,推动了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壮大。
版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最新)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概述 • 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与影响 • 当前社会主义改造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结论:总结与展望
01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概述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形成
01
02
0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社会主义改造提 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前面临 的重要任务。
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对策建议
01
加强经济结构调整
政府应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05 当前社会主义改造面临的 挑战与对策
当前社会主义改造面临的挑战
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给社会主义改造带来了 新的挑战。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保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是当前面 临的重要问题。
社会利益冲突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分化加剧,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多。这给社会主 义改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来协调和解决这些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丰富了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为其他社 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和借鉴。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彰显了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优越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增强了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信心和力量,推动了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壮大。
版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最新)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概述 • 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与影响 • 当前社会主义改造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结论:总结与展望
01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概述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形成
01
02
03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课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 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 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 要的借鉴作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 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的可能性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 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 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被授予“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的山西农民李顺达(右2) 正在和互助组的农民一起 挑选种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党关于过渡的最初设想:时间上先 建设15年到20年再过渡;条件上,先工 业化,再国有化和集体化;在过渡的步 骤和方式上,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 大了的时候,再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上海解放初期,王康年借西药供 应紧缺,而抗美援朝战争又急需西药 之机,以空头承接中国人民志愿军、 华东荣军学校卫生处、皖北卫生行政 处等单位定货;并用金钱和贵重物品 贿赂、腐蚀国家干部等手段骗取定货 款,进行投机买卖。1951年8月,他 骗取志愿军某军定购“消发灭定粉” 和“氯霉素”等六种前线急需药品及 医疗器械的定货款3亿多元(旧人民 币),然后将带菌棉花旧纱布作“急 救包”,用假药和旧次医疗器械等抵 充定货,贻害志愿军伤病员的治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 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 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同时,私营企业内部 资本家与职工之间、私营经济与国家各项经济政 策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 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的可能性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 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 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被授予“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的山西农民李顺达(右2) 正在和互助组的农民一起 挑选种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党关于过渡的最初设想:时间上先 建设15年到20年再过渡;条件上,先工 业化,再国有化和集体化;在过渡的步 骤和方式上,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 大了的时候,再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上海解放初期,王康年借西药供 应紧缺,而抗美援朝战争又急需西药 之机,以空头承接中国人民志愿军、 华东荣军学校卫生处、皖北卫生行政 处等单位定货;并用金钱和贵重物品 贿赂、腐蚀国家干部等手段骗取定货 款,进行投机买卖。1951年8月,他 骗取志愿军某军定购“消发灭定粉” 和“氯霉素”等六种前线急需药品及 医疗器械的定货款3亿多元(旧人民 币),然后将带菌棉花旧纱布作“急 救包”,用假药和旧次医疗器械等抵 充定货,贻害志愿军伤病员的治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 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 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同时,私营企业内部 资本家与职工之间、私营经济与国家各项经济政 策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pt课件
毛泽东思想概论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经过(P58)
1952年9月
从现在开始用 10到15年时间基 本上完成到社会
主义的过渡
1953年6月
把实现国家的工业 化和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作为党在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3年12月
完整表述了党在 过渡时期的总路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以后,即52年以后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 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 矛盾。
主要任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从新民 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毛泽东思想概论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主要讲述何时过渡、怎样过渡、为什么过渡等 问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
(
1952年9月以前,先工业化后过渡,即先 “铲
1、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过渡时期”或“革命转变时期”这个特定的历史概念, 是
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 中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 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 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 命专政。”
客观原因:
第一,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主要是适应推进中国工业化的 需要; 第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
主 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毛泽东认为当时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已经 具备;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毛泽东思想概论
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现实依据—— 过渡时期的中国国情
毛概课课件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毛概精品课课件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概述
改造的对象和任务
对象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
任务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改造的阶段和方法
1
准备阶段
思想准备、组织准备。
2
过渡阶段
过渡性质的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法权的消亡。
3
基本完成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阶级矛盾和斗争仍然存在,需要正确处理矛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土地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土地革命
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解放 了农民阶级,加强了农村经济 和社会稳定。
农村集体化
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提高 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历史意义
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重要的基础和经验。
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 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核心地位和集中统 一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建设的中心。
3 科学技术创新
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
1 彻底改变社会性质
从剥削制度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3 沉重打击帝国主义
削弱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2 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
铺设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 础。
4 引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
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激发了全球社会主义 运动。
矛盾与斗争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概述
改造的对象和任务
对象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
任务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改造的阶段和方法
1
准备阶段
思想准备、组织准备。
2
过渡阶段
过渡性质的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法权的消亡。
3
基本完成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阶级矛盾和斗争仍然存在,需要正确处理矛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土地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土地革命
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解放 了农民阶级,加强了农村经济 和社会稳定。
农村集体化
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提高 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历史意义
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重要的基础和经验。
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 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核心地位和集中统 一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建设的中心。
3 科学技术创新
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
1 彻底改变社会性质
从剥削制度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3 沉重打击帝国主义
削弱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2 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
铺设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 础。
4 引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
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激发了全球社会主义 运动。
矛盾与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
❖第 四 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
1、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
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
2、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
❖ 第三,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 过渡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
15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53年12月,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 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 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 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 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 主要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 营经济;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 互助合作运动;调整工商业过程中,采取对私人 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 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3.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中国具备了向 社会主义转变的基本条件,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 第一,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与巩固
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力量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 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 级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与基本阶级力量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 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 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 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其 他小资产阶 级
果。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 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 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间界定 ❖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 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2.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属性
❖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属 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3.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经济成分
民族资产阶 级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 ❖ 1.关于过渡的设想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转变”: ❖ 是中国“逐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
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 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1年前后关于过渡问题,党的初步设想是: 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年时间。
总路线
工业化 三大改造
两翼
主体
农
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 社会主义改造(两翼)
解决生产力 解决生产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
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 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 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合 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 其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变所有制的 问题。
❖ 第二,经济上:
❖ 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
❖ 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 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 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 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 本主义形式。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经济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
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
渐进的步骤。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阶段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互助组是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牲畜和其他 生产资料仍归农民个人所有,但在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 帮互助,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 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牲畜和大农具 也付给一定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到1956年底,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 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认为当工业发展了、 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2. 最初的过渡时间及内容
❖ 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 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与 此同时,实际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背景: (1)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2)土地改革后,农村农民积极性高涨,能够也
必须积极引导; (3)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居领导地位,可
以控制国民经济的脉搏。
2.适合中国农业改造的方针和政策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 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 个体经济、私人资 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 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 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 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 和资本主义经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
❖第 四 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
1、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
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
2、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
❖ 第三,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 过渡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
15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53年12月,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 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 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 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 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 主要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 营经济;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 互助合作运动;调整工商业过程中,采取对私人 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 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3.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中国具备了向 社会主义转变的基本条件,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 第一,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与巩固
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力量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 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 级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与基本阶级力量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 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 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 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其 他小资产阶 级
果。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 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 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间界定 ❖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 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2.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属性
❖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属 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3.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经济成分
民族资产阶 级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 ❖ 1.关于过渡的设想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转变”: ❖ 是中国“逐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
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 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1年前后关于过渡问题,党的初步设想是: 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年时间。
总路线
工业化 三大改造
两翼
主体
农
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 社会主义改造(两翼)
解决生产力 解决生产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
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 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 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合 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 其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变所有制的 问题。
❖ 第二,经济上:
❖ 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
❖ 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 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 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 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 本主义形式。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经济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
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
渐进的步骤。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阶段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互助组是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牲畜和其他 生产资料仍归农民个人所有,但在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 帮互助,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 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牲畜和大农具 也付给一定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到1956年底,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 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认为当工业发展了、 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2. 最初的过渡时间及内容
❖ 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 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与 此同时,实际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背景: (1)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2)土地改革后,农村农民积极性高涨,能够也
必须积极引导; (3)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居领导地位,可
以控制国民经济的脉搏。
2.适合中国农业改造的方针和政策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 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 个体经济、私人资 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 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 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 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 和资本主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