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气井井场工艺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48页PPT

2020/4/10
第六章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
井口处的最大注气压力可参考以下经验数据: (1)可取与储气层平均深度等高的水柱静压头,当有 5m以上厚度的粘土盖层时,可取压头的1.3~1.5倍; (2)可取储气层的原始压力或原始压力的1.15~1.20 倍。根据国外经验,实际最大注气压力和相应的最大 储气容量应通过注气实践才能确定。在地地下储气库 投运的前几个注采周期内,最大注气压力一般取最大 允许压力理论值的70%左右,通过几个注采周期,在 观测、分析和评价储气层密封性的基础上,再确定最 大注气压力以及相应的最大储气容量。
10
2020/4/10
第六章 储气库地阀组建在集 注站内,便于集中管理与控制,但是由于每口注采井 均需敷设一条单井管线,因此其投资比第二类工艺方 案要高,储气库系统采用注采同井的工艺方案会造成 干湿气混用一条管道,且为了满足注气要求,管线设 计压力较高,但若为了避免干湿气混用一条管道而对 每口井均建一条注气管道和集气管道,则将使集输系 统的投资大大的增加。因此对于第一类工艺方案适用 于集注站与注采井距离较近而且注、采气气质比较接 近(干湿气可以混用一条管道)的场合。
3
2020/4/10
第六章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
6.2 储气库地面工艺设计参数
6.2.1最高储气压力与最大储气容量 储气库气藏储气容量按下式计算
VS•h•m•K Pn•T0 P0•Tn•Z
储气层压力可以同改变注气压力进行人为控制的。储 层压力与储层容量成正比,对具有一定几何结构和物 理性质的储气层,提高储层压力可以增加储气容量, 但压力过高又会破坏储气层封闭圈的密封性,导致储 气泄漏。因此在确定最大注气压力时,既要充分利用 储气层的储气能力,又要保护密封性。
煤层气井常规修井作业工艺

种情况进行区分。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卡泵特别明显,外在表现便是驴头停止上下运动。
然而对于断脱与煤粉包裹凡尔来说,则需要通过示功图来进行区分。
煤粉包裹凡尔包括三种情况:煤粉包裹游动凡尔、煤粉包裹固定凡尔,煤粉同时包裹游动凡尔与固定凡尔。
Ⅱ类故障的外在表现是产液,但仍需进行修井作业,主要包括泵效低与液面不降。
一般来说,泵效的高低需要结合具体的井来分析,并不是泵效低于某个数值才将其称为泵效低,例如:当一口井的液面已经降至煤层顶板,日产水0.1m 3,泵效仅为1%,我们仍然认为该井正常运行;然而当一口井液柱几十米,日产水0.2m 3,泵效为4%,我们亦认为该井在低泵效运行。
泵效低的原因有多种,包括:(1)泵本身密封不严,出现漏失;(2)泵挂位置较高,造成供液不足;(3)地层供液量减小,原来的泵不适应目前的排采制度;(4)冲次较小,不符合该井的排采制度。
对于(4)来说,只需调高冲次即可;而对于(1)(2)(3)来说,则需要进行修井作业。
同样地,液面不降的原因也有多种,包括:(1)泵本身密封不严,出现漏失;(2)地层供液量增大,原来的泵不适应目前的排采制度。
2 泵型选择修井作业是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项措施,其中,确定泵的类型与泵挂深度是作业中的重中之重,两者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排采与产量。
选泵时需考虑泵效,还要满0 引言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洁净能源,是常规天然气的重要战略补充[1]。
在开采过程中,井下会出现一些故障与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会对煤层气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2]。
因此,根据井暴露出来的问题合理地进行修井作业,对于确保煤层气井正常运作、恢复产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井下故障类型简介在前期的勘探,井位选择,钻井,射孔,压裂,完井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便进入了煤层气的排采阶段。
该阶段通过抽排煤层中的承压水,降低煤层压力,使煤层中吸附的甲烷气,即煤层气释放出来[3,4]。
在排采过程中,井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出现负荷重、砂埋、套管出现问题,需要作业队进行钻、铣、套、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选择大修。
苏里格气田井场工艺技术探讨

苏里格气田井场工艺技术探讨X李 超,付文婷,杨 光,张凤喜,刘银春(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 摘 要:在地面工程建设领域,具有“低渗、低压、低丰度”特点气田的井场工艺一直是天然气开发工作的研究重点。
苏里格气田为国内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气田,自2006年进入规模开发以来,从气田气井压力、地面管网优化等方面出发进行不断的研究,创新形成了苏里格气田井场工艺技术,具体包括井下节流工艺技术、湿气带液计量技术、高低压紧急关断技术、数据远传技术及相应的井场配套技术。
本文以苏里格气田井场工艺为例,对低渗低压低丰度气田的井场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旨在气田井场工艺技术领域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井场;工艺技术;井下节流;带液计量;紧急关断;数据远传 中图分类号:T E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6—0108—031 概述井场工艺作为整个地面集输系统的“龙头”,与整个集输系统的工艺流程息息相关。
井场流程必须与整个集气系统流程相一致,而井场流程及设备的简化也是大幅度降低工程投资的重要因素。
2 常规的气田井场工艺目前,国内有两种比较典型的气井井场工艺,简述如下。
2.1 早期以四川气田为代表的单井集气工艺井口工艺:井口设置加热炉,井口高压天气流通过加热,节流降压,单井中压输送到集气站,该工艺井口设置有加热炉、节流阀、分离器、计量等工艺设备,这种井场单井常温分离工艺流程,一般适用于气田建设初期气井少、分散、压力不高、用户近、供气量小、而且不含硫(或甚微)的单井气处理。
其缺点是井口须有人值守,造成定员多,管理分散,污水不便于集中处理等困难。
具有投资高、管理点多、生产成本高等特点,但对井间距离远,采气管线长、产气量高的边远井,这种集气方式仍是适宜的。
2.2 长庆靖边、榆林气田为代表的多井高压集气工艺井口不采取加热、节流措施,充分利用气井的压力能,井口高压天然气直接输送到集气站。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2013年修正)

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2013年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8.29•【文号】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3号•【施行日期】2012.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规程(试行)(2012年2月2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6号公布,根据2013年8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3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层气地面开采及有关设计、钻井、固井、测井、压裂、排采、集输、压缩等活动的安全生产,适用本规程。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另行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煤层气地面开采企业以及承包单位(以下统称煤层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科学方法抽采煤层气。
依法设立的煤矿企业地面抽采本企业煤层气应当遵守本规程,但不需要另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四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
第五条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煤层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第六条煤层气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有效地预防井喷、井喷失控和井喷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油气田应高度重视井控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第三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是一项要求严密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管理(勘探)局、油(气)田公司的勘探开发、设计、施工单位、技术监督、安全、环保、装备、物资、培训等部门,各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要有组织地协调进行。
第四条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钻井(含侧钻和加深钻井)的井控要求,均执行《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
第五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内容包括:设计的井控要求,井控装备,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井控培训及井控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陆上石油与天然气井的试油(气)、射孔、小修、大修、增产增注措施等井下作业施工。
第二章设计的井控要求第七条井下作业的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控设计。
第八条地质设计(送修书或地质方案)中应提供井身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寸、水泥返高及固井质量等资料,提供本井产层的性质(油、气、水)、本井或邻井目前地层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油气比、注水注汽区域的注水注汽压力、与邻井地层连通情况、地层流体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以及与井控有关的提示。
第九条工程设计中应提供目前井下地层情况、套管的技术状况,必要时查阅钻井井史,参考钻井时钻井液密度,明确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和压井要求等,提供施工压力参数、施工所需的井口、井控装备组合的压力等级。
提示本井和邻井在生产及历次施工作业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情况。
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应以钻井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系数或实测地层压力为基准,再加一个附加值。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

2
2019/4/27
第六章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
(2)地下储气库的地面工程必须与所处地层的勘探、 开发、监测和动态分析密切结合。地面工程设计必须以 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而地层情况需要在工程投产后, 通过生产实践和对地层的监测、分析来检验和修正。储 气层所能承受最大注气压力及最大库容量等基本参数需 要通过一定的注采周期才能确定,所以储气库的地面工 程常分期建成,一期工程具有试探性(设计的库容量约 为最大库容量的70%),经过试采,取得必要的数据后, 再决定是否上二期工程;原定的设计规模是否需要调整 等。
4
2019/4/27
第六章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
6.2 储气库地面工艺设计参数
6.2.1最高储气压力与最大储气容量 储气库气藏储气容量按下式计算
V S h m K Pn T0 P0 Tn Z
储气层压力可以同改变注气压力进行人为控制的。储 层压力与储层容量成正比,对具有一定几何结构和物 理性质的储气层,提高储层压力可以增加储气容量, 但压力过高又会破坏储气层封闭圈的密封性,导致储 气泄漏。因此在确定最大注气压力时,既要充分利用 储气层的储气能力,又要保护密封性。
注气压缩机
针对储气库用注气压缩机出口压力波动大、注气压力高的 特点,往复式压缩机与离心式压缩机相比,注气量受排气压 力影响小,且操作弹性大,而离心式压缩机因存在喘振现象, 操作弹性小,往复式压缩机从适应性、运行上都较离心式压 缩机高,因此储气库压缩机均推荐采用往复式压缩机。
20
2019/4/27
第六章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
14
2019/4/27
第六章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
气田集输工艺

配套。
气田集输工艺
12
第四节 气田集输站场工艺
气田集输站场工艺表达的是各种站场的工艺方法
和工艺过程。所表达的内容包括物料平衡量、设备种
类和生产能力、操作参数,以及控制操作条件的方法
和仪表设备等。 气田集气站场工艺分为单井集输工艺和多井集输 工艺。 按其天然气分离时的温度条件,可分为常温分离工 艺和低温分离工艺。
气田集输工艺
15
第四节 气田集输站场工艺
常温分离单井集气站:有两种典型的流程型式。
一种流程为气、油和水三相分离,适用于天然气中 油和水含量都较多的气井。 另一种为流程为气液二相分离,适用于天然气中含 水量或含油量较多的气井。
16
第四节 气田集输站场工艺
常温分离单井集气站原理流程图(一)
1-从井场装置来的采气管线;2-天然气进站截断阀;
气田集输工艺
4
第二节 气井产物
气井产物,除天然气外一般含有液体和固体物质。天然气 的性质、气田水的有无以及气田水的性质,与气田集输流程的 制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液体物质包括液烃和气田水。 液烃也是由于天然气被采出后,随着气—液相态平衡条件
的变化,一部分较重的烃也凝结为液体被析出。但对组成属于
干气范围的天然气,从气井采出后不析出液烃。 固体物质:包括岩屑、砂、酸化处理后的残存物等 。
气田集输工艺
3
第一节 气田集输系统的定义和工作内容
气田集输流程是天然气流向和处理天然气的 工艺方法的说明。包括井场流程和气田集气站 流程。 由于储气构造、地形地物条件、自然条件、 气井压力、气井温度、天然气组成以及含油含 水情况等因素是千变万化的,适应这些因素的 气田天然气集输流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 对较为典型和常见的流程加以描述。
气井井下作业工艺

气井的常规井下作业工艺
试修工具及器材的准备验收 检查钻台工具器材(吊卡、卡瓦、安全卡瓦、提
升短节、回压凡尔,旋塞阀,油管挂及各种转换接 头,井口工具等),通井规、刮管器是否符合工艺 要求,其他井下工具是否按设计需要进行准备,所 有工具及器材能否满足全井各工序施工作业需要。
气井的常规井下作业工艺
消防及防毒准备的检查 1、含H2S的井,职工是否进行防H2S知识培
训,井队空呼和H2S监测仪是配够,有效?有否充 气泵?职工是否会使用?
2、配齐消防器材、工具(65-100L泡沫灭火器2 个、8kg干粉灭火器10个、5kg二氧化碳灭火器2 个、消防铲5把、消防斧2把、消防桶8只、消防砂 4m4、消防水龙带75m、19mm直流水枪2只), 并定人、定岗、定期维护保养和更换失效药剂,悬 挂检查记录标签。
气井的常规井下作业工艺
通井
气井的常规井下作业工艺
通井 1、目的: a)清除套管内壁的固体物资,如钢渣、毛刺、水 泥残留物等 b)检查套管通径及变形、破损情况 c)检查人工井底是否符合试油要求 d)调整井内的压井液,使之符合射孔要求
气井的常规井下作业工艺
2、注意事项 (1)严禁猛放、猛刹,通井遇阻或探人工井底 时,加压不大于30KN。 (2)通井规下放速度应小于0.5m/s。通过射孔 段时速度应小于0.1m/s。 (3)通井规外径小于套管内径6-8mm,长度 (1.2m左右)不小于工具长度,大斜度井及水平 井应按设计要求加工。
气井的常规井下作业工艺
3.固定方面的要求 (1)管线每隔10m~15m、转弯处用地锚或地 脚螺栓水泥基墩或预制基墩固定牢靠,悬空处要 支撑牢固;管线出口处2m内宜加密固定。若跨 越10m宽以上的河沟、水塘等障碍,应架设金属 过桥支撑 (2)水泥基墩预埋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20mm, 埋深不小于0.5m,压板圆弧应与放喷管线一致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的通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文件中国石化安〔2010〕579号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的通知各油田企业:现将重新修订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一O年十月十八日— 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井控管理,严防井喷失控、H2S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现、保护和利用油气资源,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石油行业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标准与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井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井位选址、地质与工程设计、设备配套、安装维修、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需要计划、财务、设计、地质、生产、工程、装备、监督、培训、安全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井控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井控”是指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油气井、注水(气)井的控制与管理,包括钻井、测井、录井、测试、注水(气)、井下作业、正常生产井管理和报废井弃置处理等各生产环节。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三高”是指具有高产、高压、高含H2S特征的井。
其中,“高产”是指天然气无阻流量达100×104m3/d及以上;“高压”是指地层压力达70MPa及以上;“高含H2S”是指地层气体介质H2S含量达1000ppm及以上。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国内陆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 2 —开发井控管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井控管理应依据海上井控管理特殊要求,在本规定基础上修订完善执行;陆上CO2气体、非常规天然气等勘探开发井控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井控管理基本制度第六条井控分级管理制度。
总部及油田企业(单位)均应成立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井控工作。
(一)集团公司成立井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股份公司总裁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油田企业的副总经理和高级副总裁担任,成员由石油工程管理部、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安全环保局、物资装备部、生产经营管理部、发展计划部、集团(股份)财务部和人事部等部门领导组成。
第六章__下套管作业ppt课件

(3)完成井场通径工序。应由接箍端放入内径规, 注意保护好螺纹,绝不要反方向通径而造成母螺纹的 损坏。用压缩空气送吹或小管子推送内径规较适宜。 在钻台斜面投放内径规通试的方法不可取,容易发生 内径规落井事故。某些特殊螺纹,例如VAM扣,在通 试内径时,不能卸掉母护丝,否则内径规将对金属锥 面造成损坏。
精品课件
§ 6.4、对扣和上扣
1. 套管上钻台及对扣 套管上钻台应在大门方向加挡绳,避免碰撞,公扣应
戴上快速松开型护丝。对扣前可在场地上先给母螺纹均匀 涂上套管密封脂和戴上套管帽,涂丝扣油刷手必须保持清 洁。对扣时应小心地下放套管,从井口及操作台上协同配 合扶正,对扣后开始的阶段应慢慢转动套管,避免错扣, 整个对扣过程要防止灰尘脏物落进螺纹内。有条件时可使 用对扣导向器,对扣和上扣均不要摇晃套管,否则,会对 丝扣造成擦伤。对于特殊改良型螺纹有必要先用链钳引扣。 原则上应是单相套管对扣和上扣,采用双根或立柱的方式 下入套管是错误的。原因是,在对扣时过大重量的压力造 成丝扣面擦伤,其次是地面装配或预先装配联接螺纹质量 不可靠,易发生滑脱事故。
精品课件
2.上扣
(1)采用旋绳及普通套管钳上扣时,建议 采用API 5C1中的推荐方法。
1)在上至手紧位置后(4 ½ ″~7″套管),用大钳再紧三圈, 7 ⅝ ″以上尺寸套管要紧三圈半。如用旋绳则将要超 过手紧位置,这时看具体情况和扭矩确定大钳再应紧扣 圈数。作为一般经验,上至手紧位置后至少用大钳再旋 转套管三圈。
精品课件
(6)测量套管长度。这是一项细致工作,测量有效长 度应以接箍端面至公接头末扣为准。特殊螺纹应以规定标 记符号间的距离为准。无接箍套管,则为两个台肩间的长 度为准,测量套管基本上每根应重复两次以上,并互为核 对。单根长度数据确定后进行入井次序编号,计算累计长 度和下入深度数据。为了避免下入深度出现严重失误,井 场技术人员必须清楚地掌握送至井场的套管总根数、入井 根数、场地剩余根数。入井套管编好的次序后,不同壁厚、 钢级应有明显标记。对不入井的套管也应作出明确记号。 测量套管单根长度要用钢卷尺,精确到3%米。
天然气井场工艺流程

天然气井场工艺流程英文回答:Natural Gas Wellfield Process.The process of extracting natural gas from a wellfield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hese steps ensure the safe and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natural gas from underground reservoirs. Let's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process.1. Exploration and Drilling.The first step in the natural gas wellfield process is exploration. Geologists and geophysicists study the subsurface to identify potential natural gas reservoirs. Once a suitable location is identified, drilling operations begin. A well is drilled into the ground, reaching the target reservoir.2. Well Completion.After drilling, the well is completed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well. This involvescasing and cementing the wellbore to provide structural support and prevent any leakage of gas or fluids.3. Production.Once the well is completed, production operations begin. Natural gas, along with other hydrocarbons and fluids,flows from the reservoir into the wellbore. The pressure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re carefully monitored to optimize production.4. Separation and Treatment.The extracted gas from the wellbore is a mixture of natural gas, water, and other impurities. To separate these components, the gas is sent to a processing facility. Here, the gas undergoes a series of treatments, including dehydration, removal of impurities, and separation ofnatural gas liquids (NGLs).5. Compression and Transportation.After treatment, the natural gas is compressed to increase its pressure for transportation. Compression helps in maintaining the flow of gas through pipelines, ensuring its safe and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to end-users such as power plants, industries, and residential areas.6.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Once the compressed natural gas reaches its destination, it is distributed through a network of pipelines. These pipelines deliver the gas to various consumers for utilization. Natural gas is used for heating, cooking,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as a fuel for vehicles.7.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continuous monitoringand maintenance of the wellfield are essential. Regular inspections,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activities arecarried out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rastructure.Natural gas wellfield processes vary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of each location. However, the overall objective remains the same – to extract naturalgas in a safe,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manner.中文回答:天然气井场工艺流程。
天然气集输工艺流程

一、气井产物
从气井产出的物质,除天然气外一般含有液体和固体物质。
液体包括液烃和气田水。 气田水又包含游离水和凝结水两种。气田开采初期,一般不出现游离水 ,但少数气田在开采初期也有游离水随着天然气从气井采出。凝结水是天然 气在高压、高温的地层中所含有的饱和水汽,当天然气被采出后,由于压力 和温度降低,在天然气中的饱和水汽,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凝结为液体 被游离出来。 液烃也是由于天然气被采出后,随着气一液相态平衡条件的变化,一部 分较重的烃也凝结为液体被析出。但对组成属于干气范围的天然气,从气井 采出后不析出液烃。
2018/11/15
储运工程系 曹学文
10
四、气田集输站场工艺流程
四、气田集输站场工艺流程
气田集输站场工艺流程是表达各种站场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所 表达的内容包括物料平衡量、设备种类和生产能力、操作参数,以及 控制操作条件的方法和仪表设备等。 1、 常温分离集气站 常温分离集气站的功能是收集气井的天然气;对收集的天然气在 站内进行气液分离处理;对处理后的天然气进行压力控制,使之满足 集气管线输压要求;计量。 我国目前常用的常温分离集气站流程有以下几种: (1)常温分离单井集气站流程
2018/11/15
储运工程系 曹学文
2
一、气井产物
二、气田集输系统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
天然气从气井采出,经过降压并进行分离除尘除液处理 之后,再由集气支线、集气干线输送至天然气处理厂或长输 管道首站,称为气田集输系统。当天然气中含有 H2S 、 H2O 时 ,即需经过天然气处理厂进行脱硫、脱水处理,然后输至长 输管道首站。 气田集输系统的工作是:收集天然气,并经过降压、分 离、净化使天然气达到符合管输要求的条件,然后输往长输
钻井方法及工艺

整理ppt
3
(4)只适用于钻直井。
转盘旋转钻井法
二、旋转钻井法
井底动力钻具旋转钻井法
整理ppt
4
1.转盘旋转钻井法
(1)工艺过程
钻头 钻柱加压
吃入地层 转盘旋转
破碎岩石 循环洗井液
清洗井底
设计井深
整理ppt
图6-2
转盘旋转钻井法
5
(2) 特点
①钻杆完成起下钻具、传递扭矩、为钻头施加钻压、提 供洗井液的入井渠道等任务; ②钻头在一定的钻压作用下旋转破岩,提高了破岩效率;
超深井 H>6000m。
整理ppt
13
第三节 钻井设备
钻机:石油钻井的地面配 套设备,由多种机器设备 组成的一套大功率重型联 合工作机组,可以满足完 成钻进、接单根、起下钻、 循环洗井、下套管、固井、 完井及特殊作业和处理井 下事故等要求。
整理ppt
14
一、钻机的分类
大型钻机
H>5000m,W>800kN, 89 ~ 140mm 钻杆,井径> 160mm,深井
• 钻头寿命: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钻头在井下的纯 钻进时间,单位h。
• 机械钻速:单位纯钻进时间的钻头进尺,单位
m/h。
vm
H T
★ 钻头进尺和机械钻速整是理p反pt 映钻头好坏的主要指标。28
一、钻头
2. 刮刀钻头
– 刮刀钻头的组成: 钻头体、刀翼和 水眼
钻头体 刀翼
水眼
整理ppt
§6-4 钻井工具
产
层
套
套
管
管
内
射孔整过理程ppt 示意图
50
3、测井作业
整理ppt
页岩气开采技术

2010,宣页1、河页1井——找到页岩,见气显示;
2011,黄页1、湘页1井——找到页岩,获低产气流;
2012.7, 彭页HF-1井——找到优质页岩,产工业气流;
2012.12,焦页1HF井——找到优质页岩,获高产气流。
2012年,勘探分公司针对焦石坝区块志留系龙马溪组部署
钻探了焦页1HF井,11月28日放喷测试获20.3万方/天的工业气
射孔弹——聚能射孔弹是根据聚 能效应原理设计的。聚能射孔弹是射 孔器的主体部件,由传爆药、主炸 药、药型罩和壳体四部分构成,当射 孔弹被引爆后,装药爆轰,压垮药型 罩,形成高温高压高速聚能射流,射 流冲击目的物,在目的物内形成孔 道,达到射孔目的。装药量、药型罩 配方及药型罩几何形状尺寸决定了聚 能射孔弹的穿透深度。
课程目录
第一章 页岩气开采概述 第二章 页岩气钻井技术 第三章 页岩气完井与射孔作业 第四章 页岩气分段压裂技术 第五章 页岩气连续油管技术 第六章 页岩气试气工艺 第七章 页岩气井的生产管理技术
第二章 页岩气钻井技术
19
国外页岩气钻井分析
2002年Devon能源公司在沃斯堡盆地进行了7口页岩气试验水 平井的试采,取得了巨大成功。水平井最终评价的开采储量是直 井的3倍以上,成本只相当于直井的1.5倍,初始产量与最终总产 量也有很大关系,由此,业界开始大力推广水平钻井 。
二、页岩气特点
3.较常规天然气相比,具有单井产量低、开采寿命长、生产 周期长、产量稳定的特点。
4.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连 续性分布。
抛光前
抛光后
三、页岩气赋存页岩类别
——页岩气主要赋存在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中
四、页岩气与常规油气的关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时,阀自动关闭。水也是用浮球控制
阀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排放的。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29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2.旋流分离器
利用离心力原理分离气液(固)体。 气液(固)混合物由切线方向进入分离器 后,沿分离器筒体旋转,产生离心力。离心力 与液(固)体颗粒的密度成正比。液(固)体 颗粒的密度比气体大得多,于是液(固)体颗 粒就被抛到外圈(靠近器壁),较轻的气体则 在内圈。被抛在外圈的液(固)体颗粒继续旋 转,并向下沉淀,最后到达锥形管聚集后从下 部出口放出,内圈的气体则从上部出口放出。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12
第二节 天然气的计量
一、孔板压差流量计的组成
孔板差压流量计由节流装臵、导压管和差压计三大部分组成。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13
第二节 天然气的计量
一、孔板压差流量计的组成 ⑴ 节流装臵
使管道中的流体产生压差的一套装臵。完整的节流装臵由标 准孔板、带有取压孔的孔板夹持器和上下游测量管所组成。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30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旋流分离器中液(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的直径、密度、旋 转半径、角速度以及气体的密度有关。 在颗粒直径和密度、气体密度、流动状态相同的条件下,旋流分离 器中颗粒的沉降速度比重力分离器大。同样直径时,旋流分离器处理的 气量比重力分离器多。 旋流分离器的直径取决于处理气量的多少、气体经过分离器时的压
第六章 气井井场工艺
第一节 采气流程 第二节 天然气的计量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第四节 天然气脱水工艺 第五节 天然气脱硫工艺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1
第一节 采气流程
采气流程:气井采出的含有液(固)体杂质的高压天然
气变为适合矿场输送的合格天然气的各种设备组合。
根据处理天然气的不同方式,分类为:
1-气体进口; 2-气体出口; 3-内管; 4-螺旋叶片; 5-筒体; 6-锥形管; 7-支持板; 8-排液口; 9-加强板.
螺旋叶片是焊在内管上的薄钢板,对气体起着导向和加速旋转的作用.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32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3.混合式分离器
混合式分离器是利用多种分离原理进行气液(固)体分离的, 结构比较复杂,类型也很多,如螺道分离器、串连离心式分离器、 多管旋流式分离器等。
18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⒈ 重力分离器
利用液(固)体和气
V<(0.7~0.8) W
体之间的密度差分离气体
中的液(固)体。
为提高重力分离器的效率,
进口管线多以切线进入,利 用离心力对液体作初步分离。 安装除雾器,利用碰撞原 理分离微小的雾状液滴。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19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单井常温采气流程
多井常温采气流程 低温回收凝析油采气流程 低温回收石油液化气采气流程
作用:
节流降压
气液固分离 计量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2
第一节 采气流程
一、单井常温采气流程
气井
井口→针阀→保温加热→针阀→分离器 气体:分离器顶部→节流装臵计量→集气支线 液(固)体:分离器下部→计量罐→油罐和水池
动能越大,叶轮转速也越高。测出叶轮的转数或转速就可确定流 过管道的天然气流量。
涡轮流量计工作原理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17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一、分离设备及类型 根据分离需要分类:气液两相分离、油气水三相分离 根据外形分类:立式和卧式分离器 按作用原理分:重力分离器、旋流分离器、混合式分离器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为了使液滴沉降,设计分离器时必须使分离器中的 气流速低于液滴沉降速度,一般要求:
V (0.7 ~ 0.8)W
W 4 g ( l g ) 3 g dm
dm
30 g gW 2
l g 2 W 40 g 2 g
1
大直径液滴被分离 较小直径液滴被分离 雾状液滴被捕集。
径液滴被分离下来。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27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卧式分离器与立式分离器的区别:
卧式分离器是用径向进口并安有伞形板,伞形板的作用是防
止气液直接撞击储存段的液面,引起已沉降的液体重新被气流 携带。气流撞击伞形板后,气流速度降低,方向改变,在惯性 力的作用下液滴被分离,粘附在伞形板上顺流而下。
力损失和水力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2 Q D 0.536 p 2 10
1 4
ξ为水力阻力系数,一般取180; ΔΡ/ρ为气体通过分离器时的压头损失, 一般设计时取0.55~1.8。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31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旋流分离器结构: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3
第一节 采气流程
一、单井常温采气流程
应用范围: ① 用在气田边远气井,不需要建集气站,可节约成本;
② 用在产水量大的气水同产井,可以进行气水分离,减 少输气阻力; ③ 用在低压气井,由于井口压力低,集气干线的压力波
动对产气影响很大,单井采气可以避免这种影响,保持产
气稳定。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4
第一节 采气流程
二、多井常温采气流程
多井常温采气流程是把几口单井的采气流程集中在气田适 当部位进行集中采气和管理。
⒈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节流、加热、分离、计量等几部分。 其中加热的目的是防止在节流降压中气体温度过低形成水化 物。 若气体压力降低,节流后不会形成水化物,集气站的流程 可简化为:节流、分离、计量,然后通过汇管输出。
丝网 筒体 螺道
伞形罩 中心管 矩形开口 破旋涡板 排液口 储液段 排污口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34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2)串连离心式分离器
利用重力、惯性力、离心力分离气液(固)体。
气液从顶部进入后向下流动,液滴在本身重
力作用下初次沉降。
气液到达环形空间底部时,气流改变方向拐
向上流,液滴在惯性力作用下二次分离。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5
第一节 采气流程
二、多井常温采气流程
多井常温集气流程图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6
第一节 采气流程
二、多井常温采气流程
⒉ 适用范围
多井常温采气流程的优点:便于对气井进行集中
调节和管理,实现水、电、蒸汽的一机多用。
凡是气井压力相近,气体性质相同,不需要用 单井采气流程的地方,都可以用多井采气流程。
⑴ 螺道分离器
螺道分离器是利用天然气在狭窄的螺道中作高速旋转 运动,形成强烈的离心力,使气流中的液滴聚合成较大的 液滴沿器壁流下。
33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1)螺道分离器
凝聚段由多道螺道组成,它的作用是使气流沿螺道 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把小液滴甩到器壁 上凝聚成大液滴顺器壁流到储液段。 扩大段由紧接凝聚段之后螺距逐渐加大的螺道组 成,由于螺距加大,气流速度降低,避免使已聚 合的液滴再分散。 捕集器用金属或尼龙丝网制成,起捕集雾状液滴作 用。储液段内设破旋涡板,防止储存的液体产生漩 涡而重新被气流夹带。 储液段
10
第一节 采气流程
四、低温回收石油液化气采气流程 ⒉ 适用范围 ① 天然气含丙烷、丁烷组分高,一般应在3%以上; ② 气井剩余压力在10MPa以上,以造成低温; ③ 气井产量不受限制,只要丙烷、丁烷含量高,剩 余压力大。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11
第二节 天然气的计量
天然气流量: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管路横断面的天然 气数量(体积)。 天然气流量的测量仪表包括:孔板差压流量计、临 界流速流量计、垫圈流量计、涡轮流量计、靶式流量计、 质量流量计等。
②沉降段:沉降段直径比进口管 径大得多,使得气流在沉降段流 速急剧降低,有利于较小液(固) 滴在其重力作用下沉降。
22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1)立式分离器
③除雾段:用来捕集未能沉降分离 出来的雾状液滴,捕集器有翼状和 丝网。 ④储存段:存储液(固)体,由排 液管排出。排污管的作用是定期排 放污物(泥砂、锈浊物等)。
气流进入螺道部分高速旋转,液滴在离心力
作用下第三次分离。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35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3)多管旋流式分离器
由多个旋风子(小旋流分离器)并列臵于一个外壳 内,组成多管旋风分离器。进入壳内的气体分股进入旋 风子进行分离。多管旋流分离器适宜分离固体杂质,并 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旋风子的数量。
4
液滴沉降速度与液体的密度、液滴直径、分离器工 作压力等因素有关。可以用公式计算或查图表求得。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20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不同 压力下 水滴直 径与沉 降速度 的关系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21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1)立式分离器
①分离段:混合物由切向进口进分 离器后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 大的液(固)体被抛向器壁顺流而 下,液(固)体得到初步分离。
Q s Ad 2 p
1
Qs K p
令
K Ad
2
1
则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16
第二节 天然气的计量
三、气体涡轮流量计计量原理
在天然气流动管路中,安装一个可以自由转动叶片,与流体 流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的,轴心与管道中心相同的叶轮,如图下图
所示。当气流通过叶轮时,其动能使叶轮旋转,流体的流速越高,
25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影响重力分离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分离器的直径。 在气量一定、工作压力一定时,直径大,气流速度低,对 分离细小液滴有利,但直径过大,钢材消耗量大,加工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