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复习提纲
植物地理学知识点复习
植物地理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1.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包含若干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为相似的植物个体。
3.种群:植物种内的个体(植株)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的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
4.植物分类原则:人为分类、自然分类。
植物的命名:双名法,即属名加上种加词(种名)。
属名和种名均为斜体字,姓名则正体书写。
5.原核生物:细菌门:单细胞生物,无光合作用,最古老、最小的生物,适应能力极强,无孔不入蓝藻门:没有细胞膜核的单细胞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
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藻类:具有核、线粒体、质体等细胞器。
真菌门:完全是异养型地衣门:苔藓和蕨类植物:苔藓植物门:光合作用,没有完善的输导组织,躯体矮小蕨类植物门:种子植物:裸子植物门:营养体全部为木本,枝茎里木质部很发达。
页呈针形、鳞形、线形,稀为扇形、椭圆形或退化成鞘状,裸露的胚珠。
被子植物门:具有形态多样的营养器官,有真正的花。
6.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个体发育是指某种生物从其生命的某个阶段(如抱子、合子、种子等)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分化、发育、成熟和生殖等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的发展变化,再出现和开始那个发育阶段相同的第二代的全过程。
系统发育是指一种生物,或一个生物类群,在地球上的发生、发展演化和衰亡的历史过程。
二者关系: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是推动生物进化的两种不可分割的过程。
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个体发育也都受系统发育的影响和制约。
7.菌藻植物时代:大气层的改变、有机质的积累。
/T/T- ---第一章1.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2.物种的形成与分布:P35(1)异地物种形成:(2)同地物种形成:(3)平行物种形成:3.气候演变与植物分布区的变化:P374.分布多度指某地区或单位面积内分布的植物种或属数,也表示某植物种或属在不同地区分布情况。
植物地理学复习材料(完整版)
《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解释下列名词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领域与范围的总合,称为生物圈。
二、问答题1.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植物是生产者(2)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3)植物能够影响环境,净化环境(4)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2.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什么?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植被,研究内容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
3.阐明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和生态学的关系?植被是由植物组成的,因此与植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从1866年海克尔创立生态学以来,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包括许多分支学科,植物地理学与其中的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植物生态学、陆地生态学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4.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植物地理学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1)植物地理学的开端:古西腊的提奥夫拉斯特(370-285DC)到18世纪(1)古代植物地理学的萌芽:古西腊、我国周代、战国(2)近代植物地理学的前奏:18世纪中期到末期(3)近代植物地理学基础的奠定: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2)植物地理学的巩固时期:1820-19世纪50年代3)植物地理学的发展时期:1855年至现在;19世纪末开始,植物地理学就按照各个分支学科发展。
第二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一、解释下列名词物种:种是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双名法:双名命名法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
植物地理学复习
东南亚雨林: 400种/ha;
非洲雨林: 100种/ha (整个欧洲总共才有250种乔木)。
c)优势种不明显
例如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区,原始雨林1.5ha中生长着261 株胸径超过20cm的乔木,分属98种,其中属于同一种的个体不 超过12株,即占4.5%。 植物地理学复习
植物地理学复习
一,形态学原则 以群落形态结构特征为分类依据,主要包括优势生
活型,成层现象和季节性变化,但对生态特征重视不 够。 二、生态学原则
有什么样的生境就应该发展什么类型的群落,而且 生境远较植物种类组成稳定,所以使用生境特征或参 照能反映环境特征的植物进行分类。 三、特征种原则
以植物区系学方法确定群落类型。
植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生命的特 征是不停地运动,群落也是如此。其运动形式包括季 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植物地理学复习
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如水 生群落与陆生群落之间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 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如 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过渡带,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 的过渡带等。前者见于环境梯度变化较陡,或者环境 梯度突然中断的情形。例如,地势变化较陡的山地的 垂直带,陆地环境和水生环境的边界处(池塘、湖 泊、岛屿等)。
1.苔藓植物门
呈叶状或有茎叶分化,无完善的输导组织,无
根的分化,自养型,多生于潮湿的环境,在苔原、
泥炭沼泽或高山可能成优势种。
世代交替——有性繁殖世代+无性繁殖世代
形成配子
形成孢子
分为苔纲、藓纲,约3万种。
植物地理学复习
2.蕨类植物门
有根、茎、叶分化,维管植物自养型,多生于
阴湿和湿热的环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类和数
《植物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环境1、双受精现象:种子里的胚由花粉管中的一个精子与胚囊中的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成,而胚乳由另一个精子与胚囊里两个中央细胞结合发育而成,这就是双受精现象。
P152、个体发育:是指某种生物从其生命的某个阶段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分化、发育、成熟和生殖等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的发展变化,再出现和开始那个发育阶段相同的第二代的全过程。
P153、系统发育:是指一种生物,或一个生物类群,在地球上的发生、发展演化和衰亡的历史过程。
P16第二章植物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变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P26第三章植物生活与环境——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P742、生态因子的分类:(1)、非生物因子:①、气候因子:光、温度、降水、风等。
②、土壤因子:土壤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③、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坡形等。
(2)、生物因子:①、植物因子:植物之间的机械作用、共生、寄生、附生等。
②、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等。
③、人为因子:垦殖、放牧、采伐等。
P74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⑴、直接作用:光照条件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条件是植物水分代谢活动的主控因子,温度条件直接影响植物的一切生理过程,营养条件则与植物有机质形成、转化密切相关。
光、温、水与营养是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的最直接的基本生态因子,称为生存条件。
当环境中某种生存条件出现异常变化,便会直接抑制植物生命活动或威胁植物生存,这种现象称为环境胁迫。
⑵、间接作用: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各种特性影响光、温、水与营养等生存条件的分布与组合,从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与分布。
动物啃食、寄生、风、火、土壤侵蚀等部分或全部地破坏植物的现象,称为干扰。
⑶、阶段性:生态因子对植物具有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植物分类与地理学复习大纲.word
植物分类与地理学复习大纲(2015)一、植物分类部分(一)名词解释双名法、维管植物、种子植物、种、变种、品种、乔木、灌木、完全叶、不完全叶、叶序、单叶、复叶、花序、两性花、单性花、两被花、单被花、二强雄蕊、四强雄蕊、聚药雄蕊、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单雌蕊、复雌蕊、离生单雌蕊、单果、聚合果、聚花果、球花、球果(二)问答题1、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有哪些?2、双名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果是变种,该如何命名?如:Syringa oblata Lindl. var. alba Rehder白丁香3、植物检索表常用的两种形式是什么?4、按照二届系统,植物界的植物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植物有哪些类群?高等植物有哪些类群?维管植物包括哪些类群?种子植物包括哪些类群?5、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植物6、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植物7、地衣植物是由哪两类植物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的三种形态有哪些?8、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植物9、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植物10、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植物1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植物12、被子植物分为哪两个纲?如何进行鉴别?(两个纲的区别)13、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哪三个?生殖器官包括哪三个?14、根系包括哪两类?有什么特征15、平卧茎和匍匐茎有什么区别?16、缠绕茎和攀缘茎有什么区别?17、被子植物的叶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18、绘出各种复叶的类型图19、如何区分单叶和复叶?20、完全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1、绘出各种花序类型的简图?22、根据果实发育的来源及结构组成,将果实分为哪三类?三类果实的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单果各个类型的特征。
23、种子的结构包括哪三部分?24、裸子植物的叶形通常有哪几种类型?说出至少4种25、裸子植物中,松科和柏科的识别要点及代表性植物26、被子植物中,十字花科、蔷薇科(四个亚科)、蝶形花科、唇形科、菊科及两个亚科、禾本科、百合科的识别要点及代表性植物二、植物区系地理部分(一)名词解释植物区系、植物分布区、间断分布区、分布多度、植物区系成分(二)问答题1、通常植物分布区的表示方法有哪两种?2、为什么说属的分布区是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重点?3、植物分布区的类型有哪些?4、植物分布区的变化有哪三个因素有关?5、植物区系成分有哪些类型?6、我国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三、植被地理部分(一)名词解释植物群落、优势种、伴生种、种群、多度、盖度、频度、生活型、生活型谱、层片、植物群落的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演替顶级、原生裸地、次生裸地、植被型、群系、群丛、地带性植被(显域植被)、非地带性植被(隐域植被)、热带雨林、稀树草原、草甸、苔原、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二)问答题1、根据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可以将群落的成员分为哪几种?(1)优势种:群落中的优势种类,包括群落各层中在数量、体积和群落学作用中影响较大的种类。
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
植物地理学复习(武吉华版)(一)综合复习部分一、名词:1.植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包含若干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相似的植物个体。
3.种群:植物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
4.个体发育:是指某生物从其生命的某个阶段(如孢子、合子、种子等)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分化、成熟和生殖等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的发展变化,在出现和开始那个发育阶段相同的第二代的全过程。
5.系统发育:一种生物或者一个生物类群,在地球上的发生、发展演化和衰亡的历史过程。
6.植物区系: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7.分布区:是一个种系或任何分类单位(种、属、科等)在地表分布的区域。
8.种的分布区:一个物种有若干植物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构成该种的分布区。
9.分布中心:在属的分布区范围内,数量最丰富的地区称为该属的分布中心或多样性中心。
10.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人为或自然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1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
12.适应:指一种植物在某类生境中能正常生长和繁殖的现象。
【广义】是指植物所具有的任何有助于植物生存和繁殖的特征,包括形态、生理、发育和行为等方面的特征,都称之为适应。
【狭义】指植物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繁殖的任何可遗传特征,这种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生态幅:在自然界中,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每个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环境,并具有期特定的适应范围,每个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耐性范围。
14.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裂解水分子,同化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全
植物地理学第1章绪论1. 植物地理学研究对象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植物和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以及区域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和植被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1.1植物地理学的分支植物区系地理学:区系是一个地区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研究某一地区植物种类组成、分布、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科学。
植物生态地理学:研究环境与植物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历史地理学:研究植物在地质历史中变迁的科学。
1.2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和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植物学是植物地理学的基础。
植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生态学研究植物群体与环境的关系,特别关注环境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植物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把植物作为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植物地理学就成为自然地理学的一部分。
植物地理学与古植物学:研究古植物发展的时空关系是植物地理学和古植物学共同研究的领域。
2. 植物地理学的发展2.1植物地理学的萌芽古希腊在公元前372~287年发现了气候、土壤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并写出《植物历史》和《关于植被的论文》的记载。
周代(公元前1066-403年)的《诗经》记载有刺榆和榆树两种非常接近的树木在生态分布上的差异性。
西周(公元前1066-771年)《禹贡》记载了当时黄河下游直到长江三角洲的植被水平分布。
战国《管子.地员篇》分析了土地与植物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并注意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现象和阴阳坡的差别。
2.2植物地理学的奠基和发展1807年,Humboldt发表《植物地理学知识》,植物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用进化论的观点阐明生物的地理分布,并解释其原因,把进化论引入生物地理学。
19世纪末,丹麦学者Warming《以植物生态地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895)和德国学者Schimper《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1898)。
现代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主要是在这两部著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植物地理学复习提纲2012年
植物地理学复习提纲引言1、植物区系地理学、植被地理学、第一章植物分类类群1、原核植物分门2、苔藓植物分纲及其特征3、蕨类植物分纲4、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分纲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分纲6、认识校园的植物(种名和所属科名)第二章植物区系空间分异1、种的分布区2、分布区的类型3、植物地理成分4、植物区系5、属相似性系数计算方法6、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单位7、世界六大植物区(分区图)8、中国植物区系分区(图)第三章植物生活与环境1、生态因子的分类2、Liebig最小因子法则、限制因子3、耐性定律、生态幅4、生态类群、生态型5、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适应光照强度的生态类型6、日照长度对植物的影响,适应日照长度的生态类型7、旱生植物的类型、适应旱生环境的特征8、水生有花植物的类型、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10、适应土壤酸碱度的生态类型11、沙生植物的适应特征12、冻害、冷害13、植物生活型、Raunkiaer生活型系统、《中国植被》生活型系统14、生活史类型第四章植物群落1、概念:植物群落、层片、季相2、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3、种群的水平分布方式4、概念:多度、盖度、频度、重要值5、根据年龄结构划分的种群类型6、概念:优势种、共优种、建群种、共建种7、概念:群落波动、群落演替、顶级群落8、水生基质的演替系列、旱生基质的演替系列9、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单位10、中国植被分为10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第五章主要陆地植被类型1、热带雨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2、热带季雨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中国季雨林的类型3、热带稀树草原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4、红树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5、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范围内的植被类型7、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8、荒漠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9、夏绿阔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0、寒温性针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1、草原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2、苔原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3、名词:草甸、沼泽第六章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14、植被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15、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世界植被图)16、中国植被分布规律17、植被区划的原则、依据、单位18、中国八大植被区域(中国植被区划图)19、人工植被分类10、自然保护区:概念、分区第七章植物资源1、植物资源概念2、植物资源分类5大类31小类。
植物地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绪论1.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它研究植被的组分、性质、分布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动态以及实践中的应用等。
2.生物圈: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由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风化壳)组成。
3.植被: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共同形成植物覆被层,称为植被。
4.植物的生态作用:1) 植物是生产者,平衡地球现代大气成分2) 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维护地球系统的生态平衡3) 对环境的指示作用4) 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5.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区系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第一章1.物种P6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包含若干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为相似的植物个体,且能自然交配,产生正常(主要指可育性)后代,并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2.种群P6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称为种群。
(P6)3.植物的命名原则P8生物命名采用林奈创立的双名法, 并统一使用拉丁文。
即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每种植物只有一种合法名称:学名学名= 属名+ 种名+ 命名人其中属名字首要大写,统一用斜体;种名字首小写,统一用斜体;命名人字首大写,可缩写,用正体;4.生物分界学说简介二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除原生动物外)、原核生物界(原生动物、细菌和蓝藻)、真菌界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粘菌等)、真菌界(包括真菌和酵母等)、原核生物界(细菌和蓝藻等)5. 植物分类的原则和依据原则:客观反映亲缘关系和进化过程。
6.常见的植物分类按形态结构特点低等植物:植物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藻类、菌类及地衣)高等植物:植物体有根茎叶分化(苔藓、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按繁殖器官及繁殖方式隐花植物:以孢子繁殖新个体(菌类、藻类、地衣、苔藓、蕨类植物)显花植物:以种子繁殖产生新个体(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按维管束系统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非维管束植物:(藻、菌、地衣、苔藓)按胚珠位置裸子植物:胚珠裸露被子植物:胚珠具包被,开花过程非常明显,具有真正的花按光合作用色素藻类植物分门的主要依据。
植物地理学复习纲要
一、绪论植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p1)生物圈:指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由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组成。
(p3)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p5—8)二、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双名法:将植物的学名用拉丁文命名,并由两个拉丁字组成。
一个物种只有一个拉丁学名。
学名的第一个字是属名,为拉丁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只种加词,即种名,起着标志某一植物种的作用,根据种加词就可把它与本属其他的种相区分。
(p45)颈卵器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均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裸子植物的绝大多数种类也具有颈卵器,三者合称颈卵器植物。
(p46)蕨类植物优于苔藓植物的原因:①苔藓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②蕨类植物有雌管组织。
(p53)裸子植物的特征:①孢子发达。
②具有胚珠,形成种子。
③配子进一步退化寄生在孢子上,具有颈卵器。
④形成球花。
⑤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
⑥具有多胚现象。
综上所述,裸子植物孢子体进一步分化,具有发达的维管系统和根系,产生种子和花粉管,使受精摆脱了水的限制,使它更能适应陆生环境和繁衍后代。
(p57)被子植物的特征:①具有真正的花。
②具有雌。
③具有双受精现象。
④孢子体高度发达。
⑤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是最进化的植物种群?由于被子植物具有上述适应于陆生环境的各种特征,使它们具备了在生存竞争中优越于其他各类植物的内在条件,保证和加强了被子植物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它们在地球上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p62)植物分类范围:界门纲目科属。
三、植物区系地理世界种:植物分布的种间差别极大,有少数植物分布十分广泛,这样的种群成为世界种。
分布区制图方法:点图发、轮廓法(周界法)、涂斑法、邻近距离平均法。
(p75)分布区中心:多度中心、发生中心(起源中心)、多样化中心、变异中心、残骸中心。
《植物地理学》复习重点
《植物地理学》复习重点《植物地理学》复习重点:【A部分】:1、植物地理学:属于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常与动物地理学合称为生物地理学,以属种分布和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课本引言)。
2、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课本P26)。
3、植被: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共同形成植物覆盖层,称为植被(课本P2)。
4、双名法: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相当于“姓”;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相当于名。
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故第三个词是命名人(课件《植物类群及分类》P12)。
5、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课件《植物类群及分类》P6)。
6、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包含若干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为相似的植物个体(课本P6)。
7、四强雄蕊:油菜、白菜等的花蕊(见课件《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第37~40张)。
8、被子植物:(见课本P21及课件《被子植物的分类》)9、孢子植物:隐花植物,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植物(课件《植物类群分类》第4~6张)。
10、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1)藻类、菌类、地衣;(2)苔藓、蕨类、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见课件《植物类群分类》第6张)。
11、竞争排斥原理:12、环境:指某个特定主体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课本P74)。
13、适应:指一种植物在某类生境中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的现象(课本P77)。
14、驯化:包括自然驯化和人工驯化。
前者指长期的自然环境变化所诱发的生理补偿变化,一般需要很长时间。
后者指的是人为改变植物环境条件或在实验条件下诱发的生理调整,一般短时间内即可完成(课本P81)。
15、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课本P71)。
16、植物分布区:(课本P27)。
植物地理学复习材料(完整版)
植物地理学复习材料(完整版)1、洪堡将植物地理学知识系统化、理论化,首次提出“植物地理学”这一名词。
1807年洪堡发表的《植物地理学知识》专论,成为划时代的代表著作,标志着植物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花 :被子植物的花由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组成。
根据花中有无雌蕊和雄蕊,把花分为3类: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
3、花序及其类型:花在花序轴上排列的方式叫花序。
总花柄称为花序轴或花轴。
单生花:一朵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
无限花序:开花的顺序是花序轴基部的花或边缘的花先开,顶部花或中间的花后开,其花序轴可延长,如总状花序、圆锥花序、伞形花序等。
有限花序:开花顺序为自顶(上)至基部,自中心向外圈,花序轴丧失顶端生长能力。
分为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轮伞花序、头状花序。
4、果实:由子房与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共同形成,形成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真果:直接由子房发育而成,如小麦、桃等的果实;假果:由子房、花托、花萼,甚至整个花序共同发育而成,如梨、苹果、无花果等。
根据果皮的形态结构分为2类。
5、双名法: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07—1778)1753年创立了“双名制命名法”(简称“双名法”)植物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一个是属名,一个是种名,连起来就是这种植物的学名,每种植物只有一种合法名称:学名(scientific name)。
6、植物界的类群7、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是异养低等植物。
植物体无根、茎、叶分化,单细胞体、丝状体或原生质团。
菌类植物约12万种,分为3门;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
(1)细菌门: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一般几微米大小,具纤维素细胞壁,无细胞核。
营养方式:分为寄生细菌和腐生细菌2种。
寄生细菌能致人畜和植物病害;腐生细菌分布最广,生活在动植物的遗体上、土壤、污水、人及动物的消化道中。
生殖方式:细菌的生殖方式是营养繁殖,一个细菌分为两个细菌。
环境不宜时,细菌可形成芽孢,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
(完整版)植物地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1.1、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生物圈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的植被。
植物地理学的基本任务:阐明地球上植物和植被的分布的基本规律。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上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变化和分级分类;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分布区和植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岛屿植物为主的拓展和灭绝等。
1.2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和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植物学是植物地理学的基础。
植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生态学研究植物群体与环境的关系,特别关注环境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植物是生产者;2.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3.植物为大的某些生物提供的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
4.植物是环境的构造者。
(表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土壤的形成、群落的演替、净化环境等方面。
)第二章植物形态结构与基本类群2.2细胞类型:原核细胞:直径为0.2〜10卩m,没有核膜将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隔开,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具有细胞器和细胞核,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真核生物。
古核生物: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名称,表示一类生活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
2.3.细胞器:是在细胞基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
2.4植物的组织1分生组织(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位置: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成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
2.3植物的器官器官(organ):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在外形上有显著形态特征和特定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是组成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器官的类型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根、茎、叶生殖器官(reproductive organ ): 花、果实、种子根的类型一株植物根的总体称为根系,包含主根及它分支的各级侧根、或不定根或它分支的各级侧根。
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植物是生产者②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③植物能够影响环境,净化环境④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植被,研究内容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
第二章细胞: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物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指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极为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且能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并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系统发育即生物种族的发展史。
可以只一个类群形成的历史,也可以指生命在地球上起源和演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个体发育指某种生物从它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孢子、合子、种子)开始,经过一些发展阶段,再出现当初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形态和生殖上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相互联系: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对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有着很大的作用,二者促进了生物的演化。
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的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单叶和复叶的区别及联系?单叶是在一个叶柄上只生一片叶片。
复叶是在叶柄上着生两片以上完全独立的小叶。
复叶的叶柄称为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所生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即为小叶柄。
区别:叶轴的顶端没有顶芽,而小枝常具有顶芽;小叶的叶腋一般没有腋芽,芽只出现在叶轴的腋内,而小枝的叶腋都有腋芽;复叶脱落时,先是小叶脱落,叶脱落,最后叶轴脱落;小枝上只有叶脱落;叶轴上的小叶与叶轴成同一平面,小枝上的叶与小枝成一定角度。
叶序:叶在茎上都有一定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
常见类型①互生:每节着生1片叶,如樟树②对生:每节相对着生2片叶,如女贞③轮生:每节着生3片或3片以上的叶,如夹竹桃④簇生(从生):节间缩短密接,叶成簇着生在短枝上,如金钱松、银杏⑤基生:植物无明显的地上茎,叶从植物贴地面的基部生出,如蒲公英植物的分类系统:①人为分类系统:根据植物的用途、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或选择植物的一个或几个明显的特征,而不考虑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对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分类方法。
植物地理学复习重点学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1、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生物圈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的植被。
植物地理学的基本任务:阐明地球上植物和植被的分布的基本规律。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上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变化和分级分类;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分布区和植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岛屿植物为主的拓展和灭绝等。
1.2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和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植物学是植物地理学的基础。
植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生态学研究植物群体与环境的关系,特别关注环境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植物是生产者;2.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3.植物为大的某些生物提供的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
4.植物是环境的构造者。
(表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土壤的形成、群落的演替、净化环境等方面。
)第二章植物形态结构与基本类群2.2细胞类型:原核细胞:直径为0.2~10μm,没有核膜将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隔开,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具有细胞器和细胞核,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真核生物。
古核生物: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名称,表示一类生活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
2.3.细胞器:是在细胞基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
2.4植物的组织1分生组织(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位置: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成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
2.3植物的器官器官(organ):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在外形上有显著形态特征和特定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是组成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器官的类型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根、茎、叶生殖器官(reproductive organ): 花、果实、种子根的类型一株植物根的总体称为根系,包含主根及它分支的各级侧根、或不定根或它分支的各级侧根。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植物地理学课程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本课程的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植物地理学》(武吉华等2004)编制而成。
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1. 绪论A.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地位与作用B. 植物地理学的相关学科2. 植物与环境A. 植物分类及主要类群B. 植物进化与地球演变C. 植物生活与环境: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干扰因素3. 重要生物地理学过程A. 扩散与生物入侵B. 地理替代(vicariance)、物种形成、进化与灭绝C. 植物群落演替4. 植物区系地理A. 植物分布区类型及植物分布图B. 植物区系分析C. 植物区系区划5. 植被地理A. 植物群落与植被制图B. 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C. 陆地植被类型:地带性植被、隐域植被6. 理论与实践A. 岛屿生物地理学B. 驯化植物地理学:人类与植物地理C. 指示植物地理学D. 湿地植物地理学E. 全球变化与植物地理学三、考试要求植物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植物和植被地理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而变化的基本规律,目的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和植被资源可持续经营、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自然资源勘探等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学、植被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驯化植物地理学等。
植物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植物学(包括植物分类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包括古植物学),以及气候学、土壤学、地质学、遗传学等学科。
要求考生掌握植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绘制植物分布图并能描述全球主要植被类型、植物地理分布及其演化规律、植物引种驯化及其生态风险,了解植物地理学的重要发展前沿、动态以及主要应用领域,并具有运用植物地理学知识分析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名词解释要求准确,简述题要观点明确,论述题要论点正确、论据充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地理学复习提纲引言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各种植物的分布规律、各地区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形成原因的科学。
植被地理学:是研究各地区的植被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植物分类类群1、原核植物分门:细菌、蓝藻门2、苔藓植物分纲:苔纲藓纲、特征:1,植物体有两种形态:叶状体、茎叶体;2,没有根的分化,只有假根;3,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而附在配子体3、蕨类植物分纲:1裸蕨纲2石松纲3水韭纲4木贼纲5真蕨纲。
4、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胚珠裸露,种子裸露;2全部为木本植物,大多数为高大乔木;3具颈卵器构造,有些种的精子还具有鞭毛(苏铁);4具多胚现象;裸子植物分纲:分为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买麻藤纲和红豆纲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2种子包在果皮之内;3具有双受精现象;4孢子体高度发达,组织分化精细,生理机能效率高;5多种传粉方式;6生长和营养方式多种多样性。
被子植物分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6、认识校园的植物(种名和所属科名)1.漆树科:芒果、人面子、盐肤木2.梧桐科:苹婆3.棕榈科:鱼尾葵、棕竹、王棕、假槟榔、金山葵、短穗鱼尾葵、蒲葵、瓶子椰4.马鞭草科:黄树梅5.大戟科:海南珊瑚、蝴蝶果、重阳木、乌桕、月下珠、一品红6.千屈菜科:大花紫薇、紫薇7.五加科:鹅掌柴8.榆科:朴树9.天南星科:白蝶芋10.紫草科:福建茶11.锦葵科:朱槿花、彩叶扶桑12.百合科:沿阶草13.海金沙科:海金沙、红千层、白千层14.无患子科:龙眼15.桑科:小叶榕、大叶洒金榕、金钱榕、柳叶榕、构树、橡胶榕、无花果、菠萝蜜16.菊科:蟛蜞菊、三叶鬼针草、小飞蓬17.莎草科:香附子18.禾本科:红花酢浆草、黄花酢浆草、细叶结缕草、黄金挂绿、观音竹、佛肚竹19.伞形科:雷公根20.车前科:车前草21.桃金娘科:番樱桃、番石榴、铁仔葡萄22.苏铁科:苏铁23.茜草科:雪茄花、龙船花24.鸭跖草科:蚌花25.夹竹桃科:鸡蛋花、黄蝉花、黄花夹竹桃26.海桐花科:海桐花27.蔷薇科:桃花、枇杷28.爵床科:小驳骨29.百合科:麦冬30.杜英科:高山望、圆果杜英31.罗汉松:竹柏32.使君子科:橄仁树33.豆科:格木、刺桐花、羊蹄甲34.山茶科:荷木35.壳斗科:青冈、红椎36.龙脑香:海南坡垒37.金缕梅科:枫38.姜科:良姜39.兰科:马占相思40.苦楝树科:苦楝树、麻楝41.桂花42.芸香科:千里香、山麻黄、柚子、黄皮、43.凤仙花科:玻璃翠、凤仙花44.木兰科:白兰花45.金星蕨科:金星蕨46.铁线蕨科:铁线草47.木犀科:木犀榄48.杨梅科:杨梅49.凤尾蕨科:蜈蚣蕨50.鸭跖草科:将鸭跖草51.旋花科:红薯52.冬青科:苦丁茶53.美人蕉科:美人蕉54.紫茉莉科:三角梅55、苋科:空心苋第二章植物区系空间分异1、种的分布区:一个物种由若干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就是该种的分布区2、分布区的类型:(一)按外貌划分的分布区:1连续分布区;2间断分布区:(1)种的间断分布区;(2)属的间断分布区;(3)科的间断分布。
(二)按分布广狭划分的分布区:世界性分布区;特有性分布区;广泛分布3、植物地理成分:4、植物区系: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5、属相似性系数计算方法:6、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1.以特有科、特有属、特有种的数量比重为主要依据;2.划分高级区划单位时,考虑历史条件较多;3.划分低级区划单位时,要考虑现存的生态条件。
单位:1.植物区(Kingdom):除含有很多特有种、特有属外,还要有特有科河共同的发展历史;2.植物地区(Region)在区内再分地区,含有很多特有属、特有种,特有科少;3.植物分区(Province):在植物地区内,根据差异分为植物分区,特有属少,但有一定的特有种。
7、世界六大植物区(分区图)Ⅰ.泛北极植物区(全北植物区)Ⅱ.古热带植物区Ⅲ.新热带植物区Ⅳ.开普植物区(好望角植物区)Ⅴ.澳大利亚植物区Ⅵ.泛南极植物区8、中国植物区系分区(图)A.欧亚森林植物亚区B.亚洲荒漠植物亚区C.欧亚草原植物亚区D.青藏高原植物亚区E.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F.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Ⅱ.古热带植物区G.马来西亚植物亚区第三章植物生活与环境1、生态因子的分类:1)非生物因子①气候因子——光、温度、降水、风等②土壤因子——土壤的理、化性质等③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等。
2)生物因子①植物因子——植物之间的机械作用,共生、寄生、附生等关系。
②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等③人为因子——垦殖、放牧、采伐等。
2、Liebig最小因子法则:限制因子:限制一个植物生长或存活的任何因子,叫做限制因子。
3、耐性定律:生态幅:植物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
4、生态类群:生态型:5、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1影响光合作用;2影响植物生长;3影响植物发育适应光照强度的生态类型:阳生(性)植物;阴生(性)植物;属于这二者之间的耐阴植物。
6、日照长度对植物的影响:影响植物开花;影响植物的休眠,落叶与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适应日照长度的生态类型: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间型植物7、旱生植物的类型:按照对水分因素的关系,可以分为4个生态类群: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
适应旱生环境的特征:①减少水分损失的结构;②加强吸水能力;③加强储水能力8、水生有花植物的类型: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A:叶导形:有沉水叶(狭长、带状),浮水叶和气生叶。
一生中历处不同环境,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点,如慈菇的弄形叶;B:通气组织发达,输导组织发达;C: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发达。
9、适应土壤酸碱度的生态类型:酸性土植物(PH<6.5)、中性土植物(PH6.5—7.5)和碱性土植物(PH>7.5)。
10、沙生植物的适应特征: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的能力很强;某些灌木的枝条迅速生长;叶子强烈退化或变小,这样缩小蒸腾面积;根系特别发达;11、冻害:温度冷却到冰点以下,使植物组织结冰所引起的伤害,称为冻害冷害:零度以上几度的低温使喜温植物(如热带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称为冷害。
12、植物生活型:是不同植物对于综合生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Raunkiaer生活型系统: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中国植被》生活型系统:木本植物、半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叶状体植物13、生活史类型:第四章植物群落1、概念:植物群落:在一定的地段上,由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组合称为植物群落。
层片:属于某一生活型的植物,有相当的数量,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空间,所形成的特定结构叫层片季相:植物群落外貌随气候周期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称季相2、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地被层水平结构:是植物群落的水平排列状况。
3、种群的水平分布方式:1)随机分布;2)群聚型分布(成群分布);3)均匀分布(有规则的分布);4)个体高度的簇生结合成群,以及整个群体有规则的分布。
4、概念:多度: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表示群落中各种植物数量的多少。
盖度:投影盖度:盖度是样方植物枝叶所覆盖的地面面积与样方面积的比例,表示植物占据的水平空间,以覆盖地面的%表示。
基部盖度(纯盖度):指植物基部所占的面积与样方面积的比例。
对乔木来说,一般取胸高(1.3m)断面积;对于草本,取2.5㎝高处的横截面积。
频度: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地段上出现的均匀度,指各种植物在群落内不同部分的出现率。
重要值: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显著度+相对频度相对密度=一个种的密度/所有种的总密度×100%相对显著度=一个种的显著度/所有种的总显著度×100%相对频度=一个种的频度/所有种的总频度×100%5、根据年龄结构划分的种群类型:衰退种群;增长种群;稳定种群6、概念: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里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共优种:各层的优势种可以不止一个种,可以二个以上,称为共优种。
建群种:群落地主要层次(如森林的乔木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共建种:在主要层中,有两个以上的种占优势,则把它们称为共建种。
7、概念:群落波动:是指在短期或周期性的气温或水分变动的影响下,植物群落出现逐年或年际的变化。
群落演替:指在某个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
顶级群落:处于顶极阶段的植物群落,称为顶极群落。
8、水生基质的演替系列:(1)沉水植物群落阶段;(2)浮水植物群落阶段;(3)挺水植物群落阶段;(4)湿生草本植物群落阶段旱生基质的演替系列:(1)地衣植物阶段;(2)苔藓植物阶段;(3)草本植物阶段;(4)木本植物阶段-9、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单位:中国植被分为10个植被型组:一、针叶林;二、阔叶林;三、灌丛和灌草丛;四、草原和稀树草原;五、荒漠;六、冻原;七、高山稀疏植被;八、草甸;九、沼泽;十、水生植被29个植被型:一、针叶林(植被型组)1.寒温性针叶林(植被型)2.温性针叶林3.温性针阔混交林4.暖性针叶林5.热性针叶林二、阔叶林6.落叶阔叶林7.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8.常绿阔叶林9.硬叶常绿阔叶林10.季雨林11.雨林12.珊瑚岛常绿林13.红树林14.竹林三、灌丛和灌草丛15.常绿针叶灌丛16.常绿草叶灌丛17.落叶阔叶灌丛18.常绿阔叶灌丛19.灌草丛四、草原和稀树草原20.草原21.稀树草原五、荒漠22.荒漠23.肉质刺灌丛六、冻原24.高山冻原七、高山稀疏植被25.高山垫状植被26.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八、草甸27.草甸九、沼泽28.沼泽十、水生植被29.水生植被第五章主要陆地植被类型1、热带雨林的环境特点:1气候:①赤道多雨气候(赤道雨林气候);②全年长夏,无明显的季节区别;③气温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④全年多雨,无干季。
2土壤:为砖红壤。
群落特点:1.植物种类非常丰富。
2.外貌不规则的锯齿形轮廓。
生活型特征是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占80%以上,有的高达95%。
季相变化不明显叶级为中型的全缘常绿单叶占优势,80%以上。
叶具有滴水叶尖3.群落结构复杂可以分为5——8层。
1)乔木层:可分3——4层乔木高大;具有板状根、支柱根。
具有茎花现象(老茎生花)2)灌木层:种类丰富,一般很少分枝,叶大而薄(因为雨林密、湿),具滴水叶尖。
3)草木层不发达,以蕨类为主。
4)层间植物丰富包括木质藤本、草质藤本、附生植物和寄生植物、绞杀植物。
分布: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10°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