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开题报告
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伪码捕获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伪码捕获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序列扩频技术是一种调制技术,它将要传输的信号通过乘上一个宽带宽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来扩展带宽,使得信号占用的带宽大大增加,这就实现了抗噪声、抗多径干扰的功能。
序列扩频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导航系统等领域。
而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接收机,它可以实现直接采样接收并捕获带有扩频序列的信号,避免了系统中间频率局限和失真问题,因此已成为序列扩频技术中的主流应用。
二、选题意义序列扩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准确地捕获伪随机序列。
伪码捕获技术是解调和解码的基础,其捕获的准确度和速度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通信系统、雷达系统等应用场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对于快速、准确、高效的伪码捕获技术的需求也越发迫切。
本课题旨在研究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的伪码捕获技术,从而提高序列扩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三、研究内容1. 分析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的信号结构和特点,研究基于频率锁相环的伪码捕获方法,探究其原理和实现过程;2. 研究基于滑动积分的伪码捕获方法,讨论其优缺点并与基于频率锁相环的方法进行比较;3. 对不同捕获方法进行仿真实验,比较其捕获成功率、捕获时间、误码率等性能指标;4. 研究伪码搜索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搜索的伪码捕获方法,并进行仿真实验进行性能测试;5. 在 FPGA 平台上实现伪码捕获算法,进行硬件实现,验证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可行性和性能优劣。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和分析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的信号结构和特点,掌握伪码捕获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2. 数学分析法:通过理论分析,深入研究基于频率锁相环和滑动积分的伪码捕获方法,探究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3. 仿真实验法:利用 MATLAB 等软件,对各种伪码捕获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并对结果进行性能测试和对比分析;4. 硬件实现法:利用 FPGA 平台,基于 VHDL 语言进行硬件实现,对伪码捕获的算法进行验证和性能测试。
扩频系统技术研究及其实现的开题报告
扩频系统技术研究及其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扩频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
扩频技术是一种通过扩展带宽来提高通信信号抗干扰和抗干扰能力的技术。
采用扩频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信号被干扰、窃听和破坏等问题,是当今无线通信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二、选题意义扩频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通信质量、提高通信效率、提高通信距离、防止窃听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扩频系统技术,对于推动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要。
本论文将研究扩频系统技术的相关问题,包括扩频调制技术、扩频信号的生成和解调、扩频编码等问题,旨在探讨如何实现高效、稳定、安全的扩频系统。
三、研究内容1.扩频调制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实现方式;2.扩频信号的生成和解调技术,包括直接扩频、间接扩频等方法;3.扩频编码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如码分多址技术等;4.扩频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评估方法,如误码率、信噪比等;5.扩频系统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收集和分析现有文献,了解扩频技术的发展历程、相关原理和应用场景;2.仿真实验法:使用MATLAB、Simulink等计算机仿真软件,模拟扩频系统的工作过程,验证其性能和有效性;3.实验验证法:通过实验平台,对扩频系统进行实际实验,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五、预期成果1.深入理解扩频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式;2.掌握扩频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性能评估方法;3.提出一种高效、稳定、安全的扩频系统设计方案;4.为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六、论文结构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绪论、相关技术介绍、扩频系统实现方案、仿真及实验分析、性能测试和结论。
其中,绪论阐述本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相关技术介绍详细介绍扩频技术及其相关技术;扩频系统实现方案部分介绍扩频系统的设计方案;仿真及实验分析部分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验验证,对扩频系统进行分析和测试;性能测试部分对扩频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结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给出未来工作的展望。
直扩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的开题报告
直扩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直扩信号是一种采用离散序列调制信号技术的数字通信系统,其传输过程与解调过程中均采用该离散序列进行,初始信号在发射前通过调制的方式将其转换为具有特定周期和功率谱的数字信号,接收端通过解调和反序列技术恢复原始信号。
直扩信号可以应用于多种通信领域,如无线局域网、信号处理和数字音频等,因此在相关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针对直扩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直扩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干扰以及时变信道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信号的检测和估计产生影响;直扩信号的符号周期往往比较长,因此在解调与估计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计算资源;多用户直扩通信系统中,不同的用户产生的信号形式不一致,会使得估计和检测更加复杂。
因此,对于直扩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具有挑战性的。
目前,有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在相关领域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采用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了检测和估计的准确率和效率,但是对于这些技术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终点。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直扩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直扩信号的建模针对直扩信号的特点进行建模,包括了直扩信号的生成模型、传输模型和接收模型等。
2. 直扩信号的检测基于建立的直扩信号的模型,采用一些近年来比较先进的算法论文,比如深度学习、支持向量机等算法,进行直扩信号的检测和分类。
3. 直扩信号的参数估计在检测的基础上,对于直扩信号的相关参数进行估计,比如时间延迟、频率偏移、载波相位等参数,采用各种优化方法进行估计。
4. 多用户直扩通信系统下的信号检测实际的多用户直扩通信系统中,存在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码序列,使得直扩信号的检测更加复杂,因此需要基于已有的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
三、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实际的直扩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提高直扩信号的检测和估计的准确率和效率,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工程设计开发训练报告题目: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姓名:王XX学号:2009XXXXX专业:通信工程班级:09级通信XX班指导教师:XXXX时间: 2012年12月17日-2012年12月 25日目录一、课题内容 (2)二、设计目的 (2)三、设计要求 (2)四、实验条件 (2)五、系统设计 (2)1. 概念 (3)2. 理论基础 (3)3. 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组成及原理图 (4)4. 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的意义 (5)5.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特点 (20)六、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8)七、详细设计和编码 (10)1. 设计方案 (11)2. 编程工具的选择本次仿真使用Matlab (12)3.设计步骤 (13)4. 运行结果及分析 (13)5.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使用缺陷 (15)八、结论和设计心得 (15)八、参考文献 (17)一、课题内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二进制随机信号+PN码扩频+M-PSK调制+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解扩+M-PSK解调+误码率测试+信宿二、设计目的1.综合使用《Matlab编程和系统仿真》、《信号和系统》、《现代通信原理》等多门课程知识,使学生建立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2.培养学生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的思想;3.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进行通信仿真的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完成课题设计项目的能力;5.培养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
三、设计要求1.个人独立完成该课题;2.对通信系统有整体的较深入的理解,深入理解自己仿真部分的原理的基础,画出对应的通信子系统的原理框图;3.提出仿真方案;4.完成仿真软件的编制;5.仿真软件的演示;6.认真完成并提交详细的设计报告。
四、实验条件计算机、Matlab软件、相关资料、网络五、系统设计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1)概念直接序列扩频,就是在发送端直接使用高码率的扩频序列码去扩展待传信号的频谱,同时在接收端使用相同的扩频序列码进行解调,把接收到的以扩信号还原成原始的信号。
2018-扩频技术开题报告-word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扩频技术开题报告篇一:混合扩频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扩频通信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被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
扩频通信是利用与传输数据(信息)无关的码将被传输信号的频谱扩展,使之占有远远超过被传送信息所必需的最小带宽。
由于扩频通信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低截获概率性、较高的距离分辨能力和多址复用等优点,使得扩频通信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系统就已经具有了扩频的基本特征;到20世纪80年代,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战略和战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新器件的出现,使得扩频技术成为了数字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电子战通信反对抗中一种重要手段。
除军事通信外,扩频通信技术也广泛应用于跟踪、导航、测距、雷达、遥控等各个领域。
在民用通信领域,无线移动通信、室内无线通信和第三代个人移动通信的都广泛采用扩频通信技术。
扩频通信在军用和民用上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
扩频通信在40年代就提出来了,但真正的研究是50年代中期在美国开始的。
美国军事机关发现,在存在强干扰的情况下,一般的通信方式很难准确的检测出发送方的信号,同时,对通信保密性的要求也越加强烈。
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功研究出NOMAC系统,成为扩频通信研究发展的开端,从此,扩频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卫星通信等军事领域。
60年代以后,随着民用通信的不断发展及军事产品向民用产品的转化,进一步推动了扩频通信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各方面的研究发展和普及应用。
直接序列扩频由于其能够重复使用频谱的优点,促进了CDMA技术的发展,IS95就是直接序列扩频CDMA技术在民用通信中的一个应用范例。
美国的卫星通信AN-USC-28、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也都采用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针对m序列的直扩信号检测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针对m序列的直扩信号检测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直扩技术因其高速传输、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数字通信技术。
而在直扩技术中,m序列作为一种伪随机序列,能够实现数据加扰和扩频的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如CDMA和GPS等系统。
然而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以m序列为基础的直扩信号常常受到各种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来对这些信号进行识别和鉴别。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针对m序列的直扩信号检测方法,通过对现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改进,提高检测准确性和鲁棒性,为实际通信系统的应用提供支持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
1.回顾和分析现有的m序列直扩信号检测方法,包括相关法、最小二乘法、卡尔曼滤波等方法,比较其优缺点,确定改进方向和目标;
2.根据现有的方法和相关理论,提出一种新型的m序列直扩信号检测方法,通过数学建模、仿真实验等方式进行验证和测试,评估其检测准确性和鲁棒性;
3.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对改进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未来改进和研究的方向。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能够:
1.深入探讨m序列直扩信号检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增强对直扩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提出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3.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为直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支持和帮助。
宽带无线直接扩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宽带无线直接扩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宽带通信成为了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宽带通信主要有两种传输方式,一种是基于直接序列扩频(DS-CDMA)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另一种是基于直接扩频(DS-UWB)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直接扩频系统具有带宽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本课题将重点研究的是基于直接扩频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原理(2)系统的传输性能分析(3)系统的调制与解调算法(4)系统的实现与仿真(5)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本研究对于提高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和稳定性,进一步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计划1、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原理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将详细研究直接扩频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原理,包括系统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方面,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2、系统的传输性能分析在第二阶段的研究中,将对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分析,明确系统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误码率等参数,为后续的算法设计和实现提供参考。
3、系统的调制与解调算法在第三阶段中,将研究基于正交多项式的直接扩频调制算法和曼彻斯特解调算法,实现对系统的调制和解调,并对实现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4、系统的实现与仿真在第四阶段中,将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实现和仿真,测试实现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在第五阶段中,将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针对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三、预期成果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明确基于直接扩频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原理;2、对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分析,明确系统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误码率等参数;3、研究基于正交多项式的直接扩频调制算法和曼彻斯特解调算法;4、实现和仿真基于直接扩频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并测试实现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5、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直接序列扩频(DS-SS)通信系统的仿真与实现 开题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名:学号:学院: 泰州学院专业: 通信工程题目: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与实现指导教师:2012 年 3月 10日一.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现代军事通信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干扰环境,因此具备足够的抗干扰能力,是未来通信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这要求能够识别和抑制各种干扰。
扩频通信早期主要应用于军事目的,从世纪年代末、年代初开始,扩频技术在民用通信方面的应用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例如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扩频技术被用于克服多路径效应和抑制同信道干扰,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扩频通信系统。
它最突出的优点是当扩频增益足够大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直接序列扩频是高安全性高抗扰性的一种无线序列型号传输方式。
英文全称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简称直扩方式(DS方式)。
通过利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军事通信和机密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甚至普及到一些民用的高端产品,例如信号基站、无线电视、蜂窝手机、无线婴儿监视器等,是一种可靠安全的工业应用方案扩频技术由于其本身具备的优良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其最主要的两个应用领域仍是军事抗干扰通信和移动通信系统,而跳频系统与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则分别是在这两个领域应用最多的扩频方式。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及DS-CDMA,主要是一种民用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则成为扩频技术的主流。
欧洲的GSM标准和北美的以CDMA技术为基础的IS-95都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的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在目前所有建议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标准中(除了EDGE)都采用了某种形式的CDMA。
因此CDMA技术成为目前扩频技术中研究最多的对象。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报告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报告1. 背景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调制技术。
它通过将原始信号与一个高速伪随机序列进行乘积运算,将信号的带宽扩展到原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从而提高了抗干扰性能和传输安全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深入了解DSSS技术的原理和性能,并通过实际测量和分析结果,对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
2. 实验目的•掌握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概念;•搭建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并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调试和优化;•测量并分析不同条件下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传输速率等;•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验证。
3. 实验设备与材料•发射端:信号发生器、伪随机码发生器、带通滤波器、功放器等;•接收端:天线、低噪声放大器、相关器、解调器等;•其他辅助设备: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
4. 实验步骤4.1 系统搭建1.将信号发生器与伪随机码发生器连接,生成基带信号和伪随机码;2.将基带信号和伪随机码输入到乘法器中,进行乘积运算;3.将乘积结果通过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4.将滤波后的信号经过功放器放大,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4.2 系统调试与优化1.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使其与要传输的数据相匹配;2.调整伪随机码发生器的参数,如码长、初始状态等,以获得较好的扩频效果;3.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以确保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
4.3 性能测量与分析1.在理想传输环境下,测量系统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并记录相关参数;2.在不同干扰条件下,如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多径衰落等情况下,测量系统的BER,并进行对比分析;3.测量系统的传输速率,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5. 实验结果与分析5.1 系统性能评估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的误码率和传输速率,得到如下结果:条件误码率传输速率理想环境0 理论值AWGN 较小较低多径衰落较大较低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理想环境下,系统能够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且误码率为零。
直接扩频序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直接扩频序列的基本原理;2. 掌握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实现方法;3. 熟悉扩频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4. 分析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是一种扩频通信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信息信号与扩频码进行异或运算,将信号频谱扩展到较宽的频带内,以提高信号的隐蔽性和抗干扰能力。
在发送端,信息信号与扩频码进行模2加(异或运算),得到扩频信号。
在接收端,利用相同的扩频码对接收信号进行解扩,恢复出原始信息信号。
三、实验设备1. 直流电源2. 信号发生器3.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4. 数字示波器5. 实验软件(如MATLAB)四、实验步骤1. 设计扩频码序列:生成一个长度为N的伪随机序列(PN码),作为扩频码。
2. 信号调制:将信息信号与扩频码进行模2加运算,得到扩频信号。
3. 信号解调:对接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恢复出原始信息信号。
4. 性能分析:分析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误码率(BER)、信噪比(SNR)等性能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扩频码序列设计: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长度为N=127的伪随机序列作为扩频码。
2. 信号调制与解调: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扩频信号和解调后的信息信号。
3. 性能分析:(1)误码率(BER):在一定的信噪比条件下,本实验中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误码率约为10^-3。
(2)信噪比(SNR):本实验中,当信噪比为10dB时,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误码率满足要求。
4. 分析:(1)扩频码序列的长度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
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长度为N=127的伪随机序列作为扩频码,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2)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误码率随着信噪比的提高而降低,说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直接序列扩频序列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熟悉了扩频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
基于MATLAB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扩频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直接扩频系统仿真班级:0110910和0110911姓名:詹晓丹(2009210432)姜微(2009210503)张建华(2009210336)指导老师:李兆玉1.课程设计目的(1)了解、掌握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2)了解、熟悉扩频调制、解调、解扩方法,并分析其性能;(3)学习、掌握Matlab相关编程知识并用其实现仿真的直接扩频通信系统;2.课程设计实验原理直接扩频通信系统工作原理:直接序列扩频,就是直接用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在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去解扩,把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的基带信号。
在发端输入的信息与扩频码发生器产生的伪随机码序列(这里使用的是m序列)进行波形相乘,得到复合信号,实现信号频谱的展宽,展宽后的信号再调制射频载波发送出去。
由于采用平衡调制可以提高系统抗侦波的能力,所以直接序列扩频调制一般都采用二相平衡调制方式。
一般扩频调制时一个信息码包含一个周期的伪码,用扩频后的复合信号对载波进行二相相移监控(BPSK)调制,当gt从“0”变成“1”或从“1”变到“0”时,载波相位发生180度相移。
接收端的本振信号与发射端射频载波相差一个中频,接收端收到的宽带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低频滤波后得到中频信号,然后与本地产生的与发端相同并且同步的扩频码序列进行波形相乘,实现相关解扩,再经信息解调,恢复出原始信号。
3.建立模型描述(1)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组成框图:(2)直接扩频通信系统波形图:4.模块功能分析(1)直扩系统的调制功能模块:(都包含模块框图和不同调制、解调方式介绍、分析)(a)扩频调制模块用扩频码发生器产生一个伪随机码pn(这里用的是m序列),与信源信息码序列xt相乘,实现频谱的展宽(b)BPSK调制模块调制的方式可以有二相相移监控BPSK、四相相移键控QPSK、偏移四相相移监控OQPSK、最小频移监控MSK。
QPSK调制的目的是节省频谱,但在扩频系统中有时候带宽的利用并不是最重要的;OQPSK的优点就是调制信号的相位改变没有倒π现象;MSK调制信号时可以避免相位突变,由于以上调制方式实现比较复杂,所以我们选用扩频系统中最常用的BPSK调制方式。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报告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掌握直接序列扩频的调制和解调方法;3.通过实验验证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原理1.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是一种数字通信技术,它通过将原始信号与一个高速伪随机码序列进行乘积运算,将信号的带宽扩展到原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从而达到抗干扰、保密性和多用户共享等目的。
2.调制方法直接序列扩频的调制方法有两种:BPSK调制和QPSK调制。
BPSK 调制是将原始信号与伪随机码序列进行乘积运算,得到扩频信号,然后将扩频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乘积运算,得到调制信号。
QPSK 调制是将原始信号分为实部和虚部,分别与伪随机码序列进行乘积运算,得到两路扩频信号,然后将两路扩频信号分别与正交载波信号进行乘积运算,得到调制信号。
3.解调方法直接序列扩频的解调方法有两种: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
相干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与本地的正交载波信号进行乘积运算,得到两路扩频信号,然后将两路扩频信号分别与伪随机码序列进行乘积运算,得到原始信号的实部和虚部。
非相干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与本地的伪随机码序列进行乘积运算,得到扩频信号,然后将扩频信号进行积分运算,得到原始信号。
三、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搭建直接序列扩频实验平台,包括信号发生器、扩频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和信号接收器等。
2.设置参数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幅度和波形,设置扩频器的伪随机码序列和扩频因子,设置调制器的载波频率和调制方式,设置信道的信噪比和衰减系数,设置解调器的解调方式和本地伪随机码序列。
3.进行实验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扩频器扩频后,经过调制器调制成载波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经过解调器解调成原始信号,最后通过信号接收器进行接收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调制和解调,得到了原始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并且验证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报告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实现基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数据传输。
二、实验原理1.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是一种将低速数据信号通过乘以高速伪随机码(PN 码)来实现扩展带宽的技术。
它能够提高信号抗干扰性能,增加信道容量,保证安全性等优点。
在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发送端将原始数据信号与PN码相乘后进行调制,形成调制后的信号;而接收端则通过将收到的调制后的信号与自身产生的PN码相乘来还原出原始数据。
2.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采用了以下装置:- 电脑:用于控制和处理数据。
- 直接序列扩频模块:负责生成PN码并进行调制和解调。
- 示波器:用于观察信号波形。
三、实验步骤1. 连线:按照实验装置说明书上所示连接好各个设备。
2. 配置参数:开启电脑,配置好直接序列扩频模块的参数,包括PN码长度、码型、调制方式等。
3. 发送端设置:将要发送的数据输入电脑,并将数据通过直接序列扩频模块进行调制。
4. 接收端设置:将接收端的直接序列扩频模块设置为与发送端相同的参数,以便正确解调。
5. 观察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波形。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基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数据传输。
在示波器上观察到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波形,证明了数据能够被正确地传输和解调。
五、实验分析本次实验中,我们掌握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成功地实现了基于该技术的数据传输。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和参数配置,以确保能够正确地传输和解调数据。
六、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并掌握了其基本原理和应用。
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这些经验对于今后更深入地学习和应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都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用FPGA实现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开题报告
用FPGA实现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直接序列扩频(DSSS)通信指的是通过在发射端对原始信号进行扩频处理,使其占用带宽增加,通过信道传输后,在接收端再通过解扩频实现恢复原始信号,以达到抵抗干扰、提高抗遮挡性能的目的。
DSSS通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军事通信、无线电、自动遥控等。
现有的DSSS通信系统多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嵌入式处理器实现,但这些处理器的性能受限于其内部硬件结构和软件算法,难以满足高速、高效的通信需求。
相比之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由于其并行性能和灵活性,成为了实现DSSS通信的理想平台。
为此,本课题将研究如何使用FPGA实现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并优化其性能,提高其抗干扰性能和误码率。
2. 研究内容2.1 DSSS通信系统原理及实现首先,需要深入研究DSSS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确定所需的硬件资源、数据处理流程和算法。
2.2 FPGA硬件设计基于设计需求和原理,进行FPGA硬件设计,包括模块设计、电路实现和时序分析等。
2.3 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采用现有测试平台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优,分析所得数据并针对性地优化系统性能,如增强冗余编码、改善信道估计等。
3. 研究方法3.1 理论研究首先进行DSSS通信系统的原理研究,包括直接序列扩频方法、信道编码、调制解调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为后续硬件设计提供依据。
3.2 FPGA硬件设计设计完成原理图和电路图,选择FPGA器件进行电路实现,构建DSSS通信系统,包括传输信号的生成、扩频解扩频、信道编码解码等关键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3 测试和性能优化根据实验设计要求和函数需求,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包括测试平台编写,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外围设备的连接和参数配置,测试结果的数据分析等。
4. 预期成果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预期能够实现DSSS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和实现,包括信号扩频、信道编解码、解扩频及载波同步等功能。
浅海信道直接序列扩频水声通信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浅海信道直接序列扩频水声通信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水声通信是一种特殊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具有相对较小的传输距离以及信号传输速度慢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在水下通信领域中,浅海通常是距离水面不远的海域,这种区域特征使得浅海成为水下通信频率中最广泛使用的区域。
然而,浅海环境对水下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在较低的功率和复杂的信道状况下实现高效的信号传输。
目前,研究者们在浅海通信系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在单载波调制(SCM)系统中加入更高速的信道编码和拓展频谱技术,实现了较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但这种技术需要比较高的信号能量和宽带宽空间,从而导致信道资源的浪费和功率浪费。
因此,使用直接序列扩频(DS-CDMA)技术的水声通信系统被人们广泛关注。
该技术允许多用户同时传输,并能在信道时变性和多径影响下实现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但是,由于浅海中的信号传输细节仍然不为人们所了解,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DS-CDMA技术在浅海环境下的应用。
二、研究内容本文旨在研究浅海信道中直接序列扩频(DS-CDMA)水声通信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浅海信道的特点和性质,包括浅海信道的传输特性和信道多径效应等。
2.研究DS-CDMA技术在浅海信道中的性能,并分析DS-CDMA技术对浅海信道多径效应的鲁棒性。
3.设计一套完整的水声通信系统,包括获得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前端、具有抗多径能力的传输模块和宽带接收模块。
4.进行系统实验,通过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来评估并验证所设计的水声通信系统在浅海环境中的性能表现。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通过海试实验和模拟,获取浅海信道下的多径传播特性数据。
2.将所获得的数据用于建立信道模型,来评估DS-CDMA技术的性能和多径效应的影响。
3.设计合适的DS-CDMA编码方案,并使用时域/空域信号处理技术来抵消多径效应。
4.构建一个完整的DS-CDMA水声通信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报告)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学院:弘深学院班级:电子信息实验班学号: 20136927姓名:文政指导老师:欧静兰2015年6月6日直接序列扩频目录一、课题目的 (2)二、课题要求 (2)三、设计原理 (2)1.PN序列 (2)2.工具软件使用 (2)四、实验过程 (3)1.产生信号signal和PN码 (3)2.扩频与解频 (4)3.时域波形图绘制 (4)4.绘制频域波形图 (5)5.制作移位寄存器 (5)6.只用移位寄存器产生PN码,并绘制波形图 (5)7.产生噪声并叠加,绘制叠加噪声后的信号波形图 (6)8.最大峰值扩频解扩 (6)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7)附录 (11)(MATLAB 源程序代码) (12)一、课题目的1、熟悉MATLAB语言的基本用法;2、掌握MATLAB语言中数据信号的产生;3、掌握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产生;4、掌握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解扩方法;5、掌握MATLAB语言中信号频谱的绘制方法。
二、课题要求1、随机产生原始数据;2、随机产生PN序列;3、绘制数据信号频谱;4、绘制PN序列频谱图;5、绘制扩频信号频谱;6、绘制解扩信号频谱。
*7、PN码采用移位寄存器产生的m序列,采用整周期扩频;*8、给扩频信号添加噪声;*9、采用最大相关峰值解扩;三、设计原理利用MATLAB随机产生数据比特;利用MATLAB随机生成PN序列;将数据比特与PN序列相乘完成信号扩频;将扩频信号与PN序列再次相乘完成解扩。
1.PN序列一种具有类似随机噪声的统计特性,但和真正的随机信号不同,它可以重复产生和处理。
其中最基本常用的是一种移位寄存器序列,简称m序列。
特具有平衡特性,相关特性。
2.工具软件使用本文使用MATLAB(使用版本MATLAB R2014b)软件对音频信号加高斯白噪声后制作滤波器去噪。
(1)使用MATLAB 内置函数rand(length_signal,1),生成随机长度为length_signal的随机信号。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伪码同步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伪码同步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雷达以及军事等领域。
伪码同步作为DSSS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
因此,对伪码同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基于对DSSS系统中伪码同步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现有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旨在开展如下工作:1.建立DSSS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伪码的生成、匹配滤波器的设计及其在伪码同步中的应用;2.探究伪码的同步算法,包括基于时间同步的算法和基于比较的算法,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3.构建模拟仿真实验平台,验证所选用的伪码同步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4.研究伪码同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如多路径干扰、多天线接收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预期的研究成果通过对DSSS系统中伪码同步技术的深入研究,本研究预期获得以下成果:1.建立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数学模型,全面分析DSSS系统中伪码的生成、匹配滤波器的设计及其在伪码同步中的应用;2.提出高效的伪码同步算法,并通过模拟仿真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和可行性;3.探究伪码同步技术在多路径干扰、多天线接收等复杂情况下的应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4.为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伪码同步技术支持。
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收集并综合分析DSSS系统中伪码同步技术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现有研究状况和前沿领域;2.理论分析法,建立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数学模型,探究伪码同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算法;3.仿真实验法,构建模拟仿真实验平台,验证选用的伪码同步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4.实验比较法,与现有的伪码同步算法进行性能比较,证明研究结果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
通信系统中的扩频序列发生器的FPGA设计与仿真开题报告
通信系统中的扩频序列发生器的FPGA设计与仿真开题报告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通信系统中的扩频序列发生器的FPGA设计与仿真学院:航空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学生姓名:张冰锋指导教师:黄显高一、研究的现状及其意义FPGA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设计领域最具有活力和发展前途的一项技术。
它是在PAL、GAL、E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应用灵活,实现你想实现的任何数字电路,而且可以定制各种电路,减少专用芯片对电路设计的束缚。
目前,由于其高密度、低功耗、使用灵活、设计快速、成本低廉、现场可编程和反复可编程等特性,FPGA逐步成为复杂数字硬件电路的理想选择,并且在通信、数据处理、网络、仪器、自动控制、军事和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环境下,多径干扰是常见的且非常严重的,通信系统必须具有很强的抗于扰的能力才能保证通信系统的顺畅。
扩频技术具有抗多径干扰的能力,其利用扩频所用的伪随机码的相关特性来达到抗多径干扰,甚至可以利用抗多径干扰能力来提高系统的性能。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的研究目标是对m、Gold、正交Gold序列发生器用Verilog HDL 或VHDL 编程和仿真。
研究内容:1、Verilog编程语言是硬件描述语言的一种,用于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
能进行各种级别的逻辑设计和数字逻辑系统的仿真验证、时序分析、逻辑综合。
2、扩频技术的基本原理3、m序列发生器的FPGA设计与仿真4、Gold序列发生器的FPGA设计与仿真5、正交Gold序列发生器的FPGA设计与仿真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ModelSim仿真软件的使用2、Verilog HDL编程语言的编写3、m序列的FPGA设计实现及其仿真结果的分析4、Gold序列的FPGA设计实现及其仿真结果的分析5、正交Gold序列的FPGA设计实现及其仿真结果的分析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根据课题要求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该课题国内外的应用和研究状况,以及目前广泛用的技术;2、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从这一方向着手对课题进行研究;3、明确课题的研究内容,涉及的研究原理,研究课题所必须掌握和熟悉的知识点和相关技术问题,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以达到对课题的深入理解;4、严格按照导师的进度安排完成内容,随时和导师保持联系对不懂得地方进行询问并按照导师的意见进行改进。
直接序列扩频报告
for t = n:-1:2
register(t)= register(t-1);%移位
end
(1) = temp; %移位后的寄存器
temp = 0;
end
mseq=2*mseq-1; %转化为双极性m序列
end
四、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Figure 1
Figure2
2.实验分析
实现了信号的频谱扩展。扩频通信使用高速率的伪随机码序列对基带信号进行扩频调制,低速码元被调制在了高速的伪随机码序列上。在频谱图上分析可知,基带信号的频谱被扩展到一个更宽的频谱上,使得信号的频谱均匀的分布在很宽的频谱上,从而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信号的隐蔽性。
提高了信号的安全性能。在进行扩频调试时采用的是m序列伪随机码,由于m序列是一组随机码序列,当信息被截获后,如果不知道扩频调制时使用的m序列,是有用的信息无法被解扩出,对于截获方来说,其实收到的只是无用的噪声信号而已。
figure(1);
subplot(4,1,1),stem(signal4);title('原始采样信号');
subplot(4,1,2),stem(PN);title('PN序列');
subplot(4,1,3),stem(ds1);title('直接序列扩频信号');
subplot(4,1,4),stem(ds3);title('解扩信号');
title('扩频信号频谱');
subplot(4,1,4);
plot((-Ns/2+1):Ns/2,abs(fftshift(fft_ds3)));
title('解扩信号频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现系(部)应用电子与通信技术专业通信工程学生薛光宇学号24班号0992222指导教师周凯开题报告日期2012.10,22哈工大华德学院说明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通过学生对文献论述和方案论证,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2.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3.是否具备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条件。
4.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5.主要参考文献。
二、如学生首次开题报告未通过,需在一周内再进行一次。
三、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填写意见、签字后,统一交所在系(部)保存,以备检查。
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检查日期:一、课题题目和课题研究现状课题题目: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实现。
研究现状:目前扩频技术中研究最多的对象是CDMA技术,其中又以码捕获技术和多用户检测(MUD)技术代表了目前扩频技术研究的现状。
1.码捕获同步的实现是直扩系统中一个关键问题。
只有在接收机将本地产生的伪码和接收信号中调制信息的伪码实现同步以后,才有可能实现直序扩频通信的各种优点。
同步过程分为两步来实现:首先是捕获阶段,实现对接收信号中伪码的粗跟踪;然后是跟踪阶段,实现对伪码的精确跟踪。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码捕获过程。
2, 多用户检测CDMA系统容量受到来自其他用户的多址干扰的限制,多用户检测能够利用这些多址干扰来改善接收机的性能,因此是一种提高系统容量的有效方法。
传统的CDMA 接收机是由一系列单用户检测器组成,每个检测器都是与特定扩频码对应的相关器,它并没有考虑多址干扰的结构,而是把来自其它用户的干扰当成加性噪声,因此当用户数量增加时,其性能急剧下降。
通过对所有用户的联合译码可以极大地改善CDMA系统的性能。
但是最优的多用户接收机,其复杂度随用户数量成指数增长,因此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样寻找在性能和复杂度之间折中的次最优多用户检测器成为研究的热点二、目的及意义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了解科研学术论文的撰写流程,并且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论文中,全面多角度的分析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恰当处理和准确分析,对大学本科四年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检验,并且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和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水平。
三、课题的基本内容所谓直接序列扩频(DS),就是直接用具有高速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送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
而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在发送端输入信息码元m (t ),它是二进制数据,有0、1两个码元,其码元宽度为b T 。
加入扩频解调器,扩频码为一个伪随机码(PN 码),记作p (t )。
其码元宽度为p T ,且取b T =16p T 。
通常在DS 系统中,伪码的速率p R 远远大于信码速率m R ,即()()()c t m t p t =⊕p R m R ,也就是说,伪码的宽度p T 远远小于信码的宽度b T ,即p T b T ,这样才能展宽频谱。
当m (t )与p (t )符号相同时,c (t )为0;而当m (t )与p (t )不同时,则为1。
当信码m (t )为0时,c (t )与p (t )相同;而当信码m (t )为1时,则c (t )为p (t )取反既是。
显然,包含信码的c (t )其码元宽度已变成了p T ,即已进行了频谱扩展。
在b T 一定的情况下,若伪码速率越高,即伪码宽度(码片宽度)p T 越窄,则扩频处理增益越大。
经过扩频,还要载频调制,以便信号在信道上有效的传输。
图中采用二相相移键控方式。
调相器可由环行调制器完成,即将c (t )与载频1cos A t ω相乘,输出为()1s t 。
由上面讨论可知,经过扩频调制信号c (t )可看作只取±1的二进制波形,然后对载频进行调制,这里是采用调相(QPSK )。
所谓调制,就是指相乘过程,可采用相乘器,环行调制器(或平衡调制器),最后得到的是抑制载波双边带振幅调制信号。
这里假定平衡调制器是理想对称,码序列取+1、-1的概率相同,即调制信号无直流分量,这样平衡调制器输出的已调波中,无载波分量。
()1s t 通过发射机中推动级、功放和输出电路加至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端的工作原理:假设发射的信号经过信道传输,不出现差错,经过接收机前端电路(包括输入电路、高频放大器等),输出仍为()1s t 。
这里不考虑信道衰减问题,因为对QPSK 调制信号而言,重要的是相位问题,这里的假定对分析工作原理是不受影响的。
相关器完成相干解调和解扩。
接收机中的本振信号频率与载波相差为一个固定的中频。
假定收端的伪码(PN )与发端的PN 码相同。
接收端本地调相情况与发端相似,这里的调制信号是p (t ),即调相器输出信号()2s t 的相位仅取决于p (t ),当p (t )=1时,()2s t 的相位为π;当p (t )=0时,()2s t 的相位为0。
相关器的作用在这里可等效为对输入相关器的()1s t 、()2s t 相位进行模2加。
对二元制的0、π而言,同号模2加为0,异号模2加为π。
然后通过中频滤波器。
滤除不相关的各种干扰,经解调恢复出原始信息。
这一过程说明了直扩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它是怎样通过对信号进行扩频与解扩处理从而获得提高输出信噪比的好处的。
它体现了直扩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掌握直接序列扩频的工作原理,能使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熟悉科研学术论文的撰写流程。
学会迅速查阅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并且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和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水平。
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论文中,全面多角度的分析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恰当处理和准确分析,对大学本科四年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检验。
四、研究方案及预期达到的目标研究方案:第一阶段:查找关于扩频方面的资料,重点看直接序列扩频,了解扩频系统原理,各部分组成。
第二阶段:有针对性的筛选有用信息,梳理出本论文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三阶段:与导师沟通,虚心听取导师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预期目标:掌握直接序列扩频的工作原理,能使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熟悉科研学术论文的撰写流程。
学会迅速查阅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并且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和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水平。
五、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为完成本课题现已具备笔记本电脑一台,一些关于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书籍,MATLAB仿真的书籍和仿真软件。
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直接序列扩频在实际应用中几个问题:首先,当采用跳频/扩频体制时,为获得足够大的处理增益,系统占用带宽太大,这就减少了可供跳频的信道数。
其次,系统带宽太大,进入接收机前端的干扰信号增多。
再次,要得到有效的抗多径和利用多径的能力,扩频码片必须足够窄,信息比特必须足够宽,而后者又限制了信息传输速率的提高。
为了解决系统占用频带过宽、外部干扰增多和传输速率受限的矛盾,当前各国大多采用多进制扩频技术,相对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七、进度安排工作进度分三个阶段:一、第一至二周为准备阶段:2012年9月::选定论文的题目。
二、第三周至第十四周为实施阶段:2012年10月:第四周: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开题报告;第五周:初步制定设计方案;第六周:开始准备毕业设计需要的一些软件并练习调试。
2012年11月:第七周至第八周:设计系统软件结构并编写程序;第九周到第十周:检查编写的程序并确认无误;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将软件载入到MATLAB仿真软件里进行最后的调试;第十三周:写出论文集,申请结题;第十四周:打印和装订论文,模拟答辩。
三、第十五周为答辩阶段:2012年12月:结题验收,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并进行答辩。
八、参考文献[01] 张葛祥,李娜. 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2] 钟麟,王峰.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03] Rodger E.Ziemer,Roger L.P eterson.数字通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4] 邬国扬,孙献璞.蜂窝通信.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05] John G.Proakis等.数字通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06] 张辉,曹丽娜.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07] 袁超伟,陈德荣,冯志勇.CDMA蜂窝移动通信.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08] 方旭明.新编专业英语.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09]樊昌信, 等.通信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10] 朱华,黄辉宁,李永庆,梅文博.随机信号分析.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1] 曹志刚, 钱亚生. 现代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12] 刘敏, 魏玲. MATLAB 通信仿真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13]胡健栋, 郑朝辉, 龙必起,等. 码分多址与个人通信.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6.[14] 常义林,任志纯 .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5] 王立宁, 等. MATLAB 与通信仿真.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九、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