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新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含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含参考答案)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秋“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
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浪淘风簸.自天涯。
()A.颠簸B.簸箕C.巅峰(2)水村山郭..酒旗风。
()A.一个地名B.依山而建的城C.山顶(3)书.湖阴先生壁。
()A.书法B.写C.一本书(4)两山排闼..送青来。
()A.排列B.推开门C.门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3.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B.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C.“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D.“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4.下列关于《江南春》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红绿交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B.“绿映红”的“映”字,从视觉上突出了“江南春”花草树木争春的景象C.“千里莺啼”从声音的角度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D.第三、四句描写烟雨中的“楼台”,为全诗添加了寂寥、忧伤的情感5.下面对诗歌《书湖阴先生壁》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第10课《古诗三首》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 ) 捶( ) 凿( ) 焚( )洛( ) 锤( ) 函( ) 烫( )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B.比喻C.夸张D.排比(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4.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B.什么时候C.当时(2)这两句诗中的“”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
“”象征受到了重用,“”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
(4)诗句的意思是(5)诗句赞美竹子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B.坚韧顽强C.硬骨头5.比较阅读古诗,选择恰当的诗句填空。
《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
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
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B.等闲:平常C.浑:浑浊(3)诗句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十一)(含答案)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古诗阅读专项训练十一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①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
②朝烟:指清晨的雾气。
③家童:童仆。
④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⑤犹眠:还在睡眠。
1.“朝”在诗中的读音是______。
2.本诗描写的季节是___,我是从“_____、柳绿、_____”这些词语中知道的。
3.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种____、______、___的生活。
“莺啼”二字在诗中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
4.先解释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啼:_______犹:__________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江上渔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读到这波涛滚滚的江水,你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后两句使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年级语文练习册及答案上册

六年级语文练习册及答案上册### 六年级语文练习册及答案上册#### 第一单元:古诗文诵读练习一:《静夜思》- 诵读目标: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 诵读要点:1. 正确发音,注意平仄。
2. 体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境。
3. 理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感。
练习二:《望岳》- 诵读目标:学习古诗的韵律,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 诵读要点:1. 掌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 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答案解析:- 《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一句,通过明月的描写,引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句,表达了诗人立志攀登高峰,俯瞰众山的壮志。
#### 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一:《草房子》节选- 阅读目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感。
- 阅读要点:1. 抓住故事主线,理解人物关系。
2. 分析人物性格,体会情感变化。
练习二:《小王子》节选- 阅读目标:学习寓言故事的寓意,培养想象力。
- 阅读要点:1. 理解小王子的旅行经历。
2. 思考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答案解析:- 《草房子》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为,可以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纯朴和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
- 《小王子》通过小王子与各种星球居民的交流,揭示了成人世界的荒诞和纯真的重要性。
#### 第三单元:写作训练练习一:写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作文- 写作要点:1. 明确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2. 描述实现梦想的计划和步骤。
3. 表达对梦想的执着和热爱。
练习二:写一篇关于“我的家乡”的记叙文- 写作要点:1. 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2. 叙述与家乡有关的故事或经历。
3.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答案示例:- 在“我的梦想”作文中,学生可以写到自己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探索宇宙的奥秘,为此制定了学习计划,并积极参与科学竞赛。
- 在“我的家乡”记叙文中,学生描述了家乡的青山绿水,以及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阅读练习(含答案)(课内期中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阅读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阅读《宿建德江》,完成后面的题目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都诗句,并说说这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2.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
(70字左右)3.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4.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5.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二.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后面题目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蹿入船中的情景。
2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3诗歌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4.“黑云翻魔”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心情。
5.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6.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2分)7.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2分) 8.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9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答:10.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答:三.阅读诗句,完成后面的题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西江月:词牌名B.夜行黄沙道中:题目,主要点明词的写作地点C.说:通“悦”,高兴D.见:通“现”,出现2.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俄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相同。
(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
(4)“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月亮、地球”可按“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顺序排列。
(5)《红岩》《铁道游击队》《红日》《赤色小子》都是革命题材的小说。
(6)《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三顾茅庐》都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2. 2018年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唱响中国。
听着主题歌中“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我不由得想起《乌衣巷》中的诗句“______野草花,______夕阳斜”;“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让我想起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______”,“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让我想起诗句“______,润物细无声”。
3. 填空。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这是鲁迅先生的志向,也是他的立场。
(2)翁卷的“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展现了乡村四月天的美景;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描绘了夏夜所见所闻。
(3)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
(刘勰《文心雕龙》)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
4. 照样子写诗句。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离离原上草)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天又长出来了。
5. 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④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 .杏花桃花菜花梨花B .杏花菜花梨花桃花C .桃花梨花杏花菜花D .菜花桃花梨花杏花6.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fúfǔ)剑外忽传收蓟(jiàn jì)北,初闻涕(títì)泪满衣裳。
优秀资料(2021-2022年收藏)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及答案一、古诗应用题: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高兴地笑了。
11.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
“_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12.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
小学6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精选课后练习3(含答案)

小学6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精选课后练习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移舟泊烟渚.。
()A.陆地上的小面积水域B.水中间的小块陆地2.黑云翻墨..未遮山。
()A.翻动的墨水B.打翻的墨水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稻米是浙江、江苏两省的重要产区。
B.一会儿,我们就清洁了好几处不干净的地方。
C.党中央大力重视并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D.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给加点的字或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4.日暮客.愁新()A.宾客B.顾客C.指诗人自己5.野旷.天低树()A.空阔B.心境阔大C.荒废,耽搁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A.书本B.书写C.书信7.明月别枝..惊鹊()A.别的树枝B.离开树枝C.横斜突兀的树枝8.和“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描写的意境极为相似的一句是()。
A.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与“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火。
B.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望湖楼”在()。
A.浙江金华B.扬州瘦西湖边C.杭州西湖边11.辛弃疾和孟浩然,分别是哪个朝代的人?()A.北宋、明B.南唐、南宋C.南宋、唐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两处对偶句,它们是()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③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④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二、诗词曲鉴赏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小学六年级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小学六年级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一、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偶)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拟人)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对仗)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问)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夸张)二、你知道下列诗句括号中的字词具体指的是哪个人吗?江晚正愁(余)辛弃疾落花时节又逢(君)李龟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平明送(客)楚山孤温庭筠(故人)西辞黄鹤楼孟浩然西出阳关无(故人)辛渐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儿子三、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春晓》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回乡偶书》杜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柳宗元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孟浩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行》贺知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杨万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江雪》白居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游园不值》苏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歌子》叶绍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张志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根据情景写诗句。
1、当你看到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你会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毛毛读了古代清官们的故事,想到了那歌舞升平的迂腐生活,不禁吟起了《题临安邸》中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期末专项练习题(古诗词)(含答案)

(一)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①排闼:闯进门来。
闼,小门。
1.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诗中写景从写到,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2.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3.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题临安邸①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①题临安邸:题:书写。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邸:官府,官邸,旅店、客栈。
②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 ——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③熏:吹④游人:这里指达官贵人。
⑤汴( bià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1.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的青山,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各填一个四字词语)2.“暖风” 、“游人”在诗中又怎样的含义?3.用“”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四)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下面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表现了主人不好客与冷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古诗文专题测评(含参考答案)

古诗文专题测评一、把加点字的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8分)1.问渠那得清如许..( )A.许多B.像这样C.如此D.如果2.等闲..识得东风面( )A.等到闲下来B.等待C.闲暇D.平常3.及其日中如探汤..( )A.菜汤B.肉汤C.热水D.热汤4.孰为汝.多知乎( )A.女子B.南方C.你D.你们5.停车坐.爱枫林晚( )A.因为B.坐下C.坐车D.坐着6.劝君更.尽一杯酒( )A.更加B.更好C.更多D.再二、把诗句补充完整。
(17分)1.在括号中填入表示颜色的字。
(1)一枝( )杏出墙来(2)千里( )云( )日曛(3)( )云生处有人家(4)春来江水( )如( )(5)日照香炉生( )烟(6)两个( )鹂鸣( )柳(7)野径云俱( )(8)( )银盘里一( )螺2.在括号中填入鸟名。
(1)一行( )上青天。
(2)明月别枝惊( )。
(3)( )声中雨如烟。
(4)枯藤老树昏( )。
(5)千里( )啼绿映红。
三、把古诗名句与其作者连起来。
(10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毛泽东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杜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陆游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于谦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王安石四、先解释画线的词语,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2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小学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训练题库(含答案)

小学必背古诗(六年级上册)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故人具鸡黍”中“具”的意思是。
( )A.具体B.准备,置办C.收集2. 当年战急,弹洞前村壁。
( )A.骜B.鏖C.鳌3.“浪淘风簸自天涯”中“自”的意思是。
( )A. 自己B.来自C. 自然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出自唐代诗人的作品《浪淘沙》。
( )A.贺知章B.杜甫C.刘禹锡5.“野旷天低树”中“野”指的是。
( )A.原野B.野生动物C.野人6.“浪淘风簸自天涯”中的“簸”是指。
( )A.簸箕B.摇动C.簸扬7.红军不怕远征难,。
( )A.万水千山莫等闲B.千山万水只等闲C.万水千山只等闲8.开轩面场圃,。
( )A.把酒话桑麻B.邀我至田家C. 日暮客愁新9.移舟泊烟,日暮客愁新。
( )A.褚B.渚C.储10.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 )A.雨B.吹C.面11.千里莺啼绿映红,。
( )A.水村山郭酒棋风B.水村山郭酒旗风C.水村山郭九旗风12.如今直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A.冲B.上C.飞13.五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A.透迤B.蜿蜒C.崎岖14.苏轼,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
( )A. 东坡先生B. 东坡居士C. 东郭先生15.九曲黄河万里沙,。
( )A.浪涛风簸自天涯B.浪淘风簸自天涯C.浪淘风波自天涯1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
( )A.春B.情C.晴1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入船。
( )A. 落B.飞C.乱18.五岭透迤腾,乌蒙磅礴走泥丸。
( )A. 巨浪B.波浪C.细浪19.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
( )A.璧B.碧C.壁20.绿树村边,青山郭外斜。
( )A.和B.合C.河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自宋代诗人的作品《春日》。
( )A.苏轼B.朱熹C.王安石22.七八个星天外,。
( )A.两三滴雨山前B.两三点雨山前C.两三点雨山中23.金沙水拍云崖暖,。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XXX之手。
2)“使XXX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XXX矣。
”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不同。
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二行的顶格。
4)“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月亮、地球”应按“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球、月亮”的顺序排列。
5)《红岩》《铁道游击队》《红日》《赤色儿女军》都是革命题材的小说。
6)《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三顾茅庐》都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2.2018年XXX《经典咏流传》栏目唱响中国。
听着主题歌中“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我不由得想起《乌衣巷》中的诗句“独宿深闺人未识,______野草花,______夕阳斜”;“听见XXX唱醉的明月”让我想起XXX的诗句“小时不识月,______,却道此生无可恋”;“这是XXX赞过的春雨”让我想起诗句“______,润物细无声”。
3.填空。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这是XXX的志向,也是他的立场。
2)翁卷的“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展现了乡村四月天的美景;XXX的“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描绘了夏夜所见所闻。
3)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
(XXX《文心雕龙》)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果。
4.照样子写诗句。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离离原上草)秋冬枯萎后,春天再生。
5.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④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桃花梨花杏花菜花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XXX(fúfǔ)剑外忽传收蓟(jiànjì)北。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新与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 1、 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愈的一句 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 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 细细密密的 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有突如其 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 ” 2、 “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 __________ 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 (1) (2) (3) (4) 5、 “ 秋 秋 秋 秋 霜 : “叶” “月” 露”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 ”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 ____________ ”等到“ ____________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_____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王昌龄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说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满脸豪情。
6 “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操说:酒能使人心旷神怡,白说:“ 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 一 7、“ ” __ 。
” — ? ”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文专项训练一、填空题1.解释字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旷:_______月近人:_______ 诗意:_______(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风:_______ 诗意:_______2.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给上边的图片配一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样的情景,可以用两句词来形容,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题探究,文意解读。
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写的是________季急雨中西湖景色的变幻多姿,表现了西湖景色的奇特。
这首诗共描绘了四幅图画,分别是乌云密布图、__________图、风来云散图、_____________图。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宿建德江》都写了________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江清月近人”表达了诗人一人在外游历时_________的感情;“明月别枝惊鹊”表达了词人_________的感情。
二、诗词曲鉴赏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中作者用“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描写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场景。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隽永的道理发人深省。
福楼拜告诉莫泊桑才气就是______;孔子教育学生水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______,希望学生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2. 课内阅读。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山原:______子规:______了:______(2)把后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时间就像______ ,只要______,总______。
(2)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 。
(3)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4)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______。
它们大声鸣叫着,______,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身来……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______,______。
(2)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______,______。
5. 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常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来歌颂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
(2)李白在《秋夜洛城闻笛》中用诗句“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3)《老子》中的名言“______”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守信的道理。
6. 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俄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相同。
(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泣涕零如雨(零:零散。
)B.纤纤擢素手(擢:伸出。
)C.盈盈一水间(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D.札札弄机杼(弄:玩弄。
)2.判断下列说法。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3)《石灰吟》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诗,表面上写物,实际上表达诗人的志向。
()(4)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马诗共有23首,本课所选为其中的第5首。
()(5)郑燮,又名郑板桥,唐代书画家,最擅长画兰、竹。
()3.品析诗句。
(1)读到“千锤万凿”,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我想到的画面,感受到石灰石。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现出(2)本课三首古诗都是诗,我们还学过这样的古诗有《》,请默写这首诗:,。
,。
4.古诗词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你能根据提示要求填写出相关的古诗词吗?(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想起了两句诗“,。
”(2)明代著名政治家、诗人于谦曾经写了一首《石灰吟》,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3)毕业前夕,你想用古诗句来表达你和同学的惜别之情,你会吟诵:“,。
”(4)当你看到兄弟二人为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时,你会用曹植《七步诗》中的诗句:“,?”对他们进行规劝。
5.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2、“”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等到“”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2)秋“叶”“”(3)秋“月”“”(4)秋“露”“”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王昌龄发出了“”的满脸豪情。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
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
7、“”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9、春天,太阳正从江边升起,真是“,”。
我漫步在田野里,看到四周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诗:“。
”江水里,几只鸭子在嬉戏着,真是“”啊!柳树在迎风飘动,我仿佛看到了“”的美丽情景。
乡村四月里那一派“”的农忙景象深深地感动了我。
一阵《春江花月夜》的旋律远远传来,多美妙的音乐啊!,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时,我来到一座花园旁,那伸出墙头的花枝,使我不禁想起宋代叶绍翁的名句“。
”走累了,想找个地方喝杯酒,可那个侧坐在草丛里钓鱼的小孩却“”摇手不答。
正好有个牧童过来了,我亲切地问小朋友“?”他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个动作:“。
”我快步向前走去。
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一句诗“”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1、“”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具有刚强勇敢特点。
请写出《石灰吟》的名句。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李绅)。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
诗句是:“”。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泊船瓜州》中的“”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诗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了这个问题。
21、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和“”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表达了离别之情。
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25、“嫦娥一号”的升空让我们浮想联翩:寂寞的牛郎织女,“”这些诗句都是关于你们的,今天,你们是否可以坐上我们的飞船相聚呢?可是“台独分子”的言行又让我们气愤不已,我想对他们说:“”,即使你们想阻挡两地统一的进程,但是,大部分台湾人民还是希望回到日益强大的祖国怀抱的。
26、灾情就是命令,解放军官兵义无反顾地奔赴灾区抗震救灾。
他们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争分夺秒地抢救被困者。
我想对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们说:。
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将永留史册!27、秋天到了,很多树叶渐渐枯黄了,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有人感到可惜;有人却吟出了“”这样的诗句表达对秋叶的喜爱之情。
28 、开发大西北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在不久的将来,祖国的大西北将会重现“”的迷人景象。
29、比喻新生事物刚刚崭露头角,常用到南宋诗人《》中的诗句“”。
30、昼出耘田夜绩麻,。
31、,欲饮琵琶马上催。
32、野旷天低树,。
33、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34、古往今来,当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35、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
”36、《天净沙秋思》中用九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的句子是:,。
37、《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38、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
39、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含参考答案)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秋“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
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9、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春光二月迎新绿,四季常青不老松”“潇洒自然成族居,心中有节不全虚”“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一句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具有刚强勇敢特点。
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
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