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体育课的特点,类型和结构.
体育课的基本结构
课程结构
1.体育理论课
体育理论课为每学期集中教学2学时,其他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讲授可贯穿于整个实践课教学过程中。
体育理论课包括体育基础理论和各选项课的专项理论两部分。
2.体育课形式
我校公共体育课形式是规定与自选相结合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分两个年级进行网上选课;一年级学生只选一次课,其中一个学期必须上规定内容(游泳、身体素质、基本体操)的基础体育课,另一个学期上专项体育课;二年级学生一学期选一次课,按所选专项内容上课;自选项目体育课具分层次教学特点,即同一项目分基础班和提高班,以满足不同运动水平学生的需要,解决“消化不了”与“吃不饱”的矛盾。
本教学模式还具有“开放型”特征: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项目;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
我校公共体育课开设的项目有:田径与球类、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街舞、瑜伽、体育舞蹈、定向越野、武术、散打、毽球、游泳、跆拳道、无线电测向、健身、拳击、皮艇、高尔夫球、攀爬、攀爬与钓鱼等。
浅谈学校体育课的特点
浅谈学校体育课的特点,类型和结构长春市朝阳区六十中学肖文久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它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必备课,为了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对体育课的特点,类型和结构,体育大纲,教材内容,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体育课的特点,类型的结构体育课的特点和类型:体育课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
理论课一般是指在室内讲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各主要项目的比赛规则,技术与战术的分析等,概括教学任务和基本情况有的可以安排开始讲,有的可以安排在重大体育活动日讲(如大型运动会前讲有关项目的比赛规则和基本体育知识等)也有的安排机动时间讲(如在雨天无法进行室外课时)。
进行的身体练习课,它是根据一定的体育大纲和严格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的,通常所称的体育课主要是指实践课。
体育课(指在操场上进行的身体练习实践课)和其它课有共同点,也有其不同点。
其共同点是:有规定的教学大纲,有固定的班级学生和时间课表;在固定的教师指导下进行。
有规定的大纲内容,可使教师按大纲上课使每次课的基本任务,内容与全年,全学期的教学总任务和内容等密切联系起来,便于教师预先考虑到学生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有固定的教师指导,是科学组织教学非常重要的条件。
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和学生的主动积极必相结合,更好的完成课的任务。
其不同点是:学生上体育课(实践课)时。
(1)不是学生坐在教室内听讲和读写,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操场上从事各种身体练习。
(2)教学的组织工作较为复杂。
(3)课前需要进行更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4)学生上体育课时,身体都要承担一定的负荷量,特别是中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各项运动和游戏很感兴趣,从事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因此更需要合理地安排与及时地调节课的运动负荷和密度,加强保护,帮助和安全措施等,上体育课时,学生个别活动机会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行为。
体育课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体育课的类型:根据体育教学任务、教材性质和学生特点等因素所划分的课的种类,分为:一、理论课:一般是指在教室里传授的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课,分为:1、引导课:开学后的第一课,目的是使学生明确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和内容,以及学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重点项目介绍给学生;2、体育基础知识课:包括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比赛规则、技术与战术分析、竞技运动项目介绍及欣赏和体育新闻等;二、实践课:一般是指在操场上或体育馆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工作计划进行的身体练习课,分为:1、新授课:是指学习新内容的课,或是在复习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些新的动作;1由于讲解新内容过多,影响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2教师讲解正确,示范优美;2、复习课:是指复习学过的内容;但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内容,而且应逐步提高动作的质量和达标要求;1在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增加练习次数和练习要求,合理加大课的运动负荷;3、综合课:是指既要学习新内容,又要复习已学业过的教材的课;1每次应安排两种以上的内容;2科学合理安排新旧内容的教学顺序;4、考核课:是在某项内容基本结束后,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体育课的基本结构:是指一堂课的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学组织、教法步骤的合理顺序,以及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法规律,可将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3个阶段;一准备部分也可分为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准备部分的基本目标是:迅速地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学生精神和注意力,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组织全体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得到充分活动,使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地进人工作状态,帮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适宜的身体状态去参加一节课的学习活动;准备部分的基本内容可分为组织教学所必需的教学常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教学常规活动是指每节课开始时所需进行的一些基本活动,主要包括全班整队、检查人数、宣布教学目标与要求、检查服装,布置见习生活动内容、队列队形练习等;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活动;通常有各种走、跑、跳、投练习、各种徒手操或持轻器械练习、传统项目基本动作、游戏、舞蹈等;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其动作的性质和结构与基本教材有关或相近似的练习;主要有模仿练习、诱导练习或辅助练习、基本功以及掌握该项教材内容所必需的身体素质练习等;准备部分的组织教法:练习方式采用集体或分组形式进行,既可定位练习,也可以行进间练习;队形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化,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准备部分的时间大约为7-8分钟,一般应根据教材内容性质、学生特点、季节气候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二基本部分基本部分的目标:学习、复习、考核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规定的主要教材,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体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基本部分的内容:包括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内容和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所选用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教材内容,以及根据学习主教材的需要而选定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等;基本部分的组织教法:组织形式一般可采用分组轮换与分组不轮换的形式进行;基本部分的教学是完成课教学目标的主要部分;关键在于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组织和抓好基本部分的教学时,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通常应将新的、较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发展速度和灵敏性的教材内容放在基本部分的开始阶段,使学生具有饱满的精力去完成较复杂较难的学习任务;应根据课的目标和主要教材内容的性质与学生的特点,正确地选择和安排一些必要的辅助练习、诱导练习、转移性练习和体能练习,如在进行难度大或强度大的练习前应做一些相应的专门性准备练习和辅助性练习;根据课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性质、学生特点和场地器材设备等具体条件.设计和安排好练习密度、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采用相应、有效的组织教法措施,调控练习的次数、强度与休息时间,使之合理地交替进行,使基本部分的练习的密度、生理与心理负荷达到适宜的程度;根据学生人数、场地、器材条件和身体练习的需要,选定全班、分组或个人的形式进练习,根据本班学生人数多,场地器材少的情况.一般多采用分组轮换的形式进行;基本部分的时间的安排取决干教材内容的性质、负荷和学生特点等,按45min的课为例,一般约占25-30分钟;三结束部分;结束部分的目标:这阶段主要是有组织地结束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身体逐渐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对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小结,布置课外作业的任务.预告下次课的内容等;结束部分的内容:根据基本部分最后一个教材的性质和运动负荷大小的情况,选用一些动作结构简单、节奏缓和、轻快的身体练习,如活动性游戏、徒手操、舞蹈、慢跑等;小结本课的教学情况,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布置课外锻炼作业,预告下次课的内容和收拾器材等;结束部分的一般采用全班集体的形式进行,也可分组进行整理放松活动;然后集中全班小结;结束部分的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体育实践课几个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互相衔接,紧密联系、和谐构成课的整体;附:体育课的微观结构;课的微观结构具体结构是指课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的顺序与时间等的设计与安排;包括各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内容、组织教法措施、密度和生理负荷以及时间分配等;课的准备部分的具体内容包括:整队、检查人数、宣布课任务与要求,布置见习生活动内容,队列练习、集中注意力的练习、一般性准备练习,专门性准备练习游戏以及讲解示范和队伍调动等;基本部分的具体内容有:教师讲解示范、专门性练习、新旧教材内容、教和学的步骤、正误对比、教学比赛、游戏、身体体能练习、学生练习与休息、队伍调动等;在教学实践中,除注意各项目前后顺序及联系安排外,更应注意各项的分组练习次数与时间的分配;结束部分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队伍调动、全身放松练习、呼吸练习、游戏、舞蹈以及总结和布置作业等;在这部分应对每次活动都作出具体安排;课的微观结构是完成教学任务主要环节,所以教师应根据实情,认真地设计、安排、组织好各环节的教学,以保证课的顺利进行,提高课的教学质量;。
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
1)普通体育课
• 它是为健康状况、体育基础都一般的 学生开设的。教学内容是以教育部门 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或 教材纲要)为依据。既有统一性,又 有灵活性。在中小学和高等学校一、 二年级开设这种体育课。
2)专项提高课
• 它是为生长发育和体育基础都比较好, 并对某一体育项目有一定爱好和基础 的学生开设的。它是在全面身体锻炼 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爱好, 选择某一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和提高, 以便提高运动成绩,作为终身锻炼身 体的一种手段。
(二)基本部分
• 基本部分的任务:是学习新教材,复习旧教材,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发 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进行思想 品德教育等。
• 基本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所规定的有关教材; • 二是各地各校从实际出发所选用的补充教材。
(二)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 结束部分的任务:有效地结束教学活动, 使学生身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 进行课的小结,布置课外作业等。
• 结束部分的内容:通常选择一些逐步降 低运动负荷的练习,如轻松自如的走步, 徒手的放松练习、简单的舞蹈动作以及 动作比较缓慢的活动性游戏等。
要认真地、可观地测定和登记学生的考核成 绩。
二、体育课的结构
• 课的结构是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对课的教学 活动模式的整体设计,即课的内容安排的 顺序、教法的运用和时间的分配等。它包 括各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内容、组织教法、 密度和运动负荷以及时间分配等。
• 分为: • (一)准备部分 • (二)基本部分 • (三)结束部分
体育课
讲授内容
一、体育课的类型 二、体育课的结构 三、体育课的组织 四、体育课的密度和负荷 五、体育课的准备与评价
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
集体形式 防止模式化或军 事化
学习新教材、复习旧教材是学 生掌握“三基”,增强体质, 培养品德,发展个性
70%
使机体、心理恢 复到相对安静状 态
10%
教学内容 与教材有关的辅助、 积极性2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1页/共21页
第9页/共21页
四、教学组织的选择与运用
• (一)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 • 1.按行政班 • 2.按男女分班 • 3.按兴趣爱好分班 • (二)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
第10页/共21页
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 • 1.随机分组 • 1)定义: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或标志,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 • 2)特点:有一定的公平性,简单又迅速 • 3)不足:没有考虑学生在爱好、能力上的差异,没体现区别对待的教学原
用全班、分组或个别的形式 分组教学:分组轮换
分组不轮换
形式多样 针对性强
第3页/共21页
第4页/共21页
第五节 体育教学的实施
•
一、体育教学常规
• 1.定义: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遵守的、保证体
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系列的基本要求。
• 2.组成
•
课前常规
•
课中常规
•
课后常规
第5页/共21页
制定和贯彻体育教学常规的注意事项
✓
制定应经学校领导批准。
✓
师生共同遵守
✓
内容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
在每学期新授课中对各班学生宣读学习
第6页/共21页
二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运用
1.运用的意义 ① 是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
体育课程内容的特点
体育课程内容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活动性:体育课程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学生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健康导向性: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
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内容多样性: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各种运动项目、健身方法等,满足
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4.文化传承性:体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民族传统体育、地域特色
体育等,通过体育学习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社会互动性:体育课程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集体活动、竞赛等形
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科学教育性:体育课程注重科学性和教育性,遵循人体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7.创新发展性:体育课程鼓励学生在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培
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总之,体育课程内容的特点是多方面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
4.体育课结构
准备部分
1任务
基本部分 学习新教材、复习旧教材是学生 掌握“三基”,增强体质,培养 品德,发展个性 70%
结束部分 使机体、心理恢复 到相对安静状态 10% 积极性的机体放松 和心理放松
动员思想、生理 心理进入工作状态 20%
2时间 3内容
4组织 教法
1)课堂常规 一般性准备活动 教学内容 与教材有关的辅助、 专门性准备活动 诱导练习与教材相关的身体素质 2)内容安排应注意 全面性、多样性和 针对性 用全班、分组或个别的形式 分组教学:分组轮换 集体形式 分组不轮换 防止模式化或军事 化
体育课的类型和结 构
一、体育课的类型 1.定义: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教材性质和 学生特点等因素所划分的课的种类。
2.体育课的类型
引导课
理论课
按体育课的性质
新授课
保健体育课
复习课
实践课
专项提高课
综合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普通体育课
考核课
二、体育课结构
1.定义: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对课的教学活动 模式的整体设计,即课的内容安排顺序、 教法的运用和时间的分配等。 2.结构:基础结构和具体结构 3.依据:人体生理、心理起伏变化规律
形式多样 针对性强
简述体育课程的特点
简述体育课程的特点
体育课程是一门有别于其他文化课程的特殊课程。
是指在以教学为主的环境中。
以各种身体练习,使受教育者接受,促使其身心全面发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课主要特点有:①体育课是运动认知类的课程。
人们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认知:概念认知,感觉,认知和运动认知。
体育属于第三方面的认知。
主要通过人体本体感觉形成的认知。
②体育课是生活教育类课程
体育课程并不是为学习者将来从事某一专业学习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提供认知基础的。
他主要是为学生将来的健康生活保护自己的健康服务的。
③体育课程是情意类的课程。
体育课程包括认知成分,尤其是运动认知成分,但是体育课程更深发展人的情感情绪,态度,价值判断的有效课程,尤其是对人的意志力具有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价值。
④体育课程是综合性的课程。
体育课涉及到体育。
卫生生理健康。
健康。
环境教育,娱乐。
历史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还涉及到身体发展,人际关系,情感,运动,技能的实际活动和体验方面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比较深刻的理解。
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模式小学体育课是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学生身体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小学体育课教学模式的特点、分类以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1、综合性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体育教学体系,涉及运动技能、体育理论、规则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全面、有效的指导。
2、循序渐进小学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先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和技能,逐步提高难度和要求,使学生在有效的教育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规则。
3、激发兴趣小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是天生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他们愉快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学会享受运动的乐趣,从而获得身心健康的长期益处。
1、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习任务为核心,让学生根据任务和目标去寻找解决途径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定任务,制定目标,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逐步掌握技能和知识。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引导,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3、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体验为中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来认识运动技巧、体育理论、体育规则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创造相应的体验环境,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从而学到知识和技能。
在小学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健康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来创造有趣、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3、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提高难度和要求,让学生逐步掌握运动技能和规则。
4、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分类与开发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分类与开发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分类与开发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学校体育课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包括学校场地设施、人员配备、教学资料及教材和设备等。
一般来说,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听觉、视觉、触觉等几类。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首先是资源具有多样化的特性,符合体育学习的特
殊性,所涉及的各种资源类别较多,为体育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其次,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不仅具有足够的数量,而且质量较高,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和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和教学需要,提高体育学习效果。
按照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内容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类:场地设施资源、教
材与设备资源和人员资源。
场地设施资源包括体育馆、运动场、操场等体育设施,它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实践需求;教材与设备资源包括各种体育类、器械类教材及运动训练设备,能够丰富学生以及老师们的教学内容;人员资源则包括体育老师、运动训练教练人员、健身教练人员等,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完善的体育课程教学和系统的运动训练。
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准确及效果,首先应积极探索和组织体育课程
开发,体现体育课程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其次应该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管理系统,以保证资源的准确和有效使用;再者,通过不断更新、完善资源,以确保体育课程资源满足学校体育课程学习和教学的需求。
最后,还要科学规划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财力投入,以满足学校教育的发展需求。
总的来说,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等特点,能够为体
育学习和教学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作用,才能实现健康和全面的体育教育。
论述体育课的结构依据和结构分析
论述体育课的结构依据和结构分析
体育课的结构依据和结构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目标:体育课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
因此,体育课的结构应当以达到教育目标为出发点,使学生在身体、智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学生特点:体育课的结构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体育课的结构应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遵循一定的教育学原理和规律。
3. 教学内容:体育课的结构分析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连续性进行考虑。
体育课包括了多种运动项目,如田径、球类运动、游泳、健美操等,而这些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要求进行有机组织和安排。
4. 教学方法:体育课的结构也需要考虑到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体育课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采用体验式、探究式和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
总体而言,体育课的结构依据和结构分析应该以教育目标为导向,考虑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组织和安排学习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综合素质。
第三节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
第三节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整个体育教学的中心环节。
学校体育的各种各样任务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的。
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都属于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研究的问题。
一、体育课的概念和特点1.体育课的概念体育课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体育教学单位,是体育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的简称。
2.体育课的特点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主要是要通过体育课等途径实现的。
体育课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体育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方法,又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一种教、学、练合一的课程。
(2)体育课组织教学既有全班的形式又有分组的形式和个别形式,是一种多种组织形式相互配合的课程。
(3)体育课中不仅有师生交往,而且有大量的生生交往,是一种交往频繁复杂的课程。
(4)体育课中学生要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是一种需要消耗相当体力的课程。
二、体育课的类型体育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教材性质、学生特点等所划分的课的种类。
研究课的类型,是为了根据不同类型课的特点,更好地运用教学原则和组织教法,以完成教学任务。
由于体育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的不同,因而决定了课的类型的多样性。
但从体育课内容的性质上分,通常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大类。
1.体育理论课及其教学组织理论课是指在教室内讲授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课,应有计划、有教材安排。
普通学校体育的理论课一般包括两方面:①体育与健康理论,教师传授系统的体育理论、卫生健康和运动生理理论知识等;②各运动项目基础知识的理论课,教师讲授各个专项运动技术理论、动作分析和裁判法等。
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是讲授者,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成败。
在理论课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各项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加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氛围。
(1)精心组织教学,操控课堂秩序任何类型的课,一开始都必须做好组织工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课堂秩序搞好,为课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气氛。
论我国体育课程的范畴与结构
论我国体育课程的范畴与结构我国体育课程是指针对中小学生开设的体育教育课程,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坚强勇敢、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
体育课程的范畴和结构可以从以下方面划分:一、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1. 健康体育教育。
包括基础体育知识、生活健康常识、运动注意事项等内容,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
2. 运动技能教育。
包括体育运动技能学习和技能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程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如游泳、跑步、篮球、足球等,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
3. 体育文化教育。
包括体育知识的传授、体育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的背景、发展和现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4. 全民健身教育。
着重于发挥体育活动的社会功能,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培养大众体育运动的习惯,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二、体育课程的结构1. 体育素养课。
通过纵向与横向的课程贯通,为学生介绍运动技能、技能应用以及健康体育知识,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意识。
2. 实践课。
体现体育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成长。
3. 选修课。
应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专业化选修,强调差异化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4. 校本化课程。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体育课程。
如:兴趣小组、俱乐部等。
以上就是我国体育课程的范畴与结构的介绍。
希望通过不断优化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打造更加多元化、积极向上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健康、积极、自信、担当的优秀后代。
体育课的结构
体育课的结构一、引言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课的结构是其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质素质。
本文将介绍体育课的结构及其重要性。
二、体育课的结构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热身活动、主体活动和放松活动。
1. 热身活动热身活动是体育课的开始阶段,旨在通过适当的运动准备学生的身体,使其适应即将进行的运动项目。
热身活动可以包括慢跑、拉伸、基本动作练习等,既可以通过个人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或班级活动进行。
热身活动的时间一般为10到15分钟,可以逐渐增加活动强度,预防运动损伤。
2. 主体活动主体活动是体育课的核心部分,是学生进行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阶段。
主体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不同的项目进行。
在主体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设计合适的练习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放松活动放松活动是体育课的结束阶段,旨在恢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减轻因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疲劳和压力。
放松活动可以包括轻松的伸展运动、放松按摩、呼吸调整等,时间一般为5到10分钟。
通过放松活动,学生可以逐渐平静下来,使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缓。
三、体育课结构的重要性1.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课的结构合理,能够使学生在热身活动中逐渐进入运动状态,通过主体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最后通过放松活动使身心得到休息和恢复。
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素质,预防疾病。
2.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课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通过逐步增加难度和练习时间,学生可以逐渐提高技术水平,培养运动天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体育课的结构中,主体活动通常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一节体育课的结构
一节体育课的结构
一节体育课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热身活动:在开始正式运动之前,通常会有一段时间用来热身。
热身活动可以包括一些基本的活动项目,例如慢跑、拉筋、基本的体操动作等,以增加身体的温度、灵活性和血液循环。
2. 技能训练:在热身之后,老师会教授一些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
例如,如果是足球课,可能会学习传球、射门、控球等技巧。
老师会详细讲解技巧的要点,并示范给学生看,然后学生会进行练习。
3. 实践运动:在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之后,学生们会进行实践运动,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田径比赛等。
这个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技能进行实际运动的时间。
4. 游戏或团体活动: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协作能力,通常会安排一些游戏或团体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是团队竞赛、合作训练等,目的是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冷静活动和拉伸: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运动之后,为了让学生的身体逐渐恢复正常状况,需要进行冷静活动和拉伸。
冷静活动可以是慢跑、放松的体操动作等,而拉伸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少运动后的酸痛感。
6. 总结和反馈:在课程结束之前,老师会进行总结和反馈。
老
师会向学生进行技能和表现方面的评价,并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
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对课程的感想和建议。
学校体育学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学校体育学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学校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所设置的专门开设体育课程的一种教育活动。
其结构、功能与目标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结构、功能和目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学校体育的特点和作用。
一、学校体育的结构学校体育的结构包括学科体育、大课间体育、课外体育和体育竞赛等几个方面。
学科体育是指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大课间体育是指在学生上课间歇时安排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是指学生在放学后主动参与的社团活动,如俱乐部、社团等;体育竞赛是指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赛事,旨在培养学生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学校体育的功能1.健康促进功能: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预防和控制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发生。
2.人格塑造功能:体育运动通过锻炼和竞争,培养学生的毅力、团队合作精神、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3.社会适应功能: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4.文化传承功能:体育运动是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体育课程和活动,学生会了解和学习传统的体育项目,增强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三、学校体育的目标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学校体育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培养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体育通过比赛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4.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学校体育通过竞技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积极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持不懈的品质,使学生能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勇敢地迎接挑战。
总结起来,学校体育的结构包括学科体育、大课间体育、课外体育和体育竞赛等几个方面;其功能包括健康促进、人格塑造、社会适应和文化传承等几个方面;而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学体育课程特点概述
小学体育课程特点概述体育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培养良好的体育文化和价值观念。
小学体育课程独具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本文将以专业的角度对小学体育课程的特点进行概述。
一、综合性特点小学体育课程呈现出综合性的特点,涵盖了广泛的内容。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运动技能和协作能力。
体育课程不仅包括常见的体育项目如游泳、足球、篮球等,还涉及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武术等,以及一些小组活动如接力赛、合作游戏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综合呈现,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并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
二、强调趣味性与参与性小学体育课程注重在保证学生参与性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
通过多样的课程活动设置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跳远的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挑战和游戏规则,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实践。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还促使他们更加乐意参与体育活动,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
三、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小学体育课程重视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不仅注重学习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如规则、技巧和战术等,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不断的锻炼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运动项目的技能要领,并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提高综合素质。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发展,并增加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四、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小学体育课程倡导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达成目标,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又促进了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游戏,学生可以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团队协作、互相帮助和分享的精神。
这些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也将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浅析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浅析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胡 乐“技能性”是学校体育课程尤为突出的一个属性,它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的认知达到对知识的获取,从而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本文从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着手,分析学校体育课程自身的本质属性,以期待在今后学校体育课程教材的编写上与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做出越来越多的创新性。
一、体育运动属于身体认知性“知识”明确体育运动是否是“知识”,是研究学校体育课程首先要明确的重要观念。
“知识”最明显的载体与传播路径唯有“课程”最为行之有效。
没有“知识”的课程是缺少核心内容与根本思想的,也就无法称之为“课程”。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类别,承担着体育文化与体育知识的传播与发展,它使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到体育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兼顾着学生身体锻炼与理论知识学习的双重任务。
但是,就目前而言在许多大众的眼里,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等科目属于知识是毋庸置疑的,而体育运动是否可以划分在“知识”的范畴里,许多人就不能给出肯定的回答。
一般而言,这类人会认为体育运动就等同于身体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存状态,不能归类于“知识”的范畴。
只要会动就能参加体育运动,体育课程就是“游戏”与“玩”的课程,这类观点是对体育课程的误解与歧视,体育课程中所谓的“玩”,也是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的,没有目的、没有知识传授的“玩”是不能被称为体育课程的。
人的认知可分为三个体系,第一类是对概念的认知,这类认知是需要人们通过对概念的理解而获取知识,比如我们常说的语文、数学等科目。
第二类是对感官的认知,是需要通过感官的刺激才能获得知识,比如美术、音乐这些科目,就是通过感官才能获取知识。
第三类是运动的认知,这类认知是通过自身的身体活动来获取运动的经验,从而能够获取知识,这类认知是不可能通过另外两个认知途径获取的。
因此,体育运动的认知是归于第三类认知体系的,也就由此证明体育运动是“知识”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二、学校体育课程的“技能”特点(一)符合活动课程的特点经验课程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动课程,是让学生们通过亲自从事和体验某些活动的途径而实施课程内容。
浅谈学校体育课的特点、类型和结构
浅谈学校体育课的特点、类型和结构浅谈学校体育课的特点、类型和结构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它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必备课,为了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对体育课的特点,类型和结构,体育大纲,教材内容,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体育课的特点,类型的结构体育课的特点和类型:体育课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
理论课一般是指在室内讲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各主要项目的比赛规则,技术与战术的分析等,概括教学任务和基本情况有的可以安排开始讲,有的可以安排在重大体育活动日讲(如大型运动会前讲有关项目的比赛规则和基本体育知识等)也有的安排机动时间讲(如在雨天无法进行室外课时)。
进行的身体练习课,它是根据一定的体育大纲和严格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的,通常所称的体育课主要是指实践课。
体育课(指在操场上进行的身体练习实践课)和其它课有共同点,也有其不同点。
其共同点是:有规定的教学大纲,有固定的班级学生和时间课表;在固定的教师指导下进行。
有规定的大纲内容,可使教师按大纲上课使每次课的基本任务,内容与全年,全学期的教学总任务和内容等密切联系起来,便于教师预先考虑到学生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有固定的教师指导,是科学组织教学非常重要的条件。
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和学生的主动积极必相结合,更好的完成课的任务。
其不同点是:学生上体育课(实践课)时。
(1)不是学生坐在教室内听讲和读写,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操场上从事各种身体练习。
(2)教学的组织工作较为复杂。
(3)课前需要进行更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4)学生上体育课时,身体都要承担一定的负荷量,特别是中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各项运动和游戏很感兴趣,从事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因此更需要合理地安排与及时地调节课的运动负荷和密度,加强保护,帮助和安全措施等,上体育课时,学生个别活动机会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行为。
体育课的类型
第一节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一、体育课的类型体育课的类型指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所划分课的种类。
体育课型是由课的目标、内容、教法、学法、师生特点以及教学环境条件所决定的。
从体育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性质上来区分,可将体育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类。
(一)体育理论课体育理论课指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国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一类课型。
亦称为体育健康教育课。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不同。
体育理论课又可分为讲授课和考查课两种类型。
l.讲授课。
讲授课是体育理论课的主要形式,是指按照体育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体育、健康和国防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型。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学目标及学生身心等的需要,合理地安排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及比例。
理论课的内容可以根据地方传统、季节体育活动特点和重大体育节来安排。
总之,理论课应紧密联系实际,起到指导体育实际的作用。
2.考核课。
考核课是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情况的一种课型。
它一般安排在期中或期终进行。
考核方法有抽查个人或小组、课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
考核后要进行评分和试卷分析,并对存在问题应向学生进行讲评。
(二)实践课体育实践课指根据教学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活动练习的课。
根据每次课的具体教学目标的不同,实践课一般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课型。
1.新授课。
新授课指以学习新教材内容为主的课型。
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活动动作的概念与表象,初步掌握身体活动动作的要领与方法。
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应正确地运用讲解与示范,以及采用辅助,诱导、帮助、保护等教法措施,帮助学生在学习新教材内容过程中,迅速地形成正确的概念与表象,明确完成新动作要领和方法,使学生更快领会和掌握新动作。
教师应根据新教材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教法、教学步骤;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难点,符合学生的实际,减少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提高教学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校体育课的特点,类型和结构长春市朝阳区六十中学肖文久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它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必备课,为了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对体育课的特点,类型和结构,体育大纲,教材内容,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体育课的特点,类型的结构体育课的特点和类型:体育课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
理论课一般是指在室内讲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各主要项目的比赛规则,技术与战术的分析等,概括教学任务和基本情况有的可以安排开始讲,有的可以安排在重大体育活动日讲(如大型运动会前讲有关项目的比赛规则和基本体育知识等)也有的安排机动时间讲(如在雨天无法进行室外课时)。
进行的身体练习课,它是根据一定的体育大纲和严格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的,通常所称的体育课主要是指实践课。
体育课(指在操场上进行的身体练习实践课)和其它课有共同点,也有其不同点。
其共同点是:有规定的教学大纲,有固定的班级学生和时间课表;在固定的教师指导下进行。
有规定的大纲内容,可使教师按大纲上课使每次课的基本任务,内容与全年,全学期的教学总任务和内容等密切联系起来,便于教师预先考虑到学生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有固定的教师指导,是科学组织教学非常重要的条件。
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和学生的主动积极必相结合,更好的完成课的任务。
其不同点是:学生上体育课(实践课)时。
(1)不是学生坐在教室内听讲和读写,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操场上从事各种身体练习。
(2)教学的组织工作较为复杂。
(3)课前需要进行更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4)学生上体育课时,身体都要承担一定的负荷量,特别是中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各项运动和游戏很感兴趣,从事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因此更需要合理地安排与及时地调节课的运动负荷和密度,加强保护,帮助和安全措施等,上体育课时,学生个别活动机会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行为。
(5)学生之间的联系,协作笃抗性的活动也较多,经常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体育课就更需要也更有可能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意识品质。
在我国各级学校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具体情况,(如学生的生长发育,体育基础,专业特点和健康状况等)开设有不同性质的体育课,一般开设有:普通体育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
普通体育课,是为健康状况,体育基础等都比较一般的学生开设的,其教学内容是以教育部门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或教材纲要为依据的,以保证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专项提高课,是为生长发育和体育基础都有比较好,而且对某一专项运动有一定爱好,选择某一运动项目,进行专门训练,以便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身体和提高运成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此门体育课。
保健体育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或有某种疾病(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和身体某部分器官有些缺陷的学生所开设,主要是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根据一节课的具体任务,特别是中小学的体育课,它又可分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五种类型。
1:引导课:在教学开始,为了明确某一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要求内容等而进行的课。
对学校来说,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体育课,都要上此类型的课,教师要求在课内把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标准,本学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点项目等告诉学生,对刚入学的新生班级,还要向他们介绍本样体育方面的成就,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和优良的传统,以及上课的要求等。
以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讲授部分体育基础知识内容或适当安排些身体练习内容等。
2、新授课:是以学习新教材为主的课。
一般是在复习旧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学生正确而迅速地掌握动作,在组织新授课时,一般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使学生对新教材形成正确,完整的概念。
教师必须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善于正确地运用讲解,示范以入各种教法(如帮助,限制,诱导)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以便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提高教学效果。
在新授课中,应首先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克服难点,并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以便使学生较快的掌握动作。
要有适当的重复次数与运动负荷,这是掌握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所必须的,也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必不可少的,但是要适当,因为教学中要注意彻精讲多练的要求。
3、复习课:是以复习旧教材为主的课,对于于来讲,开不初,学期未考杳前以及学完某一单项教材之后,常上此课,但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学过的教材,而应当逐步地提高动作的质量与达课要求,为了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应根据学生已经掌握教材的情况,对复习教材要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并应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来实现这一要求。
(2)由于学生以往掌握教材的程度存在的问题有所不同,因此复习课中,应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加强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应指出他们的主要错误及其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改进动作,树立信心,对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提高要求。
(3)教师在组织这种类型的课时,特别要注意精讲多练,合理加大课的运动负荷,啬练习次数和练习密度,尤其是对发展身体实效的练习,要反复进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增强体质。
4、综合课:是学校体育课中最普遍的一种。
尤其是中小学的体育课多数是属于这种类型的课。
它既是新授教材,又是复习教材。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组织进行应注意新旧教材的搭配要科学,以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同时要根据不同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特点,以及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际效用,兼用有效的组织教法措施和手段,合理地分配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和分项教材的练习时间,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5、考核课:是以检查学生成绩为主的课,它是在某些主要教材或一项教材,经过和段学习之后,一般在学期中或未采用,在进行考核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学生明确考核的目的,端正态度。
(2)在考核课中,除了安排测验项目外,还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复习教材的内容,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巩固技术,因为进行考核时,学生精力比较集中,改进动作一般较快,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加强考核课中的教学因素,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
(3)考核时,运动强度一般较大,就绪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加强安全措施,准备活动不充分不仅影响学生考核成绩,甚至还要能产生伤害事故。
(4)做好培养助手和场地器材,登记表格等准备工作。
体育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组成这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
体育课结构的几个部分,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确定的,它是任何一堂课都必须遵循的规律,而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与组织工作的安排和时间分配,则可根据课的任务,学生特点,场地器材与季节气候等条件而改变。
体育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学生直接从事大量的各种身体练习,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考虑体育课的结构时,不仅应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尤其注意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取得完善的效果,完成预期的任务。
体育课可相应地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
1、准备部分:任务: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精力,明确内容与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活泼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促进身体发展,协调发展各主要肌肉群,培养姿势,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内容:体委向教师报告出席人数,整队,教师简单地说明课的内容和要求,检查服装,布置见习生的任务,进行队列,队形练习以及集中注意和激发情绪等练习,走跑练习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课堂常规练习,主要是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
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包括身体的一般的发展内容,主要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使全身各主要肌从群,关节,韧带都有要得到充分活动,特别是教师应注意加强较弱肌肉群的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严格要求、按照动作的规格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吃苦布耐劳的积极进取具有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姿势。
专门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和器官以及各系统的机能作好准备,因此,其动作的性质和结构与基本部分的教材大体相类似,在部分是一些模仿练习,辅助练习成诱导性练习,包括大纲规定的掌握该教材所必需的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的练习等。
准备活动任务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基本部分任务的完成,它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止伤害事故,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证券交易加强准备部分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不能以为只是活动身体而稍有放松或忽视。
准备活动的组织方法,一般教师多采用集体形式进行,它可以定位做,也可以进行间做,以队形上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化,以提高学习兴趣,针对中小学体育课,一般运动量较小,教材难度也较低,因此,需要把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门准备活动,加以严格区分,准备部分时间在45分钟的课中,大约8—12分钟左右2:基本部分:任务:学习新教材,复习已经学过的主要教材,通过学习与复习,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意识品质,内容:根据有关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的规定和结合具体情况,所选定的有关辅助成诱导性练习等。
在组织进行基本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要合理安排好主要教材的学习顺序。
从组织活动的特点来看,一般应把新教材和较复杂的教材放在基本部分的开始,以便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去完成较复杂的任务,对于高度引起兴奋的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应放在后面,以免学生过度兴奋,影响其它教材的教学效果。
从体现生理机能活动的特点看,对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应把发展速度和灵敏性的教材放在前面,发展力量和布耐力性的教材放在后面,同时应当注意身体不同部分的练习应交替进行其运动负荷的安排要逐步增大和有节奏。
(2)在基本部分教学中,应根据课的任务和主要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特点,正确的选配与安排好一些必要的辅助练习,诱导性练习和转稳性练习以及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特别是在做复杂,强度大的练习这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大脑皮层具有适宜的兴奋性,增大活动器官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防止运动损伤,教师还要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些发展身体某部肌肉群的练习或某种素质的练习(如大纲规定的素质练习教材,)以便更好的掌握动作技能,技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
(3)要合理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负荷,注意练习和休息应合理地相互交替,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和场地器材设备等具体条件,采用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组织教法措施,掌握好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片面强调提高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