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缙云县某岩质滑坡勘查及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浅谈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浅谈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1.前言在铁路、交通、水利水电、矿山等基本建设工程领域,存在大量的高陡岩质边坡[1]。

确保这些岩质边坡在施工和运行期内的稳定,对于保证这些基本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充分发挥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应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边坡的失稳模式做出判别,再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如极限平衡法、有限元分析法等进行稳定性定量计算,提出加固方案,并建立监测系统,通过信息的反馈修改该方案,具体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流程见图1。

图1 边坡稳定性评价流程目前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繁多,甚至让人眼花缭乱,而每一种分析方法又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特点,对处于不同工程地质环境的岩质边坡,采取何种分析方法才能客观、合理、有效地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是一个需慎重选择的问题。

2.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对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因素、失稳的力学机制、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边坡的成因及演化历史进行分析,从而给出被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情况及其可能发展趋势的定性说明。

定性分析方法[2-3]对边坡的稳定性能快速作出评价和预测,缺点是经验性强,没有数量界限。

2.1 SMR评价方法Romana 于1985 年提出了SMR 法,该方法把SMR评分值作为边坡稳定判据,SMR 评分值可通过下式计算:SMR=RMR-F1F2F3+ F4 (1)式中:F1为与边坡和节理走向平行度有关的系数;F2为与节理面倾角有关的系数;F3为描述边坡角和结构面倾角间关系的系数;F4取决于开挖方法的调查因子。

SMR 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充分考虑了岩体结构特征对边坡稳定的评价分类。

2.2 CSMR评价法由于SMR 法未考虑边坡高度以及不同的控制结构面条件对稳定性评价的影响,故我国学者提出了CSMR评价方法。

该法计算公式为:CSMR = ξRMR - λ F1F2F3+ F4 (2)式中:F1为与边坡和节理走向平行度有关的系数;F2为与节理面倾角有关的系数;F3为描述边坡角和结构面倾角间关系的系数;F4取决于开挖方法的调查因子;ξ为高度修正系数,λ为结构面性质折减系数。

滑坡稳定性地质分析及应急排危处置对策

滑坡稳定性地质分析及应急排危处置对策

滑坡稳定性地质分析及应急排危处置对策一、滑坡稳定性地质分析(1)本工程属于堆积层(土质)老滑坡,整体未全面启动,处缓慢蠕滑变形阶段,基本稳定。

(2)H1子滑坡1978年发生滑动后坡度总体上变缓,能量得到一定的释放,加之,子耳沟被滑坡堆积体填高8米左右,目前虽仍受子耳沟水流下切冲刷影响,但再次滑动的可能性不大。

(3)H2子滑坡阶段性滑动能量释放后,受中后缘出露的地下水影响,蠕动变形仍在继续,雨季一直存在溜滑现象。

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遇暴雨等强降水不利情况时可能会再次失稳。

二、应急排危处置基于以上滑坡变形特点、物质结构、主要形成因素及稳定性地质分析等认识,鉴于资金有限、处置实施时间紧张等原因,该滑坡汛期应急排危处置主要采取以治水为主的对策。

具体为:老滑坡后缘设置截排水沟;H2滑坡实施“支撑盲沟+集水+排水+封闭裂缝”的处置措施;辅以坡体变形(含渗水点水量)的监测及巡视。

依据规范计算,主要分项工程概述如下:(1)截排水沟:布设在老滑坡体后缘边界5m外稳定坡体上,直角梯形,沟底净宽0.3m,深0.4m,M7.5砂浆和MU20片石砌筑。

当纵坡坡比大于200‰时,水沟底部设置消能坎。

(2)支撑盲沟:Y型支撑盲沟布设,合计约120m,盲沟断面尺寸1.1m×1.6m.盲沟内干砌片石排水;基础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坡面坡率3%,砌筑时每个台阶面下布设一个牙石。

沟壁两侧由内及外分别采用卵砾石、砂砾石反滤层,顶部采用干砌片石(图3).(3)集水池:截面净尺寸1.6m×1.6m,净高1.2m,壁厚0.3m,采取M10浆砌石砌筑,M7.5砂浆抹面,集水池顶部加盖C15预制混凝土盖板。

(4)排水管(排水):采用黑色橡胶软质排水管,口径300mm,双排,长约95m;排水管与集水池接头部分距地表约1.0m,按5%坡降开挖埋至距地表约0.5m处后,以下均依自然地形坡降0.5m浅埋。

山体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及稳定性分析

山体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及稳定性分析

山体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及稳定性分析摘要:山体滑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该滑坡的勘查及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该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针对滑坡的类型、形成机制、破坏模式及稳定性,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山体滑坡;地质勘察;稳定性分析;治理措施滑坡是山区基本建设工程中,最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滑坡、崩塌灾害较为频发的国家,根据统计,近十年来几乎平均每年有一次重大崩滑,造成灾害事故。

斜坡变形破坏过程和它所造成的不良地质环境均可对人类工程活动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并且还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失调和破坏,造成更大范围和更深远的破坏。

对正在加速下滑的滑坡进行综合治理前的应急治理是非常重要的,应急治理能减缓滑坡下滑的速率,为综合治理赢得时间。

若应急措施不得当,不但滑坡治理失效,而且会威胁到综合治理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1 山体滑坡地质勘察分析1.1 滑坡基本特征、类别(1)滑坡地形地貌:该滑坡位于某市的一个村庄,滑坡发育于村南侧丘陵坡地内,属低山丘陵地貌单元。

斜坡最高点标高114m,坡脚地面标高约47m,相对高差67m。

斜坡坡度一般为10°~25°,局部较陡,坡度约为35°~44°。

(2)滑坡空间形态:滑坡平面形态略呈纵向南一北向的扇形,其后缘受山体分水岭控制,左侧边界以滑坡区西侧的护坡挡墙为限,滑坡右边界位于一小型古滑坡的右边界。

滑坡纵向长约235m,最宽处位于滑坡前缘约280m,最窄处位于滑坡后缘约41m,面积约 3.6×104 m2,滑体平均厚度约19m,滑坡体积约68×104m3,属中层中型滑坡,滑坡主滑方向8°。

滑坡周界明显,张裂缝与滑坡两侧羽状裂缝连通,出现多个阶坎,滑坡壁明显,剪出口附近湿地明显,有多个泉点,滑坡舌明显伸出,鼓胀及放射状裂缝加剧并伴有坍塌,目前裂缝的数目、大小在进一步发展中。

某变质岩边坡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

某变质岩边坡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

2018年 第5期(总第291期)黑龙江交通科技HEILONGJIANGJIAOTONGKEJINo.5,2018(SumNo.291)某变质岩边坡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杨益彪,徐呈祥(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81)摘 要:影响边坡稳定性主要因素与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并在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基础上提出滑坡治理措施,可为类似边坡及滑坡的治理提供勘察设计思路和工程借鉴价值。

关键词:边坡;滑坡;稳定性;变形破坏机制;治理措施中图分类号:U418 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8)05-0039-02收稿日期:2018-03-05作者简介:杨益彪(1988-),男,贵州三穗人,工程师,研究方向: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及工民建勘察、边坡设计。

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1.1 地形地貌与水文气候边坡地处贵州高原东部斜坡地带,受侵蚀~剥蚀影响,地形条件复杂,地表植被发育一般,属浅切割的侵蚀~剥蚀中低山地貌。

场区水系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之清水河支流。

场区属亚热带湿热季风气候区,据统计,年平均降雨量为1262.8mm,多集中于4~8月,最大日降雨量为151.9mm。

1.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根据地勘资料,边坡覆盖层为残坡积层(Qel+dl)含碎石粘土,呈硬塑状,厚约0.5~3.5m。

边坡下伏基岩为震旦系长安组(Zac)薄~中厚层状变余砂岩,强风化层岩体极破碎,钻探岩芯呈土状与碎块状,厚约5.7~28.0m;中风化层岩体较破碎,钻探岩芯呈块状与碎块状。

场区属一级构造单元华南褶皱带。

场区岩层综合产状310°∠50°;主要节理有70°∠68°及330°∠80°两组,强风化层节理发育,结构面结合很差,岩体极破碎。

2 边坡变形破坏特征2.1 边坡原状一级边坡坡率约1∶0.9,坡面采用格构梁植草防护;二级边坡坡率约1∶1,坡面采用格构梁植草防护;三级边坡坡率约1∶1,坡面采用菱形骨架植草防护。

岩村滑坡稳定性评价

岩村滑坡稳定性评价

岩村滑坡稳定性评价一、目的学会滑坡机理分析、稳定性定价和定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选择的基本途径,掌握滑坡防治工程要点。

二、滑坡概况l、自始地理岩村滑坡位于四川盆地某城市市中区,地处长江和佳江的交汇地带,呈半岛状,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80年代,市中区斜坡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利用,交通线路不断改进,高层建筑逐渐增多。

但与此同时滑坡灾害事件也日趋严重,岩村滑坡就是灾害之一。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mm以上,并常有暴雨出现。

长江和佳江是市中区两大地表水系,水位年平均变化幅度达20m以上,平均低水位158m,高水位181m,1981年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水位达193m,正在筹建中的三峡工程,按175m蓄水方案修建大坝,该地区最高拱水位将达205m左右。

2、地质概况滑坡区基岩地质构造属川东隔档式褶皱中的一复向斜内部,岩层产状平缓,倾角10°以下,倾向在SW200°~270°范围变化。

无明显的断裂构造,优势节理产状:75°<82°;346°<81°,263°<85°。

基岩地层为侏罗系(J25)泥岩砂岩互层,为内陆河潮沉积,呈紫红色。

相对坚硬的砂岩组成了滑坡区的上部平台状地形,泥岩及崩积物则组成斜坡主体。

崩积物(Q4col)主要由砂岩块石及泥岩风化粘土组成,厚度分布特点是斜坡上部薄,中前部相对较厚。

人工堆石为近期在砂岩体中开挖地下洞室而堆弃于斜坡后部的基岩大块石。

滑坡区属河流侵蚀、剥蚀的低山丘陵地貌,斜坡顷部为平台,河谷岸坡的坡度由上至下逐渐变缓,在纵剖面上呈内凹的地形。

下伏基岩相对不透水,为弱含水层。

据洞室调查,基岩洞室绝大多数为干洞,偶见裂隙有渗水现象。

斜坡地带入渗的地表水则汇集于基岩顷面,形成崩积层中的上层滞水。

该地区新构造运动不强烈,属受活断裂包围的稳定地块,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文献综述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文献综述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文献综述摘要岩质边坡工程稳定性研究的发展,也是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发展,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分类梳理,并阐述了各方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工程实际选取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提供一定参考,为其研究及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岩质边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1 概述在与岩石相关的实际工程中,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会经常遇到,目前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繁多,不同的分析方法使用条件及限制因素不同,各实际工程工况的影响因素也大不相同,如何客观有效、高效合理的选择分析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是一个需要慎重选择的问题。

2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发展李文波学者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1]一文中指出,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发展历程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将岩体视为松散体,第二阶段可分为两种分析方法,其一以刚体平衡原理为基础,利用数学分析法或图解法求得安全系数;其二以有限元法、边界元法或离散元法分析岩质边坡内部变形特征和应力状态。

第三阶段主要利用计算机定量或半定量模拟边坡开挖破坏全过程,信息论、模糊数学、数量化理论和系统论方法等新理论被引入边坡稳定性研究,为定量评价和预测岩质边坡稳定性开辟广阔前景。

3 定性分析法3.1工程类比法工程类比法是将研究过的边坡稳定性问题涉及的影响因素、治理经验引申到相似边坡上,是一种基于现场调查、统计、分类基础上的定性分析方法。

3.2地质分析法从经验和表象方面看,边坡岩体的破坏形式受岩体结构及性质控制,地质分析法适用于天然边坡评价,对边坡的地质构造和边坡破坏形式进行分析,还原历史演变过程,从而对边坡稳定就行定性评价。

3.3范例推理评价法范例推理就是将当下的问题命为目标范例,将记忆中问题名为源范例,通过目标范例筛选源范例,由源范例指导目标范例求解。

4 定量分析法4.1确定性分析方法确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和图表法[2].4.1.1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根据摩尔库伦准则将滑动趋势范围内的边坡岩体看成刚体,划分成若干条块,受力分析,建立滑体力/力矩平衡,根据下滑力与抗滑力的比值建立安全系数表达式从而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直观。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综合调查分析某岩质边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稳定性,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标签:边坡地质灾害稳定性防治措施1工程概况该岩质边坡主要为一处天然形成的危岩体,主要由中风化云母石英片岩构成,均未采取工程措施支护。

该边坡平面近似弧形,全长约30m,坡高约15~17m;坡度较陡,一般约70~85°,中段中、下部局部悬空、反倾;坡向约125~145°;上部及西南侧坡面植被多较发育;坡体主要由中风化云母石英片岩构成,节理裂隙发育,局部见次生小断层,岩体较破碎,中段下部见数条小型卸荷节理。

边坡坡顶为观景平台与边坡断面距离约2~7.5m,为自然斜坡,斜坡植被发育。

2工程地质条件2.1岩土分层及其特征该边坡岩土层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可划分为人工填土层(Qml)、残积土层(Qel)、震旦系(Z)三部分,各岩土层的分布和特征分述如下:2.1.1人工填土层(Qml)土性为素填土,呈灰、灰黄等色,成分主要包括粘性土、砂砾、碎石和风化碎岩块等,稍湿,基本完成自重固结。

本层分布广泛,揭露厚度1.8~2.7m。

2.1.2残积层(Qel)由云母石英片岩风化残积而成,土性主要为砂质粘性土,呈褐黄、灰褐等色,稍湿,硬塑状,粘性较差,浸水较易软化崩解。

本层分布不广泛,揭露厚度2.9m。

2.1.3基岩(Z)基岩岩性为震旦系云母石英片岩。

按岩石的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和中风化三个风化岩层,各岩层的分布及特征描述如下:(1)全风化云母石英片岩:主要呈褐黄色,岩石风化强烈,呈坚硬土状,原岩结构清晰,含较多石英颗粒,浸水易软化崩解,属极软岩。

本层分布不广泛,层厚5.4m。

(2)强风化云母石英片岩:呈褐黄、灰白、灰褐等色,岩石风化强烈,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原岩结构清晰,手折可断,浸水易软化崩解,岩块敲击易散,属软岩,局部夹中风化岩块。

本层分布广泛,各孔均有揭露,厚度1.5~15.8m。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摘要:就目前情况来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数量较多且分类与适用条件也各有不同。

本文以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相应梳理和分析,并将各种分析方法中的优缺点进行阐述,以帮助边坡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选择合理、可靠的分析方法,推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持续发展。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国家道路建设的发展,而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有时会涉及到与岩石相关的工程,自然会遇到边坡稳定性相关问题。

就当前情况来看,虽然有许多可以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但这些分析方法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与适用条件,所以,在对岩质边坡进行实际分析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当中的边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以保证评价结果足够客观、可靠、合理。

当前大多数工程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而定量分析法又分为确定性分析法与不确定分析法两种。

一、定性分析方法在对边坡的成因及演化、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力学机制的失稳等相关方面进行分析时,一般都会采用定性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边坡的发展趋势与稳定性给出定性说明。

通过采用定性分析法使边坡的稳定性得到快速的预测与评价,但缺点也较为明显,那就是经验性较强,且没有一定的数量界限。

以下为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1.历史成因分析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对天然边坡进行评价和分析。

通过对边坡的变形破坏程度与迹象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来进行边坡历史演变的还原,以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和其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测。

2.工程地质类比法工程地质类比法比较适合在中小型的工程中应用,因为其具备相应的经验属性与地区属性特点,而若是想要在大型工程中使用该方法,则必须要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该方法主要是将过去研究过的边坡稳定性情况、影响因素、处理方法及治理经验进行整理,以便将其用在与之情况相似的边坡研究上,并逐渐延伸出专家系统、边坡工程数据库和范例推理评价法。

岩质边坡崩塌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岩质边坡崩塌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岩质边坡崩塌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摘要:近些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降雨频率和降雨强度显著。

加之人类活动日趋频繁,致使岩质边坡失稳,进而发生大规模崩塌。

碎石肆意散落,树木遭摧残,道路被损坏,房屋建筑变得满目疮痍。

倘若那时底下正好有人,幸运的话受轻伤,不幸的话受重伤,甚至死亡。

为了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岩质边坡崩塌展开研究。

关键词:岩质边坡崩塌;地质特征;稳定性前言崩塌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受气候变化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崩塌灾害的发生概率不断增加[1]。

灾害一旦爆发,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出现人员伤亡情况。

就算没有亲身经历,光看画面就会让人印象深刻。

面对如此境况,中央提出“抓好防灾减灾救灾”的口号。

作为一线工作者,理应积极采取行动。

本文以岩质边坡崩塌为例,先阐述地质特征,再分析稳定性。

一、岩质边坡崩塌地质特征(一)形态特征岩质边坡崩塌的形态特征比较明显,仔细勘查现场后发现,边坡失稳点不止一处,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

通过进一步分析,能够找到分布规律,失稳现象多出现在矿产开采边坡。

这类边坡的地质结构遭到破坏,削弱了其抵抗外界的能力。

除此之外,开采顺序毫无章法,产生了高程差,还造成了坡度的增加,这无疑会给崩塌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在学术界,对岩体完整程度评价有一套标准。

按照相关要求去实测,岩体的危险等级不低,换一种说法就是稳定性比较差。

对坡体的物质进行勘察,多数情况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粘性土,二是灰岩。

其中,在粘性土中含有不少碎石,这是导致土体结构松散的罪魁祸首。

土体连接不够紧实,在外力作用下就容易发生脱落。

灰岩本来是埋藏于地下,人类过度开采,导致灰岩露出地面。

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容易生成溶蚀构造。

在这样的环境中,植被很难生存。

随着覆盖率的降低,坡体的稳定性越来越差。

(二)变形特征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矿产开采企业为了追求最大效益,往往不会采取加固措施,而是选择直接开采。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几种方法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几种方法
r..I 。.._一
Gcosrot gqmCL 安全系数 %:毕: . 一 图2 l—i平面槽动面静力平衡法 』Ua ‘,‘“
在K=1的极限 平衡状态, 稳定时的极限 高度H为: I - . - I =2C s i ni s i nO
y si n2(_i -o) Z
该方法的缺 陷是:假定岩体为完 全的均质体,并简单地 得出了滑 动面 为平 面的 结果 。
青藏高原其 独特的人文、地理环 境和地貌地形特点,决 定了公路 挖方边坡大多为岩质边坡。要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岩质边坡失稳,就 必须首先掌握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然后再结合实地选择性地确定治理 方案。本文就针对几种常用的和值得深入研究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 法做了详细阐释,以供学习和研究此项工作的同仁参考。
兰翟夔苤
岩 质 边 坡 稳 定 性 分析 的 几 种 方 法
扎西仁增 12嘎色12 ( 1.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市400074;2.西藏交通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西藏拉萨850008)
【}商要 ]西 部大 开发, 带来了 西藏 交通建 设事业 的蓬勃 发展 ,但西 藏多为 山区 ,山高 谷深, 岩土体 l 蠛及其 复杂, 地震. 黼vi i级 以
力。
图2 3- 1圆弧滑动面摩擦圆法 该 法的缺 陷:1) 摩擦圆法和古 典条分法一样,从力学 观点来看
是粗 略的,所 采用的运 算 式 是将粘聚 力C和摩擦角 ①这两个 重要的 抗剪强 度参 分开处理 的。2) 摩擦圆 法还有一个误 差,根源在于 假定 反力的合力R与摩擦圆相切。
139
鲑 懑j 堡 且
目前虽然图221圆弧滑动面垂直条分平衡法有限单元分析方法开始在岩体力学问题中应用并希望得到比现在更为该方法用于分析边坡岩体稳定性一般说来是不合适的只有在理想的结果但是至今被大家所公认的包含更多影响因素和更全面反映均质各向同性的岩体或倾向反坡的薄层状结构的松散岩体构成的边坡客观规律的完整的计算理论尚在摸索之中

缙云县郑念山村滑坡稳定性分析

缙云县郑念山村滑坡稳定性分析
() 2基岩孔隙裂隙水 : 主要赋存 于全 一强风化基岩 孔隙 、 裂隙中, 该带下限与新鲜基岩逐渐过渡, 没有明确 的分界 线 。上 限 即为残 坡 积 层 , 有 潜 水 的基 本 特征 , 具 含水层 厚度 小 于 6 4m。该层 水 量贫 乏 , 水 量少 。水 .0 含 量水位动态特征与孔隙水近似 , 接受大气降雨和孔隙潜 水补给, 以渗透 和蒸 发形式 排 泄 , 随季 节变化 而 变化 。 4 地 质构 造概 况 滑坡区所处的区域构造 以节理为主, 断裂、 褶皱均 不发育 。受 区域构造影响, 次一级构造 以节理为主。滑 坡区内主要节 理 : 3。 5, ~ 5条/ 延 伸 2 ①3 0/7。3 m, ~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 次为基岩裂 隙水 。勘查期间钻孑地下稳定水位埋深 1 2 " 9 6m L . 0- . 0 - ' ( 见表 1 , 井 和探 槽 均未见 地 下水 。 )浅 根 据 Z  ̄Z O钻 孔水 位 及 滑坡 前 缘 饮 用 井水 量 观 2 I 测, 降雨后钻孔水位明显升高 , 饮用水水量明显增大 , 地 下水位与降雨关系明显 。 ()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 主要赋存 于第 四系残坡积 层 和上 更 新 统 坡 洪 积 层 。层 状 展 布 , 水 层 厚 0 3 " 含 . 0-  ̄ 1.0 1 井和西侧水塘常年有水 , 11m,# 北西侧水塘 以前有 水 , 近几 年 已干涸 。据 调查 访 问 ,# 勘 查期 间水 流 但 1井 量一般小于 l t 。土体渗透性一般 , O/ d 与土体粒组 、 结 构有关 。水量 、 水位动态特征随季节降水量变化 明显 。
多灌木丛、 乔木和竹林 , 左翼开垦为耕地。斜坡 中后部地 势较陡, 植被覆盖率 7 , 5 以松树 、 灌木等为主。 2 地 层岩 性 滑 坡 区地层 简单 , 岩性 较 单 一 , 主要 为上 更 新 统 洪 坡 积层 ( _‘、 四系残 坡 积 层 ( e枷 和 白垩 系下 统 Q d 第 ) Q= ) 卜 馆 头组 ( g 火 山 碎 屑 岩 , 表 以 第 四 系 残 坡 积 层 为 K, ) 地 主。各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如下 : () 1上更新统洪坡积层( ) 分布于滑坡 体前缘 ( : 郑念山村等大部分地段 , 经钻探揭露 , 洪坡积土体厚度 较大 ( I Z O第 四 系 土 层 厚 1 . 0 一 般 厚 度 在 1 ~ 5 5 m, O 2 m)岩性 为含 碎 石粉质 粘 土 。 0 , () 2残坡 积层 ( 刈 )主要 分 布于 滑坡 体 内及 后缘 。 : 经浅 井 、 钻探揭 露 , 残坡积层 厚度 在滑坡 中前 缘相对 较大 (.O 25m)后 缘 厚 度 4 .O .0 。为含 碎 67 ~1.0 , %5 5 ~8 1m) ( ) 粉质粘 土 , 块 石 棕褐色 , 散 一中密 , 松 由碎石 、 砾 和粘 砂 土组 成 。碎石 粒径 以 2 0r  ̄2c n为主 , 可见 块石 , 径 3~ 直 O

某顺层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有效性评价

某顺层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有效性评价

制性节
理,采赤
影法〔10*
滑的形成机制(图
6)&由 向坡,
,岩 向与
向夹角<40。,近似
小于 ,岩 外倾临空,属于不利
结构面"裂隙厶、厶倾向与坡向相切,裂隙厶2向与坡

于 且不临空, 体稳定性影响
小;裂隙厶和 的 与坡向倾向 ,交
小于 ,且位于 内部,外临空, 块体易
生滑移;裂隙L;和 小于 ,且于
35.72 934
35.21
化质泥岩 23.36
23.59
7.91 5.51 870
35.67 844
35. 17
综上分析,沙溪滑坡的滑动原因:①顺向坡结构;
②不利于稳定的多

述作 ,沿地的 泥岩夹
生滑移,最终
墙损坏,形成滑坡&
3.4
动机制分析
统计滑坡的地层产状及普遍发育的多
明显的鼓胀 ,说明由于地
小,滑
前缘的摩
,提供 当一部分的抗滑力,坡脚
土墙前期墙体 高度集中〔⑷,直
断裂&
滑 于设计值,挡土墙 置锚固段,墙体重
、墙
及墙底摩
满足抗滑、抗的需
要, 也 存在明显的抗滑段, 其抗滑力远不
与坡向倾向 内部,外临空,
,交线 块体
易发生滑移;裂隙厶和L;的 与坡向倾向 ,交 小于 ,且于 内部,外临空,属于不
利结构 合〔11 *,
块体易发生滑移。综合

向与
隙、 形成的块体, 易

构面的
生滑动(表2 )&
根据野外实测剖面形态和钻探成果资料:可
,测滑
口位于 前缘挡墙处。另滑坡
形特征及地 缝发育 ,

岩质边坡稳定分析.doc

岩质边坡稳定分析.doc

岩质边坡稳定分析
一说到边坡,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岩质边坡稳定如何进行分析?基本概况如何?以下是为建筑人士梳理边坡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下面通过相关内容的梳理,岩质边坡稳定分析的基本内容如下:
首先我们先了解边坡稳定性基本概况:
边坡稳定性的一般理解是边坡中的滑动体沿滑面破坏,即抗滑力与滑动力之比。

当比值等于1,为极限平衡状态;大于1,为稳定状态;小于1,为不稳定状态。

这是一种岩体破坏的稳定性概念。

岩质边坡稳定分析方式:
分析方法是以岩体结构为基础,判断边坡变形破坏的形式,应用岩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做出定量评价,为边坡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分析步骤如下:
①应用岩体结构分析方法,划分边坡岩体结构类型,并根据类型判断边坡破坏形式:块状结构边坡,由多组结构面组合,发生块体或楔形体破坏;层状结构边坡,由单一的层面或断层组成,沿平面发生滑动破坏;碎裂结构边坡,由多组密集的结构面组合,沿多组结构面发生追踪破坏;散体结构边坡,一般是指严重风化岩体,破坏形式近似为圆弧形。

②在岩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岩体的受力条件,如岩体自重、爆破力、工程作用力、地下水作用等,用力学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算方法有平面的极限平衡解析法;楔形四面体的极限平衡分析法;赤平极射投影与实体比例投影相结合的图解法;边坡岩体应力和应变状态的有限元法。

这些方法都能给出边坡稳定性的定量评价。

③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从地质成因方面着重分析岩石性质、结构面的性质、地下水动态性质等因素随时间的变化,判断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趋势,为确保边坡稳定提出加固措施。

根据以上步骤的综合分析结果,选定边坡设计方案,并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稳定坡角。

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几个要点

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几个要点

1、案例背景
该高速公路路段位于地震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在最近的一次地震中, 该岩质边坡发生了滑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需要对该边坡的动力稳 定性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2、影响因素分析
2、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该岩质边坡的地质结构、岩体结构面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我们 发现以下因素对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2、物理实验方法
2、物理实验方法
物理实验方法是一种通过实验手段来研究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的方法。该方 法可以在实验室里模拟地震波对岩质边坡的作用,以观察边坡的响应和破坏情况。 此外,物理实验方法还可以进行各种参数的测试和优化,以获得更准确的分析结 果。
3、化学实验方法
3、化学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方法在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中较少使用,但也在某些特殊情况 下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考虑化学侵蚀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时,可以通过 化学实验方法分析不同化学物质对岩石的侵蚀作用,以评估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 响。
要点二: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分 析方法
1、数值模拟方法
1、数值模拟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 数值模型,模拟岩质边坡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从而对边坡的稳定性进 行评估。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边界条件,因此被 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要点一: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影 响因素分析
1、地质结构
1、地质结构
岩质边坡的动力稳定性与其所处的地质结构密切相关。地质结构包括岩层的 厚度、岩石类型、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岩质边坡的稳定性。 例如,厚层状的岩石边坡由于自身重量较大,容易发生滑动;而薄层状或中厚层 状的岩石边坡则相对较稳定。

浅析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浅析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浅析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摘要:介绍了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相关分析方法,通过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三维值模拟,分析其应力场特征,对岩质边坡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破坏机理分析引言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公路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网不断向周边山区延伸,山区公路在建设和运营阶段所遇到的边坡稳定性问题也日渐增多。

由于公路等级要求,山区公路修建时往往需对山体开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原有的稳定岩体,形成人工边坡。

边坡的稳定度、可靠度对整条公路的交通运输安全有重大影响。

因此,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避免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提高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课题,同时也向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岩质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边坡受自身结构及强度、自然外力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许多复杂的影响因素,其实质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 岩体结构岩体结构是决定岩质边坡和失稳形式中最直接和重要的因素[1]。

岩体结构可分为块状、层状、碎裂、松散四大类[2]:(1)块状结构:岩性一般为岩浆岩、中深变质岩、厚层沉积岩,岩体成块状或厚层状,结构面不发育,多为刚性结构面。

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条件好,易形成高陡边坡,失稳破坏形式多为沿某一组结构面崩塌或滑动,边坡稳定性受结构面抗剪强度和岩石抗剪强度控制。

(2)层状结构:岩性一般为沉积岩、层状变质岩或多次喷发的岩浆岩,岩体多成互层状,结构面发育,软弱夹层或层间错动多为贯穿结构面。

边坡稳定性受包括岩层走向、夹角大小、岩层倾角组合、岩层厚度、层间结合能力、反倾结构面发育程度及强度等因素控制。

(3)破碎结构:岩性可为构造影响带、破碎带、蚀变带或风化破碎的各种岩石,岩体的结构面发育,分布无规则,破碎的岩块间存在咬合力。

边坡稳定性一般较差,稳定性受岩块间的镶嵌及咬合力控制。

(4)松散结构:岩性同破碎结构基本一致,岩体多为泥土夹体积较小的破碎岩块构成,软弱结构面发育成网状。

浙江省某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浙江省某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浙江省某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稳定性分析摘要:对滑坡特征及物质结构组成、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为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稳定性分析1引言近年来,浙江省发生了多处滑坡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特别是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山体滑坡、丽水遂昌县苏村山体滑坡均造成了数十人死亡。

因此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显得尤为紧迫,对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不仅可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还对滑坡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1],但滑坡成因往往较为复杂[2],其稳定性判定也存在较大难度,因此科学分析、合理方法是判断滑坡成因及稳定性的基础。

本文研究的滑坡所在斜坡多开垦为梯田,引水种植水稻,出现多次滑塌以及水田整体下沉、严重漏水,以及坡脚水田抬高等现象,而该滑坡下游600m的溪沟沿岸为村庄,因此做好该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项目概况滑坡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位于山体斜坡区,为中低山地貌,最高峰海拔905.4m,相对高差约400m。

区内山势陡峻,“V”字型沟谷发育,地形坡度20~35°,表现为550~570m间以及800m以上坡度较陡,570~800m相对较缓的波状起伏地形,坡脚为溪流,下游600m为村庄,居住56户、192人。

3 滑坡特征3.1 滑坡空间形态滑坡区位于斜坡地带,斜坡区多开垦为梯田,引水种植水稻,局部为毛竹园。

斜坡区曾经多次发生滑坡现象,特别是在1998年6月13日,由于连续降雨山坡650m标高左右竹林中出现拉张裂缝,连续长近百米,宽一般10~50cm,深度1m以上,局部错落1~3m。

滑坡体以小规模滑塌为主,呈“鱼鳞”状,空间位置多数集中于高程为570~660m之间,地表出现有多处拉张裂缝,一般宽1~20cm不等,长一般5~30m,表部表现为竹木明显倾斜,稻田滑塌、明显位移以及地表水下渗等。

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实例分析

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实例分析

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实例分析陈鹏;徐斌【摘要】文中针对给定的地震和场地特征,利用地震模型获得一系列符合场地条件的地震波输入,使用永久位移指标作为判断失稳条件,通过Monte-Carlo模拟计算边坡的破坏可能性,对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不同震级及震中距的地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差别明显,地震震级相同时,边坡的失效概率皆随震中距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同时对于相同的震中距,边坡的失稳概率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9(041)004【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地震;边坡;稳定性【作者】陈鹏;徐斌【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13.60 引言地震诱发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地震破坏作用的重要体现。

汶川地震中,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到地震灾害总损失的三分之一以上[1]。

因此,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评价课题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

对于诸如核电高边坡、库岸高边坡和安全储备要求严格的重大工程项目,边坡的动力稳定研究更是重中之重。

目前,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稳定评价的方法主要有:①拟静力法得出的安全系数指标;②以Newmark分析方法为出发点的永久位移分析法;③兼顾各类不确定性的失效概率指标。

其中,拟静力安全系数因其简单易行的特点,被工程界广泛用于边坡地震稳定评价中[2-4]。

但是拟静力法缺点明显:难以确定合适的拟静力系数[5];地震对边坡作用的假设不准确[6]。

相比于拟静力法提供的简单的安全系数,永久位移指标更周全地考虑了地震特性,量化评价了边坡在地震中的表现。

上述两类方法皆属于确定性方法,不考虑边坡力学参数及地震波输入的不确定性,因此会引起一定误差。

为此能够考虑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概率分析方法越来越受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南缙云县某岩质滑坡勘查及稳定性分析
摘要:本文对浙南缙云县某岩质滑坡进行勘查,分析其类型,形成机制,破坏
模式;利用传递系数法分析其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滑坡;勘查;稳定性分析;防治措施;
1 地形地貌
滑坡点位于浙南缙云县,地貌类型为剥蚀丘陵,山坡自然坡度20-35°,山坡面海拔高程250-350m,相对高差100m,滑坡前缘场地高程约250.5m。

坡面植被较发育,主要为杂木。

2 地层岩性
①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紫红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强-中风化状,产状为
140~155°∠15~20°,在滑坡前缘顶层分布。

②强风化流纹岩:灰色,紫灰色,强风化,该层局部出现霏细结构,球泡构造,球泡直
径2-8cm,球体中心具空腔,球体密集分布呈蜂窝状,略显定向排列,节理与裂隙发育,岩
石呈碎块状,普遍分布于滑坡体及近外围山体。

③强风化玻屑凝灰岩:灰色、浅绿色、紫红色,强风化状,玻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凝灰质胶结,局部高岭土化,普遍分布于滑坡体及近外围山体。

④凝灰质泥岩:紫红色,湿,厚20~50cm,全风化,主要由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等
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为滑动带土,产状135°~145°∠12~16°。

⑤中风化粉砂岩:砖红~紫红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中风化状,产状为
135~145°∠12~16°。

⑥-1强风化英安玢岩:浅灰-灰黄色,强风化状,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黑
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等,靠近断层附近出现叶腊石化现象。

⑥-2中风化英安玢岩:浅灰-灰黄色,中风化状,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等块状构造,控制层厚达到25m。

3 地质构造
滑坡后缘有一断层,断面产状117°∠80°,断面宽约10m,影响带为断层两侧各扩展3-
5m。

断裂带中岩石被强烈挤压,破碎成大小不一的碎块,部分扭曲,纹理紊乱,颜色较杂,
以红紫色为主体,夹浅绿色,颜色特征明显,易于与两侧岩层区别。

4 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入渗补给,还接受基岩裂隙水等的侧向补给,以渗流或蒸发的形式
排泄。

基岩裂隙水包括构造裂隙水和风化裂隙水。

构造裂隙水为滑坡后缘断层破碎带中的裂
隙水,接受大气降水和南西侧水塘水的补给,汇集于滑移面,降低了滑移面土体强度参数。

风化裂隙水主要在强风化流纹岩层,在节理发育地带处含水较丰富,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动态变化大,以渗透的形式排泄。

4 滑坡特征
(1)形态特征
主滑方向102°,斜长约100m,前缘宽约90m,后缘宽约56m,平均宽73m,滑体厚约
20m,方量约146000m3。

滑坡平面形态呈圈椅状,整体向前推移约6-8m。

滑体后缘滑壁高
4-6m,滑壁近直立,后缘裂缝被滑坡松散体填埋,滑壁出露岩体为球泡状流纹岩为主,岩石
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稳定性较差。

滑坡两翼见6~15m宽裂缝,裂缝最深处达18m,裂缝倾角近直立,局部呈倒倾。

(2)结构组成:1)滑体:由上层泥质粉砂岩、流纹岩、玻屑凝灰岩组成。

2)滑带:主要为④凝灰质泥岩,厚20~50cm。

3)滑床:为⑤中风化粉砂岩。

5 滑坡成因分析
(1)形成条件
1)地层岩性
勘查区内山坡岩土层主要由粉砂岩,流纹岩,玻屑凝灰岩和英安玢岩组成,特别是流纹
岩,局部呈球泡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厚度较大,为滑坡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地质构造影响
区内一条压扭性断层斜穿滑坡后缘,产状117º∠80º,破碎带宽约10m。

受该断层影响,滑坡后缘岩石破碎,节理发育,有利于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

3)地形条件
区地貌为剥蚀丘陵,山体自然山坡20-35°,山坡地形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势能释放条件。

4)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南西侧池塘水体通过断层渗透至滑坡后缘,渗透至滑移面层,软化岩体,减低其抗
剪强度,降低有效应力,是区内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条件。

(2)诱发因素
1)边坡开挖
滑坡前缘边坡高20~30m,坡向与滑坡方向基本一致。

边坡开挖消弱了坡脚的支撑力,改变了坡体的应力状态及地下水的渗流场,使得坡体失稳形成滑坡。

2)水体浸润
滑坡南西侧池塘水体通过断层渗透至滑坡后缘,渗透至滑移面层,软化岩体,减低其抗
剪强度,降低有效应力,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之一。

(3)滑坡形成机制
从滑坡形成条件,形成后的形态及变形特征分析,此滑坡为中型牵引式岩质滑坡。

6 滑坡稳定性评价
(1)计算方法:滑坡滑面形态为折线形,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与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中:
Fs——稳定系数;
Ri——作用于第i块段抗滑力,kN/m;
Ni——作用于第i块段滑动体上的法向分力,kN/m;
Qi——作用于第i块段滑动体上的建筑荷载,kN/m2;
Ti——作用于第i块段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出现与滑动面方向相反的滑动分力时,Ti取负值;
Ai——第i块段饱水面积,m2;
Rn——作用于第n块段的抗滑力,kN/m;
Tn——作用于第n块段的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
ψi——第i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块段时的传递系数,j=i;
αi——第i块段滑动倾角,°;
ci——第i块段滑动面上粘聚力,kPa;
φi——第i块段滑带土内摩擦角,°;
Li——第i块段滑面长,m;
Wi——第i块体重量,kN/m;
(2)计算工况:工况一:自重(天然工况);工况二:自重+暴雨(饱和工况)。

(3)安全系数:滑坡潜在危害程度较严重,防治工程等级属于Ⅲ级,综合确定各计算工
况的安全系数,工况一为1.25,饱和工况为1.15。

(4)计算剖面:选择3-3′剖面进行滑坡的稳定性计算,见图1。

图1 滑坡3-3′剖面稳定性计算条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