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14 三代玉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二里头夏遗址玉器特征
(1)玉器种类中兵器和工具常见,可分为五类: 工具:斧、铲、多孔梯形刀; 仪仗器:戈、钺、 戚、矛、箭头; 礼器:牙璋、圭、琮; 饰玉:柄形饰、锥形饰、镯、坠; 杂器。 (2)玉材多为河南独山玉。 (3)工艺上雕琢技术较好,表面平滑,少见琢磨 痕迹,造型对称严谨。 纹饰以平行的阴刻细线为典型特征。
第三节 夏商周三代玉器
成汤灭夏 盘庚迁殷
夏商周时期形成了华夏民族最早的国家,逐渐从 原始氏族部落联盟向国家垄断的发展阶段,逐步构 建了影响其后2000余年阶级统治的典章制度。
通过夏商周夏商周三代玉器的研究,可以:
理解新石器时代玉器如何演变为国家政治工具, 有助于了解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进程。
一、夏代
玉鱼
三件玉鱼形体扁平, 一件平身直立状, 头长目大,尾鳍并 拢,似是向下潜游, 有一种悠然感。另 两件璜形鱼呈腾空 之态,头部方正, 1974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市茹家 吻部微张,眼部位 庄 伯墓,现藏陕西宝鸡市博物 置恰到好处。 馆。
凤纹玉刀
长13.6cm,最宽3.8cm。顶部有 平行阴线刻琢的发状纹,两侧为 对称的脊牙,下端有两面磨琢的 刃。玉器两面纹饰相同,皆以双 钩线刻上下各一且形状相同的侧 身鸟纹,鸟纹弯钩嘴,圆圈眼, 槌状直立冠,鹰爪直立,长尾从 后部卷起绕至头及颈前,这种图 案化的装饰风格代表西周流行的 凤鸟审美趣味,精细琢磨的工艺 体现了周人对这一神鸟的崇敬和 爱戴。
牛形玉调色器
高2.4cm,长4.2cm。圆雕, 呈站立状,头部前伸,双耳 突出,身体肥硕,臀部尤为 明显,尾下垂,四肢短粗, 通体光素无纹,是迄今最早 的一件立式牛。
1964年河南洛阳出土, 现藏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1974年出土于陕西宝 鸡市茹家庄 伯墓, 现藏于宝鸡市博物馆
玉牛
玉鱼最早见于红山 文化,在商周时发 展为一种时尚。
(3)玉质:除当地产的玉石外,还有辽宁岫岩 玉;中原地区出现新疆和田玉,多为青玉,还有白 玉、墨玉。 (4)造型: 动物形象以板状体为主,包括璜形、剪影式; 人物形象为圆雕,具有象征性、装饰性、简单 概括的艺术处理特点;主要刻划头、眼、牙特征。 (5)工艺:各种工艺达到新的高度。 几何图案(早商) 阴刻线+平雕(中期广泛); 浮雕、透雕、圆雕大量出现。 俏色作品诞生。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最早的玉制立体器皿。高 10.6cm,口径 11.8cm。 由整块玉料雕制成,体圆 撇口,下腹微鼓,圈足外 展,口下外缘饰一周三角 形几何图案,腹上部两圈 弦纹之间,刻三组“臣” 字形目、大鼻巨眉、口向 下的正面兽面纹,绕腹呈 等距分布。腹下部饰菱形 和三角形组合的几何纹, 纹饰皆以双勾线和单阴线 刻琢,形制和纹饰似当时 青铜簋,可见处于极盛时 期的青铜器对玉器风格的 影响。
人形玉佩
黄褐色,体扁薄,双面线 刻蹲式人像,头戴冠饰, 面部内凹,有耳。手臂处 有龙首纹,有两穿孔,高 8.6cm,宽1.7cm。 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组 佩
玉缀面罩 出土于三门峡西周晚 期虢国墓,只有王、 侯才可佩戴。是汉代 “金缕玉衣”的前身。
四、三代玉器小结
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部落集团,因此,夏商 周三代具有共同的源头和血脉。他们在时代上相 互重叠,地域上相互并立,具有共同的生活方式、 相同的宗教信仰、相同的社会组织,在时代的竞 争中争霸建业。 历史特点决定了前三代在文化上具有同一体的 特征,正如《礼记· 礼器》所曰:“三代之礼一也, 民共由之”。 表现在玉器上,三代玉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1、神权政治特征 2、国家礼仪特征 3、生活实用特征
玉簋
出土于妇好墓,现藏中国社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玉援铜内戈
通长27.8cm,援长 15.8cm,通体抛光, 为长条三角形,上 下出刃,中部有凸 脊,援锋尖锐,近 末端有一直径为 0.5cm的圆穿,末端 插入铜内中。 铜内 前段近方形,后段 为鸟形,“臣”字 形目,钩嘴下弯。
整个铜内遍镶绿松 石,制作极其精美
高7厘米,呈跪坐态,双手扶膝, 2、殷墟出土玉器 长脸尖颔,“臣”字目,闭口突 鼻,头梳一条长辫并缠至头顶盘 玉人 后脑一周,头戴圆形箍,箍前连 有卷筒状饰物。身上着衣,交领 垂于胸前,长袖至腕,袖口较窄, 腰束宽带,衣下缘似及足踝,衣 上饰云纹,腹前悬长条形蔽膝, 似着鞋,腰左侧插一尾呈叉形的 宽柄器,上饰卷云纹和节状纹。 玉人衣冠讲究,腰插武器,神态 倨傲,似奴隶主形象,有认为是 妇好本人。此玉人是研究商代头 饰、服饰、发饰等的宝贵资料。 出土于妇好墓,现藏中国
偃师二里头文化于1959年 发现于河南西部,1983年发 掘的偃师商城遗址,碳-14测 定夏商界于公元前1600年。
禹伐三苗
仲康日食
夏代上限结合夏代古文献《尚书· 胤征》中仲康日 食,《墨子· 非攻下》记载禹伐三苗时出现“日妖霄 出”和《竹书记年》的解释“日夜出,昼日不出” 等天象,经天文学推算出夏王朝始年于公元前2070 年。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传13王275年。 陕西宝鸡到潼关的关中地区是周王朝的政治、 文化、经济中心。玉器主要继承了商代的特点。
三、西周玉器
1、西周玉器特征
(1)数量及品种 早期出土玉器集中于关中地区,继承晚商的传统品 种,但数量减少。 晚期出土玉器地域广、数量大,一个墓出土数百件 如陕西宝鸡茹家庄 伯墓和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 出土近2000件。出现串饰项链、凤鸟玉佩等新品种。 葬玉少见,主要是蝉形。 (2)纹饰丰富 较商代更趋图案化、抽象化,刻线流畅、复杂,弯 线条增多且清晰、挺拔。 常见纹饰即有写实性、装饰性,又有想象性,如凤 鸟纹、鸟纹、鱼纹、夔龙纹,虺纹、饕餮纹、云纹、 雷纹、谷纹等。
2、夏遗址玉器
长为30.2cm,厚0.5-0.7cm。援呈长条三角形,双 面有刃,刃与援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戈内呈长 方形,中部有一圆孔,孔与援之间有数道平行的 浅斜弦纹,无使用痕迹, 应为礼仪用器。 玉戈
1975年出土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文化遗址,现藏于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所
玉璋
二、商代
商代在社会经济中,新 兴的青铜业与传统的制玉 业互为补充。制玉业在早 商玉器的基础上有很大的 发展。制玉工艺已从石器 制作中分离出来,成为独 立的手工业,制玉工具为 青铜金属。 商代玉器在我国玉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玉器数 量庞大,品种齐全,中原地区出现了和田玉,工艺 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玉凤形佩
长13.2cm、宽7.4cm。佩为镂空回首长尾凤形,器 薄精巧,周边为齿形,中间三个马蹄形孔。原为 白玉质、经沁局部泛黄褐斑,光亮度好。
玉跪式人
高8.5cm。玉料青褐色。 圆雕,跪坐式。头部大 于身。头微低,圆脸、 细长眉、臣字形目。以 勾撒法处理,鼻微凸, 浅琢鼻孔。头顶结辫向 后垂于后头。身着饰有 蛇纹、云纹图案衣裙、 袖窄至腕。敞胸露出纹 身图案。赤足,脚尖及 地。发辫处有一小圆孔, 两眼之间有一直径1cm 圆孔,供穿挂或插嵌。
1、商代玉器特征
(1)玉器数量庞大 殷墟出土玉器1200余件,仅1976年发掘殷王武丁的 配偶妇好墓中就出土755件玉器。商代奴隶主和平民 墓中也出土了不少玉器,总数已有数千件。 (2)玉器品种复杂多样,分为五大类:
工具类:除斧、凿、锛、刀外,增加有锯、镰、纺轮; 礼器类:璧、琮、璜、圭、璋、戈、钺等,增加矛、大 刀; 饰玉类:动物形饰种类达30多种,如鱼、鸟、龟、牛、 玉龙佩等,新增人物形饰玉; 生活器皿类:新增簋、盘、勺、匕、调色盘、梳等。 葬玉类:少见,为贝形玉和玉握,偶见蝉形玉含。
2、西周玉器简介
夔龙玉佩
1979年出土于山东 滕县庄里西村, 现源自文库滕县博物馆。
长8.9cm,厚0.2cm。身体弯曲,两侧脊牙明显而突出, 一侧脊牙尖部向下,另侧脊牙尖部向上,显现游动的 样子。两面各以双钩阴线刻出两个尾部交接的夔龙纹, 首部分置于两端,两端凸脊处各有一圆孔,可供系佩。
玉琮
棕黄色,器两端有突起圆形 口,中段方形,中心有圆孔, 光素无纹。高20.5cm,边宽 9.8cm,孔径7.4cm。 1981年陕西长安丰镐遗址收 集,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1980 年出 土于 山东 济阳 刘台 子村, 现藏 于德 州市 文化 局
夔纹柄玉刀 蛋白色,扁长,背厚刃薄,尖部锋利,柄作夔形, 尾上卷,有一圆孔。长11cm,宽2.2cm。 1964年河南洛阳墓葬出土,现藏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玉斧
玉戈
1974年出土于北京房山西周墓。 长55.5cm,宽10.2cm,白玉质,体扁平,两边有 刃。援尖锐,内略成长方形,内近援处有一圆孔。 内顶端有7组扉牙,玉戈的光泽极强。是西周玉戈 中的珍品。
(3)造型 主流趋于写实和高度简化,形象生动如鹿佩。 (4)雕刻手法 工艺上除继承了商代的优点外,出现特有的勾 撒法,底槽深浅不一,呈倾斜形。 与商代玉器相比,西周出现大量的玉琮、玉璧 、玉璜、玉圭等礼器,形成西周玉器的造型特色 ,但平民墓中很少见到。显示西周的等级制度, 执玉资格,执何种形状、尺寸都有严格规定。
夏代建立了 我国第一个奴 隶制社会,夏 代主要活动地 区在河南西部 一带。 至今,夏代遗址发现很少,考古界把河南偃师二 里头文化遗址作为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但历史 学界一直对夏~商的时限有不同看法。
在世纪之交的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由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碳-14测年专家、天文学家共 同主持,“工程”具体目标: 1、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 较准确的年代; 2、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3、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 4、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项目对武王克商、古文献“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甲骨卜辞中月食、偃师商代都城遗址等重大事件, 结合古文字学家等200余人历经5年攻关,推出全新的 夏商周年表,将我国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了1229年。
复习思考题
1、三代玉的形制特点?
2、如何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三代玉的共性?
3、夏商周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玉文化的差异?
结合课堂内容,欣赏《中国古代玉文化》
之三
神秘的巫术
END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玉琥
长14.1cm,高3.5cm,玉质呈深绿色,方首龙角, 口张开,方形大眼注视前方,尾下垂,尾尖上卷, 身饰云纹,尾饰节状纹,作行走状,显示出一付 虎视眈眈的样子,形象逼真传神。
现藏中国社 会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
俏色玉鳖
玉鳖长4cm,圆雕,身扁圆, 两眼圆凸,四足平伸,头半龟 缩状,呈欲行欲止状。引人注 目的是 “俏色”的利用而成为 迄今最早的玉制俏色作品,在 玉器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
龟鳖类在早期中国先民视为 吉祥物,在红山文化、良渚文 化、含山文化中均有体现。 商代,把最神圣的祭祀典文 刻在龟背上,其身价可想而知
1972年出土于殷墟小屯北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
两汉魏晋时期,龟鳖被奉为 “四灵”之一,象征长寿。
元代以后逐渐含有贬义。
组琮
高2.7cm,射高0.4cm,射径5.2cm。玉质淡黄色, 外方内圆,四角凸棱雕饰伏蝉纹,大头圆眼,翼宽 尾尖,四面中部饰有排列匀整的数道竖直阴线。
玉凤
1976年出土于妇好墓,现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长13.6cm,厚0.7cm。浅 黄色玉质,似一种温和柔 润的生命感。凤身呈弯月 状,作顾盼飞翔之状,两 面纹饰相同。凤眼圆睁, 喙如鸡,冠羽为三个联体 柱状,形如花冠,有一种 高贵之感,翅羽舒展,翎 毛以剔地阳纹手法雕琢, 尾羽随形就势叉开作飘舞 之态。 此凤集中体现了殷商时 期扁平玉雕的造型特点。 采用正侧面剪影手法,与 近代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 相近。
玉羽人 高11.5cm。玉质赭红 色。人像作侧身蹲坐 状。粗眉、臣字形眼, 半环形耳,喙形口, 头戴羽冠。羽后连结 三个长圆形活环。两 手拱于胸前。用整块 玉琢成连结的活环, 为首例。
其它器件
凤鸟佩
侧面人像
龙 凤 冠 形 佩
玉鹅、玉鹰 玉鸟、玉鱼、玉蛙
绿 松 石 蝉 形 坠
玉牙璋
玉龙
玉刀
蟠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