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类建筑方案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览类建筑方案设计

第三节各主要建筑类型方案设计解析

建筑方案设计科目的应试准备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设计方法。我们对建筑类型的熟悉程度包括是否亲身体验过该建筑类型的生活,是否理解该建筑类型的设计原理,是否参与过该建筑类型的建筑设计实践等等,都对应试者在接触某建筑类型建筑方案设计时的心理影响和展开设计过程产生作用。因此,对几个主要建筑类型的建筑方案设计有关应试准备的方法仍需作一介绍,特别是对其他相关专业的应试者来说更有必要。

一、博览类建筑方案设计

博览建筑类型包括各类博物馆、各式展览馆以及其他规模大小不等的陈列馆展览中心等。以下我们将着重阐述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在应试中可能会遇到的有关设计问题。

博物馆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的机构,它具有采集保管、调查研究、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图3-1)。

博物馆建筑按规模可分:大型馆(面积大于10000m2)、中型馆(面积4000~ 10000m2)、小型馆(面积小于4000m2)。

(一)博物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

1.博物馆功能组成

博物馆建筑最基本的组成有展览陈列区、观众服务区、藏品保管区、文保技术区、行政管理区、学术研究区、设备后勤区七大部分(图3-2)。这七部分功能区又各自包含着相应的房间组成(图3-3)。根据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其房间组成还会有增减。如特大型博物馆,还有图书资料区、安全保卫区、对外服务区等。而小的博物馆功能组成可能只有二、三个区。

2.博物馆的功能分析

在上述博物馆七个功能区中,展览陈列区是核心部分,并与观众服务设施部分构成对外开放部分;而藏品库区、技术用房、学术研究用房、行政用房、设备辅助用房构成了内部作业部分并服务于对外开放部分。在图3-4中,图形大小示意各用房面积的差别,线条的粗细表示它们相互间关系密切的程度。根据这七个功能分区,我们应注意到在方案构思过程中,应尽量使粗线连接的功能区相对要靠近些,以避免流线过长。做到对上述博物馆大的功能分析的理解不是太困难,问题是把博物馆所有房间的功能关系搞清楚并不是太容易。我们先看图3-5

博物馆各组成房间的功能关系,从图中我们要清楚地看出下列几个问题:

(1)博物馆建筑对外出入口至少应包含:观众出入口、管理人员出入口、临时展品出入口、藏品出入口、后勤辅助出入口。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和规模,这些出入口有的可以合并(如小型博物馆可将管理人员和藏品出入口合二为一;有的甚至因为没有某种功能部分而取消这部

分的出入口(如某些小型专业博物馆没有设备用房,也就无需考虑后勤的出入口)。对于博物馆建筑的这几个出入口都相应要与用地的出入口发生对应关系。一般来说,博物馆用地范围内最好有至少两个与城市道路衔接的出人口:一个作为主入口与博物馆建筑的观众入口

相对应,另一个次要出入口与其余的内部作业几个功能区的出入口相对应(图3-6)。图3-6博物馆出人口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2)观众服务区内各功能房间众多,诸如:休息、接待、问询、存包、咖啡座、卖品部、卫生间等,这些房间基本围绕门厅或大厅布置,并都处在博物馆建筑空间序列的前部。

(3)展览陈列区是博物馆建筑的主体部分,应处在核心部位。它所包含的展厅,虽然数量多、空间大,但功能并不复杂,仅包含展具储藏。根据博物馆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展厅可细分为陈列厅、展览厅、室外展场。分清这几种不同展览空间的性质,有助于设计者将它们布局在恰当的地方。

当然,在这个功能区内还包含了为观众服务的休息、卫生间等。

(4)学术研究区是大中型博物馆内研究人员工作的地方,作为功能分区应布局在相对

独立的区域。根据博物馆的不同特色,学术研究区所包含的房间内容并不一样。如综合博物馆有对各类文物进行研究的文物保护环境研究室、热释光断代研究室、青铜工艺研究室、陶瓷工艺研究室、金属文物腐蚀控制研究室、X光工作室、激光工作室、照相室等等。如果是美术馆,学术研究区就包含有创作室、研究室、画室、图书资料室等。这些房间之间不需要很紧密的功能联系,但与藏品库要有方便联系。

(5)藏品保管区,它由藏品库及为藏品库服务的各相关房间组成。各类藏品库(一般库房、珍品库)组成完全独立的区域,由总门控制与外界隔离。而为藏品库服务的缓冲间、藏品暂存库、鉴赏室、储藏室、管理办公室等都应布置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

(6)文保技术区是对藏品进行处理的专设房间。根据文保的技术要求设置有鉴定室、编自室、熏蒸室、实验室、摄影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衍冻制作室、被糊室等相应的技术用房。文保技术区要与藏品保管区接近,但其中的熏蒸室、实验室要与藏品库有一定距离。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博物馆可分为:一般观众流线、专业人员流线、藏品流线、行政管理流线。它们各自有单独的出人口与外界联系。

(2)一般观众流线和专业人员流线以及它们所联系的房间属于对公众开放的区域,应布

局在博物馆建筑的前区,接近博物馆主要出入口。

(3)藏品流线和行政管理流线以及它们所联系的房间属于馆内作业区,应布局在博物馆建筑的后区,与观众流线隔开。

(4)前区的展览陈列与后区的藏品库应尽可能靠近,使藏品运输流线短捷。

(5)设备后勤区应与其他房间保持一定距离,没有直接的流线关系,并有单独的出入口。

二、博物馆建筑设计主要相关法规(JGJ 66-91)

1.总平面

(1)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2)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

(3)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4)馆区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2.建筑设计

(1)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 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2)藏品的运送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珍品及对温度、湿度变化较敏感的藏品不应通过露天运送。

(3)大、中型馆的藏品宜按质地分间储藏,每间库房的面积不宜小于50m2,应单独设门。重量或体积较大的藏品宜放在多层藏品库房的地面层上。

(4)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储藏室、办公室等用房应设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

(5)收藏对温湿度较敏感的藏品,应在藏品库区或藏品库房的入口处设缓冲间,面积不小

于6m2 。

(6)陈列室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置展品的要求,每一陈列主题的展线长度不宜大于300m。

(7)陈列室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7m。

(8)大、中型馆内陈列室的每层楼面应配置男女厕所各一间,若该层的陈列室面积之和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