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危重病
内科常见危重症

内科常见危重症
常见内科危重症
一、心脏骤停
二、心律失常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心房纤颤
4.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急性心肌梗塞
四、急性左心衰竭
五、高血压急症
六、休克
1.感染性休克
2.失血性休克
3.过敏姓休克
七、呼吸衰竭
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九、重症支气管哮喘
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十一、上消化道出血
十二、急性肾功能衰竭
十三、糖尿病昏迷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3.血糖危象
4.乳酸性酸中毒
十四、甲亢危象
十五、脑血管意外(中风)
十六、癫痫持续状态。
危重病人的分类

危重病人的分类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急、需要高度医学护理和治疗的患者。
危重病人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
一、病情严重程度分类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危重病人可以分为三个等级:1. 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经常需要持续监护、强化治疗支持的患者。
常见的重症患者包括心源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毒性肝病、急性呼吸衰竭等。
2. 危重患者:病情较为危急,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常见的危重患者包括中重度烧伤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脑外伤、颅内出血等。
二、疾病分类危重病人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其所患的疾病类型来进行:1. 心脑肺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肺栓塞、脑出血、脑水肿等。
2. 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胃肠穿孔、肝衰竭、腹腔感染等。
3. 肾脏疾病:如急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4. 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严重肺炎等。
5. 外伤和损伤:如重度创伤、大面积烧伤等。
三、年龄分类根据年龄分类,危重病人可以分为儿童、成人和老年人。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生理功能、代谢能力、疾病特点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有不同的诊治策略。
四、监测指标分类危重病人还可以根据监测的生命体征指标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分类:1. 低氧血症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哮喘等。
2. 低体温患者:如低体温休克、严重感染等。
3. 高度负荷患者:如心源性休克、严重肝衰竭等。
4. 代谢紊乱患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休克等。
总之,危重病人的分类有不同的层次和标准,每个分类都有它的特点和相应的临床处理方法,医务人员在诊治危重病人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内科对常见急危重症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内科临床各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
三、预案内容1.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行心电图检查,判断梗死部位。
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并尽快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治疗,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给予电复律,房颤给予抗凝治疗等。
(3)高血压危象:迅速降压,给予硝酸甘油、硝普钠等静脉滴注药物,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 呼吸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呼吸衰竭:立即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
(2)重症肺炎: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
(3)气胸:根据气胸类型给予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3. 消化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上消化道出血: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如奥美拉唑、卡贝普利等。
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或介入治疗。
(2)重症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抗胰酶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胰腺引流术。
(3)重症胆道感染:给予抗感染、解痉止痛、利胆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胆道引流术。
4. 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压、改善脑循环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
(2)脑出血:给予降颅压、止血、抗感染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3)癫痫持续状态: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必要时进行电复律治疗。
5. 内分泌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胰岛素治疗等。
(2)甲状腺危象:给予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药物、补液等治疗。
(3)肾上腺危象:给予皮质激素、补液、抗感染等治疗。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病情评估:接诊医师迅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内科常见危重病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内科常见危重病一、休克――微循环灌注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为主要表现(一)病因病理1、脓毒性休克――严重损害以心血管系统为主的靶器官抗凝及凝血障碍,以及低血压为主要表现2、心源性休克――心泵衰竭的极期改变冠心病急性心梗――主要原因3、过敏性休克――全身急性周围循环灌注不足(二)表现1、休克早期――代偿性休克阶段2、休克中期――失代偿性休克3、休克晚期――不可逆休克(三)治疗1、脓毒性休克激素:――休克发生后4-6小时之内用,首选甲基强地松龙抑制细胞因子,并减少致炎物质的合成与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解除血管痉挛增加心肌收缩力2、心源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多巴胺3、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二、急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急性肺水肿,重者伴心源性休克(一)病理:心脏收缩力↓↓↓,心排血量↓↓左室瓣膜性急性反流,左室舒张末压急剧↑↑↑,肺静脉回流受阻,肺静脉压↑↑,肺毛细血管压↑↑→急性肺水肿(二)中医病机――以心阳虚衰为本(三)诊断: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伴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对称性布满水泡音和哮鸣音有引起急性心衰的心脏病基础(四)治疗原则:降低左房压和左室充盈压;增加左室心搏量;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入,保证气体交换1、吸氧2、吗啡――镇静,减慢呼吸,扩张外周静脉,扩张小动脉3、快速利尿――利尿,扩张静脉,缓解肺水肿4、血管扩张剂――降低心室前后负荷,缓解肺淤血硝普钠――降低心室前后负荷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酚妥拉明-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降低心室后负荷5、洋地黄类西地兰――适于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并已有心室扩大伴左室收缩功能不全6、氨茶碱――扩张支气管并有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7、静脉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三、急性肾衰竭――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呈进行性升高的综合征(一)中医病机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胃)、三焦、膀胱病机:肾失气化,水湿浊瘀不能排出体外(二)表现:急骤发生少尿体征:水肿→全身浮肿,高血压,肺水肿高血钾→心律缓慢,心律不齐,室颤,停搏酸中毒,呼吸深大并发症:感染;循环系统并发症;电解质紊乱检查:血肌酐每日上升44.2-176.8umol/L血尿素氮上升3.6-40.7mmo/L(三)药物治疗1、利尿剂――只应用于急性肾衰少尿期2、钙拮抗药――用于缺血性急性肾衰的早期可减少钙离子细胞内流,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硝苯地平四、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指急性严重感染及一些非感染因素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24小时之后导致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早受累的器官――肺脏中医病机:阴阳逆乱是发病的关键气滞血瘀是基本病理改变和中间环节正气欲脱、阴阳离决是最终阶段。
常见危重病

的一项者,可诊断为休克。
六、西医治疗
(一)脓毒性休克的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1)去枕平卧,注意保暖,抬高下肢 l5 度左右,密切观察 SP02,予以 心电监护,注意 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神志、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 化,记出入量等。
(2)紧急建立输液通路,补充血容量,并根据休克的程度与性质予以对
3.休克晚期 为不可逆休克,此期可出现 DIC 和 MODS,随着持续
的重度组织灌注贫乏, 导致细胞功能损害,甚则微循环衰竭而死亡。
五、诊断标准
各类休克均具有低血压、微循环灌注不良、交感神经代
偿性亢进等主要临床表现,故为临床诊断依据。1982 年 2 月 全国“急性三衰”会议制定的休克诊断标准为: ①有诱发休克的病因。 ②意识异常。
3.强心与合理应用血管活性物质 临床首选多巴胺, 并根据 病情调整浓度。 酌用西地兰、 毒毛旋花子苷 K 等洋地黄 制剂,若无效可加用间羟胺等缩血管药物静注。
4.机械通气 伴有 ARDS 者应及时开放气道,予以机械正
压通气。
(二)心源性休克的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1)卧床,制动,生命体征监护,血流动力学监测,记出入量,重症 加强护理。 (2)营养支持,行全胃肠内营养支持。
因治疗。 (3)注意心理调护,及时镇静,有效止痛,合理保暖与物理降温,必要
时予以完全胃肠内(或外)营养支持。
(4)根据休克阶段和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2.调整炎性介质,菌毒并治 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脓毒症休克主 要起始原因是细菌毒 素及其介导的 SIRS,应在扩容、抗感染的基础 上短时间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以 在脓毒性休克发生后 4~ 6 小时之内为宜。首选甲基强的松龙每次 80~160mg 或地塞米松每 次 l0~20mg,静脉推注,其后 24~48 小时以内每 4~6 小时重复注 射,用药 2~3 天。②极化液、环磷酸腺苷、抑肽酶、654-2 的应用: 脓毒性休克致病因子及内源性化学介质对心血 管系统具有直接损伤作 用。
西医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四

西医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四急危重症是指发病急、进展快且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
在西医内科领域中,有四种常见的急危重症,分别是心肌梗死、中风、急性心衰和严重感染。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常见的急危重症。
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
常见症状为胸痛,并可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
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过程中,一般会给患者吃亚硝酸甘油来缓解疼痛,并进行溶栓治疗或急诊介入手术。
中风是指脑血管发生异常造成的突发性神经功能缺陷。
常见症状为面瘫、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
患者一旦出现中风症状,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来确认诊断。
治疗可以通过溶栓治疗或手术方式恢复患者的脑功能。
急性心衰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肺部充血等。
患者一旦出现急性心衰,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通过心电图检查、胸片以及心超等来明确诊断,同时给予吸氧、利尿、血流动力学支持等治疗。
严重感染是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感染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常见症状为高热、心率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
患者一旦出现严重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来诊断。
治疗过程中,需要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液体复苏、器官支持等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中风、急性心衰和严重感染是四种常见的西医内科急危重症。
这些疾病都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加强对这些急危重症的了解,以提高对自身健康的保护意识。
同时,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遵医嘱用药等。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西医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症。
【基础】中医助理-内科学-常见急危重症

第九单元常见急危重症心脏骤停1.概念2.病因3.诊断4.心肺复苏概念心脏骤停(SCA)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射血功能骤然丧失,是临床最危急的情况之一。
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常见。
既往有原发性室颤或室扑史,无脉性持续性室速史,频发性与复杂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史,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或有明显心力衰竭,有QT间期延长伴晕厥史,心肌梗死后期的室性早搏等均是猝死的危险因素。
诊断诊断-心脏骤停的判断主要依据突然意识丧失;心音或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电图呈现:心室颤动、室性自主心律(即心肌电-机械分离)或心室停搏(心电完全消失而呈一条直线或偶有P波)。
在上述3条主要诊断依据中,以心电图的诊断最为可靠,但临床很难做到。
为争取时间,单凭第2条就可以决定开始实施心肺复苏(CPR)。
次要依据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完全消失,或先呈叹息或点头状呼吸,随后自主呼吸消失;口唇、甲床等末梢部位出现发绀。
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包括畅通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和人工胸外按压(circulation),简称为ABC。
畅通气道:仰头举颏法及仰头抬颈法。
人工呼吸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方法。
口对口(鼻)呼吸: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通气的频率为每分钟8~10次,开始应先连续吹气2次。
其他:口对面罩呼吸、呼吸球囊面罩装置等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秒,将A-B-C改变为C-B-A,胸外按压30次然后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连续吹气2口。
胸骨下陷>5cm然后放松。
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进行5个周期的CPR除颤:宜尽早除颤。
在室颤发生3分钟内进行除颤,心跳骤停未及时发现者,在BLS 2分钟后即行除颤。
院外除颤:强调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院内除颤:首选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
将两电极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心尖部左乳头外侧,使电极中心在腋前线上。
内科常见危重症

内科常见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起病前1~2天或1~2 周有前驱症状, 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 发作时间延 长, 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 突然出现 长时间心绞痛。
内科常见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 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 、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内科常见危重症—心绞痛
治疗:
(4)冠状动脉扩张剂理论上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血供 ,缓解心绞痛。但由于冠心病时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复杂,有些血管扩 张剂如双嘧达莫,可能扩张无病变或轻度病变的动脉较扩张重度病变 的动脉远为显著,减少侧支循环的血流量,引起所谓“冠状动脉窃血 ”,增加了正常心肌的供血量,使缺血心肌的供血量反而减少,因而 不再用于治疗心绞痛。目前仍用的有: ①吗多明。不良反应有头痛、 面部潮红、胃肠道不适等;②胺碘酮。也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不 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药疹、角膜色素沉着、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 障碍等;③乙氧黄酮;④卡波罗孟;⑤奥昔非君;⑥氨茶碱;⑦罂粟 碱等。血流供应。
基本原则是: ①选择性地扩张病变的冠脉血管;②降低血 压;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内科常见危重症—心绞痛
治疗:
(1)硝酸酯制剂①硝酸异山梨醇。②四硝酸戊四醇酯。 ③长效硝酸甘油制剂: 服用长效片剂使硝酸甘油持续而缓 慢释放。用2%硝酸甘油软膏或膜片制剂涂或贴在胸前皮 肤,作用可维持12~24小时。
内科常见急危重症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急诊内科常见危重症诊断要点及抢救原则第一节心脏骤停【病史采集】1. 心脏骤停是一种临终前状态,必须强调争分夺秒简要询问有无双眼上翻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等心脏骤停的先兆症状;2. 有无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触电、溺水、麻醉及手术等病史。
【检查】1. 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2. 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治疗原则】1. 院前急救(第一期复苏)(1)畅通气道:输氧。
(2)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3)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00-120次/分。
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 院内急救措施(第二期复苏)(1)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2)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2mg静注,每隔5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2~10微克/kg静滴;(3)心电图监测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和电技术两方面:1)电击除颤:心室纤颤可用非同步电击除颤,所需能量为双相200焦耳。
2)药物治疗: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若由于洋地黄中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静注。
3)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静注治疗。
3.重症监护室处理(第三期复苏)心搏恢复后可进入ICU病房进行如下处理:(1)维持有效的循环: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处理心律失常;防治急性左心衰竭等等。
(2)维持有效呼吸:关键问题是要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也可用呼吸兴奋剂,自主呼吸恢复前,要连续使用人工呼吸机。
若气管插管已用2~3天仍不能拔除,应考虑气管切开。
(3)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1) 低温疗法:头部冰敷,冰帽,体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使用冰毯降温。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严重(两个以上成“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
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6、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A.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B.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出血量>800ml)C.心悸或者昏迷D.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10分钟)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生命“八症”(T、P、R、BP,C、A、U、S)通过对生命“八症”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体温(T)正常值为 36 ~ 37℃;体温超过 37℃称为发热;低于 35℃称为低体温。
脉搏(P)正常 60~100次/分、有力;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呼吸(R)正常 14 ~ 28次/分、平稳;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应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尽快实施目标治疗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者,必须先“开枪”、再“瞄准”,即:救命、但暂不治病→对症、但暂不对因→判断、但暂不诊断→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1、生命垂危患者( fatal patient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2、有生命危险急症者( critical patient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3、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 acute patient )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4、非急诊患者(emergency patient)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5、普通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non-emergency patient)(1)先“开枪”、再“瞄准”!A、呼吸困难(Asphyxia)→—端坐体位—立即开放气道—给予有效吸氧23(2)先“开枪”、再“瞄准”!B、大出血(Bleeding)→—立即彻底止血—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扩容24(3)先“开枪”、再“瞄准”!C1、心悸(Cardiopalmus)→—端坐体位—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25(4)先“开枪”、再“瞄准”!C2、昏迷(Coma)→—开放气道—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5)先“开枪”、再“瞄准”!D、濒死状态(Dying)→—立即呼救、仰卧位—尽快徒手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复苏药物—2、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1)体位——仰卧、侧卧或端坐位(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3)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4)建立静脉通路——应通畅可靠(5)纠正水电酸硷失衡——酌情静脉输液(多选平衡盐液和糖水)常见的水电酸硷失衡之类型:→水失衡——如脱水(绝食、腹泻等原因)、血容量不足(各种休克都可引起),或者相反为水中毒(稀释性低血钠)、血容量过多(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电解质失衡——如低/高钠血症、低/高钾血症、低血钙、低血镁等;酸硷失衡——如代谢性酸/硷中毒、呼吸性酸/硷中毒、混合性酸中毒3、广义的ABCD“万用”急救流程: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A.判断+气道:快速判断,确定病人昏迷后开放气道B.呼吸:给氧+ 人工呼吸C.循环:心脏+ 血管+ 血液D.评估:抢救过程中不断检查和床旁持续监测生命八征万用的急诊施救措施与流程A第一步• 判断(贯穿) Assessment 是否昏迷?• 开放气道Airway open如果昏迷或者呼吸道阻塞、立即开放气道B第二步呼吸Breathing 有效吸氧人工呼吸C第三步循环Circulation• 心脏(心力、心律)• 血管(有无出血)• 血液(量和质)D第四步评价Diagnoses • 生命八征• 心电监护• 脉氧饱和度4、狭义的ABCD急救流程:仅适用于心肺复苏——A:判断+气道:徒手开放气道B: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循环:胸外心脏按压C:循环胸外心脏按压D:电击除颤+复苏药物(高级)5、现场急救“七大”基本技术: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人人掌握的基本功,通过长期的模拟训练提高动手能力。
西医内科中常见危急重症有哪些

西医内科中常见危急重症有哪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内科是大家经常去诊治疾病的一个科室,都说金内科、银外科,但是作为一个内科医生来说,要做到熟练的诊治疾病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临床上面对危重症病人的时候,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会显得手忙脚乱。
在大众的心中,内科都经常去,接触的也多,能有什么危险的疾病?殊不知,内科有些危重症十分可怕,如果没有一定了解的话,很难了解其风险和危害。
本文通过介绍一些内科中的比较常见的危重症,来使大家对内科有一个相对基础的了解。
一、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简称急性心衰,是内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其如同黑暗中魅影一般,不经意间就会夺取患者的生命,使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很难反应过来。
大部分的急性心衰患者都会表现为失代偿,呼吸困难、水肿、咳嗽,对于急性心衰的诊治,留给医护人员的时间并不多,必须快速的确定其分级,通过影像学等手段确诊,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急性心衰发病时,由于呼吸困难,患者会大口喘气,仿佛有一口气上不来,此时,很多对急性心衰了解不深的人就会误认为其是哮喘,二者的症状极其相似,极易混淆。
如何将二者的症状进一步的进行区分,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急性心衰大部分的患者都表现的类似于在睡梦中被憋醒的感觉,尤其是平躺时,呼吸困难的症状最为严重,在人的帮助下坐起来之后,相对的,呼吸困难的症状就会减轻一些,而哮喘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其呼吸困难的症状都不会有相应的减轻。
在急性心衰患者发病时,家属和朋友如何处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及时送往医院这是最基本的,但是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仍然有一段世界,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帮助患者找到合适的体位,千万不能平躺,这种做法是为了减少血液回流到心脏导致更危险的症状。
二、幽门梗阻这种症状对于大家来说可能很陌生,指的是胃部的最下方发生堵塞,食物无法进入肠部,作为消化症溃疡的并发症之一,比较常见。
幽门梗阻的诱因有多种,常见的就是溃疡、炎症、黏连这几个。
其症状更是大家所关心的,呕吐是典型症状之一,由于幽门堵塞住了食物,导致食物在胃部停留的时间较长,呕吐出的食物量会很大,且臭味非常明显;其次就是震水音,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说的拍一拍肚子会有咕噜咕噜的水声。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严重(两个以上成“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
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6、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A.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B.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出血量>800ml)C.心悸或者昏迷D.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10分钟)六、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生命“八症”(T、P、R、BP,C、A、U、S)通过对生命“八症”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体温(T)正常值为36 ~ 37℃;体温超过37℃称为发热;低于35℃称为低体温。
脉搏(P)正常 60~100次/分、有力;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呼吸(R)上一页下一页。
常见危急重症

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 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
5
5、肝功能衰竭:
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 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 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 “尿 毒症”)。
.
6
7、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
A.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 (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
.
23
(4)先“开枪”、再“瞄准”!
C2、昏迷(Coma)
— 开放气道 — 有效吸氧 — 建立静脉通路
.
24
(5)先“开枪”、再“瞄准”!
D、濒死状态(Dying)
— 立即呼救、仰卧位 — 尽快徒手心肺复苏 — 电击除颤+复苏药物
.
25
2、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1)体位——仰卧、侧卧或端坐位 (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 (3)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 (4)建立静脉通路——应通畅可靠 (5)纠正水电酸硷失衡——酌情静
.
11
生命八征(1)
1
2
3
4
2
3
.
12
5、神志(C):
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
采用格拉斯哥评分≥ 9分;
如果病人烦躁、紧张不安,往 往提示休克早期;而神志模糊或嗜 睡,说明即将发生昏迷;
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 昏迷,分为浅昏迷(刺激无睁眼反 应)、中度昏迷(无应答反应)与 深昏迷(无肢体反应)三种程度。
A、呼吸困难(Asphyxia)
— 端坐体位 — 立即开放气道 — 给予有效吸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常见危重病
一、休克
――微循环灌注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为
主要表现
(一)病因病理
1、脓毒性休克――严重损害以心血管系统为主的靶器官;抗凝及凝血障碍,以及低血压为主要表现。
2、心源性休克――心泵衰竭的极期改变;冠心病急性心梗――主要原因。
3、过敏性休克――全身急性周围循环灌注不足。
(二)表现
1、休克早期――代偿性休克阶段;
2、休克中期――失代偿性休克;
3、休克晚期――不可逆休克。
(三)治疗
1、脓毒性休克
激素:――休克发生后4-6小时之内用,首选甲基强地松龙,抑制细胞因子,并减少致炎物质的合成与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解除血管痉挛;增加心肌收缩力。
2、心源性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多巴胺;
3、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
二、急性心力衰竭
主要表现――急性肺水肿,重者伴心源性休克。
(一)病理:
心脏收缩力↓↓↓,心排血量↓↓
左室瓣膜性急性反流,左室舒张末压急剧↑↑↑,肺静脉回流受阻,肺静脉压↑↑,肺毛细血管压↑↑→急性肺水肿;
(二)中医病机――以心阳虚衰为本;
(三)诊断: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伴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对称性布满水泡音和哮鸣音;有引起急性心衰的心脏病基础。
(四)治疗
原则:降低左房压和左室充盈压;增加左室心搏量;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入,保证气体交换。
1、吸氧;
2、吗啡――镇静,减慢呼吸,扩张外周静脉,扩张小动脉;
3、快速利尿――利尿,扩张静脉,缓解肺水肿;
4、血管扩张剂――降低心室前后负荷,缓解肺淤血,硝普钠――降低心室前后负荷;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酚妥拉明-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降低心室后负荷。
5、洋地黄类
西地兰――适于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并已有心室扩大伴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6、氨茶碱――扩张支气管并有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
7、静脉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三、急性肾衰竭
――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呈进行性升高的综合征。
(一)中医病机
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胃)、三焦、膀胱;
病机:肾失气化,水湿浊瘀不能排出体外;
(二)表现:急骤发生少尿
体征:水肿→全身浮肿,高血压,肺水肿
高血钾→心律缓慢,心律不齐,室颤,停搏;酸中毒,呼吸深大。
并发症:感染;循环系统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检查:血肌酐每日上升44.2-176.8umol/L
血尿素氮上升3.6-40.7mmo/L
(三)药物治疗
1、利尿剂――只应用于急性肾衰少尿期
2、钙拮抗药――用于缺血性急性肾衰的早期
可减少钙离子细胞内流,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硝苯地平)。
四、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指急性严重感染及一些非感染因素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24小时之后导致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早受累的器官――肺脏。
中医病机:阴阳逆乱是发病的关键;气滞血瘀是基本病理改变和中间环节;正气欲脱、阴阳离决是最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