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与操作本领

合集下载

腰间盘椎间孔针刀治疗

腰间盘椎间孔针刀治疗
用内口松解方法松解后,为安全起见,让患者 绝对卧床24h,并给予抗炎治疗;
内口松解方法在1周内不可重复治疗,以免引 起椎管内感染、出血过多。
精品课件
该方法要求解剖及操作熟练者使用,以免刺伤 神经根及硬膜囊,引起脑膜刺激症 。
操作时,应缓慢进针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神经根在穿出椎间孔时位于上二分之一部位, 下二分之一主要由脂肪结缔组织填充;
腰动脉、腰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的上半部,椎间 盘在椎间孔的任何位置突出,都不能直接压迫 穿行于椎间孔的神经根。腰椎间盘向后外侧间 隙突出,在椎间孔内神经根虽然没有受到直接 的压迫,但受到了间接的压迫。椎间孔有血管 (腰动脉、脊支)及纤维脂肪组织充填。腰动 脉自腹主动脉发出,沿椎体下缘腰动脉切迹在 椎间孔上二分之一部进入椎管,滋养椎间盘等 组织;
精品课件
治疗时体表定位要点:
同一椎体下缘和棘突下缘处于同一平面,棘突 间隙即椎间隙,即椎间盘平面位置;
上位椎体棘突下缘和下位椎体横突上缘处于同 一平面;
腰椎棘突呈三角形,椎体下缘粗大,较肥胖人 可从侧面摸到棘突下缘;
髂嵴最高点连线一般平腰4、腰5棘突间隙,髂 后上棘连线一般平腰5、骶1棘突间隙。
精品课件
针刀在椎间外孔松解的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20厘米左右的高枕,使 椎间孔处于扩大状态。定点:患椎棘突间隙中 点旁开后正中线三横指(约4.5厘米),(上 腰椎为2.5~3厘米,下腰椎为3~4.5厘米), 常规皮肤消毒,用龙胆紫作标记。用3号针刀 与人体矢状面呈45度角刺入,刀口线与脊椎纵 横平行。直达腰椎横突根部上缘,即小关节外 侧缘。刀刃稍向前下方深入,在椎间孔外口6 点至9点钟位置沿骨缘轻轻切割2~4刀。如果 椎间盘突出较大时,针刀可继续深入切割椎间 盘突出组织3-4刀,以起到分离减压的目的。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探讨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探讨
JANG IJ R L I X OU NA OF R T ADI l T oNA NEs Dl E LCHl E ME Cl
针 刀 治 疗腰 椎 问盘 突 出症 机 理 探 讨
★ 刘金钟 许 明健 苏 占 国 詹 艳辉 郭 文忠 ( . 北 省宽 城 县 中 医院 宽城 0 7 0 ; . 北 省 1河 6 60 2 河 宽 城县 县 医院 宽城 0 7 0 ) 660
要表 现是 患者 腰部 椎 间盘 的 纤维 环 破 裂 , 核 含水 髓 量逐 渐减 少 , 而失 去弹性 , 内的髓 核 连 同残 存 的纤 其 维环 和覆 盖其 上 的后 纵 韧 带 向椎 管 内突 出 , 局 部 在
机 械压 迫及化 学 物质 的刺 激 下 , 循 环 及神 经 营 养 微 障碍 , 经根 产生 水 肿 、 血 、 出并 与 周 围组 织 粘 神 充 渗
摘要 : 者应 用针 刀治疗腰椎 间盘突 出症疗效迅速 , 笔 肯定 ; 为进 一步明确针 刀 治疗机理 , 进行探 讨研 究。并将 所得 结 果、 体会
进行临床报道 。
关 键 词 : 椎 间 盘 突 出症 ; 刀 ; 疗 机理 腰 针 治
中 图分 类 号 : 8 . 3 R6 15+
患者 取俯 卧 位 , 腹 部 垫 一 薄 枕 , 据 腰 椎 x 下 根 线及 C T片标 定 病 变 间隙 、 别 及 相 应 的 腰 椎 小 关 侧 节 内侧缘 体表 投 影 处 。常 规 消毒 后 , 小关 节 内侧 于 缘体 表 投 影 处 稍 内侧 1—2m 垂 直 皮 肤 而平 行 身 m

3 ・ 8
江西 中医药 2 1 0 1年 1 0月第 1 0期总 4 2卷第 3 6期 4
松 动感 后 退 出 。

腰椎间盘突出症小针刀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小针刀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小针刀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是由于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产生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上以腰4~5、腰5~骶l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椎间盘各部分退行性改变,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部疼痛,或一侧下肢或双下肢放射痛、麻木、双腿无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所以医学界认为腰间盘突出属“腰腿痛”、“痹证”范畴。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很早就有论述。

《素间·刺腰痛》就提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仰俯,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痹证”的范畴。

腰为肾之府,由肾之精气灌注,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过此处,此外,任、督、冲、带等经脉也分布于此,所以腰痛与肾脏及这些经脉相关。

腰痛多由于肾精气亏虚,腰府失于濡养和温煦作用所致。

精气亏虚则肾气不充,偏于阴虚则腰府不得濡养,阳虚则腰府不能得以温煦,所以发生腰痛。

风、寒、湿、热邪气合而为痹,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

寒为阴邪,其性收敛凝闭,侵袭经络,郁遏卫阳,使腰部气血不通。

湿邪侵袭,其性重浊、黏滞,痹阻气血,热邪可与湿邪相合,郁而发热,留滞于腰部,发生腰痛,内外二因相互影响,痹阻经脉,产生腰痛。

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所说:“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

”另外跌仆损伤等因素也是导致腰痛的原因,损伤过后,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凝涩经脉,不通则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小针刀疗法一针刀定点:腰4~骶1的棘突间和棘突上治疗点。

操作规程:患者采用俯卧位。

松解腰4~骶1的棘突间和棘突上治疗点,使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刺入约0.5cm达棘突间隙,将刀口线旋转90°,垂直于肌腱韧带纤维方向,切开松解,如果有黄韧带肥厚,可将黄韧带切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定位新思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定位新思路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思路
足太阳膀胱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 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 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 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 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 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 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 (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 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 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 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 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 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 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 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 (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 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 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思路
足少阴肾经脉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 之下,邪走(1)足心,出于然谷(2)之 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 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貫脊属肾,络膀 胱。
大、小腿的后外侧疼痛,小腿外侧或足背母趾麻木,偶可足下垂, 母趾背伸无力。
3、腰5~骶1椎间盘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 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痛;小腿后外侧及外侧三足趾的足背麻木,偶 有足跖屈及屈趾无力。
4、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马尾神经受累,腰背、 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防区 麻木,膀胱及直肠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木,以至二便失常。
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诊断思路
足阳明胃经脉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1) 旁约太阳之脉(2),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 环唇,下交承浆(3),却循颐(4)后下廉,出大迎 (5),循颊车(6),上耳前,过客主人(7),循发际, 至额颅(8)。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的体会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的体会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的体会(1) 经正中入路:在病变下位棘间隙正中紧贴下位棘突偏患侧做定点标记。

刺入依次经过皮肤、皮下脂肪、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阻力感消失后再继续深入的同时微动针刀,以触及神经根鞘膜产生反射,此时病人患肢有突发触电放射感,并不由自主地颤动或抬起患肢,视为手术成功。

(2)经小关节间隙入路:因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故必须根据患者腰椎正位片等比例测量。

在病变下位棘间隙测量患侧小关节间隙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做定点标记,垂直皮肤进针刀,在刺入过程中可能触及上下小关节突骨质,可内外微调针刀寻找小关节间隙,阻力感消失后,证明针刀突破黄韧带进入侧隐窝,微动针刀,以刺激根鞘膜,病人患肢有突发触电样放射感,并不由自主地颤动或抬起患肢视为手术成功。

(3)经椎板外切迹入路:根据病人腰椎正位X片等比例测量,在病变棘间隙下位椎体的患侧椎板外切迹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结合病人反复触诊,做定点标记。

垂直皮肤进针刀,到达椎板后,针刀向外侧滑行,寻找椎板外切迹,沿外缘继续进针刀,有阻力感消失后,说明针刀突破黄韧带进入侧隐窝,微动针刀,刺激神经根鞘膜,病人患肢有突发触电样放射感,并不由自主地颤动或抬起患肢,视为手术成功。

(4)经小关节外缘入路:根据患者腰椎正位X片或CT片等比例测量病变下位棘间隙患侧小关节外缘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结合病人反复触诊做定点标记。

垂直皮肤刺入,在刺入过程中可能触及上关节突骨质,可向外微调针刀继续深入,以刺激神经根鞘膜,病人有突发触电样放射感,并不由自主地颤动或抬起患肢,视为手术成功。

手术中注意的事项1.一般情况下针刀突破黄韧带即有明显的落空感,继续刺入,微动针刀患肢可突发弹起或触电样窜麻。

对针刀穿过棘间韧带,黄韧带的突破感、肥胖患者皮下脂肪的突破感、老年患者黄韧带之钙化与骨性组织之硬度,要手感清楚,应反复体会。

2.针刀确实入椎管内,患者未有反应,摸索前进同时纵向摆动针刀致针锋微动,亦未有反应,应即刻退出针刀于皮外,不可强求。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韧带结构统称为椎间孔韧带,由腰方肌筋 膜延续凝聚而成,也可能由后纵韧带的延 续而来。这些韧带从上下左右将神经根拴 系在椎间孔中央,并将血管分隔。神经根 的横切面积约占椎间孔面积的10-35%。
图 13-2-03 椎间孔外口的韧带
(图片引自“兰州学 术会议讲座”-南方医科 大学 李义凯 教授
腰椎间孔韧带是 由腰方肌筋膜延续 凝聚而成,也可能 来自后纵韧带,即 为后纵韧带在椎间 管处的延续。体横 下韧带L1无,而L5最 多。
屈伸运动
向两侧面侧屈 失状面滑动 横断面滑动 向左侧旋转 向右侧旋转
预负荷下的椎间盘及椎间盘—椎体连接的自稳定
由终板传递给间盘的轴向压力,75%有髓核承担。而髓核沿 水平方向传递一部分力给纤维环。
髓核的吸水性 髓核位于终板平面的中央,该区域有 软骨覆盖,横向上有很多微孔,通过微孔与椎体松质 骨相联系。
局部相关解剖
腰椎:腰椎具有支持、活动和保护功能。前二 者分别由椎体、间盘与关节完成,而保护主要指椎 管与椎间管对脊髓及神经根的保护,脊柱整体对内 脏的保护。
椎管:下位两个椎管呈三叶型,向两侧延伸的 部分叫做侧隐窝。侧隐窝内向硬膜囊开放,外连椎 间孔,正常情况下其横切面约呈等腰三角形。侧隐 窝、椎间孔正好在相邻两个椎体间盘的同一水平, 靠内部分前壁为椎间盘的侧部,后壁为黄韧带,即 称盘黄间隙。腰脊神经根经侧隐窝进入椎间孔。
1、关节突 2、椎间盘 3、椎旁肌肉
脊柱的韧带
1、前纵韧带 2、后纵韧带 3、黄韧带 4、棘间韧带 5、棘上韧带 6、7 纤维环 8、髓核 9、 (N)
外周纤维垂直,中心纤维呈几乎水平走向。
似旋转接头的髓核 这一非常灵活的关节具有6个活动自由度。
病因病理及
症 1、腰椎间盘突出 的发病机制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85108投稿邮箱:sjzxyx88@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刘光奇(四川省彭州市中医医院,四川 彭州)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方法 对于所抽取的200例接受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

结果 200例患者中,治愈141例,有效5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5%。

结论 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解除了引起腰椎间盘突出软组织的粘连和瘢痕,重新恢复了腰部的力平衡以及受力曲线,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手法;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5.067本文引用格式:刘光奇.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08-109.·临床经验·0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主要表现是腰腿痛,且疼痛多较剧烈,该病症属于常见病,但严重时对患者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临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方法众多。

笔者通过近5年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性126例,女性74例;年龄为18-85岁,平均年龄(40.19±2.41)岁;病程为3d-10年;病症类型:53例为L5/S1,77例为L4/5 ,14例为L3/4 , 56例为两个以上椎间盘突出者。

1.2 诊断依据所选200例患者均经CT 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判定标准为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2018年整理】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与的操作技巧精品资料

【2018年整理】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与的操作技巧精品资料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与操作技巧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分型,各种文献上都有更权威的报告,在此我们不做过多的阐述。

但目前有关各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分型,都很难指导我们的针刀临床治疗,因为这些诊断都不容易反映具体的损伤部位和层次,所以病位的诊断,对于我们针刀临床意义更大。

笔者今天结合多年的临床体会,从针刀临床的角度,来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和操作技巧。

1.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机制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为各种外伤,扭挫伤,过度负重,用力不当及椎间盘退化,风寒湿造成椎体力的平衡失调,使突出物挤压神经根,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变形,纤维化,欠之神经根与局部软组织产生粘连和疤痕,当神经根受牵拉时,而引起腰部疼痛伴坐骨神经痛和小腿麻痛感。

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1]论述“椎间盘突出,外科手术切除椎间盘时,找不到完整的髓核,而是纤维环和髓核混杂在一起的瘢痕组织,可见向后部逸出的不是髓核,而是瘢痕组织。

多在后外侧结构薄弱处,正是脊神经穿经神经孔的部位”。

根据这一理论,用小针刀这种闭合性手术,经针刀疏通、剥离、减压、平衡肌力,改善血循促进新生。

松解肌肉、韧带间的粘连,神经根的粘连,起到镇痉止痛的作用,同时小针刀松解了部分组织,解除了神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和解除了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思路2.1常见部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意义的症状及体征如下:(1)腰3~腰4椎间盘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大腿前外侧、小腿前侧痛,小腿前内侧麻木,伸膝无力。

(2)腰4~腰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大、小腿的后外侧疼痛,小腿外侧或足背母趾麻木,偶可足下垂,母趾背伸无力。

(3)腰5~骶1椎间盘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痛;小腿后外侧及外侧三足趾的足背麻木,偶有足跖屈及屈趾无力。

(4)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马尾神经受累,腰背、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防区麻木,膀胱及直肠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木,以至二便失常。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些临床问题的体会与思考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些临床问题的体会与思考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些临床问题的体会与思考愧吾无术疗民疾从1976年朱汉章发明针刀疗法以后,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就是针刀主要治疗的病种之一,但很长时间内,由于种种原因,针刀疗法并不被医学主流所认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除了针刀内部的会议交流,在国内公开发表的专业期刊上,一直鲜见有关的文献报道。

1993年河南张靖才等在《中国骨伤》第6期上发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体会》,是目前已知国内期刊上最早发表的针刀治疗腰突症的论文。

而截止到2014年,在万方数据库以“针刀”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关键词,共搜索到相关文章974篇。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针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所接受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对腰突症的治疗效果也毋庸置疑,而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不揣浅陋,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谈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与体会。

一针刀治疗腰突症作用机理的关键环节是什么?从1976年针刀诞生以来,针刀对腰突症的治疗经历了单纯痛点治疗、椎周软组织的定点治疗(腰九刀,腰六刀等)、脊柱整体松解治疗、椎间孔内外口松解治疗、椎间孔针刀镜治疗、椎管内神经触击治疗、椎间孔安全三角区“6点”直接切割椎间盘治疗,直到最近椎管外软组织松解的学说重新又占据上风。

针刀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与传统骨科的机械压迫论认识不同,在腰突症的发病机理中部分借鉴了宣蛰人先生“软组织外科学”中的一些观点。

它强调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在发病中的重要性,认为疼痛是由软组织损伤而引起。

腰椎间盘结构的退变,使脊柱生物力学的改变而引起局部软组织挛缩或弛缓,病理变化又作用于软组织,导致血液供应不足、缺氧、乏能和代谢产物的堆积,产生缺血性疼痛和乏能性肌软弱,并释放化学致痛物质,刺激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和酸、麻、胀等一系列症状。

因而,笔者认为,切割刺激病变软组织,促使其微量出血,进而改善局部组织的血供,打破无菌性炎症的恶性循环,是针刀治疗腰突症的最关键环节。

而传统的针刀机理解释,如肌肉的松弛,脊柱力学的改变,损伤后免疫物质的释放,椎管内压力的降低,直至针刀医学中所谓动态平衡失调的纠正,其实都是这一关键环节的后续效应。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1 发 病 原 因
有 明显外 伤 史 ,如挑 担 ,抬 重物 时,突 然 扭伤腰 部 而发 病 ,但有 的病 例没 有 明显 外伤 史, 而是 由于 结 构上 薄弱 ,椎 间盘 组织 已发
射针 垂直 刺入 皮肤 。 时将针 体 向足方 向倾 到 4 — 3 度 角 。当刺 此 5 O 过骶尾 韧 带 时有 阻力 消失感 ,表 明针尖 已进 入骶 管 腔 ,一般 进针
善神 经根 的 炎性病 变 ,调整 脊 柱 内外生物 力 学 结构. 应力 。 拉
3 临床资料
6 疗 效 与结 果
61 疗效 标 准 .
31 一般 资料 :男 35例 ,女 2 5例 ,年龄 l— 8 . 0 4 8 O岁 。 3 病例 选 择 . 2 ① 病 程 5年 以 内经其 它 非手 术疗 法无 效 。 ② 单 、双 节 段非 巨大 突 出 。
突 间肌切 开 ,再 下探 即椎 板边 沿 、横突 角达 椎 间孔 神 经根 周 围、
横行 弹 拨松 粘连 , 即为针 刀 到位) 。也 可有 几个 痛 点 ( 中股 、臀 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组织退变, 损伤, 纤维环破裂 ,
髓核 组织 向后从 破裂 的纤维 环 处突 向椎 管 内压迫 神经 所致 , 外 , 另 局 部缺 血 ,水 肿 ,粘 连等 无 菌性 炎症 ,使神 经根 进一 步 受压 ,应 激 性 增高 ,从而 发生 一 系列 综合 表现 。 本人 根据 朱 汉章 老师 发 明 的针刀 治疗 腰椎 间盘突 出 ,取得 了
20 0 8年 8月第 1 7卷第 1 6期
Ciia Jun l l clo ra n

临床研 究 ・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定位思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定位思路
探 讨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的针 刀 治疗 定 位 。
1 腰 椎 问盘 突 出 的 定 位诊 断 思 路
解治 疗 , 临 床 上 应 当将 病 变 的 部 位 与 中 医 的经 络 循 行 相 结 故
合 进行 治疗 。 1 4 阿 是 穴 也 是 小 针 刀 治 疗 定 点 的 重 要 参 考 中 医 学 有 一 . 个 特别 的 穴 位 叫 阿 是 穴 , 点 对 疼 痛 特 别 敏 感 。 人 体 内有 许 此
[ 文章 编 号 ] 10 0 8—84 ( 00 1 8 9 2 1 )4—17 0 7 0— 2
于 大腿 的外 侧 , 少 阴 肾 经 脉 主 要 循 行 于 大 腿 的 内侧 。这 基 足 本 上涵 盖 了 腰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 前 后 内 外 的 临 床 表 现 , 据 患 根 者 临床 表 现 的 部 位 可 以 在 相 应 的 经 络 上 寻 找 敏 感 穴 位 针 刀 松

17 7 0。
现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e o r a o t rt rdt n l hn s a d Wetr Me ii 0 0 M y 9 1 ) d r Ju n l f ne a dT a io a C iee n s n dc e2 1 a ,1 ( 4 n I g e i e n
2 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的 针 刀 临床 定 位 2 1 根 据 腰 椎 间 盘 突 出部 位 定 点 ① 腰 3 腰 4椎 间 盘 突 . 一 出: 定点 以腰 3 —5椎 旁 +足 少 阴 肾 经 的 阴 谷 ( 胭 窝 内侧 , 在 屈
② 腰 4 胰 5椎 间 盘 突 出 : 5神 经 根 受 压 , 背 、 髂 部 、 一 腰 腰 骶 髓

针刀为主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针刀为主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 1 年 5月第 1 卷 第 l 00 9 O期
C ia a hC r hn Hel ae t

论 著 ・
针刀为 主治疗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夏 继 强
( 德 镇 市 第 一人 民 医院 骨 伤科 景 [ 摘 要 ] 目的
3 30 ) 300 选择 2 0 0 9年 1月 ̄ 0 9年 1 20 2
患 者 治 愈 ,2 忠 者 好 转 ,4例 患者 未 愈 , 总 有 效 率 达 9 %。 7例 5 3 结论
发椎问孔狭窄者 1 ,椎管狭 窄者 6 。 2例 例
1. . 2手法 治疗 :针 刀治疗后 ,患者俯 卧位继续 行牵 引床 2
激,以达到止痛祛病 的 目的。 其适应 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 变和骨关节病变 。 本文 吲顾性 分析我院骨伤科对于腰椎问盘突
出症 患 者 临床 治疗 ,现 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临床 资料 :选 择 2 0 . 0 9年 1月 ~ 0 9年 l 20 2月 期 间 在
放 射 ,腹 压 增 加 ( 咳嗽 、喷 嚏 )时 疼痛 加 重 。查 体 :腰 部 活 如
分消失 ,直腿抬 高试验超过 7 。,可恢复原来的工作 ;好转 : O
症状部分消失 , 腰腿痛减轻 , 直腿抬 亩试验较 治疗 前 显著改善, 可担任较轻工作 :无效 :症 状无明显减轻 ,不能参加工作 。
分 析 探 讨 针 刀 为 主 的 治 疗 方 法 对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患 者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方 法
月期 问在我院住院 治疗 的腰椎 问盘突 出症患者 8 ,对所有 患者采取 以针 刀为主 ,配合手 法治疗。结果 0例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原理是什么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原理是什么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原理是什么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会导致患者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
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

近年来,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备受关注,它采用微创的方式,能够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

那么,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锥形尖端的细小针头刺激病变的腰椎
间盘组织,造成其退行性变、收缩、减少水分含量,从而缓解症状。

具体来说,小针刀治疗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首先,医生在严格的影像学引导下确定治疗位置,然后将针头精确地插入到腰椎间盘内,针头会释放射频能量,导致组织的变性和收缩。

这种微创治疗方式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术后康复快速,避免了传统手术的一些并发症。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另一个原理是通过射频热能作用于腰椎间盘的神经纤维,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达到镇痛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切断病变的神经纤维,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小针刀治疗还能促进炎性反应的消退,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促进愈合和修复过程。

总的来说,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原理主要包括通过射频能量作用于腰椎间
盘组织引起的退行性变、收缩、水分减少,以及通过抑制神经纤维传导疼痛信号来达到镇痛的效果。

这种微创治疗方式相比传统手术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小针刀治疗在腰间盘突出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9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9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周围神经受卡压,可引起疼痛,感觉和运动障碍,及营养 功能障碍。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三)双卡综合症及多卡综合症
神经双卡综合症:一条神经近侧受到卡压或损伤,除 了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外,还可使该神经的远侧对卡 压的易损伤性增强,原来并不引起神经损伤的压力, 即可导致卡压性损伤。
神经多卡综合症:同上所述,神经近侧损伤,导致其远侧多 处出现卡压性损伤。
术后病人卧床休息3天,1周内避免腰部剧烈活动。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三)针刀腰椎间孔口纤维隔松解术
1、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神经根紧张性损伤者。 2、临床特点:患者腰腿痛明显,相应椎旁压痛放射痛明显,
4、笔者10年余来试以针刀为主,从松解继发 性卡压点入手治疗腰突症数千例,腰突症手术 后综合症近千例,获得满意疗效。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四、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
针刀治疗可选用于各类各期的腰突症,亦可与其它 治疗方法相配合。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2、禁忌症
针刀疗法作为一种闭合手术方式,有与各种手术相同的一 些原则性禁忌症。如:
①感染性疾病 ②严重内脏疾患的发作期
③施术部位皮肤破损,局部红肿热痛及皮肤疾患 ④施术部位深部脓肿
⑤凝血机制不健全者。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二)针刀腰椎后关节囊及腰神经后内侧 支松解术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一点 九分。
3、神经轴流是双向性的。 上位卡压可影响下位轴流,下位的卡压亦可影响上

针刀整脊扶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整脊扶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例 ,其余 60例 为经 过牵 引 、法 治 疗 效 果 不 佳 而 前 来 我
院。
22 . 整脊调曲法 根 据 患者 的腰 椎 生理 曲度 , 以及 理 筋 时 了解 到 的 紧 张部位 和 引起 突偏 歪 的应 力 点 ,选 择 韦 以宗教 授
“ 点线 结合 ”的整脊 调 曲手 法 ( 点法 :局部 手法 一 松
解肌 肉等 长收 缩 ; 动关 节手法一 松 解肌 肉等 张收 缩 ) 运 常 用 的胸腰 旋转 法 、腰 椎旋 转 法 、腰骶 侧扳 法 、过 伸 压盆 法 、手 牵 顶盆法 五 大正 脊 手法 ,辨 证施 用 。每 周 治疗 一次 ,五 次为 一个疗 程 。

14 . 纳入标准: 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断标准; ② 无重大疾病 ,身体整体状况 良 好者⑧便于随访者。 15 . 排除标准: ①合并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 结核、 肿瘤者;②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 ,身体整体状况较差 者;③交通信息条件不便于随访者。 2 .治 疗方法
定 点 。 2 根据 病变 部位 选择 位于棘 突 旁 1 m 3 m处 4 () c一 c
法 如牵 引、熏 蒸 、理疗 、按摩 、针 灸推 拿 等 ,虽有 一 定 的疗 效 ,但 其疗 效 持续 时 间短 ,容 易复 发 ,我 院 自 20 02年 引进 韦 以宗教授 创立 的 “ 中国整脊 法 ”之 后 , 结合 我 的先 前 的针刀 松解 术和 火 针加 中药扶 阳法 治疗
( )火针扶 阳 若 患者有畏 寒肢 冷 ,腰 背酸 困且 1
遇风 寒加 重 者 ,昼轻 夜 重者 在整 脊 之后 用贺 普仁 温 通
火针 法 ,在 督脉 和膀 胱 经之 间 的夹 脊穴 以及 环跳 ,风 市 、承 山、 阳陵泉等 相 关 穴位 上用 中号 火针 点刺 并拔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能治好吗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能治好吗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能治好吗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困扰。

而小针刀
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腰间盘突出的治疗领域。

那么,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是否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呢?
了解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是连接脊椎骨的软骨组织,并起到减震和保护作用。

当腰椎间盘的外部
纤维环受损或变松弛时,可导致盘状软骨突出,即腰椎间盘突出。

主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等。

小针刀治疗原理
小针刀是一种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技术,通过电热作用破坏神经末梢,以减
轻疼痛症状。

在腰间盘突出的治疗中,小针刀可以选取患处局部进行靶点射频消融,达到疼痛控制和腰椎功能改善的目的。

小针刀治疗优势
1.微创性治疗:小针刀治疗过程只需局部麻醉,无需开刀,创伤小、
恢复快。

2.定位精准:小针刀可通过影像引导精确定位患处,避免伤及周围组
织。

3.安全性高:小针刀治疗风险低,并发症少。

4.效果稳定:针对神经传导疼痛途径,持续消融术后疼痛神经,能取
得长期疗效。

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疗效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功能改善
明显;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或结合其他疗法。

在接受小针刀治疗时,患者需注意术后休息和调理,避免剧烈运动,加强康复锻炼。

结语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然而,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早日恢复健康。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与操作技巧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与操作技巧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与操作技巧
许振南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2009(29)1
【摘要】从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机制,腰突症的诊断思路,病变部位的定位,针刀操作技巧及手法治疗的方法等方面探讨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思路,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总页数】2页(P46-47)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针刀治疗;定位;操作技巧
【作者】许振南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3
【相关文献】
1.浅谈颈椎病的针刀治疗定位与操作技巧 [J], 许振南
2.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四十一)杨氏3A+疗法“突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李冲锋;高敬辉;宋建成;于灵芝;常建全;侯玉玲;田瑞瑞;马重兵;李登科;杨才德;包金莲;芦红;祁文;陆天宝;杨永兵;王立红;张玉忠
3.水针刀合温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J], 赵祖峰
4.针刀及针刀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比较的网状meta分析 [J], 王德祥;王世轩
5.自拟升降定痛汤配合整脊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J], 陈荣鑫;付安锁;王银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与操纵本领
文章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分型,种种文献上都有更权势巨头的陈诉,在此我们不做过多的论述。

但现在有关各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分型,都很难引导我们的针刀临床治疗,由于这些诊断都不容易反应详细的毁伤部位和条理,以是病位的诊断,对付我们针刀临床意义更大。

笔者本日联合多年的临床领会,从针刀临床的角度,来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的针刀治疗定位和操纵本领。

1、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机制
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缘故原由为种种外伤,扭挫伤,过分负重,用力不妥及椎间盘退化,风寒湿造成椎体力的均衡失调,使突出物挤压神经根,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变形,纤维化,欠之神经根与局部软构造孕育发生粘连和疤痕,当神经根受牵拉时,而引起腰部痛苦伤心伴坐骨神经痛和小腿麻痛感。

针刀医学首创人朱汉章传授[1]叙述“椎间盘突出,外科手术切除椎间盘时,找不到完备的髓核,而是纤维环和髓核稠浊在一起的瘢痕构造,可见向后部逸出的不是髓核,而是瘢痕构造。

多在后外侧布局单薄处,正是脊神经穿经神经孔的部位”。

凭据这一理论,用小针刀这种闭合性手术,经针刀疏通、剥离、减压、均衡肌力,改进血循促进复活。

松解肌肉、韧带间的粘连,神经根的粘连,起到镇痉止痛的作用,同时小针刀松解了部门构造,排除了神经根的克制,从而缓解和排除了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思绪
常见部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意义的症状及体征如下:
(1)腰3~腰4椎间盘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大腿前外侧、小腿前侧痛,小腿前内侧麻痹,伸膝无力。

(2)腰4~腰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大、小腿的后外侧痛苦伤心,小腿外侧或足背母趾麻痹,偶可足下垂,母趾背伸无力。

(3)腰5~骶1椎间盘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痛;小腿后外侧及外侧三足趾的足背麻痹,偶有足跖屈及屈趾无力。

(4)中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现:马尾神担当累,腰背、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痛苦伤心,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防区麻痹,膀胱及直肠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痹,以至二便变态。

CT查抄可快速辨认腰椎间盘突出的详细位置和巨细,但CT查抄必须与临床征象相联合,如许才气正确的找到致病的位置,由于有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不引起临床征象,这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常常发明症状消除了,复查CT,腰椎间盘仍旧突出,就阐明白这一点,因此我们针刀医师必须了解一点,CT只是参考临床征象才是我们定位的重要依据。

细致触诊,准确定位
在针刀临床中,仅用脑筋去看病是远远不敷的,更重要的是用手去诊病。

细致的探求压痛点、条索、硬结,触摸其范畴、偏向和条理,准确定位,是针刀治疗的要害之地点,也是我们针刀医生的根本功。

以是,我们查抄诊断的时间每每比针刀手术的时间要长,就阐明这个根本功的重要性。

3、腰椎常见病变部位的定位
笔者发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痛苦伤心及痛苦伤心放射部位,除了与夹脊、足太阳膀胱经非常亲昵外,还与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在下肢的循行非常同等。

故临床上应当将病变的部位与中医的经络循行相联合举行治疗。

笔者履历:
(1)腰3~腰4椎间盘突出:定点以L4~5椎旁+足少阴肾经的横骨、阴谷、太溪等。

(2)腰4~腰5椎间盘突出:定点以L4~5椎旁+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秩边、委阳+足少阳经的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足阳明经的足三里为主。

(3)腰5~骶1椎间盘突出:定点以L5~S1椎旁+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秩边、委阳、承山、昆仑为主。

别的,阿是穴也是小针刀治疗定点的重要参考。

4、针刀操纵本领
腰椎剖解部位比力庞大,臀部有重要神经血管通过,肌肉饱满,在生手看来,彷佛针刀操纵难度更大。

稍不警惕就会毁伤神经血管,然而,笔者在多年的针刀临床和与偕行的遍及交换中,探索出一套即宁静又有用的针刀松解法,这种要领的操纵要领是:
严酷实行小针刀四步历程,针刀快速进入皮下,然后分条理突破,先突破浅筋膜,再突破深筋膜,末了到骨面,而不是一刀直砭骨面。

每到达一个条理后稍停,不要忙于铲切,而是细致感觉刀下的硬度,一旦遇到硬结,就快速突破。

不大幅摆动,不在骨面上刺激。

而且,凭据病人的感觉调解进针的偏向和条理。

这种伎俩的长处是:能松解到各个条理的病灶,又很少毁伤和出血,更能最低限度的减轻病人痛楚。

臀部血管漫衍富厚,在分散松解中毁伤是一定的,要有头脑准备,最简朴的要领便是:每次出针后立刻克制止血,15分钟后,查抄局部无非常,才气让病人脱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