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第四章答案

离散数学第四章答案

离散数学第四章答案【篇一:离散数学最全课后答案(屈婉玲版)】略1.3.略1.4.略1.5.略1.6.略1.7.略1.8.略1.9.略1.10.略1.11.略1.1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并给出各命题的真值:(1)2+2=4 当且仅当 3+3=6. (2)2+2=4 的充要条件是 3+3?6. (3)2+2?4与 3+3=6 互为充要条件. (4)若2+2?4, 则 3+3?6, 反之亦然.(1)p?q, 其中, p: 2+2=4, q: 3+3=6, 真值为 1.(2)p??q, 其中, p: 2+2=4, q: 3+3=6, 真值为 0.(3) ?p?q, 其中, p: 2+2=4, q: 3+3=6, 真值为 0.(4) ?p??q, 其中, p: 2+2=4, q: 3+3=6, 真值为 1.1.13.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并给出各命题的真值:(1)若今天是星期一, 则明天是星期二. (2)只有今天是星期一, 明天才是星期二. (3)今天是星期一当且仅当明天是星期二. (4)若今天是星期一, 则明天是星期三.令 p: 今天是星期一; q: 明天是星期二; r: 明天是星期三.(1) p?q ??1.(2) q?p ??1.(3) p?q ??1.(4) p?r 当 p ??0 时为真; p ??1 时为假.1.1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 刘晓月跑得快, 跳得高.(2)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3)因为天气冷, 所以我穿了羽绒服. (4)王欢与李乐组成一个小组.(5)李辛与李末是兄弟.(6)王强与刘威都学过法语. (7)他一面吃饭, 一面听音乐. (8)如果天下大雨, 他就乘班车上班. (9)只有天下大雨, 他才乘班车上班. (10)除非天下大雨, 他才乘班车上班. (11)下雪路滑, 他迟到了.(12)2 与 4 都是素数, 这是不对的.(13)“2 或 4 是素数, 这是不对的”是不对的.(1)p?q, 其中, p: 刘晓月跑得快, q: 刘晓月跳得高.(2)p?q, 其中, p: 老王是山东人, q: 老王是河北人.(3)p?q, 其中, p: 天气冷, q: 我穿了羽绒服.(4)p, 其中, p: 王欢与李乐组成一个小组, 是简单命题.(5)p, 其中, p: 李辛与李末是兄弟.(6)p?q, 其中, p: 王强学过法语, q: 刘威学过法语.(7)p?q, 其中, p: 他吃饭, q: 他听音乐.(8)p?q, 其中, p: 天下大雨, q: 他乘班车上班.(9)p?q, 其中, p: 他乘班车上班, q: 天下大雨.(10)p?q, 其中, p: 他乘班车上班, q: 天下大雨.(11)p?q, 其中, p: 下雪路滑,q: 他迟到了.12) ??(p?q)或?p??q, 其中, p: 2 是素数, q: 4 是素数. (13) ???(p?q)或 p?q, 其中, p: 2 是素数, q: 4 是素数.1.15.设 p: 2+3=5.q: 大熊猫产在中国.r: 复旦大学在广州. 求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1)(p?q) ?r(2)(r??(p?q)) ???p(3) ?r??(?p??q?r)(4)(p?q??r) ??(( ?p??q) ?r)(1)真值为 0.(2)真值为 0.(3)真值为 0.(4)真值为 1.注意: p, q 是真命题, r 是假命题.1.16.1.17.1.18.1.19.略略略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1)p??(p?q?r)(2)(p??q) ??q(3) ??(q?r) ?r(4)(p?q) ??(?q??p)(5)(p?r) ??( ?p??q)(6)((p?q) ??(q?r)) ??(p?r)(7)(p?q) ??(r?s)(1), (4), (6)为重言式.(3)为矛盾式.(2), (5), (7)为可满足式.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略略略略略略略略略略略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并给出各命题的真值:(1)若 3+=4, 则地球是静止不动的.(2)若 3+2=4, 则地球是运动不止的. (3)若地球上没有树木, 则人类不能生存.(4)若地球上没有水, 则 3 是无理数.(1)p?q, 其中, p: 2+2=4, q: 地球静止不动, 真值为 0.(2)p?q, 其中, p: 2+2=4, q: 地球运动不止, 真值为 1.(3) ?p??q, 其中, p: 地球上有树木, q: 人类能生存, 真值为 1.(4) ?p?q, 其中, p: 地球上有水, q:3 是无理数, 真值为 1.2.1. 设公式 a = p?q, b = p??q, 用真值表验证公式 a 和 b 适合德摩根律:?(a?b) ???a??b.因为 ?(a?b)和 ?a??b 的真值表相同, 所以它们等值.2.2. 略2.3.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对不是重言式的可满足式,再用真值表法求出成真赋值.(1) ??(p?q?q)(2)(p??(p?q)) ??(p?r)(3)(p?q) ??(p?r)(1) ??(p?q?q)????(?(p?q) ??q) ????(?p ???q ??q) ??p?q??q ??p?0 ??0 ??0. 矛盾式. (2)重言式.(3) (p?q) ??(p?r) ???(p?q) ??(p?r) ???p??q ??p?r 易见, 是可满足式, 但不是重言式. 成真赋值为: 000, 001, 101, 1112.4. 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面等值式:(1) p??(p?q) ??(p??q)(3) ??(p?q) ??(p?q) ???(p?q)(4) (p??q) ??(?p?q) ??(p?q) ???(p?q)(1) (p?q) ??(p??q) ??p ??(q??q) ??p ??1 ??p.(3) ??(p?q)???((p?q) ??(q?p))???((?p?q) ??(?q?p))??(p??q) ??(q??p)??(p?q) ??(p??p) ??(?q?q) ??(?p??q)??(p?q) ???(p?q)(4) (p??q) ??(?p?q)??(p??p) ??(p?q) ??(?q??p) ??(?q?q)??(p?q) ???(p?q)2.5. 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 并求成真赋值:(1)( ?p?q) ??(?q?p)(2) ??(p?q) ?q?r(3)(p??(q?r)) ??(p?q?r)(1)(?p?q) ??(?q?p)???(p?q) ??(?q?p)???p??q ???q ??p???p??q ???q ??p(吸收律)??(p??p)??q ??p?(q??q) ??p??q ??p??q ??p?q ??p??q??m10 ??m00 ??m11 ??m10??m0 ??m2 ??m3???(0, 2, 3).成真赋值为 00, 10, 11.(2)主析取范式为 0, 无成真赋值, 为矛盾式.(3)m0?m1?m2?m3?m4?m5?m6?m7, 为重言式.2.6. 求下列公式的主合取范式, 并求成假赋值:(1) ??(q??p) ??p(2)(p?q) ??(?p?r)(3)(p??(p?q)) ?r(1)??(q??p) ???p???(?q??p) ???p??q?p ???p??q?0??0??m0?m1?m2?m3这是矛盾式. 成假赋值为 00, 01, 10, 11.(2)m4, 成假赋值为 100.(3)主合取范式为 1, 为重言式.【篇二:离散数学答案】第一部分集合论第一章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1-1 设集合 a ={{2,3,4},5,1},下面命题为真是a (选择题)[ a ]a.1 ∈a; b.2 ∈ a;c.3 ∈a;d.{3,2,1} ? a。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第⼗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4.判断下列集合对所给的⼆元运算是否封闭:(1)整数集合Z 和普通的减法运算。

封闭,不满⾜交换律和结合律,⽆零元和单位元(2)⾮零整数集合普通的除法运算。

不封闭(3)全体n n ?实矩阵集合(R )和矩阵加法及乘法运算,其中n2。

封闭均满⾜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分配律;加法单位元是零矩阵,⽆零元;乘法单位元是单位矩阵,零元是零矩阵;(4)全体n n ?实可逆矩阵集合关于矩阵加法及乘法运算,其中n 2。

不封闭(5)正实数集合和运算,其中运算定义为:不封闭因为 +?-=--?=R 1111111ο(6)n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封闭,均满⾜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分配律加法单位元是0,⽆零元;乘法⽆单位元(1>n ),零元是0;1=n 单位元是1 (7)A = {},,,21n a a a Λ n运算定义如下:封闭不满⾜交换律,满⾜结合律,(8)S =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封闭均满⾜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分配律(9)S = {0,1},S 是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加法不封闭,乘法封闭;乘法满⾜交换律,结合律(10)S = ,S 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加法不封闭,乘法封闭,乘法满⾜交换律,结合律10.令S={a ,b},S 上有四个运算:*,分别有表10.8确定。

(a) (b) (c) (d)(1)这4个运算中哪些运算满⾜交换律,结合律,幂等律?(a) 交换律,结合律,幂等律都满⾜,零元为a,没有单位元; (b)满⾜交换律和结合律,不满⾜幂等律,单位元为a,没有零元b b a a ==--11,(c)满⾜交换律,不满⾜幂等律,不满⾜结合律 a b a b b a b a a b b a ====οοοοοο)(,)(b b a b b a οοοο)()(≠ 没有单位元, 没有零元(d) 不满⾜交换律,满⾜结合律和幂等律没有单位元, 没有零元 (1) 求每个运算的单位元,零元以及每⼀个可逆元素的逆元。

离散数学第四章部分答案

离散数学第四章部分答案

(1)设S={1,2},R 是S 上的二元关系,且xRy 。

如果R=Is ,则(A );如果R 是数的小于等于关系,则(B ),如果R=Es ,则(C )。

(2)设有序对<x+2,4>与有序对<5,2x+y>相等,则 x=(D),y=(E). 供选择的答案A 、B 、C :① x,y 可任意选择1或2;② x=1,y=1;③ x=1,y=1 或 2;x=y=2;④ x=2,y=2;⑤ x=y=1或 x=y=2;⑥ x=1,y=2;⑦x=2,y=1。

D 、E :⑧ 3;⑨ 2;⑩-2。

答案: A: ⑤ B: ③ C: ① D: ⑧ E: ⑩设S=<1,2,3,4>,R 为S 上的关系,其关系矩阵是⎥⎥⎥⎥⎦⎤⎢⎢⎢⎢⎣⎡0001100000011001 则(1)R 的关系表达式是(A )。

(2)domR=(B),ranR=(C).(3)R R 中有(D )个有序对。

(4)R ˉ1的关系图中有(E )个环。

供选择的答案A :①<1,1>,<1,2>,<1,4>,<4,1>,<4,3>; ②<1,1>,<1,4>,<2,1>,<4,1>,<3,4>;B 、C :③1,2,3,4;④1,2,4;⑤1,4⑥1,3,4。

D 、E ⑦1;⑧3;⑨6;⑩7。

答案: A:② B:③ C:⑤ D:⑩ E:⑦设R 是由方程x+3y=12定义的正整数集Z+上的关系,即 {<x,y >︳x,y ∈Z+∧x+3y=12}, 则 (1)R 中有A 个有序对。

(2)dom=B 。

(3)R ↑{2,3,4,6}=D 。

(4){3}在R 下的像是D 。

(5)R 。

R 的集合表达式是E 。

供选择的答案 A:①2;②3;③4.B 、C 、D 、E:④{<3,3>};⑤{<3,3>,<6,2>};⑥{0,3,6,9,12};⑦{3,6,9};⑧{3};⑨Ф;⑩3。

离散数学课后练习4

离散数学课后练习4

第四章习题1.对于下列各种情况求从X 到Y 的关系S 的各元素。

(1)X={0.1.2}. Y={0.2.4}. }.|.{Y X y x y x S ∈><= (2) X={1.2.3.4} Y={1.2.3} }|.{2y x y x S =><= 解:(1) }.|,{Y X y x y x S ∈><= ={<0.0>,<0.2>,<2.0>,<2.2>}(2) }2.4,1.1{}|.{2><><==><=y x y x S2.设集合S 及其关系R 如下给定,试问关系R 具有哪些性质? (1)S 为正整数集,R={><y x .|y x +为偶数} (2)S 为整数集,R={<y x .>|x-y 被7整除}(3)S 为四维实欧式空间>><><<>><><<44332211,,,,,,y x y x R y x y x 当且仅当))(())((12343412x x y y x x y y --=--解:(1)1°自反性;S x ∈∀均为x x +为偶数,即R x x >∈<.。

2°对称性;若R y x >∈<.,则y x +为偶数,所以x y +也是偶数,那R x y >∈<,。

3°传递性;若R y x >∈<.且R z y >∈<,则y x +及z y +均为偶数,从而y z x z y y x 2)()(++=+++为偶数,因此 y x +必为偶数,即R z x ∈,。

⑵ 1°自反性:S x ∈∀,有0=-x x 能被7整除,即R x x ∈,。

2°对称性:若R y x ∈,,则y x -被7整除,从而x y -也能被7整除,即R x y ∈, 3°传递性:若R y x ∈,且R z y ∈,,则y x -及z y -被7整除,从而()()z y y x z x -+-=-也能被7整除,即R z x ∈,。

离散数学(刘任任版)第4章答案

离散数学(刘任任版)第4章答案
a : A B T \ B C 于是 T ' <y \ A C 是双射,因
此,A~C。故|A| = |C|。
再证定理4. 2. 3。 (1)令A , (x) = X,x e a 于是 是单射。故
TA| |A|. ' ⑵设⑷ |B|且|B| |A|,则存在单射:
cr : A —> 乃,T : B —> A
设A为无限集,任取 ,因A无限,故存在 如
此下去,有 ,显然
:
是A的可数子集。
令禮- 则
再证存在双射}, B 艺令
a:AB
显然,是A到B的双射。故结论成立。
(2) 令<r2⑷=n3,n e N (3) 令cr3(n) = 3n2,n e N
(4) 令cr4(zi) = 1/n,n e N
将NXN的元素如下排列,设〈x,y>eNXN。
(2)设有52个整数a1,a2,…,a52。 若存在1<=i<j<=52,使ai =aj,则 100|(ai_aj)。 否则不妨设a1<a2〈…<a52。 令bi二a52_ai, i=1,…,51
cj=a52+aj, j=1,…,51 (2) 假设结论不成立,贝Ubi,cj均不能被100整除。 设 100除bi余数为ri,i=1,…,51 ; 100除ci余为 si, i=1,…,51 ,则 1<=ri,si<=99。
由于(1),(2)式共有102个,因此,余数也有102个。 故由抽屉原理知必有i,j使得
ri=rj
_

番或 si=sj (1<=(ii<<=j<i<=j5<1=)51)(c_1(a)_1) 或 ri=sj (1<=i<j<=51) (b_1)

离散数学 第四章 关系 参考答案

离散数学 第四章 关系  参考答案

第四章关系1.设A={1,2,3,},B={a,b}求1)A×B 2)B×A 3)B×B 4)2B×B[解] 1)A×B={(1,a),(1,b),(2,a),(2,a),(3,a),(3,b)}2)B×A={(a,1),(a,2),(a,3),(b,1),(b,2),(b,3)}3)B×B={(a,a),(a,b),(b,a),(b,b)}4)2B={∅,{a},{b},{a,b}}2B×B{(∅,{a}),(∅,b),({a},a),({a},b),({b},a),({b},b),({a,b},b)}2.使A⊆A×A成立的集合A存在吗?请阐明理由。

[解] 一般地说,使A⊆A×A成立的集合A不存在,除非A=∅。

否则A≠∅,则存在元素x∈A×A,故有y1,y2∈A,使x=(y1,y2),从而y1,y2∈A×A,故此有y1,y2,y3,y4,使y1=(y1,y2),y2=(y3,y4),……。

这说明A 中每个元素x,其结构为元组的无穷次嵌套构成,这不可能。

我们讨论的元素的结构必须是由元组的有限次嵌套构成。

3.证明A×B=B×A⇔A=∅∨B=∅∨A=B[证] 必要性:即证A×B=B×A⇒A=∅∨B=∅∨A=B若A×B=∅,则A=∅或者B=∅若A×B≠∅,则A≠∅且B≠∅,因此对任何x∈A及任何y∈B就有(x,y)∈A×B,根据A×B=B×A,可得(x,y)∈B×A,故此可得x∈B,y∈A,因此而得A⊆B且B⊆A,所以由⊆的反对称性A=B。

充分性:即证A=∅∨B=∅∨A=B⇒A×B=B×A这是显然的。

4.证明(A∩B)×(C∩D)=(A×C)∩(B×D)[证]证法一:(元素法)对任一(x,y)∈(A∩B)×(C∩D)有x∈A∩B,y∈C∩D,于是x∈A,x∈B,y∈C,y∈D。

离散数学第4章 集合参考答案.doc

离散数学第4章 集合参考答案.doc

&(1)有8个子集:0, (2) 有4个子集:0,(3) 有2个子集:0,(4) 有2个子1. (1) {0, 1, 2, 3, 4}(2) {11, 13, 17, 19} (3) {12,24,36,48,60} 2. (1) (x | x=2nAneI +}(2) {x|XG N AX ^IOO} (3) {x|x=10nAneI}3. A={a}, B={{a},b}, C={{{a}, b}, c}4. 证明 由于A 为集合{{b}}的元素,而集合{{b}}中只有一个元素{b},所以A={b};又因 为 be {b},所以 beAo5. A=G, B=E, C=F6. (1)正确(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正确(6)错误(7)正确(8)错误7. 是可能的。

因为A Q B,要求A 中的元素都在B 中,但B 中除去A 的元素外,还可能有其 他元素。

故如B 中有元素为集合A 时,则本命题就可能成立的。

例如:A={a}, B={a, {a}},则就有A C B A AEB O⑴,⑵,⑶,{1,2}, {1,3}, {2,3}, {1,2,3}⑴,{{2,3}}, {1, {2,3}}{{1, (2, 3}}}{0}{0}, {{0}}, {0, {0}}{{1,2}} {{0,2}}, {{2}}, {{0,2}, {2}}9.⑴ 设人=轨,{b}},则P(A) = {0, {a}, {{b}}, {a, {b}}} (2) 设 B={1,0},则 P(B) = {0,⑴,{0}, (1, 0}}(3) 设 C={x, y, z},则 P(C) = {0, {x}, {y}, {z}, (x, y}, {x, z}, {y, z}, {x, y, z}} (4) 设 D={0,a, {a}},则P(C) = {0, {0}, {a}, {{a}}, {0, a}, {0, {a}}, {a, {a}}, (0, a, {a}}} (5) 因为P(0) = (0},贝IJP(P(0)) = {0, {0}} 10.VSeP(A) nP(B),有 SeP(A)且 SeP(B),所以 S Q A 且 ScB… 从而 ScAAB,故SeP(AAB) o 即 P(A) nP(B)cP(AnB) 0 VSeP(AAB),有 S G AAB,所以 S G A 且 S G B 0 从而SeP(A)且 SeP(B),故SeP(A) nP(B) o 即 P(AnB)cP(A) AP(B) o第4章集合参考答案故P(A) nP(B)=P(APB)11.当AcB或BcA时,等式成立。

离散数学答案(尹宝林版)第四章

离散数学答案(尹宝林版)第四章

离散数学答案(尹宝林版)第四章1. 关系在离散数学中,关系是研究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或关联性质的数学概念。

本章主要介绍了关系的基本定义、性质和运算。

1.1 关系的定义关系可以用一个有序对的集合表示,其中每个有序对表示一对对象之间的关系。

关系可以用集合论的符号进行表示。

关系可以是从一个集合到另一个集合的映射,也可以是集合中元素之间的某种特定关联性质。

1.2 关系的性质本章介绍了关系的一些基本性质,包括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自反性:如果关系中的每个元素都和自身有关系,则称该关系具有自反性。

•对称性:如果关系中的每个元素对都是成对出现的,则称该关系具有对称性。

•反对称性:如果关系中的每个元素对要么不存在关系,要么只有一个关系,且当存在关系时,它们不对称,则称该关系具有反对称性。

•传递性:如果关系中的每个元素对都是成对出现的,并且如果 (a, b) 和 (b, c) 属于关系,则 (a, c) 也属于关系。

1.3 关系的运算本章介绍了关系的运算,包括并、交、补、复合和幂运算。

•并运算:对于两个关系 R 和 S,它们的并运算 R ∪ S 定义为包含所有存在于 R 或 S 中的元素对的关系。

•交运算:对于两个关系 R 和 S,它们的交运算R ∩ S 定义为包含所有同时存在于 R 和 S 中的元素对的关系。

•补运算:对于关系 R,它的补运算R’ 定义为不包含在 R 中的所有元素对的关系。

•复合运算:对于两个关系 R 和 S,它们的复合运算R ∘ S 定义为对 R 中的每个元素 a,找到与 a 相关联的元素对 (a, b),然后找到与 b 相关联的元素对 (b, c),最终得到元素对 (a, c) 的关系。

•幂运算:对于关系 R,它的幂运算 R^n 定义为 R 的复合运算 n 次。

2. 关系的应用关系在离散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逻辑学、图论和计算机科学中。

2.1 逻辑学中的关系逻辑学是研究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推理的学科。

自考2324离散数学第四章课后答案

自考2324离散数学第四章课后答案

自考2324离散数学第四章课后答案4.1习题参考答案--------------------------------------------------------------------------------1、在自然数集N中,下列哪种运算是可结合的()。

a)、a某b=a-bb)a某b=ma某(a,b)c)、a某b=a+2bd)a某b=|a-b|根据结合律的定义在自然数集N中任取a,b,c三数,察看(a。

b)。

c=a。

(b。

c)是否成立?可以发现只有b、c满足结合律。

晓津观点:b)满足结合律,分析如下:a)若有a,b,c∈N,则(a某b)某c=(a-b)-ca某(b某c)=a-(b-c)在自然数集中,两式的值不恒等,因此本运算是不可结合的。

b)同上,(a某b)某c=ma某(ma某(a,b),c)即得到a,b,c中最大的数。

a某(b某c)=ma某(a,ma某(b,c))仍是得到a,b,c中最大的数。

此运算是可结合的。

c)同上,(a某b)某c=(a+2b)+2c而a某(b某c)=a+2(b+2c),很明显二者不恒等,因此本运算也不是可结合的。

d)运用同样的分析可知其不是可结合的。

--------------------------------------------------------------------------------2、设集合A={1,2,3,4,...,10},下面定义的哪种运算,关于集合A是不封闭的a)某某y=ma某(某,y)b)某某y=min(某,y);c)某某y=GCD(某,y),即某,y最大公约数;d)某某y=LCM(某,y)即某,y最小公倍数;d)是不封闭的。

--------------------------------------------------------------------------------3、设S是非空有限集,代数系统<(),∪,∩>中,()上,对∪的幺元为___φ___,零元为___S____,()上对∩的幺元为___S_____零元___φ____。

离散数学(胡海涛)第4章答案

离散数学(胡海涛)第4章答案

离散数学(胡海涛版)第四章1. 分析下列各个函数,指出其性质(入射、满射或双射)(1)f : Z →Z , f (j )=j mod 3(2)f : N →N ,{10()j j f j =是偶数是奇数(3)f : N →{0,1},{10()j j f j =是偶数是奇数(4)f : Z →N ,f (i )=|2i |+1(5)f : R →R ,f (r )=2r –15解:(1)、(2)、(4)既不是入射,也不是满射。

(3)是满射。

(5)是双射。

2. 假设f 和g 是函数,求证f ∩g 也是函数。

证明:f ∩g ={<x ,y >|x ∈dom f ∧x ∈dom g ∧y =f (x )∧y =g (x )}={<x ,y >|x ∈dom f ∩dom g ∧y =f (x )=g (x )} 令h = f ∩g ,则dom h ={x |x ∈dom f ∩dom g ∧f (x ) =g (x )}若y 1≠ y 2,因为f 是函数,故必有y 1=f (x 1),y 2=f (x 2),且x 1≠x 2,所以h = f ∩g 是一个函数。

因为dom h 存在且y 1≠ y 2时x 1≠x 2,即h ={<x ,y >|x ∈dom h ,y =h (x ) =f (x ) =g (x )}3. 设A ={1,2,…,n },证明从A 到A 的任意单射函数必是满射函数,其逆亦真。

证明:设f 是从A 到A 的单射函数,则|A |=| f (A )|,因为f 是A 到A 的函数,所以 f (A ) ⊆ A ,又因为|A |=| f (A )|,且|A |是有限的,因此必有f (A ) = A ,即f 是满射函数。

反之,若f 是从A 到A 的满射函数,根据满射定义有,f (A ) = A ,于是|A |=| f (A )|,又由|A |是有限的,故f 是从A 到A 的单射函数。

离散数学答案_1-5章

离散数学答案_1-5章

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6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 0∨(0∧1) ⇔0(2)(p?r)∧(﹁q∨s) ⇔(0?1)∧(1∨1) ⇔0∧1⇔0.(3)(⌝p∧⌝q∧r)?(p∧q∧﹁r) ⇔(1∧1∧1) ? (0∧0∧0)⇔0(4)(⌝r∧s)→(p∧⌝q) ⇔(0∧1)→(1∧0) ⇔0→0⇔1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π是无理数。

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2也是无理数。

另外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答:p: π是无理数 1q: 3是无理数 0r: 2是无理数 1s: 6能被2整除 1t: 6能被4整除 0命题符号化为: p∧(q→r)∧(t→s)的真值为1,所以这一段的论述为真。

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4)(p→q) →(⌝q→⌝p)(5)(p∧r) ↔(⌝p∧⌝q)(6)((p→q) ∧(q→r)) →(p→r)答:(4)p q p→q ⌝q ⌝p ⌝q→⌝p (p→q)→(⌝q→⌝p)0 0 1 1 1 1 10 1 1 0 1 1 11 0 0 1 0 0 11 1 1 0 0 1 1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对不是重言式的可满足式,再用真值表法求出成真赋值.(1) ⌝(p∧q→q)(2)(p→(p∨q))∨(p→r)(3)(p∨q)→(p∧r)答:(2)(p→(p∨q))∨(p→r)⇔(⌝p∨(p∨q))∨(⌝p∨r)⇔⌝p∨p∨q∨r⇔1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3)P q r p∨q p∧r (p∨q)→(p∧r)0 0 0 0 0 10 0 1 0 0 10 1 0 1 0 00 1 1 1 0 01 0 0 1 0 01 0 1 1 1 11 1 0 1 0 01 1 1 1 1 1所以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4.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面等值式:(2)(p→q)∧(p→r)⇔(p→(q∧r))(4)(p∧⌝q)∨(⌝p∧q)⇔(p∨q) ∧⌝(p∧q)证明(2)(p→q)∧(p→r)⇔ (⌝p∨q)∧(⌝p∨r)⇔⌝p∨(q∧r))⇔p→(q∧r)(4)(p∧⌝q)∨(⌝p∧q)⇔(p∨(⌝p∧q)) ∧(⌝q∨(⌝p∧q)⇔(p∨⌝p)∧(p∨q)∧(⌝q∨⌝p) ∧(⌝q∨q)⇔1∧(p∨q)∧⌝(p∧q)∧1⇔(p∨q)∧⌝(p∧q)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1)(⌝p→q)→(⌝q∨p)(2)⌝(p→q)∧q∧r(3)(p∨(q∧r))→(p∨q∨r)解:(1)主析取范式(⌝p→q)→(⌝q∨p)⇔⌝(p∨q)∨(⌝q∨p)⇔(⌝p∧⌝q)∨(⌝q∨p)⇔ (⌝p∧⌝q)∨(⌝q∧p)∨(⌝q∧⌝p)∨(p∧q)∨(p∧⌝q)⇔(⌝p∧⌝q)∨(p∧⌝q)∨(p∧q)⇔320m m m ∨∨⇔∑(0,2,3)主合取范式:(⌝p →q)→(⌝q ∨p)⇔⌝(p ∨q)∨(⌝q ∨p)⇔(⌝p ∧⌝q)∨(⌝q ∨p)⇔(⌝p ∨(⌝q ∨p))∧(⌝q ∨(⌝q ∨p))⇔1∧(p ∨⌝q)⇔(p ∨⌝q) ⇔ M 1⇔∏(1)(2) 主合取范式为:⌝(p →q)∧q ∧r ⇔⌝(⌝p ∨q)∧q ∧r⇔(p ∧⌝q)∧q ∧r ⇔0所以该式为矛盾式.主合取范式为∏(0,1,2,3,4,5,6,7)矛盾式的主析取范式为 0(3)主合取范式为:(p ∨(q ∧r))→(p ∨q ∨r)⇔⌝(p ∨(q ∧r))→(p ∨q ∨r)⇔(⌝p ∧(⌝q ∨⌝r))∨(p ∨q ∨r)⇔(⌝p ∨(p ∨q ∨r))∧((⌝q ∨⌝r))∨(p ∨q ∨r))⇔1∧1⇔1所以该式为永真式.永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 1主析取范式为∑(0,1,2,3,4,5,6,7)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4. 在自然推理系统P 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2)前提:p →q,⌝(q ∧r),r结论:⌝p(4)前提:q→p,q↔s,s↔t,t∧r结论:p∧q证明:(2)①⌝(q∧r) 前提引入②⌝q∨⌝r ①置换③q→⌝r ②蕴含等值式④r 前提引入⑤⌝q ③④拒取式⑥p→q 前提引入⑦¬p ⑤⑥拒取式证明(4):①t∧r 前提引入②t ①化简律③q↔s 前提引入④s↔t 前提引入⑤q↔t ③④等价三段论⑥(q→t)∧(t→q)? ⑤置换⑦(q→t)⑥化简⑧q ②⑥假言推理⑨q→p 前提引入⑩p ⑧⑨假言推理(11)p∧q ⑧⑩合取1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法证明下面各推理:(1)前提:p→(q→r),s→p,q结论:s→r证明①s 附加前提引入②s→p 前提引入③p ①②假言推理④p→(q→r) 前提引入⑤q→r ③④假言推理⑥q 前提引入⑦r ⑤⑥假言推理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各推理:(1)前提:p→⌝q,⌝r∨q,r∧⌝s结论:⌝p证明: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②p→﹁q 前提引入③﹁q ①②假言推理④¬r∨q 前提引入⑤¬r ④化简律⑥r∧¬s 前提引入⑦r ⑥化简律⑧r∧﹁r ⑤⑦合取由于最后一步r∧﹁r 是矛盾式,所以推理正确.第四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3.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将下面命题符号化,并分别讨论个体域限制为(a),(b)条件时命题的真值:(1) 对于任意x,均有2=(x+)(x).(2) 存在x,使得x+5=9.其中(a)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b)个体域为实数集合.解:F(x): 2=(x+)(x).G(x): x+5=9.(1)在两个个体域中都解释为)xF∀,在(a)中为假命题,在(b)中为真命题。

离散数学第4章答案

离散数学第4章答案

立。 设 R R
i i 1
… R I A ( R I A )i 则
但 R1 R2 ={<1,2>,<2,1>}非反对称,也不保持传递,如 R1 ={<1,2>}, R2 ={<2,1>}均课传递, 但 R1 R2 ={<1,2>,<2,1>}非可传递。
R1 R2 保持自反,反自反,对称,反对称,可传递。 R1 R2 保 持 反 自 反 , 对 称 , 反 对 称 。 但 不 保 持 自 反 , 如 R1 ={<1,1>,<2,2>,<1,2>}, R2 ={<1,1>,<2,2>}均为{<1,2>}上的自反关系,但 R1 R2 ={<1,2>}
2.
R1 R2
自反 反自反 对称 反对称 传递 √ √ √ × ×
R1 R2
√ √ √ √ √
R1 R2
× √ √ √ ×
A A R1
× × √ × ×
R1 的反
√ √ √ √ √
R1 R2
√ × × × ×
R1 R2 保持自反,反自反,对称。但不保持反对称,如 R1 ={<1,2>}, R2 ={<2,1>}均反对称,
t ( R1 ) t ( R2 ) {<1,3>}, t ( R1 R2 ) , t ( R1 ) t ( R2 ) t ( R1 R2 )

8.(1) i I , R1 R2 R1 R2 ,即 t ( R1 ) t ( R2 )
2
(1)

离散数学-第四章一阶逻辑的基本概念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第四章一阶逻辑的基本概念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第四章⼀阶逻辑的基本概念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作业评分要求:1. 合计36分2. 给出每⼩题得分(注意: 写出扣分理由).3. 总得分在采分点1处正确设置.(解答时的具体格式参照教材及幻灯⽚)⼀在⼀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 ⽕车都⽐轮船快.2 有的⽕车⽐有的汽车快.3 不存在⽐所有⽕车都快的汽车.4 说凡是汽车就⽐⽕车慢是不对的.(4⼩题,每题3分,总计12分。

每⼀⼩题正确设定谓词得1分,正确符号化得2分。

)1 设是⽕车, 是轮船, ⽐快x ( F(x) → (⽕车x⽐所有的轮船快) )x ( F(x) → (?y(G(y)→ H(x,y)) ) )xy(F(x)∧G(y)→H(x,y))2设是⽕车, 是汽车, ⽐快x ( F(x) ∧ (⽕车x⽐有的汽车快) )x ( F(x) ∧ (?y(G(y)∧H(x,y)) ))xy ( F(x)∧G(y)∧H(x,y) )3设是汽车, 是⽕车, ⽐快x ( F(x) ∧ (汽车x⽐所有⽕车都快) )x ( F(x) ∧ ( ?y(G(y)→H(x,y)) ))x ( F(x) ∧ ( ?y(G(y)→H(x,y)) ))xy ( F(x) ∧ ( G(y)→ H(x,y) ) )x?y ( F(x) ∧ ( G(y)→ H(x,y) ) )4 设是汽车, 是⽕车, ⽐慢x ( F(x) → (汽车x⽐所有⽕车慢) )x ( F(x) → ( ?y(G(y)→ H(x,y)) ))x ( F(x) → ( ?y(G(y)→ H(x,y)) ))x?y ( F(x)∧G(y)→ H(x,y) )⼆给定解释I如下.a) 个体域.b) 特定元素.c) 上的函数.d) 上的谓词.给出下列各式在I下的解释, 并讨论它们的真值. 1234(4⼩题,每题3分,总计12分。

每⼀⼩题正确写出解释下的公式得2分,正确给出真值得1分。

)1 “对任意⾃然数, ”假2 “对任意⾃然数, 如果, 则.”假3 “对任意⾃然数, 存在⾃然数, 使得.”真4 “存在⾃然数, 使得.”真三判断下列各式的类型1234(4⼩题,每题3分,总计12分。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4章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4章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4章习题解答4.1 A:⑤;B:③;C:①;D:⑧;E:⑩4.2 A:②;B:③;C:⑤;D:⑩;E:⑦4.3 A:②;B:⑦;C:⑤;D:⑧;E:④分析题4.1-4.3 都涉及到关系的表示。

先根据题意将关系表示成集合表达式,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或解答,例如,题4.1中的Is ={<1,1>,<2,2>}, Es ={<1,1>,<1,2>,<2,1>,<2,2>}Is ={<1,1>,<1,2>,<2,2>};而题4.2中的R={<1,1>,<1,4>,<2,1>,<3,4>,<4,1>}.为得到题4.3中的R须求解方程x+3y=12,最终得到R={<3,3>,<6,2>,<9,1>}.求RoR有三种方法,即集合表达式、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的主法。

下面由题4.2的关系分别加以说明。

1°集合表达式法将domR,domRUran,ranR的元素列出来,如图4.3所示。

然后检查R的每个有序对,若<x,y>∈R,则从domR中的x到ranR中的y画一个箭头。

若danR中的x 经过2步有向路径到达ranR中的y,则<x,y>∈RoR。

由图4.3可知RoR={<1,1>,<1,4><4,1>,<4,4>,<2,1>,<2,4>,<3,1>}.如果求FoG,则将对应于G中的有序对的箭头画在左边,而将对应于F中的有序对的箭头画在右边。

对应的三个集合分别为domG,ranUdomF,ranF,然后,同样地寻找domG到ranF的2步长的有向路径即可。

2° 矩阵方法若M是R的关系矩阵,则RoR的关系矩阵就是M·M,也可记作M,在计算2 48乘积时的相加不是普通加法,而是逻辑加,即0+0=0,0+1=1+0=1+1=1,根据已知条件得⎡1 0 0 1⎤⎡1 0 0 1⎤⎡1 0 0 1⎤⎢1 0 0 0⎥⎢1 0 0 0⎥⎢1 0 0 1⎥2 ⎢⎥⎢⎥⎢⎥M =⎢⎥⋅⎢⎥=⎢⎥⎢0 0 0 1⎥⎢0 0 0 1⎥⎢1 0 0 0⎥⎣1 0 0 0⎦⎣1 0 0 0⎦⎣1 0 0 1⎦M2中含有7个1,说明RoR中含有7个有序对。

离散数学 第4章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 第4章习题答案

第4章习题答案1.解P(A)×A={∅,{a},{ b},{a,b}}×{a,b}={<∅,a>,<∅,b>,<{a},a>,<{a},b>,<{ b},a >,<{ b},b >,<{a,b},a >,<{a,b},b >}。

2. 解 (1)不正确。

例如,令A=∅,B={1},C={2},则A×B=A×C=∅,但B=C不成立。

(2)正确。

因为<x,y>∈(A-B)×C⇔x∈(A-B)∧y∈C⇔(x∈A∧x∉B)∧y∈C⇔(x∈A∧y∈C∧x∉B)∨(x∈A∧y∈C∧y∉C)⇔(x∈A∧y∈C)∧(x∉B∨y∉C)⇔(x∈A∧y∈C)∧⌝(x∈B∧y∈C)⇔<x,y>∈(A×C)∧<x,y>∉(B×C)⇔<x,y>∈(A×C)-(B×C)所以,(A-B)×C=(A×C-B×C)。

(3)正确。

例如,令A=∅,则A⊆A×A。

2,所以X3.解X到Y的不同的二元关系对应X×Y的不同的子集,而X×Y的不同的子集共有个mn2个。

到Y的二元关系总共有mn4. 证明 (2)因为<x,y>∈A×(B∩C)⇔ x∈A∧y∈(B∩C)⇔ x∈A∧(y∈B∧y∈C)⇔(x∈A∧y∈B)∧(x∈A∧y∈C)⇔<x,y>∈A×B∧<x,y>∈A×C⇔<x,y>∈(A×B)∩(A×C)所以A×(B∩C)=(A×B)∩(A×C)。

(3) )因为<x,y>∈(A∪B)×C⇔x∈(A∪B)∧y∈C⇔(x∈A∨x∈B)∧y∈C⇔(x∈A∧y∈C)∨x∈B∧y∈C)⇔<x,y>∈A×C∨<x,y>∈B×C⇔<x,y>∈(A×C)∪(B×C)所以(A∪B)×C=(A×C)∪(B×C)。

离散数学第四版课后答案(第4章)

离散数学第四版课后答案(第4章)

第4章 习题解答4.1 A :⑤; B :③; C :①; D :⑧; E :⑩4.2 A :②; B :③; C :⑤; D :⑩; E :⑦4.3 A :②; B :⑦; C :⑤; D :⑧; E :④分析 题4.1-4.3 都涉及到关系的表示。

先根据题意将关系表示成集合表达式,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或解答,例如,题4.1中的}2,2,1,2,2,1,1,1{},2,2,1,1{><><><><=><><=s s E I};2,2,2,1,1,1{><><><=s I而题4.2中的}.1,4,4,3,1,2,4,1,1,1{><><><><><=R为得到题4.3中的R 须求解方程123=+y x ,最终得到}.1,9,2,6,3,3{><><><=R求R R 有三种方法,即集合表达式、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的主法。

下面由题4.2的关系分别加以说明。

1°集合表达式法将ranR ran domR domR,, 的元素列出来,如图4.3所示。

然后检查R 的每个有序对,若R y x >∈<,,则从domR 中的x 到ranR 中的y 画一个箭头。

若danR 中的x 经过2步有向路径到达ranR 中的y ,则R R y x >∈<,。

由图4.3可知}.1,3,4,2,1,2,4,4,1,44,1,1,1{><><><><>><<><=R R如果求G F ,则将对应于G 中的有序对的箭头画在左边,而将对应于F 中的有序对的箭头画在右边。

对应的三个集合分别为ranF domF ran domG ,, ,然后,同样地寻找domG 到ranF 的2步长的有向路径即可。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解答--第4章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解答--第4章

习题 4.11.设A =⎨a ,b ⎬,列出A 上的所有二元关系。

解:A ×A=⎨<a ,a >,<a ,b >,<b ,a >,<b ,b >⎬A 上的二元关系有2|A ×A |=2|A ||A |=22×2=24=16。

其中: ①空集1个∅②含有1个元素的子集4个:⎨<a ,a >⎬,⎨<a ,b >⎬,⎨<b ,a >⎬,⎨<b ,b >⎬。

③含有2个元素的子集C 24=1234⨯⨯=6个:⎨<a ,a >,<a ,b >⎬,⎨<a ,a >,<b ,a >⎬,⎨<a ,a >,<b ,b >⎬, ⎨<a ,b >,<b ,a >⎬,⎨<a ,b >,<b ,b >⎬,⎨<b ,a >,<b ,b >⎬④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C 34=123234⨯⨯⨯⨯=4个:⎨<a ,a >,<a ,b >,<b ,a >⎬,⎨<a ,a >,<a ,b >,<b ,b >⎬,⎨<a ,a >,<b ,a >,<b ,b >⎬,⎨<a ,b >,<b ,a >,<b ,b >⎬⑤含有4个元素的子集1个:⎨<a ,a >,<a ,b >,<b ,a >,<b ,b >⎬ 2.设A 和B 是有限集,A 到B 的二元关系有多少种?解:A 到B 的二元关系有|P (A ×B )|=2|A ||B |种。

3.用列举法表示A 到B 的二元关系R ,写出关系矩阵,画出关系图。

离散数学答案-第四章习题解答.doc

离散数学答案-第四章习题解答.doc

习题四1.用归结法证明:(1)\= p^q^r(2)p T r , q — r# pvqir(3)p W 匕(p T q)v(p f r)(4)p /\q r |= (/? ^ r) v(t? r)(5)p v v r , p t r A q v『⑹(〃T q) T O T 厂)f= p T (q T r)解(1)首先将p I q , p I f , 7p T q八门化为合取范式。

p T q o —\p 7 q , p T r o —yp v r ,—>(# T q /\ 厂)u> -1(-1/? v(q A /*)) u> /? /\ (—v -i厂)给出子句集\rpy q’rpy l ”,p,->^rv—»r}的反驳如下。

①rpy q②~yp v r③p④-it?v—«r⑤q由①和③⑥r由②和③⑦由④和⑤⑧口由⑥和⑦因此,p — q , p T r b p I q z⑵将p T r, q T厂7p v q —厂)化为合取范式。

/? T 厂O -1〃\/儿q t ro-yq 7 丫、-i( p v q r) <=> (p v q) /\—^r 给111子句集{ v r, v r, p v ty, -.r}的反驳如下:—p v r②->q v r③p y q④—if⑤q 7 T rti①和③⑥r由②和⑤⑦□由④和⑥因此,p—> r, q T r 匕p v q T r。

⑶首先将p t qy r, -•((/?^^)v(p^r))化为合取范式。

p T q \z 厂 o -yp v <7 v r ,T q) \/ (p —> r)) o -i((-ip v^) v (-i/? v r))<=> p A —yq A -ir给出子句集\rp7 q\/ F ,p, -yq , 的反驳如下。

—7 q7 丫 Prq—>rq7 丫由①和② r由③和⑤ □由④和⑥①②③④⑤⑥⑦因此,p T qvr \= (j?->(7)v(/?^r)(4)首先将 p /\qf r, -i((pr) v ((? -> r))化为合取范式。

离散数学答案(尹宝林版)第四章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答案(尹宝林版)第四章习题解答

习 题 四1. 用归结法证明:(1) q p →,r p →=|r q p ∧→ (2) r p →,r q →=|r q p →∨ (3) r q p ∨→=|)()(r p q p →∨→ (4) r q p →∧=|)()(r q r p →∨→ (5) r q p ∨∨,r p →=|r q ∨(6) )()(r p q p →→→=|)(r q p →→解 (1) 首先将q p →,r p →,)(r q p ∧→⌝化为合取范式。

q p →q p ∨⌝⇔,r p →r p ∨⌝⇔,)(r q p ∧→⌝)())((r q p r q p ⌝∨⌝∧⇔∧∨⌝⌝⇔给出子句集},,,{r q p r p q p ⌝∨⌝∨⌝∨⌝的反驳如下。

① q p ∨⌝ ② r p ∨⌝ ③ p④ r q ⌝∨⌝ ⑤ q 由①和③ ⑥ r 由②和③ ⑦ r ⌝ 由④和⑤⑧ □由⑥和⑦因此,q p →,r p →=|r q p ∧→(2) 将p → r ,q → r ,⌝( p ∨ q → r ) 化为合取范式。

p → r ⇔ ⌝p ∨ r ,q → r ⇔ ⌝q ∨ r ,⌝( p ∨ q → r ) ⇔ ( p ∨ q ) ∧ ⌝r给出子句集 { ⌝p ∨ r , ⌝q ∨ r , p ∨ q , ⌝r } 的反驳如下: ① ⌝p ∨ r ② ⌝q ∨ r ③ p ∨ q ④ ⌝r ⑤ q ∨ r 由①和③ ⑥ r 由②和⑤ ⑦ □ 由④和⑥ 因此,p → r ,q → r |= p ∨ q → r 。

(3) 首先将r q p ∨→,))()((r p q p →∨→⌝化为合取范式。

r q p ∨→r q p ∨∨⌝⇔,))()((r p q p →∨→⌝r q p r p q p ⌝∧⌝∧⇔∨⌝∨∨⌝⌝⇔))()((给出子句集{r q p ∨∨⌝,p , q ⌝,r ⌝}的反驳如下。

① r q p ∨∨⌝ ② p③ q ⌝④ r ⌝⑤ r q ∨由①和② ⑥ r 由③和⑤⑦□由④和⑥因此,r q p ∨→=|)()(r p q p →∨→(4) 首先将r q p →∧,))()((r q r p →∨→⌝化为合取范式。

华东师范大学离散数学章炯民课后习题第4,5章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离散数学章炯民课后习题第4,5章答案

P591(1). 用谓词公式表达语句“所有的运动员都钦佩某些教练”,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

解:P(x):x是运动员,G(y):y是教练,R(x,y):x钦佩y。

原题量词表达为:x (P(x)y(R(x,y)G(y)))此题错误较多:1. x yR(P(x),G(y)) 2.xy(P(x)G(y)R(x,y)) 3. R(x):x钦佩某些教练3. 将x(C(x)y(C(y)F(x,y)))翻译成汉语,其中C(x)表示x有电脑,F(x,y) 表示x和y是同班同学,个体域是学校全体学生的集合。

解:学校的全体学生要么自己有电脑,要么其同班同学有电脑。

80%能正确解释。

5. 给定解释I如下:个体域D:{-2,3,6};个体常元a:6;谓词P:2>1,Q(x):x3,R(x):x>5。

求出谓词公式x(PQ(x))R(a)在解释I下的真值。

解:R(a)总为1,故x(PQ(x))R(a)为x(PQ(x))1=1都能做对最后答案。

有的学生将D的每个元素代入求得,有的学生做法如上。

9(2). 指出谓词公式xy(P(x,y)Q(y,z))xR(x,y)的指导变元、量词的辖域、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

解:第一个x是指导变元,相应的辖域是y (P(x,y)Q(y,z));第二、四个x是约束变元;第三个x是指导变元,相应的辖域是R(x,y);第一个y是指导变元,相应的辖域是:(P(x,y)Q(y,z));第二,三个y是约束变元;第四个y是自由变元;第一个z 是自由变元。

即:指导变元:第一个x,第三个x,第一个y辖域:y (P(x,y)Q(y,z)),R(x,y),(P(x,y)Q(y,z))约束变元:第二个x,第四个x,第二个y,第三个y自由变元:第四个y,第一个z约一半学生错在第一个X为指导变元时的辖域,错写为(P(x,y)Q(y,z)),其余的正确。

10(1). 求谓词公式xy(P(x,y)Q(x,y))xyR(x,y)的前束范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4.判断下列集合对所给的二元运算是否封闭: (1) 整数集合Z 和普通的减法运算。

封闭,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无零元和单位元 (2) 非零整数集合普通的除法运算。

不封闭(3) 全体n n ⨯实矩阵集合(R )和矩阵加法及乘法运算,其中n2。

封闭 均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 加法单位元是零矩阵,无零元;乘法单位元是单位矩阵,零元是零矩阵;(4)全体n n ⨯实可逆矩阵集合关于矩阵加法及乘法运算,其中n 2。

不封闭(5)正实数集合和运算,其中运算定义为:不封闭 因为 +∉-=--⨯=R 1111111ο (6)n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封闭,均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 加法单位元是0,无零元;乘法无单位元(1>n ),零元是0;1=n 单位元是1 (7)A = {},,,21n a a a Λ n运算定义如下:封闭 不满足交换律,满足结合律, (8)S =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封闭 均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 (9)S = {0,1},S 是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加法不封闭,乘法封闭;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10)S =,S 关于普通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加法不封闭,乘法封闭,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5.对于上题中封闭的二元运算判断是否适合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见上题7.设 * 为+Z 上的二元运算+∈∀Z y x ,,X * Y = min ( x ,y ),即x 和y 之中较小的数.(1)求4 * 6,7 * 3。

4, 3(2)* 在+Z 上是否适合交换律,结合律,和幂等律? 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幂等律(3)求*运算的单位元,零元及+Z 中所有可逆元素的逆元。

单位元无,零元1, 所有元素无逆元8.Q Q S ⨯= Q 为有理数集,*为S 上的二元运算,<a,b>,<x,y >S 有< a ,b >*<x ,y> = <ax ,ay + b>(1)*运算在S 上是否可交换,可结合?是否为幂等的? 不可交换:<x,y>*<a,b >= <xa ,xb +y>≠< a ,b >*<x ,y>可结合:(<a,b >*<x,y>)*<c,d>=<ax ,ay + b>*<c,d>=<axc ,axd +(ay+b) > <a,b >*(<x,y>*<c,d>)=<a, b>*<xc,xd+y>=<axc ,a(xd +y)+b > (<a,b >*<x,y>)*<c,d>=<a,b >*(<x,y>*<c,d>) 不是幂等的(2)*运算是否有单位元,零元? 如果有请指出,并求S 中所有可逆元素的逆元。

设<a,b>是单位元,<x,y >S ,<a,b >*<x,y>= <x,y>*<a,b >=<x,y>则<ax,ay+b>=<xa,xb+y>=<x,y>,解的<a,b>=<1,0>,即为单位。

设<a,b>是零元,<x,y >S ,<a,b >*<x,y>= <x,y>*<a,b >=<a,b>则<ax,ay+b>=<xa,xb+y>=<a,b>,无解。

即无零元。

<x,y >S ,设<a,b>是它的逆元<a,b >*<x,y>= <x,y>*<a,b >=<1,0><ax,ay+b>=<xa,xb+y>=<1,0> a=1/x,b=-y/x所以当x ≠0时,xy x y x -=><-,1,110.令S={a ,b},S 上有四个运算:*,分别有表10.8确定。

(a) (b) (c) (d)(1)这4个运算中哪些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幂等律? (a) 交换律,结合律,幂等律都满足, 零元为a,没有单位元; (b)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不满足幂等律,单位元为a,没有零元b b a a ==--11,(c)满足交换律,不满足幂等律,不满足结合律a b a b b a b a a b b a ====οοοοοο)(,)(b b a b b a οοοο)()(≠ 没有单位元, 没有零元(d) 不满足交换律,满足结合律和幂等律 没有单位元, 没有零元(2)求每个运算的单位元,零元以及每一个可逆元素的逆元。

见上16.设V=〈 N ,+ ,〉,其中+ ,分别代表普通加法与乘法,对下面给定的每个集合确定它是否构成V 的子代数,为什么?(1)S 1= 是(2)S 2=不是 加法不封闭(3)S 3 = {-1,0,1} 不是,加法不封闭第十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8.设S={0,1,2,3},为模4乘法,即"∀x,y ∈S, xy=(xy)mod 4问〈S ,〉是否构成群?为什么?解:(1) ∀x,y ∈S, xy=(xy)mod 4S ∈,是S 上的代数运算。

(2) ∀x,y,z ∈S,设xy=4k+r 30≤≤r(xy)z =((xy)mod 4)z=rz=(rz)mod 4=(4kz+rz)mod 4=((4k+r)z)mod 4 =(xyz)mod 4 同理x(yz) =(xyz)mod 4 所以,(x y)z = x (yz),结合律成立。

(3) ∀x ∈S, (x1)=(1x)=x,,所以1是单位元。

(4),33,1111==-- 0和2没有逆元 所以,〈S ,〉不构成群9.设Z 为整数集合,在Z 上定义二元运算。

如下: " ∀x,y ∈Z,xoy= x+y-2 问Z 关于o 运算能否构成群?为什么?解:(1) ∀x,y ∈Z, xoy= x+y-2Z ∈,o 是Z 上的代数运算。

(2) ∀x,y,z ∈Z,(xoy) oz =(x+y-2)oz=(x+y-2)+z-2=x+y+z-4 同理(xoy)oz= xo(yoz),结合律成立。

(3)设e 是单位元,∀x ∈Z, xo e = e ox=x,即x+e -2= e +x-2=x, e=2 (4) ∀x ∈Z , 设x 的逆元是y, xoy= yox=e , 即x+y-2=y+x-2=2, 所以,x y x -==-41 所以〈Z ,o 〉构成群11.设G=⎭⎬⎫⎩⎨⎧⎪⎪⎭⎫ ⎝⎛--⎪⎪⎭⎫ ⎝⎛-⎪⎪⎭⎫⎝⎛-⎪⎪⎭⎫ ⎝⎛1001,1001,1001,1001,证明G 关于矩阵乘法构成一个群. 解:(1) ∀x,y ∈G, 易知xy ∈G,乘法是Z 上的代数运算。

(2) 矩阵乘法满足结合律(3)设⎪⎪⎭⎫⎝⎛1001是单位元,(4)每个矩阵的逆元都是自己。

所以G 关于矩阵乘法构成一个群.14.设G 为群,且存在a∈G,使得 G={a k ∣k∈Z} 证明:G 是交换群。

证明:∀x,y ∈G ,设l k a y a x ==,,则 yx a a a a a a xy k l k l l k l k ======++ 所以,G 是交换群17.设G 为群,证明e 为G 中唯一的幂等元。

证明:设G e ∈0也是幂等元,则020e e =,即e e e 020=,由消去律知e e =018.设G 为群,a,b,c∈G,证明∣abc∣=∣bca∣=∣cab∣ 证明:先证设e bca e abc k k =⇔=)()( 设,)(e abc k =则e abc abc abc abc =)())()((Λ, 即 e a bca bca bca bca a =-1)())()((Λ 左边同乘1-a ,右边同乘a 得e ea a bac bca bca bca bca k ===-1)()())()((Λ反过来,设,)(e bac k =则.)(e abc k=由元素阶的定义知,∣abc∣=∣bca∣,同理∣bca∣=∣cab∣19.证明:偶数阶群G 必含2阶元。

证明:设群G 不含2阶元,G a ∈∀,当e a =时,a 是一阶元,当e a ≠时,a 至少是3阶元,因为群G 时有限阶的,所以a 是有限阶的,设a 是k 阶的,则1-a 也是k 阶的,所以高于3阶的元成对出现的,G 不含2阶元,G 含唯一的1阶元e ,这与群G 是偶数阶的矛盾。

所以,偶数阶群G 必含2阶元20.设G 为非Abel 群,证明G 中存在非单位元a 和b,a≠b,且ab=ba. 证明:先证明G 含至少含3阶元。

若G 只含1阶元,则G={e},G 为Abel 群矛盾;若G 除了1阶元e 外,其余元a 均为2阶元,则e a =2,a a =-1ba ba b a ab ab ab b b a a G b a ======∈∀------111111)(,)(,,,,所以,与G 为Abel 群矛盾;所以,G 含至少含一个3阶元,设为a ,则≠a 2a ,且22aa a a =。

令2a b =的证。

21.设G 是M n (R)上的加法群,n≥2,判断下述子集是否构成子群。

(1)全体对称矩阵 是子群 (2)全体对角矩阵 是子群(3)全体行列式大于等于0的矩阵. 不是子群 (4)全体上(下)三角矩阵。

是子群22.设G 为群,a 是G 中给定元素,a 的正规化子N (a )表示G 中与a 可交换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即 N (a )={x ∣x ∈G ∧xa=ax} 证明N (a )构成G 的子群。

证明:ea=ae,φ≠∈)(a N eya ay xa ax a N y x ==∈∀,),(,则a xy ya x ay x y xa y ax xy a )()()()()()(=====,所以)(a N xy ∈由xa ax =,得111111,------==eax ae x xax x axx x ,即11--=ax a x ,所以)(1a N x ∈- 所以N (a )构成G 的子群31.设ϕ1是群G 1到G 2的同态,ϕ2是G 2到G 3的同态,证明ϕ1ϕο2是G 1到G 3的同态。

证明:有已知ϕ1是G 1到G 2的函数,ϕ2是G 2到G 3的函数,则ϕ1·ϕ2是G 1到G 3的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