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地图
城市认知地图ppt课件
![城市认知地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f5c833a2161479171128e9.png)
long-term memory长效机制下的研究
•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deals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about a city during a 4-year period of residence, and the subsequent loss of this information over a period of 46 years. The investigation differs in several ways from earlier work on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Earlier investigations have emphasized the acquisition process, but have provided 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long-term retention. This is a study of long-term memory. Other major differences are methodological. • The present study involves the administration of 5 subtests, which yield 23 indicants of knowledge. The interrelations among these indicants provide a broad view of the available spatial information. Finally the method of cross-sectional adjustment (Bahrick, 1979) is used in an attempt to compensate for the lack of control over variables of acquisition and of rehearsal. The cognitive map of a city has special appeal to us as a vehicle for the study of long-term ecological memory because this type of knowledge requires the integration of linguistic with nonlanguage encoded information. The content areas that we had previously investigated were either based completely on language (the retention of the Spanish language) or they largely excluded linguistic organization, for example, memory for people’s faces (Bahrick, Bahrick, & Wittlinger, 1975; Bahrick, 1983). 目前的研究涉及5项内容,涉及23个指标。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的可用空 间信息一览无余。 最后,横断面调整方法(巴利克,1979)是用来弥补在变量的采 集控制的缺乏和排练。一个城市的认知地图 对我们作为长期生态记忆研究车辆特殊 的吸引力,因为这类知识需要语言与非语言编码的信息集成我们先前调查的耳鼻喉 领域,要么完全基于语言(保留西班牙语)或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语言组织, 例如,记忆 人民的面孔(bahrick,bahrick & wittlinger,1975;bahrick,1983)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e352b4d780eb6294dd886c40.png)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婴儿期。初生婴儿分个清自身与环境,处于混沌状态。如可爬的场所,可 摸、可看、可听、可嗅的对象,对他们早期智力的发展和环境认知能力都至 关重要。
2.前运算阶段
学前期。 这一阶段出现了语言和行走能力,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 形成最早的空间意象。然而这种意象建立在直觉思维的基础上,即只有亲眼 看到过的对象才能形成记忆并进行空间定位,而且只注意一维空间。为这一 年龄段的儿童多提供主动探索和主动游戏的机会,会促进思维与空间认知能 力的发展。
2.标志
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环境中的标志 一定是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在没有路径(如沙漠和草 原)、路径不明(如山林)或路径混乱(如大城市)的大尺度环境中 标志尤其重要——因为无法看到或了解环境全局,只有依靠标志 识别环境。
标志可以是日月星辰、自然山川、岛屿、大树,也可以是人工建筑物或构 筑物。例如在中东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生活的贝都因人,只好堆石作为识别环境的 标记。密林中的探险者常刻树为标记。而在城市环境中,高塔、桥梁、纪念碑、 雕塑、造型特殊的建筑、牌楼、喷泉等部可能成为引人注目的标志。有些特殊的 标志,如纽约的自由女神象、旧金山的金门桥、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 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悉尼的歌剧院等,还升华为城市或国家的象征。
一、被试者个人背景 二、公共意象和认知结构
三、风景质量评价
四、讨论和建议
1、点缀磨山 2、扩大湖心岛 3、美化长堤
第四节
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
一、研究对象概述 二、比较:范围、结构、同一性和意象元素
(—)公共意象范围 (四)一般意向元素 1.建筑 2.道路 3.场所 4.标志 5.区域和边界 (五)特殊意象 1.中心 2. 简略意象 3. 感觉品质
幼儿园大班《认识地图》科学活动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认识地图》科学活动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176601b4daa58da0114a67.png)
幼儿园大班《认识地图》科学活动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幼儿园大班《认识地图》科学活动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活动目标1、通过单车取宝的方式,引起幼儿对地图上不同标示的了解和兴趣。
2、学习看地图的一些简单方法。
3、体验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挑战、自信与快乐。
活动准备1、多种标记地图2、场地布置人手一辆单车活动过程一、合作组队——解读不同标示的地图并学习看地图的一些简单方法。
1、交代任务教师:今天我们大二班小朋友要去完成一件既开心而又有挑战的游戏。
那就是两人一组去完成“单车取宝”。
(出示单车取宝四个字并请幼儿念一念)什么是单车取宝?(强调今天我们是骑车取宝)(假设:幼:宝贝在哪呢?或幼儿无声教师引出)教师:那我们去哪里取宝呀?2、认知地图(1)出示一张幼儿园操场的平面地图。
教师:看一看这是在哪里?(如幼儿回答幼儿园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园的哪里,引出是幼儿园的操场,对我们就要在幼儿园的操场上骑单车取宝。
)教师:幼儿园那么大的操场怎么变小了?(那是地图。
)教师:哦,原来一个很大的地方把它变小画在纸上就成了地图了。
你们在那里也看见过地图呢?(中国地图、公园地图等)教师:那地图有什么作用啊?(可以告诉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或者当你不知道走哪条路的时候,它可以帮忙。
)小结:地图可以告诉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寻找这些地方。
教师: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已经有三年了,很熟悉幼儿园了,那你们可以告诉我从地图上看,我们幼儿园的操场上有些什么呀?请个别幼儿用手指着地图上的标记一一告诉大家这些标记是什么地方。
教师:看来我们小朋友真的太熟悉幼儿园了,咱们再来看看这张地图和前面一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分析不同标记的地图(1)先引出有标示行驶方向的地图。
教师:你能告诉我什么地方不一样,这些箭头表示什么?(强调我们的游戏规则就是必须按照箭头的行驶路线去寻找宝贝,如果违反规则宝贝会找不到的。
)(2)分析不同标记的地图。
用户体验之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
![用户体验之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https://img.taocdn.com/s3/m/364b416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d.png)
⽤户体验之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1. 简介认知地图,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可以在整个UX过程中使⽤的图表技术,⽤于可视化概念之间的知识和表⾯关系。
认知映射,思维导图和概念映射是⽤于组织,交流和保留知识的三种强⼤的视觉映射策略。
它们帮助我们布置复杂的想法,流程,并识别模式和关系。
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看起来感觉很相似; 这种相似性导致混乱。
它们是三种不同的⼼理模型可视化⽅式- ⽆论是属于设计师,研究⼈员还是⽤户。
每种图都有⾃⼰的优势和好处。
本⽂将对这三种流⾏的图表类型及其在UX中的使⽤进⾏⽐较。
2. 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理模型的所有视觉表⽰的总称。
本⽂中描述的所有映射技术都是认知映射的实例。
2.1 定义:认知地图是指给定过程或概念的⼈(或群体)⼼理模型的任何视觉表⽰。
认知地图没有他们需要遵守的视觉规则:对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视觉上表⽰没有限制。
2.2 历史认知地图的思想源于⼼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的作品,他以研究⽼⿏如何学习导航迷宫⽽闻名。
在⼼理学中,它具有强烈的空间内涵 - 认知地图通常指的是⼤脑中空间(例如,迷宫)的表⽰。
从那时起,认知地图就被⽤于各个领域; 运营研究员科林·伊登(Colin Eden)在更⼴泛的意义上使⽤这个术语来指代任何类型的过程或概念(⽆论是否为空间)的⼼理模型表⽰。
认知映射是⾃由形式的,可以包括许多可视化⽅法,包括项⽬符号列表,流程图,概念图或亲和图映射。
虽然上⾯的例⼦是数字化图例(因⽽是⾼保真度),但认知地图通常是低保真度的,并且⽤纸笔,便签和粘滞便笺创建。
2.3 特点多样性和⽬的。
认知映射⽤于各种学科,⽤于各种⽬的。
认知地图是最常见的⼼理模型可视化类型。
对结构或形式没有限制。
认知地图不必遵循特定格式。
因此,它们通常是抽象的,没有⼀致的层次结构。
它们⾮常灵活,可以容纳需要表⽰的各种概念或情况。
2.4 ⽤户体验视化知识。
可视化(任何类型)有助于认知处理; 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思维,分解思想,捕捉思想。
心智地图、认知地图与城市形态ppt课件
![心智地图、认知地图与城市形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6c3ca9ed630b1c58eeb50e.png)
14
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
• 1.地理学和心理学中的认知地图研究 • 地理学者主要从认知地图整体结构、类型、构成要素以及
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关系回答了认知地图是什么。心理学 主要从认知过程、认知地图影响因素和情感调控因素研究 了认知地图形成过程。 • 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存在的显著差异,地理学从空间变形 的视角探讨了两者间的差异,而心理学则更倾向从认知地 图形成的心理机制探索。研究表明,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 存在以下差异:①多数认知地图是不完整的、歪曲的、不 规则的,与现实情境不符;②有些研究者提出认知地图中 距离表现为符号的、拓扑的、影射的空间关系而非几何关 系(Cadwallader,1979;Tversky,1981)。
9
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
10
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
• 最先对城市居民认知地图研究的:美国城市规划教授林奇 ,详介了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洛杉矶、泽西市市民 的认知地图。
• 采用的方法:画地图草图;口头描述。 • 组成要素:1、路径2、标志3、节点4、区域5、边界 • 特点:1.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2.模糊性与判断性3.个人差
心智地图、认知地图与城市形态优秀PPT
![心智地图、认知地图与城市形态优秀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de7ccc8762caaedd33d4a4.png)
2020/4/29
2
主观地图不同于客观地图的方面
• 主观地图研究涉及到多门学科。以认知地图为例,它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心理学、地图学、城市规划
• 主观地图没有严格要求对信息准确无误的表达,它更注重 外部世界在人脑里的主观映像,通过线条、简单图像等符 号形式,创建受主观感官影响到的客观世界
2020/4/29
14
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
• 1.地理学和心理学中的认知地图研究 • 地理学者主要从认知地图整体结构、类型、构成要素以及
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关系回答了认知地图是什么。心理学 主要从认知过程、认知地图影响因素和情感调控因素研究 了认知地图形成过程。
• 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存在的显著差异,地理学从空间变形 的视角探讨了两者间的差异,而心理学则更倾向从认知地 图形成的心理机制探索。研究表明,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 存在以下差异:①多数认知地图是不完整的、歪曲的、不 规则的,与现实情境不符;②有些研究者提出认知地图中 距离表现为符号的、拓扑的、影射的空间关系而非几何关 系(Cadwallader,1979;Tversky,1981)。
• (3)概念地图 (concept map,亦称为思维地图mind map),是一种知识 的图形 化表征,是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的图形化表征。该类地图强调 了人的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 (4)其他主观地图,如虚拟地图 (virtual map)。虚拟地图是几种地图新 概念之一,它是针对实地图 (real map)概念提出的。
2020/4/29
4
心智地图(mental map)
• 心智地图是利用颜色,形象,以及从一个中心辐射出来的 一个体系中的关键词来表达信息的一种方法,用途极广。
认知地图的概念
![认知地图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51663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d.png)
认知地图的概念认知地图是指人对事物、概念、知识等的认知方式和结构的总结和描述。
也可以理解为人脑中关于某一特定领域或者某一主题的认知图谱或者思维导图。
认知地图的构建是人对世界认知的一个体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整合知识,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在认知地图中,人们会把相关的信息、概念、关系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
这个网络结构体现了人们对于事物认知的方式,也是人们思维的模式和规律的反映。
认知地图可以用于不同领域的知识整理和学习。
比如,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认知地图来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框架。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巩固知识,避免学习的零散性和碎片化。
认知地图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理论,将它们转化为具体且易于理解的形象和结构。
通过认知地图,我们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进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认知地图还可以应用于知识管理和信息整理。
在知识管理中,人们常常通过认知地图将各种信息、知识点、观点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
通过建立认知地图,我们可以更好地整理和管理我们获取到的信息,提取出重要的、有价值的内容,避免信息的冗余和重复。
同时,认知地图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回顾和查找所需要的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整理中,通过认知地图,人们可以将各种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信息网络,有助于对信息的理解和应用。
认知地图还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思维的创新和扩展。
通过建立认知地图,我们可以将不同领域、不同主题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和创新的观点。
通过认知地图,人们可以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限制,开发出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认知地图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知识领域的交叉点,发现新的规律和联系,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思维。
总的来说,认知地图是一个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整理知识和信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工具。
图像空间 认知地图 心理学 自我参照
![图像空间 认知地图 心理学 自我参照](https://img.taocdn.com/s3/m/4f14f93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a.png)
图像空间认知地图心理学自我参照认知地图、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都是绘图技术,可以在整个用户研究的过程中来可视化知识和概念之间的表面关系。
认知映射、思维映射和概念映射是组织、沟通和学习知识的三种强大的可视化映射策略。
它们帮助我们提出复杂的想法、过程,并识别其中的模式和关系。
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看起来会感觉很相似,且这种相似性会引起混淆。
其实它们是可视化思维模型的三种不同方式,不管它们属于设计者、研究者还是用户,每一个都有它们各自的优劣势。
本文将介绍这三种较为流行的图表形式在用户研究中的应用。
认知地图是所有心理模型的视觉表征的总称。
本文描述的所有映射技术都是认知映射的实例。
认知图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特定过程或概念的心理模型的视觉表示。
认知地图不需要遵守视觉规则,即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视觉上如何表示没有限制。
认知地图的概念源于心理学家,他以研究老鼠如何学会在迷宫中行走而闻名。
在心理学中,它有很强的空间内涵——认知地图通常指的是大脑中某个空间(如迷宫)的表征。
自那以后,认知地图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运营研究人员xxx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了这个术语,指任何类型的流程或概念(无论是否空间)的心理模型。
环境心理学——认知地图(三).
![环境心理学——认知地图(三).](https://img.taocdn.com/s3/m/9da38acd0975f46527d3e15d.png)
认知地图
一 概念:
• 最早见于美国心理学家T·C·托尔曼所著的《白鼠和人的 认知地图》。他认为,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 生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现场图的模型。它是一种局部环 境的综合表象,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还包括方向、 距离和时间关系等。 • 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认 知地图的存在,即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
获得认知地图的方法
• 2限定描画法 • 案例:关于自然公园空间意象的研究; • 该研究目的是明确使用者对自然公园的空间意象,弄清空间意 象与景观资源条件的关系,为公园的空间规划获取基础资料。 • 具体方法:选取东京周边可以当日往返的,使用程度相近的, 箱根、奥日光、奥多摩等5个自然公园作为调查对象地。调查在 每个自然公园事先选择10个代表当地景观资源的风景点,一共 50个风景点,向被调查者展示。随后要求被调查者画出包含有 这10个地方在各自公园的位置关系和当地的道路、河流等内容 的草图。也即是,并非描画自然公园全体空间的意象,而是限 定内容的空间意象。在进行限定描画法的同时,调查记录下来 在全部50个风景点当中,被调查者选择指出的自己留有印象的 风景点
• 1、早期阶段(1930—195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派 • 小白鼠走迷宫实验 • 结论:老鼠不是根据盲目的习惯,也不是依据途径的次序 而形成的机械的奔走习惯来行动的,托尔曼认为白鼠走过 迷津之后,获得了迷津通路的整体概念,从而托尔曼第一 次提出了“认知地图”这个术语。托尔曼最原始的关于 “认知地图”的概念是对现场地图在头脑中的模拟,但是 托尔曼在后来的研究中把认知地图的概念泛化了,内涵得 到了延伸,头脑不仅对空间事物的位置距离可以形成认知 地图,而且对抽象的符号也可以形成认知地图,比如对书 本上的字、图片也可以形成认知地图,对几个概念的相互 关系也可以形成认知地图。
心智地图、认知地图与城市形态
![心智地图、认知地图与城市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df2411c7770bf78a65295439.png)
3.旅游者认知地图的形成过程研究
旅游者环境学习经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环境学习评价, 一些开始学到的标志物由于无助于探路而被遗忘。第二阶 段是区域知识积累,此阶段道路和区域要素占主体,旅游 者通过了解不同区域的观赏特征和设施服务类型,形成了 旅游地区域知识。他提出旅游者认知地图存在由空间型 (标志物和区域特征突出)向道路型(道路特征突出) 发展 的 趋势。
(3)概念地图 (concept map,亦称为思维地图mind map),是一种 知识的图形 化表征,是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的图形化表征。该类地图 强调了人的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4)其他主观地图,如虚拟地图 (virtual map)。虚拟地图是几种地图 新概念之一,它是针对实地图 (real map)概念提出的。
2010.5.19
心智地图(mental map) 心智图是存在心智中的空间意象和环境特征 ,是由各种生活体验、感受及长期累积的经验,包括:从地图阅读中获 取信息、个人的实际经验,也包括图片、传说等。这些意象是我们在 找路、解决问题时的决策依据,影响我们的行为。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为“意象”或“表象”( image),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之为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
依据主观地图的制图目的和使用领域,主观地图可分为:
认知地图综述
![认知地图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5389b9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7.png)
到目前为止,认知地图还没有一种统一旳定义,一直以 来心理学家和地理学家们持有两种不同旳观点:
1.模拟观点(Kosslyn&shePard,1975)以为,认知地图是 真实环境中旳复制品,它与物质环境大致一点点相应, 似乎是一幅贮存在头脑中旳环境旳图像。
入
1、早期阶段(1930—195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派
小白鼠走迷宫试验
结论:老鼠不是根据盲目旳习惯,也不是根据途径旳顺 序而形成旳机械旳奔走习惯来行动旳,托尔曼以为白鼠 走过迷津之后,取得了迷津通路旳整体概念,从而托尔 曼第一次提出了“认知地图”这个术语。托尔曼最原始 旳有关“认知地图”旳概念是对现场地图在头脑中旳模 拟,但是托尔曼在后来旳研究中把认知地图旳概念泛化 了,内涵得到了延伸,头脑不但对空间事物旳位置距离 能够形成认知地图,而且对抽象旳符号也能够形成认知 地图,例如对课本上旳字、图片也能够形成认知地图, 对几种概念旳相互关系也能够形成认知地图。
(四)西格尔等人对小朋友认知地图旳形成阶段旳研究 皮亚杰是20世纪杰出旳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教授。他
提出,人旳认知发展依次经过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大致旳 相应一定旳年龄范围,每个阶段是前一阶段旳自然延伸,也是后 一阶段旳必然前提,发展阶段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认知总是 朝着必经旳途径向前发展。①这四个阶段是: 1.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 2.前运算阶段(2岁—7岁) 3.详细运算阶段(7岁—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五)Drumheller等人对认知地图旳影响原因研究 结论: 认知地图旳影响原因诸多,涉及: 1.年龄。手绘简图旳能力会伴随年龄旳增大而提升,但这并不是普遍合用旳。 2.性别。性别是个很主要旳影响原因,总体来说,男生比女生在这方面旳能
幼儿园大班益智游戏:认知地图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益智游戏:认知地图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b655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b.png)
幼儿园大班益智游戏:认知地图教育教案一、引言幼儿园大班阶段是幼儿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益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认知地图教育教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在本文中,将从认知地图教育的定义、教学原理、实施方法以及个人观点等方面全面探讨认知地图教育在幼儿园大班益智游戏中的应用。
二、认知地图教育的定义认知地图是一种将信息可视化并以图形方式呈现的思维工具,用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整理信息、提高记忆和思维能力的教育工具。
认知地图教育则是以认知地图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构建各种认知地图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三、教学原理1. 主动性原则:幼儿在进行认知地图教育时,是主动参与的。
他们通过构建认知地图来整理和归纳知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
2. 图形化原则:认知地图是以图形的方式呈现信息的,这种直观的图形化呈现方式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3. 关联原则:认知地图通过各种关联方式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幼儿建立起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关系。
四、实施方法1. 选择合适的主题:在幼儿园大班教育中,选择合适的主题非常重要。
可以根据孩子的芳龄特点和认知发展的要求,选择一些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主题,如“四季变化”、“动物世界”等。
2. 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所选择的主题,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比如:“通过认知地图教育,引导幼儿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学内容展开:通过问题引导、图形化展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逐步展开教学内容,并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以认知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4. 综合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次引导幼儿进行知识整合和总结,形成完整的认知地图教育教案。
五、个人观点认知地图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儿园大班益智游戏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环境心理学》第4讲认知地图法
![《建筑环境心理学》第4讲认知地图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c4da085a8102d276a22fd8.png)
(三) 圈域图示法
圈域图示法是指在比例尺适宜的地图上, 要求被调查者指示出调查对 象地的范围, 并进一步要求被调查者将特定的圈域或边界点、 分节 点等记录下来的方法。
一般而言, 圈域图示法多应用于研究居住社区的范围、 城市中心的 范围等。
该方法与其说是使用地图, 不如说是使用被严格限定的道具, 因而 能够确保答案作为数据的统一性, 还可以减轻回答者的负担, 使调 查简单易行。但是, 用该方法能够调查把握的事项仅限于比较单纯的 特定事物, 分析结论也比较简单。
研究顺序
首先向被访谈的市民指出了调查对象地的范围 应让被调查人员熟悉统一的绘图比例和符号 访谈市民绘制草图的顺序和时间也被调查人员记录下来
(二)限定描画法
限定描画法的使用旨在弥补自由描画法的不足之处: 受制于被调查者 的绘图表现能力。并且, 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分析的难度。
调查中首先使用事先记录下来的, 标记有对象地区内主要空间要素位 置形状的地图, 给予被调查者, 要求他们描画出地图上隐去的其他 部分。
2、认知地图法研究目的与调查方法
在研究个人的意识空间时, 大体把握对空间认知程度的研究与把握 喜好、 态度、 评价程度的研究区别很大。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 同样 为探求图示而进行调查, 具体的方法也不一样。
相对而言, 描画或图示的方法适合调查空间认知程度。
3、调查方法的种类与特点
(一)自由描画法
(图4~6)中的数字代表在各自然公园中被辨认指出的风 景点编号。(图4)有6处风景点被指认, 且编号1 的风 景点具有较高的指认率, 所以属于依靠1个突出风景 点的类型。(图5)也有6处风景点被指认, 但是编号1、 2、 3、 4 的风景点都具有较高的指认率, 所以是拥 有多个使人印象深刻的风景点类型。而(图6)仅有5 处 风景点被指认, 且指认率都不高, 所以属于不存在 使人印象深刻的风景点类型。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d81f7f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1.png)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电商平台的用户认知与评价分析
用户认知
该电商平台在用户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其丰富的商品种类、便捷的 购物流程和高效的物流配送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用户评价
用户对该电商平台的评价普遍较高,主要表现在商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 方面。用户对该平台的信任度较高,愿意向亲朋好友推荐该平台。
市场分析
用于分析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 ,制定营销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
用于评估员工绩效和培训需求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04 评价地图的构建方法
确定评价维度
可用性
评估产品或服务的 易用性和用户友好 程度。
性价比
评估产品或服务的 价格与性能之间的 匹配度。
功能性
评估产品或服务是 否满足基本功能需 求。
可靠性
建立概念关系
分析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 和层次关系,构建初步的 概念映射。
调整概念映射
根据分析结果,对概念映 射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 其逻辑性和完整性。
认知地图的绘制
选择合适的工具
选择合适的软件或工具,如MindManager、 XMind等,用于绘制认知地图。
绘制认知地图
根据概念映射的结果,绘制认知地图,包括节点、 连线、标签等元素。
旅游规划师可以利用认知地图了解游客对 旅游景区的空间认知和游览路径,优化景 区规划和导游路线。
导航系统
市场营销
导航系统可以利用认知地图技术,提供更 加智能化的路径规划和导航服务。
市场营销人员可以利用认知地图了解消费 者对产品的空间认知和品牌定位,制定更 加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
02 认知地图的构建方法
标注关键信息
在认知地图中标注关键信息,如重要概念、关系 等,以突出其重要性。
《认知地图综述》课件
![《认知地图综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6501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a.png)
知地图。
3
简单易用的工具软件推荐
推荐使用MindMeister、XMind等专业 认知地图工具软件。
高效的认知地图技巧
使用快捷键、模板和样式,提高认知 地图制作效率和美观度。
认知地图应用案例分析
项目管理 会议记录 多元思考
认知地图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 计划、任务分配和进展跟踪。
认知地图可以快速记录会议讨论内容,便于参 与者理解和回顾讨论要点。
结构化思维导图
以中心主题为中心,逐级扩 展分支,呈现思维的逻辑结 构。
非线性思维导图
不受线性结构限制,更加自 由灵活,适用于创意发散。
语言思维导图
以关键词、短语和句子为基 础,形成思维的文字表达。
认知地图的制作方法
1
制作认知地图的步骤详解
2
从确定主题、构建分支,到添加关键
词、图形和颜色,逐步制作完整的认
认知地图能够促进创意发散,帮助思考者从不 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认知地图的优势和劣势
1 优势
简洁直观、易于理解和记忆、促进创意发散、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2 劣势
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巧、对于复杂主题可能不够全面。
结语
认知地图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认知地图将在学习、工作 和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认知地图综述》PPT课 件
本课件将全面介绍认知地图的概念、构成和制作方法,以及其在项目管理、 会议记录和多元思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同时讨论了认知地图的优势和劣势, 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什么是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是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呈现和组织人的思维过程、理解和知识结 构。通过图形和文字的组合,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认知地图综述PPT38页
![认知地图综述PPT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ebc1733a84254b35effd34bf.png)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林奇对认知地图组成要素的研究
美国城市规划教授林奇在1960年出版的《城市意象》一书中, 详细介绍了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市民的 认知地图,其理论和方法很快在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被推广 应用
他在城市意象理论中提出构成认知地图的5要素(标志物、节 点、区域、边界、道路)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Thomdye认为人类在形成和使用认知地图时用到了三类知识:(1) 地界标知识,这是关于位置的特定特征的信息,以及那些既源于 表象性表征又基于命题性表征的信息;(2)路线道路知识,这涉及 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具体路径,以及那些既基于程序 性知识又基于陈述性知识的信息;(3)测量性知识,这涉及对地界 标间距离的估计,正如它们可能出现在测量地图上的那样,而且 这些可以用表象性和命题性的方式表征。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如何行动的知识,其在头脑中的表征是通过产生 式来完成。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如果—那么”规则。当“如果” 得到满足,“那么”就得以执行。
当然很多产生式构成了一个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通过许多子目 标,控制产生式的流向。程序性知识分为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和有 意识的程序性知识。构建认知地图的目标就是经过系统的训练,由 有意识的认知地图成为自动化的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概念的发展
3、当代阶段(1980年代至今),信息加工理论的加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地图概念体系经历了由静态向动
认知地图效应
![认知地图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80ea41f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e.png)
认知地图效应认知地图效应不断地强化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可以在人的脑子里形成一张认知地图--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
认知地图效应-内容讲解老马识途所利用的经验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实际上是有科学道理的.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认知地图.认知地图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即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认知地图效应出处认知地图效应-应用学习英语,多学、多听、多说、多读,投资股票,多关注,尤其是对其中几只股票,这样可以把握好它的运行规律。
[2]认知地图效应-在组织变革中的应用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一句话:"在当今时代里,我们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必须讨论变革。
"韦尔奇的话听起来可能觉得有些极端了,但或许它正是取胜的关键。
消费者的需求在变,竞争对手的策略在变,供应商的价格在变…"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真是一语中的。
面对如此多边的市场,正确的做法就是进行组织变革,变革,变革,再变革。
但是变革有成功,也有失败,或者不太成功,有的甚至加速了企业的衰败,而且后者还为数不少。
可以说,"成也变革,败也变革"。
究其原因,这与组织变革所采取的方法策略密切相关。
一句话,过程决定结局,手段影响成果。
在如何领导变革方面进行过大量实证研究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约翰·科特曾经出版过一本著作叫做《变革之心》。
之所以叫做"变革之心",是因为科特认为:必须要通过"心"去领导一场变革。
在成功变革中,人们总是能设法帮助其他人以一种能够影响他们的感受而不仅仅是思维的方式,来观察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科特的原话是这样的:"在进行大规模变革的时候,企业所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绝对不是战略、结构、文化或系统--当然,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地图
场地概况
我们小组调研的场地位于现解放路以东、文德路以西、大南路以 南、珠光路以北的地块。 场地的道路网络大致由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道路形成网格状,东 西向道路较长,南北向较短。 主要以商业和居住为主,内部居住区建筑规模小,道路窄,杂乱 拥挤。商业气息浓厚。
行走路线
小组成员的认知地图(整个场地)
路人的认知地图(文德路一带) 路人的认知地图(文德路一带)
作者身份背景: 建筑书店女老板,河北人,约四五十岁 白天多数时间在看店,极少外出 家不住附近,上下班自驾车
书店女老板:我平时都在店里,没时间 出去,最多吃个午饭,或者晚上去逛逛, 就去北京路,广百啊这些。回家自己有 车。平时忙对周边也没有太多了解。 分析:图中信息较简单,有大多数人关 注的地方,北京路,地铁站。值得注意 的是,她所画的几个点跟她生活息息相 关,停车场,以及作为一个老板最为关 注的,钱,银行。
丹丹
小组成员的认知地图(整个场地)
培峰
婉莹
小组成员的认知地图(整个场地)
一敏
嘉哥
路人16岁) 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出来溜达,下午两点半要上课 家不在附近,需要搭乘地铁或者公交上学
中学生妹妹:我们中午12点下课,通常 都是去学校附近的快餐店吃中饭,吃完 饭就去一下附近有wifi有空调的coffee shop啊甜品店啊坐坐,有空还会去新华 书店和中图(中山图书馆)看一下书。 分析: 图中含有的元素有星巴克,DQ皇后 雪糕店,贡茶,58°c等甜品快餐店,不 难看出这个中学生妹妹对学校附近的小 吃饮品店十分的熟悉。而且还有新华书 店,这也符合一名中学生的视角。
路人的认知地图(康泰路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