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4123523页PPT

课堂小结
树 立
消费心理 面面观
正
确
的
消
费
观 做理智的
消费者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量出为入,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谢谢!
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哪些心理因 素的影响?
2、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必须 遵循哪些消费原则(消费观)?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出为入,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无计划 举债消费
启示?
紧缩消费 果戈里的小说《死灵魂》中
有个人物叫泼留希金,他积攒了 很多的钱财却不消费,钱锁在箱 子里,以至纸币霉烂变质,用手 一碰就化为灰,地窖的面粉硬的 像石头,要用斧子去劈。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进行消费。
温馨提示: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这里的“入”=当前收 入+未来收入
材料:作为一般的工薪家庭,这对夫妻是否 应该看到打折就购买玉器和珠宝?这给我们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温馨提示: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
“三个避免”
避免
盲目跟风 情绪化消费 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的生活。
认可。
夸耀性 盲目性
不实用, 对个人生 活不利。
态
具体分析,盲目从
过分标新立 不健康的
度
众不可取。
异不值得提 究实惠。
对个人和社 会都有利。
是理智的消 费,应大力 提倡。
第三课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导学案

2014级政治必修1导学案 编制时间 2014年09月20日 使用班级:2014级全体学生 主备人:冯成喜 复备人: 审核人签字:第 1 页 共 4 页 第 2页 共4页本案寄语:态度决定一切,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②适度消费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要提倡适度消费。
超前消费具有盲目性,也容易助长攀比之风和浪费现象,于己于国都是不利的。
滞后消费会过于节俭,既不利于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
③注意:第一,适度消费的原则,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
勤俭节约不能简单理解泊煮钱省着花,而是指与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合理消费。
第二,反对超前消费与适度消费的原则是一致的,但对“超前”的含义要做具体分析。
判断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这个动态因素。
正确理解适度消费,就是既不滞后,叉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①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消费的选择过程中要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反对盲目从众和相互攀比的心理,做到理性消费。
②尽量避免情绪化的消费,情绪化的消费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而购买,是一种不理智的选择。
因此,个人在消费决策时,要注意保持冷静,避免激烈的情绪波动对消费选择的影响。
③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倾向。
在安排生活消费时要有合理的消费结构,注重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要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我们要高度重视绿色消费。
①绿色消费的内涵: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②绿色消费的特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③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人们为了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而形成了一种共识,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消费观 (第二稿)

XXXX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 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酌情增减文字
坚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消费观
有位经济学家说:"你 省下来的一块钱,大于 你赚进的一块钱"。其 实俭朴的人生也是富裕 的人生。正如谚语所说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同学们请牢记消费四原
则:量入为出,适度消
费;避免盲从,理性消
x
费;保护环境,绿色消
费;勤俭节约,艰苦奋
斗
10
-
感谢您的观看
坚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消费观
⑦ 时尚消费:要的就是"酷" ⑧ 颠倒消费:舍本逐末为赠品 3.对消费心理的调查。进行小组讨论,并归纳出消费心理大致情况 a)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 加入,这种消费会受别人行为、别人评价的影响。人们追随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 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推销 商品。所以,我们是否消费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从众 b)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大学生在穿戴上的讲究名牌,在电子产品上的不断升级,并且 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c)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展示往往通过自己的消费行 为体现出来。这虽然推动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 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20xx
坚持理性消费,树 立正确消费观
-
导入
目录
坚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消费观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消费观的基本内容,包括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三个方面。
2.培养学生分析消费现象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生活中的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判断。
3.引导学生学会理财,提高他们的经济素养,为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消费。
3.小组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正确消费观的关键点,如:“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等。”
2.重点强调:强调正确消费观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正确消费观的实践作业,如:“观察家人或朋友的消费行为,分析其是否符合正确消费观,并提出改进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消费。例如,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在购物时遇到的困惑和心得,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购物过程中,学会如何辨别绿色消费和盲目消费。
此外,我还结合时事热点,如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让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过度消费、冲动消费现象,并引导学生如何理性对待促销活动,避免盲目跟风。在课堂总结环节,我以一首消费观诗歌作为结尾,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中,深化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第3课第二框

提倡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留有余地,安排好各方面消费比例。但又不能过度抑制消费。
(3)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板书)
归纳:讽刺只注重物质金钱消费,忽视了精神消费的现象,从而造成物质上富有,精神上空虚的畸形状态。
(4)做到科学消费(板书)
3、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板书)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板书)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的重要性(板书)
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是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评价: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俗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我们的祖训。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就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
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消费都与国家、集体、个人紧密联系,因此,作为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者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板书设计:
当堂检测:
教学
反思
备课组长签字
Hale Waihona Puke 教法启发、引导设问、讲授法
学法
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办卡体验消费
(个人主页)
教具
多媒体、教材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提问:
1、家庭消费按消费的目的可分为哪几种?
2、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新授: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板书)
(1)生产决定消费(板书)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课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四种,其区别参见下面
的表格。
表现 从众心理引 求异心理引 攀比心理引 求实心理主
区别
发的消费 发的消费 发的消费 导的消费
特点
仿效性 盲目性 重复性
标新立异
炫耀性盲目 符合实际,
性
讲究实惠
健康、合理 展示个性,
评 价
利
的从众心理 也可推动新 可带动某一 工艺和新产
产业的发展 品的出现
B.可持续性消费
C.勤俭节约
D.“5R”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绿色消费相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选 B 项。 答案:B
3.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
——“拼族”,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
【例 2】“双 11 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 500
元商品返还 280 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
而凑足购买 500 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
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问题导入 材料中分别体现了哪些消费心理?作为中学生应该 怎样抵制不良消费心理,做理智的消费者? 答案:高中生丽丽是攀比消费心理;妈妈是求实消 费心理。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第3课 第2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共20张PPT)

倡议:绿色消费从小事做起
●离开房间时要随手关灯。 ●使用可回收材质包装的商品,少买其他包装的商品。 ●不使用浪费资源或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如发泡塑料餐 盒、一次性木筷等)。 ●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注意废纸、铝罐、铁罐、塑胶罐等再 生垃圾不能随意丢弃。 ●多用再生纸及其他可以循环再生的产品。 ●尽量用蓄电池或可充电的电池,少用普通电池。旧电池应 回收,切勿随意丢弃。 ●商店购物拒绝不必要的塑料袋。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理解:
其一: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当前、预期) 其二:不能过分的抑制消费 其三: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还应该提倡积极的、合 理的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坚持从个人的生 活实际需要出发 理解: 其一:避免盲目从众,风随大流 其二:避免情绪化消费 其三: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理性的消费者应该践行的原则
•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原则 名称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在自己的经 济承受能力 基本 之内
要求
有主见, 保持冷静 的头脑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 要戒奢从俭,要 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 任何时候都发扬, 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 艰苦朴素,自强 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不息,与时俱进, (“5R”) 开拓创新从众Biblioteka 理仿效性、重复性、 盲目性
求异心理
标新立异
攀比心理
炫耀性、 盲目性
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讲 究实惠 对个人生活和社 会都有利
利
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 展示个性、推 消费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 动新工艺新产 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 品出现 业)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教学重点
区分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正确认识和坚持理性消费的原则。
教学难点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绿色消费。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
他们本身也是消费者,虽然他们的认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在逐步地成熟之中,但他们对事物又缺乏准确的判断和深刻的认识,做事容易冲动和盲目,容易受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
通过本框的学习,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从而使他们树立一种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讲授法、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法。
学法
课堂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从众心理
树
立
正
确
的
消
费
观
消费心理面面观
做理智的消费者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小结。
高中政治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新人教版必修1

可编辑ppt
12
5.鼓励消费并不是无节制地消费,更不是奢侈浪
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而人们消费的
“度”就在于
( A)
A.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承受能力
B.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是否能促进生产的不断扩大
D.使恩格尔系数低于30%
解析 消费必须适度,从自身角度讲就是要在自
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从国家社会角
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
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
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的
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
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
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
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阶层、相关群体、家庭、
文化、亚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正
因为如此,要想有成功之作就要真正透视消费者
心理。
可编辑ppt
5
问题探究: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从迎合消费者心理的 角度,分析生产经营者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 身的发展?
可编辑ppt
6
思路导引: (1)消费行为可以是从众心理引发的。生产经营者 应该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流行趋势信息,利用消费者 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推销自己的商品。 (2)消费行为可以是求异心理引发的。生产经营者 要突出所销售商品的个性特点,不断推出新产品、 新工艺。 (3)消费行为可以是求实心理主导的。生产经营者 一定要在商品的价格、质量、服务、功能等方面下 功夫,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B.房地产价格会进一步提高,从而现在暂停购房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 学 设 计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本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生活消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同时又是对前面消费及其类型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为后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目前社会上常见的几种消费心理及其基本特征;知道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目标在分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问题时,采用问题解答法,情境导入法等。
同时能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使学生认清其危害,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分析、审视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鼓励学生敢于剖析自己、修正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的把握四、课前准备(一)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性的消费者,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二)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三)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课前要求各组课前在黑板上展示给各组安排的学案题目答案。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多的高中生活的学习,学生已经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对于如何学习政治这一科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由于本校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原有的知识储备较少,在理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比较有难度,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纯粹讲理论,不在理论上做太大突破,只是点到为止。
高中政治必修一培优新方案课件第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第二框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 由题眼可以看出,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单”购买的行为是不 理性的,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C 项符合题意;题目并没有涉及求 异心理和攀比心理,A、B 两项不符合题意;适度消费是在自己的经济 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凑单”购买的行为并不一定超出自己的经济 承受能力,故 D 项排除。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可以结合一 些优秀的装修风格,不要过分标新立异、攀比跟风或照抄照搬。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知识升华 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1)适度消费,即合理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 思,就是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滞 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 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来合理进行消费。
(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适度消费 反对超前消费和抑制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不 抑制消费。
第二十三页,共45页。
典题印证 (浙江高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 500 元商品返还 280 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 足购买 500 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 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第十八页,共45页。
情景三 乔迁新居 小华:爸爸,有车有房,咱家这一来可就跨入全面小康啦! 爸爸:哈哈!也算是吧! 小华:老爸,你瞧我的运动鞋也该提高一下档次了,明天咱们一 起去换双新的吧! 妈妈:啊?!你这双鞋才刚买一个月,还好好的,现在就换?你 也太不知道“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了吧! 小华:……
第三课第2框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三课第2框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襄安中学方宝柱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课第2框题。
本课是全书的切入点。
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第四个环节,但是消费却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
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单元来讲,正是要把“与中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经济活动”作为切入点,这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蕴涵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这为过渡到本课起到铺垫作用。
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主要从学生个人认知的角度,在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基础上,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个理智的消费者。
学好这个框题为以后学习的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是教学的关键部分和落脚点。
本课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第二部分“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
两者之间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后者是前者的落脚点,也是重点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2、消费心理的四种类型的形成表现以及对此的评价;3、做理性的消费者,要坚持的四大基本原则;4四大消费原则的各自要求和意义。
能力目标:1、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2、分析各种消费心理和观念,提高比较、鉴别能力,以及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框的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
2、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观念;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3、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
三、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我将“生产和消费辨证关系的原理”与“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为教学重点。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解析:“限塑”政策实施的目的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故C项正确。本题要求学生要关注时事热点,了解相关背景。 答案:C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 文明,到 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 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 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 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 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 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 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
自 主 探 究
案例反映哪种消费心理? 你怎样评价这Βιβλιοθήκη 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4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理智的消费。
只买对的 不买贵的
核心归纳:各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比较 评 价 消费心理 特 点 利 弊 从众心理 引发的 消费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健康的、合 理的从众心 理可以带动 某一产业的 发展。 不健康的、不 合理的从众心 理误导经济发 展,对个人社 会也不利
信贷消费是不是就是超前消费?
适度消费: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
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超前消费也叫过度消费,是指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 能力的消费。这种消费行为缺乏理智,具有盲目性, 容易助长攀比之风和浪费现象,于己于国是不利的。 滞后消费也叫抑制消费,是指远远低于自己经济承 受能力的消费。滞后消费会过于节俭,不利于自己 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
高中政治必修一: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5+教学设计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教材分析本框位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三课第二框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对消费的基本知识有了总体性认识,所以本框内容就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四种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并对这些消费心理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
虽然他们的认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在逐步地成熟之中,但他们对事物又缺乏准确的判断和深刻的认识,做事容易冲动和盲目,容易受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
所以本框的设计只在让学生辩证地分析四种消费心理,树立正确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
2、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正确区分、评价四种消费心理。
2、能够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消费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通过本框学习,并结合当今热点低碳经济,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3、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做理智消费者教学难点:对四种消费心理的辨别五、教学方法1、情境探究法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讲授法高中课本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理解不了的知识点还需要教师细致的讲解。
3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让同学们学会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变化,也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这就是第二框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标要求: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追求时尚等;消费行为,如“租赁消费”“贷款消费”等。
* 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 主张“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①理解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②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
③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二)能力目标①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
②提高科学理财的意识和能力。
③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的消费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
②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落实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难点: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网络、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交流信息等,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自主探究(学生课前完成,课前老师检查、课堂中释疑解惑)合作探究(课堂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动态修改(一)消费心理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见附表【合作探究】【探究一】课本20页1.对同学互赠礼品的认识。
2.小林的奇装异服。
3.校园的攀比之风。
【探究二】现在有些妈妈最怕给女儿买衣服,女儿想买的,妈妈不愿意,妈妈想买的,女儿看不中。
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
妈妈认为,穿衣服不能太张扬,和周围的女孩打扮的一样才好。
女儿坚决不同意:“同学都穿这样的衣服,我不要!”她总是挑选那些和别人迥然不同的衣服。
问题:妈妈和女儿的消费心理有什么不同?怎样评价她们的消费心理?(二)做理智的消费者⒈量入为出,消费要在自己的______之内进行消费。
既要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缺乏理智的;又要反对________,它使人们的__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____的发展。
⒉避免盲从,消费______________,是不理智的。
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____,避免_____,避免_____________的倾向。
分析:妈妈的消费属于从众心理,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消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仿效他人,其消费行为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和别人行为的带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消费心理。
女儿的消费属于求异心理。
具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通过消费个性化的商品来展示个性,表明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但展示个性应考虑社会的认可与代价。
总结:人们的消费行为由四种消费心理引发: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的区分◆从众心理是一个人因受别人影响而按照别人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现象。
◆攀比心理是指在不同的收入阶层之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以高阶层的消费方式为参照。
教师总结:综上可知,消费是否正确影响自己、他人、社会。
因此,我们要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①、什么是适度消费?②、你很有钱,年入百万,就可以天天牛奶浴、啤酒浴,吃“天龙御宴”了吗?③、贷款消费是适度消费吗?如何看待“负翁”与“负婆”?教师归纳总结:(略)特别说明:量入为出的“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将来的收入。
适度消费的“度”指的是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
所以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贷款消费是适度消费。
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还不起贷则是不适度的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①你喜欢追星吗?购物时非名牌不买吗?②你有过凭一时冲动而购物的行为吗?③在你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多少?精神消费占多少?是否患“小儿麻痹症”?⒊保护环境, 消费 ⑴绿色消费是以_____________为 主旨,符合____________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______。
⑵绿色消费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们应该树立______,保持_与____之间的和谐。
⒋勤俭节约,以____为荣、以____为耻,是社会主义荣 辱观的体现,____作为一种____,任何时 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教师小结说明:(详细理论略)首先,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
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
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探究二】课本22页由“筷子革命”引发的思考。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探究三】课本22页 关于“打包”和“舌尖上的浪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教师引出问题:同学中存在浪费现象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现在过时了吗?它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否矛盾?学生讨论,然后引导说明两者不矛盾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
尤其说明拉动经济增长与铺张浪费不能混为一谈。
教育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三)课堂检测所谓“绿色消费”是指崇尚自然、健康、安全、环保、节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结合材料,谈谈“绿色消费”的必要性。
(1)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2)绿色消费反映了消费者更加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绿色消费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观,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5)绿色消费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四)课堂总结、点评综合上述,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该是一个懂得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和滞后消费的人;一个懂得理性消费,反对盲目消费的人;一个懂得保护环境,崇尚绿色消费的人;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人。
每个人都要做一个理智的、精明的消费。
板书设计:(一)消费心理面面观(表格)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态度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立异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盲目性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值得提倡(二)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
一是不能过分抑制消费。
二是要有一个合理的消费结构,也就是在安排生活消费时,要注意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一是教材突出强调了在消费过程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二是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
三是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一是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二是为什么提倡可持续消费三是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四是绿色消费的特征(具体体现和要求),即“5R”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
(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戒奢以俭。
(3)实践证明,艰苦奋斗精神于国于民都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
教学反思:作业1、深入社会实际,写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
2、撰写小论文: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适度消费之我见。
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态度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立异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盲目性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