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方法文献综述论文

合集下载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引言: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会计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会计类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近年来会计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以及学者们对于会计领域的关注点。

一、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者们通过对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和审计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例如,某研究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进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二、会计伦理研究会计伦理是会计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伦理行为在会计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们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内部控制和财务舞弊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会计伦理对于企业治理和财务报告的影响。

例如,某研究发现,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降低财务舞弊风险。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企业的道德风险管理对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财务报告透明度研究财务报告透明度是近年来会计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报告质量和信息环境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财务报告透明度对于企业价值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例如,某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者对于企业价值的判断准确性。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增加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

四、国际会计准则研究国际会计准则是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实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

例如,某研究发现,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应用可以提高全球资本市场的整体效益,降低跨国企业的信息成本。

另外,还有研究指出,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性和可比性对于全球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专业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会计专业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会计专业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引言会计专业作为商科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关注着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会计专业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为会计专业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1.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会计信息质量是管理和决策过程的重要基础,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关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通过构建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和方法,为实践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研究文献1通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了不同国家会计准则对于信息质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方面,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公司表现更好。

研究文献2从会计信息质量对股东权益和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于股东权益和企业价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发了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改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视。

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近年来会计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关注企业在社会、环境和道德等方面的责任承担和信息披露。

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更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试图综合考虑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研究文献3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分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与公司的财务绩效和市场表现存在正向关系。

这一研究结果为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支持。

研究文献4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分析,关注企业的信息披露特征和质量。

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程度和质量对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会计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者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会计信息处理、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效率。

税务会计模式文献综述

税务会计模式文献综述

税务会计模式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税务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日趋广泛,税务会计模式相关研究文献资料日益丰富。

本文从税务会计概念、税务会计模式以及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这三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关键词]税务会计模式;税务会计一、税务会计的概念由于各国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的学者对于如何界定税务会计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列举两个易于理解、定位合理的税务会计定义。

日本税务会计专家武田昌辅(1995)给税务会计下定义为“税务会计是为计算法人税法中的课税所得而设立的会计,它不是制度会计,而是以企业会计为依据,按税法的要求对既定的盈利进行加工、修正的会计”。

我国的盖地教授(2005)认为,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业会计。

二、税务会计模式的研究为了完善税务会计理论,引导税务会计实践向前发展,学者根据各国税法立法背景、会计规范方法、历史传统、经济体制、投资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等因素将税务会计划分为三种模式:财税分离模式—英美税务会计模式、财税合一模式—法德税务会计模式、混合模式—日荷税务会计模式(苏淑欢,2001)。

1、财税分离模式——以投资者为导向财税分离模式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有充分的独立性,不受税法的约束。

纳税人的税务事项由税务会计另行处理,无须通过对财务会计的纳税调整来实现。

(田云玲,高媛媛,2008)2、财税合一模式——以政府为导向这种模式不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

法国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这一模式的优点是企业无须面对两套不同的会计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

论文:浅议企业所得税会计方法

论文:浅议企业所得税会计方法

102008 会计研究论文浅议企业所得税会计方法一、引言所得税会计是由于会计准则规定与应税收益处理之间存在差异而产生的,所得税会计作为税务会计的一项分支,对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进行反映。

其最早出现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从最初的应付税款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历经了递延法、利润表法和资产负债表法等,所得税会计已日甄成熟。

二、所得税会计方法对比(一)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对比应付税款法的计算依据是本年度的税前会计利润,按照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的差异调整税前会计利润,得到符合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再乘以税法规定的税率得到的税额即为本年度应当缴纳的所得税额。

相应的会计处理为: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应付税款法由于在当期对利润和所得税进行调整,当期缴纳的所得税费用即为当期应当缴纳的所得税费用。

由于应付税款法没有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区分,导致所得税费用无法配比递延,从而影响与利润的配比关系出现偏差。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在1994年6月29日,财务部颁发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中提出的,明确将企业所得税项目纳入企业的费用项目。

纳税影响会计法不同于应付税款法,其计算基础是企业税前利润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之间的时间性差异。

由于两者计量标准的不同,导致应纳税额的差异根据纳税影响会计法将被递延至后期。

对应的会计处理为: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差额则作“递延税款”处理。

相比而言,应付税款法由于其操作的直观性和简便性,在操作上易掌握。

但是由于应付税款法在当期对所得税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不能实现应纳税额与利润的良好配比,同时由于没有考虑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的时间性差异,违背了会计准则中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而纳税影响会计法由于递延项的产生,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有效地保证了会计信息提供的准确有效。

(二)递延法和债务法的对比纳税影响会计法有两种具体的核算形式:递延法和债务法。

会计方面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会计方面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会计方面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会计方面文献综述是对近几年来有关会计方面的学术文献的综合梳理和分析,其主要目的是帮助研究者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并为其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篇会计方面文献综述的范文模板例文,以供参考。

一、引言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效益和稳定。

因此,会计学一直是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

随着企业经济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会计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就当前会计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为读者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会计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1.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研究财务会计信息透明度能够提高投资者的决策效率和市场效率,减少投资者风险,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

因此,近年来透明度研究成为了学者关注的热点。

李松等(2018)的研究发现,透明度与企业经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2.企业财务分析研究企业财务分析是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学者们对企业财务分析的研究日益深入。

秦峰等(2017)的研究发现,企业财务分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企业经营、市场环境、财务政策等。

3.审计质量研究审计是保障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审计质量研究成为了学者关注的热点。

罗明等(2016)的研究发现,审计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对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三、会计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1.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是会计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

杜少军等(2019)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国A股市场的财务信息透明度进行测评,得出了客观、可靠的结论。

2.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会计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观察和实验,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黄利等(2019)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得出了科学、可靠的结论。

四、结论本文对当前会计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财务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企业财务分析研究和审计质量研究。

浅谈所得税核算方法论文范文

浅谈所得税核算方法论文范文

所得税核算方法是指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对其所得税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所得税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得的所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对于企业来说,准确、合法地核算所得税是非常重要的。

所得税核算方法包括实际利润法、简化计税方法、估算利润法、计提法等。

其中,实际利润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严谨的一种方法。

它要求企业按照国家税务局制定的国家会计准则,按照企业的核算周期编制财务报表,按照税法规定的所得计算公式计算出纳税所得额并缴纳所得税。

简化计税方法则是相对于实际利润法而言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

它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其计算方法是以纳税前当年收入总额为基数,并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纳税所得额,比例一般为3%~5%。

估算利润法是对企业未来利润进行预测,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纳税所得额。

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核算负担,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估计不准确,可能会导致缴纳更多的税款,对企业造成一定影响。

计提法则是在企业实际发生的财务支出中,按照税法规定的一定比例计算出纳税所得额,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计提。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企业拥有大量收入,在计提过程中可以准确地将所得税费用予以保留。

不论是哪种方法,都要求企业保持准确、完整的财务记录,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和缴纳所得税。

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核算负担,提高其核算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所得税核算方法是企业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定。

只有准确地进行税务核算,才能够开展合法、规范的经营活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会计制度文献综述范文(3篇)

会计制度文献综述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制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对会计制度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会计制度发展历程1.建国初期(1949-1978年)建国初期,我国会计制度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以计划经济为主。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主要以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为主要任务,会计核算方法简单,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2.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会计制度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

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法律地位得到确立。

此阶段,会计制度在核算方法、财务报告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1993-2008年)1993年,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计制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此阶段,我国会计制度在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992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4.深化会计制度改革时期(2009年至今)2009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此阶段,我国会计制度在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方面不断完善,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三、我国会计制度现状1.会计准则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形成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包括《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

2.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企业财务报告披露内容更加全面、真实、准确,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3.会计监管体系逐步健全我国会计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包括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监管体系。

所得税会计方法文献综述论文

所得税会计方法文献综述论文

所得税会计方法文献综述论文
所得税会计方法文献综述
【摘要】所得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会计和税制改的不断深入,所得税会计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对外放,向境外筹资的上市公司也逐渐增多,按照国际会计标准进行所得税确认与计量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对所得税会计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观;综述
一、所得税会计方法比较研究
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所得税会计基本理论有所得税归属理论,企业收益确认理论,差异确认理论和暂时性差异处理理论。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所得税会计的确认有两种观点:费用观和收益分配观。

依据是否进行跨期分配,费用观下产生了以下几种所得税会计确认方法: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债务法(包括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和税款净额法。

其中应付税款法不进行所得税的跨期分配,后面几种方法则必须进行。

我国会计界的专家针对各种观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刘斌(2007)对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直以来,是否对所得税进行跨期分配以及如何分配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都存在争议,他提出应付税款法是主张不对所得税跨期分配观点的代表,纳税影响会计法是主张对所得税跨期分配观点的代表。

(2)张蓓(2005)对递延法和债务法的进行了比较分析,她提出递延法是将本期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

所得税会计理论的论文范文

所得税会计理论的论文范文

所得税会计理论的论文范文所得税会计作为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企业日常会计工作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所得税会计理论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所得税会计理论论文篇1:《浅谈所得税会计问题》【摘要】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都是着眼于未来的。

企业在取得资产和偿还负债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从应税经济利益中给予扣除的部分即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比较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本文就所得税会计中暂时性差异确认与计量的难点问题,通过相关项目的例证作简要剖析。

【关键词】暂时性差异; 确认; 计量一、资产项目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一)固定资产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值-固定资产会计上允许的折旧-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固定资产的原值-税法允许计提的提旧,不考虑计提的减值准备。

因此两者产生了暂时性差异。

例1,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500000元,会计上采用的计提折旧的方法为年数总和法,税法中规定采用平均年限法,折旧年限均为五年,在第二年年末时,固定资产计提了10万元的减值准备。

【分析】企业会计中:年数总和法第一年的折旧=1 500 000×5/15=500 000(元)第二年的折旧=1 500 000×4/15=400 000(元)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 500 000-500 000-400 000-100 000=500 000(元)税法规定:平均年限法每年计提折旧=1 500 000/5=300 000(元)两年共计折旧=2×300 000=600 000(元)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 500 000-600 000=900 000(元)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说明两者差额为将来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

两者差额=900 000-500 000=400 000(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0 000(400 000×25%)贷:所得税费用100 000(二)无形资产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对研发的无形资产,在新准则中规定:研究的支出应予以费用化,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期末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但对于研究成功进入开发阶段的支出,予以资本化,先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等到研究成功后,再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转作“无形资产”。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字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字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字文献综述是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该领域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可以更好地认识前沿研究动态,理清研究思路,指导后续研究,提升研究水平。

在会计类研究中,也同样需要进行文献综述,下面将针对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进行分析和总结。

1.《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国际研究情况综述》该文献综述主要针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特点,阐述了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热点。

综述首先介绍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内涵,特别强调了税务风险管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随后,文献综述分析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环节,并从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综述。

最后,文献综述对当前国际上主要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该文献综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企业经营决策者、税务从业人员和学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同时,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结构清晰,阐述思路清晰,细致入微,体现了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2.《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综述》该文献综述主要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首先介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和内涵,强调了信息质量对决策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后,文献综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和比较,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此外,该文献综述还重点讨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告等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各因素对信息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机理,深入揭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本质。

该文献综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为从事会计研究和实践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入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为企业和投资者等相关方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所得税会计的毕业论文(2)

所得税会计的毕业论文(2)

所得税会计的毕业论文(2)所得税会计毕业论文篇2:浅谈所得税会计摘要:新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增加了会计核算程序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所得税费用的跨期分摊,同时注重确认暂时性差异的处理。

因此,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提出了迫切的需要。

关键词: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公允价值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如何对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处理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财务会计中的所得税费用是遵循会计准则而确认的,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所得税金额是以税前账面收益为基础计算的。

税前会计利润是通过财务会计的程序确认的,再扣减当期所得税费用之前的收益。

而税法中的应交所得税,是按照适用的税率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来的。

对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存在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允许采用两种方法: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自1994年《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字[1994]25号)发布以来,中国的所得税会计基本确立了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存的格局。

在2006年2月15日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取代了之前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规定。

新准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此方法注重暂时性差异,可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能直接反映其对未来的影响,可处理所有的暂时性差异。

新准则要求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是一种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

对企业而言,暂时性差异往往表现为未来的一种债务。

新所得税准则以资产负债表为会计重心,资产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成为财务会计研究的核心内容,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合理性受到重视,不允许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任何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跨国经营、整体资产转让或置换、兼并或重组、合并或分立等复杂经济事项日益增多,势必产生大量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论文范文3篇

所得税会计论文范文3篇

所得税会计论⽂范⽂3篇所得税会计论⽂提纲范⽂论⽂频道为⼤家提供了“所得税会计论⽂提纲范⽂”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更多论⽂请浏览论⽂频道。

第⼀章:绪论(⼀) 绪论: 依法诚信纳税与全⾯建设⼩康社会的⽬标息息相关。

全⾯建设⼩康社会是党的⼗六⼤提出的宏伟奋⽃⽬标。

税收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段。

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之于民”,与⼈民的⽣活息息相关,税收⼯作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康社会的实现进程。

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

依法诚信纳税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来规范、约束税务机关以及纳税⼈的涉税⾏为,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税收⼯作中的集中反映,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在经济⽣活中的⽣动体现。

我国的税收种类⼤致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所得税、个⼈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地使⽤税、耕地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地增值税、投资⽅向调节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占国家税收的很⼤⽐例,在此仅探讨企业所得税的征收。

第⼆章:本论(⼀)我国有关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基本现状(⼆) 企业所得税概述(三) 计税依据概述(四)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五) 税率概述(六) 记税⽅法(1)查账征收⽅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2)核定征收⽅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七) 税收筹划概述(⼋) 合理避税的⽅法内容摘要:(⼀) 我国有关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基本现状: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

新的《企业所得税暂⾏条例》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

这个税率对我国⼤中型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是⽐较合适的,但对规模较⼩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平与原实际税负相⽐有所上升。

为了照顾⼩型企业的实际困难,也参照世界上⼀些国家对⼩企业采⽤较低税率征税的优惠照顾办法,税法规定,对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另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做到合理避税。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论文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论文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论文所得税是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种税种,是企业获取的净利润按照规定支付给国家的税款。

在会计处理中,所得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

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合理地确定企业所得税负担,并确保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本文旨在探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正确处理所得税提供参考依据。

一、会计处理方法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主要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暂时性差异法,另一种是递延税项法。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确定所得税负担。

1.暂时性差异法暂时性差异法通过比较企业在记账时应纳税所得额和企业在税务处理时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来确定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企业在相同的财务和税务政策下运营时。

暂时性差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不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可以被抵扣。

而不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不能在未来被抵扣。

2.递延税项法递延税项法是以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计算未来所需要支付的所得税,并计算出现在会计报表中应计的所得税金额。

递延税项法主要适用于财务和税务政策有所不同的情况,因为这将导致企业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需要支付更高的所得税。

递延税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税务处理时应纳税所得额小于账务处理时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则是指税务处理时应纳税所得额大于账务处理时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二、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特定判断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正确确定所得税负担。

当企业的财务和税务政策相同时,暂时性差异法更适用。

因为这样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而当税务和财务政策不同或者企业在税务处理中存在特殊性质的项时,递延税项法更适用。

因为这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未来的所得税负担。

关于我国所得税会计论文

关于我国所得税会计论文

浅析我国所得税会计【摘要】阐述了所得税会计基本概述,分析了所得税会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和选择,并且适当地提出了改建建议。

而在会计上采用何种方法处理这些差异,既能满足企业财务报告的需求,又能满足所得税申报的需要,便是所得税会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所得税会计的概述(一)所得税会计概念所得税会计(income tax accounting)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

它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

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宣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这开启了所得税会计的历史进程。

从那以后至今,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已经历了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我国所得税会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二)所得税会计产生成因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存在的差异所致。

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经济概念,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体现不同的要求。

因此,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益与按照国家税法计算的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故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可能直接以会计收益为依据,而要以所得税法规定对会计收益进行调整后,才能正确的计算出应税收益,因而就产生了调整这一复杂过程的专门的所得税会计。

(三)所得税会计现行处理办法1、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的理论依据是所得税的“收益分配观”,这种方法理论上采用的是应付实现制,即本期所得税费用及应纳所得税额均等于本期应税所得与现行税率的乘积。

当然,应付税款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在税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如存在大额超过税法规定的工资费用、业务招待费等等,则会导致其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与按会计制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存在较大差额。

2、纳税影响会计法。

浅谈所得税核算方法论文范文

浅谈所得税核算方法论文范文

浅谈所得税核算方法论文范文一、资产与负债的计税基础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的规定可以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那部分金额,即,在某时点确定的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般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的账面价值是与其计税基础相等的,如果企业按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后续计量时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税法规定不同的话,就会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产生差异。

例如,某项固定资产在2021年12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此时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一致,都是320万元。

企业按照该资产的预计使用情况,估计使用年限确定是8年,但税法规定该类资产的计提折旧年限是10年,假设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进行账务处理和税法都确定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虽然折旧方法相同,应计提折旧总额也相等,但由于折旧年限不同,所以每月每年计提的折旧额就不会相等,会计确认每年的折旧费为40万元,税法确认每年可以税前扣除的折旧费为32万,这就导致该资产的剩余价值有了差异。

2021年12月31日,会计确认的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假设该资产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为280万元,而计税基础则为288万元。

如果两者确定折旧的年限相等,但确定的折旧方法不同,也会导致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相等。

另外,应收账款因为坏账准备、存货因为存货跌价准备均存在其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相等的情况。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其在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

在一般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所得税缴纳产生影响,即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但在有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也会涉及到损益,并影响到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使得其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相等。

例如,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估计的售后服务将要发生的支出部分,在满足相应的确认条件时,应在销售当期确认销售费用增加,同时确认预计负债的增加。

而税法规定,只有在实际发生了售后服务时才能确认费用发生,并在税前扣除。

税务会计的文献综述

税务会计的文献综述

税务会计的文献综述
税务会计是一门关于税收政策和会计原则的学科,研究如何在
会计记录中合理遵守税收法规。

税务会计的重要性在于确保企业遵
守税收法规,最大限度地减少税务风险,合理地规划税务策略。

近年来,关于税务会计的文献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是税务会计
的法律框架和原则。

许多文献探讨了不同国家的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以及税务会计的法律要求和义务。

这些研究对于了解不同国家
和地区的税务会计制度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一些文献着重研究了税务会计的实践问题。

例如,如何
在会计记录中正确区分可减税项目和不可减税项目。

这些研究为企
业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税务会计的问题。

另外,一些文献关注税务会计的管理和控制。

这些研究提出了
如何建立有效的税务会计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以确保税务会计记
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这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避
免因税务会计错误而产生的罚款和法律责任。

此外,还有一些文献探讨了税务会计的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

这些研究分析了企业如何根据法规要求披露税务会计信息,并讨论了这些信息对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

总之,税务会计的文献研究涵盖了税务会计的法律原则、实践问题、管理和控制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税务会计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为企业合规经营和税务筹划提供指导和参考。

(Note: This document is a creative work and does not quote specific ___)。

所得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的论文

所得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的论文

所得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的论文所得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起源于决策有用性的财务报告目标和有效市场假说(eh)。

自从sauelsn(1965)、faa (1965)和be,nit(1966)的研究提出有效市场假说以来,eh就成为现代金融学的范式,也成为基于资本市场的会计研究的最为充分、争论最为激烈的命题,并产生了大量的文献。

由于所得税会计要涉及会税制度的协作问题,使得所得税会计信息的研究具有一定特殊性。

近年来,所得税会计已成为最活跃的会计研究领域之一(graha等,2012)。

本研究仅对财务报告中列报的所得税会计信息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不包括依据财务数据测算的企业应税所得、有效税率、税收筹划等衍生所得税会计信息的拓展研究。

一、不同所得税会计方法下所得税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对所得税会计方法信息含量的直接检验,ay,ers(1998)研究了sfas n.109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比apb pinin n.11中递延法信息的增量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1)apb pinin n.11下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及apb pinin n.11向sfas n.109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与普通股市场价值在2%水平下显著负相关;(2)在sfasn.109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与市场价值分别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同时,递延所得税估价备抵(valuatin allane)与股票市场价值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3)在1993年税收调解法(the revenue reniliatin at f1993)下,由于税率升高导致在sfas n.109下核算的递延税项的调整额与股票市场价值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

(4)最后,文章在结论中特别建议,应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存在的估价备抵和税率变动的调整分别进行确认。

在我国,针对as 18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应用,陈丽花等(2009)。

运用2007年沪深两市a股数据,研究资产负债观相比收入费用观的会计信息质量,在研究方法上,用“最纯净”地能代表资产负债观的所得税准则作为切入点,研究发现:(1)所得税准则的实施对净资产的累计影响(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去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准则的实施对每股收益的累计影响(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对每股收益影响减去递延所得税负债对每股收益影响)与普通股的市场价值均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2)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在1%水平下分别与市场价值正相关和负相关;(3)现行税法实施导致的税率下降对净资产和每股收益的影响分别与市场价值在5%水平下显著正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得税会计方法文献综述
【摘要】所得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会计和税制改的不断深入,所得税会计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对外放,向境外筹资的上市公司也逐渐增多,按照国际会计标准进行所得税确认与计量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对所得税会计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观;综述
一、所得税会计方法比较研究
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所得税会计基本理论有所得税归属理论,企业收益确认理论,差异确认理论和暂时性差异处理理论。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所得税会计的确认有两种观点:费用观和收益分配观。

依据是否进行跨期分配,费用观下产生了以下几种所得税会计确认方法: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债务法(包括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和税款净额法。

其中应付税款法不进行所得税的跨期分配,后面几种方法则必须进行。

我国会计界的专家针对各种观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刘斌(2007)对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直以来,是否对所得税进行跨期分配以及如何分配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都存在争议,他提出应付税款法是主张不对所得税跨期分配观点的代表,纳税影响会计法是主张对所得税跨期分配观点的代表。

(2)张蓓(2005)对递延法和债务法的进行了比较分析,她提出递延法是将本期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
回原已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递延法和债务法的根本区别在于运用债务法时,由于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需要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进行相应的
调整,递延所得税账面余额能真正反映未来应付的所得税或可抵减的所得税,运用债务法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更符合负债或资产的定义。

(3)曾国祥、刘佐(2005)对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认为在采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时,对于暂时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可以采用损益表债务法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分析。

他们分析了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共同点和区别,认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对更科学,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相关研究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首先开始实施。

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相关规范进行了较大的改革,统一了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规范了所得税会计的实务处理。

(1)李敬(2009)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采用导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革新,“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得以确立,所得税会计准则还规定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要计提减值准备,此外,弥补损失的会计处理也不同。

所得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信息的披露做出明确规定这些信息将为使用者提供
更为有用的决策资料。

(2)陈琪(2007)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我
国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认为《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在制定时所依据的会计理念、计税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是大刀阔斧的,但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困难和问题。

她提出,所得税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会计环境对实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约,比如我国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现行法律以及当前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偏重于收入费用观的会计理念、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企业缺乏实施国际通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动力等;另外,会计人员素质对实施所得税会计准则有一定的制约,随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演进,会计操作的技术难度也在提高,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而会计人员总体的职业素质不高。

(3)刘斌(2007)提出了所得税会计准则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他认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全国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环境,短期内,要使所得税会计准则全面实施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阻力和困难,针对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加强和完善相对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我国新会计标准执行机制的建设,强化会计准则的执行和监督。

我国市场监管和主管部门应该转变观念,逐步改变过程依靠收益指标的做法,为会计报表概念基础从收入费用观转移到资产负债观创造条件;会计人员需要转变观念。

三、结论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对以往会计政策的重大突破,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会计
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会计制度发展时间短暂等问题,真正与国际接轨尚需时日,政府、企业、会计人员均应作出相应改进,以适应这一需要。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国际会计准则2002[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盖地.税务会计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