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写意人物画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对于意象来说,线是中国画中落实意象的最佳造形手段。只有用线作为造形手段,才能够在宣纸上最自由地“造物在我”,才能最为自由地游刃于客观物象与主观心灵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物画是线的艺术,人物画的造型能力就是指用线落实意象的能力。
再次,线是人类最为古老的造形语言,因为线的便利性与直接性,所以人类最早的造形行为就选择了线的语言形式,世界各地的原始艺术和早期艺术都能证明这一点。并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将线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高级的造形语言。然而对线的广泛使用也随即产生了线的好坏标准,而这种标准,自觉不自觉地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概念。
第二、写意人物画的形式特点
传统中国绘画在造型手段上,舍弃明暗光影,减弱空间体积的作用,追求线面造形为主要形式特征,因此,以线造型就成为平面造型的主要手段,写意人物画造型也不例外。
事实上,客观物象中无法找到真正的线的存在,自然中的物象线的形式都具有体积。但是,由于中国画特殊的观察认识方法和表现形式,构成了意象造型的特点,线条又恰恰是中国画落实意象造型的最佳手段,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表现性,是客观与主观的最佳媒介。
写意人物画的线具有哪些特性呢?
首先,面对客观对象,线无法如实地表现光,无法如实地表现明暗,无法如实地表现色彩的丰富变化等。线只能是一种指示性的符号,它可以表现形状,暗示形体深度,表现形体的结构关系。线还能表现这些变幻不定的表象背后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骨”。这就是写意人物画的造形注重对象的结构和生长关系,即所谓的骨法用笔的特点。写意人物画的线条不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要求它必须越过对象的表象去把握结构框架。如果追摹光影,被表面所迷惑,就不能把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甚至变得被动无奈,无所是从。因为线这种造型手段的独立性,使得线在描绘对象的生长规律的同时,本身就带有一种形式化的趋向,所以线一方面要求把握形状,另一方面还要条理化、规律化,使线本身也要成为一种审美对象。如画衣纹,衣纹本身有时可能有条理,但有时可能不符合内在规律杂乱无章,这就要通过主观的认真审视,经过筛选重组,使其既不违背自身的规律,又符合艺术的审美要求。
首先,中西画用线同样具有界形表现形体结构的功能,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画的线是整个绘画的骨架。如一幅人物画作品,画面上所出现的线有的表现形体结构,有的表现画面结构,有的则承担双重任务。这些线是画面的骨架,如果进一步的落墨着色,也要围绕着画面的骨架去完成,无论墨色怎么变化和丰富,线还是处于主要位置,有些地方线条明显是为了让线突出出来,有些地方线条模糊是为了让线更加神秘含蓄。
在西方绘画里用线造型虽也司空见惯,如安格尔、丢勒、荷尔拜因、高更、马蒂斯、毕加索、席勒、古图索等,但是与我们中国画的用线在本质上存有差异。在西画中,线是用来界定轮廓表现形体结构的,造型过程中主要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随着造型进一步深入及色彩的丰富变化,开始时用来界形表现形体的线条已融汇于体面关系里去了。线已失去了主导地位的作用。这时线所起的作用无非是使形体更深刻,界线更明确。既便没有线的存在,其造型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状的构架依然能够成立。这与中国画的线在画面起的骨架作用大相径庭有着质的区别。西方抽象绘画虽然受东方平面造型的影响,也用线造型,但因绘画媒介材料的不同,也没有中国绘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殊(如毛笔等)而具有的即物表情、传神达意来得自如。因而,其造型功能和内涵与中国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与西方绘画线条相比,中西画的用线同异在于:
(3)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写意人物画临摹,是研究与分析古代及现代写意人物画名家作品阶段;第二章为写意人物画写生阶段,将在临摹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法运用到写意人物画写生之中;第三章是写意人体及小品练习阶段,用笔墨的形式来表现人体并作写意人物画小品的创作练习。
(4)教学时数:72学时。
(5)教学方式:采用光盘等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范画挂图、范画演示等途径实施教学。
一、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和形式特点
第一、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写意人物画的造型是以意象造型为特征,是画家与表现对象的主体与客体交融的合一,用写意的手段和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既不追逐客观对象的真实,也不对客观对象作过分夸张或者主观臆造。正如石鲁所说的“偏于主观者以形象为符号,偏于客观者以形象为拜偶,皆不足取也,余谓当取于客观,形成于主观,归复于客观,故造型之过程乃为客观--主观--客观之式也。”意象造型即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凭感情去感受感觉,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种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的交融所产生出来的形象,一定与客观对象有一定的距离,既熟悉,又陌生,处在一种似与不似的状态之中。画家正是凭借这个似与不似之间的距离,突破客观真实性的约束,自由能动地去选择和利用造型的多种因素。可以舍去光影,减弱体积与空间的作用把体面关系转化为线面关系,把立体的三度空间转化为平面的二度空间,可以打破焦点透视和表面现象的局限,去强调形象的内在的肌理,本质的结构,根据艺术形式美感的需要经过适度的提炼,适当的夸张、变形,塑造理想化的艺术形象。
“写意人物”课程教学方案
时间:2008-2009学Fra Baidu bibliotek第二学期
年级:美术学2007级国画1--2班
课程编号:Z150115
课程时数:72学时
学分数:4学分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国画专业选修课,是美术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更是中国画课程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写意人物画的研究和训练,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写意人物画的发展过程及趋向,从技法上掌握写意人物画的用笔用墨规律、造型及设色特点,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这一技巧进行写生与创作。
教学章节及过程:
写意人物画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五周的水墨人物画课,使同学在理论上掌握中国水墨人物的发展渊源,在技法上掌握基本造形规律,基本笔墨技巧,为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理论讲述作为笔记,技法学习要临摹二周、后三周写生、作业临摹三张,写生七张,共计十张。
写意人物画是相对工笔人物画而言的,工笔与写意的区分主要是在材料的使用及技法的表现方面。由于写意人物画多以生宣纸及水墨为主要材料,用墨性、墨趣来表现特殊的水墨效果,所以写意人物画又称水墨人物画。写意人物画经过历史变革与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一套造型与形式、用笔与用墨以及用水的技法规律和特点。
再次,线是人类最为古老的造形语言,因为线的便利性与直接性,所以人类最早的造形行为就选择了线的语言形式,世界各地的原始艺术和早期艺术都能证明这一点。并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将线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高级的造形语言。然而对线的广泛使用也随即产生了线的好坏标准,而这种标准,自觉不自觉地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概念。
第二、写意人物画的形式特点
传统中国绘画在造型手段上,舍弃明暗光影,减弱空间体积的作用,追求线面造形为主要形式特征,因此,以线造型就成为平面造型的主要手段,写意人物画造型也不例外。
事实上,客观物象中无法找到真正的线的存在,自然中的物象线的形式都具有体积。但是,由于中国画特殊的观察认识方法和表现形式,构成了意象造型的特点,线条又恰恰是中国画落实意象造型的最佳手段,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表现性,是客观与主观的最佳媒介。
写意人物画的线具有哪些特性呢?
首先,面对客观对象,线无法如实地表现光,无法如实地表现明暗,无法如实地表现色彩的丰富变化等。线只能是一种指示性的符号,它可以表现形状,暗示形体深度,表现形体的结构关系。线还能表现这些变幻不定的表象背后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骨”。这就是写意人物画的造形注重对象的结构和生长关系,即所谓的骨法用笔的特点。写意人物画的线条不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要求它必须越过对象的表象去把握结构框架。如果追摹光影,被表面所迷惑,就不能把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甚至变得被动无奈,无所是从。因为线这种造型手段的独立性,使得线在描绘对象的生长规律的同时,本身就带有一种形式化的趋向,所以线一方面要求把握形状,另一方面还要条理化、规律化,使线本身也要成为一种审美对象。如画衣纹,衣纹本身有时可能有条理,但有时可能不符合内在规律杂乱无章,这就要通过主观的认真审视,经过筛选重组,使其既不违背自身的规律,又符合艺术的审美要求。
首先,中西画用线同样具有界形表现形体结构的功能,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画的线是整个绘画的骨架。如一幅人物画作品,画面上所出现的线有的表现形体结构,有的表现画面结构,有的则承担双重任务。这些线是画面的骨架,如果进一步的落墨着色,也要围绕着画面的骨架去完成,无论墨色怎么变化和丰富,线还是处于主要位置,有些地方线条明显是为了让线突出出来,有些地方线条模糊是为了让线更加神秘含蓄。
在西方绘画里用线造型虽也司空见惯,如安格尔、丢勒、荷尔拜因、高更、马蒂斯、毕加索、席勒、古图索等,但是与我们中国画的用线在本质上存有差异。在西画中,线是用来界定轮廓表现形体结构的,造型过程中主要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随着造型进一步深入及色彩的丰富变化,开始时用来界形表现形体的线条已融汇于体面关系里去了。线已失去了主导地位的作用。这时线所起的作用无非是使形体更深刻,界线更明确。既便没有线的存在,其造型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状的构架依然能够成立。这与中国画的线在画面起的骨架作用大相径庭有着质的区别。西方抽象绘画虽然受东方平面造型的影响,也用线造型,但因绘画媒介材料的不同,也没有中国绘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殊(如毛笔等)而具有的即物表情、传神达意来得自如。因而,其造型功能和内涵与中国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与西方绘画线条相比,中西画的用线同异在于:
(3)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写意人物画临摹,是研究与分析古代及现代写意人物画名家作品阶段;第二章为写意人物画写生阶段,将在临摹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法运用到写意人物画写生之中;第三章是写意人体及小品练习阶段,用笔墨的形式来表现人体并作写意人物画小品的创作练习。
(4)教学时数:72学时。
(5)教学方式:采用光盘等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范画挂图、范画演示等途径实施教学。
一、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和形式特点
第一、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写意人物画的造型是以意象造型为特征,是画家与表现对象的主体与客体交融的合一,用写意的手段和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既不追逐客观对象的真实,也不对客观对象作过分夸张或者主观臆造。正如石鲁所说的“偏于主观者以形象为符号,偏于客观者以形象为拜偶,皆不足取也,余谓当取于客观,形成于主观,归复于客观,故造型之过程乃为客观--主观--客观之式也。”意象造型即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凭感情去感受感觉,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种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的交融所产生出来的形象,一定与客观对象有一定的距离,既熟悉,又陌生,处在一种似与不似的状态之中。画家正是凭借这个似与不似之间的距离,突破客观真实性的约束,自由能动地去选择和利用造型的多种因素。可以舍去光影,减弱体积与空间的作用把体面关系转化为线面关系,把立体的三度空间转化为平面的二度空间,可以打破焦点透视和表面现象的局限,去强调形象的内在的肌理,本质的结构,根据艺术形式美感的需要经过适度的提炼,适当的夸张、变形,塑造理想化的艺术形象。
“写意人物”课程教学方案
时间:2008-2009学Fra Baidu bibliotek第二学期
年级:美术学2007级国画1--2班
课程编号:Z150115
课程时数:72学时
学分数:4学分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国画专业选修课,是美术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更是中国画课程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写意人物画的研究和训练,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写意人物画的发展过程及趋向,从技法上掌握写意人物画的用笔用墨规律、造型及设色特点,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这一技巧进行写生与创作。
教学章节及过程:
写意人物画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五周的水墨人物画课,使同学在理论上掌握中国水墨人物的发展渊源,在技法上掌握基本造形规律,基本笔墨技巧,为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理论讲述作为笔记,技法学习要临摹二周、后三周写生、作业临摹三张,写生七张,共计十张。
写意人物画是相对工笔人物画而言的,工笔与写意的区分主要是在材料的使用及技法的表现方面。由于写意人物画多以生宣纸及水墨为主要材料,用墨性、墨趣来表现特殊的水墨效果,所以写意人物画又称水墨人物画。写意人物画经过历史变革与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一套造型与形式、用笔与用墨以及用水的技法规律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