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张黎声)课件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综合素质融合路径探究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综合素质融合路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adeb076bd97f192279e9c4.png)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综合素质融合路径探究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丽娜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 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社会转型发展变化的新要求,本文将思政课教师 素质和专业课教师素质进行融合,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理论上相互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思想上 相互影响和激励,为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开拓新路径,从而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素质 融合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3-0124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强调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高校思政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路人,担负着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要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将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其自身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并外化为品德行为习惯。
除了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旧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以外,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应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思政课教师的主体素质归结为: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和心理素质。
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质,在所有素质中起决定性作用。
一、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素质融合提升的意义1.形成合力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将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其自身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并外化为品德行为习惯。
然而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历练和日常的行为活动才能形成。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课题申报表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课题申报表](https://img.taocdn.com/s3/m/003e58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d.png)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课题申报表摘要:一、引言1.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背景2.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的重要性二、教学设计理念1.坚持以人为本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3.强调课程思政的内涵和价值三、教学设计方法1.融入式教学法2.启发式教学法3.情境教学法4.案例教学法四、具体实施策略1.课程目标的设定2.课程内容的整合3.教学手段的创新4.课程评价的优化五、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1.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2.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不断完善3.教师队伍的建设六、总结1.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意义2.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成为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方法、具体实施策略、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教学设计理念1.坚持以人为本。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思政工作,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专业领域和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工作,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全面发展。
3.强调课程思政的内涵和价值。
思政工作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应渗透到专业课程的各个环节。
教学设计要充分挖掘课程内涵,发挥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
三、教学设计方法1.融入式教学法。
将思政工作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接受思政教育。
例如,在讲解专业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案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思政教育的内涵。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https://img.taocdn.com/s3/m/467997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4.png)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也在不断变化。
高校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融入,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一)课程设置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课程设置进行渗透融入。
可以在专业课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经济学专业中,可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法学专业中,可以增加宪法、法律、法制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通过课程设置,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三)教材选择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教材选择进行渗透融入。
选择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教材选择是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融入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和管理者慎重选择符合要求的教材,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面临着一些挑战。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挑战。
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领会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能力。
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性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对此,可以采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课程设置等对策,提高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
说课-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运用 PPT
![说课-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运用 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8ae36ed4d8d15abf234e73.png)
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确定
2021/7/30
一、教学目标确定 说 教 材
1. 课程学时计划:64学时 --4学时/周 2. 课程内容共九章: 设置为三个学习阶段;
---概念初识阶段 (12学时) ---基础理论阶段 (26学时) ---应用操作阶段 (26学时) 3. 课程定位: ---培养网上推广和文案写作的应用技术能力的人才为主。
怎么教
Implement
什么方法教
2021/7/30
Evaluate
教法评价
四、教学设计与方法 ③ 说 教 法
教学过程步骤图
1. 情景导入 --精心设疑
讲演:案列展示,搭建感知的认识。 提出问题,设置文案项知识习得--循序渐进
讲授: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启发思 考。案例与理论并举/互动讨论/理 论掌握。
具体是培养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基于文案项目的属性可以用创新性理论性和专业逻辑性的思维去设计出产品或品牌在网上推广软文或图文并茂文案2021730一教学目标确定说章节是分水岭构建核心关键点搭建专业逻辑思维的引导点本课程的本课程应用理论的支撑本课程技术应用在是帮助学生加深巩固第一阶段概念知识的理解协助学生对第二阶段理论知识的专业认知推动学生对第三阶段理论专业知识形成思维框架二章节的意义一课堂内容第4章标题与软文结构认识
5.结合理论与实践在作业练习中 提高难度,达到: “课虽终,思仍续”
2021/7/30
THANK YOU
2021/7/30
2021/7/30
说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 --是评测学生对本节的知识点的习得广度,和理解的深
度掌握。
1.评价实施的思路
评价围绕打造“金课”为设计原则,贴近实战,适当提高难度, 促进学生学习,达到: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https://img.taocdn.com/s3/m/f3a782b1915f804d2b16c1fa.png)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作者:李炎李永刚来源:《商情》2020年第05期【摘要】从大学专业课程来看,虽然很多大学专业课程所具有的专业属性、特色属性比较强,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就没有注入思想政治因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高校专业课程的本质来讲,其终究是以“人教人”和“内容传导”为主要形式的课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灵活调整,将能够有效提升专业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从而实现让学生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个人思想政治水平。
【关键词】高校; 专业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 渗透融入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加强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新方法。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很大一部分是专业课程体系,而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色性,使得在传统观念中专业课堂很难容得下其他内容掺杂进来。
而事实是,是在以“传道受业,指点迷津”为出发点的课堂,只要能够围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目标对内容进行适度创新改进,就能够有效提升高校专业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要点所谓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即在原有的、属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课堂教学内容中适度融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也能够一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这一举措的意义有三点,一是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还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即在老师的带领下机械地进行学理论、学讲话、学精神等活动,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下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于专业教学中,不仅在形式上较为新奇,让学生能够在一种新鲜感中提高记忆和吸收,同时也能依托专业教学,實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提升学生对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效果。
二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主要是为了能够将来应用于生产、科研实践活动中,进而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将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白自己学好专业知识是为了什么,以后能够做什么,从而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今后工作能够有更加正确的认识,促进自身学习动力提升和目标明确。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思路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f14daf0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7.png)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思路作者:刘芹樊雪怡来源:《理财·市场版》2022年第06期在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把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相融合,达到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
当前,各个高校都认真贯彻精神积极实施课程思政,但是部分教师还是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学的负担,甚至专业教师缺乏思政教育专业性,对于教师的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很难构建。
诚然,课程思政存在难点,包括专业课挖掘全面的思政元素相对困难、如何自然地将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的时间精力分配以及学生的思政教学效果难以评价等。
因此,笔者以《推销原理与商务谈判》课程为例,提出课程思政和专业课融合的一些思路。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高校积极推进和实施课程思政。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全国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成为热点。
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课,实际上是将思政的元素融入全部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全过程,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课程思政是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课程教学的知识内涵更丰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能力,能更好地增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兴趣。
由于高校中专业课程约占全部课程时间的70%,学生往往对于专门的思政课程不重视,相比较更重视本专业课程,因此在学生的专业课上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则具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育人,在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积极地教育和培养发展健全人格。
因此,对于专业课来说,如何深度地挖掘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如何优化设计和改革教学方式能积极、有效、科学地推进课程思政的贯彻执行,如何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等问题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程思政和专业课融合的现状一是各个高校都认真贯彻精神积极实施课程思政。
各个高校都意识到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要求和激励。
比如,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宣传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相关要求;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和设置团队、课程组、项目、比拼评选等多种形式对课程思政进行全方位的激励,这些举措都为实施课程思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内驱力,为课程思政的推动提供了好的平台。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a84f2479563c1ec5da7147.png)
第四七部分
2
引导类型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
执行性引导(指令与过程):“去做”和“如何做” 价值性引导(揭示与升华): 广度、深度、价值观引导
教师的影响力与引导的效果
• 教师的育德意识、能力、经验,素养 • 教师本人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
第四八部分
1
评价的对象
• 使课程思政目标回归生活态度,回归“四个自信” • 责任与担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3. 教师的引导作用: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感谢
第四七部分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
1
引导方式
制度引导:专业课程的专有“规矩”,“任务” 情景创设:文化和情感(虚拟的,故事的,教学环境),实践 问题导向:高层次的问题设置(应用性,评价性) 评价导向:价值判断与导向,思维,情感,“术、道、德”因素,等
(8)教学材料选择(外语):
中国元素,中国的事情,中国的政策、意识、文化。价值观追求。
第四四部分
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
3
其他
(9)实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 实验课是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项目最多、频度最大的承载体。
• 制度敬畏与自觉遵守,环保,生命,客观、严谨、细致的科学观训练, 团队协作,发现与质疑,探索,创新思维。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2018.11.13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PART 1
第一部分
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
一
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
1
课程思政的相关 “称谓”
• 德育 •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张黎声)PPT课件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张黎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3e98d50740be1e640e9a12.png)
2021
•14
第四五部分
开展专业课程思政的方法
2. 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
• 几乎每个课题项目都有这样的方法设计 !
• 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实践性、活动性。主动性、参与性。情感性、体验性 • 德育的促进:侧重于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
3. 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
三个结合: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线上线下 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与大学生增负问题
• 人文素质
教书育人 课程思政
2021
•3
第二一部分
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
2
专业课程思政“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家国情怀:党和国家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等
责任与担当
(2)个人品格: • 道德情操:社会道德、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正确的三观,等 • 健全人格: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心理、哲学、艺术、性格、体质,等 • 智 力:观察、想象、思考、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等 如何做人
2021
•20
第四六部分
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的“标准”
• 学生能自然接受,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 • 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 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 • 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
• 要像盐溶于汤中 • 要产生化学反应,不要物理焊接,更不要堆砌
2021
上海建桥学院交流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张黎声 2018.12.13
2021
•1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1
第一部分
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
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案例
![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f840bf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d.png)
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案例
1. 教学目标:
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内容的培养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2. 教学准备:
确定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背景知识,并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进行融入。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案例分析题目。
3. 教学流程:
(1)引入思政元素:通过教师介绍、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思政元素的关注和兴趣。
(2)解释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关系: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或相关故事,向学生解释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的紧密联系,强调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3)融合思政元素:在教授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
对于工程类专业可以引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思想,强调技术的应用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
(4)启发创新意识:通过教师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新观点和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5)总结反思:课程结束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起来,深入体会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4.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和个人论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关系的思考。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促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不仅关注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能培养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既有专业素养又有社会情怀的优秀专业人才。
围绕“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编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围绕“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编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4fb657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f.png)
围绕“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编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以下是一个关于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案例。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原理课程思政目标:通过市场营销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专业发展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
一、理论教学环节1.引导学生思考市场营销的意义和价值,介绍市场营销的发展背景及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市场营销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并探讨在市场营销实践中如何权衡利益与道德的关系。
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讨论市场营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市场营销如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升社会福祉。
二、实践教学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过程,并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市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实践,以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道德选择和责任担当。
3.邀请行业专家或企业高层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他们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思考和经验,引导学生探究市场营销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三、思想引导环节1.组织学生参与“市场道德实践日”活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的市场活动,锻炼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和道德意识,并进行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行为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分组撰写关于市场营销的社会责任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社会责任,并提出相关建议。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选择与市场营销有关的文学作品、社会调查报告等,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发学生对市场营销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将市场营销原理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专业课教学
![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专业课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1e9e80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d.png)
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专业课教学
课程的思政课,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坚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运用思政的方法论,立场,观点,教学,把其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理想效果,使专业课和思政课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两方面的能力。
立德树人、承担使命的职责,要尽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共同发力,两者互相补充。
1、教师要牢记育人职责,全面分析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目前学习状况,思政情况,有意识动态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的进展。
2、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与爱国主义的教育,对思政课的要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育人为依托,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体现出,教学育人的本性,让课堂生的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发挥专业课与思政课老师的双方优势,在合理的时间内,让两者结合起来,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不同侧重,有效完善专业课与思政课两方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们更快地适应。
4、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使大势所趋,也是未来学生培养计划中的一环,采取有效的融合方式,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https://img.taocdn.com/s3/m/69cc64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1.png)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高校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的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
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专业课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胸怀家国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的主题,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对国家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专业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全球视野。
专业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融入,需要教师和学校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教师是专业课教学中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教学态度和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
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项目实训、科研探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可以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或专题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加强学生的国情意识和文化自信。
加强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整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方案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4dad3e964bcf84b9d57b23.png)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实施方案—以《工程CAD》课程为例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因此,高校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挖掘梳理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传统的思政课程教育对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与师资团队,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而的精神指引。
专业课课程要根据各自课程的特点,担起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职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我们选取《工程CAD》为例,做出专业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其他课程也可参照执行。
工程CAD是水利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水利工程系1各个专业都开设有这门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过去的教学中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学以致用”,即学生是否掌握了绘图技巧以及理论,却忽略了作为一个制图员应具备的职业操守与文化内涵。
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思政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工程CAD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1.1工程CAD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准确、翔实的工程图纸对于工程技术信息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当图纸涉密时候,对制图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在授课的同时,更应该发挥思想教育功能,将思政元素整合到课程中去。
思政教育全面地融入于教学,扎根于学生心中。
1.2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制图的工作,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绘图理论知识,技巧操作,还要有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与课程思政的目标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