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举制度

合集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京城贡院 (礼部)
礼部侍郎或 钦差大臣 举人 贡士 乡试次年
三月,杏榜 会元 - -
返回
殿试
皇宫 (宫殿)
皇帝 贡士 进士 会试同年四 月,金榜 状元 榜眼 探花
返回
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 (1)童生试 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 “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 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 试与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 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促织》中“邑 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林书院等。
(√)
返回
4.“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
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
解析: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5.“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
的称举人。
(× )
解析: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
考中的称举人。 6.“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字数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
成文。文章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4.与教育相关的内容
返回
(1) 古 代 学 校 有 “ 庠 (xiá n g )”“ 序 ”“ 太 学 ” 。 “ 庠 ” 和
“序”是地方学校。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
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5)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
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

科举制度内容范文

科举制度内容范文

科举制度内容范文引导语: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的关于科举制度内容,欢迎阅读!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挖苦:“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那么·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根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

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

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利弊如下:
利:
1. 选拔人才:科举制度考察的是知识和才能,能够为官员选拔提供一种公正的标准,有助于选出合适的人才担任官职。

2. 鼓励学习: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使得更多人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3. 制约腐败: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因为官员需要通过考试来晋升,而不是仅凭关系或金钱。

4. 促进稳定:科举制度为国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官员选拔机制,使得政权得以延续和稳定。

弊:
1. 偏重理论:科举制度过分注重文化知识,忽视实际能力和实践经验,导致官员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2. 社会分化:科举制度造成了社会分化,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拿到功名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场,而其他人则被排除在外,导致社会不公平。

3. 学术僵化:科举制度注重经典书籍的学习,导致学术界出现僵化和创新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是并存的。

它可以有效选拔人才,鼓励学习,制约腐败,但也存在着偏重理论、社会分化和学术僵化等问题。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史中,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更是不计其数。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许多名臣、名相,以及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为科举出身。
在嘉定孔庙东庑展厅内,集中介绍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等状元、进士的生平和图像,及文天祥狱中题写“正气歌”的故事。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有利于社会发展与
国家稳定。
2,与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相比,具有相对公平,
公正和公开的特点,是用人制度的历史性改革和
进步。

唐代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名人,大多
是进士出身,有的还是头名状元,这些通过科举
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
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聪明才智。
状元
榜眼
探花
“至31岁时,入京殿试,列三甲第五十八名,赐同进
士出身……”
明清:科举考试完备阶段
明清科举考试
县,府,院试
乡试 举人
会试
殿试
秀才
贡士
进士
一甲:进士及第 二甲:进士出身 三甲:同进士出身
科举制度的影响与功过
1,科举制度打破了门阀制度的出身限制,扩宽了
选拔人才的基础,给了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

了豪门士族把持国家政权的政治格局,为广大中小地
主阶级提供了进身的机会。

唐代:继承,发展,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考试
种类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公开考 试,考试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俊士、 明法、明字、明算等50余种。制科是皇帝临时设 立的科目。

考试合格被录取:及第,登科,擢第等,考不上 就叫“落选”。
,子孙世代做官。
春秋战国:选贤任能的客卿制。从下层军士或平民
中选拔,只要由一技之长,能够解决郡主或者其他统
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呢就可以登上政
察举:由公爵,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
所谓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
予官职。察举的科目:贤良方正,秀才,孝廉,明经。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如何运作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它是基于礼仪、儒家思想以及中央集权制的体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运作方式和相关内容。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成熟于唐朝,并在宋、元、明、清等朝代得以延续和发展。

它的设立旨在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建立高效的官员选拔机制,确保国家政权的稳定和高效运转。

二、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科举制度包含三个重要的考试环节: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层面的考试,主要选拔出一些才华出众的人才。

会试是全国范围内的考试,会试合格者有机会参加最后的考试殿试。

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出最终的合格人员。

三、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主要以儒家经典为基础,重视考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解读和应用能力。

这一制度注重礼仪和道德修养,考察考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四、科举制度的优点和问题科举制度的优点在于它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官员,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它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不受出身、家族背景的限制。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视文化知识而不注重实践能力,导致了一些官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经验。

五、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启示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繁荣。

它也对后来的中国制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例如高度重视教育、以及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的重要性。

六、科举制度的终结和影响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科举制度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于1905年正式终结。

尽管它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但它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依然深远,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留下了重要的遗产。

七、结语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它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官员,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举制度虽然已经终结,但它仍然对中国的现代制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关于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

关于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

关于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关于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科举考试的等级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乡试,其次级会试,第三级殿试。

成熟的科举制度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八个等级。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期望对您有所帮忙!科举制度分什么等级成熟的科举制度被分为八个等级,分别是:童生、秀才、贡士、进士、探花、榜眼和最高级别的状元。

两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方式,人才选拔权被世家大族牢牢把握,无法为朝廷招揽合适治国人才,因此统治者创立了以考试成果为标准的人才选拔方式。

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经过历代统治者改革最终在唐朝变成完善、成熟的人才选拔体系。

科举意味分科取士,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人才选拔制度,来自民间的读书人成为治理国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库。

两晋时期,统治者为了获得世家大族的拥护,实行“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方式,长期以来人才选拔的特权被世家大族牢牢把握,卖官鬻爵之风屡禁不止,真正的人才被挡在为官之门之外。

为了能够选拔真正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隋朝的皇帝开创性地提出了“分科取士”的方法,开头实行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从什么朝代开头1、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

2、依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3、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与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4、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创立。

隋文帝开头用科举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果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度简介周谷城在1939年说:“科举制 , 盖取分科目而举士人之义,这个制度创始于隋炀帝时代。

试评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作文

试评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作文

试评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想要当官做朝廷大臣,就得通过这个考试,通过的人就可以做官啦!科举制度有一些好处:首先,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公平的机会给所有人。

不论你是皇亲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你勤奋用功考上了,就能当官领俸禄。

其次,这个制度让广大读书人有了很大的上升空间,大家都会努力学习文理知识,提高修养素养,这对社会文明确实有好处。

再有,考试题目往往和治国理政有关,及格者就有这方面的才干,由他们出任官员,理应可以为国家分忧解难。

不过,科举制度也有一些弊端:比如,题目侧重于经学文字,偏离实际问题太多,当时科技人才培养就严重不足。

再者,考录名额太少太少,很多才俊无缘出人头地,这是一种资源浪费。

最后,考生为求及格,只是死记硬背典籍,知识面太狭窄,这不利于全面发展。

所以,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科举制度既有利有弊。

至少这套选才方式,在当时确实挑选出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但随着社会发展,也显露出了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教训,未来设计时候应该设法克服这些缺点,真正办一个科学公平高效的选才制度。

希望这篇小作文对大家理解这段历史有所帮助!如果有什么补充或疑问,尽管随时提出来哦。

篇2科举制度的好处:它给穷人一个机会,只要你考试考好了,就有可能当大官!这让大家都很努力地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能改变命运。

它选拔了很多聪明有学问的人做官,这样皇帝就有能干的下属帮助处理国家大事了。

学习古代圣贤的经典著作,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操守。

很多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是正直清廉的。

知识分子地位显赫,受到社会尊重,这激励大家读书求学。

不过科举制度也有一些坏处:科举考试太注重死记硬背,考生们光记住书本里的内容就行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反而不重要。

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其他学科像数学、天文学等都被忽视了。

这限制了知识的发展。

太看重文词遣词造句的功夫,有些聪明人也因为不擅长作文而一再失利。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 职。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 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与科举相关的名词
与科举相关的名词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 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 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 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院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 场所。
子卯午酉年八月 桂榜 解元
2-10名为亚元
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
会元
会试同年四月 金榜
状元
榜眼
探花
与科举相关的名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 “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 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 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明清科举
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 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 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 为准。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 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后称为生员,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 “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内容/ 项目 考场主源自人院试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
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 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 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 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 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 实行糊名制。
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
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 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 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 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 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 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 在于通经致用。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
称礼闱。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 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分 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 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 考试,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 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 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 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 务策一道。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 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 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 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 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 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 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武举开始于武则天公 武状元苏乞儿 元702年。由兵部 主考。考试科目有马 射、步射、平射、马 枪、负重摔交等。 “高第者授以官,其 次以类升”。
武则天
高官主考,考诗赋。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唐玄宗
▲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严格考试程序:确立三级考试制度:乡试----
-省试------殿试, 殿试成为定制 严密考试方法:糊名法 减少考试科目 增加录取名额 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科举制具体的制度或考试内容

科举制具体的制度或考试内容

科举制具体的制度或考试内容【实用版4篇】目录(篇1)I.科举制简介II.科举制的考试内容III.科举制的影响IV.科举制的现代意义正文(篇1)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宋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其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赋、策论等。

科举制对于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一、科举制简介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它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宋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制通过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使得出身贫寒的人才也有机会进入官场,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使得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科举制的考试内容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赋、策论等。

经义是指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和阐述,诗赋是指对诗歌的创作和赏析,策论是指对时政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建议。

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了实际才干的重要性。

三、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对于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得出身贫寒的人才也有机会进入官场。

其次,科举制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科举制还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

最后,科举制培养了人才,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四、科举制的现代意义科举制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所倡导的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则是竞争的基础。

科举制所倡导的这种原则对于现代社会的教育、选拔和竞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科举制强调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其次,科举制倡导了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目录(篇2)I.科举制简介II.科举制的考试内容III.科举制的影响IV.科举制的现代意义正文(篇2)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古代学校
•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 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 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 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 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 子生。 •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 的学校。
古代学校
• 【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 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 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 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 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 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 应天府书院。
• 【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 授知县官职。 【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 生员或秀才。
科举制名称
•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 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 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 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概说 于隋朝,确立 科举制度是 中国历史上通过考 于唐朝,完备 于宋朝,兴盛 试选拔官员的一种 于明、清两朝, 基本制度。它创始 废除于清朝末 年,历时1300 余年,对中国 历史的发展产 生了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
科举前选拔官员
•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 制 度的一种形式。荐举又叫察 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 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 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 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 贤良、文学、茂才等。
古代学官
•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 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 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 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 助教。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时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的完善:唐太宗时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

•宋朝的改革:宋太祖时,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元朝的变革:元朝时,科举制度时行时废,考试科目减少,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中心。

•明朝的制度:明朝时,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八股文成为考试的主要形式。

•清朝的末路:清朝时,科举制度逐渐衰落,洋务运动后,废除八股文,改为策论。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

•会试:由礼部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科举制度的意义•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为政府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促进教育: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纷纷投入到学习中。

•社会流动: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文化传承: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化领域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局限性•考试内容单一:科举考试主要考查诗赋、经义等,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考查考生的全面素质。

•选拔方式机械:科举制度采用八股文的形式,使考生过分追求形式,忽视实际能力。

•用人制度局限:科举制度存在一定的门第偏见,使得部分有才华的人无法进入仕途。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科举制度导致教育资源的集中,部分地区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总结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既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二)科举管理和考试制度的健全化
1、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 2. 实行殿试制度,将选士大权直接掌握在皇 帝的手中。 3. 改善考官任用制度,主考 官临时委派,考官在受命之 后,要立即进驻贡院,称为 锁院, 4、实行别头试、弥封(糊 名)、誊录制度
三、明清科举
科举到了明清时期,地位空前提高,还规定科举考 生必须由学校出身,这意味着不成为官学的生员(俗称 “秀才”),就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科举考试制度也相 当健全化。 (一)、科举程序 这时的科举常科只有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 考试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1、乡试每逢农历子、卯、午、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 场称为贡院 ,乡试由各省提学使(学政)主持。取中 (及第)者 统称“举人”,第一名为“解元”。考中举 人,就意味着已跳过“龙门”,成为统治阶级成员了, 相当荣耀。 举人有参加会试的资格,以获得进一步的 功名,也可以就任小京官、州县属官或教官。
二、宋代科举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强化 首先是科举地位的提高。宋代,科举及第的 进士不仅享有显耀 ,而且立即就可以作官,而 且升官较快,尤其是取中高第者。 其次是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展。 第三是考试内容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时,废 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为 了加强评阅的客观性,王安石还编制了经义式, 作为标准格式。
帖经相当于填空题。将经书任揭一页, 将其左右两边盖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 帖盖3字,令应试者填出来。这种考试方法 很简单,只要熟读经书、注疏即可应付。 帖经是一种简单考查对儒家经典熟悉程度 方法。 墨义相当于简答题,是关于经文内容的 小问答题,只要按原文对答即可,所以也 是考查熟悉儒经的功夫。所以试题出得很 多,少则数十道,多则数百道。墨义有时 也采用口试方式,叫口义。
八股文是封建时代科举考试内容发展 到顶点的产物,它既能考察士人的儒家经 学理论造诣,又能考察其思维能力和文笔 水平,它的标准化程度也完全适应考试和 客观评定等次的操作需要;但是,八股文 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到如此 极端,加上它又是关系到士人前途命运的 考试作文,也就完全死板僵化了,特别是 不准谈个人的思想观点,成为束缚士人思 想的专制工具,也考察不出真才实学来。 八股文取士对教育影响巨大。士人将 主要精力用在作八股文上,学校也变成了 八股文的训练基地。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李白《与韩荆州书(韩朝宗)》:“白闻天 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 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 岂不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 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身价百倍。所以 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君侯 不以富贵而骄人,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 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由于行卷的作用很大,所以当时就有不少的举子偷 窃抄袭别人的好诗文,冒充为自己的作品,以沽名 钓誉,甚至市面上有人将往届举子们的诗文汇编成 行卷出售。当时就有靠偷了别人的行卷,居然进士 及第的。 《唐诗纪事》:杨衡与符载、李群、李渤等同隐庐 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日以琴 酒相娱。衡工吟咏,尝吟罢自赏其作,抵掌大笑, 长谣曰:“一一鹤声飞上天”。盖自谓其声韵响彻 如此。有人盗其文登第,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 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其人答曰: “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乃笑曰:“若是, 犹可恕也”。
(1)州试
• 主考官:州通判 进士科 • 州录事参军 其余各种考试 • 限考人员:凡是家中高祖以内有犯死罪 的“及诸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 僧道归俗之徒”,都不准参加考试。另 外,身体有残疾者也不得报考。 • “士不还乡里而窃户他州以应选者,严 其法。”
• (2)省试 • 时间:春季 • 主考官:六部尚书或翰林学士担任,系皇帝临时 差遣。 • 对考生要求: • (3)殿试 •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开始把殿 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 出身、赐同进士出身三个等级。 • 宋真宗 《亲试进士条例》 • (试卷) 编排官 封弥官 用印官 考官 封弥官 复考官编排官 皇帝
• 原则之一:“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商鞅制定的秦法是: 凡战士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及与之相应的 田宅、奴隶,也可以做官。 • 原则之二:赏罚并行,立功有赏,无功者罚,赏罚分明。秦国军 队以伍为基本战斗单位,据《商君书· 境内》云,一伍之中如有一 人战死,其余四人即获罪;如有二、三人战死,其他人的罪名更 重 。将功折罪的唯一方法是杀敌:一人战死,须杀敌一人。二人 战死,须杀敌二人。所以秦军战士要想得到“斩一首爵一级”的 奖赏,必须是在斩杀敌人的数量中扣除了己方死亡人数后,方能 获得。 • 另,如果在战场上己方伤亡超过三成,不管斩首多少也不能得到 奖励 。

关于科举考试的记载

关于科举考试的记载

关于科举考试的记载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自隋朝开始,直至清末废除,历时一千三百余年。

以下是关于科举考试的记载: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
故又称“秋闱”。

3.会试: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
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
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宋徽宗授武状元),明代戚继光(明世宗嘉靖年武进士)等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查阅历史书籍或咨询历史专业人士。

科举制度的科目及意义

科举制度的科目及意义

第四节科举制度的科目及意义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选官制度。

商周时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实行客卿制;汉代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而隋唐时期实行的是科举制,此后一直沿用,成为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对英国的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今天我们就看一下唐代制度及其变迁的第四个问题,科举制度的科目及意义。

一、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在隋代就已经建立了,早在隋文帝时期就开始了科举考试,到了隋炀帝时期设立了进士科,使科举制度正式建立,到了唐代科举制得到发展并最终确立下来。

就科举一词而言,它出现的时间较晚,现在我们经常说科举制度,但对科举制度也会有不同的定义。

以前较为普遍的定义就是分科取士,但是我们通过对前期选官制度的考察,发现察举制度发展到后期也是有考试的,那个考试也是分科的,所以按分科取士这样一种概括不足以区别科举制度和过去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度在唐代和宋代一般称为贡科制度,他们认为科举是选拔中央的统治人才,是选拔官员的,这些人才的来源是从地方进贡的,也就是说是地方把他们贡献到中央的,因此,科举在那时被称为贡举。

二、科举制的特点下面我们看一下科举制有那些特点:1、分科招考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是分科招考,取士权归于中央,也就是说不是地方官员劈属,也不是地方官员选拔的,而是中央通过考试统一选拔的。

这是科举的最大特点。

2、允许自由报考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在那个时期可以允许“怀牒自荐于州县”,牒是一种文本的证明,类似于户口簿、身份证这样的一些文牒。

你领到你的证明就可以到州县报名,过去虽然有察举等,也需要考试,但一定得要有人荐举你,科举考试不用,是一种自荐制度,只要你自己希望去参加,你就可以报名。

3、主要以成绩定取舍科举主要看是成绩的,但也不是绝对的,但成绩在这里取代了家世背景,也就是说背景不是最主要的而成绩是最重要的。

因此科举色基本特点这三条缺一不可。

三、科举制的类型唐代科举制分为二种类型,一种叫常举,一种叫制举。

科举制度基本常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基本常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基本常识,科举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到了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

院试由县、府、省主持,及格者称生员,即秀才。

乡试三年考一次,一般在秋季举行,又称“秋闱”。

由皇帝派官主持,只有秀才可参加,及格者为举人。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举行,又称“春闱”。

由礼部主持,及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由皇帝在官中大殿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中者统称进士,第一名为状元。

科举的内容,明朝以后主要是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重复发挥孔孟之道,不允许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联系实际。

这种考试制度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而且只有走科举道路才能获得功名利禄,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很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