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词的常见手法

合集下载

咏物诗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辨异

咏物诗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辨异

犹存,桂花却要像雨雪般地纷纷落下。“绣茵
展”三句承上,绿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铺
着,仿佛害怕桂花误坠在台阶上,被人们践踏
成泥,又怕她像萤火虫般消失了美丽的形象。
下阙抒写词人像月中 一

重重,桂花
地铺金的时候,自己羁留
在外,不回
人的
词,上 写 ,下 抒 , 是 的
抒情”。所以, A 中 的美丽 香 了自己
060 I课"•教学I
本可确定,周朴园想通过钱来安抚侍萍以减轻 自己的罪孽,并想和侍萍彻底撇清关系以绝后 患。当然,《雷雨》中还有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 不敢相认,对鲁大海被打时敢怒不敢言的精彩 潜台词,都可让学生“补白”,去体会语言的魅 力和情感的张力,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不仅是潜台词,在体的情节中,有时人
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对这首的赏析,不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 咏桂花,托物言志,借桂花的美 丽浓香表现了自己高洁脱俗的高尚节操。
B. 的下阙“三六”三句是虚写,由眼前
的桂花联想到月中
的嫦娥。
C. 人借 之写自己之,借自然之秋
写人生之秋,无限的人生悲慨
中。
D. 词人 留在外,不
情,由桂花 之 与人 的无限
可以 全面准确地把握 形
当然,阅读学中的“补白”远不止以上三
类,在 学中, 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发
现 中的“留白”;更要鼓励学生依据本,大
胆想,将作品虚空处“补白”。读者和作者(作
品)的最佳关系是“主客相生,虚共济的状, 即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品意义的创造 ”叽读 者只有将“自”带入 的解读,可能是最 鲜活最 最具创造性的解读,这种阅读 可能有深度,不是在文本表面滑行。

精选咏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十篇】

精选咏物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十篇】

【导语】诗词是阐述⼼灵的⽂学艺术,⽽诗⼈、词⼈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凝练的语⾔、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度集中地表现社会⽣活和⼈类精神世界。

⽆忧考整理了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到你~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篇⼀】咏物的诗词鉴赏摘抄 咏⾬ 作者:李世民 原⽂: 罩云飘远岫,喷⾬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翻译及赏析: 远处的⼭峦笼罩着⼀⽚乌云,⼤⾬倾盆⽽下,河⽔上涨。

乌云低飞使半⼭腰⼀⽚昏暗,风吹⾬斜撒满了⼭的曲折处。

⼀串串⾬滴如珍珠般滴下,⼜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在如镜的湖⾯上泛起了⼀阵阵涟漪。

柳丝在⾬⽓中⼀⽚迷濛(或说迷濛的⾬⽓使柳丝密密⿇⿇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如帘,风吹⾬丝在空中织起了⼀⽚⽚罗幕。

“罩”的意思为“覆盖、笼罩”,“罩云”的意思就是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

“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

“岭腹”即半⼭腰;“岩阿”是指⼭的曲折处。

“泫”的本义是“⽔珠下滴”;“泫丛”的意思是“⼀串串下滴的⽔珠”;“缔叶”是说“(⾬滴)结在树叶上”。

“起溜”是指河⽔泛起了⼀阵阵涟漪。

“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

如唐.的诗句:“青苹含吹转,紫蒂带波流。

”(〈萍〉)也许是古⼈认为风是“风神”从嘴⾥吹出的⼀⼝⽓吧,所以把“风次”说成为“含吹”。

【篇⼆】咏物的诗词鉴赏摘抄 咏⼭泉/⼭中流泉 作者:储光羲 原⽂: ⼭中有流⽔,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飞空作⾬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池平。

恬澹⽆⼈见,年年长⾃清。

翻译及赏析: ⼭中有⼀股泉⽔,向别⼈询问这股泉⽔叫什么名字,却没有⼈知道。

天空倒映在泉⽔⾯上,整个地⾯的颜⾊和天空的颜⾊是⼀样的,泉⽔从⾼⾼的⼭崖上飞流直下如⾬声作响。

这股泉⽔⾃⾼⼭流出,涨满了⼀条条⼭涧和⼩溪,分出的⽀流也注满了⼀个个⼩池塘。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咏物抒怀诗含解析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咏物抒怀诗含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 咏物抒怀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咏物诗最多的在盛唐时期。

一、主要特点1、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屠隆在《论诗文》中认为: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如:古诗中虞世南的《咏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等咏物诗。

又如左河水的《咏棉花》:“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短短四句托物言志特征明显。

2、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无论是虞世南想表达高洁也好,骆宾王想表达怨情也好,李商隐想表达孤清也好,都不是直说,都是通过对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这就不生硬,不直白,能够让人有生动的想象。

写诗,必须注重形象思维,必须写得鲜活生动,只有这样,才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报告也不是论文。

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诗歌都或多或少具有此类特点。

3、形象思维都是经过理性思维烛照过想通过一首诗表现什么样的思想内涵,作者是应当明白的。

在形式上怎么才能表达好这样的思想内涵,用什么样的构思和章法安排,这也离不开理性思想。

当然,这样的思维,有些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写诗,不仅要有对诗的感觉,而且要掌握写作的要领,对所写内容本身的规律及诗的文本要求,要有熟悉的掌握。

只有从理性上理解了,认识了,才能从形象上更好地感觉和表现。

4、诗都是物情交融的产物上述三首诗都写到蝉,也都表达了情。

虽然有的是直接表达,有的是曲折表达。

咏物诗,必须有物,没有物就称不起咏物诗。

但只简单写物不行,还要有人的思想情感作其灵魂。

咏物诗的鉴赏

咏物诗的鉴赏

第一讲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

鉴赏示例 2004年北京卷12-13题12、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融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的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啊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

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

此乃写物之功。

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是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案:第一问的要点是,写红梅、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而《红梅》诗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的要点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其精神品格。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鉴赏古典诗词的 表现手法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现 主 题ຫໍສະໝຸດ 写景诗 咏物诗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咏史诗

借古喻今
正侧面描写

描写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议论问答
色彩渲染、视角变化 白描

记叙赋

细节描写 借景或借物、事抒情
方 式
抒情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直 抒胸臆
托物言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怀古伤今 用典抒情
烘托
色彩渲染:用色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 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作者浓彩重墨渲染了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的怡 人风光为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做下了铺垫反衬出思归 的感伤
注:一、吴钩: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沈括梦溪 笔谈 二、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通 鉴·唐纪载唐宪宗元和七年绛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 河南北五十 余州 三、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六四三年画开国功臣二十 四人于凌烟阁 四、若个:哪个
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哪些不同
最后一句卒章显志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 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也 表明了诗人的高尚情怀这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 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结构对比:如欧阳修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 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禁锢思想、 束缚人才的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 的向往

“咏物言志诗词”教学案

“咏物言志诗词”教学案

“咏物言志诗词”教学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理解古诗常见意象。

过程与方法: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分析比照、衬托等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课时安排:三课时。

学问储藏【咏物诗的鉴赏】1、含义: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表达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予了肯定的感情。

在诗中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奇特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2、特点:第一,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

咏子规,题目即为《子规》;咏葡萄,题为《葡萄》;咏牡丹,题为《赏牡丹》。

其次,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

如,写青松的“挺”“直”,这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这是色泽描写;《石灰吟》中写“大雪压”“凌寒”“出深山”“烈火燃烧”,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

其实根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

第三,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德,寄予作者的情志。

如对于青松,我们可以读出青松的“坚贞不屈、傲岸高洁”、对于梅花,我们可以读出梅花的“不畏严寒、清雅高洁”、对于石灰,我们可以读出石灰“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光明磊落的襟怀”,固然,物的品质实际上也是作者的品质表达,是作者的人格写照。

3、作者借所咏之物所寄予的常见情感:第一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其次表达自甘孤独、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第三,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第四,表达对人民的怜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鉴赏方法:①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②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予的感情。

咏物诗鉴赏讲解

咏物诗鉴赏讲解
(2)这两首诗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否相同?请结合这两首 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答案 (1)作者所咏的归燕一到春天,不知“泥滓”之 贱,只要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 泥做巢,不与他物相争,结果还是被猜忌。
(2)不相同。《归燕诗》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借 归燕表达退隐之意。《隋宫燕》是一首咏古抒情诗, 借物抒情,目睹隋宫盛事的燕子正在双双低语,像是 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一闭风光”之后,几度 飞来,人去城荒,一片萧条,令人伤感。此诗以燕衬 人,表达吊古伤今之情。
【参考答案】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 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指出形象基本特征)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战马; 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 “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结 合诗句具体分析,指明表现手法) 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 激愤之情。(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 追求、品性等 )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如何肯到清秋日,
李商隐 乐游春苑断肠天。 已带斜阳又带蝉!
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诗作写的是秋日之柳,却先追想它 春日的情景。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 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经历今昔荣 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身世的生动写照。
诗人笔下的物 诗中描绘的物
诗人托物寓意 诗人借物喻人 特征 诗人以物自喻 诗人托物明理
诗人托物象征
寓意
表达诗人…… 情感(追求、 理想) 表明了…… 生活哲理
象征了……人 物或精神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结合诗句+ 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表明了什么哲 理/象征怎样的精神)

诗歌鉴赏系列:6咏物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系列:6咏物诗 教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6、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导学案——咏物诗教案(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2.(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4. (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分)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

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咏物诗就是“咏物诗”,是指那种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划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

咏物诗可分两类,一类单纯状物,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一类则于状物之外,别有寄托,也就是“托物言志”,如于谦《石灰吟》。

咏物诗除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外,还兼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象等修辞,达到亦物亦人、形神兼备的佳境。

咏物诗导源于《诗经》中的咏物描写,但一般认为第一首咏物诗是屈原的《橘颂》。

唐代以前咏物诗以追求形似为主,物态描摹有余,传神造境用力不足。

到了唐代,咏物诗有迅猛的发展,无论题材的开拓,表现手法的运用,抑或托物寓意传情,都超越了前代,杜甫是唐代咏物诗的集大成者。

宋元明清,咏物诗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苏轼、陆游、元好问、龚自珍等都是咏物诗的重要诗人。

【鉴赏指津】咏物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体察物态,形神兼似描摹物态是咏物诗的共同特征,因此,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要抓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或所处环境,追求贴切逼真,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体察物态不仅仅是看诗人扣住了物的哪些特征,更要体察诗人的描摹物态之妙。

如骆宾王七岁就写了著名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人通过白描的手法将鹅的形态、动作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四种颜色搭配起来,画面鲜艳明丽: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诗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也表现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咏物诗在思想内容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所以描摹物态不能仅止于“形似”,更要追求“神似”。

如林逋《山园小梅》诗中二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疏影横斜”写临水梅花之姿态,紧扣梅花稀疏的特点和姿态,状其影入水中,美妙至极;“暗香浮动”写月下梅花之神韵,写尽梅花的清幽淡雅,沁人心脾。

绿影扶疏意味长——咏物类诗词

绿影扶疏意味长——咏物类诗词

绿影扶疏意味长——咏物类诗词作者:陈家纯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4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咏物类的这一类诗歌也越来越关注。

古代的诗人对于自然界的一些事物,大到山川,小到花草,每一个细致的物体,都可以成为诗人要进行描绘的主体。

诗人通过对一些物体的事物进行描述,从而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古到今这样的诗歌数不胜数。

因此,咏物类的诗歌在一些考试中也成为了一种主要的考察类型。

本文就从这个方面入手,简单地谈一下在实践过程中,咏物类诗词分析的侧重点的具体的分析情况,以此提供一些自己的帮助。

关键词:咏物类;诗词;鉴赏咏物类诗歌就是诗人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描写,在描写的过程中抓住它的某一个特点。

从而在其中表现出这个事物的一个品性,并借助这个来寄托诗人对事物的喜好,也可以来表达诗人的一种情趣或者是志向。

这种诗歌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只是单纯地进行事物特点的描写,从而表达诗人是否喜欢。

另一种是用物体来代替描写人,其中有赞美或者是有讽刺的意思。

相比之下,第二种更为常见,在考试中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分析一下,从而为咏物类的诗歌提供一些建议。

一、咏物诗通常表现什么样的情感一首优秀的咏物诗,它往往会有很强的形象感和强烈的美感,还会通过所诗颂的物体来表现诗人的对人生的整体看法,或者是歌颂一些美好的品德。

通过这样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具体情绪有脱俗的人生态度,表现超脱的人生态度。

其次表现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也有很多,这也是古代文人普遍会遇到的情况。

如在《看叶》中,写到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撰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首先在罗与之这首《看叶》中,描写了诗人看到的叶子的情景,叶子不像花一样美丽,却是最后才落进池塘的。

在诗人的眼里,叶子是生命力的象征,是夏天中的一抹清凉,是默默奉献的典型代表。

“红紫飘零草不芳”这一句中红紫,从事物上来说就是指不同的花和一切能够引人注意的事物。

【咏物诗词的类型及其特点】

【咏物诗词的类型及其特点】

【咏物诗词的类型及其特点】什么是咏物诗?简单地说:就是以大自然中的某一景物、或某一器物、一种动物及某一植物为描写吟咏的对象,来抒发作者的个人情怀为主要内容的诗,基本上都称作咏物诗词。

从历史的发展渊源来看,咏物诗从最早的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体、古体诗及古乐府歌行演变成律诗绝句。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顶峰时期,咏物诗也在这个时侯逐渐趋向成熟阶段,到了宋代不管是咏物诗或咏物词在诗坛上都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发展极其繁盛,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倾倒着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小至平民百姓,直到如今我们还在传唱抒写此类体裁。

我们首先来了解下咏物诗大体的类型及其特点:1、描摹情态类: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进行生动直接的情态描摹,借以抒发对所咏之物的喜爱之情,没有其他深刻的寓意。

譬如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六岁时所作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语言清新活泼,活灵活现地再现了白鹅红掌在绿水中划游高歌的样子,表达了小作者对所咏之物的喜爱之情。

再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只是运用三个比喻的手法,把早春时的“柳”形象刻画得形神兼备,情趣盎然,生动地勾勒出春天里杨柳阿娜多姿的形态,在春风中苏醒、茁壮、成长,为我们带来春的生机气息与美的活力享受。

这类作品在咏物诗中不占主导地位,下面介绍的托物言志类、咏物抒怀类在咏物诗中占的比例较大。

2、托物言志类:这类咏物诗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具体的物象,但仔细品味后,才发觉作者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以物来喻自己的志向与抱负。

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从整体来看是一首比较浅显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只是用石灰的“清白”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的心愿与高洁的无尚情操,最重要是在诗句的内部证明自己光明磊落的胸襟与非常崇高的气度。

3、咏物抒怀类:这类咏物诗俯拾即是,和托物言志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所咏之物的具体环境和作者本身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物言志诗鉴赏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物言志诗鉴赏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物言志诗鉴赏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

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一、基本特点1、标题:直接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2、形似: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3、神似: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4、分类(1)描摹情态类这类诗歌诗人往往满怀喜悦之情对事物的形、神、意进行描摹,字里行间往往洋溢着诗人的喜爱。

(2)托物言志类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3)咏物抒怀类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4)以物喻人类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

(5)托物言理类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

在理学兴盛的宋代,写这种类型诗歌的人最多。

4、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2)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3)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比喻、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二、鉴赏方法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一)注意“三读”1、读标题咏物诗以动植物名称作为标题,如《蝉》(李商隐)、林逋《山园小梅》、《鹧鸪》(郑谷)、《金钱花》(罗隐)、《石灰吟》(于谦)、《小松》(杜荀鹤)。

从标题中我们明确了作者所描述的对象,理解作者所选取的事物的特性和寓意。

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鉴赏

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鉴赏
鉴赏: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 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的 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诗人对竹子的这 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 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
《板桥题画•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赏析:抓住竹子枝繁叶茂而不开花的特 点,表现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 高品性。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 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诗人咏梅花就是咏自己,梅花的那种不随流俗, 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而不悔的风格和陆游的身世、 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样。
《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 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 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 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 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除了细节描写,还 有白描等。
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表达自己高尚的节操,不同流合污; 保持闲适,不慕富贵;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论曰:“东坡《水龙吟》起 句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即 不离也。”也就是说,苏轼在咏杨花的同时,也在咏思 妇,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达到“物我一境”的最 高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盛赞此词曰:“东坡 《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 和词,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形象特点: 一只在高居树上的秋蝉,餐风饮露。
以蝉之高洁、喻己之清廉。抒发了 思想内容: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人陷害的哀怨 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 沉冤的愿望。

高考语文-咏物诗课件(共33张PPT)

高考语文-咏物诗课件(共33张PPT)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牡丹:国色天香,高贵富丽。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莲:表达爱情 纯洁清高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人生坎坷、挫折
(757)登进士第。建中二年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5(、7器玉物8:类高1洁)旧至地重游贞脱俗元二年(786),曾被
珍珠:美丽 无瑕
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为李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写其所处环境。
2、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
3、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对 比、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①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 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 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 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②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
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贞 5、器物类 玉:高洁 旧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
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 采用杜宇化鸟的典故,来说明杜宇冤亡、积怨之深
双鲤:代指书信。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 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 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

咏物诗鉴赏指导

咏物诗鉴赏指导

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 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①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①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 分析。
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烘托)的手法。 借
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 等恢宏开阔的景象,来衬托鹰的勇猛的形 象。(凌厉激荡之势)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 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 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 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 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 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 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 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 其持禄固宠云。
不求细致,只求传神。 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 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 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 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朱自清的散文极善于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 如他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歌妓船上伙计形象的勾画: “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 说,‘点几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 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 不曾看清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 要,我们……不要。’他便塞给平伯。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 ‘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不要, ‘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我窘着再拒绝了他。他这才有所 不屑似的走了。”作者通过对这位伙计硬来兜揽生意的少许动作、 神情和语言的描写,将他的职业及性格特点突出表现出来,虽着 墨不多,但颇为传神。

咏物言志诗常见手法

咏物言志诗常见手法

咏物言志诗常见手法咏物言志诗,顾名思义,是通过描写物品的外形、特性、属性等来表达抒情意境,借以展示对生命、时空、自然的感悟和认识。

在艺术创作中,常见的手法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一、描述快照这种手法主要是通过撷取某个瞬间、某个姿态来展示物品独特的魅力。

例如:“君子剪不断,妖姬又重愁。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这首《青玉案·元夕》通过描绘桥上人们热闹的场景,展示出燕子翻飞、鱼儿跃动的美妙景象,既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又表现出节日喜庆氛围。

二、夸张手法这种手法常用于突出物品的特性和形象,形成生动色彩。

例如:“翠竹连篱落,珠帘半卷开。

客来茶犹热,新雨浴初晴。

”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通过夸张写法,形象生动地描述出禅院中宁静优美的环境,使人心生向往。

三、拟人手法这种手法以物品为人,赋予其感情和品性,表现出自然界万物的生命力。

例如:“高山流水,凭君传语。

青山横北秦,白水绕东郭。

”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通过把山水比作人物,形成了壮美的景象,同时表现出作者那坚毅、豪迈的性格特点。

四、写景对物这种手法通过写景对物,可以表现出物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展示出自然界的美妙。

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这首《点绛唇·江城子》通过对江城美景的描绘,与娇美的女子对比,进一步表现出女子的清丽、形貌。

以上四种手法只是常见的一部分,实际上,咏物言志诗的创作手法各异,无一例外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世界的感悟和理解。

在艺术创作中,要善于把握各种手法,真正做到“调翠与山一色,衬红无数行香”,让读者感受到心灵和视觉的双重享受,由衷地领略到诗歌的美妙之处。

铺陈咏物的写作手法

铺陈咏物的写作手法

铺陈咏物的写作手法咏物诗顾名思义,即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不及。

一类是体物寓意的咏物诗,借物抒情,传神写意。

下面就来总结其写作手法。

一、无寄托的形状写貌这类咏物诗单纯把物体当做静物来写不加入个人情绪生动写其形态,细腻描摹其神韵。

犹如一幅幅静物写生画、工笔花鸟画,我们能在这静静的画面里感受造物之美,这种写作手法自有其别具一格的风韵。

主要手法如下:1、体物为妙,巧言切状作者对所咏之物的描摹,力求精巧而逼真犹如用放大镜,细腻观察事物微小的细节。

可以说是对物象极为精确的解析。

从作品里我们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

举例说明比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杨柳就化身为美人。

这千条万缕的垂丝,变成了她的裙带。

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即字而知时。

这样深刻的体味事物,艺术构思一连串的形象赋物入妙,《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2、偏重神似,气韵生动这类咏物诗追求刻画人物的神态,表现物的内在精神但这种精神并不比附人,诗人写的是瞬间所感受的物事的气象,正如一幅写意画注重神似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取其神而不袭其貌。

但不涉及托物寓意、借物写人的事。

写物工巧神似,神思妙想,气韵生动。

比如苏轼的《红梅》: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梅花为何贪睡,为何开花迟?苏轼的独到领悟,抓住梅花瞬间的印象写出梅花的故作平凡貌似春态的外表凌霜傲雪的孤瘦身姿却没有改变冰清玉洁的内心依然如故。

这种格调与风骨,岂是石曼卿的绿叶与青枝可比的表现红梅的精神品格,突出了神似,显得气韵生动。

因此写神比写形更重要所谓“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如用意。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表现手法——咏物抒怀诗训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表现手法——咏物抒怀诗训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表现手法——咏物抒怀诗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3届高考考点::高考古诗词表现手法——咏物抒怀诗训练考点:1.李绅《忆放鹤》2.郑觉斋《扬州慢.琼花》3.(宋)王溥《咏牡丹》与(清)袁枚《苔》4.柳宗元《红蕉》5.(元)鲜于必仁《(双调)折桂令.卢沟晓月》6.(宋)刘克庄《落梅》【考点研究】一、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

序号类型解析1 描写手法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

3 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

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广义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三、诗歌表现手法技巧答题步骤1.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物词的常见手法提到词,人们一般习惯于这样的一种思路,即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者发议论感慨。

咏物词亦如是,上片描写、状物,下片议论感慨抒情。

其实这种写法不错,但终究属于一种比较传统的思路和写法,易流于单调老套,读多了便觉乏味。

故印象中按这种写法的精品似乎不多。

现代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可能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很适合做例子。

咏物诗不能单纯咏物,这在过去讨论咏物诗的境界问题时已经提到过。

咏物词亦然。

上面说的那种写法其实是可以成立的,但如果设一比喻,大致相当于咏物诗的第二层境界,取法于中耳。

咏物词在南宋词中已经手法千变万化,技巧达到了空前高度,后人难再逾越。

我个人以为,宋词的最高成就在南宋,而南宋词的最高成就在咏物,故下面讲一些我在读宋人咏物词时就手法结构方面的感受。

一、循环往复法:宋词至周邦彦,其手法已颇繁复,章法细腻多变,虽身在北宋,实开南宋诸家之先河。

继之白石、梅溪、草窗、碧山、玉田诸人终于将长调的技巧发挥到极致。

而颇能代表这一切的,就是咏物词。

在这些词中,作者往往独运匠心,把时间、空间表面上打乱,实际上又思路缜密,把错综复杂的情感变化用若连若断、细腻而绵长的一股潜气来贯穿,使读者紧紧地跟着作者的思路连绵起伏,循环往复式地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欣赏和融合的境地。

咏物词中,这种手法的运用似乎从清真始。

其花犯《咏梅》实堪代表,白石的《暗香》亦是如此。

碧山的花犯《苔梅》、玉田的红情《荷花》大抵如是。

以清真之花犯为例,“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是写眼前景,是现在,依然二字交代清晰。

“露痕轻缀。

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是继之的状物和抒情。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共燕喜。

更可惜、雪中高土,香篝熏素被”转入对过去的回忆。

下片开头“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又转回眼前,“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是眼前景继之。

“相将见、脆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是从眼前想到未来,而不仅时间上变化,场景亦变,是为空间之变也。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是想象于未来时空之人的幽思,而这个未来时空里的人思的却还是异时异地之人事也。

如此循环往复,真真是百转千回。

而表面上写梅花,都是在梅花的大背景下写人事,写情事,梅与情交替反复,美不胜收。

这种写法的特点,是咏物中穿插感情变化,故时空交替正好有助于此。

它往往是以时间线索为主,穿插空间线索,最后达到咏物、叙事、抒情的目的。

二、四面环绕法:这种方法于咏物词中特别常见。

以物为中心,从四面八方来描写,中间穿插感情变化,看上去散乱,实际上条理非常清晰,中心突出。

苏轼的水龙吟《扬花》、清真的水龙吟《梨花》、稼轩的贺新郎《赋琵琶》皆为此例。

其余白石的疏影《梅花》、齐天乐《蟋蟀》,碧山的齐天乐《蝉》、《萤》,玉田的疏影《梅影》以及南宋末期诸多同题咏物诗《春水》、《红叶》等等莫不如此。

现以玉田之《梅影》为例:“黄昏片月”,起笔先交代影的环境,继之连续用七笔来描写七种影子的状态。

“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写清绝影。

“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写疑似之影。

“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写的是缥缈影。

“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写的是竹外影。

“窥镜蛾眉淡抹,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写的是淡洁影。

“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为贞固影。

“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写玲珑影。

最后一笔“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总括全篇,这似梦如幻的一切不过是酒醒之后的感觉。

这种写法的特点注重叙事,凡与中心切合的事均可一一道来,以内容为主,空间随着内容的需要自然变化,时间似乎无关紧要。

三、物我合一法:这种方法在咏物诗中常见,属于咏物的最高境界。

在词中,由于咏物词言情多言志少故似乎不多见。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可谓典范,玉田的解连环《孤雁》、碧山的眉妩《新月》堪当此选。

玉田在《孤雁》中借雁的形象遭际写自己的形象遭际,碧山明写新月,实则写故山不在,往梦难圆之哀。

以《新月》为例如下:“渐新痕悬柳,澹彩穿花,依约破初暝”写新月下的意境。

“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状物中穿插人事,似情事而非情事,故妙。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进一步以眉比喻新月,和画眉一拍暗连。

“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境界更进一层。

以上均正面描写,紧合新月之状。

下片转发感慨,“千古盈亏休问。

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写世事变迁往梦难圆之感。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写故山不再矣,无奈的心情。

“故山夜永。

试待他、窥户端正。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此时美好的希望,其实是对家国命运的希冀。

透过新月写家国之思,新月为表,家国为里,从而物我合一也。

咏物,物我合一最最佳境界,无非是借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操、节抱、情绪和感慨耳。

四、以传统为主各种方式交替使用,随意变化以上举例三种特点明显,但不能代表咏物词的全部。

有相当一部分词是用传统的状物手法来写,中间略加变化,便使人感觉耳目一新。

例如梅溪的双双燕《咏新燕》几乎通篇状物,于结尾忽然穿插人事,无限活泼。

其东风第一枝《咏春雪》于状物结尾穿插情事,使人产生无限遐思。

碧山的天香《咏龙涎香》上片按顺序写采香、制香、燃香和香之云气,循环往复,自成系统,下片再穿插情事,演身世之慨,可谓浑然无迹。

其余诸多手法,只要是能够做到章法严整,脉络清晰,都可以一试。

举例: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花犯梅花(清真)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

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共燕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齐天乐蟋蟀(白石)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夜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舆。

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暗香(白石)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疏影(白石)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双双燕咏燕(梅溪)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暗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梅溪)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恐凤鞋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天香咏龙涎香(碧山)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

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

红瓷侯火,还乍识、冰环玉指。

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云天气。

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

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

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

谩惜余薰,空篝素被。

花犯苔梅(碧山)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

断魂十里。

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

故山岁晚谁堪寄。

琅玕聊自倚。

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

又唤取、玉奴归去,馀香空翠被。

眉妩新月(碧山)渐新痕悬柳,澹彩穿花,依约破初暝。

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

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

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

故山夜永。

试待他、窥户端正。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绮罗香红叶(碧山)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

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

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

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齐天乐萤(碧山)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

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

练裳暗近。

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

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

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

何人为省。

但隔水馀晖,傍林残影。

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解连环孤雁(玉田)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绮罗香红叶(玉田)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

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

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

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

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

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

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

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南浦春水(玉田)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

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

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

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

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

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疏影梅影(玉田)黄昏片月。

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

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

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

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窥镜蛾眉淡抹。

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

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

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