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小猴子》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ea147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8.png)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猴子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小猴子的动作,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模仿小猴子的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难点:让幼儿在模仿小猴子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创造动作,发挥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猴子头饰、香蕉道具、树林背景图。
2. 场地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小猴子的动作,如攀爬、跳跃、翻滚等,让幼儿模仿并学会这些动作。
2. 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3. 游戏环节(10分钟):1. 教师创设“小猴子找香蕉”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扮演小猴子。
2. 游戏规则:小猴子们需要在树林中找到香蕉,找到香蕉的小组获胜。
3. 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放松身心。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教学基本动作时,要注重个别辅导,帮助动作滞后的幼儿提高。
3. 游戏环节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4.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主动地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2. 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合作。
3.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是否能够保持愉快的情绪,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小班歌曲三只小猴子教案
![小班歌曲三只小猴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7c1d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b.png)
小班歌曲三只小猴子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猴子这种动物,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2. 通过歌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3. 通过歌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歌曲《三只小猴子》的歌词和曲调。
2. 学习动作和表情配合歌曲的节奏。
三、教学难点。
1. 学习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2. 学习动作和表情的配合。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小猴子的图片、玩具或者视频资料。
2. 教师准备歌曲《三只小猴子》的音乐录音。
3. 教师准备相关的动作和表情示范。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小猴子。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玩具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小猴子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引导学生对小猴子产生兴趣。
2. 听歌曲,学习歌词和曲调。
教师播放歌曲《三只小猴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听歌。
然后教师可以分段教学歌词,让学生跟着教师学习歌词和曲调。
3. 学习动作和表情。
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设计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练习。
比如,当歌词中唱到“一只小猴子爬上树”,学生可以模仿小猴子爬树的动作;当歌词中唱到“一只小猴子摔了跤”,学生可以模仿小猴子摔倒的表情和动作。
4. 合作表演。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排练歌曲和动作表演。
每个小组可以在班级或者学校的活动中进行表演,展示他们学习歌曲和动作的成果。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一首有趣的歌曲,还了解和认识了小猴子这种动物,培养了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同时,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培养了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歌曲和动作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小猴子下山》教案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edb4a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6.png)
《小猴子下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小猴子下山》这个传统童谣的内容和意义。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激发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和参与能力。
二、教学准备
准备《小猴子下山》的歌曲和舞蹈视频。
准备一些与小猴子和山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10分钟)
向幼儿介绍《小猴子下山》这首童谣的背景和故事。
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引起幼儿对小猴子和山的兴趣。
歌曲欣赏(20分钟)
播放《小猴子下山》的歌曲,让幼儿欣赏和跟随。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歌曲中的情节和动作。
舞蹈学习(30分钟)
观看《小猴子下山》的舞蹈视频,让幼儿学习和模仿。
分组进行舞蹈表演,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绘画活动(40分钟)
让幼儿用颜色笔和画纸绘制小猴子和山的形象。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展示自己对歌曲和舞蹈的理解和表达。
总结和分享(10分钟)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舞蹈表演,并进行讨论和欣赏。
四、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欣赏和参与音乐和舞蹈活动,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学设计教案详解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学设计教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3cfd06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d.png)
本教案针对幼儿园大班儿童,设计以《小猴子》为主题的幼儿体育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化、趣味化的方式,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和协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猴子这一动物形象,喜爱接触自然,锻炼身体2.连贯并运用相应的体育动作,锻炼身体协调性和身体意识。
3.了解竞赛中互相合作的原则,提升合作精神和反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是以《小猴子》为主题的体育教学游戏,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场地和器材,创设类似于小猴子生活场景的活动环节,让幼儿体验小猴子的生动形象和乐趣,并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和运用,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提高幼儿运动能力和协作意识。
具体内容如下:1.小猴子的跳跃教学器材:跳跳球或软垫活动内容:幼儿跨越到跳跳球或软垫上,模仿小猴子跳跃行动。
通过跳跃锻炼幼儿敏捷性和协调性。
2.小猴子的攀爬教学器材:攀爬架或垫子堆活动内容:幼儿在攀爬架上或垫子堆上模仿小猴子攀爬行动。
通过攀爬行动锻炼幼儿协调性和身体意识。
3.小猴子的奔跑教学器材:标志带活动内容:教师带领幼儿在场地上设置终点和起点,教师一边举起标志带一边喊口令,让幼儿模仿小猴子奔跑行动到达终点。
通过奔跑锻炼幼儿反应和速度。
4.小猴子的投掷教学器材:软皮球活动内容:教师在场地上设置目标点,让幼儿模仿小猴子将软皮球投掷到目标点。
通过投掷行动锻炼幼儿身体力量和准确度。
三、教学方法1.游戏化教学法通过体育教学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示范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幼儿进行详尽的动作示范,让幼儿清晰的了解动作的重要性和具体风格。
3.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幼儿年龄和身体素质等因素,进行小组分组合作,让幼儿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协作,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反应能力。
四、教学安排1.讲解小猴子这一动物形象,介绍小猴子生活中的一些运动行为。
2.通过示范引导,让幼儿逐渐掌握小猴子的身体运动和姿势,并逐渐感受运动的乐趣。
幼儿跳舞小猴子教案
![幼儿跳舞小猴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8c4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b.png)
幼儿跳舞小猴子教案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猴子的形象,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
2.通过跳舞的方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二、教学准备。
1.小猴子的图片或玩具。
2.音乐播放器及小猴子舞曲。
3.教学场地,教室或室外场地。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可以用小猴子的图片或玩具引入教学内容,让幼儿们了解小猴子的形象,引发他们的兴趣。
2.学习小猴子舞步。
教师播放小猴子舞曲,示范小猴子舞步,让幼儿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学习舞步。
可以让幼儿们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如摇摆、扭动等,让他们感受小猴子的活泼可爱。
3.分组练习。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音乐响起时一起跳舞,教师可以在旁边指导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4.整合表演。
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小猴子舞蹈,其他幼儿可以观看并鼓掌加油,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被关注和认可的快乐。
5.总结。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
小猴子舞蹈教案通过引入小猴子形象,让幼儿们对小动物产生兴趣,通过跳舞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鼓励他们敢于表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活动,让幼儿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五、延伸活动。
1.可以让幼儿们自己设计小猴子的服装,让他们发挥想象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2.可以组织小猴子舞蹈比赛,让幼儿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小猴子舞蹈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跳舞,增进亲子关系。
通过小猴子舞蹈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顽皮的小猴音乐儿歌教案
![顽皮的小猴音乐儿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4a73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3.png)
顽皮的小猴音乐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唱出《顽皮的小猴》这首儿歌。
2. 能够模仿小猴的动作,并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3. 能够理解儿歌中的意思,感受快乐、活泼的氛围。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顽皮的小猴》的音乐文件或者CD。
2. 教师准备一些小猴的道具,如猴子面具、猴子尾巴等。
3. 教师准备一些小猴的图片,用来辅助教学。
4. 教师准备一些小猴的动作指导,如蹦蹦跳跳、摇摆尾巴等。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以活跃课堂氛围。
2. 引入歌曲。
教师播放《顽皮的小猴》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氛围。
3. 学习歌词。
教师可以将歌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起跟着教师读,帮助学生记住歌词。
4. 学习动作。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小猴的一些动作,如蹦蹦跳跳、摇摆尾巴等,让学生模仿并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5. 分组表演。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分别表演《顽皮的小猴》,并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6. 感悟歌曲。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歌曲中的意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7. 家庭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唱一遍《顽皮的小猴》,并向家长展示自己学到的小猴动作。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学会了一首有趣的儿歌,并且通过模仿小猴的动作,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歌曲的意思,学生也增强了对歌词的理解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利用音乐和动作,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只小猴子儿童音乐课教案
![三只小猴子儿童音乐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e0b3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f.png)
三只小猴子儿童音乐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小猴子的故事情节,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 小猴子的故事图片或故事书籍。
2. 音乐播放设备。
3. 音乐教具,如小鼓、铃铛等。
4. 教学活动准备,如游戏道具、小组活动道具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小猴子的故事,并播放相关音乐。
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习歌曲。
老师带领孩子们学唱《三只小猴子》这首儿歌,教授歌词和曲调。
让孩子们跟着节奏唱歌,并加入简单的动作,让歌曲更加生动有趣。
3. 音乐游戏。
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音乐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叫声、跟着音乐做出不同的动作等。
这些游戏既能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音乐,又能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小组活动。
老师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编排小猴子的故事表演。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自己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5. 创作活动。
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音乐创作活动,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小猴子音乐故事。
可以让孩子们用简单的乐器伴奏,或者加入口语表演,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6. 结束活动。
结束课程时,老师可以再次播放《三只小猴子》这首歌曲,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唱歌跳舞,让音乐课程在欢乐中画上完美的句号。
四、教学反思。
这堂音乐课以《三只小猴子》为主题,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创作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这样的音乐课程不仅能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还能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是一堂富有成效的音乐课程。
五、延伸活动。
老师可以邀请孩子们到户外进行音乐活动,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小猴子下山》优秀教学设计
![《小猴子下山》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fd78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4.png)
《小猴子下山》优秀教学设计《小猴子下山》优秀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属于哺乳动物,因此“猴”字是由反犬旁构成。
需要注意的是,“猴”的右侧部分是“候”,与原始的“犬”字相比,少了一竖。
2.在游戏中进行复习。
通过展示大量与故事相关或不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物品在故事中出现过。
(在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物品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
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设计意图:上课刚开始时,我运用了一些多彩的图片让学生来判断故事中出现的事物。
通过这个有趣的游戏,我能够了解学生在预习方面的情况,并且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一来,我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同时,这个活动也帮助我了解学生的学情,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决定从山上下来,他踏上了一番冒险之旅,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所经过的地方。
(教师画一座山,并在图上绘制出猴子所走的路线。
)请学生们接着往下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场景按照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置在路线图上。
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请将场景的名字和对应的图片放入路线图的相应位置。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
(2)量词训练。
①教学:块。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来识别字词,例如“一张桌子”、“一本书”,这些物体通常有一个平面。
还有一些物体如“一块黑板”、“一块玻璃”也可以作为例子。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书写时先看一遍,然后写一遍,接着对照图片来明确左右顺序和大小关系。
同时,老师也可以教导学生正确的书写笔顺。
小猴子音乐活动方案
![小猴子音乐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4df85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4.png)
小猴子音乐活动方案1. 活动介绍小猴子音乐活动是针对儿童开展的一项音乐启蒙活动。
通过音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猴子音乐活动的方案和教学内容。
2. 活动目标小猴子音乐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音乐素养,提高音乐听辨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音乐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 活动内容小猴子音乐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例如巴赫的《小步舞曲》、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等,让幼儿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并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
3.2 声音训练通过声音训练,培养幼儿的音乐听辨能力。
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声音游戏,例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乐器的声音等,让幼儿通过听辨来认识声音,并学习如何产生不同的声音。
3.3 声乐表演通过声乐表演,培养幼儿的声音表达能力。
可以让幼儿学习唱歌,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儿童歌曲,让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合唱和合奏的活动,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4 舞蹈表演通过舞蹈表演,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例如蹦蹦跳跳、摇头晃脑等,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舞,展示自己的舞台魅力。
3.5 创作活动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组织一些绘画、手工制作或编曲的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活动计划小猴子音乐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4.1 活动准备阶段在活动开始之前,需要进行活动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并准备好所需的音乐器材和教学材料。
4.2 活动导入阶段在活动导入阶段,可以进行一些热身活动,让幼儿进入音乐的氛围。
《小猴子》教学设计
![《小猴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5b192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7.png)
《小猴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猴子》。
本课主要讲述了小猴子在树林里玩耍,看见香蕉就扔掉玉米,看见桃子又扔掉香蕉,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有始有终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有始有终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有始有终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小猴子在树林里玩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它在做什么?”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小猴子》。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利用课文课件,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猴子看见香蕉、桃子的情景,以及它什么也没得到的结果。
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让学生上台板书答案,并解释原因。
如:“小猴子为什么扔掉玉米?它得到了什么?”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如何做到做事有始有终。
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小猴子》板书内容:1. 情景引入:小猴子在树林里玩耍2.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理解大意3. 课堂讲解:香蕉、桃子、什么也没得到4. 随堂练习:答案展示,解释原因5. 小组讨论:谈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七、作业设计1. 请用今天学会的生字词造句。
幼儿园大班音乐《三只小猴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三只小猴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22ef4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1.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三只小猴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歌曲《三只小猴子》。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三只小猴子》音乐录音。
2.猴子的面具或服饰。
3.舞台道具:树枝、香蕉等。
4.幼儿园大班教室或活动场地。
三、教学步骤
1.引入(5分钟)
–引导幼儿讨论:小猴子是什么动物?小猴子有哪些特征?
–播放《三只小猴子》的音乐录音,让幼儿先聆听一遍。
2.学唱歌曲(15分钟)
–分段教唱《三只小猴子》,让幼儿跟着节奏和旋律唱。
3.表演与演练(20分钟)
–分组让幼儿穿上猴子的面具或服饰,模拟猴子的动作和表情,跟随音乐进行舞蹈表演。
–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展示不同情节的表演。
4.合作练习(15分钟)
–分组让幼儿彼此搭档,一起展示《三只小猴子》的舞蹈动作,鼓励互相配合合作。
5.综合表演(10分钟)
–邀请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表演,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支持。
四、教学反思
1.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程度如何?有哪些表现突出的幼儿?
2.教学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和表现歌曲?
3.下一步如何延伸教学内容,让幼儿对音乐表达有更深入的体验和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
神和表现能力,同时也让他们通过音乐的欣赏和表演,感受到一种愉悦和乐趣。
愿《三只小猴子》这首歌曲成为幼儿们成长过程中美好的回忆。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03fe0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3.png)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小猴子》的体育动作,如攀爬、跳跃、摆尾等。
2.培养幼儿的手脚协调性、动作协调性和肌肉力量。
3.提高幼儿园班级的集体合作能力和竞技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模拟小猴子的毛绒玩具或图片。
2.适合幼儿活动的安全、平整的教学场地。
3.具有安全保障的攀爬设施。
三、教学内容第一步:引导幼儿认识小猴子1.展示小猴子图片或毛绒玩具,让幼儿认知小猴子的外貌特征。
2.引导幼儿说出小猴子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比如:爱攀爬树枝、能摆尾、喜欢跳跃等。
3.循序渐进地介绍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的要点,如攀爬、跳跃和摆尾等动作。
第二步:教学动作及技巧1.针对幼儿认识小猴子的特点,引导幼儿模仿小猴子的攀爬、跳跃、摆尾等动作,同时让幼儿了解这些动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教学注意事项:–攀爬:双手用力抓住树枝,同时配合双脚助力向上攀爬。
–跳跃:将腿用力弯曲,双脚同时用力向上跳起。
–摆尾:站立时,双手放在腰间,向左右摆动,注意往后倾斜重心不要失衡。
第三步:组合训练及互动游戏1.团体训练:让幼儿分组进行攀爬、跳跃、摆尾等活动,加强集体合作的意识和配合能力。
同时,教师自己也可以参与其中,进行示范和帮助。
2.竞技游戏:包括攀爬比赛、跳跃比赛和摆尾比赛等,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幼儿们体验到比赛的激烈和竞争,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和大脑的协调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上述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
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小猴子,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也要不断反思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准备和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的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6篇)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e1871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1.png)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6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篇一一、激趣入课。
1、同学们,喜欢小猴子吗?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小猴子?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小猴子的家常常安在山上的树林里,可是,时间一长啊,小猴子就觉得树上的野果吃腻了,山上也不好玩了,它想下山去好好玩玩,顺便找点好吃的东西。
4、齐读课题:(1)老师非常想知道课文写的是谁,怎么读?(2)老师非常想知道课文写的是小猴子干什么,怎么读?(3)再来一次,读出你独特的感受吧。
5、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注意:每个小朋友只能提一个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想想,你最想问什么?想好再问。
6、归纳问题并简单板书。
(为什么要下山?到了哪些地方?干了些什么?结果怎样?)二、看图练说。
1、单幅图观察。
我会看,一幅图一幅图地出示:要求:A、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猜一猜:之前小猴子还到过哪里?)B、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的小猴子在干什么?C、我会说:看图说词比赛:图上的内容真丰富,仔细观察图画,你能照这样说出多少个漂亮的词儿来?2、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你又看出了些什么?(比比谁最聪明。
)(1)小猴子开始很高兴的样子,最后垂头丧气的。
(2)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小猴子心情一定很好。
(2)小猴子空着手下山,最后仍然空着手回去。
三、阅读课文。
这么有趣的故事,作者叔叔是怎么写的呢?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抽读自然段,评选段落朗读擂主。
3、阅读第一自然段:(1)问一问:根据老师的提问读出段中的句子;注意老师都提了哪些问题。
(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2)议一议: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会怎么想?会怎么说?(3)读一读:又大又多、非常、掰、扛——板书(4)演一演:表演读。
(重点:动作夸张——掰、扛)(5)总结四步读书法。
4、阅读第二自然段:(1)谁来做小老师,学着老师问一问?(2)小猴子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又会怎么想?会怎么说?(3)哪个朗读大王可以为大家读一读?(4)小演员上台演一演。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4篇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c7fd2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2.png)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4篇《小猴子下山》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详细的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稳固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情感目标: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减法的意义,稳固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教学预备:每人一套数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花果山风景美丽,这里的小猴也特殊好客呢。
今日它们想摘一些鲜美的桃子与小朋友们共享。
想知道今日发生的故事?生:想。
多媒体示主题图:师:请同学们根据挨次(指教导子图),认真观看画面,你能编一个数学故事吗?停 2 分钟,教师引导性的指着主题图。
一天,有几只小猴子看到山下的树上有许多美味的大桃子,于是,就派了一个小猴子下山摘桃子给大家吃。
小猴子高快乐兴的下了山,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摘了好多桃子。
但小猴子想:好不简单下来一次,要出去玩玩才好。
于是,小猴子连续往山下走,不一会儿,来到了河边,小猴子一眼就看到了两只小青蛙在那里唱歌,这时候顽皮的小猴就跑过去,要吓吓它们,结果小青蛙被小猴吓得扑通、扑通跳下水。
这下,小猴没的玩了,就想回家了,他回头一看“咦!我的桃子哪去了?”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像小猴那样光临玩忘了桃子就不对了。
师:谁来讲?(指一名学生讲故事)师:故事讲的真悦耳!认真观看,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引导先看图 1、 2 ,再看图 3、 4 )生:树上有 9 个桃子,摘走 4 个,岩石上原有 7 只猴子,下来了一只去摘桃子。
(加法也行)岸上有 2 只青蛙,被小猴吓得全跳到了水里。
花上原有 8 只蝴蝶,飞走了 5 只。
篮子里原有 4 个桃子,掉到水里 4 只。
师: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观看的真认真。
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树上还剩只桃子?(板书、重点讲)岩石上还剩几只小猴?花上还剩几只蝴蝶?(板书)岸上还剩几只青蛙?(板书)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二、学习新课1、解决“树上还有几只桃子?”师:同学们很棒,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3 个。
学习小猴歌曲,感受家庭运动会的乐趣教案
![学习小猴歌曲,感受家庭运动会的乐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57c3b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c.png)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我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的乐理知识和声乐技巧的培养,更注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今天,我要分享一下我最近在课堂中使用的教案《学习小猴歌曲,感受家庭运动会的乐趣》。
一、前期准备在上课前,我会准备一些小游戏和器材,例如小光盘、绳子、手铃等,以便在教学中加入小游戏和简单的家庭运动会挑战。
二、教学内容1.学习小猴歌曲我会让学生们一起合唱《小猴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简单易学,歌词也易于理解,是首适合小学生唱的歌曲。
在合唱中,我会特意强调拍子和节奏,并让学生们跟着音乐舞动,让学生们在唱歌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家庭运动会挑战接着,我会分成几组,构思一些家庭运动会项目,让学生们参与比赛。
例如,拍手、跳绳、投篮等。
这些项目尽量简单,旨在让学生们体验到家庭运动会的氛围和快乐。
我也会在比赛中加入一些音乐元素,例如在跳绳比赛中,为学生们配上适合的音乐,让学生们在跳绳时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
3.回顾总结在课程结束前,我会向学生们提问:“大家今天觉得如何?你们在学习小猴歌曲和参加家庭运动会中收获了什么?”借此机会,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三、教案效果通过使用这一教案,我发现学生们普遍很喜欢这样的课程。
他们在课堂中不仅学习到了新的歌曲,还参与了家庭运动会,感受到了运动和音乐带来的快乐。
在学习小猴歌曲和参加家庭运动会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学生们从这样的课程中也受益匪浅。
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唱歌,还学会了如何感受音乐,并通过参加家庭运动会,锻炼了身体和意志力。
这样的课程,既能在文化传承上为学生们做出贡献,又能促进学生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育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
除了教授学生们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音乐中体验到快乐和感受音乐传达的情感。
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培养更多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学生。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f12ea781c758f5f61f6774.png)
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学设计教案本节课是培养孩子参加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在幼儿已有的跳跃练习的基础上,训练幼儿双脚夹物跳;培养幼儿良好的团体合作精神。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学设计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大班体育《小猴子》教学设计教案一:小猴学本领活动目标:1.学习侧身爬动作,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及协调性。
2.敢于自我挑战,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长竹竿若干根,椅子两张,平衡木两个,跨栏两个。
纵跳取物。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扮小猴子,王老师扮猴王,等会小猴子要跟猴王学本领哦。
1.队形练习:小猴子听口哨跑步进场,慢跑,快跑。
2.热身运动:听音乐跟随猴王做律动。
二、基本部分:1.学习侧身爬。
(1)猴王:小猴子们,你们学过什么爬的本领呀?现在请你们来爬一爬。
(2)猴王:小猴子们刚才爬得都很棒,有的是匍匐爬,有的是手和膝盖着地爬,还有的是手脚着地爬。
那现在我想请小猴子们用手脚着地的方法来爬一爬。
(3)猴王:刚才小猴子在爬得时候我发现你们都是往一个方向爬的,往哪儿爬得啊?(向前爬)那除了向前爬,你们还会怎么爬,看谁能跟别的猴子爬得不一样。
(4)请个别小猴子演示侧身爬的动作。
猴王:这只小猴子爬得真好,他是怎么爬的?(向旁边爬的)这样爬叫做侧身爬,可以向左爬,也可以向右爬)那爬得时候首先你的眼睛看哪里?(往哪边爬,眼睛就看那边)那你们想不想去试一试?(想)(5)猴王:好,小猴们刚才爬的都不错,那我现在要来问问你们,你们在爬得时候,第一是眼睛看,然后你跨的是那只手和那条腿。
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往右爬,第一眼睛朝右看,然后先跨右边的手和脚,最后左边的再跟上。
)(6)猴王:猴王示范,一看,二跨,三跟上。
(7)小猴子练习,猴王个别指导。
2.尝试爬得又快又好。
3.游戏“爬竹竿”。
(1)猴王交代玩法及规则。
猴王:在每队的前面都有一根竹竿,当猴王发出口令后,各队的小猴子要一个接着一个跑到竹竿前,将竹竿置于两手两脚之间,从竹竿一头侧身爬到另外一头,然后从场地外侧跑回。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等奖12篇1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等奖12篇1](https://img.taocdn.com/s3/m/a010334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3.png)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等奖12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等奖12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第1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途。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分“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解并描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必须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受懊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日的教训为根底,用踊跃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解并描述故事。
并能从中得到启示教学打算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提示留意“猴”的书写。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出示单字。
先自己读一读,沟通识字方法,再加上动作读。
2.给生字找挚友。
同桌轮番读词语,同桌展示,再小队开火车读。
3.小西瓜出题。
加上动作抢读出现的生字,再全班齐读。
三、整体读文,明确路途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咱们请几位小挚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
(接读课文)2.练说量词。
学生答复后,一次出现经过地点的图片。
练习填空: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终望见了一()小兔子。
四、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1.一起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分析词语“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导朗读。
(2)这段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先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望见了什么,最终写它是怎么做的。
2.互助学习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选择最喜爱的一段谨慎读,思索以下问题,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②它望见了什么?③它是怎样做的`?提示:小猴子走到。
他望见,特别开心,就。
(2)小组内沟通,喜爱各段的同学分段展示,重点指出动词并指导朗读。
小猴子教学设计
![小猴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0b9bf5cfc789eb172dc8ef.png)
小猴子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一、出示一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只小猴的图片)师:这是谁?这只小猴子是要做什么呢?原先是猴妈妈叫小猴子下山找食物呢。
二、出示课题——小猴子下山师:你能来读一读吗?声音真响亮,看到你高高举起的小手,请你来读一读。
咱们一路来读一读。
师:那小猴子找到食物了吗?赶紧掀开书本看一看吧。
要求高声朗诵课文,想一想小猴子下山找食物,去过哪些地址?反馈:小猴子下山去过哪些地址?你来讲一说(板书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二、分段阅读1、师:小猴子记着妈妈的吩咐,下山找食物,走到了一块玉米地。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识记掰、扛,课件出示两个字师:看见你认真的样子,老师想请你来读一读。
师: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记住那个字呢?——字面义、熟字记生字法、组词3、出示玉米图片师:你看到了什么?(玉米又大又多,又大又黄,好好吃)师:看到这么一大片玉米,香香的,甜甜的,你内心在想什么?(好好吃,赶紧拿一个归去吃;超级快乐、高兴。
——追问什么缘故快乐?师:是啊,咱们可爱的小猴子也和你们一样,超级快乐,他想着香香甜甜的玉米,掰一个归去,多好啊,能够和妈妈一路分享了。
师:咱们就一路分享他的快乐吧。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中的他看见……,男女生竞赛读4、师:小猴子扛着又大又香的玉米,嘴里哼着歌,美滋滋地往前走,他走到了一棵桃树底下,他看见了……(指着课件让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后半句,指明3个)师:(手拿着桃子)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闻起来香香的,长得粉嫩粉嫩的,水灵灵的,一口咬下去,汁水都流出来了。
看到如此诱人的桃子,再看看肩上的玉米,小猴子内心会怎么想呢?(想一口咬掉桃子,猴子喜爱吃桃子)师: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小猴子内心快乐极了,赶紧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让咱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再去读一读。
指名读,小组读。
识记“扔”,你能把他读准确吗?(指名读,齐读),老师那个地址已经给它找好词语朋友了,开动你的小脑袋,想一想还有什么好方法?5、师:小猴子摘完一个桃子,又摘完一个,内心想:那个给爸爸,他工作辛苦了一天,给他解解渴;那个给妈妈,她可喜爱吃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内心可快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唱《小猴子》
听《野蜂飞舞》
动跟随《小蚂蚁》的音乐跳舞
教学目标:
1、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音乐的情绪。
2、熟练地演唱《小猴子》,并能用动作语言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听赏《小蚂蚁》、《野蜂飞舞》活动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朋友们,天气这么晴朗,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去郊游好吗?
野营的队伍出发啦!
2、听《小蚂蚁》
二、欣赏《小蚂蚁》及律动
1、同学们出去野营的心情怎么样?出示题目
2、演唱歌曲,教师做好示范。
注意音准
3、带领学生队列前进,随着音乐做攀登、拨开草丛、下坡等动作。
三、学唱《小猴子》
1、听听我们碰到了谁?听《小猴子》
2.师:你们喜欢小猴子吗?愿意和小猴做好朋友吗?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只可爱的小猴,我们来看看这只小猴有多调皮。
(出示小猴子调皮的动作画面)
同学们看了这只顽皮的小猴,觉得它是不是特调皮啊!它都在干啥啊?我们同学们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这样才能把事情给做好,可不能学这只小猴三心二意哦。
不过它虽然很淘气,但它还是非常可爱的,你们会做小猴可爱的动作吗?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同学们上来做做小猴子的动作。
(请个别学生上来模仿,表演过后奖励小猴头饰。
)
3.师:小猴平时除了喜欢嬉戏、打闹、做一些可爱的动作外,它最喜欢吃什么啊?生(桃子、香蕉等)
同学们真聪明,小猴子最喜欢吃桃子了,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一只特别喜欢吃桃的小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小猴是怎样吃桃的?
4.播放小猴吃桃的画面
5.师:哈哈,看小猴这样吃桃,同学们的口水是不是都要掉下来了?老师啊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它的名字叫《小猴子》,你们想知道歌曲里的小猴是怎样吃桃的吗?好,那我们可要仔细听了。
6.听录音范唱,教师在间奏处做动作。
听完后请学生回答。
(出示小猴子歌词,播放伴奏)
7.师:这首歌里唱的是小猴在做什么啊?刚才在听歌的时候老师在做什么啊?因为这首歌在唱的时候,每段都有两处停顿的地方,老师就在这些停顿的地方做了小猴的动作,你们想知道哪儿是该停顿的地方吗?
出示:XXX|OO|XXX|OO|
小猴子一路走
8.老师按节奏读读这句歌词,间奏处轻轻的按节奏点头。
9.学生跟读一遍,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地方。
(师:现在我们看着这首歌,老师要在歌曲停顿的地方变魔术了,呀!多可爱的一只小猴啊,我们按节奏来学学它的动作吧。
)
10.点击出现一个跳动的小猴,让学生按节奏模仿小猴子的动作,再次点击另一个跳动的小猴,学生再次模仿。
【设计意图:通过在歌曲的休止符处出现跳动的小猴,让学生更能快速的接受歌曲的节奏与乐趣。
】
11.读歌词
现在老师想读一读这首歌,老师在读的时候,同学们能帮老师在歌曲停顿的地方按节奏做做小猴的动作吗?
(放伴奏教师按节奏读歌词)
你们也想读一读吗?那就跟着老师来读一读这首歌,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
12.跟老师读歌词,间奏处按节奏点头。
13.学生按节奏拍手读歌词,注意提示抢节拍的现象,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句子。
14.师生接读。
(教师读第一句,间奏处做拍手或做小猴动作,学生读下一句。
15.教唱歌曲《小猴子》
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
着重提示两段歌词中最后两句音调的区别。
同学们唱的真好听,但有的同学唱歌的声音太大了,这样会破坏你的小嗓子,以后唱出的声音就不美了。
16.跟伴奏试着齐唱,间奏处按节奏点头。
17.师生接龙唱,提示间奏处做动作。
(师:老师唱上一句,学生唱下一句,老师在唱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在心里默默的唱。
)
18.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你们还想不想再听听刚才录音里的同学们是用什么样心情唱这首歌的吗?
(播放录音范唱)
19.指名回答听后的感觉。
20.师:那你们能不能像录音里的同学们那样用开心、快乐的心情来演唱这首歌?
21.学生跟伴奏齐唱(提示间奏处做动作)
2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不但可以唱,还可以跳了,你们想跳吗?那我们就唱着这首歌来跳一跳。
23.听伴奏跟老师边唱边跳,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有节奏的做挠腮、手搭凉棚跳远等动作,
24.师:同学们的舞跳的可真真优美啊!那你们还能想出更多更美的舞蹈动作和故事来表演《小猴子》这首歌吗?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好的表演小猴子,老师给你们每人都带来了小猴的头饰,待会儿你们表演的好,老师就把它们送给你们,好吗?那我们就分小组商量商量该怎么表演吧!
25.分三组讨论,根据《小猴子》音乐编动作,并用动作语言分组展示。
及时评价每组展示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游戏让学生仿佛就是身临其境,一个个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猴,在开心快乐的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歌曲知识】
四、欣赏《野蜂飞舞》
1、同学们表现得真好,我们走啊走啊,又碰见谁了?听《野蜂飞舞》
2、听了这段音乐你想象它描绘的什么动物呢?做做它的动作呢?
3、复听音乐,想象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能不能为这段音乐取个名字?引导定名《野蜂飞舞》
五、结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