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派画家》文章解读论文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7d7622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5.png)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后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绘画风格,是对印象派绘画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后印象派画家们在色彩运用和构图方面更加注重感情和个性的表达,追求更加自由和抽象的艺术风格。
后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多以风景、人物和静物为题材,具有浓厚的个性特点,对于后来的艺术家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要提及的是后印象派画家之一的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他被誉为现代绘画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其稳固的构图和色彩的平面性而著称。
在他的作品中,色彩不再是为了描绘物体本身的外貌,而是为了把握物体内在的形态和结构。
他注重表现光影的变化和物体的立体感,通过对自然和静物的多次观察和描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后印象派绘画语言。
塞尚的这种绘画风格对后来的立体派、立体主义和抽象绘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位后印象派画家莫奈(Claude Monet)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著名的印象派大师之一。
莫奈在他的作品中追求对自然光线和色彩的捕捉,以风景画为主要题材。
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更加自由,色彩更加鲜艳,以一种温暖和柔和的笔触表现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莫奈的作品对后印象派画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风格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对后来的抽象派、表现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后印象派画家们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对艺术的探索精神,对20世纪的绘画和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们在色彩运用和构图方面的革新,对后来的立体派、立体主义、抽象派等现代艺术流派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后印象派画家们在表现个性和情感方面的追求,也为后来的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等流派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后印象派画家们是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先驱者,他们的作品对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印象派画家们对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新,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们在创作中追求情感和个性的表达,注重对色彩和形式的审美,对今后的艺术家们产生了启发和影响。
从后印象派画家中体会生命的呼唤
![从后印象派画家中体会生命的呼唤](https://img.taocdn.com/s3/m/e67e1c43cf84b9d528ea7a6b.png)
45对造型要素理智的思考。
他力图表现纯粹客观的秩序,挖掘自然物象背后的“纯粹的实在”。
为了这一纯粹,就要排除个人的情感、意念和个性的冲动。
他写了《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
这本小册子散发着冷静、执著和理智的光辉。
之后,他便渐渐地走进了垂直线和水平线的交叉世界中,进行着深邃的理性思辨。
他在1913年画出了他的第一幅没有物象元素的作品:《椭圆形构成》。
随后,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阳刚之气是由竖直走向所表达的,阴柔之气则需从海洋的平卧的线条中领略,而艺术家的特权就在于能够同时传达男性和女性的规范。
这种理智的思辨使他成为“风格派”杂志《风格》上最活跃的理论家,并完成了他的“新造型主义”。
他主张艺术应该在两种对立之间保持平衡——即在艺术家直接表现客观世界的欲望和艺术家的自我表现之间保持平衡,只有“平衡”才能创造运动的和谐,并揭示出真实的存在。
或者说,组成事物的结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构成关系就是用抽象的垂直线和水平线来组成简略的几何形体。
一切构造的基础在于水平与垂直的骨架。
这种充满科学精神的理智与康定斯基的“内心冲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三、两条生命线并行不悖两条不同的生命线似乎已使两人的抽象绘画背道而驰而格格不入。
然而事实上,两人却能够始终共同引领抽象主义绘画向前发展而并行不悖。
康定斯基虽然执著于表现内在的冲动,但是,在画面技术上的研究(如在《点、线、面》中的研究)也不乏蒙德里安的理智的科学精神。
而蒙德里安晚年在美国所创作的绘画中也已流露出对晚年生活的热情与喜悦(如《百老汇爵士乐》等)。
当然,两人还有共同的哲学基础——神秘主义和科学基础——试验心理学。
1932年,蒙德里安加入了在巴黎成立的“抽象、创造”团体,康定斯基也从德国赶来加入,并且两人迅速成为了这一团体的核心人物。
虽然这一团体随着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告瓦解,但两人的这次相聚似乎也暗示了他们艺术上的交汇。
他们共同完成了视觉艺术的革命,使抽象运动普及世界。
浅议印象主义画派【优秀3篇】
![浅议印象主义画派【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a0f95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e.png)
浅议印象主义画派【优秀3篇】大陆人,大陆人干的,肯定是大陆人干的,这充气大黄鸭在港怎可能无缘无故不幸爆掉?一定是某个没素质的大陆人扔烟头所致,没素质,真没素质为朋友们整理了3篇《浅议印象主义画派》,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印象派艺术与后印象派艺术篇一印象派运动可以看做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做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印象主义绘画专注外光画,主题的作用被弱化了,而且把兴趣扩大到从前认为难以处理的题材。
印象主义绘画以再现自然对象瞬间的光色关系为目的,它基本上属于一种图绘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印象主义是巴罗克风格的发展,是写实主义视觉实验的延伸,是文艺复兴以来再现性传统绘画发展的极致。
前期印象派的大师人物主要有莫奈、德加和雷诺阿。
19世纪末,一些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画家开始反对印象主义。
他们的创作超越了印象主义有限的光色表现。
他们不喜欢印象主义者在描绘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色变幻效果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态度。
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后印象主义绘画偏离了西方客观再现的艺术传统,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艺术(如立体主义、风格主义等)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如野兽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
因此,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其主要代表大师是塞尚、凡高和高更。
印象派的光学现实主义篇二据史记载,更加真切地逼近自然是印象派反对古典主义和学院派陈腐艺术的有力口号,这说明印象派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与自然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时印象派也曾把自己这一画派称为自然主义。
以追求视觉真实为己任的库尔贝对物质现实的充分信任导致了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以及劳特雷克等年青一代印象主义画家对物质的进一步探索。
不过,在他们心中的真实已不再是占据空间的实体,而是由色彩组合的最终由光来决定的气氛。
这使得他们尽可能捕捉自然的纯真印象不仅要考虑空间,更要重视时间。
研究后印象派画家的艺术特点——梵高
![研究后印象派画家的艺术特点——梵高](https://img.taocdn.com/s3/m/bf6e01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3.png)
研究后印象派画家的艺术特点——梵高发布时间:2021-12-08T06:29:25.097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4期作者:李兴旺李倩[导读] 其中笔触与色彩、笔触与造型的联系,感受其表现力在油画创作中的意义。
临沂大学山东省临沂市 276002摘要:作为世界级画家文森特?梵高,绘画中的“表现性”和类似“写意性”充分融入了东方艺术的特点。
以线分割物象,以笔触的长短,快慢,扭曲来表现画家本人的情感与情绪。
在之前,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对绘画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制高点,但梵高的色彩却能够使人的内心产生波动,加上绘画中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和意蕴,使得他的作品中的线条朴素、厚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视觉张力,充满诗意。
如《向日葵》饱含着炽热的火焰,热烈而又孤绝的生命情感。
其中笔触与色彩、笔触与造型的联系,感受其表现力在油画创作中的意义。
关键词:梵高;油画笔触;艺术情感;表现性;写意性;后印象派;向日葵一、梵高之写意性与表现性梵高其作品表现了东西方绘画结合的特质,其作品极为打动人的内心进化人的心灵,其写意性与表现性精髓是许多艺术家难以攀登的境界。
作为学术讨论研究,他于同期画家异同的作品中他的许许许多多作品蕴含了“表现性”非常接近东方的审美观念———“写意性”,西方艺术绘画中的“表现性”以作品来表达内在独白的感情基调,然而弱化了对象的描写形态,只是表现了对现实抽象和扭曲。
部分画家不满于对客观的事物摹写,追求表现事物的内部联系;以突破对人所处的环境的绘画来表现人的魂灵;。
中国画的“写意”仅仅指一种画法,强调用笔,以笔达意,着重神态的表现与意趣的抒发,从而达到“形简神现”的艺术高度。
“表现性”与“写意性”特性显而易见。
对客观事物不以吹毛求疵的摹写,强调表述事物的神质。
在梵高那个时代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当时的绘画还本着传统观念步步寸进,这种思想还只是游离与审美情趣之中。
当时正直印象主义运动风靡。
二、梵高油画风格与油画笔触的联系所有画家肯定有自己的一套作画形式及作画语言,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
美术鉴赏论文 梵高部分作品赏析
![美术鉴赏论文 梵高部分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4bdba601f69e3142329426.png)
美术鉴赏论文梵高部分作品赏析摘要: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关键词:梵高印象派油画星夜割耳朵后的自画像乌鸦群飞的麦田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亡。
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
代表作《向日葵》、《邮递员鲁兰》、《咖啡馆夜市》、《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星光灿烂》、《梵高在阿尔勒卧室》等,都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以及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
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却对西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在这里,我主要对他的《星夜》、《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乌鸦群飞的麦田》进行分析。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
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
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
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
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
那是奔放的,或者是像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
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
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
这种笔触,就像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13f870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d.png)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后印象派画家是指一批对印象派画风进行了颠覆和发展的画家。
他们保留了印象派画家表现自然景象的兴趣,但强调了画面的装饰性,反对写实主义的视觉效果,从而在艺术史上成为了重要的一支派别。
本文将探讨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
后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后印象派画家创造了一种视觉语言,通过线条和颜色在画面上表达内在情感和感觉。
后印象派画家将景物分解成色块和形状,以此表现画家对色彩和形式的掌控。
他们关注画面的构图和平衡,试图呈现出一种抽象的感觉,而不是对自然景象的真实还原。
后印象派的中心人物包括保罗·高更、亨利·马蒂斯、安德烈·德朗舍、乔治·斯尼奇等。
这些画家都提倡用色与形来表达情感和感受,而不仅仅是表现自然景象。
其中,马蒂斯以纯色为主要创作手段,高更则善于处理线条与色彩的关系,德朗舍则强调画面与物体之间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后印象派的画家对20世纪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经常抛弃传统的绘画规则,尝试新的图像构想和形式规律。
这些画家的作品不仅扩展了艺术视野,而且在表现主观感受方面提供了新的方式。
在艺术史上,后印象派被看作是现代派的先驱。
这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影响了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艺术等艺术流派。
后印象派画家的艺术语言也被用于设计、装饰和时尚领域,成为了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基础。
总的来说,后印象派画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理念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手法,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范例。
可以说,后印象派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进步,开启了20世纪艺术的新纪元。
浅谈后印象绘画大师
![浅谈后印象绘画大师](https://img.taocdn.com/s3/m/9a2206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c.png)
浅谈后印象绘画大师后印象绘画大师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批西方绘画大师,他们以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和世界上广泛的认可度成为了绘画艺术发展的一部分。
通过他们的绘画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变迁、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和艺术创新的思维。
后印象绘画大师对传统绘画形式进行了颠覆,而他们作品的主题和创新精神也为他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下面将就浅谈后印象绘画大师做一番论述。
我们要了解后印象绘画大师的基本情况。
后印象派是一种对印象派绘画的继承和发展,意味着它比印象派更具有表现性和抽象性。
它同时是一种更加偏向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理想的绘画流派。
后印象绘画大师们的作品能够给人带来不同寻常的、充满激情和创新的感受。
他们的艺术作品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追求,因此也正是这种对美好的追求,使得这些作品在今天看来依然充满活力和新意。
后印象绘画大师们的绘画作品更加偏向于抽象和表现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来源于他们觉得印象主义对现实的描摹过于枯燥单调,而他们希望通过对色彩和光影的处理,使得画面更富有情感和个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开始追求创新和表达出的个人情感。
后印象绘画大师们的作品多以具象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观念,并且注入了更多的想象和感情。
后印象绘画大师们的作品在画面表达上更注重感情的挥洒,艺术品格更加鲜明,色调较浓郁。
他们的作品中往往带有强烈的抽象和装饰性的元素,这也是后印象绘画大师们作品区别于印象派的一大显著特点。
而他们表现出的色彩变化、形式的梦幻性以及对生活的理想追求,都表明了他们对艺术的热情和创新的渴望。
后印象绘画大师们的作品在表现风格上更加个性化,他们的作品往往在色彩上更为鲜明而不拘泥于真实,他们更多地注入了对现实世界的审美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体验。
后印象绘画大师们通过他们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对艺术与生活的理解和对审美的追求,使得作品更丰富、更富有思想性和抒情性。
后印象绘画大师们的作品在题材和内容方面也相对多样,他们既有表现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表现自然界美景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颇具现实主义精神又又具象征主义精神,表现了他们对各种主题的审美追求。
论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论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61c5c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e.png)
论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sionism)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是对印象主义绘画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后印象主义绘画强调形式和结构,着重表现色彩、光线和形态,注重对主观情感的表达。
它在艺术史上对于当代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在中国的油画风景创作方面。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将深入分析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对色彩运用的影响、对笔触技法的影响、对题材选择的影响以及对意境表达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绘画对色彩运用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后印象主义画家强调色彩的相对性和光影效果,他们通过对颜色的纯净度、对比度和明度进行精细的调整,创造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
这种色彩的鲜艳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中对于色彩的运用。
中国的油画艺术家们开始更加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感,追求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色彩效果,使画面更加饱满和立体。
一些当代中国油画作品在山水风景的创作中大胆运用了明亮的色彩,使得画面更富有活力和张力,呈现出后印象主义绘画的明显特征。
后印象主义绘画对笔触技法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后印象主义画家在绘画中注重笔触的变化和表达,他们追求笔触的自由流畅和多样性,以达到更为生动和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这种笔触技法的影响也可以在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中得到体现,一些艺术家开始更加注重笔触的变化和表现力,通过笔触的运用来表现自然界的真实和美感。
这种绘画技法的变革,使得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更加具有个性化和艺术感染力,为油画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朝气。
后印象主义绘画对题材选择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后印象主义画家在创作中对题材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和自由化,他们通过对视觉世界的重新诠释和表现,拓宽了绘画的题材范围,注重对生活的真实和丰富性的表达。
这种对题材的开拓影响了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中对题材的选择和表现方式。
后印象派画家
![后印象派画家](https://img.taocdn.com/s3/m/a8d631b2cc7931b764ce1557.png)
这里展出的是一群无法用任何单一术语加以定义的艺术家们的作品。
这些艺术家曾被博学的批评家冠以“综合主义者”这一名称,它确实表达了潜藏于它们的多样性背后的某种品质;扩展该词的意义,便是本导论的主要工作。
这听上去像是一个愤怒的蠢汉被贴上漂亮标签后发出的嘘声。
作为一个定义,它有其缺憾,因为共同的品质并不总是构成每位艺术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没有哪个流派像它那样,其成员的个体气质关系如此重大。
事实上,与那些忠实于更为真实地再现的艺术家相比,他们的方法能使艺术家的个性在其作品中找到更为完整的自我表达,这不过是相信这一派的人的吹嘘罢了。
其实,这是他们与印象派画家发生争执的第一来源:后印象派画家认为印象派画家过于自然主义了。
然而,他们自己与印象派的联系极其紧密,塞尚、高更与凡·高(van Gogh )都曾在印象画派中学习绘画。
挂在这边墙上的这三位艺术家的早年画作,乍一看更像是印象派,而不像别的任何风格。
不过,这些艺术家与印象派画家的联系是偶然的,而不是内在的。
到1880年,印象派画家实际上已经赢得了他们的战役,似乎再也不会有任何艺术家团体会对另一个团体发动如此艰苦卓绝的战争了。
为了未来的原创性,他们至少已经得到了观众满腹狐疑的关注,即使还不能说已经获得了让他们充满崇敬地倾听的权利。
到1880年,他们实际上已经说服了所有那些重要的人们,他们的方法和观念无论如何都是艺术家的,而不是一些怪人或吹牛大王的。
本次展览所呈现的这一日期,亦即开始反对印象派的日期。
人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两个团体有一个共同点: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表达其个性的决心,以及从不听信诸如什么是美、什么富有意义、什么东西值得画等流行的观念。
但是,印象派的主流沿着记录此前未曾记录的对象侧面的轨迹行进,他们感兴趣于将光影的嬉戏分析为丰富多彩的鲜明色彩,亦即对大自然中早已十分迷人的东西加以提炼。
在这里展出的修拉(Seurat )、克劳斯(Cross )和西涅克的画中,对色彩再现的后印象派画家(英)罗杰·弗莱沈语冰 译焦 点爱德华·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 布面油画 208cm×264cm 1863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面临艺术观念多元化、形式语言多样化与学术水平提升等亟待发展的时代课题,其中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研究和汲取,极大地拓宽了中国油画的学术视野,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油画在形式语言研究和现代观念方面的拓进。
论后印象派油画中笔触的表现力
![论后印象派油画中笔触的表现力](https://img.taocdn.com/s3/m/83abdb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8.png)
论后印象派油画中笔触的表现力后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绘画流派,它以强调色彩和形式的个性化表达为特点。
在后印象派油画中,笔触的表现力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手段,通过笔触的运用,画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给观者带来深刻的印象。
后印象派油画中的笔触通常是粗糙和不规则的,脱离了传统的细腻和光滑。
画家在绘画过程中,用大胆而有力的笔触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以及景物的氛围和情绪。
这种粗糙的笔触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
后印象派画家中最著名的梵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梵高的画笔触转变非常明显,他在早期的作品中使用了光滑和细腻的笔触,但是后来逐渐转向了更为粗糙和有力的笔触。
他用厚重的颜料大胆地施怒于画布,使得画面中的物体有了更加立体的感觉。
梵高的画笔触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物体的外形,更是为了表达他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考。
他的笔触中透露出的力量和激情,使得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他的作品所传达的情绪和意义。
另外一个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塞尚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塞尚的画笔触非常有特点,他用小而离散的笔触来描绘景物的形态和质感。
这种离散的笔触使得画面显得非常生动和有趣,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
塞尚的笔触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物体的外貌,更是为了表达他对色彩和形式的感受。
他通过笔触的灵活运用,将画面中的色彩和形式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绪。
塞尚的笔触中所包含的活力和自由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很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在后印象派油画中,笔触的表现力还可以通过层次的运用来展现。
画家通过层层叠加和粘贴颜料,使得画面中的物体和景物有了更加丰富和细腻的质感。
这种层次感的表现方式,给观者带来了一种近距离观察和感受的体验,让人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画家的思考和情感。
这种层次感的表现方式也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和有趣,给人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
后印象派油画中的笔触的表现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和手段,通过笔触的运用,画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给观者带来深刻的印象。
论后印象派油画中笔触的表现力
![论后印象派油画中笔触的表现力](https://img.taocdn.com/s3/m/45f4239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3.png)
论后印象派油画中笔触的表现力
后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重要绘画流派,独辟蹊径地提倡以色彩和笔触
的自由运用来表现画面主题。
在后印象派油画中,笔触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为
了艺术家们表达内心情感和观念的重要手段。
后印象派的艺术家们追求色彩的纯粹性和明度的亮丽,他们不再拘泥于真实的色彩和
形态,而是通过自由的色彩运用来创造更加包容的想象世界。
而这种自由的色彩运用无疑
离不开笔触的灵感和表现力。
在后印象派的油画中,艺术家们以粗糙的笔触凸显画面的纹
理和质感,将色彩层层叠加,增强了作品的光影效果。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通常采用快速、肆意、直接的笔触,以表达内心的冲动和情绪。
他
们追求形式的变化与变革,试图通过笔触的力度、速度、稀稠度以及笔触之间的碰撞等来
传达情感。
这种大胆而自由的笔触让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冲动和内心思绪,使作品更
加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后印象派的笔触还经常呈现出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几何形状和装饰性,以及线条的运用。
这种独特的笔触特点使得画面中的形式和内容更具有艺术性和抽象性。
通过笔触的这种表
现力,艺术家们能够超越现实的限制,创造出更为深刻和丰富的艺术形象。
后印象派油画中的笔触表现力是非常突出的,它通过色彩的运用、笔触的质感和形式
的表现等,使画面充满了冲击力和感染力。
艺术家们通过自由的笔触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
观念,创造出了富有个性和独特性的艺术作品。
后印象派油画的笔触表现力不仅在当时引
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影响,也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f57a71ec850ad02df80414f.png)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作者:任贝贝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9年第02期摘要:在西方艺术史中,印象派开始了现代艺术的思潮,而后印象派发端于印象派却又有别于印象派。
主要研究后印象派与其代表画家,以塞尚、梵高和高更为代表,论述了他们的艺术语言及绘画风格,最后简要说明他们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后印象派;塞尚;梵高;高更“后印象派”一词是在一次英国博物馆的展览中由罗杰·弗莱提出来的。
后印象派脱胎于印象派。
印象派提倡户外写生,追求光与色,后印象派在此基础上发展。
后印象派并不是一个团体,他们没有一起举行过展览,只是后来人们发现他们与印象派有所关联又不相同。
“后”只是时间上的名词,意为发生在印象派之后。
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该仅仅只是像印象派那样模仿客观事物,更应该在画中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后印象派代表人物的观点各有不同,梵高并不关心事物的正确表达方式,他用色彩和形状来表达自己对所画的东西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产生的感觉。
高更认为印象派的画家缺少严谨性,他们无法看到眼前现实之外的任何东西,他们缺乏想象力,因此他追求的则是一种原始象征主义。
塞尚追求的是既要反映“自然之和谐”的创作,同时又要真实地反映我们观看事物和空间的方式。
一、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一)保罗·塞尚塞尚出生于法国,家庭比较富裕,他学习过法律,后来改学绘画。
塞尚喜欢画不动的事物,即那些他会长时间仔细观察的景物,这会让他有机会去认真思考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这位艺术家决心搞清楚画家如何才能丝毫不差地反映创作对象,不是像印象派风景画中飞逝的瞬间,不是照片那样“一景应众人”的精确,而是对主题进行严密观察后把它真实反映出来的精确。
塞尚设法让现代的色彩方法与传统高贵风格的渐变色调保持平衡。
他认为老大师绘画的严肃性和结构性应该与印象派在室外直面描绘主题的主张结合起来,尽力将现实的生活真正再现于画布之上。
《苹果与橘子》是塞尚最成功的的静物画。
论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论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1de5b7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3.png)
论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后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它试图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个人情感。
后印象主义绘画家们注重捕捉瞬间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以及对色彩和形式的处理。
这种绘画风格不仅在欧洲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影响,包括当代中国油画领域。
在20世纪初,中国的绘画界开始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后印象主义绘画风格逐渐传入中国艺术领域,并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进行探讨。
后印象主义绘画对中国艺术家的色彩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绘画家们强调色彩的纯粹性和光影的变化,他们喜欢使用鲜艳的色彩来表现形式和空间。
这种对色彩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艺术家的传统绘画观念,使他们更加注重色彩的运用和表现手法。
在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中,色彩的鲜艳和对光影的处理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特点,这与后印象主义绘画风格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后印象主义绘画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绘画家们试图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情感,他们注重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表现。
这种创作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艺术家的传统创作观念,使他们更加注重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表现,以及对自然风景和人物形象的处理。
在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中,中国艺术家开始注重对自然风景和人物形象的观察和表现,使他们的作品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和情感。
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色彩观念、表现手法和创作观念等方面都对中国艺术家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影响。
中国的一些著名油画家如徐悲鸿、林风眠等都受到了后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并在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中运用了后印象主义的绘画技巧,使他们的作品更加具有个性和情感。
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为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9111a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0.png)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后印象派艺术运动是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出现的,它在艺术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上,它对于绘画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在艺术上追求独特的表现方式,他们通过色彩的运用、构图、形态、线条等方面再现了生活中的美丽和快乐,这是后印象派艺术的突出特点。
本文将介绍后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1. 色彩鲜明明亮在后印象派绘画的表现中,色彩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后印象派画家们在使用色彩上,强调颜色的鲜明、亮丽和纯正,追求自然界中的真实色彩。
他们使用鲜艳的、强烈的色彩,创造出了光线和颜色的奇妙交织,并运用不同颜色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对比意象。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在色彩运用方面,尤其是在采用色块表现中,偏爱鲜红、紫红、橙黄、金色、蓝绿等强烈的色彩。
2. 构图简化在构图上,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倾向于简化构图,利用色块和线条等表现手法,强调画面的平面性。
画面的表现不再仅仅依赖于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而是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
他们在画面构图时放弃了一些传统的构图准则,例如透视法、比例、形态等等,构图的灵活性强,观众看到画作时,容易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冲击。
3. 着重表现细节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对于细节的着重表现是非常突出的。
他们在细节上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手势、面部表情、人物动作等小细节的描绘来营造出丰富的细节感受。
因此,观众在欣赏这些画作时,可以感受到画家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表达能力。
4. 突出主观感受在后印象派的绘画中,显示了画家作为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艺术家试图通过作品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反应。
他们关注细节,注重情感的表达,而不是追求真实的原貌。
因此,观众在欣赏画作时,可以感受到画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他们的个人表达。
浅谈后印象绘画大师
![浅谈后印象绘画大师](https://img.taocdn.com/s3/m/ee3147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6.png)
浅谈后印象绘画大师后印象派是20世纪初的一种绘画风格,它起源于法国,也称为新印象派。
它是对印象派的一种变革和发展,将色彩和形式更加抽象化,注重表达感受和情感,强调对自然的内在表达。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通过形式的解构和色彩的碎片化展现了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下面我们将从几位后印象派大师的绘画作品入手,来浅谈一下这一绘画风格的特点和影响。
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之一是凡高,他的画作充满了动感和力量。
他独特的画风表现了他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情。
凡高的画作色彩鲜艳,笔触粗糙,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他的作品《星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幅作品以强烈的对比色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他对自然和宇宙的赞美。
凡高还通过快速而重复的笔触来表现他对光与影的追求,使画面具有一种活力和生气。
另外一位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是塞尚,他的画作更加注重形式和结构,追求更加凝练和稳定的表达方式。
塞尚对光照的观察和对物体的构图有着很高的要求,他的画作精确而细致,给人以静谧和安静的感觉。
塞尚的作品《山》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单一的色块,他成功地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和对造型的独特见解。
除了凡高和塞尚,毕加索也是一位重要的后印象派画家。
毕加索的画作更加抽象和破碎,他引入了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元素,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变形和扭曲的形式。
他的画作充满了感情和思想,通过抽象化的形式来表达他对世界的观察和反思。
毕加索的作品《基督受难》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幅作品以破碎的形式和强烈的色彩来表达他对基督教题材的思考和表达。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追求将视觉和感受统一起来,通过形式的解构和色彩的碎片化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他们试图超越传统的绘画观念和技巧,以更加自由和抽象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热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开创性和创造性的作品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245c6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0.png)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后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绘画风格,是印象派绘画的延续和发展。
后印象派画家们以印象派的色彩艳丽和光影效果为基础,更加注重形式和构图,追求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
后印象派画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艺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针对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展开介绍。
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后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
其中最为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之一就是凡高(Vincent van Gogh)。
凡高以其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笔触在后印象派画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主题广泛,风景、风俗、静物等各种题材都有,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的自画像和向日葵系列作品。
凡高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运用,赋予了作品更加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生命力。
凡高的疯狂和孤独的一生也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家们,成为了后印象派画家们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的标志。
另一位备受赞誉的后印象派画家是塞尚(Paul Céza nne)。
塞尚以其对形式和结构的深刻理解,为后印象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着重表现了对自然形态的独特认知,强调了色块和构图的重要性。
塞尚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对艺术传统的一次颠覆和改革。
他的艺术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现代艺术运动,成为了抽象艺术和立体主义的先驱。
还有一些其他的后印象派画家,如塞尚的学生毕沙罗(Georges Braque)和马蒂斯(Henri Matisse),以及塞尚的传人莫奈(Claude Monet)等。
这些画家们各自在后印象派风格上有着独到的贡献,丰富了后印象派绘画的形式和内涵。
后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还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发展和现代绘画风格。
在后印象派的影响下,20世纪艺术呈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不再受传统的绘画法则的束缚,而是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表现方式。
在20世纪的绘画史上,后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可以清晰地看到。
抽象艺术运动的兴起就离不开后印象派画家们对形式和颜色的大胆尝试。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044e4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5.png)
论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后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股重要的艺术潮流,它延续并发展了印象派的表现形式,强调内心情感和主观感受,同时对色彩、线条和形式进行了更加大胆的探索。
后印象派画家们通过对光影、色彩和形式的独特处理,创造了许多充满生命力和表现力的作品,对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后印象派画家及其影响。
首先要提到的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莫奈。
莫奈被誉为后印象派运动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光影和色彩的独特观察和表现。
《睡莲》系列作品是莫奈晚年的杰作,通过对水面反射和水下光影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超现实主义氛围。
这种表现技法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画家受到启发并继续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莫奈的作品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独特情感和体验,激发了后印象派艺术家们在内心世界的深度表达。
另一位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是凡高。
凡高的作品以其强烈的色彩和笔触而著称,他在表现生活中的日常场景时,常常使用浓烈的色彩和粗糙的笔触,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星夜》是凡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对夜空中星星和月亮的独特表现,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生命的思考。
凡高的艺术风格对后印象派和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画家受到了他的启发,继续在作品中追求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对色彩的独特处理。
除了莫奈和凡高之外,塞尚也是后印象派画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塞尚通过对形式和结构的独特表现,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对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山的背影》和《水仙花》等作品,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简化和整合,表现了他对自然形式和结构的深刻理解,激发了许多后印象派画家对形式和结构进行更加大胆的探索。
浅谈后印象绘画大师
![浅谈后印象绘画大师](https://img.taocdn.com/s3/m/f761606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e.png)
浅谈后印象绘画大师后印象绘画是一种在二十世纪初期兴起的艺术运动,它脱胎于印象派,并向抽象表现主义转变。
后印象派艺术家大多在色彩上的运用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着重表现出色彩的丰富性与深度感。
本文将从后印象绘画大师的背景、作品风格、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后印象绘画大师主要是一些经过训练的艺术家和抽象表现主义者,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出现。
其中最著名的艺术家包括文森特·梵高、保罗·塞尚、保罗·高更、果戈理、安德烈·德拉克洛斯、亨利·马蒂斯等。
这些后印象派大师生活在20世纪初期的欧洲,他们受到启发,并反抗那些经典的艺术形式,来探索新的艺术领域。
后印象派大师多用印象派的创作方法探索了色彩对于艺术的影响,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更加抽象和立体感的风格。
1.文森特·梵高文森特·梵高的作品注重在表现情感上,他熟练的运用了色彩,并创造出了深情的油画。
他的作品《星空》和《向日葵》都被认为是他的杰作。
2.保罗·塞尚保罗·塞尚的作品包括《卡尼耶山》、《山谷》等,他运用均衡、对称性和恰如其分的色彩,创造出了更加简洁的感觉。
3.保罗·高更保罗·高更的作品则比较神秘,他的每一个作品都充满着旋转的文字或符号。
他的作品之一《消失的情人》也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4.果戈理果戈理是一位俄罗斯画家,他在后印象派运动中,通过运用深色调和厚重的笔触,创造出了独特的表现效果。
他的作品例如《睡莲》、《桥与咖啡馆》等都非常出色。
后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对于现代艺术、摄影、装置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其丰富的色彩和抽象的表现方式,使人们可以在作品中感受到无限的创意和想象力。
他们的作品也在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后印象派画家》文章解读论文
![《后印象派画家》文章解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343b9402d276a200292e19.png)
《后印象派画家》文章解读论文摘要:弗莱确认特定时代下两者深刻的共同之处:“每一位艺术家表达其个性的决心,以及从不听信诸如什么是美,什么富有意义,什么东西值得画等流行的观念”。
弗莱的看法是极富洞见的。
虽然在表面上弗莱通过对塞尚、高更、梵高等的独特之处的分析,强化其主观层面的创造,弱化自然主义的倾向。
罗杰·弗莱的这篇文章登载在1910年的《国家》杂志上,意味着同作者在文章中写到的那样:到1880年,印象派已经赢得了他们的战役。
印象派及它所倡导的艺术方式及美学理念,得到了人们的理解与重视。
而这篇对印象派以后艺术家作品的评论文章《后印象派画家》是对印象派的方式和意义的扩展或是突破,旨在说明新出现的艺术与印象派的渊源关系,及这个“后”字的独特性与突破性体现在哪里。
罗杰·弗莱找到了新的艺术创作中有别于印象派的异样特质,在这群风格鲜明的艺术家身上看到了对印象派不足的弥补,也是弗莱认为两者间区别的第一来源:“后印象派画家者认为印象派画家过于自然主义了”。
①印象派主流沿着记录此前未曾记录过的对象侧面的轨迹进行;他们感兴趣的是对光影的嬉戏进行分析,将他们转变为丰富多彩的鲜明色彩;亦即对大自然中早已十分迷人的东西加以提炼。
②弗莱的这段文字侧重于阐明印象派中再现性的自然主义态度,这种理解为后来的艺术家提出了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打破这种自然主义对当下艺术创作的束缚?原因则在于:尽管他们认可印象派在探索自然以往从未被表现方面(光与色)的努力,却觉得印象派的方法和原则丧失了与事物有关的情感及联想,妨碍了他们传达事物的真正意义。
的确,如果艺术作品仅是一堆自然留下的色彩和印象,未免显得过于单薄了些,而探索并表达内在于事物的那种情感意义才是后来艺术家认为的最为重要的艺术主题。
可以看出,两者的艺术追求不尽相同。
印象派对后印象派而言,只不过是提供了传达艺术家对事物感受的方法而已。
对这层传达和探索来讲,印象派只是提供了其中一种,形式的可能性与表达的丰富性仍是无限可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印象派画家》文章解读论文
摘要:弗莱确认特定时代下两者深刻的共同之处:“每一位艺术家表达其个性的决心,以及从不听信诸如什么是美,什么富有意义,什么东西值得画等流行的观念”。
弗莱的看法是极富洞见的。
虽然在表面上弗莱通过对塞尚、高更、梵高等的独特之处的分析,强化其主观层面的创造,弱化自然主义的倾向。
罗杰·弗莱的这篇文章登载在1910年的《国家》杂志上,意味着同作者在文章中写到的那样:到1880年,印象派已经赢得了他们的战役。
印象派及它所倡导的艺术方式及美学理念,得到了人们的理解与重视。
而这篇对印象派以后艺术家作品的评论文章《后印象派画家》是对印象派的方式和意义的扩展或是突破,旨在说明新出现的艺术与印象派的渊源关系,及这个“后”字的独特性与突破性体现在哪里。
罗杰·弗莱找到了新的艺术创作中有别于印象派的异样特质,在这群风格鲜明的艺术家身上看到了对印象派不足的弥补,也是弗莱认为两者间区别的第一来源:“后印象派画家者认为印象派画家过于自然主义了”。
①
印象派主流沿着记录此前未曾记录过的对象侧面的轨迹进行;他们感兴趣的是对光影的嬉戏进行分析,将他们转变为丰富多彩的鲜明色彩;亦即对大自然中早已十分迷人的东西加以提炼。
②弗莱的这段文字侧重于阐明印象派中再现性的自然主义态度,这种理解为后来的艺术家提出了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打破这种自然主义对当下艺术创作的束缚?原因则在于:尽管他们认可印象派在
探索自然以往从未被表现方面(光与色)的努力,却觉得印象派的方法和原则丧失了与事物有关的情感及联想,妨碍了他们传达事物的真正意义。
的确,如果艺术作品仅是一堆自然留下的色彩和印象,未免显得过于单薄了些,而探索并表达内在于事物的那种情感意义才是后来艺术家认为的最为重要的艺术主题。
可以看出,两者的艺术追求不尽相同。
印象派对后印象派而言,只不过是提供了传达艺术家对事物感受的方法而已。
对这层传达和探索来讲,印象派只是提供了其中一种,形式的可能性与表达的丰富性仍是无限可能的。
囿于印象派的陈规,则无异于为了一片树叶而放弃整个树林。
更何况,前辈马奈已经为其追求开拓了方向。
弗莱在《后印象派画家》一文中指出了马奈与后印象派之间的关联。
信使塞尚在马奈平面而线条感十足的画面上找到了有别于自然主义的创作态度——平行于自然的画面,借此艺术家将对自然的感悟传达出来。
在《后印象派画家二》中,弗莱揭示了塞尚探索的价值:对形式的贡献,“仿佛从内部从新创建了形式;在他创建形式的同时,他一下子从新创建了连同色彩光线和大气在一起的形式”③。
不同于再现性艺术对事物描绘的执迷,对形式的探索成为艺术家的“专业”。
回忆一下先前的作品,相同的事物彼此相似,再现描摹的作品也都面貌相似,这令后印象派画家绝望。
弗莱在论及原始艺术与再现艺术的关系上说明了后印象派画家思考的重点。
后印象派画家看重原始艺术对待自然直接的感受力与表现力,原始艺术同样是对事物的再现,但在再现中不断增加的对对象本身的复制能力摧毁了原始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带给观者的感动。
参考一下二十世纪形形
色色极具变革的形式作品,与再现性的艺术不同,不同艺术家对形式的把握与创造是基于独立的差异性感受的上的。
塞尚的作品中提供了这种看待自然的不同眼光,丰富多样的作品不再基于描绘对象的差异性上,而是基于主观感受的独特性上。
这一转向突出了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原则,也同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关,如浪漫派的“为艺术而艺术”及艺术的自律性等文化观念。
弗莱不仅指出这种后印象派画家不同于自然主义的另一种对事物的看法,还进一步明晰了由形式独立所带来的不同艺术家创作的差异上。
梵高的作品不同于高更,高更的作品不同于马蒂斯,而马蒂斯的创作也定然不同于其他人的作品。
如罗杰·弗莱文中论述的那样,梵高的作品与强烈的情感相连,带有受折磨的与病态的感受,揭露了那“可见事物面纱背后的现实所带来的那种剧烈,可怕而又不时令人安慰的启示”④。
而在高更——这位巴黎长大的浪荡儿身上弗莱看到了其不同凡响的艺术渴望,高贵的感觉、简洁的姿态、以现代人身上少有的诗意洞见糅合在一起,为象征的艺术扣起大门。
弗莱精彩的论述了时代最具前瞻的艺术作品以此来回应时代对一种新方法探索的怀疑。
总的来说,罗杰·弗莱是站在印象派的再现立场上来分析塞尚、高更、梵高的独特之处的,并没有论及印象派的复杂性。
就印象派与自然主义的关系上,一方面它源于写实主义,对何为“真实的”东西进一步的探索,并朝着科学的方向扩展和深化。
就此而言,它和自然主义有着天然的类似。
另一方面,后印象派对印象派的承习也并非像罗杰·弗莱所概括的那样仅仅停留在技法层面,仅是“偶然的,而不
是内在的”联系。
它冥冥之中似乎导向别处,潜在的含有对个人知觉和性情的高度强调,预示了主观性在艺术战场上的胜利。
想要理论的明晰是复杂的,就“印象”一词而言,本身可能就是主观与客观高度融合的表现。
此外,印象派不喜欢用言语建立学说。
Claude Monet 就曾发表过“憎恨所有的理论”的言辞,而多数的艺术家对自己的创作意图的说明也多有矛盾之处。
并非所有的评论家都以科学的角度看待印象派,有些则强调其主观、“情绪化”的品质。
艾米尔·布雷蒙就认为“他们没有模仿;他们翻译,他们解释。
”朱尔斯—安托万·卡斯塔吉那也强调“他们描绘的不是风景,而是风景产生的感觉……”。
从这些方面来看新的方法和尝试是内在于印象派基础之上的。
弗莱确认特定时代下两者深刻的共同之处:“每一位艺术家表达其个性的决心,以及从不听信诸如什么是美,什么富有意义,什么东西值得画等流行的观念”。
弗莱的看法是极富洞见的。
虽然在表面上弗莱通过对塞尚、高更、梵高等的独特之处的分析,强化其主观层面的创造,弱化自然主义的倾向。
但我们知道随着后印象派方法的形成与变革,保守的艺术观念发生了剧烈的演变。
很快后印象派画家的尝试转化为彻底颠覆既有艺术方式和语言的探索,形式革新成为新的艺术批判标准。
这一过程中艺术不断的脱离自然主义的束缚,转向对艺术(画面)自身的独立性强调。
绘画不同于自然,而是独立于自然的存在,从而导向了世纪之交的形式变革大战。
艺术作品的意蕴不再简单的臣服于对自然之物的赞叹与描摹上,而是基于自身——由形式带
来的审美感动。
以现代艺术的理解方式来看,已被承认的有关什么是艺术的假设都被一一抛弃,新的艺术观念总令人觉得更加真实,更接近艺术的“真正”本质。
弗莱的思考基于这种理解,试图说明艺术变革的过程,明晰不同艺术家及作品的联系与差异,并给艺术的新发展以价值肯定。
以后现代的视角来看,罗杰·弗莱对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划分有其局限之处,两者均是对何为艺术本源的探询,只是答案略有不同,在印象派那里,事物的光与色、瞬间的印象更为真实;而对后印象派而言,个体对事物的心灵反映、画面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更值得艺术家进行创作。
注解:
① 《弗莱艺术批评文选》英罗杰—弗莱沈语冰译第99页
② 同上第100页
③ 《弗莱艺术批评文选》英罗杰—弗莱沈语冰译第109页
④ 《弗莱艺术批评文选》英罗杰—弗莱沈语冰译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