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物理第三章主要涵盖了热力学和热学方面的知识。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和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如温度、热能、热传递、热容、理想气体定律等。
以下是这一章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1. 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一种表征。
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摄氏度(℃)或华氏度(℉)。
2. 热能: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一种形式。
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3. 热传递:热传递是热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热传递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来实现。
4.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能在物质内部通过分子间碰撞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的速率取决于物质的导热系数、温度差和物体的几何形状。
5. 热对流:热对流是热能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的过程。
对流会受到流体的流速、流体的性质和温度差的影响。
6. 辐射:辐射是热能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传递的过程。
辐射的速率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物体的表面性质。
7. 热平衡:热平衡是指两个物体处于相同温度时,它们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的状态。
根据热平衡原理,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达到相同的温度。
8. 热容:热容是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
热容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热力学性质。
9.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定律描述了理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状态方程。
这个定律可以用来计算气体的温度、压力和容积之间的关系。
10. 等温过程:等温过程是指在恒定温度下进行的过程。
在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
11. 绝热过程:绝热过程是指在没有热量传递的条件下进行的过程。
在绝热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满足P^γV^γ=常数,其中γ是气体的绝热指数。
12. 等压过程:等压过程是指在恒定压强下进行的过程。
在等压过程中,理想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成正比。
总之,物理第三章主要涵盖了热力学和热学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理解热传递和热力学性质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程的实际问题。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热传导是一种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它是热量在物体内部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而完成的,而不需要物体本身的移动。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第一,分子振动。
分子是物体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热能以分子的振动方式传递。
当物体受热时,其内部的分子开始加速振动,相互之间碰撞传递热量。
这种传导方式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因为分子在这些状态下相对有序,可以有效地传递热量。
第二,分子碰撞。
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之间的碰撞也是热量传导的方式之一。
当分子们发生碰撞时,能量有时会被传递给另一个分子,导致它的振动增强。
这种传导方式在固体中效果更好,因为固体中的分子排列更加密集,碰撞的机会更多。
第三,自由电子。
在金属等导电材料中,热量的传递不仅仅取决于分子振动和碰撞,还依赖于自由电子的作用。
自由电子是某些材料中未与原子结合的电子,它们可以自由移动,携带热量并在物体中传递。
在这种情况下,热传导的速度更快,因为自由电子的运动更加迅速。
总之,热传导是一种通过分子之间的振动、碰撞和自由电子的运动来传递热量的过程。
它是热量从高温区域向冷温区域扩散的结果。
对于不同的材料和状态,热传导的速度有所不同。
导热性能好的材料能够更快地传递热量,反之亦然。
热传导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常常可以感觉到金属物体的传热性能很好,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快速传递热量。
而绝热材料则是通过减少分子振动和碰撞来降低热传导的速率,用于保温或隔热的场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科学家们提出了热传导方程来描述热量传递的规律。
这个方程包含了材料的导热性能以及温度差异等因素,可以用于计算热传导的速率。
总结起来,热传导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碰撞和自由电子运动的热量传递过程。
通过研究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热量的传递规律,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在工程设计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热传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热量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化工原理第三章传热
Q S
Kt m
t m
1/ K
(1-3)
传 热 速 率
传热温度差(推动力) 热阻(阻力)
式中:△tm──传热过程的推动力, ℃ 1/K ──传热总阻力(热阻),m2 ·℃/W
两点说明:
➢ 单位传热面积的传热速率(热通量)正比于推动力,反比于 热阻。因此,提高换热器的传热速率的途径是提高传热推
动力和降低热阻。
三、 换热器类型
换热器:实现冷、热介质热量交换的设备
用于输送热量的介质—载热体。 加热介质(加热剂):起加热作用的载热体。水蒸气、热水等。 冷却介质(冷却剂):起冷却作用的载热体。冷水、空气制冷剂。
① 直接混合式 —— 将热流体与冷流体直接混合的一种传热方式。 ② 蓄热式 —— 热量 存储在热载体上 传递给冷流体。如
式中:d1为套管的内管直径,d2为套管的内管直径。
应用范围:
Re 1200 ~ 220000, d2 1.65 ~ 17 d1
特征尺寸: 流动当量直径de。
定性温度: 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滴状冷凝:若冷凝液不能润湿壁面,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冷凝 液在壁面上形成许多液滴,并沿壁面落下,此中冷凝 称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为膜状冷凝过程。
➢ 一般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
➢ 多数固体λ与温度的关系
λ=k0+k×t
单位:W/(m •K)
k0 --0℃下的导热系数
k为经验常数。
对大多数金属材料,其k值为负值;对非金属材料则为正值。
➢ 对于金属 t ↑ λ↓(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 对于非金属 t ↑ λ↑ (通过靠晶格结构的振动) 对于液体 t ↑ λ↓ (通过靠晶格结构的振动) 对于气体 t ↑ λ↑ (通过分子不规则热运动)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3、等温线(面):在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温度相同的 点所连成的线或面称为等温线或等温面。 等温面:同一时刻,物体内部温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面。 可以是曲面、平面、或封闭的圆环面。 等温线:等温面与一平面垂直相交得到的一族线。 温度场习惯上用等温面图或等温线图来表示。 思考:等温线可以相交吗?沿等温线有热流吗?
b.气体------分子碰撞运动传递(热运动)——杂乱 无章的布朗运动。 c.液体—持 两种观点
类似于气体:只是情况更复杂,因为液体分子间 的距离比较近,分子间的作用于力对碰撞过程的 影响力比气体大。 类似于非导电固体------主要靠弹性波的作用。
三、导热基本定律
1.导热基本定律:在导热现象中,单位时间 内通过给定截面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和截面 面积成正比,而方向与其相反。
dt Q ∝ −S dx dt Q = −S • λ • dx
W
W
dt 2 q = −λ • ..........W / m dx
(注:与热力学不一样,热力学中Q——总传热量,J或KJ)
2.比例系数λ——导热系数—— W/(m·℃)或W/(m·K) 导热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温 度。故给出导热系数时,必须指明物质 所处的温度,才有意义。
一、什么是传热学?
绪言
工程应用中: 设备设计、制造、运行离不开传热学
㎝2电路芯片的散热量,20世纪70年代,10W;20世 纪80年代,20~30W;20世纪90年代以后,102W, 设计制造时要考虑:运行时,这些热量如何散出去, 如果这些热散不出去,势必影响其寿命及工作可靠性。
)电子问题:集成电路集成密度↑,发热量↑,每
绪言
二、传热问题的分类(两种类型)
热的传播为什么热会从高温物体传播到低温物体
热的传播为什么热会从高温物体传播到低温物体热传播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热力学中的重要内容。
热传播的原理可以通过分子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理论来解释。
本文将从微观角度出发,解释热是如何从高温物体传播到低温物体的。
1.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热传导是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内部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当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接触时,高温物体内的分子更加活跃,其运动速度更快,而低温物体内的分子相对较为静止。
由于分子的碰撞运动,高温物体内部的分子会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低温物体内的分子,从而使低温物体的分子运动加快,温度升高。
2. 热传导的三种传热方式热传导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分别为导热、对流和辐射。
2.1 导热导热是指固体和液体中的热量传递。
固体中的热传导是由振动的晶格离子通过作用力将能量传给相邻的离子,从而使得能量传递。
液体中的热传导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和相互运动来实现的。
2.2 对流对流是通过液体和气体中的流动实现的热传导方式。
液体和气体中的热量传递是通过流体的对流来实现的,即由密度的差异引起的流体运动,从而将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2.3 辐射辐射是指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来实现热传递。
热辐射无需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通过热辐射,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发射出电磁波,从而将热量传递。
3. 温度差驱动热传导热传导的速度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温度差异,温度差越大,热传导速度越快。
这是因为温度差驱动了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高温区域中分子的动能更高,与周围分子进行碰撞,从而将能量传递给其他分子。
4. 材料的热导率材料的热导率也是影响热传导的重要因素之一。
热导率是指材料单位厚度上热量传递的速率。
热导率越大,热传导就越快。
金属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其热导率较高,可以很好地传导热量。
而绝缘体等导热性能较差的材料其热导率较低,热传导速度相对较慢。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热传递是指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来解释。
热传导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碰撞和相互作用引起的热量传递。
在物体的内部,热量通过固体材料的导热性质在分子之间传递。
导热的原理是分子以高频率振动,并将这种振动能量从一个分子传递到与其相邻的分子。
这种传递形式下,热量从高温物体的分子传递到低温物体的分子。
热导率是描述物体传导热传递性能的物理量。
热传导是在没有物质移动的情况下进行的。
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介质传递的现象。
当液体或气体被加热时,它们的密度会降低,使其较热的部分上升,而较冷的部分则下降。
这种上升和下降的运动形成了被称为对流的大规模流动。
对流传热发生在液体或气体中,因为其分子是自由移动的。
对流传热可以将热量迅速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热对流是伴随着物质的移动而进行的。
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放射电磁波的方式传递热量。
所有物体都以热辐射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
热辐射是由于物体分子和原子的无规则振动引起的。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热辐射的总发射功率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这意味着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的热辐射功率会显著增加。
热辐射是通过真空或透明介质传输热量的唯一方式。
在现实世界中,热传递往往是这三种机制的组合。
例如,当我们烹饪食物时,热量会通过底部的热源通过热传导进入锅中的食物。
与此同时,由于食物的加热,液体中的热对流也开始。
同时,煮食过程中锅的外表面也会通过热辐射释放热量。
热传递的速率可以通过热传导率、对流传热系数和辐射传热系数来描述。
热传导率是物质传导热传递的能力,对流传热系数是描述液体或气体传导热的速度和效率的参数,而辐射传热系数是描述物体通过辐射传递热量的效果的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机制和速率可能不同。
例如,金属通常具有高热传导率,因为金属中的电子在分子之间快速传递热量。
相反,绝缘体如木材则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因为木材中的分子之间的电子传导能力较差。
热力学中的热传导
热力学中的热传导在热力学中,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的传递过程。
热传导是自然界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中观察到它的存在,比如触摸热的物体时感到的热量传递、热水壶中热水变凉的过程等。
本文将探讨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应用。
一、热传导的基本原理热传导是由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碰撞和相互作用引起的。
原子或分子在高温区域具有较大的动能,它们通过与周围的原子或分子碰撞,将一部分动能传递给周围的粒子,使其动能增加,最终导致热量在物质中的传递。
在固体中,这种传递主要通过声子(晶格振动)进行;在液体和气体中,除了声子传导外,还存在分子之间的碰撞传导。
根据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热传导的传热方程,即傅立叶热传导定律。
该定律表明,热流密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单位长度内的温度变化)成正比,可以表示为以下数学关系:q = -k * A * (dT/dx)其中,q是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k是材料的热导率,A是传热的面积,dT/dx是单位长度内的温度变化。
二、热传导的数学模型为了准确描述物质中的热传导过程,我们可以使用热传导方程进行建模。
热传导方程(也称为热输运方程)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热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传递和分布。
其一维形式如下:∂T/∂t = α * ∂²T/∂x²其中,T是温度,t是时间,x是空间坐标,α是热扩散系数。
这个方程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的推导过程得到,其解可用于预测物质内部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三、热传导的应用热传导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热传导应用:1. 热保护材料:热传导定律的理论基础被应用于设计和开发热保护材料,以降低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比如建筑保温材料、隔热材料等。
2. 电子散热:电子设备的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设备安全和性能稳定,需要利用高热导率的散热材料来加快热量的传递和散发。
第三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2
d T 1 dT + = 0 2 dr r dr
• 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 无内热源、常物性、稳态一维问题的导热 微分方程 2
由
d t =0 2 dx
得
dt = c1 dx
得
t = c1 x + c2
问题不能确定,需有定解条件: 〈1〉 初始条件:τ = 0 时的温度分布 t τ = 0 =f (x,y,z) 〈2〉 边界条件:边界上的温度分布或换热条 件。
即 边界条件:
x
d 2t =0 2 dx
x = 0 t = t1 ; x = δ t = t 2
数学描述
d 2t =0 2 dx x = 0 , t = t1 x = δ , t =t 2
t = c1 x + c2
c2 = t1
温度分布
c1 =
t 2 − t1
δ
t=
dt dx
t 2 − t1
δ
x + t1
μ↑
Re ↓
h↓
4、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位置 壁面形状、位置形状(平板,圆管)、位置(横 放、竖放、管内、管外)
5、流体有无相变 有相变(沸腾或凝结),流体温度基本保持不 变,流体与壁面的换热量等于吸收或放出的汽化潜 热。有相变比无相变时换热系数大很多。 珠状凝结比膜状凝结换热系数大得多。
综上所述
动力消耗大
δ ↓ h↑
3、流体的物理性质
流速:V↑ h↑ V=0 无对流 物性-表征物质物理特性的物理量 密度,粘性,热导率,比热等 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的流体换热量不 同,就是因为物性不同
λ的影响:
热量的传递与传导原理
热量的传递与传导原理热量(Heat)是指物体内部粒子(分子、原子等)的运动引起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
热量的传递与传导原理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热量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并讨论每种方式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传导(Conduction)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的热量通过直接接触在颗粒之间传递的过程。
热量传导通常发生在固体中,而且只在物体的一个部分。
在传导过程中,高温的颗粒与低温的颗粒之间的能量传递导致温度的均匀分布。
传导过程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来描述,该方程表明热量传导速率正比于温度梯度和物体导热系数的乘积。
导热系数是物体材料固有的特性,它决定了物体对于热量传导的能力。
传导方式主要应用于热传导材料的选择和热工业领域,例如热电材料、散热器等。
热传导材料必须具备较高的导热系数,以便更有效地传递热量。
二、对流(Convection)对流是指物体内部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运动而传递的过程。
流体的运动可能是自然对流(自然对流是由密度差异引起的,例如热空气上升)或强迫对流(通过外部力量推动流体运动,例如风扇)。
对流过程中,流体中的高温部分被移动到低温部分,形成了对流热量传递。
对流传热受到流体性质、流速和流体与物体之间的温差的影响。
对流方式广泛应用于空气和水的传热过程中,例如空调、散热器和热交换器等。
优化对流传热有助于提高设备的散热效率和节能。
三、辐射(Radiation)辐射是指物体通过发射和吸收电磁波来传递热量的过程。
辐射传热是不需要通过介质进行能量传递的,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辐射传热是基于物体的温度,辐射能量通过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实现。
根据斯特凡-玻尔兹曼定律,辐射传热速率与物体表面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辐射传热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领域、高温炉燃烧、烤炉等。
利用辐射传热,我们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通过辐射加热食物或其他物体。
总结:热量传递与传导原理涵盖了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热力学中的热传递过程
热力学中的热传递过程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移与转化的科学,其中热传递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热传递是指由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的热量传递过程,它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中的热传递过程,并探讨其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一、热传递的基本原理热传递是通过能量的传递来实现的,它遵循热量由高温到低温的原则,即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温度达到平衡。
根据热传递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的热传递方式:1. 热传导:热传导是一种通过物质分子的热点传递热量的过程。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它们之间的热传导会导致热量的传递,直到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为止。
热传导的速率受到物质的热导率、温度差和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2. 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指物体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热量。
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辐射热量,无论是否有物质存在,因为辐射传热不需要物质作为传热媒介。
辐射热量的传递速率与物体的发射率、温度差和表面积等因素有关。
3.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通过流体(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实现热量传递。
当物体表面的流体与物体接触时,流体会带走物体表面的热量并进行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的速率受到流体的流速、温度差和物体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热传递的因素热传递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 温度差:温度差是影响热传递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温度差越大,热传递速率越快。
因此,当需要加快热传递速率时,可以通过增加温度差来实现。
2. 界面特性:界面特性包括接触面积、物质的界面状态和热导率等因素。
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增加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效果,从而提高热传递速率。
而材料的热导率越大,热传导的速率也越快。
3. 界面条件:界面条件包括对流传热中的流体流速和物体表面质量等因素。
当流体流速增加时,对流传热的速率也会增加。
而物体表面的光洁度和形状会影响辐射传热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优化物体的表面条件。
化工原理课件-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
、 滞导•流滞流和动流和对,内湍流沿层流 传壁部 流:之 热面分 体流间 同法热 的体, 时向阻温呈热 起没很度滞传 作有小差流,极传小热。速度极快,
用质,点热的阻移较动小和混合温,度即
• 由上分析可知,
。 变没式化有仅缓对是慢流热传传热导,。传 因热 为方 液
• 在对流传热时,
体导热系数小,因此热
接触面上的温度。
解:由式(2-6)可得
W / m2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t
t1
t2
t3
t4
x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表2-1 各层温度降和热阻
• 可见,在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中,各层平壁的温度 差与其热阻成正比,哪层热阻大,哪层的温度差一定 大。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2.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 圆筒壁的导热与平壁导热的不同之处在于圆筒壁的传热 面积和热通量不再是定值,而是随半径而变化。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保温材料
玻璃棉 导热率 0.03489 0.06978
W/m.K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保温材料外 层还要有保 护层:
• 镀锌铁皮等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聚苯乙烯泡沫板 导热率0.04185W/m.K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离心玻璃棉
• 是将处于熔融状态的玻璃用离心喷吹法工艺进行 纤维化喷涂热固性树脂制成的丝状材料,再经过 热固化深加工处理,可制成具有多种用途的系列 产品。
1 ln 75 1 ln 125
1
1
25 51 75
ln 75 1 ln 125
=1.64
51 25 1 75
• λ较小的材料放内层热损失较小。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热传递与导热性能
热传递与导热性能热传递和导热性能是热学领域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工程和科学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热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导热性能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
1.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热量的传递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传导、对流和辐射。
1.1 传导传导是指在物质内部通过分子之间的直接碰撞传递热量。
传导的速率受到物质的导热性能和温度梯度的影响。
导热性能是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表征为热导率。
温度梯度是指物体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
一般来说,导热性能越高,温度梯度越大,热传递速率越快。
1.2 对流对流是指通过流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
对流的速率取决于传热介质的流动性质和温度差。
对流传热一般较传导快速,因为流体的流动可以带走热量。
1.3 辐射辐射是指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
所有物体都会辐射热量,但辐射的速率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性质。
较高温度的物体辐射更多热量。
2. 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导热性能是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
它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2.1 物质的热导率热导率是一个物质的导热性能指标,它描述了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通过物质的能力。
不同物质的热导率不同,例如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而塑料和木材的热导率较低。
2.2 物质的热容量热容量是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能力。
热容量较大的物质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在温度变化较小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2.3 温度梯度温度梯度是导热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温度梯度越大,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越多。
2.4 物质的密度和比热容密度和比热容都会影响导热性能。
物质的密度越大,传热时的接触面积也越大,导热性能相对较好。
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的热容量,也会影响热传导的速率。
3. 导热性能的应用3.1 建筑和保温材料导热性能对建筑和保温材料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保温材料,我们通常选择导热性能较低的材料,以减少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传递。
3.2 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导热性能决定了热量传递的效率。
传热学基本原理
第三节传热学基本原理食物制熟过程中的传热学,涉及热量传递的方法和承担传热任务的介质两个方面的知识。
一、经典的热量传递方式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的地方,就会有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或区域传向低温物体或区域。
烹调的传热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温度差即温差----即食物有生到熟是食物吸收了一定的热量,而事物能吸收热量一定有种“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是温差。
●热传递---由于温差的存在,热量才会从高到底地传递下去,这种传递过程就是热传递。
●热阻---由于在热量传递中遇到阻力,这种阻力称热阻。
I=UR●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一)热传导热传导—指导热物体各部分没有相对位移,或不同物体直接接触时,因组成该物体的各物质的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额外运动而发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从理论上讲,热传导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进行,但是在地球引力场内,单纯的热传导只能在结构紧密的固体中进行。
因在液体和气体中,只要有温度差存在,液体分子的移动和气体分子的扩散就不可避免,从而产生对流现象。
也就是说,在液体中,热量的传递是以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Q=λA△t/δ(二)热对流对流—在液体(包括液体和气体)的运动中,热量从高温区域移向低温区域的现象。
在烹调中,单纯在流体之间进行的的热交换即纯对流现象并不是主要的,通常都是温度高的固体把热量传递到与之接触的流体中去,这样就出现了对流和传导同时存在的热交换现象。
典型的现象如:电水壶烧开水,电热元件产热后,传递到水中,使一部分水分子受热温度升高而流向低温区,同时低温区的水分子又立刻补充到高温区继续受热,于是对流现象产生。
单纯的对流现象:将一壶开水到入冷水桶中,此时所产生的热传递方式是典型的对流过程。
Q=аA△t(三)热辐射热辐射——是物质在高温状态(包括燃烧和其他激烈化学反应和核反应)下以光子的形式(电磁波)发射能量的过程。
Q=σ₀АТ⁴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E=mc² E表示能量,m表示物质质量,c表示光速(30万km/s)。
第3章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3-1 导热
一、导热的基本概念 当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温 度差时,热量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的过程称 为导热或热传导。
①定义:在没有质点相对位移的情况下,当物体内部 具有不同温度,或不同温度的物体直接接触时,所发 生的热能传递现象。
这种固体壁面同时存在对流和辐射换 热的过程称为复合换热。
3-4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二、换热器 1.换热器的类型 换热器是实现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设备。 按其工作原理,火电厂中的换热器一般可 分为混合式、表面式和再生式三类。
3-4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二、换热器
2.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的相对流向
3-4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2.削弱传热
削弱传热一般用于减少热力设备及热 力管道对环境的散热,且通过敷设隔热层的 办法来实现。 石棉、珍珠岩、矿渣棉等各类制品,是 电厂中广泛采用的隔热保温材料。
多层平壁导热
3-1 导热
对于多层的 圆筒壁仍然可以 利用热阻来求得 导热量、热流密
度,大家想一想
单层圆壁筒的导 热电阻如何求得?
3-2 对流换热
一、对流换热的概念及其类型 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产生宏观的相对运 动时,各部分流体因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 程,称为热对流。流动着的流体与其相接触的固体 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时,流体内部各部分流体之间存在着热对流,并同 时伴有热传导对流换热是热对流和热传导综合作用 的结果。
3-1 导热
数学表达式: q=-λdt/dx (W/m2) q—单位时间通过导体单位面积上的热量, 又称为热流密度; λ — 为导热系数;导热系数的大小取决 于物质的种类和温度;
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热量传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无论是烹饪食物还是取暖,都离不开热量传递。
那么,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它又有哪些应用呢?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首先,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
我们常常可以通过触摸热物体来感受到传导的效果。
例如,当我们把手放在热水杯上时,由于热量通过杯子传导到手上,我们会感到热。
传导的速度和效果受到物质的导热性能和温度差的影响。
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如金属,传导热量的速度较快。
其次,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
对流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形式。
自然对流是指由于密度差异引起的流体的运动,如烟囱里的烟气上升。
强制对流则是通过外力(如风扇)来推动流体的运动。
对流的速度和效果受到流体的性质和温度差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打开空调时,冷气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从室内排出,从而降低室内的温度。
最后,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传递。
辐射是一种无需介质传递的方式,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太阳的辐射热。
辐射的强度和效果受到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的影响。
黑色物体吸收和辐射热量的能力较强,而白色物体则反射辐射热量。
除了了解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我们还可以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在日常生活中,热量传递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和取暖。
在烹饪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火候和锅具的选择来控制传导和对流的效果,以达到理想的烹饪效果。
在取暖中,我们可以利用传导和对流的原理来设计取暖设备,如电暖器和暖气片,将热量传递到室内,提供舒适的温暖。
在工业生产中,热量传递的原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石油化工过程中,热量传递被用于加热和冷却反应器,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和温度。
在电力工业中,热量传递被用于发电过程中的锅炉和冷却系统,以提供能源和保护设备。
除了以上的应用,热量传递的原理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环境工程中。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建筑材料的导热性能和采用适当的隔热措施,以减少能量的损失和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
热量传递
热水 填料
(2)间壁式(间接接触式)传热
t2
空气
凉水塔示意图
T1 热流体
冷流体 t1
T2 Q
对流给热
对流给热
热流体 T 冷流体 t
间壁
导热
套管换热器中的换热
3.1.1.1 根据冷热两种流体的接触方式
① 热量由热流体靠对流传热传给金 属壁的一侧(对流给热);
Q
对流给热
对流给热
②热量自管壁一侧以热传导的形式 传至另一侧(导热);
(2)热通量 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上传递的热量q(W/m2);
(3)非定态、定态传热过程 t =f(x,y,z,θ)温度不仅与空间位置还与时间有关
,为非定态传热; t =f(x,y,z)温度只与空间位置有关与时间无关,
为定态传热。
3. 2 热传导(导热Conduction)
3.2.1 傅立叶定律(Flourier’s law)
b
Am
式中 b = r2- r1,为圆筒壁的厚度。平均面积 Am= 2πlrm,而
rm
r2 r1 ln r2
r1
称为对数平均半径。当r2/ r1 < 2时,可以改用算术平均值, 即取rm= (r2+ r1)/2。
热阻为:
R
ln
r2 r1
b
2l
Am
3.2.3 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于零时的极限,即
t t lim n0 n n
q
图 3-1 温度梯度与热流 方向的关系
3.2.1 傅立叶定律(Flourier’s law)
(3)傅立叶定律
傅立叶定律是用以确定在物体各点间存在温度差时,因
热量传导机制
热量传导机制热量传导是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
它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了解能量传递、热能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热量传导的机制,包括传导方式、导热介质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一、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热传导是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它是由于物质内部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宏观层面上,热量的传递是由于粒子的热运动引起的。
热传导是一种不需要介质的传热方式,可以在真空中传递热量。
传热的基本原理是热量由高温的物体传递给低温的物体,热传导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
其中,导热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二、导热的机制1. 热传导的导热方式导热是指物体内部热量沿着温度梯度方向传递的过程。
导热的方式有三种:导热传导、导热对流和导热辐射。
- 导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相互碰撞而传递,导热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导热对流是指通过流体的对流传热,通过流体分子的运动引起热量传递。
- 导热辐射是指物体内部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无需传热介质。
2. 导热传导的方式和表达式导热传导是材料中的原子或分子通过碰撞传递热量的方式。
在导热传导中,热量的传递是通过物质内部的震动、振动和自由电子传递的。
导热传导的数学表达式为:$q = -kA\frac{dT}{dx}$其中,$q$代表单位时间内通过物体的热量,$k$代表材料的热导率,$A$代表传热的面积,$dT$代表温度的变化,$dx$代表传热的距离。
三、导热介质导热介质是指可以传导热量的物质,常见的导热介质有金属、非金属和气体等。
1. 金属导热介质金属是最常见的导热介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金属的导热性能与金属的晶体结构、原子排列、电子结构等有关。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参与了热量的传导,因此金属具有较高的热导率。
2. 非金属导热介质非金属导热介质的导热性能相对较差,其导热机制主要是分子或原子的碰撞传递热量。
非金属导热介质的热导率往往较金属低,如陶瓷、塑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辐射的波长 理论上为 0.38- ∞ μm 工程上为0.38- 1000 μm。 该范围内的电磁 波投射到物体上后,产生热效应,能够被物体吸收变成热 能。所以该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热射线。 其中: 波长λ=0.38-0.76μm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 波长λ=0.76—1000μm 范围的电磁被称为红外线; 另外:波长小于0.38μm 的电磁波,首先是紫外线,其 次是X射线、γ射线等。
格拉晓夫 数:
gβ Δtl 浮升力 Gr = = 其中 Δt=t w-t ∞ 2 v 粘性力 β -流体的体积膨胀系数
3
l-定性尺寸 t w − 壁面温度 t ∞-环境温度
定性温度和定型尺寸 定型温度:决定准数中物性参数数值的温度 试验结果表明:常以流体温度、壁面温度、边界层温 度作为定型温度,分别以下角标f、w、b表示 定型尺寸:代表对换热过程有决定性影响的尺寸 一般的:对于圆管:采用内径d 非圆管:采用当量直径de 横向掠过单管或管簇:采用管子外径 纵向掠过平壁:取沿流动方向的壁面长度 作为定 性尺寸
自然对流放热准则关系式一般形式
n Nu = f (Gr ⋅ Pr) = C (Gr ⋅ Pr) m
Gr——葛拉晓夫准则; Pr ——普朗特准则; C和n取决于物体的几何形状、放置方式以及热流方 向 Gr· Pr的范围等。 m是指取Tm=( Tw +Tf ) /2作为定性温度。 式中Tw 表示壁面温度,Tf 表示液体主流温度温度。 式中
第三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传热学要解决的问题:
— 传热速率 — 系统中的温度分布 — 达到稳定或某个温度所需的时间
两类传热问题:
强化传热 减少传热
一、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
• 1、导热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依靠 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 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
导热机理
•气体:分子热运动 t ↑ → λ ↑ •固体:自由电子和晶格振动 t ↑ →晶格振动↑ →阻碍自由电子运动 •液体机理不清 金属 ↓ 非金属 ↑
dt r = c1 dr
c1 dt = dr r
t1 = c1 ln r1 + c2 t 2 = c1 ln r2 + c2 r2 t 2 − t1 = c1 ln r1
t 2 − t1 r ln 故温度分布: t = t1 + ln⎛ r2 ⎞ r1 ⎜ r⎟ ⎝ 1⎠ 热量可以用Fourier 定律求解:
第三节 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情况下所发生的热 量交换. 对流换热以牛顿冷却公式为其基本计算式,即:
q = hΔ t
或对于面积为A的接触面
Φ = hAΔt
其中Δt 为换热面积A上的平均温差.约定q 及Φ 总是取正值,因此Δt也总是取正值.
如:
Δt = t w − t f
其中t w − 壁面温度,
第一节 热传导基本定律
1 温度场 定义 系统中某一时刻的温度分布
分 类: 按时间
稳态温度场 非稳态温度场 一维温度场
按空间
二维温度场 三维温度场
2、等温面、等温线
• 等温面—在同一时刻,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 • 二维时则成为等温线
第二节 导热基本定律—傅立叶( Fourier)定律 傅立叶( Fourier)定律:单位时间内沿着等温 面法线方向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q,与温度变 化率成正比。 导热系数 w/m﹒k
动力消耗大
δ ↓ h↑
3、流体的物理性质
流速:V↑ h↑ V=0 无对流 物性-表征物质物理特性的物理量 密度,粘性,热导率,比热等 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的流体换热量不 同,就是因为物性不同
λ的影响:
ρul ρ的影响: ρ ↑ Re = μ ↑
λ↑
h↑
h↑
cp的影响: 单位体积流体的热容量大,则h较大 μ的影响:
t1 − t 4
多层平壁
q=
t1 − t n + 1
∑δ
i =1
n
i
/ λi
t1
Q
δa
λa
δb
λb λc
δb λb Ab
δd
λd
t2
t1
tx
ty
t2
δa λa Aa
δc λc Ac
δd λd Ad
二、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 问题:无限 λ = const Φ = 0 长、 2 2
d 2t 1 + =0 2 dr r dr
tw
tf
t f − 流体温度
Δt Φ = qA = AhΔt = 1 hA 1
R= hA
q = h Δt
为对流传热热阻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1.流动发生的起因 ①强制对流:由于泵,风机,或压差等流体本身以 外的动力产生的流动换热. ②自然对流:由于流体的密度差产生的浮力作用 产生的流体流动换热. ③混合对流:自然对流和强制流动换热并存. 强制对流:外部机械作功,一般u较大,故h较大 自然对流:依靠流体自身密度差造成的循环过程, 一般u较小,故h较小。
• 2、对流 • 对流: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 移, 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能量传递 方式,必有导热。 对流换热: 流体流过一物体表面时对流与导热联合作 用的热量传递过程。
• 辐射 辐射换热:
以辐射形式传递的热量。 一切物体都有辐射粒子的能力,辐射粒子具有的 能量称为辐射能。 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 会因各种原因发出辐射能,其中由于物体热的原因 而发出的辐射能的现象就是热辐射。
注意:
⎛ r2 ⎞ ln⎜ r1 ⎟ ⎠ R= ⎝ 2πλl
有R的概念, 可以用热电比拟发求解多层圆筒
r3
r1
r2
r4
t1 − t 4 Φ= ln(d 2 / d1 ) ln(d 3 / d 2 ) ln(d 4 / d 3 ) + + 2πλ1l 2πλ2l 2πλ3l
多层圆筒壁
2πl ( t1 − t n +1 ) t1 − t n + 1 = n Φ= n ln( d i +1 / d i ) ln( d i +1 / d i ) ∑ 2πλ l ∑ λi i =1 i =1 i
μ↑
Re ↓
h↓
4、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位置 壁面形状、位置形状(平板,圆管)、位置(横 放、竖放、管内、管外)
5、流体有无相变 有相变(沸腾或凝结),流体温度基本保持不 变,流体与壁面的换热量等于吸收或放出的汽化潜 热。有相变比无相变时换热系数大很多。 珠状凝结比膜状凝结换热系数大得多。
综上所述
∂t q = −λ ∂n
∂t Φ = qA = − Aλ ∂n
温度梯度
单位时间通过面积A的热流量:
2.导热系数
r q λ= ∂t r − n ∂n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负温度梯 度下的导热量。(或在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 通过物体的热流密度。)
•λ
固体>
λ液体 > λ气体
λ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温度
热绝缘(保温)材料
ul
壁面温度梯度 Nu = = λ 平均温度梯度 hl
努塞尔 数:
努塞尔数 称为无因次温度梯度。平均温度梯度一定,壁 面温度梯度越大,Nu越大,h越大,有效膜越薄。 按热边界 层理论,壁面温度梯度恒大于平均温度梯度,所以,努塞尔数 恒大于1。
单相流体的自然对流换热 运动微分方程中必须考虑由温度梯度而引起的浮 升力和流体本身的重力。
第三节 辐射传热
一、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1、辐射:由电磁波来传播能量的现象。 热辐射:由热的原因而发出的辐射能过程。 当物体的温度大于绝对零度(-273.15 ℃)时,物 体内部电子振动,产生辐射能。而辐射能的载体就是 电子激发所产生的电磁波。 电磁波的性质取决于波长,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到达 其它物体后将产生不同的效应。
d dt (r )= 0 dr dr r = r1时 t = t 1 r = r2 时 t = t 2
稳态
& ⎛ ∂ t 1 ∂t 1 ∂ t ∂ 2 t ⎞ Φ ∂t = a⎜ 2 + + 2 + 2 ⎟+ 2 ⎜ ∂r ∂τ r ∂ r r ∂ϕ ∂ z ⎟ ρc ⎝ ⎠
t = c1 ln r + c2
则
∇ t =0
2
上式又称为拉普拉斯方程式
• 热扩散系数
λ 物体导热能力 a= = ρc 物体蓄热能力
a
∂t ∂τ
温度变化快 扯平能力强
故a 是评价温度变化速度的一个指标
• 其它正交坐标 • 柱坐标: (cylinder coordinate)
x = r cos φ
y = r sin φ
z=z
& ⎛ ∂ 2 t 1 ∂t 1 ∂ 2 t ∂ 2 t ⎞ Φ ∂t + 2 + 2 ⎟+ = a⎜ 2 + ⎜ ∂r ∂τ r ∂ r r ∂ϕ 2 ∂ z ⎟ ρc ⎝ ⎠
即 边界条件:
x
d 2t =0 2 dx
x = 0 t = t1 ; x = δ t = t 2
数学描述
d 2t =0 2 dx x = 0 , t = t1 x = δ , t =t 2
t = c1 x + c2
c2 = t1
温度分布
c1 =
t 2 − t1
δ
t=
dt dx
t 2 − t1
δ
x + t1
若不存在内热源,且为一维稳态径向导热,如 薄壁长圆筒,则上式简化为:
2
d T 1 dT + = 0 2 dr r dr
• 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 无内热源、常物性、稳态一维问题的导热 微分方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