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操作规程79956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131d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0.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是医院中负责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的部门,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制定了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合于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技师和护士等。
二、工作流程1. 患者接待1.1 患者到达放射科后,由前台接待人员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并记录在患者登记表中。
1.2 前台接待人员将患者送至等候区,并告知患者等候时间。
1.3 技师根据患者的预约信息,按照先来先服务的原则,安排患者进行相应的放射影像学检查。
2. 放射影像学检查2.1 技师根据医生的开单要求,准备相应的设备和药剂。
2.2 技师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该项检查。
2.3 技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放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进行操作。
2.4 技师在操作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安全,包括避免辐射过量和防止意外伤害。
2.5 技师完成检查后,将影像资料保存并备份,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6 技师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给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诊断。
3. 放射治疗3.1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放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和过程。
3.2 技师根据医生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设备和药剂。
3.3 技师向患者解释治疗的过程,并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该项治疗。
3.4 技师在治疗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安全,包括避免辐射过量和防止意外伤害。
3.5 技师根据医生的要求,正确操作放射治疗设备,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3.6 技师在治疗结束后,将治疗记录保存并备份,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7 技师协助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的治疗调整。
4. 辐射安全管理4.1 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接受辐射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4.2 放射科必须配备辐射防护设备,包括铅衣、防护眼镜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完好性。
4.3 放射科必须定期进行辐射防护设备的辐射剂量测量,并记录在辐射剂量测量表中。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2003e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f.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放射科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机构放射科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放射科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
二、术语定义1. 放射科:指医疗机构中负责放射诊断和治疗的科室。
2. 放射学:指利用放射性物质、电磁波和声波等进行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3. 放射科工作人员:指在放射科工作岗位上从事放射学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
三、工作流程1. 患者接待1.1 患者登记:患者到达放射科后,由前台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包括个人信息、病史等。
1.2 患者安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要求,安排相应的检查项目和时间。
1.3 患者告知: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过程、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适反应,征得患者的同意。
2. 检查准备2.1 设备准备:确保放射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校准仪器并检查设备的安全性。
2.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药剂、注射器、导管等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期。
2.3 患者准备:根据检查要求,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如禁食、排空膀胱等。
3. 检查操作3.1 检查前准备:向患者再次确认检查项目和要求,确保患者理解并配合工作。
3.2 检查操作: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放射学检查,包括拍摄、注射、造影等操作。
3.3 检查记录:记录检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放射剂量、注射剂量、检查时间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检查后处理4.1 检查结果分析:将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并与医生进行沟通,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2 结果报告:将检查结果编写成报告,并及时上报给相关医生和科室,确保结果的及时传达。
4.3 归档存储:将检查过程中的记录、报告等资料进行归档存储,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四、安全措施1. 辐射防护:放射科工作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佩戴辐射防护装备,如铅衣、防护眼镜等,确保自身的安全。
2. 感染控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消毒、洗手等感染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3a64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b.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是医院中负责进行放射学检查和治疗的部门,为了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工作流程1. 患者预约和登记1.1 患者在预约前需提供相关病历资料,包括病史、临床检查结果等。
1.2 放射科接待人员根据患者预约情况,安排相应的检查时间和设备。
1.3 患者到达放射科后,需进行登记,包括个人信息、病历号等。
2. 检查准备2.1 放射科技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设备和检查用品。
2.2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校准、质控等。
2.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如患者脱掉金属饰品、穿上适当的检查服等。
3. 检查操作3.1 放射科技师根据医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设备。
3.2 患者进入检查室后,放射科技师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安抚,确保患者的合作度和安全性。
3.3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操作,包括设定合适的暴光参数、位置标记、保护措施等。
4. 检查结果处理4.1 放射科技师将检查结果保存在电子系统中,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2 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给医生,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4.3 根据需要,将检查结果制作成图象或者报告,供医生和患者查阅。
5. 设备维护和质量控制5.1 放射科技师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2 进行设备的质量控制,包括暴光指数的测量、图象质量的评估等。
5.3 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质量保证,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辐射安全和防护6.1 放射科技师必须具备辐射安全知识和防护措施的操作技能。
6.2 在进行放射学检查时,必须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铅衣、使用防护屏等。
6.3 定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确保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7. 废弃物处理7.1 废弃物必须按照像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
7.2 废弃物必须交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处理,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三、操作规范1. 放射科技师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的执业证书。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18c05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2.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放射科操作规程是指放射科工作人员在医疗放射检查过程中,为了保障患者和自身安全,遵循一系列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的指导文件。
具体内容如下:一、准备工作1.1 确认医嘱:在进行任何放射检查之前,必须核对医嘱内容,并与医生沟通确认检查类型、部位、目的等是否明确。
1.2 备足检查所需设备和药剂:根据医嘱,检查前需检查放射线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并备足所需的药剂、消毒液、防护用品等。
1.3 与患者沟通和准备:将检查目的、方法、可能感受到的不适等事项向患者解释清楚,并做好患者准备工作,如引导患者脱掉必要的衣物、戴上防护用品等。
一、操作步骤2.1 安全和防护:确保放射源和辐射设备的安全性能良好,对患者和放射工作者进行适当的辐射防护措施。
并保证操作空间的良好通风及辐射警示标识的醒目。
2.2 患者定位:根据具体检查要求,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确保患者舒适。
2.3 调试设备:合理调整放射线设备的参数,确保光电系统和感光底片的性能符合要求。
2.4 曝光:根据检查类型和要求,准确测量曝光剂量,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小化放射线剂量。
2.5 影像处理:对产生的图像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影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并及时进行恰当的处理和保存。
2.6 患者护理:检查过程中,放射科工作人员应维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协助患者完成检查,并严格遵循消毒、无菌等相关操作标准。
二、操作注意事项3.1 根据放射线设备和药剂说明书正确选择和使用设备和药剂。
3.2 检查前仔细核对患者身份,确保检查对象正确。
3.3 检查时应尽量减少辐射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曝光剂量。
3.4 操作期间需对患者进行不间断观察,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并咨询医生。
3.5 检查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妥善保管和传送影像资料,并做好消毒和清理工作。
三、安全措施4.1 操作人员应持有相关操作证书,并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以保持专业技术。
4.2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铅衣、头罩、手套等。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f02b1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c.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是医院中负责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科室,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规程1. 放射设备操作1.1 放射设备开机前的准备工作1.1.1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电源、冷却系统等。
1.1.2 检查设备的辐射防护措施是否完好,如铅板、防护门等。
1.1.3 核对设备的校准情况,确保准确性。
1.2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1.2.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信息。
1.2.2 与患者沟通,解释拍摄过程和注意事项。
1.2.3 为患者佩戴防护用品,如铅衣、颈圈等。
1.3 拍摄操作1.3.1 根据医生的要求,设置合适的暴光参数。
1.3.2 保持设备和患者的稳定,避免运动造成影像含糊。
1.3.3 确保辐射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如铅板的正确放置。
1.4 拍摄后的处理工作1.4.1 关机前,清理设备表面的污垢。
1.4.2 核对拍摄信息,确保准确性。
1.4.3 将拍摄结果及时上传至系统中,方便医生查看。
2. 辐射防护2.1 辐射防护用品的佩戴2.1.1 操作人员在接触放射源时,应佩戴铅衣、铅手套等防护用品。
2.1.2 患者在接受放射检查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铅颈圈、铅腰围等。
2.2 辐射防护措施的落实2.2.1 确保放射设备的辐射防护措施完好,如铅板、防护门等。
2.2.2 定期检查辐射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如辐射防护门的密封性能。
2.2.3 对操作人员进行辐射防护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2.3 辐射防护区域的划定2.3.1 根据放射源的性质和辐射强度,划定辐射防护区域。
2.3.2 在辐射防护区域内,设置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辐射防护。
2.3.3 对辐射防护区域进行定期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
3. 放射剂量控制3.1 放射剂量监测3.1.1 对放射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剂量的准确性。
3.1.2 对操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评估其接受辐射的情况。
3.1.3 对患者进行剂量监测,确保其接受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放射科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431a6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a.png)
xxxx卫生院放射科操作规程
X线诊断机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机器是否处于原始状态。
2.开关机器严格按照机器开关步骤和顺序。
3.开启主机显示器后,进入病人信息采集状态等待;开启操作台及检查床,查看操作台各项数字值。
4.严格按照机器操作规程,操作时动作要仔细用力均匀适当、避免错误操作和暴力操作。
操作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各项功能状态是否正常。
5.检查前告知患者辐射危害健康并征求病人意见是否进行检查。
6.检查时检查室内尽量减少陪人或不留陪人。
7.检查过程中对患者性腺、甲状腺、晶体等敏感部位进行必要的防护。
8.合理优化检查,在不影响检查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辐射量。
对孕妇、育龄妇女、婴幼儿应严格适应症。
9.定期专人对放射设备的性能和防护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
xxxx卫生院
2022年11月3日。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45fbe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1.png)
xxxx医院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
一、非本科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擅自使用和操作诊断X线机及其他设备。
二、本科人员在上机操作前,必须掌握本科机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及熟悉操作手册,熟悉机器的操作、控制,未熟悉前不得上机操作。
三、在设定暴光条件时,不得超过手册规定的上限值,如因设定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操作者后果自负。
四、在机器使用中,必须按手册要求设定环境温度和湿度,随时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五、除维修人员及指定的相关人员以外,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设备故障,以避免设备进一步损坏,如因此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由本人负责。
六、当班人每天必须检查电源、设备、器材及药水情况,如有问题,立即停止运作,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七、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当班人员每天工作结束后,须将机器上粘附的照影剂等清除,每周进行一次设备的常规维护、保养。
八、严格执行双签名制,特殊照影检查,必须向患者解释清楚检查的目的、方法及使用照影剂可能出现的反应,如患者未签字进行检查而发生事故者,责任由操作者承担。
九、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女性患者做需要暴露特殊部位的检查时,需两人或请患者家属陪伴到场。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e7e25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b.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是医院中负责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的重要科室,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
二、工作职责1. 放射科医生:- 负责制定患者的放射诊断方案,并解读放射影像结果。
- 安全操作放射设备,确保患者的辐射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协助其他科室医生进行放射治疗。
- 参与放射科的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
2. 放射科技师:- 按照医生的指示,准确操作放射设备进行影像采集。
- 确保患者的辐射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协助医生进行放射治疗。
- 负责放射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质量控制。
3. 放射科护士:- 协助医生和技师进行患者的准备工作。
- 确保患者的辐射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监护患者在放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 提供患者的护理和心理支持。
三、操作流程1. 放射诊断操作流程:- 患者到达放射科后,接待人员将患者信息录入系统,并通知医生和技师。
-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放射诊断方案,并将方案告知技师。
- 技师按照方案准备设备,并引导患者正确采取体位。
- 技师操作设备进行影像采集,确保影像质量。
- 医生解读影像结果,并记录在病历中。
- 医生根据影像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或进一步检查的需要。
2. 放射治疗操作流程:- 患者到达放射科后,接待人员将患者信息录入系统,并通知医生和技师。
-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放射治疗方案,并将方案告知技师和护士。
- 技师按照方案准备设备,并引导患者正确采取体位。
- 技师操作设备进行放射治疗,确保辐射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护士监护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并提供必要的护理。
- 医生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反馈,调整治疗方案。
四、设备操作要求1. 放射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2.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考核,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并确保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质量控制。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43ec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1.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主要负责放射学检查和治疗工作。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高效和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放射科操作流程,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术语定义1. 放射科:指医疗机构中负责放射学检查和治疗工作的科室。
2. 放射学检查:指利用放射线等影像学技术对人体进行诊断的检查方法。
3. 放射治疗:指利用放射线等影像学技术对人体进行治疗的方法。
三、操作规程1. 患者接待与准备a. 接待患者时,工作人员应礼貌、耐心地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核对患者的病历、医嘱等相关资料。
b. 根据医嘱和患者的病情,工作人员应准确选择适合的放射学检查或治疗方法。
c. 在进行放射学检查或治疗前,工作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检查或治疗的目的、方法、可能的风险和禁忌事项,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d.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工作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禁食、排空膀胱等。
2. 操作设备与器材a. 放射科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放射学检查和治疗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b. 工作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放射学检查和治疗设备的操作方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c. 操作设备和器材时,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衣、铅手套等。
3. 放射学检查操作流程a. 工作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放射学检查方法。
b. 在进行放射学检查前,工作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和检查项目,并向患者再次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c. 在放射学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遵循辐射防护原则,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d. 完成放射学检查后,工作人员应及时整理和保存检查结果,并将结果报告送至相应科室。
4. 放射治疗操作流程a. 工作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放射治疗方法。
b. 在进行放射治疗前,工作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和治疗项目,并向患者再次解释治疗的目的和过程。
c.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遵循辐射防护原则,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df6e9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5.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进行放射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准确、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为了规范放射科的操作流程,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确保放射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
2. 核对所使用的放射设备的型号、序列号和生产日期,确保设备符合规定要求。
3. 核对放射源的有效期,确保放射源的有效性。
4. 准备所需的辅助设备和辅助用品,如防护器具、注射器、导管等。
三、患者准备1. 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患者与所使用设备的登记信息一致。
2. 与患者沟通并解释所需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清洁皮肤、移除金属物品等。
4. 确保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四、操作流程1. 根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放射操作方法和设备。
2.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器具,如铅衣、手套、护目镜等。
3. 根据操作要求,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确保患者的稳定性。
4. 操作人员需熟练掌握放射设备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设备设置。
5. 根据医嘱和操作要求,进行放射操作,如X射线拍片、CT扫描、核素注射等。
6.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7. 操作结束后,关闭放射设备,清理操作区域,确保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五、质量控制1. 操作人员需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提高。
2. 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进行放射操作的结果需进行质量评估和质量控制,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建立放射科操作规程的评估和改进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六、安全防护1. 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放射防护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2. 定期对操作区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b03a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0.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放射科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规程适用于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
二、操作准备1. 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眼镜等,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2. 操作前,工作人员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工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情况,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三、放射科检查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a. 工作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b. 患者应脱去金属饰品和衣物,穿上医院提供的适当服装。
c. 对于需要空腹的检查,患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禁食。
2. 检查设备准备a. 工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对设备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校准、质控等。
b. 工作人员应检查设备的辐射防护措施是否完善,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
3. 患者定位和准备a. 工作人员应将患者安置在适当的位置,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b. 工作人员应根据检查部位和方式,进行患者的定位和标记,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4. 检查操作a. 工作人员应按照医嘱和操作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查操作。
b. 工作人员应掌握放射剂量的控制和调整,确保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c. 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5. 检查结束a. 检查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将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b. 工作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四、安全措施1. 辐射防护a. 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辐射防护标准和操作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b. 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2. 设备维护a. 工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修。
b. 工作人员应及时报告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d390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a.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概述放射科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放射科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放射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而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医院放射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技师和护士等。
二、设备操作1. 放射设备的开启和关闭a. 操作人员应先检查设备的电源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然后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按顺序打开设备。
b. 操作人员在使用完设备后,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按顺序关闭设备,并将电源开关关闭。
2. 设备校准和维护a.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b.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操作前准备a. 操作人员应在开始工作前,确认病人的身份和检查项目,并核对医嘱的准确性。
b. 操作人员应检查所需的辅助设备和材料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4. 操作流程a. 操作人员应按照医嘱和操作指南的要求,准确执行放射检查的操作流程。
b. 操作人员应注意遵循放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和病人的安全。
三、病人安全1. 病人信息管理a. 操作人员应妥善管理病人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信息、检查记录等,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b. 操作人员应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正确记录和报告病人的检查结果。
2. 辐射防护a. 操作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防护措施,包括铅衣、防护眼镜等,保护病人免受辐射的伤害。
b.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3. 急救处理a. 操作人员应熟悉放射相关的急救处理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并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
b.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
四、操作记录和质量控制1. 操作记录a.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正确记录每次放射检查的相关信息,包括操作流程、使用的设备和剂量等。
b. 操作人员应保持操作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性。
2. 质量控制a. 操作人员应按照医院的质量控制要求,参与质量控制活动,包括设备校准、质量评估等。
放射科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
![放射科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7f54e83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b.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一、关键信息1、协议名称:放射科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2、适用范围:放射科全体工作人员3、生效日期:具体日期4、修订日期:具体日期(如有)二、放射科操作规程1、 1 检查前准备1、 11 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等,确保无误。
1、 12 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1、 13 根据检查部位的要求,指导患者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空腹、憋尿、去除金属物品等。
1、 2 设备操作1、 2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1、 22 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依次开启电源、预热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
1、 23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并报告上级。
1、 3 检查过程1、 31 严格按照检查规范和标准,选择合适的检查参数和体位,确保图像质量。
1、 32 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动作轻柔,避免造成患者的不适和损伤。
1、 33 在检查过程中,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和反应。
1、 4 图像采集与处理1、 41 准确采集所需的图像,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1、 42 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优化,如调整对比度、亮度等,以提高图像的诊断价值。
1、 43 图像采集完成后,及时保存图像,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1、 5 检查后工作1、 51 协助患者起身,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1、 52 告知患者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如多饮水、休息等。
1、 53 清理检查设备和工作区域,保持环境整洁。
三、放射科岗位职责1、 1 放射科主任职责1、 11 在医院领导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1、 12 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1、13 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查、诊断和治疗的质量。
1、 14 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
放射科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放射科安全生产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5ecf7e31b765ce05081453.png)
放射科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一)、设备安全操作规范
1、坚持定期对科室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隐患。
2、每日开机后应先对设备的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进行检查,同时对设备的运动运转及操作完整性进行检查,注意有无错误提示
等,如有必须先进行排除后方可对患者进行检查。
3、设备开机后需先进行暖机15分钟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使用。
4、日常使用中如发现设备出现错误提示或异常声响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同时撤离患者,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
5、设备使用结束后应先关闭机器上的电源开关,然后再切断电缆上的空气开关。
6、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6、按相关规定定期接受有关部门的电器性能及辐射剂量检测。
(二)、辐射剂量安全操作规范
1、按相关规定配齐各种防护器具,在醒目位置张贴放射警示标志。
2、对进行检查的患者尤其是育龄妇女和儿童,应在告知其射线的危害并经患者同意后才进行检查。
3、对进入检查室的医护人员、患者等除暴露相关的检查部位外身体其他部位许用护具进行辐射防护。
4、检查中,在清晰检查病灶的同时应尽量缩短暴光时间,减少辐射剂量。
5、医护人员应随身佩带相关剂量检测工具,并定期交由职业病防治中心进行检测。
6、医护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进行治疗。
福州市妇幼保健院
放射科。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91e3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8.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是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执行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工作。
为了保证放射科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术语定义1. 放射科:负责执行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工作的临床科室。
2. 放射诊断:利用放射线等物理手段对人体进行诊断的方法。
3. 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等物理手段对人体进行治疗的方法。
4. 放射剂量:指人体吸收的放射线剂量。
5. 放射防护: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辐射的措施。
三、操作规程1. 放射科设备操作1.1 放射科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证书。
1.2 在操作放射科设备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1.3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动设备设置。
1.4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放射诊断操作2.1 放射诊断操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进行。
2.2 在进行放射诊断前,医生应子细阅读病患的病历和临床资料,了解病患的病情。
2.3 放射诊断操作应按照医院的放射诊断流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4 医生在进行放射诊断时应注意保护病患的隐私,不得泄露病患的个人信息。
3. 放射治疗操作3.1 放射治疗操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进行。
3.2 在进行放射治疗前,医生应子细阅读病患的病历和临床资料,了解病患的病情。
3.3 放射治疗操作应按照医院的放射治疗流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4 医生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应注意保护病患的隐私,不得泄露病患的个人信息。
4. 放射防护措施4.1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放射防护培训,了解放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
4.2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铅衣、手套等,以减少对放射线的暴露。
4.3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测量个人的放射剂量,确保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4.4 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放射设备的辐射安全性能,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放射科操作规程79956
![放射科操作规程79956](https://img.taocdn.com/s3/m/888b9fe02b160b4e777fcf84.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开机前巡查机房、控制室、电源很有等,做好准备工作;开启通风设备,保持机房内良好的通风。
二、正确佩带个人剂量计。
三、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做好登记。
四、选择适宜工作条件实施投照。
透视时,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在不影响诊断的原则下,应尽可能使用“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小照射野、间歇式曝光”进行操作;在摄影时,根据不同的管电压更换附加铝过滤板,将照射野限制在实际需要的范围内,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在屏蔽室内进行曝光。
五、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如确需陪伴,均应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六、根据放射影像专业知识及有关标准,做出临床诊断,出具诊断结果报告单。
七、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放射诊断设备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在查明原因,设备恢复正常后方可从新工作,并将故障和维修情况登记备查。
放射医、技师岗位职责一、放射医、技师应熟悉并遵守国家有关放射诊疗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自身及有关人群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二、爱护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经常性保养,及时调整机房温、湿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各种仪器设备及附属用品使用完毕后必须归还原位。
三、放射医、技师应熟悉放射诊疗设备的性能及各部件的使用方法,业务技能熟练。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擅自更改设备的性能参数,避免工作的随意性。
四、进行放射诊疗操作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齐健康的影响。
扫描前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情及检查要求,合理选择胶片大小及投照条件,查对号码姓名,检查完后详细填写各有关项目,特检需记载造影剂名称,用量、反应及处理过程。
五、增强防护意识,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时,尽量使用小照射野,对换者敏感部位进行必要的防护。
六、对病人热情耐心,检查中随时注意病人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检查并及时处理;对陪护人员应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和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七、爱护设备及室内设施,及时整理机房,清洁设备,保持室内整洁,下班前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放射科操作流程
![放射科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038c2c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f.png)
放射科工作站操作规范
(一)放射操作规程
1.完成操作计算机与数字化X线系统及远程传输计算机等仪器的联机,实现放射远程诊断。
2.临床患者放射在操作计算机录入患者信息,选取投照部位进行投照。
3.将X片裁剪至合适大小,上传至远程诊断计算机。
4.在远程诊断计算机录入患者详细信息、病史、临床诊断后上传。
5.等待远程诊断工作人员诊断。
(二)网络登录操作规程
1.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次序进行计算机的开机,关机。
2.开机后,准确输入网络用户密码,登录到网络。
3.登录上网后,双击桌面上检查系统图标,在提示窗口输入本人用户名和口令密码,进入系统。
4.操作人员必须做到认真、热练、准确,杜绝操作错误。
(三)网络操作注意事项
1.系统设置不得随意改动。
2.专机专用,不得用网络工作站进行其他无关操作。
3.及时关闭系统,防止非法操作。
4.代班人员应以本人用户名和口令进入系统,防止错误操作责任不清。
5.系统用户应不定期更改用户口令,确保数据安全。
6.在操作和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联系,同时做好故障登记。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39dd2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4.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各类放射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治疗。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高效和规范,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工作流程1. 患者接待与登记1.1 患者到达放射科后,由接待员进行登记,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和检查要求。
1.2 确认患者身份和检查项目后,为患者指派相应的检查房间。
1.3 将患者引导至相应的检查房间,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2. 设备准备与校验2.1 检查前,放射科技师需要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
2.2 根据检查要求,准备相应的检查器材和耗材。
2.3 对设备进行校验,确保影像质量符合要求。
3. 检查操作3.1 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参数。
3.2 在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同意。
3.3 检查过程中,放射科技师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4 如遇到异常情况,放射科技师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4. 影像处理与质控4.1 完成检查后,放射科技师将影像数据传输至影像处理系统。
4.2 对影像进行质量评价,确保影像清晰、准确。
4.3 如发现影像质量问题,放射科技师应及时进行调整或重新拍摄。
4.4 完成影像处理后,将影像数据归档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5. 报告撰写与审核5.1 根据影像结果,放射科医生撰写相应的检查报告。
5.2 报告应准确、完整地描述影像所见和诊断意见。
5.3 报告完成后,由放射科主任或副主任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4 审核通过后,报告需及时打印并交付给相关临床科室。
6. 设备维护与质量保证6.1 放射科技师需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6.2 定期进行设备的质量保证测试,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要求。
6.3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放射科技师应及时报修,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7. 辐射安全与防护7.1 放射科技师需严格遵守辐射安全操作规程,保护自身和患者免受辐射伤害。
放射科操作规程
![放射科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5aa4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f.png)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放射科是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使用放射线技术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放射科工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操作放射设备的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三、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放射科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技师和护士等。
四、操作规范1. 放射设备操作1.1 确保放射设备正常运行,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修。
1.2 使用放射设备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确的工作模式。
1.3 操作放射设备时,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正确。
1.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设备的过热、过载等情况发生。
1.5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2. 患者安全2.1 在进行放射检查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2 患者进入放射检查室前,应确保患者身上没有金属物品,如钥匙、手机等。
2.3 患者进入放射检查室时,应佩戴铅胸衣和其他防护用具,确保辐射剂量最小化。
2.4 患者在放射检查过程中,应按照医务人员的指示保持身体位置稳定,避免移动。
2.5 放射检查结束后,应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如饮食、活动等。
3. 辐射防护3.1 医务人员在操作放射设备时,应佩戴铅胸衣、护目镜等防护用具,确保自身的辐射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2 在进行放射检查时,应使用最低剂量的放射线,以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辐射暴露。
3.3 放射检查室应设置辐射防护设施,如铅墙、铅门等,确保辐射剂量的有效屏蔽。
3.4 定期对放射设备和辐射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操作记录与质控4.1 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放射检查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信息、检查目的、操作过程等。
4.2 操作记录应准确、完整,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
4.3 定期对操作记录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操作规程79956
放射科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巡查机房、控制室、电源很有等,做好准备工作;开启通风设备,保持机房内良好的通风。
二、正确佩带个人剂量计。
三、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做好登记。
四、选择适宜工作条件实施投照。
透视时,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在不影响诊断的原则下,应尽可能使用“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小照射野、间歇式曝光”进行操作;在摄影时,根据不同的管电压更换附加铝过滤板,将照射野限制在实际需要的范围内,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在屏蔽室内进行曝光。
五、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如确需陪伴,均应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六、根据放射影像专业知识及有关标准,做出临床诊断,出具诊断结果报告单。
七、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放射诊断设备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在查明原因,设备恢复正常后方可从新工作,并将故障和维修情况登记备查。
放射医、技师岗位职责
一、放射医、技师应熟悉并遵守国家有关放射诊疗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自身及有关人群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二、爱护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经常性保养,及时调整机房温、湿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各种仪器设备及附属用品使用完毕后必须归还原位。
三、放射医、技师应熟悉放射诊疗设备的性能及各部件的使用方法,业务技能熟练。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擅自更改设备的性能参数,避免工作的随意性。
四、进行放射诊疗操作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齐健康的影响。
扫描前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情及检查要求,合理选择胶片大小及投照条件,查对号码姓名,检查完后详细填写各有关项目,特检需记载造影剂名称,用量、反应及处理过程。
五、增强防护意识,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时,尽量使用小照射野,对换者敏感部位进行必要的防护。
六、对病人热情耐心,检查中随时注意病人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检查并及时处理;对陪护人员应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和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七、爱护设备及室内设施,及时整理机房,清洁设备,保持室内整洁,下班前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放射科放射诊断质量保证制度
一、落实责任制,由放射科负责人负责放射诊断质量控制工作。
二、放射科医、技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
三、放射诊断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不购置、接受、使用、转让和出租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断设备。
四、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每年对放射诊断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定期进行设备校正、维护保养,并进行记录。
五、建立完整详细的质量控制记录。
记录包括放射诊断设备校正、维护保养,电源电压的稳定性,洗片机专用水槽的质量等。
六、熟悉X射线诊断设备和X胶片的性能特点,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X胶片。
根据体厚选择适宜的投照条件。
七、严格按照草错规程操作,认真钻研业务,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积累工作经验,确保影像质量。
力求做到图像清晰,层次丰富,无遗漏,无人为伪影。
八、注意控制投照剂量,在确保得到稳定的高质量影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X射线的投照量。
辐射防护与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一、加强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或配备专(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制定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二、从事放射诊断工作,必须向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开展相关诊断工作,并按规定定时限申请校验。
三、每年对放射诊断工作场所,设备性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及状态检测,保证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四、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对临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尽量以胸部X-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
五、放射诊疗机房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进行射线检查必须关好防护门、窗,并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如确需陪护,必须向陪护人员提供防护用品。
六、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按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定期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
七、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使受检者转诊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1、放射有害健康,在您接受X线检查时,请配合医生使用防护用品,对不必要照射的部位进行屏蔽防护。
2、如果您已经怀孕或可能怀孕,请您在进行X线检查之前告诉医生或放射科技师。
3、非受检者不能进入X线检查室,确因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陪检人员请使用防护用品。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透视曝光参数(kv、ma、mas )检查。
3.个人剂量检测:每3个月进行一次。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l.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备要求。
2、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切断电源,请检修人员检查维修。
4、使用x线机前,必先预热球管才能工作。
5、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放射科人员培训计划
为了提高工作质量,更好的为病人服务,特制订本计划:
一、培训目的通过系统的分阶段、分层次培训,使职工在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致力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管理服务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强化服务意识,热爱本职工作,从而造就一支品质优良、专业技技术过硬、服务热情周到的员工队伍。
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1〃由科主任组织,科室全体成员参加,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
2〃结合院内工作情况不定期的派出科室员工外出进修学习,并要求书写笔记、心得体会,以便回来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经验。
3〃积极参加上级医疗机构组织的业务培训。
4〃积极学习“三基”基础知识,每月考核一次,考试不合格者,给予两次补考机会,
补考不合格者和年度考核鉴定不合格者给予待聘。
监测方案
1、每两年请上级监测单位进行机台监测,并出具监测报告。
2、每季度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并出具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