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着名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订了21世纪议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也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随,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8年底的30.4%。
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65%。
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的急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我国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表现在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发展。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
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大部分城市占地成倍增长,图1.1位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热岛分布图。
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设市城市将达到1060个左右,7亿-10亿人将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据统计,1986年至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
这比韩国耕地总和还多。
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县的耕地,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7 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实际上开发复垦增的新耕地质量较低,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l亩耕地的损失这一现象到如今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以2008年为例,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8.257 4亿亩,加上复耕补充的耕地,仍净减少29万亩。
由于城市一般位于自然条件较好区域,所以耕地减少中优质耕地损失十分惊人。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地面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城市的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既可以缓解地面空间的压力,又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一、背景与意义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面以下的区域,包括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场、地下公共设施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需求也越来越大。
合理规划和开发地下空间,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可以缓解地面空间的压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地面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楼宇密集、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
而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分担地面的功能,减少地面的压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地下空间可以用于建设地下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可以建设地下商业街,提供多样化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可以建设地下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题;还可以建设地下公共设施,如地下图书馆、地下体育馆等,丰富城市的文化和体育设施。
最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美化,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地下空间的利用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绿化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原则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规划原则:将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地上空间相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
2.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地下空间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避免对地下水、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公平合理原则: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公平合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城市的整体服务水平。
4. 安全可靠原则:地下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2006.2
2.2 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
地地 下明下 供尼供 电阿气 系波系 统利统 现斯现 状市状 图图
2006.2
2.2 地下空间规划内容
第3章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中南大学岩石力学与工程所 胡毅夫
(本科生教学课件)
第3.1节 地下空间的城市功能
地下空间的分类 地下资源的特点 地下空间的利用
3.1 地下空间分类
城市地下空间:在城市地面以下通过开发为城市服务的空间。
1. 城市地下空间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成自然地下空 间和人工地下空间两类 .
3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1. 结合地铁与地面广场、汽车站等修建地下综合体,形成多 功能综合性换乘枢纽。
2. 地下过街通道商场型。 3. 站前广场的独立地下商场和车库商场型。 4. 市中心闹市区的地下商业街型。 5. 历史古迹、风景名胜保护区设立地下广场。 6. 高层建筑的附建式地下室。 7. 人防工事、地下建筑的改造。
公共用地
人口
2006.2
环境 就业人口
道路交通
产值利润
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模型
2.2 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
企业发展
3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城市生活质量综合表现在:
城市的居住条件、出行条件、供应条件、服务质量、环 境质量等所达到的水平,几乎都与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 有关。
★空间特性与建筑功能协调:
2020/1
敦煌石窟大佛洞和千佛洞
2020/1
1 地下空间分类
第三章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3 - 2
2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方向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
发育阶段 开放性、 开放性、多功能地下空间
规模大 基本形成体系
地下空间开发有法可依 建立统一规划管理体系
处于发育阶段, 处于发育阶段,综合效益较好体现
12
§3 - 2
2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方向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
成熟阶段 开放性、 开放性、超多功能地下空间
14
§3 - 2
3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方向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前景
能源利用连续化 地下空间的储能(负荷高低峰、间歇性能源) 地下空间的储能(负荷高低峰、间歇性能源) 高精度生产系统和研究实验系统地下化 隔震、隔音、电磁屏蔽、 隔震、隔音、电磁屏蔽、恒温 防灾设施综合化 指挥系统、通讯系统、支援系统提供安全空间。 指挥系统、通讯系统、支援系统提供安全空间。
3
§3-1 城市地下空间的特殊性与规划原则
2 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
规划受到原有城市规划的限制 地面建筑下次浅层空间内往往受到地基基础的限制 地下空间规划距地表越深则受限制越少 规划应结合地面建筑的地下室开发利用进行 地下街的起源、 地下街的起源、地面空间资源的结合 次浅层以内的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常结合地面道路进行 城市地下铁道、 城市地下铁道、公路隧道 次浅层以内的地下公共空间建筑常结合城市的广场、绿地、公园、 次浅层以内的地下公共空间建筑常结合城市的广场、绿地、公园、庭 院进行规划
20
§3 - 3
4
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
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形态
脊状 线形空间为轴线, 线形空间为轴线,向两侧辐射 没有地铁车站的区域 地下停车场系统
21
§3 - 3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定稿版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着名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订了21世纪议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也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随,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8年底的30.4%。
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65%。
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的急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我国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表现在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发展。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
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大部分城市占地成倍增长,图1.1位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热岛分布图。
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设市城市将达到1060个左右,7亿-10亿人将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据统计,1986年至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
这比韩国耕地总和还多。
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县的耕地,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7 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实际上开发复垦增的新耕地质量较低,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l亩耕地的损失这一现象到如今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以2008年为例,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8.257 4亿亩,加上复耕补充的耕地,仍净减少29万亩。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地下空间之间以及地下空间与地面建设之间有机联系,促进地下空间与城市整体同步发展,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必要措施,对于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建计函〔__〕__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为总体目标,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提出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是指导各地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现状、问题和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
规模增长迅速。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量显著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约60%的现状地下空间为“十二五”时期建设完成。
据不完全统计,地下空间与同期地面建筑竣工面积的比例从约10%增长到15%。
尤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大城市,在轨道交通和地上地下综合建设带动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增长迅速,需求动力充足。
利用类型丰富。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类型呈现多样化、深度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类型上,逐渐从人防工程拓展到交通、市政、商服、仓储等多种类型;开发深度上,由浅层开发延伸至深层开发;具体项目上,由小规模单一功能的地下工程发展为集商业、娱乐、休闲、交通、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市空间。
综合效益显著。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
(完整版)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着名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订了21世纪议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也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随,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8年底的30.4%。
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65%。
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的急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我国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表现在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发展。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
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大部分城市占地成倍增长,图1.1位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热岛分布图。
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设市城市将达到1060个左右,7亿-10亿人将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据统计,1986年至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
这比韩国耕地总和还多。
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县的耕地,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7 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实际上开发复垦增的新耕地质量较低,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l亩耕地的损失这一现象到如今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以2008年为例,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8.257 4亿亩,加上复耕补充的耕地,仍净减少29万亩。
由于城市一般位于自然条件较好区域,所以耕地减少中优质耕地损失十分惊人。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优化方案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优化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的优化方案,以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城市地下空间的潜力和挑战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地下建筑、地下交通、地下管线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空间。
与地上空间相比,城市地下空间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如不受地上建筑高度限制、能够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等。
然而,城市地下空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复杂等。
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1. 综合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
2. 多元化功能:城市地下空间应具备多种功能,如交通、商业、文化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人群。
3. 可持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地上空间的压力。
4. 安全可靠: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要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可靠。
三、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优化方案1. 地下交通系统的优化地下交通系统是城市地下空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缓解地上交通的拥堵问题,地下交通系统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应合理布局地铁站点,确保地铁站点的覆盖范围和出入口的设置合理。
其次,要注重地下交通系统与地上交通系统的衔接,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
同时,还应考虑地下交通系统的扩展性,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下空间。
2. 地下商业空间的优化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地下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优化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首先要注重商业空间与地上商业的衔接,形成有机的商业网络。
其次,要提供良好的人流和货流通道,方便市民的购物和运输需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绿色植物和自然光线,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 地下公共设施的优化地下公共设施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垃圾处理站等,是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2013-2014(2)第4章1
TJUCI ·W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14
2、图则 (1)地下空间区位分析图; (2)地下空间功能布局规划图; (3)地下空间分层平面设计图; (4)地下空间竖向设计图; (5)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设计图; (6)地下公共活动网络系统设计图。
TJUCI ·W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TJUCI ·W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9
(2)规划图纸 1、地下空间规划区位分析图 2、地下空间功能结构规划图 3、地下空间设施系统规划图 4、地下空间分层平面规划图 5、地下空间重要节点剖面图 6、地下空间近期开发建设规划图 (3)控制图则
将规划对公共地下空间以及各开发地块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各类 控制指标和控制要求反映在分幅规划设计图上。 (4)附件 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专项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等。
划编制的重点,详细规定城市公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项控制指标, 并对规划范围内开发地块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强制性和指导 性规划控制要求,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项目设计以及地下空间资源 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TJUCI ·W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法 与建议; 8、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近期建设项目的统筹安排、建设目标、内容、实施
计划与措施等。
TJUCI ·W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4
(三)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成果文件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成果文件应包括规划文本、图纸以及附件三部分。 (一)、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 1、总则 2、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与建设的基本目标 3、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规划 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规模 5、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规划 6、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竖向分层规划 7、地下空间功能系统专项规划 8、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规划 9、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0、附则与附表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
➢ 工业社会以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很少,而且其功能也 比较单一。
➢ 进入工业社会后,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的各种矛盾越来 越突出,城市地下空间就越来越受到重视。 最典型的标志是 1864 年世界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造, 这标志着城市地 下空间功能从单一功能向以解决城市交通为主的功能转化。
2024/5/22
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
2024/5/22
1/32
第四章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
2024/5/22
2/32
提纲
4.1 概述 4.2 地下空间功能的演化 4.3 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原则 4.4 地下空间的功能 4.5 地下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4.6 地下空间布局 4.7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
2024/5/22
4. 分层开发与分步实施: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置于不同 的竖向开发层次,充分利用地层深度。在现阶段科学利用浅 层,作为近期建设和主要城市功能布置的重点;积极拓展次 浅层;统筹规划次深层和深层。
2024/5/22
21/32
第四章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
4.1 概述 4.2 地下空间功能的演化 4.3 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原则 4.4 地下空间的功能 4.5 地下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4.6 地下空间布局 4.7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
③ 文物——文物下方原则上不得安排开发类的地下空间 但 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地下安排储藏、设备等必须的功能。
④ 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具有特殊性, 其中 更新类建筑物在更新的过程中可因地制宜地安排地下空 间, 其功能可根据需求灵活安排。
2024/5/22
18/32
第四章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
3. 汉斯•阿斯普伦德 (Hans Aspliond),瑞典人
第3章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2.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功能常同地面建筑使用性 质及环境相关 地下功能规划符合不同地段特点,如繁华商业 中心开发地下商业街。 如黑龙江省医院20世纪70年代建造了防护标准 的地下人防工程,开始作为招待所效益不佳而关 闭,后来利用医院优势而作为地下门诊部,自 1984年起,年收入达百万元;哈尔滨秋林地下商 业街工程利用商业中心区环境优势,一直获得较 高效益。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下工程规划必须坚 持以下原则:
5.应将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规划在地下,如交通、 市政管线(水、电、气、热等)、工业、公共建筑(商店、 影剧院、娱乐健身等项目),而将居住、公园、园林绿化、 动物园、娱乐休息广场、历史保护建筑留在地面或将居住 建筑规划在地面及地下浅层空间内。居住建筑规划在地下 时,应保证阳光、通风、绿化的实现。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下工程规划必须坚 持以下原则:
1.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编制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遵循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下工程规划必须坚 持以下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考试复习资料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考试资料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城市?城市规划?城市空间?立体化再开发?城市四维发展?城市: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立体化再开发: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城市集约度,消除人车混行拥挤现象,城市交通变得通畅,人居空间变得开阔,地面环境绿化变得优美宜人。
四维发展:城市周围平面、高空、地下。
第二章基础理论1.传统城市,现代城市各自产生的动因?概括:人类活动的发展,经济的发展①传统城市: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②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2.在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下,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是什么结构,其特点是什么?现代城市空间结构:①工业在城市的集中,使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用地和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剧增,从而形成了城市各区人口和建筑密度的梯级分布;②城市中产生了大规模的工业用地和工人住宅区;③由于火车、汽车和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城市运输系统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的交通形式,城市交通路网的重新规划和改建打乱了传统城市空间的结构布局。
城市交通成为影响城市功能和空间形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④电力、通讯、能源供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变,使城市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人口和用地的大规模增加,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容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城市空间的特点①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城市中心区形成一个高密度、大容量内核,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平面景观,表现出城市空间向三维方向发展的强烈趋势;②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城市产生量的、平面的扩大,这种平面上、量的扩大是城市化的基本表现,是引起城市外围其他地域社会发生质变的起点;③郊区农村的城市化:是国土城市化,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农田减少。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02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第二章 城市地下空 间总体规划
第六节 案例分析------合肥市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第 13 页
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第二章 城市地下空 间总体规划
第四节 地下空间编制特点、层面及成果要求
第 14 页
(2)总体规划阶段重点解决问题
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 地下空间的功能与规模; 地下空间的形态布局; 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安排等问题。 在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人防工程设施、市政工程设施、交通工程设施、仓储设施等专 项规划衔接的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城市性质、人口规模、用 地规模,进行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与规模的需求预测,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 发利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与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一个整体。
第二章 城市地下空 间总体规划
第二节 地下空间规划的任务、目标、原则
第6 页
2.2 目标 (1)基本目标——提高城市的放在能力,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的良性发展 (2)终极目标——实现城市空间的和谐统一 2.3 原则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2)地上地下空间相协调原则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 (4)平战结合原则 (5)综合效益原则
第二章 城市地下空 间总体规划
第六节 案例分析------合肥市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6.2 合肥市地下空间规划范围、期限
第 26 页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主城区面积约为 1220 平方公里;重点规划范围为市区,面积约为 887 平方 公里(不含巢湖水面)(如图 2-1 所示)。 2. 规划期限 与《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修编)》的规划期限保持一致。因 此近期规划 为 2013—2015 年;远期规划为 2016—2020 年,并对远景进行展望。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是指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布局,以实现最优
化的利用效果、提高城市功能和空间利用效率的规划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包括城市功能发展、空间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增加等。
2. 识别地下空间资源: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确定可开发利用的地下
空间资源,包括地下道路、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
3. 规划地下空间布局: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地下空间资源特点,合理规划地下空间的
布局和功能分区,确定不同区域的开发利用重点和发展方向。
4. 设计地下空间设计:根据地下空间的功能需求和地下环境特点,进行细化设计,包
括道路交通、排水系统、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设计。
5. 完善配套设施:合理规划和配置地下空间的配套设施,包括地下交通、地下管网、
地下绿化等,以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6. 引导开发使用:制定并落实地下空间开发的政策和法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7. 加强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和监管体系,加强对地下空间开发
和使用的监督,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和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是为了指导城市地下空间的有序开发利用,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和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效益。
同时需要兼顾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03第四章05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四)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应贯彻建设和环境保护相 结合的原则 (五)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模要体现城市艺术品位、民 俗历史和文化素养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方向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特点
三阶段(格局)
萌芽阶段(现格局) 发育阶段(新格局) 成熟阶段(远景格局)
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萌芽阶段(现格局)
发育阶段(新格局)
成熟阶段(远景格局)
开发利用阶段
我国计划修建的巨型地下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
城市地下空间的用地功能组织
两种用地组织表达方式
集中紧凑;分散疏松
沿用传统的城市规划功能布局方式 沿用地下设施的特定名称 综合方法
总体布局方案制定
上海市黄浦区地下空间规划结构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环境对地下空间需求的影响 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确立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合本区旧城改造,地上、地下空间综 合开发利用 经济实力的许可 人均国民收入 200~300美元,可能 300美元以上,广泛开发
地下空间开发对本区经济作用
大力发展本区第三产业的要求 增加城市容量,缓解地面用地不足,边 改造,边吸引外资 增强本区经济活力,提高城市效益
空气介质 介质的力学性能对工程技法单一
在城市总体规划方面的表现
规划范围小 仅涉及地下空间用地组织、工程技术和 实施方案,侧重于工程方面 用地的功能组织局限于有限的范围内
城市地下空间的分层利用现状
日本东京地铁线路图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大原则
环境对地下空间需求的影响
(1)目前环境状况 城市绿化;交通枢纽;工业设施 (2)立体开发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环境 针对绿化问题(公共设施迁至地下) 针对交通问题(地下空间交通开发)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第九章 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 5)供电系统
–为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正常使用、检修、日常维护等所采用的供电 系统,用电设备包括通风设备、排水设备、通信及监控设备、照明 设备和管线维护及施工的工作电源等,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线路、光 源等,供电系统设备宜采用防潮、防爆类产品。
• 6)排水系统
–由于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内渗水或进出口位置雨天进水等原因,地下 管线综合管廊内会存在一定的积水,因此,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内应 装设由排水沟、集水井和水泵等组成的排水系统。
9.6.2 综合管沟的规划策略
1)明确规定综合管沟的主管单位,统一管理 运营
2)研究规划期内城区市政管线地下化发展阶 段,制订规划期内中远期地下化建设发展 目标。
3)拟定不同城市功能区综合管沟建设策略 4)建立市政关心信息平台,曾强城市防灾能
力。
5)统筹规划与分期实施。
9.6.3 综合管沟的规划可行性分析
9.2.2规划思路
市政设施的地下化以城市道路、广场、绿地下地下空间 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方向,充分考虑城市地下市政设施布 局
规划与市政管线协调发展的综合管沟系统。 在城市地面空间容量饱和的情况下,在地面建设和改造
中,通过调整、置换等形式,利用绿地、闲置地块对变 电站等市政设施地下化。 对大型的居住区、工业区,鼓励中水设施地下化建设。 鼓励在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中考虑地下真空垃圾收集 系统。
(1)利用主建筑一侧地上部分建筑面积及其地下空间,地下 中水或雨水收集设施。
(2)全部置于建筑物下。 (3)一部分利用建筑物地下部分,另一部分利用建筑物外的 绿地。 (4)全部放置在绿地开放空间用地下,或洞穴坑道之中。 (5)部分置于地上,其他设备置于地下。
武汉解放公园中的一处地下卫生间
3)地下市政站场规划布局 地下市政站场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完整版)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着名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订了21世纪议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也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随,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8年底的30.4%。
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65%。
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的急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我国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表现在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发展。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
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大部分城市占地成倍增长,图1.1位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热岛分布图。
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设市城市将达到1060个左右,7亿-10亿人将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据统计,1986年至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
这比韩国耕地总和还多。
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县的耕地,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7 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实际上开发复垦增的新耕地质量较低,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l亩耕地的损失这一现象到如今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以2008年为例,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8.257 4亿亩,加上复耕补充的耕地,仍净减少29万亩。
由于城市一般位于自然条件较好区域,所以耕地减少中优质耕地损失十分惊人。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学习
3.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 (1)城市中地下空间规划应为点、线、面的结合。点—城市繁华区中心,线—地下交通网络,面—各种类型功能的 地下空间,规划近、中、远期地下空间。 (2)以地下交通工程为依托、连接各个中心的地下综合体。根据多种因素综合体规模、功能可大可小,如地铁车站 与综合体组合,连接若干综合体。 (3)尽可能考虑市政管网廊道建设。市政管线廊道是城市集约化要求。 (4)繁华地段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单体建筑。如商业街、地铁、地下停车场、下沉式休闲广场、立交公路及快速公 路,各单体又有独立单体规划与设计。 (5)非繁华区的规划地下居住建筑。以半地下、覆土式为主,避免全埋式居住建筑,居住建筑的采光、通风、绿化 可通过采光井、窗及下沉式广场解决。 (6)考虑到室内外环境、防灾减灾及对战争的防护等级抗力要求。如光、声、热、风等环境形成,人防建设的平结 合。
(4)新城规划需将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规划相结合:新城开发应吸取旧城的经验,将地下空间开发内容同城市建设 与环境改造结合起来。
15
3 地下空间开发同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二、城市建设中的地下空间规划途径 1.充分利用地面建筑的地下空间 利用地面建筑开发单层或多层地下室,作为库房、出租店铺、地下车库等用房,提高城市容积率,同时又是防灾、 防护工程的一部分,危急状态下作为掩蔽工程。规划中应将这些独立的地下空间用通道互相联系,形成地下空间网。
规模较大旧城改造需将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拆除,改造成地面休闲广场,广场内保留绿地与喷泉,广场下是地下 空间。旧城区改造可增加新城区的地下空间容量,提高城市使用效率,改善景观。
20
5.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人防工程 我国人防工程建设已有几十年历史,各大中小城市都相继建设了大量的人防工程,但由于历史原因,相当部分人 防工程改造成平时加以利用的地下在城外, 但离市区不太远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浦东世纪大道
珠海莲花路地下空间开发
1 、采用人车分离的模式,为过路式交通创 造便利的交通条件,让其尽快穿过商业区。
2 、规划出行交通和停车组织也以街坊为基
础,街坊单元内以及部分街坊之间,将地下 停车库联接为一体。 3、步行系统通过不间断的建设与扩展,逐步 把公共性强的商业、娱乐、餐饮等设施连成 一个公共活动网络,增加空间的多样性,提 供明快灵活的步行动线选择。
停车空间: 一方面需要研究地上高强度的开发对地下停车量的需 求,另一方面,地下停车数量也受到周围道路交通状 况的制约,其配套指标一般小于其他地区,小于城市 停车设施配套的平均指标。
表2 东京市内的新规划大规模开发项目停车配套指标
地区名称
晴海多灵顿广场
大崎门城
横滨库伊广场
品川城
占地面积(ha)
4.8
580(其中商
利尔
车场等
业 90)
新
北京
中关村西
建
区
城
市 深圳
中
中心区
心
区
杭州
钱江新城
核心区
51.44
停车系统、共同沟、中水雨
100
水循环使用系统、商业、娱
乐等
413
地铁、停车场、商业街等
800
402
地铁、隧道、停车系统、步
460
行系统、共同沟、变电站、
50(其中商业 12)
40(商业空 间)
200—230
规划层次
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所在地区地下空间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确定规划区地下空间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功能定位、开发规模以及地下空 间各层的平面和竖向布局; (2)结合地区公共活动特点,合理组织规划区的公共 性活动空间,明确地下空间体系中的公共活动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著名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订了21世纪议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也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随,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8年底的30.4%。
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65%。
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的急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我国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表现在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发展。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
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大部分城市占地成倍增长,图1.1位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热岛分布图。
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设市城市将达到1060个左右,7亿-10亿人将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据统计,1986年至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
这比韩国耕地总和还多。
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县的耕地,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7 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实际上开发复垦增的新耕地质量较低,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l亩耕地的损失这一现象到如今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以2008年为例,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8.257 4亿亩,加上复耕补充的耕地,仍净减少29万亩。
由于城市一般位于自然条件较好区域,所以耕地减少中优质耕地损失十分惊人。
如1991年至1995年,全国水田减1004万亩。
按照城市化发展的相关分析,以目前人均城市用地100m2的水平计算,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城市发展将再占地1亿多亩,按人口平均,中国是耕地资源小国,人均仅有1.44亩,仅及世界人均值4.65亩的31%,图1.2为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城市绿地比较。
图1.3为北京市1993年与2001年用地比较。
耕地资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实施战略的基础。
我国上地能最大供应17亿人口的粮食是以人均耕地基本维持目前水平为前提的正视耕地资源极其有限并将继续减少的严峻现实,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关注最重大和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实行耕地总量预警制度,确保耕地数量动态平衡,时人均耕地面积降低到临界点的地区,拟宣布为耕地资源紧急区或危急区,原则上不准在占用耕地。
城市人口的急剧发展与地域规模的限制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
因此我国城市发展只能走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的发展模式。
综观当今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把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作为解决城市资源与环境危机的重要措施、实施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1977年在瑞典召开第一次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以来,召开了多次以地下空间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了不少呼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决议和文件。
例如1980年在瑞典召开的“Rock Store”国际学术会议产生了一个致世界各国政府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建议书。
1983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属的自然资源委员会通过了确定地下空间为重要自然资源的文本,并把它包括在其工作计划之中。
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城市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了《东京宣言》,提出了“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
国际隧协正在为联合国准备题为“开发地下空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文件,其1996年年会的主题就是“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间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1997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七届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明天——室内的城市”,1998年在莫斯科召开了以“地下城市”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
在实践方面,瑞典、挪威、加拿大、芬兰、日本、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领域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和规模。
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埃及、墨西哥等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开始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城市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地下空间是一个十分巨大而丰富的空间资源,如得到合理开发,使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特别是缓解城市中心区建筑高密度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据一项初步调查估计,北京市建成区10 m深以上的地下空间资源量为19.3亿m3,可提供6.4亿m2的建筑面积,将大大超过北京市现有建筑面积。
通过对近年来的多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研究分析,如仅对城市浅层地下空间资源(深度30 m)的初步估算,开发面积为城市建设用地的30%(道路与绿地建设用地),再乘以0.4可利用系数,则地下空间可供开发的空间资源是城市房屋建筑总量若干倍。
如表1.1所示。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大规模开发利用浅层地下空间,到80年代末开始研究50 - 100 m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并于2001年出台了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大深度地下公共的使用二関寸为特别措置法),该法对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1律地位、开发用途、开发深度、土地征用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如图1.4所示。
因此,国际上有的学者预测21世纪末将有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工作、生活在地下空间中是并不夸张的。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验是:把一切可转入地下的设施转入地下,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地下空间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
世界各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实践表明,可转入地下的设施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体育设施、防灾设施、储存及生产设施、能源设施、研究实验设施、会议展览及图书馆设施。
其中大量应用的领域为交通设施,包括地铁、地下机动车道、地下步行道和地下停车场。
特别是地铁,据地铁论坛网站的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50多个国家的179个城市共建设轨道交通线约10 000 km,地下线通车里程约5 000 km;市政基础设施,包括市政管网、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城市生活垃圾的清除、回收及处理系统,大型供水、贮水设施;商业设施,包括地下商业中心、地下街以及以商业为主兼有文化娱乐及餐饮设施的地下综合体;贮存设施,包括粮库、食品库、冷库、水库、油料库、燃料库、药品库及放射性废弃物和有害物的储库。
1.3.2 节约城市能源、水资源除土地资源外,按人口平均,我国也是资源小国。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
因此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地下空间的利用大有可为。
在每个国家的总能耗中,建筑能耗是大户。
建筑物建成后使用过程中,每年所需要消耗能量的总和称为建筑能耗。
据统计,在欧美一些国家建筑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
而建筑能耗中用于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调的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9.5%。
据世界能源研究所与国际环境发展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表明,世界上前十名经济大国中,中国是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
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接近法国的五倍。
在建筑内部环境控制中,我国仅采暖一项,单位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三倍。
因此降低建筑内部环境能耗具有迫切的重要意义。
地下空间由于岩土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可防止造成地面温度变化的诸多因素,如刮风、下雨、日晒等的影响,实际表明,地面以下1m,日温几乎没有变化,地面以下5m的室内气温常年恒定。
因此将建筑物全部放在地下岩土中,比地面建筑要明显少消耗能量。
据美国进行的地面与地下建筑对比分析的大量试验表明,堪萨斯城地下建筑相对于地上建筑的节能率有:服务性建筑为60%,仓库为70%,制造厂为47% - 90%,其他五个地区地下建筑的节能高于地上建筑节能为:明尼阿波利斯及波士顿地区48%,盐湖城58%,罗克斯迈勒地区5Io%,休斯敦地区为330%。
如果和一般的地上建筑相比较,地下建筑节能更为显著。
更应特别指出的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自然能源的利用,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辟了一条广阔有效的途径。
地下空间为大规模的热能贮存提供了独有的有利条件。
太阳能是巨大的洁净可再生能源,但其来源随季节、昼夜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太阳辐射热的主要部分和放热一般仅在夏季得到,这就需要季节性贮存,在地下的水、岩石和土壤中贮存热量往往是最佳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而利用地下空间贮水,将冬季天然冰块贮存于地下,用于夏季环境控制的蓄冰空调,既经济又是清洁可再生冷源,在国外如北欧一些国家多有应用实例。
地下空间贮热和贮冷,由于岩、土的热稳定性与密闭性,使热量或冷量损失小,不需要保温材料,利用岩石的自承能力,构筑简单,维护保养费大为降低。
这就使天然能源或工业大量余热的利用富有成效。
例如瑞典已在斯德哥尔摩西北方向约150 km的阿累斯达建造了一座15 000m3岩石洞穴热水库,洞穴顶部低于地面25 m,其长45 m、宽18 m、高22 m,蓄热温度范围为70 - 150℃,以废物焚烧的热为热源,通过一换热器与区域供热系统联结。
该工程于1982年建成,1984年完成试验工作,工程投资400万美元。
贮库用于阿累斯达的区域供热系统,每年能节油400 m3以上。
日本、美国正在开发地下超导磁贮电库的技术,该库为螺旋状排列的环形洞室。
德、日等国还在开发地下压缩空气贮库技术。
德国已于1979年在岩盐层中建成一座地下压缩空气库,功率为29万kw,贮气压力为8 MPa。
这两种技术都可有效地贮存低峰负荷时的多余电能,满足高峰供电需要,从而节省发电站功率和能耗。
美国、德国等正在研究开发所谓非枯竭性的无污染能源——深层干热岩发电。
美国已于1984年6月建成世界上第一个10 MW功率的干热岩电站。
该电站主要由两个深度为4 000多m的钻孔及其贯通孔组成,冷水由钻孔灌注,另一钻孔产生200 0C蒸汽,直接进入发电站发电。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明显。
全国476个城市有300个缺水。
预计到2030年,我国在中等干旱年份将缺水300多亿m3。
我国的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均匀。
在缺水的同时,又有大量淡水因为没有足够储存设施白白流向大海。
我国能如挪威、芬兰等国那样,利用松散岩层、断层裂隙和岩洞以及疏干了的地下含水层,或如日本那样在东京、横滨、名古屋以及札幌等建造人工地下河川、蓄水池和地下融雪槽,储存丰水季节中多余的大气降水、降雪供缺水季节使用,就可以部分克服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