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技术规范共79页
《地源热泵设计规范》课件
![《地源热泵设计规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b640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5.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换热器长度与间距
根据土壤导热系数、埋管 方式等因素,给出换热器 长度的合理范围及间距推 荐值。
地面系统设计
冷凝器与蒸发器选型
根据系统负荷、气候条件等因素,选 择适合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型号及配置 。
管道与阀门设计
给出管道材料、管径选择及阀门配置 的原则,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及维 护方便。
控制系统设计
介绍地源热泵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 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及控制逻辑的选 用与设置。
详细描述
地源热泵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利用地下土壤、地下水、地 表水等自然资源的温度,实现冷热交换,从而为建筑物提供冷暖空调等需求。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
总结词
地源热泵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通过热泵机组将地下 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自然资源的热量或冷量提取 出来,经过换热器与空调系统进行热交换,最终实现 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地源热泵的优点和局限性
• 总结词: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可再生、运行稳定可靠、维护费 用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初投资较大、受地理环境限制等局限性。
• 详细描述: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能够利用地下土壤、地下水、地表 水等自然资源,实现冷热交换,从而为建筑物提供冷暖空调等需求,且运行费用较低。其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可 靠,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此外,地源热泵还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然而,地源热泵也存 在一些局限性,如初投资较大,需要一定的场地和地质条件才能实施等。因此,在选择地源热泵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 其优缺点和实际情况。
系统寿命优化
总结词
延长系统寿命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和维护,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设备和维修的成本。具体措施 包括选用耐久性好的材料、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易损件等。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e1ae2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b.png)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规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这回事儿。
你知道吗?地源热泵系统就像是一位勤劳的“地下工作者”,默默地为我们的舒适生活贡献着力量。
可要是不好好管理它,那可就像让千里马去拉磨,白瞎了它的一身本事!先说这系统启动前的准备工作,那可得仔细再仔细。
就好比你要出门旅行,不得先把行李收拾好,路线规划好?得检查系统的各个部件是不是都完好无损,管道有没有渗漏,设备的参数设置是不是准确。
要是有个小疏忽,说不定系统一启动就给你来个“下马威”,闹点小脾气。
运行中的监控那也是重中之重!这就好像是你开车在路上,得时刻盯着仪表盘,留意车速、油量啥的。
对于地源热泵系统,咱得盯着温度、压力、流量这些关键指标。
温度太高或者太低,压力不正常,流量不稳定,那都可能是系统在给你发“求救信号”。
你要是不注意,等到出了大问题,那可就麻烦啦!还有系统的维护保养,这可不能马虎。
想象一下,一辆车要是从不保养,能跑得长久吗?地源热泵系统也是一样啊!定期清理过滤器,就像给它洗个澡,让它呼吸顺畅;给设备加点润滑油,那是让它活动起来更灵活;检查电气系统,确保没有短路漏电,这可是安全的保障!说到节能运行,这可是个大学问。
就好比我们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地源热泵系统运行也得省着点用能源。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使用需求,合理调整运行模式和参数,别傻乎乎地一直开着最大档,那得多费电啊!再说说故障处理。
系统出了故障,别慌张。
要像个冷静的医生,先找准病因,再对症下药。
可别乱修一气,把小毛病修成大问题。
总之,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管理技术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
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好,才能让这个“地下工作者”乖乖为我们服务,给我们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
朋友们,可别小瞧了这管理工作,做好了那可是好处多多,做不好麻烦不断哟!。
地源热泵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9db6bd233d4b14e85246851.png)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9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总则 术语 工程勘察 地埋管换热系统 地下水换热系统 地表水换热系统 建筑物内系统 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附录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1 地源热泵系统 grou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 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 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 热泵系统。 对于制冷来说,地源热泵与常规冷水机组最大的区别 是: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冷却变为地下水或土壤冷却。 地下水或土壤冷却,又有若干种方式。地埋管换热系统 或地下水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又分为直接和间接换 热等等。
1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21 热源井 heat source well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或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是 抽水井和回灌井的统称。 2.0.22 抽水试验 pumping test 一种在井中进行计时计量抽取地下水,并测量水位变化 的过程,目的是了解含水层富水性,并获取水文地质参数。 2.0.23 回灌试验 injection test 一种向井中连续注水,使井内保持一定水位,或计量注 水、记录水位变化来测定含水层渗透性、注水量和水文地质 参数的试验。 2.0.24 岩土体 rock-soil body 岩石和松散沉积物的集合体,如砂岩、砂砾石、土壤等。
2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4 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
3.4.1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地表 水源的水文状况进行勘察。 3.4.2 1 2 3 4 5 6 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地表水水源性质、水面用途、深度、面积及其分布; 不同深度的地表水水温、水位动态变化; 地表水流速和流量动态变化; 地表水水质及其动态变化; 地表水利用现状; 地表水取水和回水的适宜地点及路线。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详]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1b144d2027284b73f242509f.png)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总则1.0.1 为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地源热泵系统 grou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对于制冷来说,地源热泵与常规冷水机组最大的区别是: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冷却变为地下水或土壤冷却。
地下水或土壤冷却,又有若干种方式。
地埋管换热系统或地下水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又分为直接和间接换热等等。
2.0.2 水源热泵机组 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 地热能交换系统 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 浅层地热能资源 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 传热介质 heat-transfer fluid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
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0.6 地埋管换热系统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8e85dbda45177232e60a29d.png)
2008-10-10 14:10:24 阅读:26 出处:互联网作者: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汽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0.2 水源热泵机组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 地热能交换系统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 浅层地热能资源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 传热介质heat-transfer fluid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
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0.6 地埋管换热系统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0.7 地埋管换热器ground heat exchanger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
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2.0.8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horizontal ground heat exchanger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地源热泵设计规范
![地源热泵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562cc1252d380eb62946d0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源热泵供热空调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JGJxxx-2005送审稿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 104 号文件“关于印发《2003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会同全国13个单位共同编制本标准。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当前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发达国家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与完善,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8章和2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工程勘察,地埋管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地表水换热系统,室内系统及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本标准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本规程参编单位: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北京计科地源热泵科技有限公司、际高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湖北风神净化空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克莱门特捷联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广州从化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徐伟、邹瑜、刁乃仁、李元普、丛旭日、孙骥、于卫平、冉伟彦、冯晓梅、高翀、胡松涛、王侃宏、王付立、朱剑锋、覃志成、林宣军。
1总则 (3)2术语 (3)3工程勘察 (6)3.1一般规定 (6)3.2 岩土体地质勘察 (6)3.3 水文地质勘察 (7)3.4 地表水水文勘察 (7)4地埋管换热系统 (8)4.1 一般规定 (8)4.2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 (8)4.3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8)4.4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 (10)4.5 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 (11)5地下水换热系统 (11)5.1 一般规定 (11)5.2 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 (12)5.3 地下水换热系统施工 (12)5.4 地下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 (13)6地表水换热系统 (13)6.1 一般规定 (13)6.2 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 (13)6.3 地表水换热系统施工 (14)6.4 地表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 (14)7室内系统 (15)7.1 室内系统设计 (15)7.2 室内系统施工、检验与验收 (15)8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15)8.1 一般规定 (15)8.2 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16)附录A 地埋管外径及壁厚 (17)附录B 垂直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19)本规程用词说明 (21)1.0.1为使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
![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https://img.taocdn.com/s3/m/2b3104e8e009581b6bd9eb7c.png)
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1总则1.0.1 为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0.2水源热泵机组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地热能交换系统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浅层地热能资源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传热介质heat-transfer fluid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
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0.6地埋管换热系统ground heat exchange system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0.7 地埋管换热器ground heat exchanger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
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6ddf39969dc5022aaea0055.png)
2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4.2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
4.2.1 地埋管及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质量检验报 告和生产厂的合格证。
4.2.2 地埋管管材及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导热系数大、 流动阻力小的塑料管材及管件,宜采用聚乙烯管( PE80 或 PE100 )或聚丁烯管( PB ),不宜采用聚氯乙烯( PVC ) 管。管件与管材应为相同材料。 2 地埋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管材 的公称压力及使用温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管材的公称压 力不应小于 1.0MPa 。地埋管外径及壁厚可按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选用。
4.2.5 添加防冻剂后的传热介质的冰点宜比设计最低运行 水温低3~5℃。选择防冻剂时,应同时考虑防冻剂对管道 与管件的腐蚀性,防冻剂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其对换热 的影响。
28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4.3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4.3.1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明确待埋管区域内各种地下 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度,预留未来地下管线所需的埋管 空间及埋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置。
14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12 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中间换热器热交换 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2.0.13 地表水换热系统 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 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2.0.14 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地表水在循环泵的驱动下,经处理直接流经 水源热泵机组或通过中间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 系统。 2.0.15 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将封闭的换热盘管按照特定的排列方法放入具 有一定深度的地表水体中,传热介质通过换热 管管壁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f4433b050e2524de5187ec0.png)
长沙市工程建设地方技术规程(长沙市两型社会城乡建设标准体系)DBCJ003-201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长沙市实施细则(试行)2011-11-23 发布 2012年1月1日实施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前言为了引导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节能效益,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基础上,针对长沙地区的地质、气候及资源特点,编制组对相应的条文进行了细化、补充和延伸,经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评审通过。
本细则在编制过程中,得到科研院校、企业和很多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向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反馈,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细则由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参编单位:华盛麓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能源与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惟楚能源环境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排列)林宣军、林汉柱、刘和平、刘毅、肖双江、李念平、廖胜民李红、李明、李晓、汤远志、杨昌智、陈晓、胡武文、黄若文、张泉目录1 总则.........................................................32 术语.........................................................43 工程勘察......................................................83.1一般规定................................................83.2 地埋管换热系统工程勘察..................................93.3 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103.4 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144 地埋管换热系统..............................................164.1 一般规定.............................................164.2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164.3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174.4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194.5 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215 地下水换热系统..............................................245.1 一般规定.............................................245.2 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245.3地下水换热系统施工.....................................265.4地下水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305.5地下水换热系统的维护与管理.............................306地表水换热系统..............................................326.1一般规定...............................................326.2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原则.................................336.3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要点.................................336.4地表水换热系统施工.....................................356.5地表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377建筑物内系统.................................................397.1热泵机房设计...........................................397.2末端系统设计...........................................407.3建筑物内系统施工、检验与验收...........................418系统调试、试运行与验收.....................................429地源热泵系统的检测与评价...................................439.1一般规定...............................................439.2室内应用效果评价.......................................439.3热泵机组性能测评.......................................449.4输送系统能效测评.......................................459.5系统综合能效测评.......................................469.6地源侧环境影响测评.....................................479.7地源热泵系统监测.......................................48附录B缠丝过滤器和填砾过滤器滤料规格.....................53附录C热源井室平剖面图示意图................................55附录D成井工艺阶段验收单....................................56附录E地源热泵系统验收记录表..............................57(续)地源热泵系统验收记录表..............................58本细则用词说明...............................1总则1.0.1为了促进长沙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指导长沙市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经济合理以及更好地发挥其节能效益,特制定本细则。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完整版本80页PPT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完整版本8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01b52b0975f46526d3e159.png)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完整版本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地源热泵设计规范
![地源热泵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aa6ff6da98271fe910ef9b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GB50366-2005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局部修订说明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文件的要求,于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进行局部修订。
参编单位基本不变。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自实施以来,对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然而,随着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正确获得岩土热物性参数,并用来指导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约束。
因此,在实际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存在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1)简单的按照每延米换热量来指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给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埋下了很多隐患;(2)没有统一的规范对岩土热物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和手段进行指导和约束,造成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结果不一致,致使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
为了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更加完善合理,统一规范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正确指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本次修订增加补充了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及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条文进行了修订。
修订的条文如下:1)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第二章“术语”及其相应的条文说明中,增加五条术语:2.0.25 岩土热响应试验2.0.26岩土热物性参数2.0.27岩土的初始温度2.0.28岩土柱状图2.0.29测试孔(槽)2)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第三章“工程勘察”中第3.2节: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中,增加第3.2.3条和第3.2.4条;3)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条文说明第三章“工程勘察”中,对第3.2.2条进行了修订;4)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第四章“地埋管换热系统”中,增加第4.3.6条,将原4.3.6条及以后条文序号相应顺延;5)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第四章“地埋管换热系统”中,对第4.3.13条及其相应的条文说明进行了修订;6)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条文说明第四章“地埋管换热系统”中,对第4.3.14条中的公式(4)进行的修改。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及埋管计算方法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及埋管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c34411c281e53a5802ff9a.png)
1 岩土层的结构;
2 岩土体热物性; 3 岩土体温度;
4 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
5 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 6 冻土层厚度。
3.2.2A 当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建筑面积在3000 m2~5000 m2 时,宜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当应用建筑面积大于等于 5000 m2时, 应进行热响应试验。11地源热泵系统工 Nhomakorabea技术规范
2 术语
2.0.25 土热响应试验 rock-soil thermal response test 通过测试仪器,对项目所在场区的测试孔进行一定时间的连续加热, 获得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及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试验。
2.0.26 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 parameter of the rock-soil thermal properties 是指不含回填材料在内的,地埋管换热器深度范围内,岩土的综合 导热系数、综合比热容。
2.0.7 地埋管换热器 ground heat exchanger 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 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 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2.0.8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 horizont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 壤热交换器。
3.1.3 工程勘察应由具有勘察资质的专业队伍承 担。工程勘察完成后,应编写工程勘察报告,并 对资源可利用情况提出建议。
14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1 一般规定
3.1.4 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坡度;(是否满足打井或埋管面
积和位置要求) 2 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终版)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4683c2a1c7aa00b52acb42.png)
塑料管材及管件,宜采用聚乙烯管(PE80或PE100)或聚丁烯管(PB),
不宜采用聚氯乙烯(PVC)管。管件与管材应为相同材料。 2 地埋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管材的公称压力及
使用温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管材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0MPa。地埋管
外径及壁厚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选用。
25
布; 4 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
埋深;
5 场地内已有水井的位臵。
19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2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
3.2.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 质条件进行勘察。
3.2.2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岩土层的结构;
2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据美国10年来的统计资料,地源热泵的运行费用(采暖)比耗电空 调节约22%~25%,比燃油、燃煤锅炉运行费用节约40%~60%。 系统平均寿命预计15~18年,开式循环系统30年,闭式循环系统寿 命预计50年。
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模式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模式示意图
水平埋管
地下垂直埋管换热
7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埋管及相关热泵机组图
8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高层建筑地源热泵地下埋管示意图
9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冬季采暖运行示意图
10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夏季制冷运行示意图
一种在井中进行计时计量抽取地下水,并测量水位变化的过程,
GB50366一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一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c8302244431b90d6c85c7ca.png)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一2005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汽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0.2 水源热泵机组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 地热能交换系统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 浅层地热能资源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 传热介质heat-transfer fluid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
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0.6 地埋管换热系统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0.7 地埋管换热器ground heat exchanger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
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2.0.8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horizontal ground heat exchanger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地源热泵设计规范
![地源热泵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9ea9f2558fb770bf78a55a0.png)
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7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总则 术语 工程勘察 地埋管换热系统 地下水换热系统 地表水换热系统 建筑物内系统 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附录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 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 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 施工及验收。
412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时严禁损坏既有地下管线及构413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在埋管区域做出标志或标明管线的定位带并应采用2个现场的永久目标进行定41一般规定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精选ppt27421地埋管及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质量检验报告和生产厂的合格证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4 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
3.4.1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地表 水源的水文状况进行勘察。 3.4.2 1 2 3 4 5 6 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地表水水源性质、水面用途、深度、面积及其分布; 不同深度的地表水水温、水位动态变化; 地表水流速和流量动态变化; 地表水水质及其动态变化; 地表水利用现状; 地表水取水和回水的适宜地点及路线。
2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4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简介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项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建筑供能技术。地源热泵 是一种利用浅层和深层的大地能量,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 然能源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然后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 热的系统,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中央空 调系统。 抽取地下水水源热泵,但由于技术限制,全部回灌不易做到,监督 实施也比较困难,而且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 在国外目前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是埋管式地源热泵技术,是充分利 用浅层地热的最佳技术途径。 目前埋管式地源热泵在欧美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已被充分证明是 成熟可行的技术,在我国,建设部和一些省市的建筑节能政策中明确 提出要推广使用地源热泵。 (欧美普遍使用的是在别墅中,在冬天取暖、夏天空调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