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
第六讲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包括狭义和广义的概念。所谓狭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一类有病理形态学或生化改变的躯体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强调病理学和生化的临床改变。广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些躯体疾病或障碍,这些躯体疾病或障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的情况,例如,心因性阳痿、心因性厌食、书写痉挛、口吃等。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
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和情绪反应有关;
4.生物和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和器官;
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三)心身疾病的范畴
1.内科心身疾病
⑴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外收缩,雷诺氏病,神经性循环衰弱症等。
⑵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习惯性便秘,直肠刺激综合征。
⑶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心因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
⑷神经系统: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自主神经失调症,心因性知觉异常,心因性运动异常,慢性疲劳等。
⑸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阿迪森氏病,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低下,垂体机能低下,糖尿病,低血糖。
2.外科: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书写痉挛,过敏性膀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3.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不孕症,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心因性闭经。
4.儿科:心因性发烧,遗尿症,遗粪症,周期性呕吐,胃肠功能紊乱症,脐周痛和心因性呼吸困难。
5.眼科:原发性青光眼,低眼压综合征,中心性视网膜炎,眼肌疲劳,眼肌痉挛等。
6.口腔科:心因性齿痛,下颌关节炎症,原发性慢性口腔溃疡,特发性舌痛症,口臭,唾液分泌异常,咀嚼肌痉挛等。
7.耳鼻喉科:美尼尔氏综合征,咽喉部异物感,耳鸣,晕车,口吃等。
8.皮肤科: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湿疹,圆形脱发,多汗症,牛皮癣,白癜风。
9.其他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癌症,肥胖症等。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罹患上述疾病的人都是心身疾病的患者,只有罹患上述疾病的病人在患病的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之时,我们才可以说他患的是心身疾病。也就是说上述疾病和心身疾病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只不过和其他疾病相比,这些疾病更容易蒙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每当遇到罹患这类疾病的患者时,就更应该牢固树立心身相关的思想。
(四)心身疾病的病因
心身疾病的发生是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心理因素
⑴心理应激或情绪反应。心理应激或情绪反应造成人的心理生理变化,当机体的生理变化超过机体所能适应的限度时,便会导致身体损伤,使人罹患各种心身疾病。各种恶性生活事件,如亲人的亡故、离婚、财产的重大损失等心理刺激物,均会引发消极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成为致病因素。
⑵人格。人格影响着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决定着人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应对方式,是一个人应对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体得到社会支持的质和量,进而影响到心身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对于内向型性格的人来说,生活事件与躯体疾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4;而对外向型性格的人,其相关系数仅为0.33,两者之间差异极为显著。
2.社会因素
人降生后总要属于某一社会,成为社会的成员,其身心总要受到其所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1938年,英国内科医生Donnison以自己的经历撰写了一本名为《文明与疾病》的书。当他在肯尼亚的一个部落当医生时,在他医院中住院的病人中,竟然没有一例高血压。经过深入研究后,他认为,他所工作的地区是传统的非洲社会,文化环境稳定,人们对这里的社会环境很适应,很少产生心理紧张,所以高血压少见。他认为当地的社会文化因素是高血压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
3.生物学因素
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确在某些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遭遇恶性心理社会刺激的经历,但因此而导致躯体疾病者只占少数,即便因此而罹患了心身疾病,所患的病种又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有人得冠心病,有人患紧张性头痛。研究表明,患者病前的身体特点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医学心理学中把患病前病人所具有的与发病有关的身体特点,叫做生理始基(analogue),也有些学者喜欢用“器官脆弱性”一词来表达与此同样的观念。生理始基的存在使机体承受心理社会打击的能力有了差别,使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加具备了心身疾病的脆弱性。
(五)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自二十世纪30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心身疾病发病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途经,即:心理动力学途经、心理生理学途经和行为途经。
1.心理动力学途经
在二十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之间,心理动力学途经在心身疾病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人物有亚历山大(Alexander,F.)和邓巴(Dunbar,F.)。亚历山大强调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中的作用,提出心身疾病的发病的三个要素:未解决的心理冲突;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亚历山大认为,只要根据一个人心理冲突的性质,就可以预言他将会患有何种心身疾病,这就是所谓的“冲突特异理论”。器官脆弱性(生理始基)在心身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后来得到了一些实验研究的证实。
邓巴认为人格类型同心身疾病有特异关系,提出“疾病的人格特异性理论”。该理论认为,患有同一疾病的病人具有类似的人格特征,某些人格类型的人易患特别的心身疾病。通过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概貌,就可以预言他将患何种心身疾病。她推断:具有奋力工作、紧张和雄心勃勃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并为后来的研究所证实。
2.心理生理学途径
这条途径以坎农的生理学、塞里的应激学说以及巴甫洛夫、贝柯夫与谢切诺夫的条件反射研究与“皮质内脏相关学说”为基础,注重通过心理生理学的实验,探讨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同身体的生理生化变化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心理因素导致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机制。
马森和塞里证实,心理因素在应激的生理反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心理社会刺激也能引起生理的应激反应。英格尔认为“或战或逃反应”与交感-肾上腺髓质轴的生理变化有关,“保存退缩反应”与下丘脑-垂体-肾